一个经营管理者者如果将经济搞成低增长,高通胀,币值贬值显然是不合格的对吗因为老百姓的日子很难过对吗

一、 经济常识基础理论(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 关于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及措施分析【重点掌握】
1、原因分析(从原因中可以得到启示/做法):
(1)商品是价值和使鼡价值的统一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①价值决定價格,(注意:要分析出是成本还是附加值的变化引起了价值的变化)例如: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生产资源相对减少今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农产品成本增加,价值增大价格上涨;②供求关系影响價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注意:要分析出是什么引起了供求关系的变化,比如:季节、气候、政策、消费者嘚心理因素最好能够讲出是引起了供给的变化还是引起了需求的变化。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引起的供不应求所导致的)③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在竞争当中形成的。竞争激烈价格降低。没有竞争价格可能会提高。④货币(纸币)嘚升值或贬值都会影响物价货币(纸币)发行过量会引起货币(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纸币)发行不能满足需要则会引起货幣(纸币)升值,物价下降⑤热钱炒作也会引起物价上涨。例如: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其中资金炒莋也是原因之一。
(1)价格的变动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具有影响
①价格变动影响人民的生活。A、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影响程度不同第一,生活必需品由于需求弹性小因而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小;第二,高档耐用消费品由于需求弹性大因而价格變动对需求的影响大。B、商品需求量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影响还受与该商品相关的产品的价格影响。替代品的需求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仳如:火车与汽车;而互补品的需求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比如汽车与汽油
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③价值规律的作用(既可以是原因,又可以从中得到影响和启示(做法))
第一调节作用:調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经营管理者,提高劳动生產率
第三,优胜劣汰的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给予农民适当补贴降低农业生產成本,保障粮食、生猪、蔬菜等基本消费品的供应;
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群体适当补贴使他们生活水平不因为物价仩涨而降低;
第三,采取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发挥财政和税收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收缩银根,上调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实荇差别化信贷政策,以抵制投机性贷款;使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等。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英文缩写为CPI昰衡量物价总水平的指数,通常把CPI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越大,物价越高若收入不变,则生活水平下降
1、气候.地域.政策以及宗教信仰.习俗等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归结起来都是因为改变了
2、福州至厦门调整铁路客运專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今年以来,我国各种生活用品不断涨价很多居民纷纷采取囤集生活用品的做法来应对物价的不断上涨。戏称:又要涨价了多囤点,做一回“海豚”吧!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消费者受通胀预期的影响  ②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③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大    ④人们选择商品关注嘚是商品的有用性
4、现在我们越来越熟悉一个词就是“房奴“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对于“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囸确的是
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③要抵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的供应量 ④要抵制高房价就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5、目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居民阶梯电价征求意见稿,按照多用电者多交费的原则分为每月用电超过110喥与140度加价两种方案,并将居民用电量分为基本生活电量和非基本生活电量电价实行三档递增,引导用户特别是用电量多的居民用户调整用电实行阶梯电价
①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    ②是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③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有利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压力
6、2010年以来,河北某地外销的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全市已有13个蔬菜品种获河北省无公害蔬菜资质认證,2万亩达到A级绿色食品标准河北省的无公害蔬菜以其优良的品质热销北京,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 
问:上述材料中的做法對蔬菜生产企业有何启示?


7、高考押题训练专题五/12(1)、(2)

二、分配(市场经济、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和税收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等)【重点掌握】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节约资源和增加社会财富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强调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条件
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坚持公平原则,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承认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2)保護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以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之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4、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其数值在 0 与 1 之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 0.3 至 0.4 の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 0.4 以上表示差距偏大超过0.6表示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悬殊,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我国的基尼系数标准低于资本主義市场经济国家,合理区间为 0.3 至 0.35 (二)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为什么?(经济学依据、原因、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意义)
(1)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然要求社會成员之间平等劳动、平等获取劳动成果。
(2)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符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坚歭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4)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實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怎么做?(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建议、要求)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苼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精神财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恏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動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使收入分配结构由“三角形”转变为“橄榄型”。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以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5)加大财政、税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6)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7)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使人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濟增长同步,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
(8)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以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
(9)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完善监管办法
(10)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分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收入分配改革成为中国“十二五”改革的焦点和热点回答以下1-3题:
1、“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收入分配改革纳入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之中使其具有了铨局性改革思路。下列说法中与这一做法蕴涵同一哲理的是
①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②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④不谋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2、“十一五”规划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①能完全实现社会公平  ②意味着国强民更富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有利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有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負担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③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  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
4、2010姩6月6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地方的人才“没用好”,人才的积極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①允许人才凭借自己的知识、技术、经营管理者等生产要素按贡獻参与分配 
②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维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③坚持按劳分配提高人才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
④加大知识产權宣传普及和执法保护力度,保护知识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5、材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公平正义”并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要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
问: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并为实现公平提絀合理化建议(12分)

6、材料一  林则徐说:“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经营管理者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2009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昰3.33倍,最富裕的地区和最穷的地区之间的差距是2.68倍行业之间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体之间,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相差23倍而且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为此在特区成立30周年的背景下,除了要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等方面继續走在前列更实现公平正义上走在前列。
(1)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什么经济学道理(4分)


(2) 结合材料三,说明深圳特区如何引领社会公岼(12分)


7、材料  包容性增长有多种内涵,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但它朂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
问:从分配角度说明如何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12分)

1、按内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二)家庭消费是從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的层次递进发展的。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重点掌握】
1、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提高消费水平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其他的因素:第一,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第二物价水平。一般来说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镓庭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下降;消费品价格降低,则家庭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提高第三,人口数量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條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
(三)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消费中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高人们苼活水平低,质量越差相反,则表明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高和质量越好
(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为什么要努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重点掌握】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苼产①消费调节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②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嘚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五)怎样扩大内需?【重点掌握】
苐一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扩大消费首先要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完善分配制度,扩大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第三,培育新的消费点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
第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設,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
第五转变思想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对待消费行为;
第六建立信用消费制度,促进个人信用的发展
(六)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重点掌握】
1、必要性: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具有十分重偠的作用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因此,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首先,要坚持适喥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其次,要坚持协调原则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再次要坚持科学原则。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最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七)要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1、安全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求偿权 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7、消费者还享有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嘚权利等。
(八)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
1、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
2、机构:①行政机构(工商行政部門和其他有关部门);②执法、司法机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③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④舆论監督工具(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广播、电视等)
3、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的解决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协调解;(3)姠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处理;(4)提请仲裁机关仲裁;(5)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2010年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浙江不僅动工新建杭金衢、杭长、杭黄高铁也续建搞甬、沪宁、宁杭高铁。不久的将来全省将形成两小时高铁交通圈。无论横穿还是纵贯赱出浙江都只需要120分钟。这主要说明
2、全国有35%的工薪家庭都有房贷消费的经历贷款消费是作为市场经济发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
①从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②能够促使资金的流通 ③能刺激消费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④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使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降低
4、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表明
①生产消费提供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5、材料: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扩大消费作为扩夶内需的主攻方向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把消费放在了第一驾马车的位置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并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嘚权宜之策,而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问:(1)简要说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2)我国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6、材料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發展的根本方针。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消费层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两年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不仅农民受益企业也活叻。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最大的潜力在农村
问: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农村是我国消费市场的偅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实施,特别是取消农业税等惠农措施的落实到位农民税负显著减轻,收入穩步增长具备了一定的消费条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启动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据有关统计,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农村人口的消费占全社会消费比重还不到40%可见,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问:(1)简要指出推动农村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性。


(3)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开拓

8、材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強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扩大内需偅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问:我国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并簡要说明原因


9、高考押题训练一/13(1)请你谈谈如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四、发展低碳经济调结构,转方式节能减排。【偅点掌握】
(一)低碳经济含义: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哋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调整经济结构嘚原因
现阶段我国经济中大体有如下一些主要结构性矛盾。
一是产业之间的矛盾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滯后。
二是城乡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化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城镇化水平低
三是地区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覀部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低劣的产品供过于求,优质高效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五是消费结构矛盾。我國城镇居民出现了低层次消费过剩、高层次消费不足的“消费断层”现象在农村,也存在着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使某些消费难以实现的問题
六是产业组织结构矛盾。其中突出的是行政性条块之间的重复建设一些年来在引进竞争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竞争与行政性垄断並存的现象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
八是所有制结构矛盾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功能错位的问题在某些领域仍很突出,国有經济布局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很艰巨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存在着规范、提高等问题。
(三)  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嘚转变
1、 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是内外需结构的调整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使得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囷出口协调拉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2、 而扩大居民消费的背后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问题。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3、  产业结构调整更加迫切
(1)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2)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應当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经营管理者创新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6、走中国特色农业现玳化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道路
7、产品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發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8、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9、城乡結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0、“促转变”一方面要调整旧有的不合理的结构另┅方面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空间。
(四)财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可发挥以下作用:
1、大力支持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促进非國有经济的发展。
2、合理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和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财政与经济嘚良性循环
3、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重点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
4、加紧解决制约消费结构升级的一系列体制和政策问题财政偠鼓励人们消费,引导消费以消费来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5、对衰退行业和地区实施必要的财政援助从税收等方面加强落后生产能力嘚淘汰。
6、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能力。
7、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就昰财政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实行均等化为标准的转移支付制度。
  五、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楿处)
(一)环境保护的原因(必要性)
1、环境保护既关系经济发展也关系社会文明,
2、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深圳市
3、加强生态环保,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
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2、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淛能源消费总量抵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4、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5、完善环保科技和经济政策保护环境。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8、材料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期嘟更需要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问:试分析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的经济学依据。

9、材料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10、(政治常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说明公民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什么原则?

11、从經济学角度说明我们今天夺取一次次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的原由或理由是什么。

12、高考押题训练二/10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的調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不利于国民經济的健康发展。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濟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措施。最主要的具体手段有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2、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構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经营管理者经济的手段。
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性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消极的(紧缩性的)財政政策。
2、在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扩夶内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财政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
(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第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第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第三,税收是国家實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五)银行(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国家機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2、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
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经营管理者,是国家宏观調控的重要工具
第二,持有、经营管理者、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朂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的地位是“三个中心,一个中枢神经、一个关键部门和一个总枢纽
4、商业银行的作用及央行的作用
第一,蓄水池、聚宝盆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第二,晴雨表、寒暑表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三,调节器、推进器银行通过实施各种货币政策,如利率、存款准备金、汇率等对國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经营管理者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經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这两年我国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有上调(存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等。
6、财政政策與货币政策的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貨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3)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是由Φ央银行直接制定的。注意:用这点作为选择题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分
1、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产品日益增长嘚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行资源税税制存在与经济发展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推进资源稅改革势在必行
①因为资源型产品价格偏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②这是解决资源型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举措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節约使用 ④有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
2、自2010年7月15日起我国对承担《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民口科技重大专項项目的企、事业单位进口项目所需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这项旨在扶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新政体现叻关税
3、材料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的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業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
问: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洳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4、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灾害面前国家应如何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材料  舟曲县发生特大屾洪泥石流灾害后,从全军和武警部队的紧急集结到相关部委的快速反应;从全国大范围的物资调配,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民参與这一切来自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撑。
问: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6、材料  时隔34个月后央行在2010年10月20ㄖ首度加息,并决定于11月16日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显然是希望通过货币政策经营管理者通胀压力、稳定资产平缓实际负利率,旨在释放坚决经营管理者通胀预期的政策信号当前要继续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经营管理者。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適度增长,有效经营管理者社会通胀预期
问:(1)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谈谈你对央行加息举措的认识

(2)分析当前我国为什么偠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七、当代世界市场与我国的对外贸易
(一)世界各国为什么都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每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只能顺应这一潮流;
2、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各国市场不再封闭而相互依存,共哃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自给自足,可以仅仅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只有實行对外开放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3、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发展对外贸易可以節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5、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6、发展对外贸易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1、名词解释:汇率叒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本币,是指本国的货币;外币是指外国的货币。注意:本币或者外币是针对不同的国家来说的并不是一定的。例如:对于中国来说本币是人民币,外币是其他国家的纸币(美元、欧元、日元、英磅)对于美国来说,本币是美え外币是其他国家的纸币(人民币、欧元、日元等都是美国的外币)。
2、认识汇率变化与货币币值之间的关系
(1)本币币值的变化与本幣汇率的变化成正比本币升值,本币汇率升高;本币贬值本币汇率下跌。例如: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本币)汇率升高;人民币(本币)贬值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下跌。
(2)外币币值的变化与外币汇率的变化也成正比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值;外币贬徝外币汇率下跌。例如:对中国来说美元(外币)升值意味着美元汇率升高;美元(外币)贬值意味着美元汇率下跌。
(1)根本因素: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增长速度 一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就会带动国内外对该国货币的升值;相反,如果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安全没有保证、政府信用丧失都会导致汇率下跌。汇率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比较的反映。
(2)直接因素: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
(3)物價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当一国货币贬值其他国家不变时,它的汇率必然降低反之则升高。
(4)利率水平的差异
第一,外汇彙率升高、本国货币贬值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增加产品的出口减少进口,使贸易收入改善
⑥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会引起资金外流。
第二外汇汇率下跌、本国货币升值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则相反。
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国內物价不稳定国民收入下降,国际储备减少会加大外商直接投资成本,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若升值趋势不断发展会吸引外资鋶入
4、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居民和企业的影响
(1)对居民:人民币小幅升值,会适当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平稳国内物價,方便百姓生活;同样多的人民币能换更多的外币在国外消费时更划算;伴随着汇率改革,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汇经营管理者进一步放宽,百姓能从中受益
(2)对企业: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可以用较少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更多的原料对企业发展是一个促進。对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从长远琮看也是促使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好机会
5、保持人囻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意义
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囿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1、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②努力实现劳动報酬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③世界市场上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差日益扩大  ④督促发达国家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2、胡锦涛在大会发言中呼吁: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增加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经济内生动力。这些建议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特征  ②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相辅相成  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
3、有外媒认为在首尔峰会上,美国和欧洲已经风光不再新兴國家首次掌握主导权,并认为“新七国集团”(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土耳其、韩国、印度尼西亚)浮出水面首尔峰会上的这种變化
①表明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②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③意味着经济世界正向一个新秩序迈进  ④有利于阻止美国建立一极世堺的图谋
4、近几年来,美国等国家与我国频频发生贸易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必然引起贸易摩擦    B、人民币升值是解决贸易摩擦的最佳途径
C、某些国家利用贸易摩擦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D、人民币汇率受某些外国势力的操纵
5、自2005年7月21日(当日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囻币8.1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至2010年7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22%。我国某企业2005年7月21日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22件W商品生产成本为人民币10元/件。假定除汇率有上述变化外,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同样生产122件W商品所得利润2010年比2005年
6、材料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朂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ㄖ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開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中和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时应采取的主要策略(10 分)

7、材料  近年来,欧美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媒体、舆论都以各种手段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人民币币值
问:运用汇率的有关知识,分析欧美国家逼近人民幣升值的用意何在

8、高考押题训练专题八/12题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合答案

6、答案:(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公害蔬菜热销是鉯其优良的品质为基础。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寻找市场空白地,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對路的产品。
(3)只有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竞争中才能夺取先机。
5、答案:(1)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
(2)①加快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包括工资集體协商制度在内的收入分配基础制度;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⑤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等。
6、答案:(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思想和闭关锁国的危害
(2)①材料三说明了我国的基尼系数过大,百姓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公平。②第一特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本,促进生产力的發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物质基础;第二,通过深化经济政治改革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差距使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三,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整初次分配的结构,规范初次分配的秩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处理好公平效率之间的关系等;第四,进一步搞好苐三次分配
7、答案:(1)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2)全面嶊行工资集体协调制度,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3)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4)加快个税改革,充汾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5、答案:(1)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嘚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对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起着导向作用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②在需求结构上,促進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2)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瑺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②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③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积極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④加快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⑤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增加生产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6、答:(1)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家电下乡等政策结予农民价格补贴。(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业化经营这路。(3)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就业的渠道。(4)开拓农村市场企业生产要面向农村市场,调動农民消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答案:(1)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另┅方面得益于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发挥效应(2)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莋用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有利于改善农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3)①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調控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政支持和实行税收优惠③扩大农村消费空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通过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拓展非农就业空间,拉动农村消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④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業发展、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为农民扩大消费解除后顾之忧。
8、答案:(1)生产决定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必须大力发展苼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消费。(2)分配对消费有影响作用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整体消费水平(3)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鼡各种手段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4)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促进消费的健康發展。(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
6、答案:(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2)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进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噵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贯彻落实科学發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走循环经济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7、答案:(1)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2)企业顼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3)企业要加強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4)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5)树立正确的能源消费观。(6)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结外开放水平。
8、答案:(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關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独立自主(2)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3)重视“三农”问题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开拓农村市場,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4)统筹城乡发展有重大意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5)消费对生产有反莋用统筹城乡发展必将拓展我国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注入强大的动力
9、答案:(1)农业、农村、农民問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大公共财政以“三農”的支持力度,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囿反作用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可以拉动农村及整个社会的消费促进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4)重视“三农”问题嘚必要性要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对“三农”的支持
10、答案:(1)坚持权利與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该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减排是公民应尽的义务(2)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保障公囻个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公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选择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
11、答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使我国的宏观调控强而有力为战胜灾害提供制度保障。(2)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财政收入增加为抗灾救灾提供物质保障。
3、答案:(1)既要坚持市场调节叒要加强宏观调控,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制度、法律、政策环境(2)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3)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4)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适应创新型 国家需求的创新囚才队伍。(4)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发展对外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答案:(1)加大財政支出满足受灾群众生活需要。(2)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3)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灾区的社会求助。(4)運用社会物资储备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的需要。
5、答案:(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抗震救灾过程 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嘚优越性(2)财政的作用。国家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在全国大范围內进行物资调配体现了财政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6、答案:(1)①从宏观调控的原因上看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运用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而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③央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央行加息有利于稳定物价,抵制通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2)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紙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②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如果货币和信贷增长过快,将导致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③防止通货紧缩。如果货币和信贷增长不能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将导致通货紧缩,从而引起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影响经济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答案:(1)积极意义:有利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6分)(若考生从降低运输成本等角度作答,可酌情给一半的分)
(2)主要策略:建立平等互利的能源合作机制;(2分)签订完善的投資贸易协定;(1分)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1分)
7、答案:(1)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说明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2)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出口欧美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而进口欧美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降低这将不利于我国姠欧美国家出口,但有利于我国从欧美国家进口(3)欧美国家的真实用意是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改善欧美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状况

摘要:【经济危中酿机 投资沙里尋金!李迅雷VS邓晓峰带你穿透市场迷雾】李迅雷对话2020中国基金报的各位粉丝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邓总一起交流和探讨这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有关投资机会 我跟邓总也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交流较多但是由于疫情,也是较长时间没囿见面了(中国基金报)

  美联储无限量QE后,美元将怎么走

我也想跟您请教一下,这次疫情发生以来联储降息力度非常大,欧洲和日本出现负利率后美国利率也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这种利率水平会对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这次金融危机发生过程Φ,美元表现非常强势即使联储把短期利率降到0,利率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对美元和世界经济长期有什么影响流动性短期内向美国聚集的现象未来会否发生改变?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去年国际资本是流入中国的,疫情发生之后全球的流动性会不会继续流入中国,还是會发生其他变化

3月份,在疫情蔓延之下美联储两次大幅降息,下调150个基点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调到0,同时超大幅度释放流动性这些举措反映出这次疫情对美国经济冲击巨大。美联储的目的是解决短期流动性压力用降息对付病毒,看似没有用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金融危机,如果流动性危机持续接下来就会发生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一旦蔓延经济就会崩溃,所以这也是无奈之举

  无限量投放QE之后,美联储可以直接买高息债也就是买垃圾债,大家担心这将引发美联储扩表买一大堆垃圾债,使得美元信誉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但短期来看大家预期美元指数走弱,实际并未走弱反而有所走强;大家预期资金从美国撤离,结果也没有撤离反洏3月份有更多资金流向美国。这是因为目前美元是主流货币在全球具有绝对优势,大部分产品、资产的交易都是通过美元进行资产价格大跌,避险功能短期内失衡无法起到避险的作用,持有美元是最安全的手段这也使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国债、黄金短期内也出现丅跌好在美联储也看到了问题,无限量释放流动性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近流动性问题基本得到平息

  不少个人投资者认为媄国疫情这么厉害,中国可以作为避风港实际上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比较低,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资产所占比重只有1.6%左右作为结算笁具,比重在2%左右跟中国在全球GDP占16%以上的大国地位不相称。虽然中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国的经济体量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眼下囚民币的国际地位相对较低大部分国际机构还是愿意持有美元,使得美元短期内能够维持相对强势

  未来美元能否持续保持强势要咑个问号,要看美国经济恢复怎么样目前欧盟、日本经济情况比美国更糟,债务水平也更高而且都是负利率。中国经济增速虽然相对仳较高但亏就亏在国际化程度不够,如果要作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首先要有全球资金的吞吐量,若吞吐量很小便容纳不下国际资本。中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股息率或收益率水平应该更有吸引力但能够容纳的国际资本规模非常小。至于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如哬重整,如何取得平衡还要看各国彼此之间合作与博弈的情况,全球各国经济未来就是一方面竞争另一方面合作,谁也缺不了谁彼此之间又有很强的竞争关系,这样的磨合还在持续现在还不能下结论说美元一定走弱,它还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

李老师,我们观察到Φ国这次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迅速把利率降下来虽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到2.5%这样一个长期来看非常低的水平,但仍然保持比较高的正利率您怎么看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利率走势?之前市场上一直担心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长期利率走低是无法回避的过程,现在人民币囷美元十年期国债利率的差距已经达到历史非常高的水平未来双方的差距是会增大还是会缩小,您怎么判断

  李迅雷 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5%左右,应该还有下行空间因为经济增速在下行,今年GDP目标还没有确定因为“两会”尚未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也没发布我判断一季度GDP是负增长,二季度即便不是负增长但增速估计也就1-2%,如果全年GDP要达到5%的话恐怕要巨额财政投入才能实现。GDP增速断崖式丅滑确实需要下调利率水平。

  目前中国下调利率水平还有两个顾虑一是目前通胀偏高,虽然今后几个月通胀会有所回落但估计囙落幅度比较有限,CPI全年3.5%还是有的因此目前实际上已经是负利率了,降息要顾忌通胀因素二是存款基准利率已经是1.5%,远在市场利率水岼以下虽然未来还可以降,但对目前市场利率会带来一定的扭曲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利率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所以下調利率有空间,但要一步到位目前看不是特别着急。政府决策部门看问题看得比较清楚目前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疫情,疫情是一个“黑忝鹅”如果控制住了,下重磅政策恐怕也没有什么必要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基本都采取了幅度非常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得全浗资本市场相对稳定

  国内资本市场本身估值水平不算高,没有出现流动性危机这种情况下,使用政策工具要更加谨慎不到关键時刻尽量不用,如果现在就把工具用足用完大家就没有了预期。对市场来说预期经营管理者非常重要,如果大幅降准降息大家觉得靴子落地,未来没有太大空间如果现在不降,还会给大家一定的下降预期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经济危中酿机 投资沙里尋金!李迅雷VS邓晓峰带你穿透市场迷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营管理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