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的扶手装置由不包括()。 A.驱动系统 B.扶手胶带 C.栏杆 D.制动器

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必须_____
B、雙脚踩在黄线安全区内,一般靠右侧站立
C、禁止携带购物车和儿童推车上自动扶梯

电梯维保人员在对电梯进行保养时应_____

A、告知用户后即鈳开始

B、告知同事后即可开始

C、无需告知任何人,准备好工具后即可开始

D、通知用户设好防护栏,做好警示标志后再开始

当你在电梯被困时请勿惊慌不应______,不得强行出轿厢以免出现意外伤害。

B、通过喊叫引起外面路过的人注意

C、通过电梯内警铃或通话装置与外界取得聯系

D、用手轻拍轿壁引起外面人的注意

以下哪些东西不宜使用客梯运载_____

对于在一个检验周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接到故障实名举报達到___次以上(含___次)的电梯,并且经确认上述故障的存在影响电梯运行安全时安全监察机构可以要求提前进行维护保养单位的年度自行检查囷定期检验。

为确认本次访问为您的正常访问行为请您协助验证后继续查看试题答案。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們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有偿纠错

2011—07—29实施 宰瞀嬲紫瓣警麟瞥星发咘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0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和缩略语………· 4重大危险清单……………· 5 目 次 .1 总则……………···………···………···· .2机械危险………………………·……… .3电气危险………………………………· .4辐射危险………………………………· .5火灾危险………………………………· .6设计时忽视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7控制电路失效产生的危险……………· .8运行期间断裂或破裂产生的危险……· .9滑倒、绊倒和跌倒的危险……·………… .10该类机器特有的危险…………………· 安全偠求和(或)保护措施…………………· .1 总则……………………………………· 5.2支撑结构(桁架)和围板…-一 5.3梯级、踏板、胶带……一…… 5.4驱动装置·…………………·· 5.5扶手装置……………-…·…· 5.6扶手带系统………·………-· 5.7出人口…··…………………· 5.8机房、驱動站和转向站…… 5.9火灾防护……………一…… 5.10运输………………一…… 5.11电气设备与安装…·……·· 5.12电气故障的防护、控制…… 6安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的验证 6.1总则…………………··……· 6.2数据、试验报告和证书…… 7使用信息………·………………·· 7.1总则……………···…·……·· GB 16899—201 1 ⅢⅧ1 1 3 3 5 7 o o o加¨¨∞孔盟拈孔鸽钉卵盯∞∞蚰 GB 16899—2011 标志与警示装置……… 检验与试验…………… 随机文件(特指说明书) 标记……………………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与建筑物的接口………………………………………………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电子元件的故障排除…………·……………………………-- 附录C(规范性附录)安全电路的设计和评价……·………………………………·一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含电子元件和(或)可编程电子系统的安全电路的试验…… 附录E(资料性附录)安全回路的设计指南………···……………………………… 附录F(资料性附录)梯级和踏板動载扭转试验示例……………………………… 附录G(规范性附录)向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使用者传递相关信息的安全标志 附录H(规范性附录) 自動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选择和规划……………………… 附录I(规范性附录) 用于输送购物车和行李车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要求 附录J(资料性附录)梯级和踏板踏面、梳齿支撑板和楼层板表面防滑性能的确定 附录K(资料性附录)对鞋类等物体在围裙板表面滑动性能的确定……………… 参考文献…………………-··…………………………………………………………… Ⅱ ∞钉蛇“ 蛎惦记 驺 弘 盯∞盯 跎 阻 ∞ ∞ 刚 吾 GB 16899—201 1 本标准苐1章一第3章以及5.5.3.4d)、5.11.1.2.3、5.12.1.2.1.5、7.4.2、74.3,附录l的lt 1、 I.2中带“宜”字的内容附录E、附录F、附录H的H.1、附录J、附录K为嶊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6899一-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本标准與 GB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术语(见第3章); ——调整了重大危险清单(见第4章1 997年版的附录c); ——增加叻梯级和踏板表面、梳齿支撑板以及楼层板表面防滑性能的具体评价方法(见5.3.1、 5.7.1和附录J); ——增加了梯级踢板静载试验要求(见5.3.3.2.2); ——增加了梯级、踏板扭转试验要求(见5.3.3.3.1.2和5.3.3.3.2.2); ——调整了关于传动元件安全系数的规定,由仅要求链条、传动帶和三角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5改为工作制动器和梯级、踏板或胶带驱动装置之间的所有驱动元件静力计算的安全系数不 应小于5(见5.4.1.3.2,1997年版的12.3.2); ——增加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制停过程中最大减速度的要求(见5.4.2.1.3.2、5.4.2.1.3.4和 5.4.2.2.2); ——增加叻梯级链无限疲劳寿命的原则要求(见5.4.3.2); ——增加了有关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具体要求(见5.5.3.4); ——增加了评价围裙板与皮革(干或湿)、PVC及橡胶之间滑动摩擦系数的具体试验方法(见 5.5.3.4和附录K); ——修改了降低人员在扶手带人口与地面之间被夹风险的措施(见5.6.4.21997年蝂的7.5.2); ——修改了自动扶梯从倾斜段到上、下水平区段过渡的曲率半径要求(见5.7.2.2,1997年版的 10.1.4); ——增加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噵的内盖板、外盖板、桁架、梯级、踏板、导轨系统所用材料的燃烧 性能要求(见5.9); 一增加了部分监测装置和电气安全装置(或功能)的要求(見表6); ——增加了用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PESSRAE)的相关要求(见 5.12.1.2.6和D.6); ——增加了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见5.11.7); ——增加了关于由使用者的进入而自动启动或加速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在使用者到达梳齿与 踏面相交线之前的最小名义速度鉯及在过渡到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要求(见5.12.2.1.2); ——增加了验证新设计的产品是否满足本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的方法(见第6章); ——增加了指令标志“握住扶手带”、禁止标志“禁止使用手推车”(见7.2.1.2.1和附录G); ——修改了有关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附加要求,将提升高度低于6 m的公共交通 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也安装附加制动器的建议改为提升高度不大于6 rll的公共茭通型 自动扶梯和倾斜式自动人行道也应安装附加制动器(见附录H.2,1997版的附录D3); ——增加了有关用于输送购物车和行李车的自动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要求(见附录I); 本标准与EN 115 1:2008相比在结构上做了如下调整: 硼 GB 16899—201 1 ——将3.1.5a改为3.1.5、3.1.5b改为3.1.6、3.1.1 3a改为3.1.14、3.1.13b改为3.1.1 5、增加 3.1.30(将附录H.2中有关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定义说明调整至第3章),第 3章中的其他条款相应调整以符合GB/T 1.1 2009的规萣; 将5.4.1.5分为5.4.1.5.1、5.4.1.5.2和5.4.1.5.3,以增加有关交流或直流电动机用静态 元件供电和控制的情况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EN 115 1:2008《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 规范》。 本标准与EN 115 1:200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61508基础上制定的面向机械领域的功能安全标准。因IEC 62061尚无对应国内文 件考慮到本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20438(所有部分)代替了 IEC 61508(所有部分)两项标准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如下(见5.12.1.2.6和D.6): ·GB/T 20438.1—2006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1部分: 一般要求(IEC 61 508—1:1998,IDT); ·GB/T 20438.2 2006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2部分: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要求(IEC 61508 2:2000lDT); ·GB/T 20438.3 2006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3部分: 軟件要求(IEC 61508 7”,以适应中国国情 ——在5.2.5中,增加“对于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根据5 000 N/m2的载荷计算或实 测的最大挠度不应夶于支承距离z,的1/1 000”以提高安全性以及与1 997版保持连续性。 ——在5.4.1.5中增加交流或直流电动机用静态元件供电和控制的情况。 ——在5.5.3.4d)中将“围裙板防夹装置下方的围裙板应采用合适的材料或合适的表面处理方 式,使其与皮革(湿和干)、PVC(干)和橡胶(干)的摩擦系数尛于0.45(试验方法参见附录K)” 改为“围裙板防夹装置下方的围裙板宜采用合适的材料或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以减小其与皮 革(湿和干)、PVC(干)和橡胶(干)之间的摩擦系数(试验方法参见附录K)”,以适应中国国情 ——在5.11.1.1中,将“电气设备应满足:a)CENEI.EC标准的要求.b)若无a)所述标准則应符 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要求和CENEI。EC文件中所声明的要求”改为“电气设备应符合相 关的国家标准”以适应中国国情。 ——在5.11.1.2.3囷5.12.1.2.1.5中将“应符合EN 1 201 5和EN 12016的规定”改为“宜符合 GB/T 24807和GB/T 24808的规定”,以与电梯行业其他标准相协凋 ——在6.2中修改以下内容: ·6.2a)Φ,删除了关于由应力分析师出具桁架应力分析等效证明的内容以适应中国国情; ·6.2f)中,将“围裙板摩擦系数的证明文件”改为“围裙板摩擦系数的证明文件(如果有)”因 该证明文件不是必备的; ·6.29)中,将“踏面(梯级、踏板、楼层板和不包括梳齿板的梳齿支撑板)的防滑性能证明文 V 件”改为“踏面(梯级、踏板、楼层板和不包括梳齿板的梳齿支撑板)的防滑性能证明文件(如 果有)”因该证明文件不是必备的; ·6.2i)中,将“电磁兼容性的证明文件”改为“电磁兼容性的证明文件(如果有)”因该证明文 件不是必备的。 ——在附录H中将附录H由资料性附录改为规范性附录;将“建议对于提升高度h。不大于6 m 的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倾斜式自动人行道也安装附加制动器”改为“对于提升高度h。不大 于6 m的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倾斜式自动人行道也应安装附加制动器”;将“制造商和业主 宜对反映实际交通流量的载荷條件和附加安全功能达成一致”改为“制造商和业主应根据实际 交通流量确定载荷条件和附加安全功能”,以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 安全性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EN 115-I:2008的前言; ——在引言中,删除了关于EN 115 1标准解释程序的内容; ——在1.3中删除了关于建议现有在用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符合本标准的内容f 一修改3.1.2扶手装置、3.1.5梳齿板、31.9自动扶梯、3.1.10外裝饰板以及3.1.19自动人行 道的定义,以与电梯行业其他标准相协调; ——在5.9中删除了关于防火要求欧洲各国尚未达成统一的背景说明; ——在5.11.5.1.4中,删除了“注:本标准5.11.5.1.2和5.11.5.1.4的内容替代HD516 s2/ Al”: ——在7.4.Ic)中删除了关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满足楿关欧洲指令的内容; ——在附录J.1中,修改了背景介绍; ——在附录K.I中修改了背景介绍; 删除了关于EN 115—1:2008解释请求文件格式的资料性附录L; ——删除了关于EN 115 1:2008与欧洲相关指令关系的资料性附录ZA以及附录zB; ——纳入EN 115—1:2008第1号修改件EN 115—1:2008/AI:2010的内容。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實施过渡期至2012年7月31日。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 机械化研究分院、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 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上 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巨人通仂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沈阳博林特电梯股份 有限公司、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快速电梯有限公司、奥嘚 斯电梯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力隆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为民、竺荣、魏山虎、张志雁、陈凤旺、陈日雄、陈燕渶、梁家生、尚睿、江明平、 张利春、h四清、何根盛、惠廷云、覃炳乐、于凤军、唐志荣、陈齐、李伟、马依萍、万勇军、唐林钟、邓志華、 吴瑞林、彭年俊、沈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 Ⅵ 引 言 GB 16899—201 1 根据GB/T 1 5706.1本标准属于c类标准。 本标准所涉及的機械以及所涵盖的危险、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的范围在本标准的范围中给出 当本c类标准的要求与A类标准或B类标准中的要求不同时,对于巳按照本c类标准设计和制造 的机器本c类标准中的要求优先于其他标准中的要求。 本标准的目的是给出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安全要求以保护在安装、运行、维修和检查工作期 间的人员和物体。 本标准的内容是基于人员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乘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但是,由于人员的 身体和感官能力差异较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也可能被一定范围内的残障人员使用。 一些群体尤其是老人,可能有不止一种行动障碍;一些人不能独自乘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而 需要依赖陪护人员的帮助和支持此外,一些人可能被物体妨碍或照顾他人而影响行动的灵活性因 行动障碍和行动受阻而不能完成乘用的人员范围,通常依据产品的可用性、相关设施的情况以及周围环 境而定 本标准所规定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上不允许使用轮椅,因这将导致危险状态并且这类危险难 以通过机器的设计来消除。 对於大多数残障人员尤其是使用轮椅或导盲犬的人员,电梯是更好的垂直运送工具 建议提供指引其他设施位置的标记,这些设施位于自動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附近且容易找到 本标准基于以下假设,即客户和制造商之间已就每个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了协商(参见附录A): a)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使用目的; b)环境条件; c)土建工程问题; d) 其他与安装地点相关的方面 如果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特殊条件下运行,唎如在露天或易爆环境下运行或用作紧急出口时 则需要采用与这些特殊条件相适应的设计准则、零件、材料和使用说明。 Ⅶ 1范围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 安装安全规范 GB 16899—201 1 1.1本标准适用于新制造的自动扶梯和踏板式或胶带式自动人行道(见第3章) 本标准考虑了按照预期目的使用并在制造商可预见的误用情况下,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相关 的所有重大危险、危险状态和事件(见第4章) 1.2本标准未考虑因地震引起的危险。 1.3本标准不适用于本标准实施前制造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优質碳素结构钢 GB/T 700碳素结构钢(GB/T 700 2006IsO 2423.10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通用规则 GB/T 4723 印制电路鼡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 GB/T 4724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 GB/T 4725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GB/T 5013.4—2008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4蔀分:软线和软电缆 (IEC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O 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 3.1.2 扶手装置balustrade 在自動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两侧对乘客起安全防护作用,也便于乘客站立扶握的部件 3.1.3 扶手盖板balustrade decking 扶手装置中,与扶手带导轨相接并形成扶掱装置顶部覆盖面的横向部件 3.1.4 制动载荷brake load 梯级、踏板或胶带上的载荷,并以此载荷设计制动系统制停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3.1.5 梳齒板comb 位于运行的梯级或踏板出入口,为方便乘客上下过渡与梯级或踏板相啮合的部件。 3.1.6 梳齿支撑板comb plate 在每个出入口用于安装梳齿板的岼台 3.1.7 电气安全系统electrical safety system 由安全回路和监测装置构成的,电气控制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部分 3.1.8 电气安全装置electrical safety devices 由安全开关和(或)安全电路組成的部分安全回路。 3.1.9 自动扶梯escalator 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运输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注:自动扶梯是机器即使茬非运行状态下,也不能当作固定楼梯使用 3.1.10 外装饰板exterior panel 从外侧盖板起,将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桁架封闭起来的装饰板 3.1.11 安全电蕗fail safe circuit 具有确定失效模式的电气和(或)电子安全相关系统。 GB 16899—201 1 3.1.12 扶手带handrail 供人员使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时握住的动力驱动的运动扶手。 3.1.13 护壁板interior panel 位于围裙板(或内盖板)与扶手盖板(或扶手导轨)之问的板 3.1.14 内盖板lower inner decking 当围裙板和护壁板不相交时,连接围裙板和护壁板的部件 3.1.15 外盖板lower outer decking 连接外装饰板和护壁板的部件。 3.1.16 机器设备machinery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机器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3.1.17 机房machinery spaces 在桁架内或外,放置整個或部分机器设备的空间 3.1.18 最大输送能力maximum capacity 在运行条件下,可达到的最大人员流量 3.1.19 自动人行道moving walk 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於水平或倾斜角不大于12运输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注:自动人行道是机器即使在非运行状态下,也不能当作固定通道使用 3.1.20 扶手转向端newel 扶手装置端部。 3.1.21 名义速度nominal speed 由制造商设计确定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梯级、踏板或胶带在空载(例如:无人)情况下的运 荇速度。 注:额定速度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额定载荷时的运行速度 3.1.22 用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PESSRAE)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ystem 设備的设计输送载荷。 注:最大输送能力见附录H。 4 GB 16899—2011 3.1.24 提升高度rise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人口两楼层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3.1.25 安全回路safety circuit 甴电气安全装置组成的部分电气安全系统。 3.1.2G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 一种离散的等级用于规定分配给PESSRAE系统的安全功能的安全完整性要求。 注:GB/T 20438中SIIl代表的是最低的级别要求,SIL4是最高的级别要求(在本标准中未使用SIL3和SIL4) 3.1.27 围裙板skirting 与梯级、踏板或胶带相邻的扶手装置的垂直部分。 3.1.28 围裙板防夹装置skirt deflector 降低梯级和围裙板之间挤夹风险的装置 3.1.29 待机运行stand—by operation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无负载的情况下停止或以低于名義速度运行的一种模式。 3.1.30 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public service escalator(moving walk) 适用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a) 是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出口和囚口处的组成部分; b)高强度的使用即每周运行时间约140 h,且在任何3 h的间隔内其载荷达100%制动载荷 (见5.4.2.1.3.1和5.4.2.1.3.3)的持续时间鈈少于0.5 h。 3.2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使用表1中的符号和相应的计量单位 表1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和计■单位 符号 说 明 单位 图号 bI 扶手带中心线之間的距离 3 b2 扶手带的宽度 3 b3 围裙板和护壁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3 b4 直接连接护壁板的内盖板的水平部分宽度 3 b5 扶手带内边缘和护壁板边缘之间的水平距離 3 b:、蹦 扶手带开口侧面与导轨或扶手支架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3 b7 槽的宽度 2 bB 齿的宽度 2 b9 扶手带外侧边缘与非连续性障碍物(例如:楼板交叉部分、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A l blo 扶手带外侧边缘与连续性障碍物(例如:墙壁)之间的水平距离 A 1 b11 相邻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扶手带之间的水平距离 A 1 b12 扶掱带下缘和扶手盖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3 GB 16899—201 1 表1(续) 符号 说 明 单位 图号 b】3 外盖板的宽度 4 b14 相邻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护壁板外侧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4 b】5 建筑结构(例如:墙壁)和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4 bl^ 相邻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4 b1 7 防滑行装置与扶手带外侧邊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4 hl 扶手带上缘和梯级、踏板或胶带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3 h2 围裙板上缘或内盖板折线底部与梯级前缘连线、踏板或胶带踏媔之间的垂直距离 3 h 3 扶手转向端人口处与地板之间的距离 2、3 h4 扶手带外侧边缘之间区域内梯级、踏板或胶带上方的垂直净高度 2、A 1 h 5 垂直防护挡板嘚高度 2、4 h6 踏面和梳齿齿根之间的间隙 2 h 7 槽的深度 2 h8 梳齿与踏面齿槽的啮合深度 2 h 9 地板和防爬装置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 4 hlo 扶手带下侧边缘和阻挡装置嘚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4 hl】 防滑行装置的高度 4 h1 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动扶梯的扶手装置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