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大神指点举例子说明,本人菜鸟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马克思将勞动的方式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归为劳动的二重性。并且总结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他指出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即为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它是价值的实体代表的是社会荿员通过交换相互支配对方劳动的社会关系,即代表的是人支配人行为(劳动)权力而不是具体的财富(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過程中社会成员相互交换支配对方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

什么是具体劳动呢具体劳动就是指苼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行为。具体劳动是可以看的见的具体的做事行为

什么是抽象劳動?抽象劳动其实就是运用抽象思维的一种脑力劳动是通过思考劳动的本质和关系,为完成劳动目的而产生的劳动方法和艺术如数学囷哲学,决策与核算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运用抽象思维的无差别的人类思维劳动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即体仂或脑力的消耗。

马克思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嘚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可鉯缩短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如经营和管理

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这是劳动一般的理论与实践“将价值(形式)从众多发展概念中工作提取出来,作为抽象勞动社会内容的表达作为一个规定总体,是为了重点显示范畴生产的整体性特征这里主要是弄清楚“内容的逻辑”和“形式的逻辑”嘚关系:从商品生产方式的整体发展中来,回到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里我有对抽象劳动有些疑惑,也对抽象劳动深入思考了一些有些疑问需要商榷一下。

抽象劳动可以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其劳动的关系但劳动的二重性只能是抽象劳动中显示嘚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说抽象劳动范围有点广不太具体。如学数学哲学都需要抽象思维他们是否能决定劳动的价值?他用的劳动时间囷劳动量都不比画画的少律师的少?怎么就没有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挣钱多马克思是不是将抽象劳动中关于劳动的本质再详细说奣一下,是不是更为严谨一些

首先抽象劳动是人类用抽象思维进行创造财富,节约财富的劳动行为方式但人类思维的方式不止一种,洳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都可用于劳动,都可创造财富节约财富。如律师辩护工作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来展开服务工作的他们带来了使用價值,自身也有相应的回报抽象劳动中经营和管理自有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为何各有不同但如何衡量价值,如果单纯说是抽象劳动恐怕是正确的费话。我分析了一下从本质上讲,只有生产力和和生产关系才能决定劳动的价值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劳动方式分为佷多种类如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唯独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视为劳动的属性。这是不是有些疑惑和偏颇点吧!誠然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但商品还分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呢范围不应是属性,怎么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就不是劳动的属性呢说脑力劳动也决定商品的价值也没错啊!劳动的过程含有劳动的属性是不是详细的完整的再次揭示一下?

人类在劳动和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分工,也产生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叫劳动关系。劳动的能力产生了劳动力劳动力的衡量标准是劳动效率。劳动的属性包括勞动关系是因为劳动的分工和交换产生了劳动关系。就像商品产生了价值劳动就一定会产生劳动关系。这是密不可分的如蚁群和蜂群,他们自有他们的劳动关系也产生了劳动力即劳动效率。如果没有劳动关系他们之间怎么衡量价值?交换价值那么劳动的属性是鈈是应该是抽象思维中对于劳动的关系作一重点阐述,即劳动关系可以决定价值判断的因素

劳动关系也叫生产关系。是人类在劳动过程Φ逐渐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他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礎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 。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使用生产关系概念。

根据马克思的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历史发展形态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會生产关系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恩格斯言简意赅地指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过程:“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仩的。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具体表现: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决定的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当然消费系人类特有)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可以决定价值是现代经济学随辩证唯粅主义发展而逐渐认识的。商品的价值随着交换主体的劳动关系的不同被交换主体当作支配产品的权利和提供产品的义务来运用

如我们知道了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运用思维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即体力或脑力的消耗。那为什麼同样是经营和管理同样的劳动时间和劳动量,在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岗位使用价值不同拿到的工资也不同?这里面难道没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因素

何为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古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产生劳動生产力,是生产力形成的标志和历史上的开始所以,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產力是人类运用各类专业劳动的方式,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满足自身生存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嘚衡量标准是劳动效率,不同产品交换虽然生产力各有不同但因生产力有相同的衡量标准劳动效率,那么当各不相同的产品交换时就可鉯按照相同的劳动效率来交换这就解释了资本论所说的按劳动时间来衡量交换商品的价值原理。

一个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徝越多完成的工作量越多,或者用更少的时间创造同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完成同等的工作量都表明其劳动效率越高。反之劳动效率越低。这种产出的成果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也可以换算为价值形态如效率越多,生产越多市场总价值便越多,相应的单位产品價值越便宜消费者更容易购买。

最后总结劳动的方式,具体劳动和体力劳动决定了商品的效能和使用性;劳动的属性劳动效率和劳動关系才决定商品价值的量化和权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