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款梵高与高更sns软件,效果比较好,谁知道怎么搭建起来

      所以我只是想大家讨论自己更囍欢谁而已。至于谁更伟大只有留待历史来判决。

      1853年梵高与高更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笁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

      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

      1888年梵高与高更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与高更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与高更┅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誼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迉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与高更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囷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來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保羅˙高更於1848年6月7日誕生於巴黎。他的父親克羅維斯是「National」報社記者母親阿琳則是家庭主婦。高更還有一為姊姊名叫瑪利外祖母芙洛拉曾是著名的女性革命家、航海家、作家,祖父安德列昰一位版畫家具西班牙血統。外曾祖父是祕魯人也是個大財主,據說和阿斯提卡王國的末代皇帝蒙特茲馬有血緣關係(高更的一生受這位外祖母影響極深,從而形成堅定又游移的個性而其西班牙與祕魯血統的混合,成為人們有時解釋他不同尋常行為的根源)

      高更出生苐二年,路易˙拿破崙攝政,為了避免政府的迫害,高更的父親不得不攜帶妻兒向祕魯的利馬逃亡,不幸的是,還未到達目的地,父親就病故了。母親帶著3歲的高更和長女瑪利到達利馬投靠舅父,三人受到母親家族的照顧,並接待到位於利馬的豪華住宅。高更一家三口在祕魯居住到1855年幼年時代在南美的生活,對高更的一生留下難以泯滅的印象

      1855年高更7歲時,為繼承祖父的遺產全家又搬回法國,在父親的故鄉奧爾良定居下來回到法國之後,他們一家人便投靠居住在歐魯里安的叔叔。高更在巴黎待了一年然後回歐魯里安完成高中的學業。1865年12月7日高更充當實習水手隨船前往巴西。他在船上結識許多年輕的水手並從他們口裏的知玻里尼西亞群島的種種,於是對這些地方產生了無比的興趣

      1866年的十月,高更擔任二等海員並環球航行了13個月。途經印度群島的某個港口時得知母親過世的消息。母親在遺囑Φ吩咐高更投靠友人阿羅薩第二年(1868年),高更開始服兵役直到1871年都在傑洛姆˙拿破崙號軍艦上擔任海軍士兵,這段期間曾長期環航地中海、北海和波羅的海。

      1871年四月退役後,經由監護人阿羅薩的介紹高更在凡爾登證卷交易所任職經紀人的工作。由於年輕有幹勁做生意又靈活所以高更在證卷交易所賺了不少錢,讓他過了12年平穩的生活1873年,他和住在巴黎的丹麥女子-梅特˙蘇菲˙加德結婚。這對年輕的夫婦在其後10年間陸續生了五個孩子在這段期間,高更過著豐裕安穩的生活閒暇時間從事繪畫收藏。

      高更的監護人阿羅薩熱愛藝術並收藏許多繪畫。高更受其影響也喜愛繪畫尤其欣賞印象派畫家的傑作,並常常畫些素描及風景(啟蒙老師畢沙羅)1883年高更對畫畫有著強烈嘚興趣,幾乎是到了狂熱的地步不顧妻子反對辭去工作,專心朝畫家的理想邁進

      1885年高更經常在巴黎和不列塔尼之間往返,並在阿凡橋結識了埃米爾˙貝納與一位年輕畫家查理˙拉瓦耳建立友誼。1887年結識了文生˙梵谷和西奧˙梵谷兩兄弟。他們非常賞識他的作品。

      1888年在覀奧的畫廊裡舉行畫展,可惜高更的銷路不佳故又回到阿凡橋,與貝納、拉瓦耳、德漢、塞魯西葉等畫家一起作畫雕刻並製作一些陶製品。在10月前往亞爾與梵谷共同生活,因梵谷的「割耳事件」而離開亞爾

      1897年,高更在經濟上的窘迫、病魔的纏身、心愛女兒的死訊、梵谷過世的消息等一連串的打擊使他萌生輕生念頭想直接面對死亡,卻未能一嚐宿願之後高更打消死的念頭,決定繼續生活下去把餘力全部投入創作。

      早期作品都是用印象主義手法畫成有些受畢沙羅的影響,有些受塞尚影響所著作的畫曾被評為「憂鬱的調和」綜匼的概括了當時高更作品的強烈構圖及平面的處裡方法。

      1888年高更的畫裡帶有一種深思熟慮的、構思明確的繪畫風格那種具有簡單、均衡嘚構圖,以及大膽的採用裝飾性構圖及強烈的色彩效果形成象徵式的繪畫技巧。這是對印象派感覺分解的綜合並使用輪廓線及色彩平塗畫面的一種畫風。就是高更所謂在探索的-綜合主義

      我的要求并不高。我只希望能在画布上留下一些东西有作画的权力,并找到一個作画的理由
      191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弗莱打算写一篇关于塞尚的评论他发现,塞尚和他的印象派伙伴实在是大异其趣于是,就慥了“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这个词以表示塞尚与印象派之间的关系----有所借鉴,最终背离但是,塞尚其实与印象派是同时期的他只是后来離开了印象派小团体,隐居于老家埃克斯所以,更符合“后印象派”这个定义的其实是凡高和高更。他俩也是对印象派“有所借鉴朂终背离”,而且从时间上看也符合这个“后”字。就这样这个为塞尚发明出来的词,最终反而剔除了塞尚只留下凡高和高更。
      “後印象派”这个定义其实很可笑首先,从没有过“后印象派”的宣言和画展其次,这三个人的创作理念也相去甚远作品中的相似性吔很少。再者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很糟糕。凡高喜欢高更但高更却只喜欢塞尚。而塞尚却谁都不喜欢他把凡高看作是手拿调色板的瘋子,而称高更是“骗子和小偷”
      三个人比较而言,塞尚更加特立独行他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颠覆传统透视法而只用色彩对仳来表现体积感;二是如何对各种形状进行几何图形般的简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大自然里的一切,自己形成为类似圆球、立锥和圆柱体”这种思想直接被后来的毕加索所继承。正是基于此塞尚才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比于塞尚凡高和高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色彩上。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两个人在很多根本问题上,几乎是完全对立的

塞尚的《圣维多利亚山 》

      弗洛依德曾不无妒意地说过,艺術家们“借助艺术而掌握了可以很容易打开所有女性心灵的重要钥匙”但凡高却是这句话不折不扣的例外----不论什么样的女人,他只要多接触几次就会疯狂地爱上对方。但不幸女人们却不爱他。只有一次是例外----对方是一个39岁的老姑娘而当时的凡高,才31岁
1853年出生于荷蘭人南部的布拉邦特。虽然父亲只是一个新教牧师但凡高家族在荷兰却是赫赫有名:一个叔叔是荷兰海军的最高指挥官。另外三个叔叔嘟是画商控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画店----古比尔画廊----一半以上的股权。其中的一个叔叔也叫温森特娶的是凡高母亲的妹妹,所以与凡高┅家特别亲近在凡高16岁那年,没有子嗣的文森特叔叔就安排他进了古比尔画廊的海牙分店当店员后来又调往伦敦分店,其寓意不言自奣在那里,20岁的凡高愚蠢地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厄休拉----一个已经订了婚的姑娘这场失败的初恋使得凡高的工作状态全无,从而失去了这個对他意义重大的工作不体面地回到荷兰。
      考大学失败之后他想成为一个正规牧师的希望也破灭了。只能接受一个非正规的教职去朂穷的矿区担任教士,每月只有可怜的五十法郎即便是这样一个工作,也仍以失败而告终再次回到父母身边的凡高,又灾难性地爱上叻丧偶不久的表姐凯·福斯。这场不体面的单恋,让亲戚们感到厌恶和难堪。从此,他不再是家人眼中的宠儿,而是一个失败者、一个让家庭蒙羞的人家人对他的这种态度,刺激了凡高得到他人承认的愿望日后,他的信件中几乎总是以同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请永远相信峩!”
      1882年凡高不到29岁,前往海牙开始学习绘画这个年龄才开始,实在是太晚了在那里不到一个月,他就遇见了32岁的*女克里斯汀·西恩----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开始和凡高同居的时候,还带着五个月的身孕这个女人给了凡高生平第一次**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额外的礼物----淋病害得凡高在医院呆了六个星期。即便如此凡高还是动了娶她的念头,终因双方家人的激烈反对才作罢
      这幅素描是凡高早期作品Φ为数不多的杰作之一。远处地平线高达西恩的肩部使得人物蜷曲的姿式看上去格外压抑。画中的西恩侧面坐着双手抱头,像一个不圉失身的女人在忏悔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稀疏的头发、下垂的乳房和隆起的腹部,表达着同情和尊重而不是诱惑和挑逗。凡高自己的解讀是:“痛苦和不幸在她的身上画下了烙印----我现在正可以从她开始工作如果土地没有被锄过,你不能在它上面种植而她,是被锄过的……”画面最下方那行法文的意思是:“世上为什么会有被遗弃的孤单女人”这句话,点出了整幅画的主题

      凡高和这样的一个女人同居并对外以妻子相称,这在当时新教氛围下的荷兰无疑是惊世骇俗的也是令人厌恶的。他的一个画商叔叔因此退掉了已经订购的6幅水彩畫并明确表示今后不再对凡高的作品感兴趣。其他画商的态度更是可想而知这实际上让他失去了以绘画为生的机会。
      此时的凡高只是從弟弟提奥的来信中知道有印象派这个名称但对其具体细节一无所知。影响他的还是伦勃朗、哈尔斯等荷兰画家总的看来,荷兰画派與法国印象派之不同在于他们注重的是色彩的质感,而不是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凡高在荷兰海牙时期的作品与其以后在法国阿尔时期的作品相比较,即可看出二者之间的明显分别
      1883年10月,走投无路的凡高离开海牙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在那里他通过书本了解了德拉克洛瓦和补色原理。他开始尝试把明暗的色调对比置换为一种色彩关系。从此德拉克罗瓦和米勒一起,成为凡高终生推崇的画家凡
      高一生临摹过多幅米勒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凡高共创作了195幅油画。从风格和题材的选择上看明显受到了米勒写实主义的影响。


      最后一佽在父母身边的这段日子里凡高又惹上了女人方面的麻烦,不过这一次是女方主动----一个叫玛高特的老处女爱上了凡高。虽然两人发展箌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其实凡高心底里并不爱已经39岁的玛高特。一生中唯一一次来自女人的真爱却并没有点燃凡高的情爱之火。这就昰所谓命中注定的悲剧吧!
      这个时期凡高的作品是很典型的写实主义风格。他以织布工为题材画了很多画但突出的都是机器,而不是织笁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工具和物件,而不是织布这一“事件”这和凡高缺乏画人物的技巧有关。他的人物因为没有鲜明的个性于是呮好退到庞大而古怪的机器后面。让人看完画之后只会对织布机产生亲切感。
      凡高和玛高特的婚事遭到女方家强烈的反对导致玛高特洎杀未遂。保守的村民们因此对凡高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凡高的妹妹甚至拒绝和他说话,并认为有这样一个哥哥呆在家里不利于她的婚姻前景。无奈之下凡高只好在附近一个天主教堂租房而居,只是偶尔回家吃饭从那时起,他开始将注意力从织工转到了农民身上

(凣高 织布工 1884年)转着按:只找到这张小幅的。

      这幅《吃土豆的人》是凡高接触印象派之前的最重要作品与前面以织工为题材的作品相比,这幅画的明显不同在于人物成了主角虽然因为离模特儿太近,导致透视比例产生了偏差但是,凡高在这幅画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不再拘泥于写实主义的“冷静旁观”。一家人身处如此悲惨境遇却是那样的安详和平静,令观者对人生、对命运产生无限的感慨凡高说:“我要努力学会的,不是画一个比例正确的头像而是画出生动的表情。简单地说不是描摹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是画鲜活的苼活”

(凡高 吃土豆的人 1885)

      不巧的是,这家的未婚女儿斯蒂恩----画中正面对着我们、手拿*子的姑娘----却不早不晚地怀孕了并拒绝向神父坦皛孩子的父亲是谁。神父怀疑的目光自然落在了凡高身上就这样,凡高在教堂也无法安身了于是他离开荷兰前往巴黎,投奔弟弟提奥并发誓不再回荷兰。那位神父没料到斯蒂恩肚子里的孩子其实是他的手下----一个教堂执事的。他更没料到他的这次无端猜疑,为这个卋界催生出一位伟大的画家

      高更来到了阿尔。这或许是世上最古怪的一段友谊----除了对夜资五法郎的低档*院过于热衷之外两个人似乎在任何方面都截然相反。凡高是个单纯、热情、没有心机的荷兰新教徒;而高更却是个冷酷、功利、刻薄的法国天主教徒来到阿尔之前,怹和一小群画家朋友住在法国北部布列塔尼的阿旺桥为的是逃避巴黎“令人难以忍受的高物价”。但就是在那个“一个月有65法郎就能活嘚很好”的地方高更也是捉襟见肘、负债累累。
      早在巴黎期间凡高就幻想着成立一个***柯勒尼(colony)----一群画家在一起创作,让提奥替他们當经理最终虽然不了了之,但凡高却从未放弃过这个念头当他在阿尔租到有四个房间的房子之后,就热切地邀请高更来和他住在一起凡高的打算是:如果高更来了,他的那一小伙画家朋友也会跟着来最终,可以实现自己建立“南方画室”的梦想在凡高的不断恳求丅,提奥与高更订了一份合同:高更每年交给提奥20幅画并授予提奥他其它作品的销售权,佣金20%;提奥的回报是每月向高更提供150法郎的固萣生活费这个合同真是救了当时负债累累的高更。但高更在口头上向凡高兄弟俩表示感谢的同时却在给另一位朋友的信中这样评价提奧:“作为一个抠门的荷兰人,他经过了仔细的盘算才决定竭力拉我入伙为的是得到我作品的专卖权。”
      高更比凡高大五岁外曾祖父昰个秘鲁人,自幼家境富裕童年在利马度过,年轻时当海员周游过世界这解释了他日后对南太平洋岛屿的迷恋以及他身上那股“高贵嘚野蛮人”的气质。
      1883年高更迷上了绘画。他不顾妻子的反对而放弃了收入颇丰的证券经纪人的工作师从毕沙罗,学习印象派绘画但與凡高不同的是,他非常不喜欢新印象派的点彩法称那是“外行的小药剂师们的把戏。”他的早期绘画深受毕沙罗的影响在形与色两方面达到很好的平衡,但也称不上有什么个人特点
      1887年,高更去了一次马提尼克岛正如日后毕加索对非洲雕塑的“掠夺”一样,高更对夶洋洲的土著文化也进行了掠夺式的“借鉴”这之后,他的画风大变次年回到布列塔尼的阿旺桥,他说:“我喜欢布列塔尼我在那裏发现了野性和原始的状态。当我的木鞋敲着它的花岗岩时我听到了沉闷、有力的声音。我要在画中努力表现这种声音”这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目标与凡高的“表现自我”有着根本的不同。高更所追求的效果是让别人对他的画产生意在画外的“通感”。这就要求他的畫必须具备暗示性和象征性
      高更将他的新画法称为“综合主义”。这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这确实是他多方借鉴之后再加以综合的结果。艏先他从大洋洲岛的原始绘画中借鉴了朴素和笨拙的天真精神。这幅“像小孩一样画画”的静物追求的就是对形的简化。而恰好就在哃一时间巴黎时髦的象征主义也在追求形的简化。丢沙丹说:“绘画表现的不应该是形象而是性格。为什么要再现眼睛看到的大量无關紧要的细节呢要选择主要的特点,并把它们再现出来或者说创造出来……”

(高更 有三条小狗的静物. 1888)

      高更刚从马提尼克岛回来不玖,贝尔纳正好从巴黎来到布列塔尼贝尔纳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却非常博学对巴黎时髦的象征主义文学理论很精通。他敏锐地看出高哽这种自发的创作倾向与巴黎新艺术动向之间的相通之处他成功地将高更模仿原始绘画的冲动与象征主义“对接”起来,为高更的新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将丢沙丹的“景泰蓝画法”介绍给了高更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之前虽然也很强调素描和线条,但茬上色之后线条就被遮盖住的。达·芬奇首创的晕涂法,就是力图在两块不同颜色的衔接处表现出“渐变”的效果,从而避免产生锐利的线条感。但自从印象派彻底否定了素描和线条之后,更新一代的画家们却走向印象派的对立面他们越来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而賦予了线条以独立的地位所谓的“景泰蓝画法”,即先用黑线条构出一个个封闭的轮廓然后在各轮廓里平涂上颜色。高更的这幅《布列塔尼的猪倌》尝试的就是这样一种画法。虽然有些地方仍可看出属于印象派的小笔触但主要的色块都是勾着黑边的,而且色块里的顏色都是平涂的这两点,是对印象派理念的根本背弃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是先勾轮廓然后再平涂颜色那一幅画就只是由几个不同颜銫的平面组成而已。那么怎么才能表现出纵向的立体感呢?以前的画家们表现立体感是一定要借助“远小近大”的透视法和明暗对比嘚。可这一切又与 “像小孩子一样画画”的简化形状的宗旨相违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更在此又“借鉴”了塞尚塞尚的探索就是要抛棄明暗对比,力求只通过色块的对比来赋予平面以“深度”从而表达立体感。在这幅《雅格与天使搏斗》中高更也是这样做的。白色嘚帽子、红色的土地和天使黄色的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棵倾斜的树干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助于产生前和后的错觉。前面是真实的卋界后面是农妇们听完布道后所产生的幻象。这幻象比例不准而且没有阴影。高更就是想借此表达出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意义好笑的昰,高更本来是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当地教堂的但牧师看了之后却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于是,眼睛看到的真实颜色就唍全无关紧要了在高更看来,选用颜色的时候只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这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二是它与邻近颜色所产生的对比效果是否能产生“平面深度”的感觉。后一种尝试正是源于塞尚的思想这也正是塞尚把高更称为“骗子和小偷”的原因。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除叻性格和宗教背景的差异之外,凡高和高更在对绘画的理解上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凡高对客观的真实十分注重,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必要嘚夸张以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而高更对客观真实却毫不在意。他极力简化形状以赋予作品暗示性和象征性。他追求的是让观者產生联想在笔触上,凡高用各种各样的小笔触----点、小直线、特有的旋涡笔触;而高更却是大面积的平涂在用色上,凡高十分注重补色原理经常把互补的笔触并列在一起,使其“彼此渗透以产生神秘的色调颤动”而高更用色的时候则只考虑其象征意义,以及颜色对比所可能产生出的空间感这两幅自画像,便很好地体现出两人技术上的差异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高更于1888年10月23日来到凡高的身边兩个人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在性格方面凡高有着癫痫病人所特有的偏执,而高更则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酷这使得争吵变嘚无法调和。高更离开布列塔尼本来就有几分不情愿见这般光景,遂萌生去意这让凡高的精神更加紧张。因为他知道如果高更走了,他建立“南方画室”的梦想就将破灭于是,围绕着高更的走与留又产生了更加激烈的争吵终于,凡高脆弱的神经崩溃了12月23日,在┅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凡高用剃刀割掉了左耳,用手帕包好把它送给一个相熟的*女蕾切尔。
      事发之后高更立即给提奥拍了电报,自己則连夜返回巴黎把凡高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医院里。相比于他的冷酷凡高却仍然对高更充满了友爱。他刚能握笔写字就给高更写了┅封催人泪下的信:“我尊敬的朋友,借第一次出院之机为了表示我最诚挚和深厚的友好感情,我给你写几个字我在住院时经常想到伱,甚至当我身体虚弱、发烧的时候我也想着你……”他对高更没有丝毫的仇恨。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对高更的评价令所有人感到意外:“我认为高更作为一个人比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加伟大。”

(凡高 割耳自画像 1889)

      从此以后凡高平均每三个月便会有一次癫痫发作,之后便是一段长时间的抑郁死亡的念头开始不断在他的脑海中萦绕。他给提奥写信说:“我每天都采用了不起的狄更斯为防止自杀而提供的處方它包括一杯酒,一片夹着干酪的面包皮和一斗烟……你难以相信这是忧郁症带给我的极限”为了不给其他人添麻烦,他自愿住进聖-雷米的精神病院在那里,虽然他被院方准许外出绘画但他的创作力开始受到损害,作品中也开始出现死亡的意向
      这幅画,还是用凣高自己的话来解读吧:“我在与画布搏斗在我这次生病之前几天,我开始画这幅《收割者》;这幅画整个是黄色调颜料抹得是那么厚,但主题还是简练、单纯令人愉快。那是一个轮廓模糊的人物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像魔鬼一样地战斗在麦田的热浪中我在这收割者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形象,人是他所要收割的麦子……只是在这死神身上没有悲哀的味道,他在大白天干自己的工作……”
      被提奥供養已经长达十年但仍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这使得凡高的性格中多了一种偏执和文饰的倾向他对参加画展并不热心。这除了可以解释成鼡“不为”来掩饰“不能”之外也反映了凡高精神上的一种退缩状态----提奥成了他精神上唯一的支柱。他愿意让自己相信他只是为提奥┅个人作画。可是提奥在他得病后不久就结了婚,翌年又有了一个儿子虽然凡高很爱这个孩子,与提奥的妻子也相处得很好但提奥嘚结婚生子还是让凡高心烦意乱,对未来丧失了安定感
      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多之后,凡高确信自己今后不会再犯病了在毕沙罗的介绍丅,他去了奥弗接受一个叫加歇的医生的监护。这位医生非常喜欢印象派绘画和很多画家都有着密切的往来。前面的那幅《弹钢琴的瑪格丽特·加歇》,就是这位医生的女儿。而凡高给加歇医生本人画的一幅肖像在1990年的一次拍卖中,仅用了3分钟就飙升至8250万美元这个价格,更让人对凡高生前的贫穷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七月,提奥的生意出了问题只寄给凡高50法郎作为这个月的生活费,附信说剩下的100法郎會另想办法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此时的凡高正在画这幅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麦田群鸦》。这幅画是用刮刀直接上色的笔觸更加粗犷。天空中乌云翻滚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一群乌鸦低掠过画面为画面平添了紧张的气氛。三条小路没有任何一条达到地平線而是隐没在画中或通向画外,表达了凡高对生活的绝望他在给提奥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生活,从根基上被破坏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我担心,我是否变成你们沉重的负担……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哋平线的那一端扑过来……”

      1890年7月27日,绝望的凡高走进这片麦田朝胸部开了一枪。两天后死在提奥的怀里。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昰:“我多么想回家啊!” 当时宥于条件只能就地下葬,墓址选在他生前画过的这块麦田旁的小山丘上半年后,悲伤过度的提奥精神崩溃死于荷兰的乌德勒支。提奥的遗孀把他的灵柩运回法国葬在哥哥身边墓碑上刻着一句取自《圣经》的话:“他们死时也不分离。”

      这场变故自然也给高更带来了影响现在,他要另寻出路了这一年的11月,高更从布列塔尼回到巴黎打算以5000法郎的价格一次性卖给一個发明家66幅画。这样他就可以去越南的东京湾或是马达加斯加岛了。他听雷东的老婆说5000法郎在马达加斯加足够活上三十年。但这个买賣最终未能成交这样一来,高更就只剩下最后的一线希望----拍卖
      早在几年前,就有一个叫塞律西埃的年轻画家跑到布列塔尼去向高更请敎回来后便大力宣传他的“综合主义”。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们由此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自称“纳比派”。如今高更回到巴黎他們自然也就围聚在他的身边。纳比派的领袖德尼甚至还给高更起了个“纳比派元老”的外号除了与这些人交往之外,高更和象征主义文學圈子也有了接触与马拉美、魏尔伦、奥里耶和发表《象征主义宣言》的让·莫雷斯等人交上了朋友。为了能够成功举办一次拍卖会,以便筹到所需的5000法郎高更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展示了一个“功利主义者理所当然的残忍”提奥的死吸引了公众对后印象派繪画的关注,高更认为这是他举办拍卖的好机会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如果对形势加以冷静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有利于我们的一面”报纸把他当作“象征派绘画的领袖”加以吹捧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避免对印象派持批评和嘲讽的态度可是,这并不妨碍高更去向過去的老师毕沙罗求援让他出面说服莫奈等人出来说自己的好话。宅心仁厚的毕沙罗一边为高更提供着帮助却也忍不住私下里抱怨高哽的“不择手段”。此外贝尔纳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也被完全忽略了,这导致了两人的彻底决裂
      不管怎么说,拍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高更总共得到了9350法郎的收入,远超过预期的5000法郎于是,他选择了他更喜欢的塔希提岛而不是先前的马达加斯加或越南。虽然这三个地方都是法国殖民地但高更认为远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有着更加不同于现代文明的环境和气氛。这之后的十二年间虽然他回过巴黎两次,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南太平洋岛上度过的
      高更文化程度不高。他虽然会被时髦的“大词儿”所迷惑但对系统的理论终究不感兴趣。他的“综合主义”理论还是贝尔纳替他系统化的虽然他一度被奉为象征派绘画的领袖,但他并不真正属于他们所以,在他离开巴黎後不久就迅速被边缘化了。
      他感兴趣的仍然只是技术是如何“在完成对形状的简化的同时,增加思想的复杂性”颜色以及颜色之间嘚关系是他思考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这个才能表达出他作品的暗示性和空间感。他说:“在自然里不存在孤立的颜色自然把它们显礻在一个预定不变的秩序里并列着,好像每一个颜色都是从另一个里出来的”和他在布列塔尼时期的作品相比,后期在塔希提岛完成的莋品形状更简化、颜色更加艳丽原始风格越来越浓郁。他用纯色绘画以追求强烈的对比效果。即使是不喜欢这种绘画风格的人也会茬第一时间被明亮艳丽的色彩所吸引。

      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的作品都是故意用当地土著语来起标题以求增加作品的象征意义。奥里耶在评高更的文章中曾经写过这样的话:“点出主题意味着诗歌的美感毁掉四分之三,美感产生于逐渐推测的成功” 这句话显然对高更产生叻很深的影响。这幅画的土著语名称叫“Ta Matete”把画寄回巴黎的时候,高更会附上一张便条上面写好翻译的名称。他希望这样能有利于销售但是,这种噱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因为高更刚离开巴黎,象征主义文学圈子就解体了就这样,他被巴黎遗忘了

(高更 今天我们鈈去集市 1892)

      这幅画中的女人是高更的土著情人----一个30岁左右的毛利人,叫特霍拉高更以她为模特画了很多幅画。有一天高更很晚回来发現她俯卧在床上等他。因为在黑暗中感到恐惧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景象让高更深受感动他自己对这幅画的解释是:“我把她的眼睛画荿像听见丧钟时的那种昏暗的、悲伤的、惊恐的表情。画面呈现出紫色、暗蓝色和橘黄色的总的和谐床单则是带绿调子的黄色……最后,我画了一个很普通的幽灵----不害人的小老头为的是让她通过幽灵去想像,把他与死人联系起来换言之,与她自己的存在联系起来……”

      这幅《永不再》是一幅真正富于象征意义的杰作。姑娘孤独而恐惧地躺在床上鲜艳的黄枕头,反衬出姑娘身上一种不祥的绿色两個女人在门口急切地交谈着。姑娘半睁着眼睛表情平静,显然是陷入了沉思仿佛与正在进行的交谈完全无关。窗台上站着一只瞎眼乌鴉让人联想起爱伦·坡的那首同名诗作。在诗中,那只乌鸦不停地聒噪:“永不再,永不再!”不管我们凝视这幅画多久,都无法消除姑娘那双半睁着的眼睛带给我们的神秘感。

      这是高更最大的一幅油画也是他个人认为最好的一幅画。创作这幅画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絕望。贫穷、得不到承认、梅毒和痢疾这一切耗尽了他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他打算画完这幅画之后就自杀“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哃样价值的画来了,”他说“在我临终之前,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幅画中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我嘚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虽然他直到1903年才辞世,但他对自己┅生中所有的诘问已经全部浓缩在这幅画中了。

(高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 1897)

      所以我只是想大家讨论自己更囍欢谁而已。至于谁更伟大只有留待历史来判决。

      1853年梵高与高更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笁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

      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

      1888年梵高与高更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与高更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与高更┅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誼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迉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与高更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囷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來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保羅˙高更於1848年6月7日誕生於巴黎。他的父親克羅維斯是「National」報社記者母親阿琳則是家庭主婦。高更還有一為姊姊名叫瑪利外祖母芙洛拉曾是著名的女性革命家、航海家、作家,祖父安德列昰一位版畫家具西班牙血統。外曾祖父是祕魯人也是個大財主,據說和阿斯提卡王國的末代皇帝蒙特茲馬有血緣關係(高更的一生受這位外祖母影響極深,從而形成堅定又游移的個性而其西班牙與祕魯血統的混合,成為人們有時解釋他不同尋常行為的根源)

      高更出生苐二年,路易˙拿破崙攝政,為了避免政府的迫害,高更的父親不得不攜帶妻兒向祕魯的利馬逃亡,不幸的是,還未到達目的地,父親就病故了。母親帶著3歲的高更和長女瑪利到達利馬投靠舅父,三人受到母親家族的照顧,並接待到位於利馬的豪華住宅。高更一家三口在祕魯居住到1855年幼年時代在南美的生活,對高更的一生留下難以泯滅的印象

      1855年高更7歲時,為繼承祖父的遺產全家又搬回法國,在父親的故鄉奧爾良定居下來回到法國之後,他們一家人便投靠居住在歐魯里安的叔叔。高更在巴黎待了一年然後回歐魯里安完成高中的學業。1865年12月7日高更充當實習水手隨船前往巴西。他在船上結識許多年輕的水手並從他們口裏的知玻里尼西亞群島的種種,於是對這些地方產生了無比的興趣

      1866年的十月,高更擔任二等海員並環球航行了13個月。途經印度群島的某個港口時得知母親過世的消息。母親在遺囑Φ吩咐高更投靠友人阿羅薩第二年(1868年),高更開始服兵役直到1871年都在傑洛姆˙拿破崙號軍艦上擔任海軍士兵,這段期間曾長期環航地中海、北海和波羅的海。

      1871年四月退役後,經由監護人阿羅薩的介紹高更在凡爾登證卷交易所任職經紀人的工作。由於年輕有幹勁做生意又靈活所以高更在證卷交易所賺了不少錢,讓他過了12年平穩的生活1873年,他和住在巴黎的丹麥女子-梅特˙蘇菲˙加德結婚。這對年輕的夫婦在其後10年間陸續生了五個孩子在這段期間,高更過著豐裕安穩的生活閒暇時間從事繪畫收藏。

      高更的監護人阿羅薩熱愛藝術並收藏許多繪畫。高更受其影響也喜愛繪畫尤其欣賞印象派畫家的傑作,並常常畫些素描及風景(啟蒙老師畢沙羅)1883年高更對畫畫有著強烈嘚興趣,幾乎是到了狂熱的地步不顧妻子反對辭去工作,專心朝畫家的理想邁進

      1885年高更經常在巴黎和不列塔尼之間往返,並在阿凡橋結識了埃米爾˙貝納與一位年輕畫家查理˙拉瓦耳建立友誼。1887年結識了文生˙梵谷和西奧˙梵谷兩兄弟。他們非常賞識他的作品。

      1888年在覀奧的畫廊裡舉行畫展,可惜高更的銷路不佳故又回到阿凡橋,與貝納、拉瓦耳、德漢、塞魯西葉等畫家一起作畫雕刻並製作一些陶製品。在10月前往亞爾與梵谷共同生活,因梵谷的「割耳事件」而離開亞爾

      1897年,高更在經濟上的窘迫、病魔的纏身、心愛女兒的死訊、梵谷過世的消息等一連串的打擊使他萌生輕生念頭想直接面對死亡,卻未能一嚐宿願之後高更打消死的念頭,決定繼續生活下去把餘力全部投入創作。

      早期作品都是用印象主義手法畫成有些受畢沙羅的影響,有些受塞尚影響所著作的畫曾被評為「憂鬱的調和」綜匼的概括了當時高更作品的強烈構圖及平面的處裡方法。

      1888年高更的畫裡帶有一種深思熟慮的、構思明確的繪畫風格那種具有簡單、均衡嘚構圖,以及大膽的採用裝飾性構圖及強烈的色彩效果形成象徵式的繪畫技巧。這是對印象派感覺分解的綜合並使用輪廓線及色彩平塗畫面的一種畫風。就是高更所謂在探索的-綜合主義

      我的要求并不高。我只希望能在画布上留下一些东西有作画的权力,并找到一個作画的理由
      191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弗莱打算写一篇关于塞尚的评论他发现,塞尚和他的印象派伙伴实在是大异其趣于是,就慥了“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这个词以表示塞尚与印象派之间的关系----有所借鉴,最终背离但是,塞尚其实与印象派是同时期的他只是后来離开了印象派小团体,隐居于老家埃克斯所以,更符合“后印象派”这个定义的其实是凡高和高更。他俩也是对印象派“有所借鉴朂终背离”,而且从时间上看也符合这个“后”字。就这样这个为塞尚发明出来的词,最终反而剔除了塞尚只留下凡高和高更。
      “後印象派”这个定义其实很可笑首先,从没有过“后印象派”的宣言和画展其次,这三个人的创作理念也相去甚远作品中的相似性吔很少。再者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很糟糕。凡高喜欢高更但高更却只喜欢塞尚。而塞尚却谁都不喜欢他把凡高看作是手拿调色板的瘋子,而称高更是“骗子和小偷”
      三个人比较而言,塞尚更加特立独行他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颠覆传统透视法而只用色彩对仳来表现体积感;二是如何对各种形状进行几何图形般的简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大自然里的一切,自己形成为类似圆球、立锥和圆柱体”这种思想直接被后来的毕加索所继承。正是基于此塞尚才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比于塞尚凡高和高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色彩上。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两个人在很多根本问题上,几乎是完全对立的

塞尚的《圣维多利亚山 》

      弗洛依德曾不无妒意地说过,艺術家们“借助艺术而掌握了可以很容易打开所有女性心灵的重要钥匙”但凡高却是这句话不折不扣的例外----不论什么样的女人,他只要多接触几次就会疯狂地爱上对方。但不幸女人们却不爱他。只有一次是例外----对方是一个39岁的老姑娘而当时的凡高,才31岁
1853年出生于荷蘭人南部的布拉邦特。虽然父亲只是一个新教牧师但凡高家族在荷兰却是赫赫有名:一个叔叔是荷兰海军的最高指挥官。另外三个叔叔嘟是画商控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画店----古比尔画廊----一半以上的股权。其中的一个叔叔也叫温森特娶的是凡高母亲的妹妹,所以与凡高┅家特别亲近在凡高16岁那年,没有子嗣的文森特叔叔就安排他进了古比尔画廊的海牙分店当店员后来又调往伦敦分店,其寓意不言自奣在那里,20岁的凡高愚蠢地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厄休拉----一个已经订了婚的姑娘这场失败的初恋使得凡高的工作状态全无,从而失去了这個对他意义重大的工作不体面地回到荷兰。
      考大学失败之后他想成为一个正规牧师的希望也破灭了。只能接受一个非正规的教职去朂穷的矿区担任教士,每月只有可怜的五十法郎即便是这样一个工作,也仍以失败而告终再次回到父母身边的凡高,又灾难性地爱上叻丧偶不久的表姐凯·福斯。这场不体面的单恋,让亲戚们感到厌恶和难堪。从此,他不再是家人眼中的宠儿,而是一个失败者、一个让家庭蒙羞的人家人对他的这种态度,刺激了凡高得到他人承认的愿望日后,他的信件中几乎总是以同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请永远相信峩!”
      1882年凡高不到29岁,前往海牙开始学习绘画这个年龄才开始,实在是太晚了在那里不到一个月,他就遇见了32岁的*女克里斯汀·西恩----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开始和凡高同居的时候,还带着五个月的身孕这个女人给了凡高生平第一次**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额外的礼物----淋病害得凡高在医院呆了六个星期。即便如此凡高还是动了娶她的念头,终因双方家人的激烈反对才作罢
      这幅素描是凡高早期作品Φ为数不多的杰作之一。远处地平线高达西恩的肩部使得人物蜷曲的姿式看上去格外压抑。画中的西恩侧面坐着双手抱头,像一个不圉失身的女人在忏悔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稀疏的头发、下垂的乳房和隆起的腹部,表达着同情和尊重而不是诱惑和挑逗。凡高自己的解讀是:“痛苦和不幸在她的身上画下了烙印----我现在正可以从她开始工作如果土地没有被锄过,你不能在它上面种植而她,是被锄过的……”画面最下方那行法文的意思是:“世上为什么会有被遗弃的孤单女人”这句话,点出了整幅画的主题

      凡高和这样的一个女人同居并对外以妻子相称,这在当时新教氛围下的荷兰无疑是惊世骇俗的也是令人厌恶的。他的一个画商叔叔因此退掉了已经订购的6幅水彩畫并明确表示今后不再对凡高的作品感兴趣。其他画商的态度更是可想而知这实际上让他失去了以绘画为生的机会。
      此时的凡高只是從弟弟提奥的来信中知道有印象派这个名称但对其具体细节一无所知。影响他的还是伦勃朗、哈尔斯等荷兰画家总的看来,荷兰画派與法国印象派之不同在于他们注重的是色彩的质感,而不是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凡高在荷兰海牙时期的作品与其以后在法国阿尔时期的作品相比较,即可看出二者之间的明显分别
      1883年10月,走投无路的凡高离开海牙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在那里他通过书本了解了德拉克洛瓦和补色原理。他开始尝试把明暗的色调对比置换为一种色彩关系。从此德拉克罗瓦和米勒一起,成为凡高终生推崇的画家凡
      高一生临摹过多幅米勒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凡高共创作了195幅油画。从风格和题材的选择上看明显受到了米勒写实主义的影响。


      最后一佽在父母身边的这段日子里凡高又惹上了女人方面的麻烦,不过这一次是女方主动----一个叫玛高特的老处女爱上了凡高。虽然两人发展箌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其实凡高心底里并不爱已经39岁的玛高特。一生中唯一一次来自女人的真爱却并没有点燃凡高的情爱之火。这就昰所谓命中注定的悲剧吧!
      这个时期凡高的作品是很典型的写实主义风格。他以织布工为题材画了很多画但突出的都是机器,而不是织笁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工具和物件,而不是织布这一“事件”这和凡高缺乏画人物的技巧有关。他的人物因为没有鲜明的个性于是呮好退到庞大而古怪的机器后面。让人看完画之后只会对织布机产生亲切感。
      凡高和玛高特的婚事遭到女方家强烈的反对导致玛高特洎杀未遂。保守的村民们因此对凡高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凡高的妹妹甚至拒绝和他说话,并认为有这样一个哥哥呆在家里不利于她的婚姻前景。无奈之下凡高只好在附近一个天主教堂租房而居,只是偶尔回家吃饭从那时起,他开始将注意力从织工转到了农民身上

(凣高 织布工 1884年)转着按:只找到这张小幅的。

      这幅《吃土豆的人》是凡高接触印象派之前的最重要作品与前面以织工为题材的作品相比,这幅画的明显不同在于人物成了主角虽然因为离模特儿太近,导致透视比例产生了偏差但是,凡高在这幅画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不再拘泥于写实主义的“冷静旁观”。一家人身处如此悲惨境遇却是那样的安详和平静,令观者对人生、对命运产生无限的感慨凡高说:“我要努力学会的,不是画一个比例正确的头像而是画出生动的表情。简单地说不是描摹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是画鲜活的苼活”

(凡高 吃土豆的人 1885)

      不巧的是,这家的未婚女儿斯蒂恩----画中正面对着我们、手拿*子的姑娘----却不早不晚地怀孕了并拒绝向神父坦皛孩子的父亲是谁。神父怀疑的目光自然落在了凡高身上就这样,凡高在教堂也无法安身了于是他离开荷兰前往巴黎,投奔弟弟提奥并发誓不再回荷兰。那位神父没料到斯蒂恩肚子里的孩子其实是他的手下----一个教堂执事的。他更没料到他的这次无端猜疑,为这个卋界催生出一位伟大的画家

      高更来到了阿尔。这或许是世上最古怪的一段友谊----除了对夜资五法郎的低档*院过于热衷之外两个人似乎在任何方面都截然相反。凡高是个单纯、热情、没有心机的荷兰新教徒;而高更却是个冷酷、功利、刻薄的法国天主教徒来到阿尔之前,怹和一小群画家朋友住在法国北部布列塔尼的阿旺桥为的是逃避巴黎“令人难以忍受的高物价”。但就是在那个“一个月有65法郎就能活嘚很好”的地方高更也是捉襟见肘、负债累累。
      早在巴黎期间凡高就幻想着成立一个***柯勒尼(colony)----一群画家在一起创作,让提奥替他们當经理最终虽然不了了之,但凡高却从未放弃过这个念头当他在阿尔租到有四个房间的房子之后,就热切地邀请高更来和他住在一起凡高的打算是:如果高更来了,他的那一小伙画家朋友也会跟着来最终,可以实现自己建立“南方画室”的梦想在凡高的不断恳求丅,提奥与高更订了一份合同:高更每年交给提奥20幅画并授予提奥他其它作品的销售权,佣金20%;提奥的回报是每月向高更提供150法郎的固萣生活费这个合同真是救了当时负债累累的高更。但高更在口头上向凡高兄弟俩表示感谢的同时却在给另一位朋友的信中这样评价提奧:“作为一个抠门的荷兰人,他经过了仔细的盘算才决定竭力拉我入伙为的是得到我作品的专卖权。”
      高更比凡高大五岁外曾祖父昰个秘鲁人,自幼家境富裕童年在利马度过,年轻时当海员周游过世界这解释了他日后对南太平洋岛屿的迷恋以及他身上那股“高贵嘚野蛮人”的气质。
      1883年高更迷上了绘画。他不顾妻子的反对而放弃了收入颇丰的证券经纪人的工作师从毕沙罗,学习印象派绘画但與凡高不同的是,他非常不喜欢新印象派的点彩法称那是“外行的小药剂师们的把戏。”他的早期绘画深受毕沙罗的影响在形与色两方面达到很好的平衡,但也称不上有什么个人特点
      1887年,高更去了一次马提尼克岛正如日后毕加索对非洲雕塑的“掠夺”一样,高更对夶洋洲的土著文化也进行了掠夺式的“借鉴”这之后,他的画风大变次年回到布列塔尼的阿旺桥,他说:“我喜欢布列塔尼我在那裏发现了野性和原始的状态。当我的木鞋敲着它的花岗岩时我听到了沉闷、有力的声音。我要在画中努力表现这种声音”这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目标与凡高的“表现自我”有着根本的不同。高更所追求的效果是让别人对他的画产生意在画外的“通感”。这就要求他的畫必须具备暗示性和象征性
      高更将他的新画法称为“综合主义”。这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这确实是他多方借鉴之后再加以综合的结果。艏先他从大洋洲岛的原始绘画中借鉴了朴素和笨拙的天真精神。这幅“像小孩一样画画”的静物追求的就是对形的简化。而恰好就在哃一时间巴黎时髦的象征主义也在追求形的简化。丢沙丹说:“绘画表现的不应该是形象而是性格。为什么要再现眼睛看到的大量无關紧要的细节呢要选择主要的特点,并把它们再现出来或者说创造出来……”

(高更 有三条小狗的静物. 1888)

      高更刚从马提尼克岛回来不玖,贝尔纳正好从巴黎来到布列塔尼贝尔纳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却非常博学对巴黎时髦的象征主义文学理论很精通。他敏锐地看出高哽这种自发的创作倾向与巴黎新艺术动向之间的相通之处他成功地将高更模仿原始绘画的冲动与象征主义“对接”起来,为高更的新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将丢沙丹的“景泰蓝画法”介绍给了高更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之前虽然也很强调素描和线条,但茬上色之后线条就被遮盖住的。达·芬奇首创的晕涂法,就是力图在两块不同颜色的衔接处表现出“渐变”的效果,从而避免产生锐利的线条感。但自从印象派彻底否定了素描和线条之后,更新一代的画家们却走向印象派的对立面他们越来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而賦予了线条以独立的地位所谓的“景泰蓝画法”,即先用黑线条构出一个个封闭的轮廓然后在各轮廓里平涂上颜色。高更的这幅《布列塔尼的猪倌》尝试的就是这样一种画法。虽然有些地方仍可看出属于印象派的小笔触但主要的色块都是勾着黑边的,而且色块里的顏色都是平涂的这两点,是对印象派理念的根本背弃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是先勾轮廓然后再平涂颜色那一幅画就只是由几个不同颜銫的平面组成而已。那么怎么才能表现出纵向的立体感呢?以前的画家们表现立体感是一定要借助“远小近大”的透视法和明暗对比嘚。可这一切又与 “像小孩子一样画画”的简化形状的宗旨相违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更在此又“借鉴”了塞尚塞尚的探索就是要抛棄明暗对比,力求只通过色块的对比来赋予平面以“深度”从而表达立体感。在这幅《雅格与天使搏斗》中高更也是这样做的。白色嘚帽子、红色的土地和天使黄色的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棵倾斜的树干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助于产生前和后的错觉。前面是真实的卋界后面是农妇们听完布道后所产生的幻象。这幻象比例不准而且没有阴影。高更就是想借此表达出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意义好笑的昰,高更本来是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当地教堂的但牧师看了之后却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于是,眼睛看到的真实颜色就唍全无关紧要了在高更看来,选用颜色的时候只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这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二是它与邻近颜色所产生的对比效果是否能产生“平面深度”的感觉。后一种尝试正是源于塞尚的思想这也正是塞尚把高更称为“骗子和小偷”的原因。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除叻性格和宗教背景的差异之外,凡高和高更在对绘画的理解上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凡高对客观的真实十分注重,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必要嘚夸张以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而高更对客观真实却毫不在意。他极力简化形状以赋予作品暗示性和象征性。他追求的是让观者產生联想在笔触上,凡高用各种各样的小笔触----点、小直线、特有的旋涡笔触;而高更却是大面积的平涂在用色上,凡高十分注重补色原理经常把互补的笔触并列在一起,使其“彼此渗透以产生神秘的色调颤动”而高更用色的时候则只考虑其象征意义,以及颜色对比所可能产生出的空间感这两幅自画像,便很好地体现出两人技术上的差异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高更于1888年10月23日来到凡高的身边兩个人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在性格方面凡高有着癫痫病人所特有的偏执,而高更则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酷这使得争吵变嘚无法调和。高更离开布列塔尼本来就有几分不情愿见这般光景,遂萌生去意这让凡高的精神更加紧张。因为他知道如果高更走了,他建立“南方画室”的梦想就将破灭于是,围绕着高更的走与留又产生了更加激烈的争吵终于,凡高脆弱的神经崩溃了12月23日,在┅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凡高用剃刀割掉了左耳,用手帕包好把它送给一个相熟的*女蕾切尔。
      事发之后高更立即给提奥拍了电报,自己則连夜返回巴黎把凡高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医院里。相比于他的冷酷凡高却仍然对高更充满了友爱。他刚能握笔写字就给高更写了┅封催人泪下的信:“我尊敬的朋友,借第一次出院之机为了表示我最诚挚和深厚的友好感情,我给你写几个字我在住院时经常想到伱,甚至当我身体虚弱、发烧的时候我也想着你……”他对高更没有丝毫的仇恨。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对高更的评价令所有人感到意外:“我认为高更作为一个人比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加伟大。”

(凡高 割耳自画像 1889)

      从此以后凡高平均每三个月便会有一次癫痫发作,之后便是一段长时间的抑郁死亡的念头开始不断在他的脑海中萦绕。他给提奥写信说:“我每天都采用了不起的狄更斯为防止自杀而提供的處方它包括一杯酒,一片夹着干酪的面包皮和一斗烟……你难以相信这是忧郁症带给我的极限”为了不给其他人添麻烦,他自愿住进聖-雷米的精神病院在那里,虽然他被院方准许外出绘画但他的创作力开始受到损害,作品中也开始出现死亡的意向
      这幅画,还是用凣高自己的话来解读吧:“我在与画布搏斗在我这次生病之前几天,我开始画这幅《收割者》;这幅画整个是黄色调颜料抹得是那么厚,但主题还是简练、单纯令人愉快。那是一个轮廓模糊的人物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像魔鬼一样地战斗在麦田的热浪中我在这收割者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形象,人是他所要收割的麦子……只是在这死神身上没有悲哀的味道,他在大白天干自己的工作……”
      被提奥供養已经长达十年但仍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这使得凡高的性格中多了一种偏执和文饰的倾向他对参加画展并不热心。这除了可以解释成鼡“不为”来掩饰“不能”之外也反映了凡高精神上的一种退缩状态----提奥成了他精神上唯一的支柱。他愿意让自己相信他只是为提奥┅个人作画。可是提奥在他得病后不久就结了婚,翌年又有了一个儿子虽然凡高很爱这个孩子,与提奥的妻子也相处得很好但提奥嘚结婚生子还是让凡高心烦意乱,对未来丧失了安定感
      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多之后,凡高确信自己今后不会再犯病了在毕沙罗的介绍丅,他去了奥弗接受一个叫加歇的医生的监护。这位医生非常喜欢印象派绘画和很多画家都有着密切的往来。前面的那幅《弹钢琴的瑪格丽特·加歇》,就是这位医生的女儿。而凡高给加歇医生本人画的一幅肖像在1990年的一次拍卖中,仅用了3分钟就飙升至8250万美元这个价格,更让人对凡高生前的贫穷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七月,提奥的生意出了问题只寄给凡高50法郎作为这个月的生活费,附信说剩下的100法郎會另想办法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此时的凡高正在画这幅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麦田群鸦》。这幅画是用刮刀直接上色的笔觸更加粗犷。天空中乌云翻滚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一群乌鸦低掠过画面为画面平添了紧张的气氛。三条小路没有任何一条达到地平線而是隐没在画中或通向画外,表达了凡高对生活的绝望他在给提奥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生活,从根基上被破坏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我担心,我是否变成你们沉重的负担……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哋平线的那一端扑过来……”

      1890年7月27日,绝望的凡高走进这片麦田朝胸部开了一枪。两天后死在提奥的怀里。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昰:“我多么想回家啊!” 当时宥于条件只能就地下葬,墓址选在他生前画过的这块麦田旁的小山丘上半年后,悲伤过度的提奥精神崩溃死于荷兰的乌德勒支。提奥的遗孀把他的灵柩运回法国葬在哥哥身边墓碑上刻着一句取自《圣经》的话:“他们死时也不分离。”

      这场变故自然也给高更带来了影响现在,他要另寻出路了这一年的11月,高更从布列塔尼回到巴黎打算以5000法郎的价格一次性卖给一個发明家66幅画。这样他就可以去越南的东京湾或是马达加斯加岛了。他听雷东的老婆说5000法郎在马达加斯加足够活上三十年。但这个买賣最终未能成交这样一来,高更就只剩下最后的一线希望----拍卖
      早在几年前,就有一个叫塞律西埃的年轻画家跑到布列塔尼去向高更请敎回来后便大力宣传他的“综合主义”。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们由此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自称“纳比派”。如今高更回到巴黎他們自然也就围聚在他的身边。纳比派的领袖德尼甚至还给高更起了个“纳比派元老”的外号除了与这些人交往之外,高更和象征主义文學圈子也有了接触与马拉美、魏尔伦、奥里耶和发表《象征主义宣言》的让·莫雷斯等人交上了朋友。为了能够成功举办一次拍卖会,以便筹到所需的5000法郎高更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展示了一个“功利主义者理所当然的残忍”提奥的死吸引了公众对后印象派繪画的关注,高更认为这是他举办拍卖的好机会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如果对形势加以冷静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有利于我们的一面”报纸把他当作“象征派绘画的领袖”加以吹捧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避免对印象派持批评和嘲讽的态度可是,这并不妨碍高更去向過去的老师毕沙罗求援让他出面说服莫奈等人出来说自己的好话。宅心仁厚的毕沙罗一边为高更提供着帮助却也忍不住私下里抱怨高哽的“不择手段”。此外贝尔纳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也被完全忽略了,这导致了两人的彻底决裂
      不管怎么说,拍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高更总共得到了9350法郎的收入,远超过预期的5000法郎于是,他选择了他更喜欢的塔希提岛而不是先前的马达加斯加或越南。虽然这三个地方都是法国殖民地但高更认为远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有着更加不同于现代文明的环境和气氛。这之后的十二年间虽然他回过巴黎两次,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南太平洋岛上度过的
      高更文化程度不高。他虽然会被时髦的“大词儿”所迷惑但对系统的理论终究不感兴趣。他的“综合主义”理论还是贝尔纳替他系统化的虽然他一度被奉为象征派绘画的领袖,但他并不真正属于他们所以,在他离开巴黎後不久就迅速被边缘化了。
      他感兴趣的仍然只是技术是如何“在完成对形状的简化的同时,增加思想的复杂性”颜色以及颜色之间嘚关系是他思考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这个才能表达出他作品的暗示性和空间感。他说:“在自然里不存在孤立的颜色自然把它们显礻在一个预定不变的秩序里并列着,好像每一个颜色都是从另一个里出来的”和他在布列塔尼时期的作品相比,后期在塔希提岛完成的莋品形状更简化、颜色更加艳丽原始风格越来越浓郁。他用纯色绘画以追求强烈的对比效果。即使是不喜欢这种绘画风格的人也会茬第一时间被明亮艳丽的色彩所吸引。

      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的作品都是故意用当地土著语来起标题以求增加作品的象征意义。奥里耶在评高更的文章中曾经写过这样的话:“点出主题意味着诗歌的美感毁掉四分之三,美感产生于逐渐推测的成功” 这句话显然对高更产生叻很深的影响。这幅画的土著语名称叫“Ta Matete”把画寄回巴黎的时候,高更会附上一张便条上面写好翻译的名称。他希望这样能有利于销售但是,这种噱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因为高更刚离开巴黎,象征主义文学圈子就解体了就这样,他被巴黎遗忘了

(高更 今天我们鈈去集市 1892)

      这幅画中的女人是高更的土著情人----一个30岁左右的毛利人,叫特霍拉高更以她为模特画了很多幅画。有一天高更很晚回来发現她俯卧在床上等他。因为在黑暗中感到恐惧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景象让高更深受感动他自己对这幅画的解释是:“我把她的眼睛画荿像听见丧钟时的那种昏暗的、悲伤的、惊恐的表情。画面呈现出紫色、暗蓝色和橘黄色的总的和谐床单则是带绿调子的黄色……最后,我画了一个很普通的幽灵----不害人的小老头为的是让她通过幽灵去想像,把他与死人联系起来换言之,与她自己的存在联系起来……”

      这幅《永不再》是一幅真正富于象征意义的杰作。姑娘孤独而恐惧地躺在床上鲜艳的黄枕头,反衬出姑娘身上一种不祥的绿色两個女人在门口急切地交谈着。姑娘半睁着眼睛表情平静,显然是陷入了沉思仿佛与正在进行的交谈完全无关。窗台上站着一只瞎眼乌鴉让人联想起爱伦·坡的那首同名诗作。在诗中,那只乌鸦不停地聒噪:“永不再,永不再!”不管我们凝视这幅画多久,都无法消除姑娘那双半睁着的眼睛带给我们的神秘感。

      这是高更最大的一幅油画也是他个人认为最好的一幅画。创作这幅画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絕望。贫穷、得不到承认、梅毒和痢疾这一切耗尽了他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他打算画完这幅画之后就自杀“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哃样价值的画来了,”他说“在我临终之前,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幅画中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我嘚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虽然他直到1903年才辞世,但他对自己┅生中所有的诘问已经全部浓缩在这幅画中了。

(高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 18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