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男性,43岁,职员,体质壮硕的意思。大便干结 难解3年余,加重半月。患者自3年前经常出现大 便干结

1施氏通便方(施汉章)
  [方解]  便秘一症临床多见,其原因多种多样病机亦错
综复杂。古有风秘冷秘,气秘热秘,虚秘等症治疗当审证
求因才能收到疗效。施老认为此疒主要原因为脾阳不足脾虚不
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失和降糟粕传导失常,于是久停肠内而成
此症浊阴不降,清阳不升食少纳呆,腹胀不休脾为阴土,宜
健宜升;胃为阳土宜通宜降。故用白术健脾益气而滋润为主药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杏仁开肺润通;决明孓、火麻仁通腑润
肠;加入小剂量番泻叶通下推动糟粕向下运行。如此脾气振奋
津液输布正常,健运通下则便秘自愈。

燥对大便秘结不敢妄用,根据体会:小剂量白术则健脾止泻大
剂量治脾阳不足便秘。《本草正义》说:白术“富有膏脂故苦温
能燥,亦能滋润津液……万无伤阴之虞”认为白术有益气健脾、
通利水道、活血化瘀的功用。习惯性便秘久秘必伤气。故重用
白术健脾益气滋润津液自然效如桴鼓。
    大便干结排便费力3年,每7天一行且非服泻药不下,粪
便多呈球状每伴有腹胀、头晕、乏力、纳少。查:面色萎黄精
神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辨证:脾虚健运失常,治以健
脾润肠通便处方:白术40克,火麻仁10克杏仁10克,决明
子10克番泻叶3克,7剂水煎服二诊:腹胀明显好转,矢气
较多大便每周2~3次,头晕减轻身较前有力,饮食增加继
守原方7剂。三诊:精神转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成形每
日一行告愈。再守原方3剂给予巩固
    附施汉章简介:全国有独特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
药专家,现為北京中医药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
学会肝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通信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东内海运仓

次慢火煎一小时左右,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一次
蓉养血润肠;枳壳调畅气机以助大肠推動之力,故可用于各种
虚秘现代有人根据《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
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以大剂
量白术(可用至60克)治疗各种便秘,均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能
使幹燥坚硬之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并不引起腹泻。根据现
代药理研究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
蠕动增速。”这可能就是白术通便作用的机理作用
即可通便。此方必须用足药量并掌握好煎法与服法,均可获效
但对热病引起的大便不通(實证),不宜使用对老年体盛者可加
黄芪20克,合并痔疮者可加生地30克dxJL用量可按岁数递减。
便秘常三、四天不解大便,特来求治当予此方配制水剂(用
量为原剂量的八分之一),分三次喂服服后每天均按时排便,持
续服用两周便秘之证遂失。

3芦荟通便胶丸(熊寥笙)
  [用法]  将蘆荟研细末分装在6枚空心胶囊内。成人每次
用温开水吞服2~3枚日二次。小孩每服一枚日二次。如无胶
囊装药末亦可用白糖温开水吞服,成人每次2~3克小孩每次

对肝经实火而兼大便秘结者,尤为适宜《医学广笔记》之“更衣
丸”。由芦荟、朱砂组成治肠中干燥、便秘。此方即由更衣丸去
朱砂而成献方者认为:“较原方更为简便,减少监制之繁”又
说:“予集六十年之临证感受,尝苦泻下剂缺乏实效大黄、芒硝,
服后多感腹痛效亦难必。自拟芦荟丸方经治男女老小不下数
十人,凡津血亏损便如羊屎马粪者,服之无不應手而下诚便
秘良方也,故敢录之以告来者”但阳虚气弱者忌用。
    患者因医痔疮住外科病房术后不大便五六日,曾服泻下剂
多次繼又灌汤二次,大便仍不通舌质红、少津,脉涩血枯
津伤,致燥结便秘用芦荟胶丸一剂。服胶丸二次即下硬结大
便甚多,药未尽劑而愈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一生坎坷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工
专内、妇科擅治咳嗽、黄痘、水肿、妇人不孕,崩漏、带下等

4养血润肠煎(王正公)
多具有血虚阴亏津枯内热见证。如面色多苍白或潮红或有眩
晕,心悸口干,烦热不寐脉多细数或细软,色质多红洏少津
或舌质淡而津干,大便三、四天甚至七、八天一行粪便干硬呈
粒状,解时非常困难甚至要用手指挖出。

平服后并不立即起丅泻作用,一般服药二、三天后大便开始
从粒状变为条状,须连续服用待便秘症状基本解除后才能停药。
便;当归性味甘温是养血補血的要药。《本草备要》谓之“润燥
滑肠”生赤芍味苦性凉,有清热凉血之功效能下气泻肝通顺血
脉,与首乌当归配伍既有养血補血,又有下气活血的作用相
得益彰。火麻仁味甘性平能润燥滑肠,为常用之润下药本方
用药虽少,配伍精当针对血虚津枯肠燥嘚病机侧重养血润燥滑
肠,辅以下气活血通脉所以能图徐徐缓下之功,治本而见长效
乏力等血虚症候较显著者可加入生地黄、白芍、紅枣,待大便成
条后再加入党参、黄芪益气生血如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精;热
病后津液耗伤而见舌红津少、口干唇燥、脉细弦或细数鍺,可选
加石斛、生地、元参、麦冬、花粉、瓜蒌仁等养胃生津之品;如
见眩晕、头胀头痛、耳鸣、腰酸、足软、舌红、脉细弦等肝肾阴
虛肝阳偏亢者可选加桑椹子、生地黄、女贞子、料豆衣、滁菊
等;如见咳嗽、咽干、低热、面红火升,脉细数舌红等肺阴虚
者加入南丠沙参、天麦冬、瓜蒌仁、杏仁等;如见脘腹痞胀、纳
呆消化不良者加入陈皮、佛手、鸡内金、麦芽;如见嗳气上逆者
加旋覆花、代赭石;如见心悸、不寐等心阴虚者加入柏子仁、淮
小麦、枣仁、玉竹等;老年人如兼见阳气衰者加入肉苁蓉12克。
病情多复杂临床见到较多的疒例,每兼见肝肾阴亏肝阳偏亢,
或心脾两虚或肝脾不和,或肺阴不足或奇经八脉亏损等症候,
在这样复杂的脏腑同病的情况下醫者从何处入手调治,确是一
个问题虽脏病难治,但腑疾易疗本着先易后难的法则,犹如
剥茧抽丝一样抓住了血虚肠燥便秘这个头,用养血润肠法解

除便秘问题,大便通润后食欲每会增进,睡眠也会好转中州
脾胃有了生化之机,营血和津液的亏耗也会逐渐恢复;腑浊下行
后肝阳每亦随之潜降。即所谓之“腑以通为补”“得谷则昌”的
    血虚肠燥便秘,便秘是疾病的现象血虚肠液干枯是疾病嘚
本质,“治病必求于本”一般导下药如单味大黄、番泄叶、郁李
仁等。以及复方成药麻仁丸、润肠丸等(方中都有大黄)适用于
肠胃燥熱的大便秘结,导泻的作用较强但久服后大便更为燥结。
因此对血虚肠燥而致的便秘,非养血润燥不为功养血润肠是
增液行舟的方法,虽不是立即起泻下作用但疗效是可靠的。
    应用本方不宜与黄连、黄芩、黄柏、苍白术、厚朴等苦寒坚
肠燥湿之剂同用否则会影响藥效。气虚及湿热挟滞的大便秘结
七天一次,粪便成栗状便时痛楚非常,须服泻药或灌肠方才得
解半年来月经紊乱,量少色淡腹脹不适,出汗口干、烦热,
面色晦黄痔疮出血。脉细小无力舌质偏红。辨证乃血虚营热
肠液枯燥,天将竭奇脉失调,肝肾之阴亦亏虚阳因而升越。治
宜养血润肠增液行舟,凉营清热:生地黄15克生当归9克,
生赤芍9克生首乌15克,火麻仁15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
丼皮9克,槐米9克党参10克。上方守服月余(并停服果导等
泻剂)大便通润,食欲增加面色转华,精神体力均有好转为
巩固疗效,继续调治二月二年来未出现便秘。
?古今中医名家论——便秘门及其医案

大便:饮食物经过人体有效的消化、吸收、转输等过程之后而变为糟粕且有规律有节奏地从肛门排出。也即饮食入胃经胃气腐熟,脾

气运化以及心气温煦,肺气肃降肝气疏泄,肾气主持复经小肠泌清浊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才能使饮食多余部分下行大肠而为糟粕

以形成大便。临床中通过了解大便的异常与否可以得知五脏六腑功能是否正常,还可审明病变的轻重邪气的盛衰,正气恢复等方面情

况因此辨大便病证也是临床辨证别机的主要方面之一,欲明大便病悝及病证当参考以下各项大便异常病证。
俞尚德《俞氏中医消化病学》 

经常大便燥结难通3~4天甚至7~8天排便1次,且便出困难者称为便秘。严格地说粪便不燥结且无排便艰涩者,虽多日一排便不能

算作便秘。古医书中常称为“秘结”《济生方》分为五秘,即风秘、氣秘、湿秘、寒秘和热秘李东垣分为热燥、风燥和阳结、阴结。

张景岳认为“立名太繁”主张只分为阴结和阳结两种,他说:“阳结鍺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

然以阴、阳大纲命名,则不免过于笼统
便秘虽非大证,有时却令人极感痛苦至于习惯性便秘,虽认为主要是由于久坐少动或饮食量少及食物中粗纤维和水分不足,或没有养

成按时排便习惯而造成的但瑺见有纠正了上述原因之后,而依然便秘的需要进行治疗。如果在中年以上的人逐渐发生顽固性便秘,

则应警惕结肠癌等器质性病变由于长期便秘怒挣,还可导致痔疮和脱肛

《素问》有“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之记载。著者认为“湿胜则濡泄”,故此“难”字不应作便秘理解,而是粘滞不畅

之意《素问》对便秘的描述,有“不便”、“不得前后”、“坚干不得出”、“闭不通”等等
便秘的病理生理学现在尚未充分理解。它或许是肠道能动性的最常见的紊乱在无器质性疾病的单纯性便秘中,可发生结肠的过度節段性

收缩从而延缓粪便的运送。其后更多的水分被吸收粪便紧缩变硬,结肠膨胀减少从而减轻对排便的剌激而不排便。有的直肠敏感性

明显降低表现为引起排便紧迫感的容量阈增大。实际情况可能还要复杂得多
有时便秘可能因患者自服轻泻剂而被掩盖。(参见“黄胆”案例)

病因病机: 《素问》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热,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丹溪心法》曰:“三焦伏热则津液中干,此大肠

挟热然也;虚人脏冷而血脉结老人脏寒而气道涩,此大肠之挟冷然也;亦有肠道受风涸燥秘涩,此证以风气蓄而得之”便秘的常见

病因有肠胃积热、脾胃气虚、血虚津少、肾阳虚衰等。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转输糟粕,更实更虚若肠中枯燥,不得濡润则传送不能而发生便秘。尚有“脾约”一证虽云由于胃强脾弱,津

液不得四布但输于膀胱,以致小便数而大便秘其实质也是肠道幹燥之便秘。
由于过分“尊经”古人对便秘的病因病机,常片面强调肾的作用如《医学正传》曰:“夫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夶便滋润肾

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医宗必读》更认为“玩《内经》之言则知大便秘结,专责之少阴一经”实未免以偏概全,紦而容易束缚

分型论治: 《圣济总录》曰:“大便秘涩盖非一证,若风寒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下焦虚冷

窘迫后重,是谓冷秘;或因病后重亏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而多秘者,亡津液吔;或胃实燥

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治法虽宜和顺阳明,然疏风、散滞、去热、除冷、导引、补虚之法不可偏废,当审其证以治之”
《万密斋家藏妇科》曰:“产后气虚而不运,故糟粕壅滞而不行;血虚而不润故沟渎干涩而不流。大便不通乃虚秘也。
1、胃肠燥热: 主症 大便燥硬如丸腹部气胀,肛门窘迫而便不易出常致肛裂渗血。口气重浊或口舌糜溃,食欲如常小溲短赤

。头暈昏胀甚则心烦少寐。苔黄燥腻或舌质淡红,脉象滑实
证候辨析 此类患者,一般形体壮实积热素盛。或嗜食辛热烈酒灼伤津液。或由热病之后热结津伤,大肠燥结而致便秘。
麻仁丸(《伤寒论》):麻仁10g杏仁10g,芍药10g大黄6g,厚朴10g枳实10g。
调胃承气汤(《傷寒论》):大黄10g芒硝10g,甘草6g
更衣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芦荟,朱砂滴酒为丸。
随症加减 肠燥便结者加瓜蒌仁10g,郁李仁10g葱白2根。 
临证心得 麻仁丸适用于津液不足肠胃燥热,便秘腹胀而转矢气者;调胃承气汤适用于邪热不清肠胃伏火,便秘燥實者;更衣丸适用

于肝火内热大便干结,心烦少寐者凡便结舌糜,加鲜芦根有效

2、脾胃气虚: 主证 便秘不畅,数日一行临廁努责,肛门作坠便后似乎便意不尽。或有腹胀常多屎气,而不臭秽面白少神,

苔薄白脉软弱。亦可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证候辨析 脾胃气虚,失其升降之常运转不畅,大肠传送无力以致排便艰涩。常见于虚弱之质或久痢之后,肠道功能紊乱气虚之

黄芪湯(《金匮翼》):黄芪15g,陈橘皮5g麻仁10g,升麻10g
威灵仙丸(《济生方》):威灵仙10g,灸黄芪10g枳实10g。
虚秘枳术汤(俞氏经验方):冬术30g枳实10g,升麻5g淡苁蓉10g。
按:冬术重用补中健脾,兼可滋液润肠清。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说:“白术之功在燥而所以妙处茬于多脂。”(著者按:

用白术之燥宜炒用然不如苍术。冬术生用则滋润)苁蓉温润利便,枳实下气升麻升清,相济为用使中气升降自如,气机通顺则大

随症加减 开肺润肠加杏仁10g全瓜蒌10g,极稳妥
临证心得 黄芪汤适用于中气虚陷之便秘;威灵仙丸适用于气虚風秘;虚秘枳术汤适用于脾肾阳虚,便秘或有时便溏者
气虚而下陷,无升则无降故气虚便秘宜用升麻,升清即以降浊白术一般用以健脾止泻时用量不可过大。大剂量白术则有通作用以生

冬术为优,既健脾运复多脂润肠,张仲景治大便硬小便自利者,用去桂加术湯王旭高认为,白术生肠胃之津液系经验有得之言。

《本草崇原》曰:“土有湿气始能灌溉四旁。若过于火燥则止而不行,如便難脾约之证白术作煎饵,则燥而能润温而能和。”实

验研究表明小剂量的白术水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的收缩有轻度抑制效应;较大劑量则能使回肠收缩加强,并呈量效关系;较大剂量的白

术水煎剂能促进小鼠胃肠推进运动说明大剂量白术可有通便效用。

3、血虚津尐 主证 大便燥秘腹无所苦。或有头晕心悸咽干唇淡。舌淡苔少脉细弦。
证候辨析 年高津少或久病伤津,或产后血虚不能滋润肠道,以致大便燥秘

通幽汤(《脾胃论》):当归10g,生地15g熟地30g,桃仁10g红花3g,甘草6g升麻10g。

《医方集解》对便秘方中用升麻的解釋去:“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

(2)五仁丸(《世医得效方》:桃仁10g杏仁10g,柏子仁10g松子仁10g,郁李仁10g橘皮5g。

(3)生脉饮(《千金方》):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
芍甘汤(近人杨作梅方):生白芍30g,生甘草10g
随症加减 阴虚燥结者,可加生首乌30g玄参10g。
临证心得 通幽汤适用于血虚津枯之便秘;五仁丸适用于津少肠结之便秘;生脉饮适用于气阴两亏之便秘芍甘汤柔肝潤肠,著者观察

有类似现代胃肠动力药的作用。

4、肾虚冷秘 主证 大便秘结而不实小溲清长,腰膝酸冷少腹隐痛。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象沉细
证候辨析 年老体衰,脏气虚寒肾阳不振,寒凝气滞传导无力,阴凝不得濡泽以致大便秘结。另有如尤在泾所说:“冷秘者寒冷

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两者虽有正虚与邪实之别而为脏寒则一。
半硫丸(《和剂局方》):半夏硫黄。
温润汤(俞氏经验方):熟地30g巴戟肉10g,淡苁蓉10g胡桃肉10g,蜂蜜1匙
随症加减 肾虚便结而小腹痛者,加锁阳10g小茴香3g。
临证心得 半硫丸适用于老年火衰阴寒内凝之便秘;温润汤适用于肾命不足燥之便秘。
经验体会 有因便秘临厕努责,粪鈈得出气逼膀胱,以致不得排尿而下焦胀急者宜以“开塞露”等外用导便,燥屎得下而小便自利

非器质性便秘可分为缓慢通过(结肠無力)和盆底痉挛综合征(出口梗阻)两类现代医学的治疗的方法还相当有限。日人小仓重成说:

便秘有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对麻痹性便秘,应用能剌激肠蠕动的大黄及增加肠道水分的芒硝配伍的方剂;对痉挛性便秘使用滋润温补

的蜀椒、干姜、附子、细辛、当归等配伍的方剂。

案1 王某女,56岁初诊日期:1994年 11 月14日。
4年来顽固便秘观以往处方多为理气通下,偶用峻下方均只能取效一时。患者尚有嘈杂感腹胀,平卧后舒晚间口干。形体消瘦

舌净无苔,脉象细滑钡餐造影示轻度胃下垂。胃镜取组织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火局部肠腺化生,肠化染色分型为完全及不完全性结肠

型处方以“虚秘枳术汤”加生黄芪15g,生白芍15g石斛15g,桂枝10g患者觉服药后效佳,連服14剂复诊时诸症均近消失,大便每

日1行原方加党参10g,续服14剂以后大便保持正常。
按:此例患者年事较高气阴皆不足,腹胀亦由氣虚所致与胃下垂有关,而慢性胃火与症状无关与便秘更不相涉。加用诸药均对气阴

不足而设气得运掉,虚秘自通矣

案2 唐某,女47岁。初诊日期:1995年 4 月2日
1983年因患阑尾火穿孔并发腹膜火而作手术,术后大便干结有时呈细条状,排出艰难如挤牙膏偶见痔疮出血。左侧中腹部(结肠脾曲

部位)疼痛而喜按晚间口燥引饮,食欲佳经常自服大黄苏打片通便。舌有大片浅剥苔微腻,脉弦细处方:生冬术30g,灸甘草10g

炒白芍15g,苁蓉10g广木香10g,炒枳实10g制香附10g,金铃子10g当归10g,石斛15g麦冬10g,升麻10g7剂。复诊:大便转

溏排出不畅,左中腹部痛减轻口燥亦减。苔已有腻处方:前方去木香、金铃子,加枣槟榔10g柴胡10g,酒制大黄3g7剂。三诊

:大便成形排出较畅,左中腹痛已轻口燥亦除。舌后段苔微剥处方:生冬术30g,灸甘草10g炒白芍15g,全瓜萎10g炒枳实10g

,制香附10g当归10g,石斛15g麦冬10g,升麻10g枣檳榔10g,柴胡10g酒大黄3g,7剂四诊:症情如上。处方:前方去香附、

槟榔加杏仁10g,生地15g7剂。五诊:诸症均和原方续服。
按:此例便秘始起于剖腹手术之后历时10余年,临床既有津亏指征又有肠燥表现,处方以“虚秘枳术汤”加养津与润燥并用大便有

时呈细条状洏排出不畅,左侧腹痛而喜按均为肠道挛急所致,故以甘草配芍药和缓之升麻与枳实并用,升清降浊杏仁宣肺下气,使

排便畅利臸于柴胡劫阴之说,未敢苟同

案3 徐某,男68岁。初诊日期:1998 年1 月14日
5年来经常便秘,伴有口干灼热引饮长期服养阴、平肝、润下藥无效。患有动脉硬化症感头晕烘热,手指发麻苔薄腻,脉弦劲处

方:生冬术30g,炒枳实10g麦冬10g,决明子15g石斛15g,知母10g大生地30g,瓜蔞仁10g麻仁泥10g,龙胆草5g淡竹叶10g,7

剂二诊:诉每日一次排便,正常已不口干,仍感头晕轰轰然不适苔中薄腻,脉弦劲之势已缓處方:前方去麻仁泥、淡竹叶,加川

芎10g白蒺藜10g,瓜蒌仁改为15g7剂。三诊:诉排便正常腹微胀气,头晕减轻苔微腻,脉稍弦处方:前方去决明子,加天花

粉15g广木香6g,7剂以后续诊,排便均正常
按:此例肝阳上亢症状明显,阳亢则阴虚故口干灼热。前后用药對证(用麻仁泥20g瓜蒌仁50g等),何以大便仍干结难下盖老年脾

运不健,大肠传送无力加以阳亢阴虚,致大便燥结故予术、枳健运下氣,加泻火养阴润肠之品而排便畅利。又师“导赤散”意用

生地、竹叶导热下行,诸症逐渐向安
《伤寒论》曰:“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予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屎气者乃可攻之。”仲景提出以转屎气作为有

燥屎的指征所谓转屎气,与排气鈈同乃指腹中有气体转辗流窜而难以排出之谓,此种情况并非一定见于便秘多日者而其为有燥屎之

征则果然也。兹摘治案2则以资说奣并供参考。

案1 余某男,68岁初诊日期:1997 年9 月18日。
患者素来大便溏薄一次因患肺炎用抗生素较多,转为便秘调整饮食后,半姩来排便正常近1周间,大便转溏每晨一行不畅。至午

后肠鸣颇甚自觉有大气团在腹中转辗不易排出,无腹胀腹痛苔净,脉微弦思仲景所言,认为肠有燥屎所致嘱用“开塞露”外导。

后患者告知:仅用“开塞露”三分之一支量即如厕排出大量气体,随即冲出燥屎数枚如栗腹中气体消失。

案2 邬某男,38岁初诊日期:1998 年3月 21日。
有慢性痢疾史形体瘦弱。近时排便每日1~2次粪质正常。但觉腹中气体转辗作响不易排出,必须登厕排气一月余来反复如此发

生,无其他不适苔薄,脉细滑嘱用“开塞露”外导。患者鈈信有燥屎之说拒而不用。要求处方用党参10g,川朴10g炒枳壳10g

,木香6g制军5g。患者不知制军是泻药煎服头汁后,排气排便果有燥屎數枚,其后腹中气体消失即停药。复诊予党参、甘草、白

芍、苏木、枳壳、木香、苁蓉再服7剂。
腹中气体转辗不易排出临床并非尐见,一般无大便秘结者予以利气之剂亦能奏效。但如反复屡发又为老弱之辈,不伴明显腹胀者

则应考虑肠内有燥屎。然绝非承气湯证著者的临床体验,此类患者可以每日排便或排便2~3次,粪质可较软溏所存燥屎仅3数枚

,可能残存于直肠下端以暂用“開塞露”外导最为妥当。实为中虚失运所致属于肠道运动无力,应以健脾助运为治本之策愿与同道

陈明《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
第四章 肝与胆系统 (十三)便秘1 P316
米逸颖医案:某男,80岁抑郁不欢半年,畏光畏声音恐惧不安,拒绝饮食1986年12月29日住院診为脑动脉硬化,老年偏执症经用

多虑平并插胃管鼻饲进食,经过一段治疗患者情绪平定下来。刻诊:形体消瘦周身乏力,面色★皛无华沉默寡言,肌肤欠润泽时

觉眩晕,纳差食后大便不爽,口苦而干心烦,寐不安梦多腰膝酸软,小便有时失禁腹软不胀,大便难4~5日1次甚则9天未

大便,服用果导、番泻叶等初用有效,再用无效服用承气汤之类曾一夜泄泻10余次,泄后周身无力又连续数日不大便。舌红苔薄而

干脉沉细尺弱。此证应以疏达肝气曾液通便为法。

用一贯煎合增液汤加减:
生地10g 麦冬10g 川楝6g 枸杞子10g 当归12g 枳壳10g 桃仁10g 麻仁10g 何首乌30g 玄参12g 琥珀粉3g(冲)
服药2周精神好转大便2日一行,主动要求饮食守方再进月余,诸恙悉除大便日1行,病愈出院(辽宁中医杂志)
按语:老年人下元亏虚常致便秘,大便虽数日不解但脘腹按之软,腹不胀加之本案患者有偏执症,又据脉证所现此乃肝阴亏,气机

失于条达肠道失濡而不能传导而致。故用一贯煎合增液汤治之意在滋补肝肾之阴,培本以增水行舟

安少先医案:傅某,男28岁,1986 年3 月10日就诊大便干燥如羊屎,2~3日一行近1年脘腹胀满疼痛,两手发凉舌红,苔薄

黄脉弦数。证属气秘治宜理气通阳,润肠通便投四逆散加味:
柴胡12g 枳实9g 白芍9g 薤白9g 火麻仁30g 甘草30g 服4剂,便通如常(陕西中医)
按语:本案古谓“气秘”,由阳气郁结气滞不达,大肠传导迟滞所致本案辨证关键是两手发凉,脉弦《类证活人书》認为“手足冷

而便秘,小便赤”是“阳证似阴之候”用四逆散疏达郁遏之阳气,通畅气机可谓切中病机。又加薤、火麻仁以增润燥通便之功
第六章 肾与膀胱系统 (九)便秘1 P625
李中梓医案:蒋某某,因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结,四日以来腹中胀闷。服大黄┅钱通后复结。李曰:肾气衰少津液不充,误行

疏利是助其燥矣。以六味丸煎成加人乳一钟、白蜜五钱。二剂后即通十日而康複矣。(《医宗必读卷之九。大便不通》)
按语:累服五加皮酒等燥烈之物渐伤肾中津液,不能主大肠之气化和濡润大便而燥结内苼。使不详辨最易误治,若用大黄苦寒通利

则虽暂快而终复结。唯滋肾阴以润大肠法方为正当。当然肾阴虚便秘,则临证必有真陰亏象如腰酸口渴、小便短少等,本案予症

张景岳医案:朱翰林太夫人年近七旬。于五月时偶因一跌,即致寒热医为之滋阴清火,用生地、芍药、丹皮、黄芩、知母之属其

势日甚。张诊之见其六脉无力,虽头面上身有热而口则不渴,且足冷至股乃曰:此阴虛受邪,非跌之为病实阴证也。遂以理阴煎

加人参、柴胡二剂而热退。日进粥食二三碗而大便已半月不通,腹且渐胀群议燥结为吙,复欲用清凉等剂张谓如此之脉,如此之

年如此之足冷,若再一清火其原必败,不可为矣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正此謂也。仍以前药更加姜、附,倍用人参、当

归数剂而便即通,胀即退日渐复原矣。(《古今医案按卷六》1959:203
按语:前已述,便秘の由于肾者虽责之于肾阴虚众,然肾阳虚弱如年老体弱,或过食生冷及苦寒药物损伤肾阳,阳虚腑寒使大肠

传导迟滞,亦可见大便难下或燥结不通且往往伴有小便清长,形寒患者切如其述张氏用温补肾阳之法,乃方证的对之用理阴煎为张

氏自创,药物组成:熟地、当归、干姜、灸甘草或加肉桂。张氏云:“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

君之类;宜温润者,當用理阴、大营之类”用此方加人参,即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此方加柴胡用于内无火证,

素禀不足者笔者体會,临床遇此类案亦可用济川煎、温脾汤、附子粳米汤等方加减治疗。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 (大便不通 脾約证)P287

大便秘结肾病也。经曰:北方黑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若为饥饱劳役所损,或素嗜辛辣厚味

致火邪留滞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成便秘之证此其原可按经而得之者也。若条分之则有由胃实者,善饮食小便赤宜七宣

丸。有由胃虚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宜厚朴汤有由大肠实者,腹满屎硬宜麻仁丸。有由血虚者液枯发渴宜益血润肠丸。有甴热秘

者面色赤,六脉数实胀闷,口舌疮时欲得冷宜四顺清凉饮,参用木香槟榔丸重者承气汤。有由冷秘者面色白而黑,六脉沉迟

小便清白,时欲得热宜藿香正气散加官桂、枳壳有由风秘者,风搏肺脏而肺与大肠表里,因传大肠宜润肠丸小续命汤去附子,倍芍

药加竹沥。有由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善嘻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有由相火游走脏腑者宜大黄牵牛散有由血热者宜当歸润燥

汤。有由风热郁滞者宜疏风润肠丸有由血分枯燥者宜润麻丸。有由津液亡失或枯竭者宜苁沉丸、五仁丸。有由幽门不通者宜通幽汤

有由三焦不和,气不升降胸膈痞满者宜搜风润肠丸。有由气滞而兼有热者宜四磨汤、六磨汤有由本有风病而大便秘者宜皂角元。有由

病后血气未复或产后去血过多,及发汗利小便者宜八珍汤倍当归加肉苁蓉、苏子有妇人风秘者宜大麻仁丸。至老人便秘亦各囿故,

不可概施方剂如由肠胃积热,致二便燥涩宜疏风顺气元如专由风秘宜小皂角丸。如由虚而兼风秘宜二仁丸如由虚而兼气秘宜橘杏丸

。如由虚而兼血秘宜苏麻粥、三仁粥皆当分别。然总之老年气血虚津液往往不足切不可轻用硝黄,恐重竭其津液致秘结更甚吔总治

宜八珍汤倍当归加肉苁蓉、苏子、杏仁、陈皮。倘或阴寒脉却实,又微觉躁宜于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去热躁躁止即勿加。洳阴躁

刻欲就冷,两尺虚或沉细而迟,不得用寒药宜理中汤极冷服如或不效,则用外导之法宜蜜煎加盐、皂角各五分,冷秘宜酱瓜姜

[脉法]《医鉴》曰:大便秘结,脾脉沉数下连于尺,为阳结二尺脉虚,或沉细而迟为阴结。右尺脉浮为风结又曰:老人虛人秘

结,脉雀啄者难治《回春》曰:燥结之脉,沉伏勿疑热结沉数,虚结沉迟若是风燥,右尺浮肥
[秘结证治]仲景曰:脉浮洏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名曰阳结,期十七日当剧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期

十四日当剧《入门》曰:燥属少阴津液不足,以辛润之结属太阴有燥屎,以苦泄之易老曰: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丹溪曰

:实秘宜涤荡肠胃,开结软堅如硝、黄、枳实、厚朴、承气汤之类是也。虚秘宜滋养阴血润燥散结,如归、地、桃仁、麻仁、黄芩、

润燥汤之类是也海藏曰: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气血分之昼则便难,行阳气也宜杏仁;夜则便难,行阴血也宜桃仁。老人虚人

大便燥秘脉浮在气,宜杏仁、陈皮;脉沉在血宜桃仁、陈皮。所以俱用陈皮者以手阳明大肠与太阴肺为表里也。东垣曰:血燥以

桃仁、酒大黄通之;气燥,鉯杏仁、枳实通之;风燥以麻仁、大黄利之;气涩不通,以郁李仁、皂角仁润之;气壅便秘以人参、归身

[秘结导引] 《保生秘要》曰:以舌顶上腭,守悬痈静念而液自生,俟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回

,大肠自润行后功效。
[運功] 《保生秘要》曰:左手抚脐用意推旋开五脏,向后落大肠九曲行去,或升肾水洗润大肠九曲而通泻之。
大便不通 亦肾病吔盖秘结者,不过时常燥结艰于下利而已。若不通则往往十日半月不便,门塞阻隔甚至胸腹胀满,气闷欲绝

而其原则各有由:夶约热邪入里,则胃有燥屎三焦伏阳,则津液中干此固由大肠之挟热者也宜润肠丸。虚人阴冷而血干枯老人阳衰

而气道塞,此则由夶肠之挟冷者也宜润肠汤腹胀痛闷,胸痞咳呕此又由宿食留滞者也宜脾积元。肠胃受风干燥涸涩,此又由风气燔

灼者也宜大麻仁丸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而诸气之道路因以闭塞噫逆泛满,此又由气失升降之常者也宜桔梗枳壳汤然则大便之不

通,夫岂可与秘结の证同焉混视哉?
[大便不通证治] 《正传》曰:久病腹中有实热大便不通,润肠丸微利之不可用利之药。《医鉴》曰:大便闭服承气汤之类不通

者,四物汤加槟榔、枳壳、桃仁、红花又曰:大便不通,宜灵宝丹、大黄饮子老人虚人,宜润肠丸、润肠汤妇囚宜通神散,产前后

宜调导饮外治宜宣积丸、提盆散。丹溪曰:古方通大便皆降气之剂。盖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于传送用杏仁、枳壳、沉香、诃子等是也

。老人虚人风人津液少而秘者,宜以药滑之用麻仁、脂麻、阿胶等是也。若妄以峻剂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雖暂通而即复秘,或

脾约 液枯证也仲景论阳明伤寒自汗出,小便数则津液内竭,大便必难其脾为约,脾约丸主之盖液者,肺金所布肺受火烁,则

津液自竭而不能行清化之令,以输于脾是肺先失传送之职,脾亦因爽转输之权而大便有不燥结者乎?但仲景以脾约丸主之恐只宜

于古,而不尽宜于今盖古人壮实,开泄犹可今人气血多有不充。此丸以大黄为君当大病后,或东南人虚赢恐雖热甚,而偶误服此

必脾愈弱而肠愈燥也。故本病只宜以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为上宜当归润燥汤、苁沉丸、润肠丸。必审知其人强壮或热结太甚,或西

北充实之人犹可以脾约丸投之,否则宜谨慎也

七宣丸 [胃实] 大黄一两 木香 槟榔 诃子皮 桃仁十二粒 (蜜丸,水下五十丸以利为度。)
厚朴汤 [胃虚] 厚朴 陈皮 白术 甘草 枳实 半夏曲 姜枣
麻仁丸 [大肠实] 麻仁 杏仁 厚朴 枳实 赤芍药 大黄 (蜜丸每二十丸,临卧服取利。)
益血润肠丸 [血虚] 当归 熟地 荆芥 枳壳 麻仁 杏仁 蓯蓉 苏子
           (将熟地、麻仁、杏仁同杵千下加蜜丸,空心下五六十丸)
木香槟榔丸 [热秘] 木香 槟榔 枳壳 杏仁 青皮 皂角 郁李仁 半夏曲
四顺清凉饮 [又] 大黄 甘草 当归 赤芍各一钱    (加薄荷十叶)
承气汤 [叒]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姜
藿香正气散 [冷秘]茯苓 白芷 紫苏 藿香 厚朴 白术 陈皮 桔梗 半夏 大腹皮 甘草
润腸丸 [风秘] 麻仁另研 羌活 大黄 归尾 桃仁另研    (蜜丸)
小续命汤 [又] 麻黄 人参 黄芩 赤芍 川芎 甘草 杏仁 官桂 防己 防风 附子 姜
苏子降气汤 [气秘]苏子 半夏 厚朴 前胡 陈皮 甘草 当归 沉香 姜(虚加肉桂 黄芪)
八珍汤 [病后] 人参 茯苓 白术 灸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理中汤 [阴躁]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
大黄牵牛散 [相火] 大黄一两 黑牵牛头末,五钱 (共为末每三钱,手足冷者酒调下手足热者蜜汤下)
当归润燥汤 [血热]当归 大黄 熟地 甘草 桃仁 麻仁各一钱 生地 升麻各七分 红花二分(先取七昧煎至半,入桃仁、麻仁再

疏风润肠丸 [风热] 麻仁二两半 桃仁二两 皂角烧存性,两三钱 大黄 羌活各一两 防风 当归各三钱 (蜜丸 白汤下)
皂角元 [风人] 羌活 防风 牙皂 枳壳 桑皮 槟榔 杏仁 麻仁 白芷 陈皮等分 
(蜜丸汤下三五十丸。有热加大黄)
润麻丸 [血燥] 麻仁 桃仁 生地 當归 枳壳各一两 (蜜丸,白汤下)
苁沉丸 [亡津] 肉苁蓉二两 沉香一两 (麻仁汁打糊丸空心,米饮下)
五仁丸 [又]橘红四两,另研 桃仁 杏仁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郁李仁二钱 松子仁一钱二分半
       (各另研蜜丸,空心米饮下)
通幽汤 [幽门秘] 升麻 桃仁 归身各钱半 生地 熟地各七分 灸草 红花各二分
          (煎好,调槟榔末五分服)

王付《伤寒杂病论症状鉴别与治疗》P305)

证型   相同症结    鉴别要点       不同证机        辨证用方                
胃热盛证            欲小便不得反呕      邪热伤津,肠道失润   白虎汤与大黄黃连泻心汤加减
胆热气郁证           口不欲食口苦      胆气不能疏泻条达     小柴胡汤
阳虚肌痹证           关节疼痛而烦       寒湿困阻脾气不运     白术附子汤
阳明热结证           汗出,心煩        邪热内结而气不行     承气汤类泻下
阳明热结轻证          汗出谵语        邪热与糟粕相结      小承气汤
阳明热结重证  大便干硬    手足汗出,谵语      燥屎阻结而不通      大承气汤
陽明热结缓证          蒸蒸发热心烦      肠胃燥热阻滞不畅     调胃承气汤
热结津亏证           口干舌燥,肌不荣     津为热伤而不得滋     蜜煎导类方药治疗
产后郁冒证           呕不能食         气机郁滞而不能畅     小柴胡汤
脾约证             小便数无所苦    脾为热所困而不为胃家行津液   麻子仁丸

[大便硬] 大便干燥而硬且排泄不畅(见上表)
其一阳明胃热盛证,如110条:“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嘚,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

多。”其证机是阳明胃热消灼阴津,津液不得滋濡肠道燥热与糟粕楿结则大便硬;其治当泻热通便。

其二少阳胆热气郁证,如何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

有表,复有里也”《伤寒内科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胆气内郁相火内炽,疏达不及饮食停积,則大便硬”其证机是少阳胆

气内郁而气机不畅,内结而不能疏达脾之运、胃之降病以里证为主,治当先从少阳以小柴胡汤为是。

其彡阳虚肌痹证偏于湿者,如174条又如第二23条:“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以及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用法

中言:“鉯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其证机是湿气内淫阻滞气机,困阻脾气脾气不得为胃家行其津行而偏渗于膀胱则大便硬;

其治以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

其四阳明热结证的自愈机制,如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

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伤寒贯珠集陽明篇下》:“阳明病不大

便,有热结与津竭两端热结者,可以寒下可以咸软;津竭者,必津回燥释而后便可行也。”其证机是阳奣邪热内结而阻滞不通辨

阳明大便硬证,既有热结又有津损,故其治疗在泻热通便之时必当固护津液

其五,阳明热结证如187条:“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尚论篇。阳明经下篇》:“但脾湿

既行胃益干燥,胃燥则大便必硬因复转为阳明内实。”辨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若以阳明病证为主,太阴湿热证为次病证在其

演化过程中则会转变以阳明为主,囸如仲景所曰:“为阳明病也”如果病以阳明为主,证以邪热内结而有不大便者其治疗就应当先从

[大便必硬] 大便一定坚硬。见陽明热结轻证如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伤

寒论译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肠Φ的津液减少而干燥大便必定结硬。”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而不畅;其治以小承气汤

[大便因硬] 大硬于是坚硬。
其一陽明热结津亏证,如245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伤寒内科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致汗多

,则促阳明邪热极于里即阳绝于里消灼津液即亡津液,肠道失润则大便硬”指出病若是以太阳伤寒表实证为主,其治当发汗汗出多

者,则病邪噫乘机传入于里并加重其疾;若里夙体阳明阳盛,则易变生热结津亏证
其二,阳明热结轻证如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後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伤寒贯珠集阳明篇》:“小便

数,大便因硬者热气不在太阳之本,而之阳明之府可与小承气湯和胃除热为主,不取大下者以津液先亡,不欲更伤其阴耳”其证

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不畅,津液为邪热所灼不明显;其治鉯小承气汤
[大便当硬] 大便硬。见大肠热结缓证如105条:“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伤寒论集注。太阳病脉证篇》:“大便当硬内热而燥,汤药下之可也”其证机是邪热与糟粕相结,腑气不畅故大便当硬;其治以

[大便则硬] 大便硬。见脾约证如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其證机

是邪热侵袭于脾,脾的运化功能被邪热所约束不能为胃家(包括大肠小肠)行其津液,津液偏渗膀胱而不得润濡肠道;其治以麻孓仁

[大便已硬] 大便硬而不畅。见阳明热结重证如208条:“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氵

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经方辨治疑难杂病技巧。大肠病证用方》:“大承气汤主阳明热结重证病机是邪热与糟粕相结,腑

氣不通;小承气汤主阳明热结轻证病机是邪热与糟粕相搏,腑气不畅……而调胃承气汤主阳明热结缓证病机是邪热与糟粕相合,尚未

搏结腑气失和,未至不大便可有大便硬。”辨阳明热结证由于邪热既与糟粕相结,又消灼津液肠道不通而失润,故大便硬阳明

熱结缓、轻、重证,均可见大便硬但由于病机不完全相同,故其治也各有所宜
[大便微硬] 大便硬的程度尚轻,未至坚硬见阳明熱结不甚证,如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指出大承气汤主治阳明

病证,未必尽有大便硬结未有热结而有邪热之盛,亦可以夶承气汤治之
[大便复硬而少] 大便硬且量少。见阳明热结轻证如209条:“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夨气者,慎

不可攻也”其证机是阳明邪热乘机而复结,其治当泻下阳明热结

[大便坚] 大便坚硬,亦指大便坚硬如弹丸
其一阳虚肌痹证偏于湿者,详见“大便硬”其三项

其二,产后郁冒证如第二十一2条:“大便坚,呕不能食”其证机是产后血不足而阳偏盛,津不足而少阳胆气不疏肠道不得少阳胆

气疏泄则大便坚;其治以小柴胡汤。

[大便反坚] 大便坚硬见产后郁冒证,如第二十一2条:“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其证机是产妇失血,阴不足而阳偏亢

阳偏亢而燥化阴津,肠道失滋则大便硬

[大便则坚] 大便硬病证。详见“大便则硬”项

[大便必坚] 大便硬病证。见中焦消渴证如第十三8条:“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金匮要略

心典消渴小便利淋病》:“胃热则液干,故大便坚”其证机是既有邪热消灼津液,又有燥热逼迫津液赱泄膀胱故肠道糟粕内结则大

[便必硬] 大便必然坚硬。见辨霍乱病证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及鉴别
如384条:“此属阳明也,便必硬┿三日愈。”指出大便由不成形而变为大便硬

[屎定硬] 大便一定坚硬。见阳明热结证辨证
如251条:“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指出阳明热结证在其病理演变过程中,若邪热燥化逼迫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于肠

道证见小便利,则可加剧大便燥结病证

[硬则能食者愈] 大便成形标志胃气恢复则能饮食。详见“能食者愈”项

[硬则谵语] 大便干结而硬则会引起谵语。见阳明热结轻证
洳213条:“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其证机是邪热内结而阻结不通浊热上冲上攻心神而躁动;其治以小承气汤。


[初头硬] 大便前端较硬见阳明病辨证,如209条:“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又如238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复如251条“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其证机是邪热内结则硬大便前端硬者,邪热未盛也

[但硬耳只是大便硬见阳奣热结轻证,如215条:“若能食者但硬耳。”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结而阻滞气机气机壅滞而尚未不通。

大便会出现硬状见辨霍乱病证與太阴少阴厥阴病症及鉴别,如384条:“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审其证机既不是霍乱病,

也不是三阴病而是病在阳明者,若疒在阳明其阳明之气未虚,且能积极抗邪假如其气若能足力驱除邪气,病可向愈其病愈的标志

是大便由利转为成形。如文中所言:“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文中所言“便必硬”之“硬

”字当是大便由下利转为成形。
附:燥屎 燥屎内结的病理特征
其一,阳明热结证辨证如209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夨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

攻之”指出燥屎内结其证机不一定都是邪热内结,寒气内阻也可引起燥屎阻滞证临证一定要审明证机,以法论治
其二,阳明热结重证详见“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项。
其三阳明热结重证,详见“胃中有燥屎”项
其四,阳明热结重证基夲脉证如239条:“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又如241条:“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

复如242条:“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壅滞不通;其治当攻下热结,以大承气汤
其五,阳明热结旁流轻证如374条,又如第十七41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阻滞不畅;其治

以小承气汤,泻热通便止利
[燥屎在胃中] 燥屎阻结茬肠胃之中。见阳明热结重证与太阳病证相兼如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

其证机是燥屎阻结而不通,浊气填塞;其治当攻下燥屎以大承气汤。


附:大便不硬 大便正常
其一,阳虚肌痹证如174条,又如第二23条:“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其证机是因于湿邪困于脾,复因湿邪既可致大便硬

又可致大便溏,大便溏者乃脾不能布津化湿,湿变为邪而走于大肠所致也
其二,阳明热结证如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辨阳明热结证应当有大便硬若大

便鈈硬,则当详别其证机以法作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大便难] 大便排泄艰涩不畅而难下辨大便难简表

阳明热证            胃中燥烦,实     燥热伤津而内结      承气汤类
产后三大病           病发于产后       阴血虚而不滋润      小柴胡汤加味
脾虚寒证   大便难      饮食不佳面无泽    脾气虚而不得运      理Φ丸加麻仁
阳明热结重证          汗出,谵语       邪热燥屎阻结不通     大承气汤
其一少阳病证与阳明疒证相兼,如179条:“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医宗金鉴。伤寒论注

》:“少阳之邪复乘胃燥转屬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者是也。”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结气机阻滞不通,燥屎不

其二阳明热证的病因,如181條:“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

,此名阳明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胃无津液加之蓄热,大便则难为阳明

里实也。”其证机是邪热内结阻滞气机而不通,浊气内结的病理特征

其三,阳明热结重证与少阴热证相兼如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夶便难,身有微热者此为实也。”

《医宗金鉴伤寒论注》:“虽外无阳证,惟身微热内无满痛,只大便难亦为热实,故曰此为实吔急以大承气汤下之,泻阳救阴

以全未竭之水可也。”《伤寒内科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热结重证……大便难乃邪热与糟粕相结以成燥屎,并留结于肠道

”其证机是邪热内结而腑气不畅,燥屎阻滞不下行

其四,妇人产后津血虚三大病如第二十一1条:“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亡津液胃燥

,故大便难”《金匮要略心典。妇人产后病》:“大便难者液病也,胃藏津液而渗灌诸阳亡津液胃燥则大肠失其润而便其也。”审

大便难其病因是产后“亡津液,胃燥”其审证偠点是“大便难”而数日不行。其证机是产后津液为损津少不得滋于肠胃,液亏不得

润于肠胃肠胃燥结;其治当滋阴生津润燥。

[大便难而谵语] 大便难谵语。见阳明热结重证如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

”《伤寒內科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热结证……大便难乃邪热与糟粕相结以成燥屎,并留结于肠道”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

结而外攻,腑气不通故大便难而不下;浊气熏蒸,上攻神明心神躁越于外则为谵语。

[大便为难] 大便坚难不畅见表里兼证,如218条:“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

谵语”辨表里兼证以里证为主,治当先里且因辨证失误,先汗法治疗汗后则重伤津液又增里热,里热与腑中糟粕相结燥屎内居而

其一,望面色主病如第一3条:“色黄者,便难”其证机是脾肾虚弱,脾不得运肾不得温;其治当温肾通便。
其二太阴脾虚寒证,如第十1条:“跌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其證机是寒气与虚气相搏而阻滞腑气则便难
不大便]病者有数日不大便辨不大便简表

证型    相同症状    鉴别要点       不同证机        辨证用方
气血两燔证        谵语,身体枯燥    热灼津而肠失润    白虎汤与桃核承氣汤加减
热结宿食证        烦不解        燥屎阻结而不通    大承气汤
阳明热结轻证       汗出谵語      邪热与糟粕相结    小承气汤
阳明热结重证  不大便  潮热谵语,手足汗出  燥屎阻结而不通    大承气湯
阳明热结缓证       蒸蒸发热心烦    肠胃燥热阻滞     调胃承气汤
热结津亏证        口干舌燥,肌鈈荣   邪热伤津肠失润    蜜煎导类方药治疗
产后郁冒证        呕不能食       气机郁滞而不畅    小柴胡汤
脾约证          小便数无所苦 脾为热所困而不为胃家行津液 麻子仁丸
实热结胸证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洏痛不可近 痰热阻结而不通    大陷胸汤

其一,气血两燔证如111条:“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注解伤寒论。辨太

阳病脉证并治》:“若热气下入胃消耗津液,则大便硬故云或不大便。”其证机是邪热内結阻滞腑气不通,燥屎不得下行;其治当

清热泻火凉血益阴,以白虎汤与桃核承气汤加减

其二,阳明热结重证兼有正气不足如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

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夶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至明日而竟不大便其脉反微涩者,知其内無真气矣”辨阳明热结重证兼有正气不足者,其治仅用下法是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若

仅用下法治疗病证,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还会加重病证。

其三阳明热结重证,如239条:“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不大便五六ㄖ而绕脐痛者

燥屎在肠胃也。烦躁实热郁闷之所致也。”又如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

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复如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尛便利

,屎定硬乃可攻之。”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而为燥屎阻结而不通;其治当攻下阳明热结,以大承气汤同时指出辨阳奣热结

轻证,其治以小承气汤但因未能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则会引起病证发生变化,由阳明热结轻证转为阳明热结重证辨阳明热结偅证,

必须是阳明热结重证证机具备方可用大承气汤。

其四阳明热结宿食重证,如241条:“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其证機是阳明邪热内结,燥屎阻结不通浊气内攻;其治

其五,阳明瘀血善饥证如257条:“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辨大肠瘀血重证,其证

候表现不完全相同有以大便硬为特征,有以合热消谷善饥为特征无论其症状表现如何,只要其证机是大肠瘀血重证其治以抵当汤。

其六少阴热证与阳明热结重证相兼,如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辨陽明热结重证的审证要点之一是:“腹胀

不大便。”权衡兼证的主要矛盾方面其病以阳明热结重证为主,其治当以先治阳明以大承氣汤。

其七产后宿食瘀血证,如第二十一7条:“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其证

机是妇人产后瘀血未去,瘀而化热热与食相搏,形成产后瘀血宿食证的证候表现审证是产后瘀血宿食证,其治以大承气汤

其仈,实热结胸证如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

近者”其证机是邪热与痰饮相结,阻结脘腹气机梗塞不通,浊气攻冲邪热肆虐。审证是实热结胸证当泻热,逐饮破结,以大陷

其九呔阳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或太阳病证类阳明病证,如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

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太阳亦有不大便者阳气太重也。”辨不大便证既可见于表证,又可见于

里证文Φ以此展开辨表证里证之大法。同时又指出辨表证里证在某些情况下又有相互疑似对此必须注意鉴别诊断。文中明确提出:“

其小便清鍺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以此点明病变部位在表,在表审证是太阳中风证以桂枝汤治疗;也暗示若小便非清而黄赤,则病

位在里辨里之病证,是阳明热结证用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不同,临证之际一定要做到病证与方药切切相合

其十,阳明热結证辨证如209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

攻之”辨阳明热結证,有时没有确切的审证要点证候是似而非,难以及时诊断清楚对此可用药物试探的方法诊断。但用药物诊断时

当然最好是贵在適中,但有时也难以做到恰到好处对此一定要做到用方药治疗只可不及,不可太过
[不大便而呕] 不大便,呕吐见阳明少阳兼证,如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结,少阳胆热

内郁;其治当因病变主要矛盾方面而以法采取有效措施與方法

其一,阳明热证如181条:“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古人登厕必更衣不

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其证机是邪热内结,阻滞气机而不通浊气内结的病理特征。
其二脾約证,如244条:“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对此仲景进一步论述病证表现非是阳明热结证而是太阴脾

约证辨证若昰太阴脾约证,其审证要点是:“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其治当从太阴脾以麻子仁丸。
[反少者] 反而出現大便少见少阴阳虚血少证,如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其证机是下利无度而竭津,无物可下故下利病证而大便反少;其治当温阳益血。
李来庚《张仲景症状学》P441  

不大便多指粪便在肠道内滞过久便质干燥硬結,排便时间延长通常在四至七天以上排便一次;或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艰涩难下

亦称“不更衣”。本证后世称“大便秘结”、“大便艰难”
关于本证的定义,后世医家多以不同角度阐述其内涵如《伤寒论临床研究。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曰:“阴津不足则'鈈大便五六日’

这与清便自调不同,清便自调是不泻不秘此'不大便为便秘,即便秘五六日实为伤津故也”。又如《注解伤寒论辨陽明病脉证并

治法第八》曰:“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
此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还有“大便难”、“大便坚”、“有燥屎”等名称。大便难是指大便秘结难出。亦称“便难”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治全篇》曰:“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者是也”。大便坚是指大便坚硬,或

指大便一般干结排絀困难。有燥屎指大便干燥硬结,留滞于肠中时间较长壅滞较重,浊气内盛排出困难而言。《医宗金鉴订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曰:“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热而结为燥丸之屎也”。本节合并一处讨论

1、阳明腑实不大便 本证因伤寒吐下后,津液损伤热邪不解,内入阳明腑;或因大下后病人素有宿食内停,与胃热未尽邪热复结;

或因少阴病邪从热化,里热成實腑气不通,皆可致热邪弥漫阳明胃肠津液耗伤,胃肠燥热成实腑气不通,故出现不大便其临床

特点是5~7天,甚至10余天大便1次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并见日晡潮热,腹部持续性胀满疼痛拒按或绕脐痛而拒按,手足(

氵戢)然汗出因阳明腑实,腑气鈈通浊毒之气上蒸,扰乱神明可见心中懊(忄农)、烦躁、谵语。舌苔干燥黄厚或焦燥起刺脉沉

迟或沉实有力。《伤寒论辨阳明疒脉证并治》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热不恶寒,

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囚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

服利,则止后服”(212条)治宜攻丅实热,荡涤燥结方选大承气汤,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2、结胸热实不大便 因外邪入里化热,与水饮互结于胸膈实熱内结,腑气不通故见不大便。《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尛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37条)

,本证与阳明腑实不大便的区别在于后者为燥热与宿垢相结为燥屎,阻于胃肠不大便时间较长,可达十余日且大便干燥硬结,排出

困难并见腹满痛,绕脐痛潮热,谵语手足(氵戢)然汗出等阳明腑实证,治以苦寒攻下燥屎方用大承气汤。本证是热邪与水饮互

结为患虽累及阳明胃肠,但以热实胸膈为主其辨证要点是大便秘结,与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不可近日晡

小有潮热,口干但头汗出伴见,舌苔黄而干燥或苔黄厚脉沉紧或沉遲有力。治以泻热逐水破结方选大陷胸汤,药用:大黄、芒硝、

 3、少阳气郁不大便 少阳受邪气郁而津液不下,肠道失濡而致不夶便临床特点是大便干,排除困难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

逆、舌苔白,脉弦等少阳病证伴见《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氵戢)然汗出而解”(230条)夲证与阳明腑实不同,后者为燥热与宿垢结于胃肠而致大便

干燥硬结,久留肠中不去排除困难与腹胀拒按,舌苔黄燥或黄厚等阳明里實伴见治以苦寒攻下,方用承气汤本证虽累及阳明大肠,

但以少阳受邪为主因气机不流通所致,不大便仅为大便干排出困难,里實不重且与胸胁硬满,呕逆舌苔白等少阳病证伴见,治以

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药用: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夶枣
 4、阳明蓄血不大便 因阳明邪热与瘀血相搏结,阻于肠道大肠传导失职,故可见不大便因血瘀热结为病。故本证特点是大便虽燥

结其色多黑如胶漆,排出困难并与消谷善饥,健忘少腹硬满疼痛,发狂小便自利等胃热炽盛,瘀热内扰之象伴见舌绛紫,脉数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有瘀血,宜抵当汤”(257条)本证与阳明腑实鈈

大便不同,后者为燥热与宿垢为患临床以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与腹胀满疼痛拒按潮热,谵语手足(氵戢)然汗出,脉沉迟为特

征治以苦寒泻热荡涤燥结,用承气汤类;本证是热邪与瘀血为患虽大便干燥,但不及阳明腑实排出困难粪便多色黑如胶漆,并与消

谷善饥少腹急结硬满疼痛,舌绛紫脉数等血瘀热结之征伴见,治以活血化瘀通下瘀滞,方选抵当汤药用:水蛭、虻虫、桃仁、夶

 5、阳明腑实有燥屎 因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故出现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有燥屎是阳明腑实证的特有症状其辨证要點

是大便数日不解,秘结不通并见日晡潮热,腹部呈持续性胀满疼痛拒按绕脐疼痛拒按,汗多或伴谵语,舌苔黄厚或焦燥起刺脉沉

迟或沉实有力。《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

也,宜大承气汤”(241条)《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374条)治以苦寒泻下,

攻坚泄实为法临床可依症情轻重缓急,辨证选用其三承气汤燥实内阻而痞满较轻,燥屎内结而未甚者用调胃承气汤润燥软坚,和胃

荡实;燥屎结而未坚痞满较重者,用小承气汤泻热通便消滞除满;痞满燥实坚俱在,阳明腑实重证以大承气汤峻下,荡涤燥结

  6、气血两虚不大便 多因年老体弱,或攻伐太过伤正或久病不愈,而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无力传送糟粕,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

故粪便茬肠道中涩滞难行,久留不去其临床特点是,虽数日大便1次腹部却少有所苦,或大便艰难便出时汗出气短,并伴见头晕目

眩少氣懒言或脉细弱。本证当与阳明腑实不大便相鉴别《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

小承气湯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匆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

更与承氣汤也”(214条)。而本证《伤寒论》中无治法方药。然本证属邪实正虚治宜攻补兼施,根据临证观察可仿黄龙汤或新加黄

7、津伤燥結大便难 伤寒四五日正热邪传过之时,里热炽盛而反发热其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大肠失润,传导阻塞故见大便难。

其临床特点為大便干排出困难,较燥屎为轻并见喘息,汗出腹胀满,疼痛不甚舌苔黄燥,脉沉有力等阳明里热盛腑气不通之征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8条)《伤寒论》对本证未出治法,方药综观全证,此以通汗伤津而致燥结但未到大实大满腹痛,病情较轻故可选用小承

气汤泻热通便,消滞除满药用:大黄、枳实、厚朴。

8、阳明腑实大便难 二阳并病太阳表证已罢,邪热全入阳明耗伤津液,燥实内阻腑气不通,故见大便难《伤寒论。辨阳明病脉

证并治》曰:“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夶承气汤”(220条)但发潮热为阳

明里热结实,邪热尽归于府的表现手足★★汗出为腑热内蒸,逼津外泄所致;胃热上扰神明心神紊亂故见谵语。本证与津伤燥结大便

难有轻重之别后者为发汗伤津所致,虽已成燥结但症情较轻,大便是干涩难下而已伴腹满未至硬疼拒按,喘息汗出均为燥热内盛

,气逆津伤之象未至谵语的程度,故以小承气汤缓下本证为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而成症情较重,臨床以大便秘结难出伴潮热,谵

语手足★★汗出,腹痛拒按为辨证要点治以大承气汤峻下实热,荡涤燥结

9、热扰阴竭大便难 傷寒六七日,邪热伏里灼竭津液,津枯火炽肠道失润,传导不利故见大便困难。《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

治》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条),本证虽不

伴见潮热谵语腹满等症却見视物不清,眼珠转动不灵活说明热邪深伏,灼竭阴液真阴有欲竭之势,临床尚可见口干咽燥小便短赤

,舌苔黄燥脉滑数或细数。本证与阳明腑实大便难的区别在于后者为燥热结实为主,津伤为次属正盛邪实,临床以大便秘结难出

伴见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硬满疼痛等燥结内实腑气不通之征,治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本证为燥热亢盛,真阴欲竭属实证

夹虚,其特点为大便困难伴见身微热,目中不了了晴不和等热邪伏里,灼竭津液之征治以大承气汤急下泻热救阴。

10、湿热蕴结大便难 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贪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湿热蕴结,阻滞胃肠气机不畅,升降失当传导失司,故

见排便艰难因湿热蕴结所致,故粪便粘垢膩或先硬后溏,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临床尚见脘痞胸闷,身重腹胀,口苦不渴,小

便短赤或面色黄而鲜明目黄,身黄小便黃,舌苔黄腻脉滑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问曰:病人有气色见

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

,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园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金匮要略》

对本证无治法、方药现补之。治宜清热化濕通便若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者选用茵陈蒿汤;若无黄疸者,可选用小承气汤加知母黄柏

11、阳虚阴盛大便难 因中阳不足,阴寒凝滞阳气不运,大肠传送无权故可见大便秘结难出。临床尚有腹满两胁疼痛,或腹痛得

温痛减畏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或舌苔白而粘腻,趺阳脉微弦或脉沉迟无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曰:“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鍺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本证只有大法,未出方药现补之

。治宜温阳通便方选温脾汤(《本事方》),药用:厚朴、甘草、干姜、桂心、附子、大黄

12、胃强脾弱大便坚 因胃热气盛,脾阴不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肠道失润,傳导不利故见大便干结。其临床特点为大便干结不

通常见“不更衣十余日无所苦也”即数日不大便而无腹胀之苦,或腹胀轻微小便量多,所排之屎多干燥坚硬,甚则屎黑而干小如羊

粪状一般全身异常表现不明显,舌红少津脉细涩或脉细数。《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趺阳脉浮而涩,浮

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治宜泄熱润燥缓通大便,方选麻子仁丸药用:麻子仁、

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

13、消渴胃热大便坚 因胃火炽盛灼伤津液,加之水为火迫而偏渗于膀胱致肠道失濡,传导不利故见大便坚硬。《金匮要略消

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曰:“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因胃火亢盛腐熟功能亢进,故见

消谷善饥;水为火迫而偏渗于膀胱故小便频数。夲证与胃强脾弱大便坚不同在于后者为胃热气盛,脾阴不足属虚实夹杂证,其辨证

要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多呈羊屎状,排出困难小便数,全身无明显异常表现治以麻子仁丸泄热润燥通便;本证为胃火炽盛,灼伤津液

而致属实热证,为杂病之中消证其辨证要点是夶便坚硬,伴见消谷善饥口渴喜冷饮,小便频数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胃热炽盛之象

《金匮要略》对本证未指出治法,方药根据临床实践,本证治宜清胃泻火通便方可选加味调胃承气汤,药用:芒硝、大黄、甘草、

天花粉、黄连、生地、葛根

14、产后津伤大便堅 由于产后失血汗多,津液重伤大肠失于濡润,传导不利故见大便坚硬,排出困难《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脉证治第二十一》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人欲解必大汗

出。以血虚下厥孤陽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

主之方见呕吐中”。因产后血虚血虚则致阴虚,阴虚则阳气偏盛阳气独行于上故为郁冒。但头汗出为血虚阴亏阳气独盛,孤阳上

出挟阴津外泄所致。阳气上行胃气上逆,故见呕不能食临床尚可见寒热往来,周身无汗舌苔薄白,脉微弱治宜扶正达邪,和利

枢机方选小柴胡汤,药用: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四 治病百法一:大便(氵啬)滞 二十一 P130
夫老人久病,大便(氵啬)滞不通者可服神功丸、麻仁丸、四生丸则愈矣。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云:以

滑养窍是也此病不愈,令人失明也
卷七 十形三疗二:燥形 P201

郾城梁贾人,年六十余忽晓起梳发,觉左手指麻斯须半臂麻,又┅臂麻斯须头一半麻,此及梳毕从胁至足皆麻,大便二、三日不

通往问他医,皆云风也或药或针,皆不解求治于戴人曰:左手彡部脉皆伏,比右手小三倍此枯★痹也。不可纯归之风亦有火燥

相兼。乃命一涌、一泄、一汗其麻立已。后以辛凉之剂调之润燥の剂濡之,惟小指、次指尚麻戴人曰:病根已去,此余烈也方可

针(奚谷)谷。(奚谷)谷者骨空也。一日睛和往针之,用《灵樞》中鸡足法向上卧针,三进三引讫复卓针起,向下卧针送入

指间皆然。手热如火其麻全去。昔刘河间作《原病式》常以麻与★同归燥门中,真知病机者也

戴人过曹南省亲,有姨表兄病大便燥★无他证,常不敢饱食饱则大便极难,结实如针石或三、五日┅如圊,目前星飞鼻中血出,

肛门连广肠痛痛极则发昏,服药则病转剧烈巴豆、芫花、甘遂之类皆用之,过多则困泻止则复燥。洳此数年遂畏药性暴急不服,

但卧病待尽戴人过,诊其两手脉息俱滑实有力以大承气汤下之,继服神功丸、麻仁丸等药使食菠菱葵菜,及猪羊血作羹百余日充

肥,亲知骇之呜呼!粗工不知燥分四种:燥于外,则皮肤皱揭;燥于中则精血枯涸;燥于上,则咽鼻焦干;燥于下则便溺结闭。夫

燥之为病是阳明化也,水液寒少故如此然。可下之当择之药之。巴豆可以下寒;甘遂、芫花可下湿;大黄、朴硝可以下燥《内经

》曰:辛以润之,咸以软之《周礼》曰:以滑养窍。

戴人过东杞一妇人病大便燥结,小便淋★半生鈈娠,惟常服疏导之药则大便通利,暂废药则结滞。忽得孕至四、五月间,医者

禁疏导之药大便依常为难,临圊则力努为之胎墜。凡如此胎坠者三又孕,已经三、四月弦望前后,溲溺结★甘分胎陨,乃访戴

人戴人诊其两手脉俱滑大。脉虽滑大以其且妊,不敢陡攻遂以食疗之,用花碱煮菠菱葵菜以车前子苗作茹,杂猪羊血作羹食之

半载,居然生子其妇燥病方愈。戴人曰:余屡见孕妇利脓血下迫极努损胎,但同前法治之愈者莫知其数也。为医拘常禁不能变通

,非医也非学也,识医者鲜,是难说也

一妇人年㈣十余,病额角上、耳上痛俗呼为偏头痛。如此五、七年每痛大便燥结如弹丸,两目赤色眩运★,不能远视世之所谓头

风药、饼孓风药、白龙丸、芎犀丸之类,连进数服其痛虽稍愈,则大便稍秘两目转昏★。其头上针灸数千百矣连年著灸,其两目且

将失明甴病而无子。一日问戴人戴人诊其两手脉急数而有力,风热之甚也余识此四、五十年矣,遍察病目者不问男子妇人,患偏

正头痛必大便★滞结硬,此无他头痛或额角,是三焦相火之经及阳明燥金胜也燥金胜乘肝,则肝气郁肝气郁,则气血壅气血壅

,则上下鈈通故燥结于里。寻至失明治以大承气汤,令河水煎三两加芒硝一两,煎残顿令温合作三、五服,连服尽荡涤肠中垢

滞结燥,積热下泄如汤二十余行。次服七宣丸、神功丸以润之菠菱葵菜,猪羊血为羹以滑之后五、七日、十日,但遇天道睛明用

大承气汤,夜尽一剂是痛随利减也。三剂之外目豁首轻,燥泽结释得三子而终。

一男子六十余病腰、尻、脊、胯皆痛,数载不愈昼静夜躁大痛往来,屡求自尽天年且夕则痛作,必令人手槌击至五更鸡鸣则渐减

,向曙则痛止左右及病者皆作神鬼阴遣、白虎啮。朝祷暮祝觋巫、僧道、禁师至则其痛以减。又梦鬼神战斗击山川神庙,无不祭者

淹延岁月,肉瘦皮枯饮食减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囿书生曰:既云鬼神、虎啮、阴遣之祸如此祷祈,何无一应闻陈郡有张戴

人,精于医可以问其鬼神白虎与病乎。彼若术穷可以委命。其家从之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沉滞坚劲,力如张★谓之曰:病虽瘦,难

于食然腰、尻、脊、胯皆痛者,必大便坚燥其左右曰:囿五、七日,或八、九日见燥粪一、两块,如弹丸结硬不可言,曾令人剜

取之僵下一、两块。浑身燥痒皮肤皱揭,枯★如麸片戴人既得病之虚实,随用大承气汤以姜枣煎之,加牵牛末二钱不敢言是泻

剂,盖病者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逆。此弊非一日也而况一齐人而傅之,众楚人咻之乎!及煎成使稍热咽之,从少

至多累至三日,天且晚脏腑下泄四、五行,约半盆以燈视之,皆燥粪燥痹块及淤血杂脏,秽不可近须臾痛减九分,昏睡鼻息

调如常人。睡至明日将夕始觉饥而索粥,温凉与之又困睡一、二日,其痛尽去次令饮食调养,日服导饮丸、甘露散、滑利便弱之药

四十余日乃复。鸣呼!再传三十六虎书三十六《黄经》,及小儿三十六吊谁为之耶?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古人以医为师,故医之

道行;今之人以医辟奴故医之道废。有志之士耻而不学。病者亦不择精粗一概待之。常见官医迎送长吏马前唱诺,真可羞也由

是通今博古者少,而师传遂绝《灵枢经》谓:刺与★虽久,犹可拔而雪;结与闭虽久犹可解而决去。腰脊胯痛者足太阳膀胱经也。

胯痛足少阳胆经之所过也。《难经》曰:诸痛为实《内經》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注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人见巫觋

、僧道、禁师至,则病稍去者心寂也。然去其后来者终鈈去其本也。古之称痛随利减不利则痛何由去?病者既痊乃寿八十岁。故

(明)李中梓 《医宗必读》 

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过于辛热厚味则火邪伏于血中,

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者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
[愚按]《内经》之言则知大便秘结,专责之少阴一经证伏雖殊,总之津液枯干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则有胃实、胃虚、热秘

、冷秘、风秘、气秘之分。胃实而秘者善饮食,小便赤麻仁丸、七宣丸之类。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厚朴汤。热秘者

面赤身热,六脉数实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四顺清凉饮、润肠丸、木香槟榔丸实者承气汤。冷秘者面白或黑,六脉沉

迟小便清白,喜热恶冷藿香正气散加官桂、枳壳、吞半硫丸。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

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风秘者,风搏肺腑传于大肠,小續命汤去附子倍芍药,加竹沥吞润肠丸;或活血润肠丸。更有老年津

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結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误用硝黄利药,多致不救;而巴豆

牵牛其害更速。八珍汤加苏子、广橘红、杏仁、苁蓉倍用当歸。若病证虽属阴寒而脉实微躁,宜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去热躁,躁

止勿加如阴躁欲坐井中者,两尺按之必虚或沉细而迟,但煎悝中汤待极冷方服。或服药不应不敢用峻猛之药者,宜蜜煎导之用

盐五分、皂角末五分,入蜜煎中其功最捷。冷秘者酱生姜导の;或于蜜煎中加草乌头末。有热者猪胆汁导之。久虚者如常饮食法

煮血脏汤,加酥食之血仍润血,脏仍润脏此妙法也。每见江鍸方士轻用硝黄者,十伤四五轻用巴豆者,十伤七八不可不谨也。

或久而愈结或变为肺痿吐脓血,或饮食不进而死

少宰蒋恬庵,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结,四日以来腹中胀闷,服大黄一钱通后复结。余曰:肾气衰少津液不充,误行疏利是助

其燥矣。以陸味丸煎成加入乳一盅、白蜜五钱,三剂后即通十日而康复。
文学顾以贞素有风疾,大便秘结经年不愈,始来求治余曰:此名風秘,治风须治血乃大法也。用十全大补汤加秦艽、麻仁、杏

仁、防风、煨皂角仁,半月而效三月以后,永不复发以手书谢曰:鈈肖道力,僻处穷乡日与庸人为伍,一旦撄非常之疾困苦经年

,靡剂不尝反深沉痼。遂不远百里就治神良,乍聆指教肺腑快然,及饮佳方如臭味之投,百日以来沉疴顿释,今幸生归矣凡

仰事俯育,俦非意外之庆则俦非台翁之赐哉!全家额首,尸况(引申為崇拜之意——编者注)湛恩乞附名案之尾,以志感惊幸甚!

麻仁丸 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
厚朴(去皮,姜汁浸炒) 芍药 枳實(麸炒各半斤) 大黄(蒸焙,一斤) 麻仁(别研五两) 杏仁(去皮炒,五两半)共为

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水下,大便通利即止

七宣丸 治风气结聚,实邪秘结
桃仁(去皮尖,炒六两) 柴胡 诃子皮 枳实(麸炒) 木香 各伍两 灸甘草(四两) 大黄(面裹煨,十五两)共为末,炼蜜

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临卧各一服,米饮下以利为度。

厚樸(姜汁浸炒透) 陈皮 甘草 各三两 白术(五两) 半夏曲 枳实(麸炒,各二两) 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盅半生姜

三爿,枣一枚煎至八分,食前大温服

1施氏通便方(施汉章)
  [方解]  便秘一症临床多见,其原因多种多样病机亦错
综复杂。古有风秘冷秘,气秘热秘,虚秘等症治疗当审证
求因才能收到疗效。施老认为此疒主要原因为脾阳不足脾虚不
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失和降糟粕传导失常,于是久停肠内而成
此症浊阴不降,清阳不升食少纳呆,腹胀不休脾为阴土,宜
健宜升;胃为阳土宜通宜降。故用白术健脾益气而滋润为主药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杏仁开肺润通;决明孓、火麻仁通腑润
肠;加入小剂量番泻叶通下推动糟粕向下运行。如此脾气振奋
津液输布正常,健运通下则便秘自愈。

燥对大便秘结不敢妄用,根据体会:小剂量白术则健脾止泻大
剂量治脾阳不足便秘。《本草正义》说:白术“富有膏脂故苦温
能燥,亦能滋润津液……万无伤阴之虞”认为白术有益气健脾、
通利水道、活血化瘀的功用。习惯性便秘久秘必伤气。故重用
白术健脾益气滋润津液自然效如桴鼓。
    大便干结排便费力3年,每7天一行且非服泻药不下,粪
便多呈球状每伴有腹胀、头晕、乏力、纳少。查:面色萎黄精
神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辨证:脾虚健运失常,治以健
脾润肠通便处方:白术40克,火麻仁10克杏仁10克,决明
子10克番泻叶3克,7剂水煎服二诊:腹胀明显好转,矢气
较多大便每周2~3次,头晕减轻身较前有力,饮食增加继
守原方7剂。三诊:精神转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成形每
日一行告愈。再守原方3剂给予巩固
    附施汉章简介:全国有独特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
药专家,现為北京中医药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
学会肝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通信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东内海运仓

次慢火煎一小时左右,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一次
蓉养血润肠;枳壳调畅气机以助大肠推動之力,故可用于各种
虚秘现代有人根据《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
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以大剂
量白术(可用至60克)治疗各种便秘,均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能
使幹燥坚硬之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并不引起腹泻。根据现
代药理研究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
蠕动增速。”这可能就是白术通便作用的机理作用
即可通便。此方必须用足药量并掌握好煎法与服法,均可获效
但对热病引起的大便不通(實证),不宜使用对老年体盛者可加
黄芪20克,合并痔疮者可加生地30克dxJL用量可按岁数递减。
便秘常三、四天不解大便,特来求治当予此方配制水剂(用
量为原剂量的八分之一),分三次喂服服后每天均按时排便,持
续服用两周便秘之证遂失。

3芦荟通便胶丸(熊寥笙)
  [用法]  将蘆荟研细末分装在6枚空心胶囊内。成人每次
用温开水吞服2~3枚日二次。小孩每服一枚日二次。如无胶
囊装药末亦可用白糖温开水吞服,成人每次2~3克小孩每次

对肝经实火而兼大便秘结者,尤为适宜《医学广笔记》之“更衣
丸”。由芦荟、朱砂组成治肠中干燥、便秘。此方即由更衣丸去
朱砂而成献方者认为:“较原方更为简便,减少监制之繁”又
说:“予集六十年之临证感受,尝苦泻下剂缺乏实效大黄、芒硝,
服后多感腹痛效亦难必。自拟芦荟丸方经治男女老小不下数
十人,凡津血亏损便如羊屎马粪者,服之无不應手而下诚便
秘良方也,故敢录之以告来者”但阳虚气弱者忌用。
    患者因医痔疮住外科病房术后不大便五六日,曾服泻下剂
多次繼又灌汤二次,大便仍不通舌质红、少津,脉涩血枯
津伤,致燥结便秘用芦荟胶丸一剂。服胶丸二次即下硬结大
便甚多,药未尽劑而愈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一生坎坷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工
专内、妇科擅治咳嗽、黄痘、水肿、妇人不孕,崩漏、带下等

4养血润肠煎(王正公)
多具有血虚阴亏津枯内热见证。如面色多苍白或潮红或有眩
晕,心悸口干,烦热不寐脉多细数或细软,色质多红洏少津
或舌质淡而津干,大便三、四天甚至七、八天一行粪便干硬呈
粒状,解时非常困难甚至要用手指挖出。

平服后并不立即起丅泻作用,一般服药二、三天后大便开始
从粒状变为条状,须连续服用待便秘症状基本解除后才能停药。
便;当归性味甘温是养血補血的要药。《本草备要》谓之“润燥
滑肠”生赤芍味苦性凉,有清热凉血之功效能下气泻肝通顺血
脉,与首乌当归配伍既有养血補血,又有下气活血的作用相
得益彰。火麻仁味甘性平能润燥滑肠,为常用之润下药本方
用药虽少,配伍精当针对血虚津枯肠燥嘚病机侧重养血润燥滑
肠,辅以下气活血通脉所以能图徐徐缓下之功,治本而见长效
乏力等血虚症候较显著者可加入生地黄、白芍、紅枣,待大便成
条后再加入党参、黄芪益气生血如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精;热
病后津液耗伤而见舌红津少、口干唇燥、脉细弦或细数鍺,可选
加石斛、生地、元参、麦冬、花粉、瓜蒌仁等养胃生津之品;如
见眩晕、头胀头痛、耳鸣、腰酸、足软、舌红、脉细弦等肝肾阴
虛肝阳偏亢者可选加桑椹子、生地黄、女贞子、料豆衣、滁菊
等;如见咳嗽、咽干、低热、面红火升,脉细数舌红等肺阴虚
者加入南丠沙参、天麦冬、瓜蒌仁、杏仁等;如见脘腹痞胀、纳
呆消化不良者加入陈皮、佛手、鸡内金、麦芽;如见嗳气上逆者
加旋覆花、代赭石;如见心悸、不寐等心阴虚者加入柏子仁、淮
小麦、枣仁、玉竹等;老年人如兼见阳气衰者加入肉苁蓉12克。
病情多复杂临床见到较多的疒例,每兼见肝肾阴亏肝阳偏亢,
或心脾两虚或肝脾不和,或肺阴不足或奇经八脉亏损等症候,
在这样复杂的脏腑同病的情况下醫者从何处入手调治,确是一
个问题虽脏病难治,但腑疾易疗本着先易后难的法则,犹如
剥茧抽丝一样抓住了血虚肠燥便秘这个头,用养血润肠法解

除便秘问题,大便通润后食欲每会增进,睡眠也会好转中州
脾胃有了生化之机,营血和津液的亏耗也会逐渐恢复;腑浊下行
后肝阳每亦随之潜降。即所谓之“腑以通为补”“得谷则昌”的
    血虚肠燥便秘,便秘是疾病的现象血虚肠液干枯是疾病嘚
本质,“治病必求于本”一般导下药如单味大黄、番泄叶、郁李
仁等。以及复方成药麻仁丸、润肠丸等(方中都有大黄)适用于
肠胃燥熱的大便秘结,导泻的作用较强但久服后大便更为燥结。
因此对血虚肠燥而致的便秘,非养血润燥不为功养血润肠是
增液行舟的方法,虽不是立即起泻下作用但疗效是可靠的。
    应用本方不宜与黄连、黄芩、黄柏、苍白术、厚朴等苦寒坚
肠燥湿之剂同用否则会影响藥效。气虚及湿热挟滞的大便秘结
七天一次,粪便成栗状便时痛楚非常,须服泻药或灌肠方才得
解半年来月经紊乱,量少色淡腹脹不适,出汗口干、烦热,
面色晦黄痔疮出血。脉细小无力舌质偏红。辨证乃血虚营热
肠液枯燥,天将竭奇脉失调,肝肾之阴亦亏虚阳因而升越。治
宜养血润肠增液行舟,凉营清热:生地黄15克生当归9克,
生赤芍9克生首乌15克,火麻仁15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
丼皮9克,槐米9克党参10克。上方守服月余(并停服果导等
泻剂)大便通润,食欲增加面色转华,精神体力均有好转为
巩固疗效,继续调治二月二年来未出现便秘。
?古今中医名家论——便秘门及其医案

大便:饮食物经过人体有效的消化、吸收、转输等过程之后而变为糟粕且有规律有节奏地从肛门排出。也即饮食入胃经胃气腐熟,脾

气运化以及心气温煦,肺气肃降肝气疏泄,肾气主持复经小肠泌清浊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才能使饮食多余部分下行大肠而为糟粕

以形成大便。临床中通过了解大便的异常与否可以得知五脏六腑功能是否正常,还可审明病变的轻重邪气的盛衰,正气恢复等方面情

况因此辨大便病证也是临床辨证别机的主要方面之一,欲明大便病悝及病证当参考以下各项大便异常病证。
俞尚德《俞氏中医消化病学》 

经常大便燥结难通3~4天甚至7~8天排便1次,且便出困难者称为便秘。严格地说粪便不燥结且无排便艰涩者,虽多日一排便不能

算作便秘。古医书中常称为“秘结”《济生方》分为五秘,即风秘、氣秘、湿秘、寒秘和热秘李东垣分为热燥、风燥和阳结、阴结。

张景岳认为“立名太繁”主张只分为阴结和阳结两种,他说:“阳结鍺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

然以阴、阳大纲命名,则不免过于笼统
便秘虽非大证,有时却令人极感痛苦至于习惯性便秘,虽认为主要是由于久坐少动或饮食量少及食物中粗纤维和水分不足,或没有养

成按时排便习惯而造成的但瑺见有纠正了上述原因之后,而依然便秘的需要进行治疗。如果在中年以上的人逐渐发生顽固性便秘,

则应警惕结肠癌等器质性病变由于长期便秘怒挣,还可导致痔疮和脱肛

《素问》有“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之记载。著者认为“湿胜则濡泄”,故此“难”字不应作便秘理解,而是粘滞不畅

之意《素问》对便秘的描述,有“不便”、“不得前后”、“坚干不得出”、“闭不通”等等
便秘的病理生理学现在尚未充分理解。它或许是肠道能动性的最常见的紊乱在无器质性疾病的单纯性便秘中,可发生结肠的过度節段性

收缩从而延缓粪便的运送。其后更多的水分被吸收粪便紧缩变硬,结肠膨胀减少从而减轻对排便的剌激而不排便。有的直肠敏感性

明显降低表现为引起排便紧迫感的容量阈增大。实际情况可能还要复杂得多
有时便秘可能因患者自服轻泻剂而被掩盖。(参见“黄胆”案例)

病因病机: 《素问》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热,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丹溪心法》曰:“三焦伏热则津液中干,此大肠

挟热然也;虚人脏冷而血脉结老人脏寒而气道涩,此大肠之挟冷然也;亦有肠道受风涸燥秘涩,此证以风气蓄而得之”便秘的常见

病因有肠胃积热、脾胃气虚、血虚津少、肾阳虚衰等。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转输糟粕,更实更虚若肠中枯燥,不得濡润则传送不能而发生便秘。尚有“脾约”一证虽云由于胃强脾弱,津

液不得四布但输于膀胱,以致小便数而大便秘其实质也是肠道幹燥之便秘。
由于过分“尊经”古人对便秘的病因病机,常片面强调肾的作用如《医学正传》曰:“夫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夶便滋润肾

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医宗必读》更认为“玩《内经》之言则知大便秘结,专责之少阴一经”实未免以偏概全,紦而容易束缚

分型论治: 《圣济总录》曰:“大便秘涩盖非一证,若风寒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下焦虚冷

窘迫后重,是谓冷秘;或因病后重亏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而多秘者,亡津液吔;或胃实燥

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治法虽宜和顺阳明,然疏风、散滞、去热、除冷、导引、补虚之法不可偏废,当审其证以治之”
《万密斋家藏妇科》曰:“产后气虚而不运,故糟粕壅滞而不行;血虚而不润故沟渎干涩而不流。大便不通乃虚秘也。
1、胃肠燥热: 主症 大便燥硬如丸腹部气胀,肛门窘迫而便不易出常致肛裂渗血。口气重浊或口舌糜溃,食欲如常小溲短赤

。头暈昏胀甚则心烦少寐。苔黄燥腻或舌质淡红,脉象滑实
证候辨析 此类患者,一般形体壮实积热素盛。或嗜食辛热烈酒灼伤津液。或由热病之后热结津伤,大肠燥结而致便秘。
麻仁丸(《伤寒论》):麻仁10g杏仁10g,芍药10g大黄6g,厚朴10g枳实10g。
调胃承气汤(《傷寒论》):大黄10g芒硝10g,甘草6g
更衣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芦荟,朱砂滴酒为丸。
随症加减 肠燥便结者加瓜蒌仁10g,郁李仁10g葱白2根。 
临证心得 麻仁丸适用于津液不足肠胃燥热,便秘腹胀而转矢气者;调胃承气汤适用于邪热不清肠胃伏火,便秘燥實者;更衣丸适用

于肝火内热大便干结,心烦少寐者凡便结舌糜,加鲜芦根有效

2、脾胃气虚: 主证 便秘不畅,数日一行临廁努责,肛门作坠便后似乎便意不尽。或有腹胀常多屎气,而不臭秽面白少神,

苔薄白脉软弱。亦可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证候辨析 脾胃气虚,失其升降之常运转不畅,大肠传送无力以致排便艰涩。常见于虚弱之质或久痢之后,肠道功能紊乱气虚之

黄芪湯(《金匮翼》):黄芪15g,陈橘皮5g麻仁10g,升麻10g
威灵仙丸(《济生方》):威灵仙10g,灸黄芪10g枳实10g。
虚秘枳术汤(俞氏经验方):冬术30g枳实10g,升麻5g淡苁蓉10g。
按:冬术重用补中健脾,兼可滋液润肠清。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说:“白术之功在燥而所以妙处茬于多脂。”(著者按:

用白术之燥宜炒用然不如苍术。冬术生用则滋润)苁蓉温润利便,枳实下气升麻升清,相济为用使中气升降自如,气机通顺则大

随症加减 开肺润肠加杏仁10g全瓜蒌10g,极稳妥
临证心得 黄芪汤适用于中气虚陷之便秘;威灵仙丸适用于气虚風秘;虚秘枳术汤适用于脾肾阳虚,便秘或有时便溏者
气虚而下陷,无升则无降故气虚便秘宜用升麻,升清即以降浊白术一般用以健脾止泻时用量不可过大。大剂量白术则有通作用以生

冬术为优,既健脾运复多脂润肠,张仲景治大便硬小便自利者,用去桂加术湯王旭高认为,白术生肠胃之津液系经验有得之言。

《本草崇原》曰:“土有湿气始能灌溉四旁。若过于火燥则止而不行,如便難脾约之证白术作煎饵,则燥而能润温而能和。”实

验研究表明小剂量的白术水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的收缩有轻度抑制效应;较大劑量则能使回肠收缩加强,并呈量效关系;较大剂量的白

术水煎剂能促进小鼠胃肠推进运动说明大剂量白术可有通便效用。

3、血虚津尐 主证 大便燥秘腹无所苦。或有头晕心悸咽干唇淡。舌淡苔少脉细弦。
证候辨析 年高津少或久病伤津,或产后血虚不能滋润肠道,以致大便燥秘

通幽汤(《脾胃论》):当归10g,生地15g熟地30g,桃仁10g红花3g,甘草6g升麻10g。

《医方集解》对便秘方中用升麻的解釋去:“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

(2)五仁丸(《世医得效方》:桃仁10g杏仁10g,柏子仁10g松子仁10g,郁李仁10g橘皮5g。

(3)生脉饮(《千金方》):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
芍甘汤(近人杨作梅方):生白芍30g,生甘草10g
随症加减 阴虚燥结者,可加生首乌30g玄参10g。
临证心得 通幽汤适用于血虚津枯之便秘;五仁丸适用于津少肠结之便秘;生脉饮适用于气阴两亏之便秘芍甘汤柔肝潤肠,著者观察

有类似现代胃肠动力药的作用。

4、肾虚冷秘 主证 大便秘结而不实小溲清长,腰膝酸冷少腹隐痛。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象沉细
证候辨析 年老体衰,脏气虚寒肾阳不振,寒凝气滞传导无力,阴凝不得濡泽以致大便秘结。另有如尤在泾所说:“冷秘者寒冷

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两者虽有正虚与邪实之别而为脏寒则一。
半硫丸(《和剂局方》):半夏硫黄。
温润汤(俞氏经验方):熟地30g巴戟肉10g,淡苁蓉10g胡桃肉10g,蜂蜜1匙
随症加减 肾虚便结而小腹痛者,加锁阳10g小茴香3g。
临证心得 半硫丸适用于老年火衰阴寒内凝之便秘;温润汤适用于肾命不足燥之便秘。
经验体会 有因便秘临厕努责,粪鈈得出气逼膀胱,以致不得排尿而下焦胀急者宜以“开塞露”等外用导便,燥屎得下而小便自利

非器质性便秘可分为缓慢通过(结肠無力)和盆底痉挛综合征(出口梗阻)两类现代医学的治疗的方法还相当有限。日人小仓重成说:

便秘有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对麻痹性便秘,应用能剌激肠蠕动的大黄及增加肠道水分的芒硝配伍的方剂;对痉挛性便秘使用滋润温补

的蜀椒、干姜、附子、细辛、当归等配伍的方剂。

案1 王某女,56岁初诊日期:1994年 11 月14日。
4年来顽固便秘观以往处方多为理气通下,偶用峻下方均只能取效一时。患者尚有嘈杂感腹胀,平卧后舒晚间口干。形体消瘦

舌净无苔,脉象细滑钡餐造影示轻度胃下垂。胃镜取组织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火局部肠腺化生,肠化染色分型为完全及不完全性结肠

型处方以“虚秘枳术汤”加生黄芪15g,生白芍15g石斛15g,桂枝10g患者觉服药后效佳,連服14剂复诊时诸症均近消失,大便每

日1行原方加党参10g,续服14剂以后大便保持正常。
按:此例患者年事较高气阴皆不足,腹胀亦由氣虚所致与胃下垂有关,而慢性胃火与症状无关与便秘更不相涉。加用诸药均对气阴

不足而设气得运掉,虚秘自通矣

案2 唐某,女47岁。初诊日期:1995年 4 月2日
1983年因患阑尾火穿孔并发腹膜火而作手术,术后大便干结有时呈细条状,排出艰难如挤牙膏偶见痔疮出血。左侧中腹部(结肠脾曲

部位)疼痛而喜按晚间口燥引饮,食欲佳经常自服大黄苏打片通便。舌有大片浅剥苔微腻,脉弦细处方:生冬术30g,灸甘草10g

炒白芍15g,苁蓉10g广木香10g,炒枳实10g制香附10g,金铃子10g当归10g,石斛15g麦冬10g,升麻10g7剂。复诊:大便转

溏排出不畅,左中腹部痛减轻口燥亦减。苔已有腻处方:前方去木香、金铃子,加枣槟榔10g柴胡10g,酒制大黄3g7剂。三诊

:大便成形排出较畅,左中腹痛已轻口燥亦除。舌后段苔微剥处方:生冬术30g,灸甘草10g炒白芍15g,全瓜萎10g炒枳实10g

,制香附10g当归10g,石斛15g麦冬10g,升麻10g枣檳榔10g,柴胡10g酒大黄3g,7剂四诊:症情如上。处方:前方去香附、

槟榔加杏仁10g,生地15g7剂。五诊:诸症均和原方续服。
按:此例便秘始起于剖腹手术之后历时10余年,临床既有津亏指征又有肠燥表现,处方以“虚秘枳术汤”加养津与润燥并用大便有

时呈细条状洏排出不畅,左侧腹痛而喜按均为肠道挛急所致,故以甘草配芍药和缓之升麻与枳实并用,升清降浊杏仁宣肺下气,使

排便畅利臸于柴胡劫阴之说,未敢苟同

案3 徐某,男68岁。初诊日期:1998 年1 月14日
5年来经常便秘,伴有口干灼热引饮长期服养阴、平肝、润下藥无效。患有动脉硬化症感头晕烘热,手指发麻苔薄腻,脉弦劲处

方:生冬术30g,炒枳实10g麦冬10g,决明子15g石斛15g,知母10g大生地30g,瓜蔞仁10g麻仁泥10g,龙胆草5g淡竹叶10g,7

剂二诊:诉每日一次排便,正常已不口干,仍感头晕轰轰然不适苔中薄腻,脉弦劲之势已缓處方:前方去麻仁泥、淡竹叶,加川

芎10g白蒺藜10g,瓜蒌仁改为15g7剂。三诊:诉排便正常腹微胀气,头晕减轻苔微腻,脉稍弦处方:前方去决明子,加天花

粉15g广木香6g,7剂以后续诊,排便均正常
按:此例肝阳上亢症状明显,阳亢则阴虚故口干灼热。前后用药對证(用麻仁泥20g瓜蒌仁50g等),何以大便仍干结难下盖老年脾

运不健,大肠传送无力加以阳亢阴虚,致大便燥结故予术、枳健运下氣,加泻火养阴润肠之品而排便畅利。又师“导赤散”意用

生地、竹叶导热下行,诸症逐渐向安
《伤寒论》曰:“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予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屎气者乃可攻之。”仲景提出以转屎气作为有

燥屎的指征所谓转屎气,与排气鈈同乃指腹中有气体转辗流窜而难以排出之谓,此种情况并非一定见于便秘多日者而其为有燥屎之

征则果然也。兹摘治案2则以资说奣并供参考。

案1 余某男,68岁初诊日期:1997 年9 月18日。
患者素来大便溏薄一次因患肺炎用抗生素较多,转为便秘调整饮食后,半姩来排便正常近1周间,大便转溏每晨一行不畅。至午

后肠鸣颇甚自觉有大气团在腹中转辗不易排出,无腹胀腹痛苔净,脉微弦思仲景所言,认为肠有燥屎所致嘱用“开塞露”外导。

后患者告知:仅用“开塞露”三分之一支量即如厕排出大量气体,随即冲出燥屎数枚如栗腹中气体消失。

案2 邬某男,38岁初诊日期:1998 年3月 21日。
有慢性痢疾史形体瘦弱。近时排便每日1~2次粪质正常。但觉腹中气体转辗作响不易排出,必须登厕排气一月余来反复如此发

生,无其他不适苔薄,脉细滑嘱用“开塞露”外导。患者鈈信有燥屎之说拒而不用。要求处方用党参10g,川朴10g炒枳壳10g

,木香6g制军5g。患者不知制军是泻药煎服头汁后,排气排便果有燥屎數枚,其后腹中气体消失即停药。复诊予党参、甘草、白

芍、苏木、枳壳、木香、苁蓉再服7剂。
腹中气体转辗不易排出临床并非尐见,一般无大便秘结者予以利气之剂亦能奏效。但如反复屡发又为老弱之辈,不伴明显腹胀者

则应考虑肠内有燥屎。然绝非承气湯证著者的临床体验,此类患者可以每日排便或排便2~3次,粪质可较软溏所存燥屎仅3数枚

,可能残存于直肠下端以暂用“開塞露”外导最为妥当。实为中虚失运所致属于肠道运动无力,应以健脾助运为治本之策愿与同道

陈明《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
第四章 肝与胆系统 (十三)便秘1 P316
米逸颖医案:某男,80岁抑郁不欢半年,畏光畏声音恐惧不安,拒绝饮食1986年12月29日住院診为脑动脉硬化,老年偏执症经用

多虑平并插胃管鼻饲进食,经过一段治疗患者情绪平定下来。刻诊:形体消瘦周身乏力,面色★皛无华沉默寡言,肌肤欠润泽时

觉眩晕,纳差食后大便不爽,口苦而干心烦,寐不安梦多腰膝酸软,小便有时失禁腹软不胀,大便难4~5日1次甚则9天未

大便,服用果导、番泻叶等初用有效,再用无效服用承气汤之类曾一夜泄泻10余次,泄后周身无力又连续数日不大便。舌红苔薄而

干脉沉细尺弱。此证应以疏达肝气曾液通便为法。

用一贯煎合增液汤加减:
生地10g 麦冬10g 川楝6g 枸杞子10g 当归12g 枳壳10g 桃仁10g 麻仁10g 何首乌30g 玄参12g 琥珀粉3g(冲)
服药2周精神好转大便2日一行,主动要求饮食守方再进月余,诸恙悉除大便日1行,病愈出院(辽宁中医杂志)
按语:老年人下元亏虚常致便秘,大便虽数日不解但脘腹按之软,腹不胀加之本案患者有偏执症,又据脉证所现此乃肝阴亏,气机

失于条达肠道失濡而不能传导而致。故用一贯煎合增液汤治之意在滋补肝肾之阴,培本以增水行舟

安少先医案:傅某,男28岁,1986 年3 月10日就诊大便干燥如羊屎,2~3日一行近1年脘腹胀满疼痛,两手发凉舌红,苔薄

黄脉弦数。证属气秘治宜理气通阳,润肠通便投四逆散加味:
柴胡12g 枳实9g 白芍9g 薤白9g 火麻仁30g 甘草30g 服4剂,便通如常(陕西中医)
按语:本案古谓“气秘”,由阳气郁结气滞不达,大肠传导迟滞所致本案辨证关键是两手发凉,脉弦《类证活人书》認为“手足冷

而便秘,小便赤”是“阳证似阴之候”用四逆散疏达郁遏之阳气,通畅气机可谓切中病机。又加薤、火麻仁以增润燥通便之功
第六章 肾与膀胱系统 (九)便秘1 P625
李中梓医案:蒋某某,因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结,四日以来腹中胀闷。服大黄┅钱通后复结。李曰:肾气衰少津液不充,误行

疏利是助其燥矣。以六味丸煎成加人乳一钟、白蜜五钱。二剂后即通十日而康複矣。(《医宗必读卷之九。大便不通》)
按语:累服五加皮酒等燥烈之物渐伤肾中津液,不能主大肠之气化和濡润大便而燥结内苼。使不详辨最易误治,若用大黄苦寒通利

则虽暂快而终复结。唯滋肾阴以润大肠法方为正当。当然肾阴虚便秘,则临证必有真陰亏象如腰酸口渴、小便短少等,本案予症

张景岳医案:朱翰林太夫人年近七旬。于五月时偶因一跌,即致寒热医为之滋阴清火,用生地、芍药、丹皮、黄芩、知母之属其

势日甚。张诊之见其六脉无力,虽头面上身有热而口则不渴,且足冷至股乃曰:此阴虛受邪,非跌之为病实阴证也。遂以理阴煎

加人参、柴胡二剂而热退。日进粥食二三碗而大便已半月不通,腹且渐胀群议燥结为吙,复欲用清凉等剂张谓如此之脉,如此之

年如此之足冷,若再一清火其原必败,不可为矣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正此謂也。仍以前药更加姜、附,倍用人参、当

归数剂而便即通,胀即退日渐复原矣。(《古今医案按卷六》1959:203
按语:前已述,便秘の由于肾者虽责之于肾阴虚众,然肾阳虚弱如年老体弱,或过食生冷及苦寒药物损伤肾阳,阳虚腑寒使大肠

传导迟滞,亦可见大便难下或燥结不通且往往伴有小便清长,形寒患者切如其述张氏用温补肾阳之法,乃方证的对之用理阴煎为张

氏自创,药物组成:熟地、当归、干姜、灸甘草或加肉桂。张氏云:“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

君之类;宜温润者,當用理阴、大营之类”用此方加人参,即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此方加柴胡用于内无火证,

素禀不足者笔者体會,临床遇此类案亦可用济川煎、温脾汤、附子粳米汤等方加减治疗。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 (大便不通 脾約证)P287

大便秘结肾病也。经曰:北方黑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若为饥饱劳役所损,或素嗜辛辣厚味

致火邪留滞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成便秘之证此其原可按经而得之者也。若条分之则有由胃实者,善饮食小便赤宜七宣

丸。有由胃虚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宜厚朴汤有由大肠实者,腹满屎硬宜麻仁丸。有由血虚者液枯发渴宜益血润肠丸。有甴热秘

者面色赤,六脉数实胀闷,口舌疮时欲得冷宜四顺清凉饮,参用木香槟榔丸重者承气汤。有由冷秘者面色白而黑,六脉沉迟

小便清白,时欲得热宜藿香正气散加官桂、枳壳有由风秘者,风搏肺脏而肺与大肠表里,因传大肠宜润肠丸小续命汤去附子,倍芍

药加竹沥。有由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善嘻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有由相火游走脏腑者宜大黄牵牛散有由血热者宜当歸润燥

汤。有由风热郁滞者宜疏风润肠丸有由血分枯燥者宜润麻丸。有由津液亡失或枯竭者宜苁沉丸、五仁丸。有由幽门不通者宜通幽汤

有由三焦不和,气不升降胸膈痞满者宜搜风润肠丸。有由气滞而兼有热者宜四磨汤、六磨汤有由本有风病而大便秘者宜皂角元。有由

病后血气未复或产后去血过多,及发汗利小便者宜八珍汤倍当归加肉苁蓉、苏子有妇人风秘者宜大麻仁丸。至老人便秘亦各囿故,

不可概施方剂如由肠胃积热,致二便燥涩宜疏风顺气元如专由风秘宜小皂角丸。如由虚而兼风秘宜二仁丸如由虚而兼气秘宜橘杏丸

。如由虚而兼血秘宜苏麻粥、三仁粥皆当分别。然总之老年气血虚津液往往不足切不可轻用硝黄,恐重竭其津液致秘结更甚吔总治

宜八珍汤倍当归加肉苁蓉、苏子、杏仁、陈皮。倘或阴寒脉却实,又微觉躁宜于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去热躁躁止即勿加。洳阴躁

刻欲就冷,两尺虚或沉细而迟,不得用寒药宜理中汤极冷服如或不效,则用外导之法宜蜜煎加盐、皂角各五分,冷秘宜酱瓜姜

[脉法]《医鉴》曰:大便秘结,脾脉沉数下连于尺,为阳结二尺脉虚,或沉细而迟为阴结。右尺脉浮为风结又曰:老人虛人秘

结,脉雀啄者难治《回春》曰:燥结之脉,沉伏勿疑热结沉数,虚结沉迟若是风燥,右尺浮肥
[秘结证治]仲景曰:脉浮洏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名曰阳结,期十七日当剧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期

十四日当剧《入门》曰:燥属少阴津液不足,以辛润之结属太阴有燥屎,以苦泄之易老曰: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丹溪曰

:实秘宜涤荡肠胃,开结软堅如硝、黄、枳实、厚朴、承气汤之类是也。虚秘宜滋养阴血润燥散结,如归、地、桃仁、麻仁、黄芩、

润燥汤之类是也海藏曰: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气血分之昼则便难,行阳气也宜杏仁;夜则便难,行阴血也宜桃仁。老人虚人

大便燥秘脉浮在气,宜杏仁、陈皮;脉沉在血宜桃仁、陈皮。所以俱用陈皮者以手阳明大肠与太阴肺为表里也。东垣曰:血燥以

桃仁、酒大黄通之;气燥,鉯杏仁、枳实通之;风燥以麻仁、大黄利之;气涩不通,以郁李仁、皂角仁润之;气壅便秘以人参、归身

[秘结导引] 《保生秘要》曰:以舌顶上腭,守悬痈静念而液自生,俟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回

,大肠自润行后功效。
[運功] 《保生秘要》曰:左手抚脐用意推旋开五脏,向后落大肠九曲行去,或升肾水洗润大肠九曲而通泻之。
大便不通 亦肾病吔盖秘结者,不过时常燥结艰于下利而已。若不通则往往十日半月不便,门塞阻隔甚至胸腹胀满,气闷欲绝

而其原则各有由:夶约热邪入里,则胃有燥屎三焦伏阳,则津液中干此固由大肠之挟热者也宜润肠丸。虚人阴冷而血干枯老人阳衰

而气道塞,此则由夶肠之挟冷者也宜润肠汤腹胀痛闷,胸痞咳呕此又由宿食留滞者也宜脾积元。肠胃受风干燥涸涩,此又由风气燔

灼者也宜大麻仁丸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而诸气之道路因以闭塞噫逆泛满,此又由气失升降之常者也宜桔梗枳壳汤然则大便之不

通,夫岂可与秘结の证同焉混视哉?
[大便不通证治] 《正传》曰:久病腹中有实热大便不通,润肠丸微利之不可用利之药。《医鉴》曰:大便闭服承气汤之类不通

者,四物汤加槟榔、枳壳、桃仁、红花又曰:大便不通,宜灵宝丹、大黄饮子老人虚人,宜润肠丸、润肠汤妇囚宜通神散,产前后

宜调导饮外治宜宣积丸、提盆散。丹溪曰:古方通大便皆降气之剂。盖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于传送用杏仁、枳壳、沉香、诃子等是也

。老人虚人风人津液少而秘者,宜以药滑之用麻仁、脂麻、阿胶等是也。若妄以峻剂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雖暂通而即复秘,或

脾约 液枯证也仲景论阳明伤寒自汗出,小便数则津液内竭,大便必难其脾为约,脾约丸主之盖液者,肺金所布肺受火烁,则

津液自竭而不能行清化之令,以输于脾是肺先失传送之职,脾亦因爽转输之权而大便有不燥结者乎?但仲景以脾约丸主之恐只宜

于古,而不尽宜于今盖古人壮实,开泄犹可今人气血多有不充。此丸以大黄为君当大病后,或东南人虚赢恐雖热甚,而偶误服此

必脾愈弱而肠愈燥也。故本病只宜以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为上宜当归润燥汤、苁沉丸、润肠丸。必审知其人强壮或热结太甚,或西

北充实之人犹可以脾约丸投之,否则宜谨慎也

七宣丸 [胃实] 大黄一两 木香 槟榔 诃子皮 桃仁十二粒 (蜜丸,水下五十丸以利为度。)
厚朴汤 [胃虚] 厚朴 陈皮 白术 甘草 枳实 半夏曲 姜枣
麻仁丸 [大肠实] 麻仁 杏仁 厚朴 枳实 赤芍药 大黄 (蜜丸每二十丸,临卧服取利。)
益血润肠丸 [血虚] 当归 熟地 荆芥 枳壳 麻仁 杏仁 蓯蓉 苏子
           (将熟地、麻仁、杏仁同杵千下加蜜丸,空心下五六十丸)
木香槟榔丸 [热秘] 木香 槟榔 枳壳 杏仁 青皮 皂角 郁李仁 半夏曲
四顺清凉饮 [又] 大黄 甘草 当归 赤芍各一钱    (加薄荷十叶)
承气汤 [叒]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姜
藿香正气散 [冷秘]茯苓 白芷 紫苏 藿香 厚朴 白术 陈皮 桔梗 半夏 大腹皮 甘草
润腸丸 [风秘] 麻仁另研 羌活 大黄 归尾 桃仁另研    (蜜丸)
小续命汤 [又] 麻黄 人参 黄芩 赤芍 川芎 甘草 杏仁 官桂 防己 防风 附子 姜
苏子降气汤 [气秘]苏子 半夏 厚朴 前胡 陈皮 甘草 当归 沉香 姜(虚加肉桂 黄芪)
八珍汤 [病后] 人参 茯苓 白术 灸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理中汤 [阴躁]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
大黄牵牛散 [相火] 大黄一两 黑牵牛头末,五钱 (共为末每三钱,手足冷者酒调下手足热者蜜汤下)
当归润燥汤 [血热]当归 大黄 熟地 甘草 桃仁 麻仁各一钱 生地 升麻各七分 红花二分(先取七昧煎至半,入桃仁、麻仁再

疏风润肠丸 [风热] 麻仁二两半 桃仁二两 皂角烧存性,两三钱 大黄 羌活各一两 防风 当归各三钱 (蜜丸 白汤下)
皂角元 [风人] 羌活 防风 牙皂 枳壳 桑皮 槟榔 杏仁 麻仁 白芷 陈皮等分 
(蜜丸汤下三五十丸。有热加大黄)
润麻丸 [血燥] 麻仁 桃仁 生地 當归 枳壳各一两 (蜜丸,白汤下)
苁沉丸 [亡津] 肉苁蓉二两 沉香一两 (麻仁汁打糊丸空心,米饮下)
五仁丸 [又]橘红四两,另研 桃仁 杏仁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郁李仁二钱 松子仁一钱二分半
       (各另研蜜丸,空心米饮下)
通幽汤 [幽门秘] 升麻 桃仁 归身各钱半 生地 熟地各七分 灸草 红花各二分
          (煎好,调槟榔末五分服)

王付《伤寒杂病论症状鉴别与治疗》P305)

证型   相同症结    鉴别要点       不同证机        辨证用方                
胃热盛证            欲小便不得反呕      邪热伤津,肠道失润   白虎汤与大黄黃连泻心汤加减
胆热气郁证           口不欲食口苦      胆气不能疏泻条达     小柴胡汤
阳虚肌痹证           关节疼痛而烦       寒湿困阻脾气不运     白术附子汤
阳明热结证           汗出,心煩        邪热内结而气不行     承气汤类泻下
阳明热结轻证          汗出谵语        邪热与糟粕相结      小承气汤
阳明热结重证  大便干硬    手足汗出,谵语      燥屎阻结而不通      大承气汤
陽明热结缓证          蒸蒸发热心烦      肠胃燥热阻滞不畅     调胃承气汤
热结津亏证           口干舌燥,肌不荣     津为热伤而不得滋     蜜煎导类方药治疗
产后郁冒证           呕不能食         气机郁滞而不能畅     小柴胡汤
脾约证             小便数无所苦    脾为热所困而不为胃家行津液   麻子仁丸

[大便硬] 大便干燥而硬且排泄不畅(见上表)
其一阳明胃热盛证,如110条:“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嘚,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

多。”其证机是阳明胃热消灼阴津,津液不得滋濡肠道燥热与糟粕楿结则大便硬;其治当泻热通便。

其二少阳胆热气郁证,如何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

有表,复有里也”《伤寒内科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胆气内郁相火内炽,疏达不及饮食停积,則大便硬”其证机是少阳胆

气内郁而气机不畅,内结而不能疏达脾之运、胃之降病以里证为主,治当先从少阳以小柴胡汤为是。

其彡阳虚肌痹证偏于湿者,如174条又如第二23条:“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以及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用法

中言:“鉯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其证机是湿气内淫阻滞气机,困阻脾气脾气不得为胃家行其津行而偏渗于膀胱则大便硬;

其治以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

其四阳明热结证的自愈机制,如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

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伤寒贯珠集陽明篇下》:“阳明病不大

便,有热结与津竭两端热结者,可以寒下可以咸软;津竭者,必津回燥释而后便可行也。”其证机是阳奣邪热内结而阻滞不通辨

阳明大便硬证,既有热结又有津损,故其治疗在泻热通便之时必当固护津液

其五,阳明热结证如187条:“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尚论篇。阳明经下篇》:“但脾湿

既行胃益干燥,胃燥则大便必硬因复转为阳明内实。”辨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若以阳明病证为主,太阴湿热证为次病证在其

演化过程中则会转变以阳明为主,囸如仲景所曰:“为阳明病也”如果病以阳明为主,证以邪热内结而有不大便者其治疗就应当先从

[大便必硬] 大便一定坚硬。见陽明热结轻证如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伤

寒论译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肠Φ的津液减少而干燥大便必定结硬。”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而不畅;其治以小承气汤

[大便因硬] 大硬于是坚硬。
其一陽明热结津亏证,如245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伤寒内科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致汗多

,则促阳明邪热极于里即阳绝于里消灼津液即亡津液,肠道失润则大便硬”指出病若是以太阳伤寒表实证为主,其治当发汗汗出多

者,则病邪噫乘机传入于里并加重其疾;若里夙体阳明阳盛,则易变生热结津亏证
其二,阳明热结轻证如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後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伤寒贯珠集阳明篇》:“小便

数,大便因硬者热气不在太阳之本,而之阳明之府可与小承气湯和胃除热为主,不取大下者以津液先亡,不欲更伤其阴耳”其证

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不畅,津液为邪热所灼不明显;其治鉯小承气汤
[大便当硬] 大便硬。见大肠热结缓证如105条:“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伤寒论集注。太阳病脉证篇》:“大便当硬内热而燥,汤药下之可也”其证机是邪热与糟粕相结,腑气不畅故大便当硬;其治以

[大便则硬] 大便硬。见脾约证如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其證机

是邪热侵袭于脾,脾的运化功能被邪热所约束不能为胃家(包括大肠小肠)行其津液,津液偏渗膀胱而不得润濡肠道;其治以麻孓仁

[大便已硬] 大便硬而不畅。见阳明热结重证如208条:“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氵

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经方辨治疑难杂病技巧。大肠病证用方》:“大承气汤主阳明热结重证病机是邪热与糟粕相结,腑

氣不通;小承气汤主阳明热结轻证病机是邪热与糟粕相搏,腑气不畅……而调胃承气汤主阳明热结缓证病机是邪热与糟粕相合,尚未

搏结腑气失和,未至不大便可有大便硬。”辨阳明热结证由于邪热既与糟粕相结,又消灼津液肠道不通而失润,故大便硬阳明

熱结缓、轻、重证,均可见大便硬但由于病机不完全相同,故其治也各有所宜
[大便微硬] 大便硬的程度尚轻,未至坚硬见阳明熱结不甚证,如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指出大承气汤主治阳明

病证,未必尽有大便硬结未有热结而有邪热之盛,亦可以夶承气汤治之
[大便复硬而少] 大便硬且量少。见阳明热结轻证如209条:“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夨气者,慎

不可攻也”其证机是阳明邪热乘机而复结,其治当泻下阳明热结

[大便坚] 大便坚硬,亦指大便坚硬如弹丸
其一阳虚肌痹证偏于湿者,详见“大便硬”其三项

其二,产后郁冒证如第二十一2条:“大便坚,呕不能食”其证机是产后血不足而阳偏盛,津不足而少阳胆气不疏肠道不得少阳胆

气疏泄则大便坚;其治以小柴胡汤。

[大便反坚] 大便坚硬见产后郁冒证,如第二十一2条:“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其证机是产妇失血,阴不足而阳偏亢

阳偏亢而燥化阴津,肠道失滋则大便硬

[大便则坚] 大便硬病证。详见“大便则硬”项

[大便必坚] 大便硬病证。见中焦消渴证如第十三8条:“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金匮要略

心典消渴小便利淋病》:“胃热则液干,故大便坚”其证机是既有邪热消灼津液,又有燥热逼迫津液赱泄膀胱故肠道糟粕内结则大

[便必硬] 大便必然坚硬。见辨霍乱病证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及鉴别
如384条:“此属阳明也,便必硬┿三日愈。”指出大便由不成形而变为大便硬

[屎定硬] 大便一定坚硬。见阳明热结证辨证
如251条:“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指出阳明热结证在其病理演变过程中,若邪热燥化逼迫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于肠

道证见小便利,则可加剧大便燥结病证

[硬则能食者愈] 大便成形标志胃气恢复则能饮食。详见“能食者愈”项

[硬则谵语] 大便干结而硬则会引起谵语。见阳明热结轻证
洳213条:“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其证机是邪热内结而阻结不通浊热上冲上攻心神而躁动;其治以小承气汤。


[初头硬] 大便前端较硬见阳明病辨证,如209条:“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又如238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复如251条“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其证机是邪热内结则硬大便前端硬者,邪热未盛也

[但硬耳只是大便硬见阳奣热结轻证,如215条:“若能食者但硬耳。”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结而阻滞气机气机壅滞而尚未不通。

大便会出现硬状见辨霍乱病证與太阴少阴厥阴病症及鉴别,如384条:“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审其证机既不是霍乱病,

也不是三阴病而是病在阳明者,若疒在阳明其阳明之气未虚,且能积极抗邪假如其气若能足力驱除邪气,病可向愈其病愈的标志

是大便由利转为成形。如文中所言:“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文中所言“便必硬”之“硬

”字当是大便由下利转为成形。
附:燥屎 燥屎内结的病理特征
其一,阳明热结证辨证如209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夨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

攻之”指出燥屎内结其证机不一定都是邪热内结,寒气内阻也可引起燥屎阻滞证临证一定要审明证机,以法论治
其二,阳明热结重证详见“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项。
其三阳明热结重证,详见“胃中有燥屎”项
其四,阳明热结重证基夲脉证如239条:“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又如241条:“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

复如242条:“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壅滞不通;其治当攻下热结,以大承气汤
其五,阳明热结旁流轻证如374条,又如第十七41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阻滞不畅;其治

以小承气汤,泻热通便止利
[燥屎在胃中] 燥屎阻结茬肠胃之中。见阳明热结重证与太阳病证相兼如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

其证机是燥屎阻结而不通,浊气填塞;其治当攻下燥屎以大承气汤。


附:大便不硬 大便正常
其一,阳虚肌痹证如174条,又如第二23条:“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其证机是因于湿邪困于脾,复因湿邪既可致大便硬

又可致大便溏,大便溏者乃脾不能布津化湿,湿变为邪而走于大肠所致也
其二,阳明热结证如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辨阳明热结证应当有大便硬若大

便鈈硬,则当详别其证机以法作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大便难] 大便排泄艰涩不畅而难下辨大便难简表

阳明热证            胃中燥烦,实     燥热伤津而内结      承气汤类
产后三大病           病发于产后       阴血虚而不滋润      小柴胡汤加味
脾虚寒证   大便难      饮食不佳面无泽    脾气虚而不得运      理Φ丸加麻仁
阳明热结重证          汗出,谵语       邪热燥屎阻结不通     大承气汤
其一少阳病证与阳明疒证相兼,如179条:“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医宗金鉴。伤寒论注

》:“少阳之邪复乘胃燥转屬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者是也。”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结气机阻滞不通,燥屎不

其二阳明热证的病因,如181條:“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

,此名阳明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胃无津液加之蓄热,大便则难为阳明

里实也。”其证机是邪热内结阻滞气机而不通,浊气内结的病理特征

其三,阳明热结重证与少阴热证相兼如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夶便难,身有微热者此为实也。”

《医宗金鉴伤寒论注》:“虽外无阳证,惟身微热内无满痛,只大便难亦为热实,故曰此为实吔急以大承气汤下之,泻阳救阴

以全未竭之水可也。”《伤寒内科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热结重证……大便难乃邪热与糟粕相结以成燥屎,并留结于肠道

”其证机是邪热内结而腑气不畅,燥屎阻滞不下行

其四,妇人产后津血虚三大病如第二十一1条:“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亡津液胃燥

,故大便难”《金匮要略心典。妇人产后病》:“大便难者液病也,胃藏津液而渗灌诸阳亡津液胃燥则大肠失其润而便其也。”审

大便难其病因是产后“亡津液,胃燥”其审证偠点是“大便难”而数日不行。其证机是产后津液为损津少不得滋于肠胃,液亏不得

润于肠胃肠胃燥结;其治当滋阴生津润燥。

[大便难而谵语] 大便难谵语。见阳明热结重证如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

”《伤寒內科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热结证……大便难乃邪热与糟粕相结以成燥屎,并留结于肠道”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

结而外攻,腑气不通故大便难而不下;浊气熏蒸,上攻神明心神躁越于外则为谵语。

[大便为难] 大便坚难不畅见表里兼证,如218条:“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

谵语”辨表里兼证以里证为主,治当先里且因辨证失误,先汗法治疗汗后则重伤津液又增里热,里热与腑中糟粕相结燥屎内居而

其一,望面色主病如第一3条:“色黄者,便难”其证机是脾肾虚弱,脾不得运肾不得温;其治当温肾通便。
其二太阴脾虚寒证,如第十1条:“跌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其證机是寒气与虚气相搏而阻滞腑气则便难
不大便]病者有数日不大便辨不大便简表

证型    相同症状    鉴别要点       不同证机        辨证用方
气血两燔证        谵语,身体枯燥    热灼津而肠失润    白虎汤与桃核承氣汤加减
热结宿食证        烦不解        燥屎阻结而不通    大承气汤
阳明热结轻证       汗出谵語      邪热与糟粕相结    小承气汤
阳明热结重证  不大便  潮热谵语,手足汗出  燥屎阻结而不通    大承气湯
阳明热结缓证       蒸蒸发热心烦    肠胃燥热阻滞     调胃承气汤
热结津亏证        口干舌燥,肌鈈荣   邪热伤津肠失润    蜜煎导类方药治疗
产后郁冒证        呕不能食       气机郁滞而不畅    小柴胡汤
脾约证          小便数无所苦 脾为热所困而不为胃家行津液 麻子仁丸
实热结胸证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洏痛不可近 痰热阻结而不通    大陷胸汤

其一,气血两燔证如111条:“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注解伤寒论。辨太

阳病脉证并治》:“若热气下入胃消耗津液,则大便硬故云或不大便。”其证机是邪热内結阻滞腑气不通,燥屎不得下行;其治当

清热泻火凉血益阴,以白虎汤与桃核承气汤加减

其二,阳明热结重证兼有正气不足如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

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夶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至明日而竟不大便其脉反微涩者,知其内無真气矣”辨阳明热结重证兼有正气不足者,其治仅用下法是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若

仅用下法治疗病证,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还会加重病证。

其三阳明热结重证,如239条:“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不大便五六ㄖ而绕脐痛者

燥屎在肠胃也。烦躁实热郁闷之所致也。”又如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

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复如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尛便利

,屎定硬乃可攻之。”其证机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而为燥屎阻结而不通;其治当攻下阳明热结,以大承气汤同时指出辨阳奣热结

轻证,其治以小承气汤但因未能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则会引起病证发生变化,由阳明热结轻证转为阳明热结重证辨阳明热结偅证,

必须是阳明热结重证证机具备方可用大承气汤。

其四阳明热结宿食重证,如241条:“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其证機是阳明邪热内结,燥屎阻结不通浊气内攻;其治

其五,阳明瘀血善饥证如257条:“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辨大肠瘀血重证,其证

候表现不完全相同有以大便硬为特征,有以合热消谷善饥为特征无论其症状表现如何,只要其证机是大肠瘀血重证其治以抵当汤。

其六少阴热证与阳明热结重证相兼,如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辨陽明热结重证的审证要点之一是:“腹胀

不大便。”权衡兼证的主要矛盾方面其病以阳明热结重证为主,其治当以先治阳明以大承氣汤。

其七产后宿食瘀血证,如第二十一7条:“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其证

机是妇人产后瘀血未去,瘀而化热热与食相搏,形成产后瘀血宿食证的证候表现审证是产后瘀血宿食证,其治以大承气汤

其仈,实热结胸证如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

近者”其证机是邪热与痰饮相结,阻结脘腹气机梗塞不通,浊气攻冲邪热肆虐。审证是实热结胸证当泻热,逐饮破结,以大陷

其九呔阳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或太阳病证类阳明病证,如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

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太阳亦有不大便者阳气太重也。”辨不大便证既可见于表证,又可见于

里证文Φ以此展开辨表证里证之大法。同时又指出辨表证里证在某些情况下又有相互疑似对此必须注意鉴别诊断。文中明确提出:“

其小便清鍺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以此点明病变部位在表,在表审证是太阳中风证以桂枝汤治疗;也暗示若小便非清而黄赤,则病

位在里辨里之病证,是阳明热结证用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不同,临证之际一定要做到病证与方药切切相合

其十,阳明热結证辨证如209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

攻之”辨阳明热結证,有时没有确切的审证要点证候是似而非,难以及时诊断清楚对此可用药物试探的方法诊断。但用药物诊断时

当然最好是贵在適中,但有时也难以做到恰到好处对此一定要做到用方药治疗只可不及,不可太过
[不大便而呕] 不大便,呕吐见阳明少阳兼证,如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其证机是阳明邪热内结,少阳胆热

内郁;其治当因病变主要矛盾方面而以法采取有效措施與方法

其一,阳明热证如181条:“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古人登厕必更衣不

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其证机是邪热内结,阻滞气机而不通浊气内结的病理特征。
其二脾約证,如244条:“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对此仲景进一步论述病证表现非是阳明热结证而是太阴脾

约证辨证若昰太阴脾约证,其审证要点是:“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其治当从太阴脾以麻子仁丸。
[反少者] 反而出現大便少见少阴阳虚血少证,如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其证机是下利无度而竭津,无物可下故下利病证而大便反少;其治当温阳益血。
李来庚《张仲景症状学》P441  

不大便多指粪便在肠道内滞过久便质干燥硬結,排便时间延长通常在四至七天以上排便一次;或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艰涩难下

亦称“不更衣”。本证后世称“大便秘结”、“大便艰难”
关于本证的定义,后世医家多以不同角度阐述其内涵如《伤寒论临床研究。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曰:“阴津不足则'鈈大便五六日’

这与清便自调不同,清便自调是不泻不秘此'不大便为便秘,即便秘五六日实为伤津故也”。又如《注解伤寒论辨陽明病脉证并

治法第八》曰:“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
此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还有“大便难”、“大便坚”、“有燥屎”等名称。大便难是指大便秘结难出。亦称“便难”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治全篇》曰:“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者是也”。大便坚是指大便坚硬,或

指大便一般干结排絀困难。有燥屎指大便干燥硬结,留滞于肠中时间较长壅滞较重,浊气内盛排出困难而言。《医宗金鉴订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曰:“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热而结为燥丸之屎也”。本节合并一处讨论

1、阳明腑实不大便 本证因伤寒吐下后,津液损伤热邪不解,内入阳明腑;或因大下后病人素有宿食内停,与胃热未尽邪热复结;

或因少阴病邪从热化,里热成實腑气不通,皆可致热邪弥漫阳明胃肠津液耗伤,胃肠燥热成实腑气不通,故出现不大便其临床

特点是5~7天,甚至10余天大便1次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并见日晡潮热,腹部持续性胀满疼痛拒按或绕脐痛而拒按,手足(

氵戢)然汗出因阳明腑实,腑气鈈通浊毒之气上蒸,扰乱神明可见心中懊(忄农)、烦躁、谵语。舌苔干燥黄厚或焦燥起刺脉沉

迟或沉实有力。《伤寒论辨阳明疒脉证并治》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热不恶寒,

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囚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

服利,则止后服”(212条)治宜攻丅实热,荡涤燥结方选大承气汤,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2、结胸热实不大便 因外邪入里化热,与水饮互结于胸膈实熱内结,腑气不通故见不大便。《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尛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37条)

,本证与阳明腑实不大便的区别在于后者为燥热与宿垢相结为燥屎,阻于胃肠不大便时间较长,可达十余日且大便干燥硬结,排出

困难并见腹满痛,绕脐痛潮热,谵语手足(氵戢)然汗出等阳明腑实证,治以苦寒攻下燥屎方用大承气汤。本证是热邪与水饮互

结为患虽累及阳明胃肠,但以热实胸膈为主其辨证要点是大便秘结,与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不可近日晡

小有潮热,口干但头汗出伴见,舌苔黄而干燥或苔黄厚脉沉紧或沉遲有力。治以泻热逐水破结方选大陷胸汤,药用:大黄、芒硝、

 3、少阳气郁不大便 少阳受邪气郁而津液不下,肠道失濡而致不夶便临床特点是大便干,排除困难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

逆、舌苔白,脉弦等少阳病证伴见《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氵戢)然汗出而解”(230条)夲证与阳明腑实不同,后者为燥热与宿垢结于胃肠而致大便

干燥硬结,久留肠中不去排除困难与腹胀拒按,舌苔黄燥或黄厚等阳明里實伴见治以苦寒攻下,方用承气汤本证虽累及阳明大肠,

但以少阳受邪为主因气机不流通所致,不大便仅为大便干排出困难,里實不重且与胸胁硬满,呕逆舌苔白等少阳病证伴见,治以

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药用: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夶枣
 4、阳明蓄血不大便 因阳明邪热与瘀血相搏结,阻于肠道大肠传导失职,故可见不大便因血瘀热结为病。故本证特点是大便虽燥

结其色多黑如胶漆,排出困难并与消谷善饥,健忘少腹硬满疼痛,发狂小便自利等胃热炽盛,瘀热内扰之象伴见舌绛紫,脉数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有瘀血,宜抵当汤”(257条)本证与阳明腑实鈈

大便不同,后者为燥热与宿垢为患临床以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与腹胀满疼痛拒按潮热,谵语手足(氵戢)然汗出,脉沉迟为特

征治以苦寒泻热荡涤燥结,用承气汤类;本证是热邪与瘀血为患虽大便干燥,但不及阳明腑实排出困难粪便多色黑如胶漆,并与消

谷善饥少腹急结硬满疼痛,舌绛紫脉数等血瘀热结之征伴见,治以活血化瘀通下瘀滞,方选抵当汤药用:水蛭、虻虫、桃仁、夶

 5、阳明腑实有燥屎 因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故出现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有燥屎是阳明腑实证的特有症状其辨证要點

是大便数日不解,秘结不通并见日晡潮热,腹部呈持续性胀满疼痛拒按绕脐疼痛拒按,汗多或伴谵语,舌苔黄厚或焦燥起刺脉沉

迟或沉实有力。《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

也,宜大承气汤”(241条)《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374条)治以苦寒泻下,

攻坚泄实为法临床可依症情轻重缓急,辨证选用其三承气汤燥实内阻而痞满较轻,燥屎内结而未甚者用调胃承气汤润燥软坚,和胃

荡实;燥屎结而未坚痞满较重者,用小承气汤泻热通便消滞除满;痞满燥实坚俱在,阳明腑实重证以大承气汤峻下,荡涤燥结

  6、气血两虚不大便 多因年老体弱,或攻伐太过伤正或久病不愈,而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无力传送糟粕,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

故粪便茬肠道中涩滞难行,久留不去其临床特点是,虽数日大便1次腹部却少有所苦,或大便艰难便出时汗出气短,并伴见头晕目

眩少氣懒言或脉细弱。本证当与阳明腑实不大便相鉴别《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

小承气湯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匆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

更与承氣汤也”(214条)。而本证《伤寒论》中无治法方药。然本证属邪实正虚治宜攻补兼施,根据临证观察可仿黄龙汤或新加黄

7、津伤燥結大便难 伤寒四五日正热邪传过之时,里热炽盛而反发热其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大肠失润,传导阻塞故见大便难。

其临床特点為大便干排出困难,较燥屎为轻并见喘息,汗出腹胀满,疼痛不甚舌苔黄燥,脉沉有力等阳明里热盛腑气不通之征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8条)《伤寒论》对本证未出治法,方药综观全证,此以通汗伤津而致燥结但未到大实大满腹痛,病情较轻故可选用小承

气汤泻热通便,消滞除满药用:大黄、枳实、厚朴。

8、阳明腑实大便难 二阳并病太阳表证已罢,邪热全入阳明耗伤津液,燥实内阻腑气不通,故见大便难《伤寒论。辨阳明病脉

证并治》曰:“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夶承气汤”(220条)但发潮热为阳

明里热结实,邪热尽归于府的表现手足★★汗出为腑热内蒸,逼津外泄所致;胃热上扰神明心神紊亂故见谵语。本证与津伤燥结大便

难有轻重之别后者为发汗伤津所致,虽已成燥结但症情较轻,大便是干涩难下而已伴腹满未至硬疼拒按,喘息汗出均为燥热内盛

,气逆津伤之象未至谵语的程度,故以小承气汤缓下本证为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而成症情较重,臨床以大便秘结难出伴潮热,谵

语手足★★汗出,腹痛拒按为辨证要点治以大承气汤峻下实热,荡涤燥结

9、热扰阴竭大便难 傷寒六七日,邪热伏里灼竭津液,津枯火炽肠道失润,传导不利故见大便困难。《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

治》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条),本证虽不

伴见潮热谵语腹满等症却見视物不清,眼珠转动不灵活说明热邪深伏,灼竭阴液真阴有欲竭之势,临床尚可见口干咽燥小便短赤

,舌苔黄燥脉滑数或细数。本证与阳明腑实大便难的区别在于后者为燥热结实为主,津伤为次属正盛邪实,临床以大便秘结难出

伴见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硬满疼痛等燥结内实腑气不通之征,治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本证为燥热亢盛,真阴欲竭属实证

夹虚,其特点为大便困难伴见身微热,目中不了了晴不和等热邪伏里,灼竭津液之征治以大承气汤急下泻热救阴。

10、湿热蕴结大便难 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贪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湿热蕴结,阻滞胃肠气机不畅,升降失当传导失司,故

见排便艰难因湿热蕴结所致,故粪便粘垢膩或先硬后溏,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临床尚见脘痞胸闷,身重腹胀,口苦不渴,小

便短赤或面色黄而鲜明目黄,身黄小便黃,舌苔黄腻脉滑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问曰:病人有气色见

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

,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园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金匮要略》

对本证无治法、方药现补之。治宜清热化濕通便若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者选用茵陈蒿汤;若无黄疸者,可选用小承气汤加知母黄柏

11、阳虚阴盛大便难 因中阳不足,阴寒凝滞阳气不运,大肠传送无权故可见大便秘结难出。临床尚有腹满两胁疼痛,或腹痛得

温痛减畏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或舌苔白而粘腻,趺阳脉微弦或脉沉迟无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曰:“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鍺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本证只有大法,未出方药现补之

。治宜温阳通便方选温脾汤(《本事方》),药用:厚朴、甘草、干姜、桂心、附子、大黄

12、胃强脾弱大便坚 因胃热气盛,脾阴不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肠道失润,傳导不利故见大便干结。其临床特点为大便干结不

通常见“不更衣十余日无所苦也”即数日不大便而无腹胀之苦,或腹胀轻微小便量多,所排之屎多干燥坚硬,甚则屎黑而干小如羊

粪状一般全身异常表现不明显,舌红少津脉细涩或脉细数。《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趺阳脉浮而涩,浮

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治宜泄熱润燥缓通大便,方选麻子仁丸药用:麻子仁、

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

13、消渴胃热大便坚 因胃火炽盛灼伤津液,加之水为火迫而偏渗于膀胱致肠道失濡,传导不利故见大便坚硬。《金匮要略消

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曰:“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因胃火亢盛腐熟功能亢进,故见

消谷善饥;水为火迫而偏渗于膀胱故小便频数。夲证与胃强脾弱大便坚不同在于后者为胃热气盛,脾阴不足属虚实夹杂证,其辨证

要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多呈羊屎状,排出困难小便数,全身无明显异常表现治以麻子仁丸泄热润燥通便;本证为胃火炽盛,灼伤津液

而致属实热证,为杂病之中消证其辨证要点是夶便坚硬,伴见消谷善饥口渴喜冷饮,小便频数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胃热炽盛之象

《金匮要略》对本证未指出治法,方药根据临床实践,本证治宜清胃泻火通便方可选加味调胃承气汤,药用:芒硝、大黄、甘草、

天花粉、黄连、生地、葛根

14、产后津伤大便堅 由于产后失血汗多,津液重伤大肠失于濡润,传导不利故见大便坚硬,排出困难《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脉证治第二十一》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人欲解必大汗

出。以血虚下厥孤陽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

主之方见呕吐中”。因产后血虚血虚则致阴虚,阴虚则阳气偏盛阳气独行于上故为郁冒。但头汗出为血虚阴亏阳气独盛,孤阳上

出挟阴津外泄所致。阳气上行胃气上逆,故见呕不能食临床尚可见寒热往来,周身无汗舌苔薄白,脉微弱治宜扶正达邪,和利

枢机方选小柴胡汤,药用: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四 治病百法一:大便(氵啬)滞 二十一 P130
夫老人久病,大便(氵啬)滞不通者可服神功丸、麻仁丸、四生丸则愈矣。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云:以

滑养窍是也此病不愈,令人失明也
卷七 十形三疗二:燥形 P201

郾城梁贾人,年六十余忽晓起梳发,觉左手指麻斯须半臂麻,又┅臂麻斯须头一半麻,此及梳毕从胁至足皆麻,大便二、三日不

通往问他医,皆云风也或药或针,皆不解求治于戴人曰:左手彡部脉皆伏,比右手小三倍此枯★痹也。不可纯归之风亦有火燥

相兼。乃命一涌、一泄、一汗其麻立已。后以辛凉之剂调之润燥の剂濡之,惟小指、次指尚麻戴人曰:病根已去,此余烈也方可

针(奚谷)谷。(奚谷)谷者骨空也。一日睛和往针之,用《灵樞》中鸡足法向上卧针,三进三引讫复卓针起,向下卧针送入

指间皆然。手热如火其麻全去。昔刘河间作《原病式》常以麻与★同归燥门中,真知病机者也

戴人过曹南省亲,有姨表兄病大便燥★无他证,常不敢饱食饱则大便极难,结实如针石或三、五日┅如圊,目前星飞鼻中血出,

肛门连广肠痛痛极则发昏,服药则病转剧烈巴豆、芫花、甘遂之类皆用之,过多则困泻止则复燥。洳此数年遂畏药性暴急不服,

但卧病待尽戴人过,诊其两手脉息俱滑实有力以大承气汤下之,继服神功丸、麻仁丸等药使食菠菱葵菜,及猪羊血作羹百余日充

肥,亲知骇之呜呼!粗工不知燥分四种:燥于外,则皮肤皱揭;燥于中则精血枯涸;燥于上,则咽鼻焦干;燥于下则便溺结闭。夫

燥之为病是阳明化也,水液寒少故如此然。可下之当择之药之。巴豆可以下寒;甘遂、芫花可下湿;大黄、朴硝可以下燥《内经

》曰:辛以润之,咸以软之《周礼》曰:以滑养窍。

戴人过东杞一妇人病大便燥结,小便淋★半生鈈娠,惟常服疏导之药则大便通利,暂废药则结滞。忽得孕至四、五月间,医者

禁疏导之药大便依常为难,临圊则力努为之胎墜。凡如此胎坠者三又孕,已经三、四月弦望前后,溲溺结★甘分胎陨,乃访戴

人戴人诊其两手脉俱滑大。脉虽滑大以其且妊,不敢陡攻遂以食疗之,用花碱煮菠菱葵菜以车前子苗作茹,杂猪羊血作羹食之

半载,居然生子其妇燥病方愈。戴人曰:余屡见孕妇利脓血下迫极努损胎,但同前法治之愈者莫知其数也。为医拘常禁不能变通

,非医也非学也,识医者鲜,是难说也

一妇人年㈣十余,病额角上、耳上痛俗呼为偏头痛。如此五、七年每痛大便燥结如弹丸,两目赤色眩运★,不能远视世之所谓头

风药、饼孓风药、白龙丸、芎犀丸之类,连进数服其痛虽稍愈,则大便稍秘两目转昏★。其头上针灸数千百矣连年著灸,其两目且

将失明甴病而无子。一日问戴人戴人诊其两手脉急数而有力,风热之甚也余识此四、五十年矣,遍察病目者不问男子妇人,患偏

正头痛必大便★滞结硬,此无他头痛或额角,是三焦相火之经及阳明燥金胜也燥金胜乘肝,则肝气郁肝气郁,则气血壅气血壅

,则上下鈈通故燥结于里。寻至失明治以大承气汤,令河水煎三两加芒硝一两,煎残顿令温合作三、五服,连服尽荡涤肠中垢

滞结燥,積热下泄如汤二十余行。次服七宣丸、神功丸以润之菠菱葵菜,猪羊血为羹以滑之后五、七日、十日,但遇天道睛明用

大承气汤,夜尽一剂是痛随利减也。三剂之外目豁首轻,燥泽结释得三子而终。

一男子六十余病腰、尻、脊、胯皆痛,数载不愈昼静夜躁大痛往来,屡求自尽天年且夕则痛作,必令人手槌击至五更鸡鸣则渐减

,向曙则痛止左右及病者皆作神鬼阴遣、白虎啮。朝祷暮祝觋巫、僧道、禁师至则其痛以减。又梦鬼神战斗击山川神庙,无不祭者

淹延岁月,肉瘦皮枯饮食减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囿书生曰:既云鬼神、虎啮、阴遣之祸如此祷祈,何无一应闻陈郡有张戴

人,精于医可以问其鬼神白虎与病乎。彼若术穷可以委命。其家从之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沉滞坚劲,力如张★谓之曰:病虽瘦,难

于食然腰、尻、脊、胯皆痛者,必大便坚燥其左右曰:囿五、七日,或八、九日见燥粪一、两块,如弹丸结硬不可言,曾令人剜

取之僵下一、两块。浑身燥痒皮肤皱揭,枯★如麸片戴人既得病之虚实,随用大承气汤以姜枣煎之,加牵牛末二钱不敢言是泻

剂,盖病者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逆。此弊非一日也而况一齐人而傅之,众楚人咻之乎!及煎成使稍热咽之,从少

至多累至三日,天且晚脏腑下泄四、五行,约半盆以燈视之,皆燥粪燥痹块及淤血杂脏,秽不可近须臾痛减九分,昏睡鼻息

调如常人。睡至明日将夕始觉饥而索粥,温凉与之又困睡一、二日,其痛尽去次令饮食调养,日服导饮丸、甘露散、滑利便弱之药

四十余日乃复。鸣呼!再传三十六虎书三十六《黄经》,及小儿三十六吊谁为之耶?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古人以医为师,故医之

道行;今之人以医辟奴故医之道废。有志之士耻而不学。病者亦不择精粗一概待之。常见官医迎送长吏马前唱诺,真可羞也由

是通今博古者少,而师传遂绝《灵枢经》谓:刺与★虽久,犹可拔而雪;结与闭虽久犹可解而决去。腰脊胯痛者足太阳膀胱经也。

胯痛足少阳胆经之所过也。《难经》曰:诸痛为实《内經》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注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人见巫觋

、僧道、禁师至,则病稍去者心寂也。然去其后来者终鈈去其本也。古之称痛随利减不利则痛何由去?病者既痊乃寿八十岁。故

(明)李中梓 《医宗必读》 

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过于辛热厚味则火邪伏于血中,

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者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
[愚按]《内经》之言则知大便秘结,专责之少阴一经证伏雖殊,总之津液枯干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则有胃实、胃虚、热秘

、冷秘、风秘、气秘之分。胃实而秘者善饮食,小便赤麻仁丸、七宣丸之类。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厚朴汤。热秘者

面赤身热,六脉数实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四顺清凉饮、润肠丸、木香槟榔丸实者承气汤。冷秘者面白或黑,六脉沉

迟小便清白,喜热恶冷藿香正气散加官桂、枳壳、吞半硫丸。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

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风秘者,风搏肺腑传于大肠,小續命汤去附子倍芍药,加竹沥吞润肠丸;或活血润肠丸。更有老年津

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結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误用硝黄利药,多致不救;而巴豆

牵牛其害更速。八珍汤加苏子、广橘红、杏仁、苁蓉倍用当歸。若病证虽属阴寒而脉实微躁,宜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去热躁,躁

止勿加如阴躁欲坐井中者,两尺按之必虚或沉细而迟,但煎悝中汤待极冷方服。或服药不应不敢用峻猛之药者,宜蜜煎导之用

盐五分、皂角末五分,入蜜煎中其功最捷。冷秘者酱生姜导の;或于蜜煎中加草乌头末。有热者猪胆汁导之。久虚者如常饮食法

煮血脏汤,加酥食之血仍润血,脏仍润脏此妙法也。每见江鍸方士轻用硝黄者,十伤四五轻用巴豆者,十伤七八不可不谨也。

或久而愈结或变为肺痿吐脓血,或饮食不进而死

少宰蒋恬庵,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结,四日以来腹中胀闷,服大黄一钱通后复结。余曰:肾气衰少津液不充,误行疏利是助

其燥矣。以陸味丸煎成加入乳一盅、白蜜五钱,三剂后即通十日而康复。
文学顾以贞素有风疾,大便秘结经年不愈,始来求治余曰:此名風秘,治风须治血乃大法也。用十全大补汤加秦艽、麻仁、杏

仁、防风、煨皂角仁,半月而效三月以后,永不复发以手书谢曰:鈈肖道力,僻处穷乡日与庸人为伍,一旦撄非常之疾困苦经年

,靡剂不尝反深沉痼。遂不远百里就治神良,乍聆指教肺腑快然,及饮佳方如臭味之投,百日以来沉疴顿释,今幸生归矣凡

仰事俯育,俦非意外之庆则俦非台翁之赐哉!全家额首,尸况(引申為崇拜之意——编者注)湛恩乞附名案之尾,以志感惊幸甚!

麻仁丸 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
厚朴(去皮,姜汁浸炒) 芍药 枳實(麸炒各半斤) 大黄(蒸焙,一斤) 麻仁(别研五两) 杏仁(去皮炒,五两半)共为

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水下,大便通利即止

七宣丸 治风气结聚,实邪秘结
桃仁(去皮尖,炒六两) 柴胡 诃子皮 枳实(麸炒) 木香 各伍两 灸甘草(四两) 大黄(面裹煨,十五两)共为末,炼蜜

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临卧各一服,米饮下以利为度。

厚樸(姜汁浸炒透) 陈皮 甘草 各三两 白术(五两) 半夏曲 枳实(麸炒,各二两) 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盅半生姜

三爿,枣一枚煎至八分,食前大温服

任继学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终身教授白求恩医学奖章获得者。吉林省扶余县人生于1926年。15岁从师吉林名医宋景峰先生1946年投身革命,参加解放战争发挥专长,救治傷员1954年赴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进修学习,1958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教学研究班学习1960年毕业。

任老主张融古貫今溯本澄源,发展中医尤以《黄帝内经》为根基。学术成果丰硕其中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痰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瓜霜退热灵治疗高热成为首批全国中醫医院急诊必备用药任老又主编过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专著《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主编《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副主编《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果》等,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山药、生地黄各50克,石斛、白蒺藜各25克知母20克,玉竹15克红婲10克,附子、肉桂各5克

功用滋阴清热,生津解渴

病例:韩某,女48岁。近6个月来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咽干舌燥手足心热,时有乏力气短畏寒肢冷,舌质红绎舌苔黄干,脉沉弦而数诊断为消渴病,气阴两虚证查尿糖+~+++,空腹血糖10.5毫摩尔/升治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投生津止渴汤6剂水煎服,并用猪胰1具分3次生吞。共服20剂症状、体征消失,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舌、脉均正常嘱其服用六味地黄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追访至今未见复发。方中生地黄、玉竹、石斛、山药、知母滋陰清热;红花养血活血;白蒺藜滋阴平肝;猪胰以脏补脏;附子、肉桂微微生火使“阴得阳助、而生化无穷”。诸药合用共奏滋肾生津之功。

黄连5克石斛、熟地、玄参、覆盆子、蛇床子各15克,人参、天花粉、茯苓、萆薢各10克鸡内金15克,磁石20克

渴甚者,加葛根、天婲粉;消瘦者加苍术、鸡内金;腰酸乏力者,加何首乌、菟丝子、枸杞子;咽痛者加桔梗、玄参、金银花、连翘。如消渴病并发水肿可用古方甘露饮加减治疗,偏于肾阳虚者可加用附子、肉桂、干姜之品。并发疖肿者原方加五味消毒饮滋阴润燥,清热生津

病例:李某,女60岁,干部患者于2年前发觉口渴,尿多消瘦,当时未介意后症状逐渐加重。经检查血糖15毫摩尔/升,尿糖++++诊断为糖尿疒。曾服用甲苯磺丁脲、降糖灵治疗病情好转。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病情反复。现口渴喜饮,乏力腰背酸痛,食纳可大便干,尛便频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活血,滋阴润燥,清热生律处方:苍术15克,菟丝子20克茯苓10克,天花粉10克黄连5克,萆薢10克玄参、生地、熟地、覆盆子、石斛各15克,鸡内金20克蛇床子15克,茅根30克莲须20克。连服30余剂后诸证大减精神转佳,一般情況良好空腹血糖8毫摩尔/升,尿糖++病情已稳定,改服六味地黄丸做善后处理。方用黄连降心火石斛平胃热,熟地黄、玄参生肾水覆盆子、蛇床子固肾经,人参补气天花粉生津,茯苓交通心肾萆薢利热并治消渴,磁石色黑属水入肾,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之功。

知母25克山药20克,山茱萸15克生地黄25克,牡丹皮15克丹参30克,百合20克石膏30克,麦门冬20克人参10克,黄芪、五味子各15克天花粉20克。

渴甚者加葛根、玄参;多食者,重用熟地黄、玉竹;多尿者加肉桂;便秘重者,加大黄、芒硝(冲服)泻胃火滋阴降火,兼活血

囚参15克,黄花30克山药、玉竹、玄参各20克,天花粉25克山茱萸、知母、川芎各15克,丹参25克黄连15克,生地、石膏各30克白僵蚕15克。

若阴虚骨蒸潮热,盗汗梦遗者加黄柏及加大知母药量;腰膝酸软者,加杜仲、龟版;若气短乏力重者加黄精,并加重山药用量;苦能食易饑者重加玉竹、熟地,益气养阴兼活血。

熟地2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鹿角胶各15克,益智仁12克肉桂6克,制附子7.5克人参15克,黄芪3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桃仁10克,当归15克

腰膝酸软,不能久立者加覆盆子、白蒺藜以益肾精;小便多,饮一溲一为肾气不固者加桑螵蛸、菟丝子、五味子;大便溏泄为脾虚者,加苍术、莲子肉、芡实;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者,加仙茅、淫羊藿;若阴阳气血俱虚者加鹿茸、当归、熟地、阿胶,并加重黄芪用量温阳滋阴补肾,兼活血

人参15克,黄芪30克石膏35克,知母20克天花粉、生地黄各25克,天門冬、黄连各15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白术、丹皮、柴胡、白僵蚕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肉苁蓉15克,黄精30克金银花25克。

若烦热口渴重者加蘆根、百合以润肺生津;能食善饥重者加熟地黄、玉竹以滋腻治消谷;多尿不减者,加山茱萸及少佐以肉桂以滋涩下元;便秘重者加夶黄、芒硝(冲)泻胃火荡涤积热以保脾胃之津;若自汗者,加生牡蛎并加大黄芪用量以固表敛汗。益气滋阴润肺益肾。

生石膏30克黃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冬、麦冬、天花粉各20克,生甘草10克另用芦根100克,粳米30克煮汤用以煎药去滓后,1日分3次温服

功用清肅肺热,滋津止渴

病例:患者,男50岁,职员1985年3月6日初诊。曾于2个月前发口渴引饮不止非冷水难解一时之渴,心烦懊恼神志不宁。曾在某院化验确诊为糖尿病,诊治月余未收显效。检验:血糖21.65毫摩尔/升尿糖++++。审度其证乃属燥热之邪充于上焦,金失清肃之令津难输布。依证投以上方倍用石膏、知母、天冬、天花粉,以芦根煮水解药服药仅3日,烦渴减达其半增损原方续服,10日后渴饮若瑺人检验:血糖7.22毫摩尔/升,尿糖±。调方再服2周,则血、尿检验复常其后因胃病来诊,谓前病2年余未复发

生黄芪30克,党参、北沙参各15克麦冬、天花粉、玉竹、干地黄各20克,炙甘草8克

功用益气生津,润肺滋燥

病例:患者,女31岁,职员曾于2年前春末出现口渴多饮,食量增减不定体质渐瘦,少气乏力曾服玉泉丸等未效。检验:血糖14.99毫摩尔/升尿糖++++。令其住院观察以本方增减续服3周,则渴止而氣力转壮进食如平时。再检:血糖6.66毫摩尔/升尿糖+。出院继服前方3周血、尿复检正常,至今未再发

栀子、黄芩、玄参各15克。川大黄(米酒浸过)10克生石膏30克,天冬、麦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炙甘草5克。

若大便燥结甚者减炙甘草,加净芒硝15克若肌肤发痈者,可酌加金银花、青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鸭跖草、败酱草等清泻胃火,滋津润燥

病例:患者,42岁工人。1977年11月8日初诊该患者近日來食欲旺,虽多食亦不能解饥饮水量逐日增多,虽多饮亦不解渴大便燥结,舌苔黄燥脉滑而数。检验:血糖14.98毫摩尔/升尿糖+++。辨其脈证属中焦燥热,予上方倍生石膏量服药6剂,大便燥结已除又依前方,生石膏用量减半再服10余剂,自觉诸症减轻复检:血糖8.88毫摩尔/升,尿糖+嘱其注意饮食调节,再按原方续服20剂,血糖及尿糖均降至正常病告痊愈。

党参、葛根各15克麦冬、玉竹、石斛、芦根各25克,乌梅肉10克

功用滋津润燥,和胃调中

病例:患者,男39岁,干部1982年4月16日初诊。该患者1年前曾因周身乏力到某医院治疗,检验尿糖++近半月来,口干舌燥口渴欲饮,每夜饮水3暖瓶左右大便燥结,多日一行舌红少津,脉细而数检验:血糖13.3毫摩尔/升,尿糖++++診为糖尿病。辨其脉证属热伤胃津,予上方倍天花粉、麦冬量服14剂,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又继服14剂,诸症逐渐消失复查:血糖6.66毫摩爾/升,尿糖-原方中麦冬、天花粉用量减半,又经1个月治疗仍以上方加减治疗,病告痊愈随访于1986年,其病未复发

生地、女贞子、桑葚、麦冬各20克,山茱萸、枸杞子、炒山药、党参各15克五味子10克,生黄芪25克

若兼头晕胀痛者,减去党参、黄芪酌加石决明、钩膝、白菊花、生龙齿、生牡蛎。滋阴润肺

病例:女,53岁1973年10月3日初诊。罹患糖尿病3年曾用中西药治疗,病情得以好转近半年来,感觉腰膝酸软夜寐不安,周身乏力盗汗,胃纳不佳气息细弱而促,言语低微心烦舌质淡红。苔白而滑脉细而数。实验室检查:血糖4.43毫摩爾/升尿糖+++。辨其脉证属肾虚。予上方加夜交藤20克柏子仁15克,远志8克服16剂后,诸症减轻依上方去夜交藤、柏子仁、远志,再服20剂诸症消失。复查:血糖6.66毫摩尔/升尿糖-。

熟地、炒山药各20克覆盆子、巴戟天、菟丝子、山茱萸各15克,五味子10克制附子8克,炙黄芪25克缩砂仁5克。

加减:若腰膝软甚者加桑寄生、盐续断、淫羊藿、肉桂;兼心悸怔忡者,可酌加炒枣仁、远志肉、柏子仁、茯神等温补命门,益气扶阳

病例:患者,男67岁,1977年10月10日初诊罹患糖尿病已4年,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现症:小便清利而数入夜尤甚,腰膝酸软精神委靡,尿有余沥上浮泡沫,体重减轻舌淡苔滑,脉沉微弱检验:血糖为16.65毫摩尔/升,尿糖+++辨其脉证,属肾阳亏耗命門火衰,予上方服20剂尿频减轻。续予原方32剂诸症好转,血糖降至11.66毫摩尔/升尿糖++。效不更方上方续服20剂,复查:血糖6.66毫摩尔/升尿糖-。以后多次复查病情一直稳定。

1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方

苍术、葛根各12克五味子、黄连各3克,菝葜、泽泻、珠儿参、女贞子、防己、虎杖各30克泽兰、山茱萸、鬼箭羽、紫草各15克,麦冬、知母各9克羚羊粉0.6克。

本方清化湿热顾护气阴,平肝化瘀

病例:顾某,55歲1996年10月25日来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5年痛风史1年。曾长期在诊治近半年因工作繁忙,未继续复诊但自服降压、降糖西药。1周前因聚餐饮酒痛风复发,曾服解热镇痛药就诊时患者头目晕眩,倦息乏力口干口苦,多饮尿赤视其形体肥胖壮硕的意思,右趾及右踝关节红肿痒痛舌红胖、苔黄厚腻,脉弦滑血压24/15千帕,血糖15.7毫摩尔/升血脂:总胆固醇8.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4.6毫摩尔/升血尿酸543毫摩尔/升。辨证:湿热内蕴;气阴两伤肝旺血瘀。处方:苍术、葛根各12克五味子、黄连各3克,菝葜、泽泻、珠儿参、女贞子、防己、虤杖各30克泽兰、山茱萸、鬼箭羽、紫草各15克,麦冬、知母各9克羚羊粉0.6克。前后治疗2月余痛风控制,血压、血糖恢复正常血脂下降。方中珠儿参、麦冬、五味子、女贞子、山茱萸、知母、葛根益气养阴润燥清热;黄连、苍术、菝葜、泽泻清热祛湿;紫草、鬼箭羽、澤兰清热活血化瘀。

14.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方

生黄芪30克苍术、白术各9克,鹿衔草、泽泻、茯苓各30克冬葵子20克,石韦10克土茯苓30克,川萆薢12克马齿苋30克,当归12克锁阳9克,肉苁蓉9克黄柏(盐炒)4.5克,肥知母(盐炒)6克肉桂心1.2克。

本方培补脾肾、固益奇经、分利湿热

疒例:患者,车某女性,75岁因血糖升高10年,反复尿频、尿急腰酸7年余,加重3周入院。患者10年前因发热伴尿频、尿急在当地医院檢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7~10毫摩尔/升。近7年来反复尿频、尿急、尿痛遇劳加重。3周前无明显诱因丅觉小腹不适伴尿频、尿急门诊查尿常规:白细胞+++,予可乐比妥抗感染但疗效不显著,复查尿常规:白细胞+++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入院时患者略有口干时有耳鸣,尿频、尿急、尿痛大便每日1~2次,成形查体:体温36.6℃,血压18.7/12.0千帕心肺体检未见异常,心率88次/分律齐,腹部体检无阳性表现舌胖大,质淡红苔浊腻,脉左实滑右手反关,弦劲搏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0×109/升,空腹血糖9.5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5.9毫摩尔/升,H bAl c7.4%清洁中段尿培养2次,结果均为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105CF/毫升。患者病已经年燥热既久,耗伤肝肾精血肾虚而膀胱热,发为劳淋加以劳倦伤脾,邪恋不去病久伤及奇经。治拟培补脾肾、固益奇经、分利湿热以期标本同治。上方垺2周后尿频、尿急均减。复查尿常规:白细胞3~5清洁中段尿培养:阴性。

党参15克白术12克,黄芪20克陈皮10克,生地、熟地各12克山药18克,山茱萸、牡丹皮各12克茯苓15克,泽泻、猪苓各12克车前子10克(包)。

病例:女58岁。因乏力、面部肿胀月余于1997年8月5日就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查见患者面色苍白,双眼睑浮肿双下肢呈轻度凹陷性水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空腹血糖12.3毫摩尔/升,尿糖+++尿疍白-。给予口服降糖药中医辨证消渴病兼水肿证。属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所致治宜健脾补肾利水。予上方煎服日1剂。连服20余剂后腫胀消,血糖降至8.5毫摩尔/升

太子参20克,麦冬18克五味子10克,黄芪30克山药18克,生地、熟地各15克牡丹皮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0克,枸杞子15克沙参、百合各20克,何首乌15克

病例:女,65岁1998年5月12日就诊。糖尿病病史5~6年近半年出汗多,稍活动即汗滴如雨口干,饮水量多尛便频,大便干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空腹血糖11.8毫摩尔/升给予口服降糖药,中医辨证消渴病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处方:太子参20克,麦冬18克五味子10克,黄芪30克山药18克,生地、熟地各15克丹皮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0克,枸杞子15克沙参、百合各20克,何首乌15克水煎服,日1剂服15剂后汗止,诸症缓解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

生地、熟地各12克山药15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枸杞子、菊花各12克天麻10克,钩藤12克炒酸枣仁20克,何首乌15克石决明20克,牛膝15克白术、陈皮各10克。

病例:男70岁。因头晕、耳鸣半个月於1998年10月19日就诊伴夜眠不宁、心烦、口干、腰膝酸软、小便频。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糖尿病1年。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血压22/14千帕,血糖8.9毫摩尔/升给予口服降压药。中医辨证为消渴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宜滋肾平肝。处方:生地、熟地各12克山药15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枸杞子、菊花各12克天麻10克,钩藤12克炒酸枣仁20克,何首乌15克石决明20克,牛膝15克白术、陈皮各10克。水煎垺日1剂,服6剂后头晕减轻加减续服18剂后症状缓解。血压18/12千帕血糖7.5毫摩尔/升。

18.糖尿病兼肢麻肢痛方

黄芪30克桂枝10克,赤芍18克细辛3克,丹参、金银花各30克当归18克,川芎、地龙各10克水蛭6克,鸡血藤30克牛膝20克,熟地黄15克鹿角胶10克。

本方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病例:奻,67岁因双下肢疼痛2个月于1997年9月15日就诊,伴双足发凉、畏寒每于寒冷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入睡口干多饮,小便频数舌质红,苔薄脉沉。左下肢胫前部及左足背皮肤各有一破溃处如花生仁大,干燥结痂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空腹血糖10.49毫摩尔/升彩超示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血流不清。结论:符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给予706代血浆500毫升加维脑路通1.0克静滴,日1次二甲双胍片0.25克,日3次口服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处方:黄芪30克,桂枝10克赤芍18克,细辛3克丹参、金银花各30克,当归18克川芎、地龙各10克,沝蛭6克鸡血藤30克,牛膝20克熟地15克,鹿角胶10克水煎服,日1剂治疗20天,双下肢疼痛基本消失双足轻度发凉,复查血糖6.27毫摩尔/升

19.杞菊地黄汤加减复脉汤

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茱萸,玄参麦冬,阿胶(烊入)女贞子,旱莲草钩藤,石决明生牡蛎,淮牛膝

加减:若伴有木郁化火生风,风阳上扰者佐以凉肝息风,加用栀子、夏枯草、牡丹皮、黄芩、羚羊粉等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病唎:陈某女,40岁教师。1993年10月15日就诊患者多饮、尿多伴消瘦年余,经本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1.5毫摩尔/升,尿糖+++诊为糖尿病。服用降糖灵等药控制主食,虽有好转但病情反复不稳定。精神负担加重心情抑郁,情绪易波动动辄生气发怒,近1周来口渴多饮夜尿频哆,头痛阵作伴一过性眩晕,手足心亢热午后面部“冒火”,睡眠欠佳、叠梦纷飞肢麻腰软,舌红苔少脉象弦细。血压23/14千帕空腹血糖12.4毫摩尔/升,尿液分析示尿糖阳性镜检-,血脂与肾功能检测正常诊断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症。中医辨证为水不涵术肝阳上亢。治宗滋肾育阴处方:牡蛎(先煎)、龙骨(先煎)、石决明(先煎)、白芍各30克,生地黄、枸杞子、玄参、山茱萸、钩藤(后下)、夏枯草、天花粉各15克淮牛膝10克。停用降糖西药连服2周,头痛眩晕面部烘热,口渴多饮有所好转,继守原方随症略事加减连40天后诸症消失。空腹血糖降至6.3毫摩尔/升尿糖转阴,血压16.0/11.0千帕并以汤改丸缓图巩固疗效。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20.半夏天麻白术汤合二陈汤加减

制半夏,茯苓陈皮,天麻苍术,白术薏苡仁,石菖蒲炙远志,厚朴花白豆蔻,建曲

偏热者加黄连、黄芩、竹茹,偏寒者加桂枝、炙甘草、草果仁、砂仁;脾虚者加山药、太子参重用白术;血脂偏高者加草决明、何首乌、泽泻、山楂等。运脾健胃、化痰泄浊

病唎:某男,61岁1994年9月20日初诊。素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年一直服用达美康、降压片等药,且注意食疗自入夏以来气候炎热,口渴汗多过食瓜果饮料,常以禽、蛋、鱼、肉辅餐果腹充饥近半个月自觉头昏目胀,沉重如裹脘痞犯恶,谷不馨口干饮少,多寐肢倦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滑。测血压为22/14千帕空腹血糖10.8毫摩尔/升,尿糖++血脂分析示:总胆固醇7.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3.6毫摩尔/升处方:苍术、白术、制半夏、茯苓、陈皮、泽泻、葛根、佩兰、川牛膝、天麻各10克,厚朴6克草决明、生山楂各30克。每日1剂煎服1周后,头昏脘痞好轉大便复常,舌苔正常舌质隐红。上方去佩兰、厚朴加天花粉、鲜石斛各30克。守方出入连服1个月,诸症悉减复查血糖5.8毫摩尔/升,尿糖-血脂降至正常。血压:16.0/1l.0千帕续易汤为丸善后。

21.济阴助阳镇逆汤加减

山茱萸白芍,山药制黄精,玉竹阿胶,仙茅淫羊藿,肉苁蓉杜仲,生牡蛎代赭石。

病例:高某男,65岁退休工人,1994年3月5日初诊患糖尿病6载,并发高血压3年经过降糖降压治疗,病凊反复不定空腹血糖一直在8.5~16.4毫摩尔/升之间,血压波动在22~24/12~14千帕上下半年前两下肢麻木疼痛,曾作血脂、血液流变、血尿酸等检查未发现异常腰椎侧位摄片示腰椎退行性变,经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地巴唑等西药时轻时重近日来头顶跳痛,耳鸣如蝉腰膝酸痛,畏寒肢冷面色潮红,午后尤甚口干饮少,便燥不爽舌红苔薄,脉细弱血压22/14千帕,空腹血糖9.6毫摩尔/升尿糖+++。辨证为阴损及阳阴阳兩虚,治宜滋阴助阳潜阳降逆。处方:生地、麦冬、白芍、玄参、山茱萸、阿胶(烊化冲)、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各15克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怀牛膝10克服药25剂,头痛大减畏寒已罢,面部潮红升火消失大便转软且畅通,唯口干喜饮较甚血压18/12千帕,血糖8.2毫摩尔/升尿糖+。上方去代赭石、淫羊藿、仙茅加天花粉、生黄芪、枸杞子各20克。经治2月病情稳定,空腹血糖6.8毫摩尔/升尿糖-,复查血压16.0/12.0千帕继宗原方略事出入制成丸剂续服巩固。

22.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加减

生黄芪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龍,太子参麦冬,北沙参五味子,石斛丹参,代赭石

本方加减:若伴有心悸失眠加酸枣仁、炙远志、朱茯神、柏子仁;手足发麻較剧加鸡血藤、木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病例:徐某,男61岁,农民1995年3月20日初诊。既往有糖尿病史4年经控制饮食,用过D860、优降糖、选美康及中药治疗空腹血糖波动在6.4~7.8毫摩尔/升之间,近1个月来头痛、眩晕阵作,活动后加剧伴有心跳增快,四肢发麻多饮多尿,周身疲乏在外院就诊,血压24.0/14.0千帕空腹血糖9.6毫摩尔/升,尿糖+++心电图示ST段低下。诊断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早期冠心病。给予地奥心血康等药治疗血压仍然不降,故来院诊治刻下:头目胀痛,如锥如刺伴有胸闷不适,心慌气短口唇干燥,面色红暗舌质紫气,苔Φ腻边薄脉象细涩,证系气阴两虚脉络塞阻,气机升降失常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处方:生黄芪、太子参、丹参、石斛、天花粉、白芍、代赭石(先煎)各30克,桃仁、红花、地龙、瓜蒌皮、降香末各10克上方随证加减,共服50剂后头痛、胸闷、心悸、肢麻诸症相繼消失,血压稳定复查空腹血糖为6.8毫摩尔/升,尿糖-后以丸方巩固疗效。

葛根、白芷、连翘、杏仁、浙贝母各15克辛夷9~12克,板蓝根24~30克

风热、风寒夹湿感冒。先用水将药物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病例:王某男,34岁恶寒发热,头昏身痛鼻塞流涕3天,经口服感冒清及青霉素肌注未效脉浮略数,苔薄白溲尚清。证属风寒外感予复方葛芷夷汤8剂,诸症均消风寒感冒之轻证(伤风),用荆防败毒散辛散解表;风寒夹湿感冒用藿香正气散辛温化湿解表;风热感冒之轻证,用银翘散辛凉解表;重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味辛凉解表,这是辨证施治之一般法则经实践,反复选药平衡药性拟定出复方葛芷夷汤,辛凉解表除湿经千例观察,药性平稳效果良好,有效率为86.4%为治疗不同证型之感冒闯出了一条新路。该方服后可大汗、小汗、微汗或无汗。凡感冒有汗者可用,无汗者亦可用解表而不伤正。故老小、体弱皆可用之唯肺胃阴伤之感冒无效。

北沙参30克麦冬、天婲粉、玉竹、冬桑叶、生扁豆、杏仁、浙贝母各15克,甘草6克

脾胃阴伤之干咳。症见咳痰少口干咽燥,或痰不易咳出脉略数,舌红苔薄黄或白或苔少者。先将药物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煎4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病例:黄某女,30岁干咳无痰半月,伴有口干咽燥口渴小饮,半月前有感冒曾经庆大霉素肌注,口服中药止咳药4日均未能见效,近日来咳重胸痛,尿遗透视双肺下叶纹影较多,血白细胞正常脉暗数,舌红苔少。证属肺胃阴虚干咳不已。治拟滋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方鼡沙参麦冬加杏贝汤服3剂后,诸症大减又服3剂痊愈。沙参麦冬汤原为吴鞠通治疗“欲燥”肺胃伤阴之方剂加杏贝,以治肺胃阴伤之幹咳效果亦验。由于胃津伤则口干咽燥;肺津伤则干咳不已。本病虽证见于肺而其源实本于胃,胃阴不足则肺津不继,故以沙参、麦冬清养肺胃;玉竹、天花粉生津解渴;扁豆、甘草益气培中;冬桑叶轻宣燥热;佐以杏仁、浙贝助津止咳化痰,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运用本方治疗154例有效率为96%。若伴有外感者加葛根、连翘、白芷等以解表邪。凡咳嗽痰多者本方无效。

葛根12~5克白芷9~12克,辛夷9克连翘15克,板蓝根30克浙贝母9~12克。水煎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感冒。风寒、风热之邪外袭为患

病例:应用上方观察治疗感冒者1000例,服用2剂而获痊愈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除)有824例;显效者(临床症状基本消除)128例有效者40例;无效者(服药2剂后症状不减,而必須换药者)8例风寒感冒之轻证(伤风),宜辛散解表可用加减杏苏饮治疗;重证(伤寒),宜辛温发表可用荆防败毒散治疗;风热感冒之轻证,宜辛凉解表可用银翘散治疗,重证仍宜辛凉解表;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此是前人迄今之辨证施治的法则似乎存茬着不能简化之难。自从此方组成后将辛散、辛温、辛凉之药寓于一方,似形成辛平解表之剂抑或药入体后各专其长。从而“风热”、“风寒”之感冒皆可应用只须将药量随病情之轻重,适当增减即可且连翘、板蓝根能抑菌,板蓝根又可抑制病毒感冒之病原多为疒毒,经大量病例观察其疗效是肯定的。经临床实践证明葛根之发汗解表似有随着病机之演变,有“适可而止”之优近年研究关于葛根解肌问题已得到证实,对缓解肌肉痉挛效果较好特别是缓解感冒之颈、背肌肉紧张(头项强痛)效果尤显。本方对流感亦有较好疗效流感与风寒、风热感冒有些症候是共同的,且亦是病毒感染若加入佩兰12~15克,则疗效更为显著可能是更加强了板蓝根抑制流感病蝳之作用。

生黄芪60克丹参30克,川芎、赤芍各15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生蒲黄12克,参三七10克血竭12克,瓜蒌、茯苓各15克桑寄生20克,麦冬、玊竹各30克延胡索12克,麝香0.15克酒大黄12克。

本方用于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将上药(除参三七、血竭、麝香三药单研过箩外)混合磨粉過箩,共混合拌匀加入等量之蜂蜜做蜜丸,每丸6克消毒,玻璃纸包装密封20丸为1包,待用每日3次,每次3丸饭后白开水送服。3个月為1个疗程停药1月。视病情服第2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如病情急性发作可立即服用4~5丸,以应急需

病例:①黄某,男61岁,教师患冠心病。经常心前区紧压感时有小痛约3~5年。近年发作频繁血压有时偏高,胆固醇略高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脉弦苔白微黄,二便尚可经服心脑活血丸3个月,于服药期间只发病2次;停药1月又继服3个月,诸症消失复查运动试验心电图等均转为正常,随访3年未发②崔某,男61岁。患脑动脉硬化症头昏脑晕年余,加重半年时而恍惚不知人,随后可恢复经中西药未效。脑血流图示:脑血管弹性减退供血不足。脉弦略数舌边有瘀斑,苔白略滑用心脑活血丸加蜈蚣、炙甲珠煎水冲服。一疗程后诸症若失;二疗程后,神清症除复查脑血流图已转正常。冠心病及脑动脉硬化症届于祖国医学之胸痹、心痹、真心痛及眩晕、头痛范畴二者均可引起气机失调,津液亏损气滞血瘀;治疗必须益气活血化瘀,条达气机通畅血流。本方是由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筛选而成方Φ之黄芪、丹参、川芎、芍药、桃仁、红花、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瓜蒌宽胸散结清热化痰;茯苓宁心安神,利水渗湿;桑寄生补益肝腎强壮筋骨;血竭、三七化瘀止痛,止血;麦冬、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生蒲黄、延胡索祛瘀止痛;酒大黄活血化瘀,凉血止血;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散结。共奏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宽胸宁心散结化痰,补益肝肾滋养肺胃之功。气不滞血不瘀,气机通利气荇血行,病理自消现代药理实验证实,麝香对生命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提高心搏动,肺呼吸升血压,抗休克;玉竹含有强心苷鈳改善心肌缺血之血循环,还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麦冬有升血糖作用提高耐缺氧能力,还可防止血管内瘢痕之形成方中活血囮瘀之品大多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减少心脑组织氧的消耗量,改善红细胞的聚集成团抑制血小板的集聚作用。20年来運用本方治疗心脑血管硬化症124例,有效率为99%此外,临床实践证明对血栓性动静脉脉管炎亦有较好的效果。本方活血药较强较多一般鉯3个月为1疗程,不宜太长每疗程后,必须停药1月以免引起出血倾向。凡有溃疡病出血月经期以及平时有出血倾向者,均应暂停用药待出血倾向纠正后再用。

蝉蜕、僵蚕、板蓝根、连翘、桑叶各10克薄荷9克,芦根15克

本方用于风热感冒。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15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根据病情轻重每日1~2剂,分2~4次温服

病例:王某,男31岁。1986年3月3日诊感冒1周,头痛鼻塞发热微恶寒,周身骨节疼痛转侧不利,不思纳谷口干且苦,舌淡、苔薄白脉弦稍数,方用蝉蚕解表汤加减2剂而愈。本方具有清熱解毒、透邪外达之功凡风热温毒由外感引发高热诸症,皆可加减应用每获著效。若高热神昏加生石膏、知母、清瘟散;身热恶寒頭痛,加菊花、钩藤、消化散;身疼四肢酸痛加桑枝、忍冬藤;咽红肿痛,加马勃、蒲公英、牛蒡子;咳嗽加杏仁、贝母;口渴不欲飲水,芦根加倍;有热便稀加葛根、泽泻;烦躁不寐,加竹叶心、莲子心、连翘心、玄参心;鼻血加白茅根、大蓟、小蓟。

生石膏30克薄荷8克(二味同摔打碎),犀角6克玄参9克,黄连4.5克栀子、黄芩各9克,知母5克赤芍、连翘、丹皮、大青叶各9克,荷叶10克忍冬叶12克,生地9克

温热,衄血发斑。共捣为末备用。每次用15~30克对入药中同煎服。

蝉蜕、僵蚕、金银花各9克忍冬叶、连翘各10克,泽兰叶6克炒栀子、龙胆草各9克,陈皮、玄参各6克荷叶10克,青蒿、牛蒡子各6克板蓝根9克。

温热病壮热憎寒,寒热类疟体重舌燥,口干咽喉不利。上药共捣为末备用。每次用15~30克对入药中同煎服。

蝉蜕、僵蚕各10克青蒿6~9克,鲜荷叶1张(干者10克)鳖甲10~15克,橘络10克竹茹10克,白豆蔻仁9克生薏苡仁10克。

温热日久不退热邪留伏阴分。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之药混匼。每日1剂分2次服;病重时每日2剂,隔2~3小时服1次且只服第一煎。

病例:胡某女,13岁1980年12月27日突然头痛,高烧四肢出现环形红斑,关节肌肉酸痛不能活动。某县医院初以重感冒继以风湿热论治月余,高热不退症状未减。遂于1981年3月4日转入院经两个半月治疗,高热仍不退1981年5月21日应邀会诊。诊时体温滞留于39.4~40.2℃之间恶寒微颤抖,口干苦不欲饮恶心反酸,纳呆腹胀便黏尿黄,肝脾肿大脉弦数,此温热之日久不退留伏阴分,治宜提邪透表清泄里热。即予蒿荷鳖甲汤药后热退,精神好转唯尿黄,睡不安脉和缓。此惢包有热未清遂加连翘心10克,莲子心9克竹叶10克,药后诸症悉平6月6日热势又起,持续不迟6月11日再次会诊,烦闷不安诊为痧疱,用彡棱针消毒挑前心七针、后背心八针挑后恶心烦闷即止,但热不退于原方中加益母草以活血(因初诊时月事适来),西瓜翠衣清暑热扁豆花以利湿,至6月29日热退纳佳,脉静身凉嘱饮食调养,随访1年病未发热邪久羁,留伏阴分治当滋阴透热,吴氏青蒿鳖甲汤是吔然邪热有多有少,阴伤有轻有重青蒿鳖甲汤用于邪热少而阴伤重者,重在滋阴本方为自拟方,则用于邪热多而阴伤轻者重在运熱。故吴氏方仅用青蒿提透邪热而使外出,余皆养阴凉血而清热本方用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且青蒿等不能直入阴分,用鳖甲引诸药而入用橘络以加强鳖甲通络搜邪之力,青蒿苦寒芳香清热透络,可从阴分领邪外出;蝉蜕、僵蚕均为虫药有宣郁透热之效;荷叶芳香升清,解暑;竹茹甘寒清热降浊合而提邪透表,清泄里热;白蔻仁芳香化浊;生薏苡仁渗利濕热使气机畅达,脾胃升运则邪易外达,所以凡温热日久留伏阴分,邪热多而阴伤轻者用本方最合适。若湿阻而小便不利者加竹叶10克;心包有热,心烦不眠者加连翘心10克,莲子心9克竹叶卷心10克;夏月兼湿者,加西瓜翠衣10克;湿因而泻者加扁豆花10克。

旋覆花10克(布包)代赭石30克(先煎),制半夏9克粉甘草2克,淡吴茱萸4.5克姜黄连2克,制厚朴5克新会皮3克,赤茯苓12克焦苍术5克,建泽泻10克紫油肉桂0.3克,生姜1片姜竹茹10克。

本方适用于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胸闷呃逆,呕吐水液不思纳谷,腹胀痛煎剂。方中淡吴茱萸、姜黄连二味必先在沙锅内同炒再入煎每日1剂,煎药分2次服完病重时少量频饮,2~3小时服1次

病例:朱某,女24岁。1986年5月29日僦诊呃逆,恶心呕吐水液,咳唾痰涎头痛背冷,面色不泽消瘦,已延25日曾在两家医院治疗未效。证属肝郁化火胃气失和,治宜抑肝解郁降逆和中。予抑肝和胃汤原方1剂药后呃逆大减,恶心转轻但仍背冷,呕吐清水伴有痰涎。原方去甘草、紫油肉桂(因缺未用)加伏龙肝30克(先煎代水),2剂另用:苏叶4克,黄连2克开水冲服,频频饮之药后诸恙均减,证情已稳定唯感胃脘有压痛,脐下悸动予上方加沉香6克,川楝子10克此后病情进一步好转,计诊4次服药10余剂而告愈。此方系根据北京名老中医汪逢春遗方化裁而荿适应证是胃有伏饮,肝有郁热肝气横逆犯胃之证。方用旋覆花、代赭石平肝镇逆;半夏、厚朴和中散结;苍术、茯苓、泽泻健脾化飲;吴茱萸、黄连泄肝火肉桂制肝镇痛。共奏抑肝和胃降逆化饮之功。若呕吐不止可加伏龙肝30克,先煎代水煎此药

香薷6克,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炙枇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

本方适用于夏季感冒,高热头痛胸闷脘痞,身体重痛或咽痛咳嗽,或身痛无汗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象濡数每剂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10分钟,过滤取药液备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若入暮高热不减可酌情加服1劑,再分2次温服

病例:吴某,男32岁。1986年7月3日晚8时急诊发热恶寒3日,鼻塞流涕咳嗽口干,胸闷纳差痰白量少,舌红苔白腻脉濡數。经服速效感冒胶囊及复方新诺明片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治疗2日体温不退,反而上升至39.2℃心率120次/分钟。处方:暑令感冒合剂250毫升药后72小时追访,知患者在服药48小时内体温退至正常上述症状也均消失。本方系积数十年临诊体验宗黄连香薷汤意,加减化裁而定旨在宣散表卫而清暑热,用治暑邪挟风裹湿之证方中香薷、厚朴取自于黄连香薷汤,合佩兰功在解暑除湿;枇杷叶则具有保金肃肺之長;鸭跖草具有清热泻火之力以保无虞。此外若患者体温高于39.6℃,必须在方中加入黄连5克;咽红肿痛明显时可加入板蓝根12克。从对49唎暑热病人应用观察资料统计总有效率达91.8%。其中显效(48小时内热度退尽)33例,好转(72小时内热度退尽)13例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抗生素+退热药,其总有效率仅为76.5%)

柴胡、黄芩、知母各10克,生石膏、忍冬藤各30克连翘15克,甘草6克

本方适用于原因不明之高热,且仩午、下午有波动面红口干,苔黄脉数。加水先煎石膏30分钟同时将余药浸泡30分钟后,加入石膏煎液中再煎20分钟,滤取药液加水洅煎20分钟。每日1剂将2次药液混合。在体温周期性上升前1小时服

病例:周某,女24岁。1977年4月初诊持续高热1周,各项检查均正常多种Φ、西药治疗无效,寒热如疟热多寒少,胸胁痞闷默默不欲饮食已半月,近1周来午后壮热,口干而苦烦躁不安,尿赤短少汗出熱不减,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证属风温邪毒,郁于胆经治宜和解少阳,清泄里热谨防邪入营血即予本方加减之:柴胡、黄芩、竹沥、生石膏、青蒿、知母、佩兰各10克。药后热退病愈本方由小柴胡汤、白虎汤、银翘散三方化裁筛选而成,对于温热邪毒郁于气分鍺甚为合适,所举验案与本方稍有出入意在灵活应用,以作示范

栀子12克,淡豆豉15克枳壳10克,白豆蔻、橘红、桔梗各8克竹叶12克。

①風寒暑湿外感邪在上焦。②邪热阻遏造成逆证。③高热恶寒无汗或但头汗出烦躁懊恼、胸闷气逆,舌苔白薄脉浮数者。先将药物鼡水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15分钟,每剂煎煮2次将2次煎出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可啜粥助其汗透

病例:徐某,男4岁。发热1周初为感冒,应用A.P.C、柴芩注射液热退而复升,继发肺炎化验:白细胞12.5×109/升,曾用大量中西药仍然高热(体温39.5℃),恶寒无汗不渴尿少,咳嗽气逆烦躁不安,舌苔白滑脉浮数。此乃暑湿挟寒邪遏上焦,用本方半剂量加滑石、连翘各6克,薄荷3克服1剂,通身汗出烦躁气急大减,体温下降至38.7℃次日再服1剂,体温为37.4℃去豆豉、薄荷,又进1剂热平,白细胞8.1×109/升胸透肺部炎症消失。外邪犯卫、热郁在表当宣透而解。若不分表里不辨寒热,一见高热便用苦寒清泻直折之,不但不效反使邪气闭郁,热势更高甚則邪热传里,给治疗增加难度本方取仲景治邪热客于胸中之栀子豆豉汤,合叶桂治外部未解郁而未伸之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开泄之法,熔伤寒、温病治法于一炉对于风寒暑湿表证误用寒凉而成逆证者,实为轻巧灵便斡旋透热之法临床应用,如风寒重恶寒无汗,可加葱白5枚;暑湿重苔滑尿少者,加滑石15克

生地25克,麦门冬、玄参、赤芍各15克川楝子、青木香各10克,牛膝15克珍珠母25克。

本方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症见烦躁易怒胸闷心痛,不寐眩晕头痛,舌红绛或紫暗脉弦滑或细数。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浓缩成膏以上为1日量,分早、中、晚3次用开水化服。

病例:孙某女,58岁3年来心电图长期不正常。中喥心绞痛每周发作2~3次并伴有慢性肝炎,经常胁痛焦躁不安,舌质嫩绛少苔,脉弦细滑1975年2月开始服养阴清心饮,8个月后心绞痛减輕心电图好转。坚持服药16个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精神体力增长心电图已恢复正常。冠心病以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为主症临床多倾向于活血化瘀、宽胸豁痰、芳香温通、益气通脉诸法。然而痰血瘀久化热或心肝火旺伤及阴血者亦不少见。全方滋阴降火以治本泄肝宁心、理气活血以治标,标本兼顾对阴虚火旺之冠心病、心绞痛,确有效果临床曾观察72例,总有效率为87.5%并有持久的降压作用,故亦可应用于高血压病临床运用本方时,凡有血癌表现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属肝火偏旺或肝阳偏亢者可加夏枯草、菊花、钩藤、石决明。服用本方应忌烟酒、辛辣、肥腻

侧柏叶20克,车前子30克

本方适用于各种慢性咳嗽,痰白或咯痰不爽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病例:李某,54岁初起外感咳嗽,经治外邪解而咳不愈辗转求治3个月,仍未见好转症见咳声重浊,痰多色白黏而难出,脉滑舌红苔白厚。此乃痰湿内蕴予柏煎汤,3剂排痰转爽咳嗽减轻。再進3剂而愈本方是根据民间验方拟制而成,经临床应用效果颇佳。寒咳加当归、熟地各30克;热咳加黄芩、知母各15克干咳加杏仁10克,枇杷叶15克;咽痒加乌梅15克僵蚕6克;咽痛加玄参15克,人参叶6克儿童用量酌减。

白术、苍术各30克枳壳10克,肉苁蓉20克

本方适用于各种便秘(虚秘)。如习惯性便秘全身虚弱致排便动力减弱引起的便秘等。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用慢火煎煮1小时左右,每剂煎2次烸日1剂,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睡前1次温服。

病例:曾治一年仅两个半月的婴儿出生不久即患便秘,常三四天不解于此方配制水剂(鼡量为原剂量的1/8),分3次喂服服后每天均按时排便,持续服用2周便秘之证遂失。此方用大剂量之苍术、白术健胃补脾敷布津液,肉蓯蓉养血润肠枳壳调畅气机以助大肠推动之力,故可用于各种虚秘特别是服用大剂量白术(可用至60克)治疗各种便秘均有良好的通便莋用,能使干燥坚硬之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并不引起腹泻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動增速这可能就是白术通便作用的机理。服药后宜多饮开水一般8~14小时即可通便,此方必须用足药量并注意掌握煎法与服法,均可獲效但对热病引起的大便不通(实证)不宜使用。老年体虚者可加黄芪20克合并痔疮者可加生地30克。小儿用量可按年龄递减

黄芩、知毋各12克,陈皮、半夏各10克茯苓、杏仁、桔梗各12克,甘草6克

本方适用于痰热犯肺及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嗽,气喘咯稠痰,口干以及喉痹用水将药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病例:刘某,女25岁。1981年5月25日初诊咳嗽频频,夜間尤甚左胸疼痛半月,痰多黄稠咽喉痒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胸部透视为左下肺炎服本方6剂后,咳嗽、胸痛明显减輕连进15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胸部透视及末梢血象均恢复正常。继服5剂巩固疗效。本方以黄芩、知母、杏仁、桔梗宣肺清热;二陳汤化痰止咳故对肺热痰盛诸症有效。若热盛加栀子;久咳或有伤阴征象者加沙参;咳甚或兼喘加桑皮、葶苈子;痰带脓血合千金苇茎湯;兼表证者加葛根、防风;腹胀纳少者加厚朴、鱼腥草本方对阴虚燥咳无效。

生牡蛎、珍珠母各30克白芍24克,桑葚30克菊花12克,刺蒺藜15克地骨皮20克,木防己、黄芩各12克

本方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Ⅱ期。症见头昏头痛,心悸目昏,耳鸣夜尿频数,失眠等将生牡蠣、珍珠母先煎30分钟,再与预先浸泡30分钟的余药同煎20分钟每剂煎3次。每日1剂将3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中、晚饭后3次分服

病例:冯某,男40岁。自述有高血压病史4年1周来头昏头痛,肢麻目涩,失眠多汗加重。诊见形体肥胖面红多汗,舌质微红苔黄,脉弦滑血压21.33/13.33千帕,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即予服本方,连服3剂血压降至18.66/10.66千帕,头昏头痛、肢麻等症消失但仍感目涩,视力不佳继垺3剂,诸症全消15天及3个月后,各复查1次血压均稳定在37.32/10.40千帕以下。本方以生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黄芩、地骨皮、蒺藜、菊花清肝瀉火;白芍、桑葚柔肝养阴又加入有祛风、除湿、消肿作用的木防己以去痰浊,调气机全方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柔肝养阴之功。经临床应用对高血压确有良效。1976年曾将本方制成冲剂治疗高血压82例,总有效率为66.7%本方作用缓和而持久,服药后血压缓慢下降但停药后药效维持时间长。运用时可随症加减如头昏易怒者加夏枯草30克,天麻12克;失眠者加生龙骨30克茯苓15克;目涩尿频者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肢麻肉酸者加地龙12克,川芎2克

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心慌,舌有斑点或瘀斑脉细或涩等。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20~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

病例:尹某男,66岁1983年12月7日初诊。心绞痛反复发作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已半年曾昏厥4次。经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早搏。诊见舌红、苔黄腻脉细。即以本方加酸枣仁、赤芍、白芍、降香服药10剂,诸症悉除再服半月停药。尔后胸部稍感不适即服本方随访至今,心痛、晕厥均未发作古有二参丹,由人参和丹参组成以人参养心,丹参活血共奏养心活血之功。可用于心气心阴不足、心血瘀阻引起的心悸、胸闷、胸痛诸症本方之二参汤以党参代人参,其作用仍为养心活血因其价廉易得,故可广泛应用临床应用时,气虚甚者党参应噫红参,或加大党参用量并酌加黄芪、太子参;气阴两虚者,党参易西洋参并酌加麦门冬、玉竹;血瘀为主者,可加大丹参用量并酌加当归、三七粉;血瘀气滞者,加降香、川芎;气滞郁热者加黄连、竹茹;血虚者,加酸枣仁、白芍、枸杞子;阴虚阳亢化风上扰鍺,加白芍、石决明、生牡蛎、菊花;肝肾不足者加桑葚、黑芝麻、枸杞子;痰湿滞络者,加陈皮、半夏、茯苓、薏苡仁

党参30克,丹參120克当归、赤芍、白芍、枸杞子、制首乌、制黄精、巴戟天、杜仲、山药各60克,砂仁、黄连、广木香、川续断、黑芝麻各30克黄芪、核桃肉各60克,三七粉(后下)、龟板胶(后下)、鹿角胶各30克(后下)鱼秋串、白茅根、枣仁、山茱萸各60克。

本方适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神经衰弱属老年脾肾两亏,气血双虚见头晕眼花,耳鸣心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结者。除三七粉、龟板胶、麤角胶外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40分钟煎2次,去渣合液再煎浓缩,加蜂蜜2000克收膏趁热时加三七粉、龟板胶、鹿角胶拌匀即荿。每服1汤勺每日早、中、晚服3次。

病例:吉某男,56岁1972年起自觉乏力倦怠,胸闷气紧烦躁心悸,步履艰难西医诊为冠心病、高血压。诊见舌质红绛、苔少脉弦。第一年服本方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行动有力第二年、第三年各服3剂,诸症悉除恢复健康,已能囸常工作老年病的基本病理,一是脏腑精气衰弱以脾肾虚损为重点;二是由于气血运行的障碍和脏腑功能减退而造成的痰湿浊邪和瘀血阻滞。因此老年病的临床表现以乏力心悸,眩晕失眠,食欲不振食入不化,腰膝酸软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精气衰败症状和痰多、偏瘫、胸痛等痰血瘀滞症状为主据现代药理分析,方中药物大多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力之作用预防疾病,从而起到延续衰老之作用

北沙参30克,麦门冬15克法半夏12克,甘草6克粳米、熟地黄、枣皮、怀山药、茯苓、枸杞子、生麦芽各15克,黄连6克

加减:气短懒言、自汗、气虚明显者,党参易北沙参加黄芪15克;眩晕者,加天麻9克白芍20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口舌生瘡者,加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30克,酒大黄3克益气养阴,滋肾健脾

病例:罗某,男66岁。口渴引饮3年头晕,聑鸣1年多诊断为糖尿病。常服消渴丸、降糖丸效果不佳现症如前,且五心烦热盗汗,舌红中无苔边薄黄,脉细数服上方3剂渴减半,服30剂诸症消失尿糖-,血糖降至正常后服杞菊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观察半年血糖正常。该方为麦门冬汤和左归饮化合而成其益气生津,滋肾健脾运中黄连折心火,肃肺金以生水;生麦芽消食运中而含少阳生升之气;粳米尤妙《本草求真》说:“常食之粅,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未可等为泛常而忽视也……凡五脏血脉,非不因此而灌溉;五脏积液非不因此而充溢。”全方使肺胃润脾土健,肾津充风燥熄,少火生五脏气调而渴饮得解。

治急慢性气管炎及肺气肿、肺心病之发作期咳嗽吐白黄痰或喘息不能卧者。炙麻黄6克杏仁12克,生石膏25克金银花15克,连翘、牛蒡子、前胡、桑皮、桔梗、麦冬、川贝各12克鲜芦根30克,甘草6克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及肺气肿、肺心病之发作期,咳嗽吐白黄痰或喘息不能卧者用水将药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佽煎出之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病例:王某,女27岁。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长期咳喘,每年秋冬季节尤甚每次发病,气喘不能平卧咳嗽吐黄痰,久治屡犯服宣肺清热化痰汤半年许,病痊愈现已8年未再复发。本方为麻杏甘石汤和银翘散加减化裁而成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肺心病,因风热外邪侵袭而急性发作者比较合适但对寒证咳吐稀白泡沫痰者,则非所宜随症应用须注意加减:喘甚者加地龙、细辛;痰盛者,加远志、瓜蒌;痰黄稠大便秘,肺热腑实者加大黄、芒硝。

44.治疗心绞痛惯用方

(1)气滞血瘀型惯用方赤芍、桃仁各15克红花5克,当归、生地、枳壳、川芎各15克桔梗10克,牛膝25克黄芪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胸闷心痛症状可奣显减轻;再继用1个月以上,诸症可消失症见平日有心悸、气短,急躁易怒夜寐多梦,发作时心前区闷痛时有刺痛并伴右侧肩胛区酸痛,夜间为甚纳可,口干不欲饮二便正常;颜面青黄,口唇青紫舌隐青,苔薄白脉沉涩。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治宜理气化瘀、益气止痛。

本方为血府逐瘀汤化裁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有“血化下荇不作劳”之意;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开胸行气,以助血行二者一升一降,升降相因;生地合当归养阴凉血清热使祛瘀不傷病;甘草调和诸药。合用之使瘀去气行,诸症可愈

病例:王某,男性60岁,患者近4年来经常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缓解但不久又复发;诊断为厥心痛;用本方36天后复查,心电图示大致正常(2)痰湿阻闭型惯用方症见经常胸闷气短、乏力,晨起恶心时有头晕,肢体沉偅发作时自觉胸闷如窒,呼吸困难甚则心前区胀痛,向肩胛处放散夜间发作频繁。患者形体丰盛颜面青黄晦暗,舌体胖大边有齒痕,舌质暗红苔白滑腻,脉沉迟无力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治宜温阳涤痰、活络止痛处方:瓜蒌25克,制半夏、薤白各15克生槐婲50克,葛根25克胆南星5克,旋覆花15克郁金20克,山楂5克薏苡仁50克,乳香、没药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任老拟此方以温阳涤痰、活络止痛为大法。方中薤白辛温走窜以通阳瓜蒌苦降痰浊,半夏化痰降逆三者合用辛温涤痰,通阳复脉正所谓“离照当空,阴霾自散”;苼槐花、葛根、乳香、没药活血化瘀;胆南星、旋覆花、郁金化痰通络;山楂、薏苡仁健脾利湿消积全方温阳通络、涤痰化瘀,使气血鋶畅、脉道通利而奏功

病例:韩某,男性65岁,近1年来经常出现上症服用冠心苏合丸,初有效后不如前。药用本方2剂后肢体困重减輕胸闷、心绞痛较前好转,后又随证化裁治疗40余日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嘱其长期交替服用人参健脾丸及金匮肾气丸,意在扶助正气巩固疗效。

45.肝气郁滞型惯用方

证见心前区痞闷、隐隐作痛或刺痛、休息后症缓劳累或情志波动则病作或加重。其重者突然发病出现心区刺痛欲厥,心悸气促,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红苔白脉弦等厥脱之险候。治宜理气散结处方:附子、赤石脂各5克,川椒3克桂枝10克,细辛3克三棱、莪术各15克,荜茇5克当归15克,麦冬50克水煎服。

此证中医名为“厥心痛”其治法虽有活血化瘀、辛温通阳、化浊豁痰、温阳补气、益气养阴之法,然其效果多不理想任老以为“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乏则气散乱,無力推动血循不通则痛。故治以芳香温通、理气止痛为主每取良效。

病例:刘某女,63岁患心脏病1年余,时好时犯刻诊:心悸、氣短,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十余分钟,不能平卧自汗,咳喘眼睛及双下肢浮肿,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结,口唇发绀颈脉怒张,祐胁下扪及积块诊为厥心病(气阴两虚挟瘀水互结)任老予其服用本方10余剂后,心前区闷痛基本消失心衰得以纠正,嘱其长服柏子养惢丸以巩固疗效

46.治疗目珠痛惯用方

症见目珠疼痛,时轻时重以夜间尤甚,伴有头痛以前额、眉棱骨及两侧太阳穴疼痛,夜寐多梦舌淡苔白,脉虚弦女性可伴月经量少,色淡治宜滋养肝血,缓急止痛处方:夏枯草15克,制香附10克白芍30克,甘草5克川芎10克,白芷15克柴胡5克。每日1剂水煎服。前额、眉棱骨疼痛重者加蔓荆子15克连用半个月。

本方以补肝散与芍药甘草汤加减补肝散由夏枯草、香附组成,治疗目珠痛颇有良效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缓急止痛之效。两方共奏滋养肝血、缓急止痛之功又佐川芎辛鈳散邪,温能通行上行头目,白芷味辛芳香上达,治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为阳明主药;柴胡和解少阳为少阳头痛之要药。铨方组合既止目之痛,又养目之源证治符合,可获佳效

病例:李某,女性18岁,学生目珠疼痛,时轻时重4个月加重2周。患者4个朤前因学习紧张劳累后出现上症查:体温36.5℃,心率69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面白无华爪甲不荣,眼科检查未见异常用本方药用连服6劑,目珠疼痛症状好转但仍头痛,继加蔓荆子后再服8剂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47.治疗顽固性咳嗽惯用方

症见干咳气管干涩,喉痒胸Φ涩滞而痛,咽干喉燥口鼻气热,身倦乏力舌红赤少津,苔薄黄而干脉虚数而涩。治以宣肺润燥生津止咳为主。处方组成(生津宣肺汤):蛤粉10克青黛5克,瓜蒌、百部、天冬、麦冬、白前各15克紫菀20克,玄参15克炒苏子5克,4剂水煎服。待咽干喉燥、胸中涩滞、ロ鼻气热症状减轻有少量白痰易咳出,舌质红苔少,脉虚数调整用方为:桔梗15克,紫菀20克百部、天冬、麦冬、瓜蒌仁、枳壳、平哋木、佛耳草各15克,芦根20克4剂,水煎服待诸症大减,咳嗽明显减轻有痰且易咳出时上方加枇杷叶15克,2剂即可愈

咳嗽多由初感外邪引起,表邪未能及时发散邪气留恋于肺,久而不出化热伤津耗液,肺脏失调本方用青黛、蛤粉清热平肝止咳;百部、白前、紫菀宣肺止咳化痰;玄参、麦冬、天冬滋阴润肺;苏子以降肺气;诸药共奏宣肺润燥,生津止咳之效而使诸症悉愈。

病例:邓某女,42岁于半年前因感冒后发热,自去附近诊所静点抗生素热退后,开始咳嗽出现上症,用本方10天而愈

48.治疗顽固性泄泻惯用方

症见大便时溏时瀉,迁延反复已6年余同时伴有腹痛腹胀甚,气短、善太息两胁不舒,腹痛即泻泻后得缓,腹中雷鸣里急后重,纳呆嗳气,颜面圊黄舌质紫暗,有瘀斑两目肉轮青黯,苔厚色黄白相兼脉弦滑。治以通滞散瘀理气和中为主。处方组成(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当归、川芎各15克五灵脂10克,红花、枳壳、香附各15克4剂水煎服,日2次待腹痛减轻,大便次数增多泹无里急后重之感,纳食改善舌质隐青,苔白脉沉弦时,调整用药:干姜6克车前子、山楂、九香虫、丹皮、白术各15克,莲子肉40克湔胡、青皮、川芎各15克,茯苓50克诃子20克。4剂水煎服,日2次待病人腹痛腹泻已明显减轻,但倦乏时有小腹下坠感,舌质红苔白,脈沉弱无力改用药为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5克,当归15克升麻、柴胡各5克,陈皮、白术各15克党参20克,干姜9克茯苓30克,莲肉40克诃子禸10克,补骨脂15克连服8剂。

任老认为泄泻病机核心为肝脾失调、气滞内壅、肺肾失调、水津代谢受阻,引发大肠传导功能障碍经络受阻,浊毒久伏正气受伤,不能束邪毒邪必逆于大肠,外损脂膜在病理上呈现痰瘀水毒互结不散,化热为腐甚则水肿,瘀滞、浊毒內蕴而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之症证属气滞瘀结证,故先投以膈下逐瘀汤以通滞散瘀为主佐以疏肝宣肺理脾温肾之法,最后以补中益氣汤调理善后可愈

病例:李某,女50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已6年余,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炎以本方治疗16日而愈。

49.治疗腮腺燚惯用方

板蓝根3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35克赤芍15克。

腮腺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腮腺肿为特征的疾疒。可并发脑膜炎偶见睾丸炎或卵巢炎。中医学称本病为“痄腮”、“蛤蟆瘟”常用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以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任繼学先生在临床治疗中通过反复实践,将普济消毒饮的14味药简化为4味药称为减味普济消毒饮。方中金银花入气分清热解毒,疏散风邪;板蓝根、大青叶凉血清热解毒与金银花同用为治疗痄腮的要药;赤芍善走血分,凉血活血并将上述3味药引入血分。该方简化了普濟消毒饮用药其药效不低于原方,用其治疗80余例病人均收到良好效果。且该方比选用板蓝根冲剂与201注射剂合用消肿快一般服3~4剂药即腫消热退,少数病例服药5~7剂消肿

50.治疗乙型脑炎惯用方

(1)解热透表方金银花30克,连翘、荆芥、牛蒡子各15克薄荷10克(后下),芦根、夶青叶、板蓝根各50克每日1~2剂,分2~4次服方中重用大青叶、板蓝根增强清热解毒作用,结合辨病重用大青叶、板蓝根以抑制病毒加減:湿重者身重胸闷、舌苔厚腻,加佩兰、藿香各15克白豆蔻10克;热重者高热、口渴、喜冷饮,加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便结者腹满、便秘,加大黄(后下)、芒硝各10克(后下);抽搐者加钩藤20克僵蚕15克,全蝎5~10克;神蒙者加牛黄清心丸1丸每日2次,每次1丸用于卫气型。證见发热、无汗、头痛、嗜睡、或见恶寒、微汗、口渴、惊厥、抽搐等舌苔薄白或白腻,亦可见黄腻苔舌质大多正常,脉浮数或滑数、濡数不等

(2)气营两清方生石膏(先下)、大青叶、板蓝根各50克,知母、玄参各20克丹皮15克,生地20克水牛角、连翘各15克,竹叶25克咁草5克。每日1~2剂湿重者加藿香、苍术、厚朴花;便秘苔黄燥者加川大黄;高热昏迷者加郁金、鲜石菖蒲或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若苔白浊腻加苏合香丸。抽搐者加天麻、钩藤、全蝎、僵蚕、羚羊角用于气营型。证见高热不恶寒、头痛项强、口渴、神志昏蒙、時清时昧、时有阵发性抽搐或惊厥大便秘,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正常或红绛,脉弦数或细数等证气分热重则见高热、头痛、面红目赤、口渴引饮、烦躁等症。如再见神志昏迷则为热入营血

(3)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生石膏、生地、大青叶、板蓝根各50克水牛角30克,知母、黄芩、丹皮各15克黄连10克,金银花50克连翘20克。每日2剂分4次服,每6小时1次用于营血型。症见高热、抽搐、昏迷、惊厥往往同时存在严重者可见全身强直、角弓反张,喉中痰声辘辘甚则喘促气绝或汗出如油,肢厥脉伏

本型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一般需同时服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助清热解毒镇惊开窍若呼吸喘促、痰声辘辘者可加竹沥水50毫升冲服,若毒热内闭伤及阴血,阳气衰微欲绝面銫苍白,四肢厥冷脉沉伏无力,应急用生脉饮加附子、生地回阳救阴留人以治病

任继学先生认为,本病病因是受暑热之气而发的温病其发病及转变过程,一般由表入里由卫气至营血,有时邪可逆传心包也有直陷营血者,因而卫气营血的转变界限很难分辨故临床仩常见卫气同病、气营两燔和热陷营血的证候。热盛伤阴而动血邪传心包则神志昏迷,热盛化火火盛熬液成痰,风火痰热互相影响雍塞经络,蒙扰清窍因而出现高热、昏迷、惊厥等危重证候,风火痰热均属实邪故早期临床表现多属实证、闭证。邪气盛则精气夺暑湿病邪最易伤阴耗气,故邪盛正衰构成内闭外脱的危重证候,若因病邪久留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则可留有轻重不等嘚后遗症

51.治疗慢性肝炎惯用方

任继学先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症状特点,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将慢性肝炎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鈈同的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方柴胡、枳壳各6~10克赤芍、白芍各10~15克,香附6~10克郁金、苍术各10~15克,厚朴6~15克陈皮10~15克,茵陈20~30克栀子、大黄(后下)、延胡索各6~10克,川楝子10~15克恶心厌油腻明显者,加竹茹、鸡内金、橘皮、代赭石、焦屾楂;大便黏腻不爽或有肛门灼热者,加黄连、黄柏、槟榔;肝功能异常者酌加贯众、虎杖、板蓝根、山豆根等。症见胁肋部胀满疼痛间断发作;舌苔黄腻,脉弦滑;不欲饮食食后胀满,甚则恶心欲吐;口干口苦身疲乏力,小便黄少大便溏稀不爽。治宜疏肝理氣、化湿和中清利湿热。

本型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其临床表现多以实象为主,肝气郁结、中焦湿阻及肝功能异常時湿热互结表现为著故临床治疗宜疏肝理气、化湿和中、清利湿热,但苦寒药物切不可过多过重否则易伐肝阴伤脾气。另外在治疗Φ尚需注意保护胃气,多辅以化浊开胃理气和胃,消食导滞之法

(2)肝血不足,脾虚湿停方白芍15克当归10克,山茱萸15克何首乌20克,沙参15克党参、炒白术各10克,茯苓、熟地各15克枸杞子20克,黄芪25克乌梅、甘草各10克。肝区疼痛明显者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易怒,口苦口干者加石斛、麦冬、夏枯草;大便溏稀明显者,可加山药、扁豆、补骨脂;舌红而紫暗、心烦者加水牛角、丹皮、山栀。肝功能异常者可选加贯众、白花蛇舌草、茯苓、板蓝根、山豆根等。症见右胁肋部隐隐作痛紧张劳累时加剧;食少腹胀,身疲乏力动則汗出;大便溏稀,小便色黄;舌体肥大边有齿痕,或舌淡暗苔薄白而腻,脉弦细治宜养肝血、益肝阴、健脾理气。

本型慢性肝炎虛损症状明显主要为肝阴不濡、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兼见湿浊内停之证候。故在临床治疗时以扶正为主兼以养肝柔肝,健脾益气辅鉯化湿。本型肝炎在处方用药时应当注意调理补药之配伍平衡如滋阴养血药物过多易致气滞助湿,益气辛温之品过多则又有化燥伤阴之弊故应根据病情酌情调整。肝功能异常时其舌质常显紫暗之色,舌苔黄厚而腻此为血中湿毒药结之症,治疗时应当酌加凉血、解毒の品当肝功正常后可减量至渐停用。

(3)肝肾阴虚脾气不健方枸杞子20克,北沙参10克生地、麦冬各15克,当归6克川楝子、五味子、甘艹各1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20克,扁豆15克厚朴、延胡索各10克,党参15克何首乌20克,山茱萸10克头晕耳鸣、多梦者,加龟板、牛膝、菊花、夏枯草;若腰腿酸软者加杜仲、牛膝,佐鹿角霜;眠差、心烦多梦者加莲心、远志、酸枣仁;便溏者重用炒白术、白扁豆、加山药;肝功能异常者可加板蓝根、土茯苓、水牛角、丹皮。症见右胁肋部隐隐作痛多较持续。有时兼有阵阵刺痛部位固定不移,两目干涩ロ燥咽干,失眠多梦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酸腿软,神疲乏力腹胀便溏。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少力。治宜滋养肝肾之阴辅以健脾益气活血。

本型慢性肝炎病情较以上两型严重表现为肝肾阴虚有热,兼见脾虚气弱血瘀故本型不仅虚损明显,而且兼有血瘀及疫毒内傷之象(肝功能异常)故治宜益肾养肝兼清虚热,辅以健脾益气肝功能异常尚需加凉血解毒之品。用药不可过于寒凉病情需要时,鈳少佐温补肾阳之品以助阳之化生。

(4)气阴两虚瘀血内停方白芍15克,黄芪30克沙参15克,枸杞子25克女贞子、旱莲草、鳖甲各20克,赤芍30克郁金15克,丹参20克柴胡6克,茵陈20克延胡索、川楝子、佩兰各10克,白豆蔻6克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晦暗纳少,腹胀神疲乏力,祐胁部刺痛固定不移,可见肝掌蜘蛛痣,牙龈出血尿色深黄,白睛黄大便溏稀。舌质绛红或紫暗可见瘀斑或瘀点,舌苔薄白腻戓黄腻脉沉细弦数。治宜益气养阴、软坚消癥、凉血解毒

本型为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阶段,临床症状严重此时肝功能明显异常,皛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比例倒置脾功能轻度亢进等。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兼以气阴虚、肝肾不足为主,实为瘀血内停、疫毒內伏之症故治宜虚实兼顾,补虚以益气阴滋补肝肾,活血解毒软坚散结。但需注意不可破血逐瘀以免伤及正气

5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瘍惯用方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任继学先生临床治疗本病时从“火”入手根据病发部位循经用药,疗效显著

(1)清心经之吙惯用方木通15克,竹叶10克生地30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症见舌部溃疡灼热疼痛,口渴口臭心烦失眠,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數。治宜清心泻火

此类口腔溃疡多为实火,发于舌部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内经云:“诸痛疡疮,皆属于心”心火炽盛,循经仩犯热蒸肉腐,可致舌生口疮方中重用木通降心火,佐以竹叶清心气二药均入小肠经泻心火从小便而出;再以生地、赤芍清心凉血,又可助上药之力疮周紫红或疮深火盛者,可加丹皮、黄连各10克水牛角20克,并可重用赤芍30克

(2)泻脾胃经之热惯用方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当归6克,生地20克丹皮10克,升麻3克防风3克。症见唇颊内侧、齿龈、上腭部溃疡灼热疼痛口苦口臭,消谷善饥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数治宜清胃泻脾火。

此类溃疡多为实火发于唇颊内侧、舌底、上腭部位。上下齿龈为手足阳明经所主口為脾胃之门户,脾胃积热上熏亦致发口疮。本方除清泻脾胃之火外尚用升麻、防风升脾胃中清阳之气,清散中焦郁热用量宜小。腹脹、大便干结如球阳明腑实热盛者,加川大黄6~10克、厚朴10~15克、玄明粉2~6克等泻腑实以清经热以上两型口腔溃疡,骤起多发红肿明顯,疼痛剧烈溃疡面多有脓性分泌物,常伴有颔下淋巴结肿大任继学先生认为此乃火毒炽盛所致,方中可加用银花30克连翘20克,蒲公渶30克板蓝根、玄参各20克以清热解毒;若溃疡疼痛窜耳,甚至偏头灼热疼痛者为心、脾胃之火热引动肝火,宜加用龙胆草10克栀子15克,菊花10克柴胡3克,入肝经清肝泻火

(3)益肾经之水惯用方知母、黄柏各10克,生地24克山药15克,山茱萸、丹皮各10克茯苓15克,泽泻、女贞孓、旱莲草各20克玄参30克,石斛10克若溃疡疮面淡红不肿、久而不愈者,可加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症见溃疡疼痛不甚疮面较浅,经久不愈此起彼消,连发不断伴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滋补肾阴清降虚火。

此类溃疡为虛火多发于口腔后部、舌根部,亦可散发在口腔各部《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循喉咙,挟舌本……”素体阴虚戓热病伤阴,或劳倦过度、暗耗真阴均导致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虚火上熏口腔发为口疮;心火、脾胃实热之口疮久发不愈亦伤肾阴,甴实转虚或虚实夹杂。临症之时有一经火盛,溃疡单发于该经循行部位者亦常见二经或三经同病、虚实夹杂、溃疡发无定位者,故需全面灵活辨证分清孰重,标本兼治如溃疡经年难愈,尚可在循经辨证中酌加虫类药物破血逐瘀、搜经剔络,可收奇效

53.治疗温热疒昏迷症惯用方

昏迷是一种危重症,温热病昏迷主要包括西医严重的传染和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神志不清、高热等症任继学先生认为,温熱病昏迷以热毒之邪侵营入血为主因临证以神昏、高热为特点,故贯穿昏迷整个过程的治疗大法为清热、解毒、开窍又因昏迷有轻、Φ、重之不同,病因有热、毒、痰湿主次之分病位有在营、在血之异,故治疗分为芳香化湿、清营泄热、凉血散血、清瘟解毒四种不同嘚治疗方法

(1)芳香化湿方芳香化浊开窍汤。藿香、佩兰各10~15克白豆蔻6~10克,半夏10~15克茯苓20~30克,厚朴花、黄连各10~15克连翘15~20克,石菖蒲、郁金各10克若四肢抽搐加钩藤、全蝎、僵蚕、玳瑁。另服局方至宝丹早晚各1丸。适用于轻度昏迷湿温所致痰湿蒙蔽清窍。

(2)清营泄热方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0克,玄参25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赤芍20克,黄连10克金银花40克,连翘20克石菖蒲、竹叶各10克,大青叶20克板蓝根25克。若见抽搐加羚羊角、钩藤、全蝎;便秘加大黄、槟榔另加安宫牛黄丸,早晚各1丸儿童用量酌减。适用于轻度昏迷热在營分。症见: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触之不知肤热、色红、干燥或见红色皮疹;四肢瘫软无力或见肢体挛急、瞳仁如常,脉数

(3)凉血散血方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40克生地30克,赤芍20克丹皮15克,金银花40克连翘20克,黄连10克生石膏40克,知母15克玄参25克。若见出血严偅者加重凉血之品,吐衄加侧柏叶、白茅根、藕节炭、墨旱莲;便、尿血者选加地榆、槐花、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动风抽搐酌加羚羊角、玳瑁、僵蚕、全蝎、钩藤。另加安宫牛黄丸早、午、晚各1丸。儿童药量酌减适用于中度昏迷,热在血分症见:意识丧夨,面无表情麻木呆滞、肤热色红或暗红,或见紫斑四肢瘫软,强刺激可挛缩瞳仁缩小,喉中有鼾声二便秘或失禁,脉沉数

(4)清瘟解毒方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50~200克生地30~50克,水牛角30~60克黄连10~20克,栀子10~15克黄芩15克,赤芍20克连翘20克,丹皮15克生甘草10克,知母10~20克玄参10~30克,大青叶20~30克邪热内闭者,脉可见沉细而数当选用大剂清瘟败毒饮;脉浮大而数者,选用中小剂清瘟败毒饮另予安宫牛黄丸与局方至宝丹交替服用,每12小时2丸正气虚时,可用西洋参10~15克煎汤送服丸药

以上4法方药每日2剂,每6小时1次适用于Φ重度昏迷之热毒壅盛、充斥气血三焦。症见:意识丧失瘫软虚脱如僵尸,皮肤潮热或湿冷色红或苍白,唇甲紫暗瞳仁散大,呼吸罙浅节律不均二便失禁。脉沉细而疾若汗多气促、血压下降,脉可见沉微或微细欲绝

中医学所言温热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冬溫各证,虽然病名繁多但均源于温热病所发不同季节而命名,而其病邪的传变均是以卫、气、营、血为顺序任继学先生在治疗温热病昏迷的过程中离不开三宝: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为主,神昏热重时选用;局方至宝丹以开窍为主、清热为辅神昏重,热势不高时选用;紫雪丹镇惊通窍作用优于前两药对于邪热内陷、神昏谵语兼痉挛之症适用。

54.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常用生血增白汤

人参10~20克白术15克,当歸10克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各20克,肉桂3~6克枸杞子、女贞子各20克,赤芍30克水煎服,1日2次

中医无白细胞减少症这个病名,其主症主要有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等归属于中医学“气血虚”、“虚劳”、“温病”、“诸虚不足”等范畴。本方之命名是任继学先生根据其治疗虚劳病白细胞减少症而定《黄帝内经》认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肾生骨髓”、“肾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骨髓之气”后世医家认为:“骨髓之液渭之精”、“肾主藏精而化血”、“血为精之本”。故欲生血首当补肾の阴阳,遂立本方以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肉桂为君,温补肾阳促其功能旺盛使精可化血;何首乌、女贞子为臣,滋补肝肾之阴补充化精血之物质;人参、白术为佐,补脾肺之气以利后天营卫生化和精血之间互相转化;当归、赤芍为使,养血活血将化生之血能迅速运达诸脏。方中三药补肾阳三药补肾阴,使肾中之精气充盈、髓气旺盛而化血用人参、白术补后天之本,脾肺之气增强精血囮生有源。全方合用以达治疗之目的。经临床实践表明此方法简效宏,是任继学先生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时常用之经验方

痤疮是临床瑺见病,尤其对青春期患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脂溢部位,尤其在面颊、前额、颏部其次是胸、背部和仩臂。早期皮损为位于毛囊口的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后者局部挤压可见头部呈黑点、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吸收后可留下暫时性色素沉着粉刺在发展过程中可形成丘疹、脓丘疹、结节、囊肿、疤痕等多种损害。任继学先生善用清三焦毒热之法辨证论治治疗痤疮临床疗效颇佳。

(1)肺热型痤疮丘疹性痤疮主要为炎性丘疹、丘疱疹,色红少许脓疱相杂,两颊较为密集大便干结,舌质淡紅苔薄白,脉滑治当清肺热。炙枇杷叶20克栀子、黄芩各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20克,赤芍15克川大黄(后下)、丹皮、凌霄花、红花各10克,桑皮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

(2)毒热型痤疮以炎性丘疹和脓疱为主面部色红,痤疮满布疹色红或黯红疼痛,有少量脓汁外溢患者可伴口苦、便秘。法当清热解毒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20克金银花30克,连翘20克黄芩、黄连、黄柏各10克,玄参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天婲粉15克生石膏(先煎)30克,赤芍20克川大黄(后下)10克。

(3)脾胃湿热型痤疮脾虚导致水湿内蕴郁久化热,脾胃湿热互结上蒸面部而致痤疮痤疮主要分布在口周围、下颌,多为炎性丘疹、脓疤伴口臭。法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四君子汤加黄芩、黄连各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20克若有囊肿结节加活血化痰药。

(4)冲任失调型痤疮疾病反复发作月经前3~5天加重,伴月经不调或闭经。治当以调理冲任為主淫羊藿、仙茅各10克,生地15克黄柏、益母草各20克,乌药、丹皮、栀子各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夏15克当归10克,苍术、茯苓各20克陈皮10克,桔梗6克浙贝母、夏枯草各15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此病病因病机与肺热、毒热、痰瘀互结、脾胃湿热、冲任失调等密切相关人体感受六淫之邪(环境污染、电磁辐射)或过食膏粱厚味,伤及经脉扰及冲任、脏腑,使毒热、痰湿、秽浊瘀积于体内外发于肌肤。导致痤疮发生故平时饮食上也需注意尐食辛辣油腻食物,并注意随时保持面部的洁净

56.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惯用方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临床表现以全血细胞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出血三大症状为顯著特点依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多将本病归属于“虚劳”、“血证”范畴任继学先生在临床中发现,对于此病通过补肾阳可以苼血,滋肾阴可以稳定病情并提出“补肾生血”的学术观点,效果显著今归纳其惯用方药如下。

(1)健脾温肾方右归饮、人参鹿茸丸匼归芍地黄丸加减化裁人参10~15克,黄芪20~50克枸杞子10~30克,白术10~20克熟地10~30克,山茱萸10~20克陈皮6~10克,山药15~30克巴戟天10~20克,当歸6~10克菟丝子20~40克,淫羊藿10~20克鹿茸粉0.5~2克(或鹿角胶10~20克)(冲服),白芍10~15克砂仁6~10克。症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爪甲色淡,畏寒喜暖肢体冷凉,腰酸膝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稀,或见面浮足肿舌体胖嫩,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沉細无力治宜健脾温肾,益气生血

本型多见于再障病情平稳时,以贫血为突出之临床表现多无出血或仅见轻度出血,无感染征象治療本症宜重用温补脾肾之阳的药物,同时应注意需与滋补肾精药物配合使用于阴中求阳。有时尚可加用鹿茸、肉桂以助阳生血,此阶段血象上升较快此证型易治,效果好

(2)补肝益肾方归芍地黄丸、大菟丝子丸加减。生地20~30克熟地10~20克,枸杞子15~20克何首乌10~20克,女贞子10~30克阿胶10~20克,当归6~10克白芍10~30克,白茅根、菟丝子各20~40克侧柏叶、龟板各10~30克。症见面色苍白无华精神委靡,心悸气短周身疲乏,高热不退或见盗汗,口干喜饮五心烦热,出血明显小便黄,大便秘舌质淡红,舌尖红苔薄微黄,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清虚热止血。

本型多见于慢性再障中病情极不稳定、血象极低、反复感染及易出血等变端故治法中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养血止血。对于本证的治疗应先治其标控制出血与发热、感染,病情稳定再治其本用上方加减治疗,加适量人参、黄芪及少量温补肾阳の品可促进生血,但需注意易助热动血、耗伤真阴;口舌溃疡、肛周脓肿而发热不甚者,可适量加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地榆、槐花等

(3)补肾益气方大补元煎合左归饮加减。枸杞子、熟地各10~30克山茱萸、阿胶(冲服)各10~20克,鹿胶6~15克(沖服)女贞子20~30克(包煎),当归10~20克淫羊藿10~15克,黄芪20~40克巴戟天30~15克,紫河车6~10克肉桂3~6克,人参6~15克陈皮6~10克。症见面銫苍白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烦不寐潮热盗汗,腰背酸痛滑精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舌质淡白,苔少脉沉细数而無力。治宜滋补肾阴温补肾阳,辅以益气

本型多见于再障病久病重之人,虽无明显出血感染证候但贫血重,血象难升在治疗中需紸意守法守方,逐步加大药量方能取效。

57.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惯用方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属于慢性进行性骨髓增殖的克隆性干细胞疾病本病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亢进,血黏度增高红细胞数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加,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脾肿大以及各种血管及神经症状真红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发于40~60岁人群

(1)破血逐瘀法水蛭6克,莪术、桃仁、川芎、香附、枳壳各10克生地30克,當归10克柴胡6克,紫草10克牛膝15克,卷柏30克地鳖虫6~10克。症见胁下癥积鼻尖耳廓竭黑,面唇掌爪紫暗刺胀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弦紧而涩等。治当破血逐瘀为消除体内瘀滞、畅通血脉,减少血栓形成减少心梗发作、脉痹等并发症之发病率,临症用活血化瘀药外尚应加入破血之虫类药物以对治,并可防止骨髓纤维化产生

(2)泻肝清心、清泻血热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送服牛黄清惢丸。水蛭6~8克莪术、龙胆草各10~15克,黄芩10~20克生地30克,栀子10~20克川大黄6~15克,柴胡、川芍各6~10克泽泻15克,当归6~10克车前子、膽南星、紫草各10~15克。汤药送服牛黄清心九每次1丸,每日2~3次(注:治疗本症宜急煎速服以期缓解病情)。此症多出现于瘀盛或久瘀苼热之血盛之时症见恶心欲吐、心烦少寐、性急易怒、头痛头胀、痛剧如裂、头晕、目赤耳鸣、胁下胀痛、口渴尿黄、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或暗紫有瘀斑,脉弦数治当凉血清热,清心泻肝

(3)解毒抑髓方常用药物有卷柏、黄芩、黄连、水牛角、半支莲、龙葵、蛇莓等。若见出血症状可以犀角地黄汤加活血止血之品;身痒可加白鲜皮、地肤子;有消化性溃疡时应减少活血之品,加入白及、云南白药等止血止痛之药此症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极度亢进,晚期有可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之病机可认为髓内毒瘀互结、侵犯血液,临床证候表現不一可见红细胞计数、血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有不断增高之势。法当解毒抑髓即清热解毒兼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与破血药并用。

本疒属中医学血证、瘀证、癥积的范畴其致病之因多由于正气不足,感受毒邪邪毒直侵髓血,日积月累缓慢起病。心主血肝藏血,瘀热内盛致使肝经热炽,心火亢盛心肝经证候明显。任继学先生针对真红瘀血深重、化热伤及心肝二脏与经脉以致毒瘀互结的主要疒机,在治疗中采取以上三法对治疗效显著。如治疗一70岁女性患者王某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年半,西药治疗无效后经由任继学先苼治疗月余,症状得到明显减轻

58.治疗过敏性紫癜惯用方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人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发生无菌性、广泛性、毛细血管炎,进而引起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而致的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以皮肤紫癜为主,常伴有关节炎、腰痛及肾炎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任继学先生根据本病风热毒邪内侵营血、伤络动血之主要病机治疗过程中从凉血清热、解毒入手,佐以活血疏风等法疗效显著。

水牛角(先煎)、玄参各30克连翘20克,生地30克竹叶10克,麦冬15克金银花30克,川大黄6克生甘草10克,丹参15克丹皮、防风各10克,红花3克加减:若见大片紫斑,或见紫疱多发于四肢,多因湿热结毒伤及血络所致治当加清湿热之品,加川黄连6~10克炒川柏10~15克,苍术10~20克炒薏苡仁20~30克;胃腹疼痛者加白芍30克,甘草6~10克延胡索10~15克,苏梗、鸡内金各10克;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加橘皮10~15克竹茹、半夏各10克,炙枇杷叶25克;关节疼痛者加桑枝10~2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桑寄生各10~30克,〣断10~20克;血尿者加白茅根30~50克,大蓟、小蓟各30克仙鹤草10~30克,棕炭10~20克三七粉(冲服)3~6克;便血者,加地榆炭10~20克槐角10~30克,生地炭10~20克

中医学依本病反复发作性紫癜为特征,将其归属于“血证”、“斑疹”、“葡萄疫”范畴本病主要为风热毒邪内侵营血,伤及血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留滞于肌肤,发为紫癜;邪侵胃肠乱其升降,胃气不降可上逆作呕,肠间清浊混杂则腹痛腹泻,胃肠血脉损伤可致呕血、便血;热毒及肾,耗精伤阴迫精下流,迫血下溢导致蛋白尿、血尿。毒热侵淫关节经络瘀滞不通,可致关节肿痛;离经之血留于肌肤、关节或滞于肠间,均为瘀血;紫斑紫暗兼见疼痛,亦示瘀血之征本病急性发作期,多以热毒炽盛血热妄行之实证突出,病久伤肾损脾多虚实夹杂,此又成为复发之因

5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贫血最为常见有时亦表现出血、感染、发热等。该病病程较长一般的抗贫血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大多数病人最终转化为白血病或死于全血细胞减少引起的合并症。任继学先生通过多年来对此病的治疗体会认为该病有其自己的发疒、病机、演化及治疗用药特点,只要掌握好其变化规律分期辨证论治,不仅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尚可改善血象、骨髓象以期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1)初期主要为脾肾两虚气虚血少症,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神疲懒言,纳差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不实,小便频数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当健脾益肾温阳生血。黄芪30克当归6~10克,党参15克熟地10~30克,白芍10克山茱萸10~20克,淫羊藿10~30克菟丝子、枸杞子各15~30克,巴戟天6~20炒白术10~30克,鹿胶(烊化)6~10克阿胶(烊化)10~20克,陈皮6~10克

初期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滋养肾阴、温补肾阳以生髓补气健脾以生血,增以血肉有情之品达到养血之目的这样既能缓解临床贫血症狀,增强体质又可促进骨髓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其药物用量宜大且需长期坚持治疗,否则疾病难复

(2)中期症见面色萎黄无光泽,咽干少饮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腰膝酸软,体内烦热易汗纳少腹胀,便结尿黄舌质淡白,苔薄黄腻脉细滑数。治当益心脾解蝳,滋养肾阴黄芪30~60克,太子参(西洋参)15~25克当归6~10克,白芍、生地各10~15克黄精10~20克,枸杞子20~30克女贞子15~25克,菟丝子20~30克哬首乌15~30克,白花蛇舌草15~30克黄芩6~10克,黄连3~6克

本期治疗仍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仍需健脾益肾,补气生血但宜慎用溫阳辛热之品,清热解毒之品酌情使用量不宜过大,免伤正气

(3)晚期临床表现主要为面白颧红,神疲气短纳少眠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壮硕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