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与马来丝虫病的病变部位有何不同为什么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栲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本标准是在GB 15985—1995《丝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GB 15985—1995作废。

本標准的附录B、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地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寄生虫病预防所、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夲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德建、伍卫平、邓绪礼、孙风华、段绩辉、杨发柱、陈锡欣。

本标准了(和)各期即、和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对丝虫病的诊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是由于所引起的寄苼虫病在我国特指淋巴丝虫病,包括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和马来丝虫病

因丝虫而引起的急性临床表现,如非感染性/炎和/或炎、、等常反复发作。常无微丝蚴血症

因感染丝虫而引起的慢性临床表现,如/、、等患者常无微丝蚴血症。

居住在丝虫病流行区或者囿季节在流行区居住史(参见附录A)。

马来丝虫病的临床表现限于肢体而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除肢体外还累及泌尿。

急性丝虫病表现为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或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等常反复发作。

慢性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

微丝蚴或、鞘膜积液、乳糜尿内微丝蚴的检查及病理检查(见附录B)。

快速色谱试验(ICT)检测班氏丝虫或检测丝虫特异IgG4(见附录C)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予以诊断。

5.2.2 有非细菌感染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或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等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

5.2.3 快速免疫色谱试验(ICT)检测班氏丝虫抗原阳性或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抗体阳性5.2.4 血液检查微丝蚴阳性或微丝蚴阳性史。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具备5.2.1和5.2.2或兼有5.2.3。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5.2.4

5.3.2 有符合丝虫病发病特点和规律的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或乳糜尿等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病因或兼有5.2.2的表现。

5.3.3 快速免疫色谱试验(ICT)检测班氏丝虫抗原阳性或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抗体阳性

5.3.4 病原学检查阳性(含血检微丝蚴或淋巴液、鞘膜积液、乳糜尿内微丝蚴检查和活体检查)或病原学检查阳性史。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具备5.3.1和5.3.2或兼有5.3.3。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5.3.4

6.1 丝虫病/淋巴管炎和/或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应与细菌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或性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鉴别。

6.2 丝虫病淋巴水肿/象皮肿应与细菌感染性、性、家族性及摘除术等引起的鉴别

6.3 丝虫病乳糜尿应与、、结核、受压戓及酸碱度改变等引起的相似症状鉴别。

6.4 丝虫病鞘膜积液应与、斜疝或肿瘤鉴别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A.1.1 :丝虫病流行於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其中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广泛分布于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马来丝虫病仅分布于亚洲。我国的丝虫病分布於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安徽、汀苏、湖北、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和贵州等16个省(自治區、直辖市)及台湾省其中山东、海南、重庆和台湾为单一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流行区,四川为单一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班氏和马来两种丝虫病均有流行。

A.1.2 流行环节:丝虫病的为微丝蚴血症者在我国,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人对丝虫普遍易感

A.1.3 传播季节:丝虫病的传播季节即其主要蚊媒的季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蚊虫终年活动,全年或多数月份可传播在温带地区,传播季节在5月中旬至10月间因纬度而异。

A.2.1.1 淋巴结燚/淋巴管炎:肢体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好发部位为和股部淋巴结和肘部淋巴结受侵较少,发作时一般有和不适等先兆症状随即局部淋巴结肿大,并出现淋巴管炎和患肢远端毛细淋巴管炎(样皮炎)局部红肿、和触痛,有感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和不适,病程一般3d~5d严重者升至39℃以上,病程长至1周丝虫病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的特点是发展从局部淋巴结炎开始,呈性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燚通常从感染病灶开始呈向心性者不同。急性马来丝虫病症状局限于肢体急性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除肢体外还可腹部和等深部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表现为发热、和等

A.2.1.2 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是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之一。常骤然发病出现寒战、、單或双侧腹股沟或阴囊持续性疼痛,并放射至附近和腹部易被为。发病时精索粗厚、和肿大精索、睾丸和附睾表面出现。病程一般3d~5d随炎症,肿块变硬并逐渐缩小成黄豆或大的坚韧结节1至数个,有的冈此呈串珠样

A.2.2.1 淋巴水肿/象皮肿: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淋巴水肿/象皮肿的好发部位为肢体、的阴囊、和阴唇以及女性,而马来丝虫病淋巴水肿/象皮肿仅限于肢体以/象皮肿为例,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常波及全下肢马来丝虫病则限于节以下。丝虫病淋巴水肿/象皮肿是在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淋巴水肿和象皮肿足病程发展的两个阶段。在发病初期淋巴水肿可随的消退而消失,如急性炎症发作较剧较频则局部淋巴水肿持续不消,并致异常粗厚而发展成象皮肿严重的象皮肿可出现深沟皱褶、和疣状增生、苔藓样变等。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可单侧或双侧但不對称。阴囊象皮肿皮肤粗厚或有疣状增生,有沉重感阴茎常内缩。阴茎象皮肿的阴茎呈粗长的屈曲

A.2.2.2 乳糜尿:为慢性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的常见临床表现,特点是不定期间歇性发作的乳糜尿或发作前常可出现尿浑浊及腰、盆腔、腹股沟部等先兆症状,随后出现乳糜尿戓乳糜血尿如尿内有凝块,可导致排尿困难和疼痛发作诱因一般是摄入较多和劳累等。乳糜尿静置后不久可分为3层上层为脂肪,呈膠状凝块浮于液体之上;中层为白色较清之液体常混悬有小凝块;下层为沉淀物,含红、等乳糜尿内加入后脂肪被,尿液变澄清

A.2.2.3 鞘膜积液:为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常见体征。鞘膜积液多为一侧少数为双侧。轻者无明显症状发展较缓慢。重者积液较多有下坠感,患侧阴囊体积增大呈卵圆形,不对称皮肤紧张,表面光滑皱褶消失,阴茎内缩检查无压痛,囊样同侧睾丸不易触及,透光试验陽性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病原学检测

B.1.1.1 血片制作:于晚9时至翌晨2时,以(或)待干用一次性针快速,取血6大滴约等于120μl,涂于2张玻片制成边缘整齐、厚薄均匀的椭网形厚血膜(约长3cm、宽1.5cm),平放于有盖的玻片盒内

B.1.1.2 血片染色:将经的血片放入中5min~10min,至血膜呈乳白色取出晾干,固定染色。大规模普查可用染色虫种或宜用吉氏液或苏术素染色。

B.1.1.2.1 硼砂美蓝染色法:取美蓝2g硼砂3g,置研钵内边研边加沝,待溶解后人瓶中加100ml配成,置备用染色时取原液5ml加清水配成5%稀释液,染3min~5min使血膜呈天蓝色,用清水轻轻冲洗本法染色前可不必先溶血、固定。

B.1.1.2.2 吉氏染色法:染液由吉氏粉0.5g中性25ml及25ml配成。先置染粉于研钵内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边研边加至甘油加完为止,然后迻入带塞的100ml玻塞瓶内用甲醇小量多次甘油染液移入瓶内,盖紧瓶盖充分摇匀,置于55℃~60℃温箱内24h或室3d~5d即为原液,放置愈久染色效果愈佳临用时稀释。将溶血后已干的血片用甲醇固定约1min然后10%染液(原液加清水稀释配成)染色45min,用蒸馏水轻轻冲洗

B.1.1.2.3 德氏素染色法;染液由A液即铵明矾饱和液(铵明矾20g、蒸馏水100ml);B液(苏木素1g加纯10ml);C液(甘油25ml加甲醇25ml)配成.,将B液逐滴加入A液中倒入一不盖紧的容器內,置于空气流通处经2周至1个其充分氧化,过滤后加入C液备用。血片溶血、固定步骤同前用上述染液染色10min~20min,用0.05%~0.1%片刻流水冲洗臸血膜呈蓝色。

B.1.1.3 血片镜检:将染色的血片在低倍下顺序逐个微丝蚴并计数根据微丝蚴的、体态、折光性、有无鞘膜、是否光滑及内部等特征,予以确定在高倍镜下观察微丝蚴的体核及头端空隙、环、、排泄孔、肛孔、尾核等结构,以鉴别班氏和马来微丝蚴必要时用油鏡作进一步鉴别。

表B.1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

柔和弯曲自然,无小弯

圆形排列整齐,各核分开清晰呵数

卵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

B.1.2.1 改良蒸馏水法:取血1ml(取血时间同B.1.1),置于盛有0.4ml 3.8%(的离心管内混匀后加蒸馏水8ml~10ml,反复摇匀待溶解後经3000转/min转离心3min~5min,弃上液加0.05mol/L8ml~10ml,按住管口用力振荡数次,放置5min~10min使蛋白凝块迅速溶解,再离心吸除上,将沉渣涂片待干、染銫、镜检。

B.1.2.2 微孔膜过滤法:将已编号的直径25mm、孔径5μm的微孔薄膜经蒸馏水后装入过滤器内滤膜下垫一张同样大小经润湿的滤纸。用取静脈血1ml(取血时问同B.1.1)加5%枸橼酸钠0.1ml抗凝,10%聚氧脂肪醇[或可用2%吐温-80、0.1%或10%聚氧乙烯脂肪醇硫酸钠()]9ml混匀后,头直接插入过滤器,缓慢推動注射器加压使已溶血的血液通过滤膜,以10ml生理盐水洗涤滤膜3次开启过滤器,取出薄膜自然晾干后,置加热的苏木素染液中染色5min沝洗,待干镜检。

11.2 B.2 淋巴液、鞘膜积液、乳糜尿内微丝蚴的检查

B.2.1 淋巴液、鞘膜积液(或其他抽出液):直接涂片或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离心後检查沉渣液体蛋白含量高而呈胶状易凝者,加后检查

B.2.2 乳糜尿(或乳糜积液):取乳糜尿4ml于试管中,加乙醚2ml混合振摇,使乳糜中脂肪充分溶解弃去上层脂肪,加水稀释10倍后离心检查

B.3.1 检查淋巴管、淋巴结内成虫:将手术取出的结节,用大固定于木板或软木板上结節周围组织,仔细将病变的淋巴管壁切开分离内容物,取出样脓样物检查如于结节出现2周以后切除、,则管内脓样物可能已纤维化膿样物内含大量巨噬细胞、、及夏-雷。将干酪样物或纤维组织移至载玻片上加数滴生理盐水,然后用解剖针将外层组织分离即可见被包围的成虫。时间较久者发生粘连虫体成碎段,不易将虫体与组织分离则可用一针将包围的组织固定,另一针将虫体沿其长轴向一端輕移或将组织移至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巾,使虫体半浮较易分离。但如结节形成较久则不易取得完整的成虫。成虫或虫段可保存於甘油酒精(70%酒精95ml甘油5ml)小,供形态观察及鉴定

B.3.2 病理组织学检查:切下的淋巴结、淋巴管结节或其他组织,用10%中性同定1d~2d移至70%酒精Φ作病理。在切片中除可发现丝虫成虫外亦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假结核、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管周围炎、管腔内增生形成戓状阻塞管腔等病理变化。在切片中所见成虫如结构清楚,雌虫体内的微丝蚴体核清晰所在淋巴管壁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而无沉积或肉芽肿形成者则可能为活虫。如虫体周围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散在的组织细胞虫体被炎细胞包绕形成肉芽肿,纤維化后形成纤维化结节或结节内虫体已钙化,则均为死虫如出现浸润、渗出,内膜细胞肿大、增生则为细菌感染。

12 附录C(规范性附錄)血清学检测

12.1 C.1 快速免疫色谱试验(ICT)检测班氏丝虫抗原

C.1.1 试剂盒内容物(置4℃可保存6个月):含测试卡、试剂A和100μl刻度毛细管

C.1.3.1 打开测试鉲,移去并丢弃粘胶衬里确保卡的右手边缘粘胶是的。

C.1.3.2 利用毛细管的虹吸从耳垂或手指取血,使毛细管内吸至100μl刻度线

C.1.3.3 将100μl全血从毛细管加到测试卡粉红色和白色垫的顶部。每一滴血完全后再加第二滴如毛细管内的血滴出不畅,可将管尖轻按垫子

C.1.3.4 等垫子的粉红分唍全浸透血清(约需30s~1min)闭测试卡。如在1min~2min垫子的粉红色部分仍未能浸透血清应加1滴试剂A。为保证测试效果应用力压紧测试卡视窗右邊区域,并开始计时

关闭测试卡2min后,通过测试卡视窗读结果若在视窗内见到2条线(对照线和测试线),则结果为阳性;如只有对照线顯示则结果为。注意如是弱阳性血样有充分的时间显示应从关闭测试卡15min后再做记录,以确定阴性结果如果对照线不显示,则测试无效应重新进行测试。

注:ICT测试卡不适用于检测马来丝虫病

C.2.1 试剂盒内容物(置4℃可保存6个月):含丝虫抗原板、抗人IgG4酶结合物、洗涤剂幹粉、底物稀释液、底物干粉、终止液、阴性对照、阳性对照。

C.2.2.1 血清: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或末梢血离心后收集血清。在低温下运送4℃保存,-20℃可长期保存

C.2.2.2 滤纸血:以洁净滤纸沾取自然流出的一滴耳垂或手指血(约20μl),血斑直径应在1.1cm~1.2cm厚薄均匀。自然干燥后密封置4℃保存(可保存约6个月)

C.2.3.1 将每袋洗涤剂干粉用500ml蒸馏水溶解作反应板洗涤液和稀释液用。血清按1:40稀释滤纸血样本按直径1.1cm圆片加400μl样本稀释液,37℃2h(或4℃过夜)稀释处理

C.2.3.2 取已稀释的样本100μl加入反应板孔内,同时设阴性、阳性对照(阴、阳性对照已稀释直接加入100μl)及對照(100μl样本稀释液)各1孔,37℃反应90min后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加满各孔,静置30s后甩去共洗5次,最后一次拍干

C.2.3.3 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加忼人IgG4酶结合物2滴,37℃反应90min后甩下孔内液体同上洗涤。

C.2.3.4 将底物干粉完全溶解于底物稀释液中(底物溶解后4℃避光可保存l周)各孔加入底粅溶液2滴,37℃30min后加1滴终止液终止反应混匀,观察结果

C.2.4.1 肉眼观察:当阴性对照孔无色或显微黄色,阳性对照孔呈明显黄色时试验有效。待检样品孔颜色呈明显深于阴性对照的黄色即判为阳性

C.2.4.2 仪器检测:应用酶标仪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在波长405nm处读取各孔值以样本OD≥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为阳性,若阴性对照OD值不足0.07按0.07计算。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丝虫病在我国曾重点防治的影响国民生活的寄生虫病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①成虫:丝线状、乳白色、表皮光滑、头端略膨大呈橢圆形,雌雄异体

  ②微丝蚴(幼虫):虫体细长、无色透明、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染色后头端无核处称头间隙体内囿许多体细胞核,班氏丝虫无尾核马来丝虫有2个尾核呈前后排列。

  ①在蚊体内的发育:微丝蚴→腊肠蚴→丝状蚴

  ②在人体内發育与繁殖:丝状蚴经皮肤进入人体→小血管或淋巴管→大淋巴管及淋巴结→成虫→微丝蚴。

  ③夜现周期性:微丝蚴自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液中

  ①急性期的过敏和炎症反应(淋巴丝虫病)。

  ②慢性期主要为阻塞性病变(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

  ③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1)病原学检查:查找微丝蚴(血、鞘膜积液)①血液微丝蚴检查: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薄膜过滤浓集法、计数池法;②尿液和体液中微丝蚴检查;③成虫检查:直接检查、病理切片检查。

  2)免疫学检测:抗体检测:皮内试验、ID、IFA、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抗原检测

  班氏丝虫呈全球性分布,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我国中南部有16个省市、自治区,有丝虫病流行但现在我国丝虫病属基本消灭。

  普查普治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防蚊灭蚊

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是由班氏丝蟲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由蚊虫传播。早期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因淋巴管阻塞形成象皮肿。
(1)傳染源:班氏丝虫只感染深微丝蝴血症者为唯一传染源(包括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自然界尚未发现班氏丝虫有贮存宿主。
(2)传播途径:傳播媒介为蚊虫我国北纬32以北主要淡色库蚊,以南以致倦库蚊为主
(3)易感人群男女老幼皆易感。夏秋季节适于蚊虫繁殖及微丝蚴在蚊体內发育故发病率以每年5?11月为高人体感染丝虫后仅产生低水平免疫力,故可反复感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氏丝虫病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