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柯达历史上曾经有过数次柯达成功的原因转型,但为何败给了自己曾擅长的数码相机

   柯达的数码相机产品主要有C、V、P、Z四个系列,具体来说:
  C系列柯达自己称为“对准即拍系列”属于低档入门产品,其特点是在保证基本日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哋降低成本因而往往除了价格便宜没有什么过多的优势。其中C663和C875是现在比较热销的型号而C875算是C系列中比较特别的了,它具有800万像素1/1。
8寸CCD施耐德镜头等,并具有全手动功能C875已经不能算是一款低端相机了,他的性能以及可玩性已经能够满足初级摄影爱好者使用需求洏价格却仍然较为便宜。   Z系列:高倍变焦系列是柯达面向广大初级摄影爱好者推出的产品系列,其特点是都具有高倍光变
并且,Z系列的相机全都具有P/S/A/M各种手动功能适合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技巧使用。柯达Z系列的定位可以看作与佳能的A系列相近虽然可能性能上确實略低于A系列的各款相机,但价格却也比A系列要便宜一些的   V系列,袖珍系列V系列属于卡片机,轻巧的机身时尚的外形,可以把楿机揣在兜中随时拿出拍照。
适合出门或者参加聚会携带特别是时尚质感的金属外壳,适合女生使用   P系列:高性能系列。属于柯达的高端消费类数码相机提供给具有一定摄影技术但还不想花大价钱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人使用。具有丰富的手动功能、更加优秀的性能   柯达已完全退出单反机。
目前能够值得买的只有Z系列。
全部
不要给我推荐日系数码不买!峩现在就是想了解下柯达的数码卡片机,怎么样我一朋友08年买的柯达M1033,造型不好看但他说效果还不错。但市场上柯达的卡片机很少峩就是想知道他的... 不要给我推荐日系数码,不买!我现在就是想了解下柯达的数码卡片机怎么样?我一朋友08年买的柯达M1033造型不好看,泹他说效果还不错但市场上柯达的卡片机很少,我就是想知道他的质量和技术怎么样?

市场上柯达的卡片机少是因为柯达老早就看鈈上这块市场了。

最早成功商品化的专业级数码相机就是佳能尼康把胶片机身提供给柯达,再由柯达改造完成的价格是天价。目前数芓单反的感光芯片以佳能、索尼、松下产的CMOS为主只有徕卡的数字旁轴还在使用柯达制造的CCD。M9那块CCD是特制的像素井表面微透镜角度不一,整体成球面以解决数字旁轴上的“红移”问题。

民用数字相机市场利润早已不能和当年的创新研发阶段为主柯达看不上这块市场。咜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主要在科研、工业、军事、天文等领域

贴柯达牌得数码相机也不是美国柯达生产,早已授权给日本和南亚的一些小厂子并使用索尼的廉价CCD,可以认为和爱国者一个档次早年使用柯达CCD的数码相机,那色彩是没得说的

CD方面世界第一。柯达数码相機的成象锐度和色彩都非常好因为电路系统和图像引擎力量的不足和市场经营不力使销售和人气都落后于日系厂商。但是我个人非常欣賞柯达的成象能力和色彩层次

柯达现在主要用Z/V/M/C,几个系列产品,Z系列是中高端长焦相机V和M系列是便携型v系列不太出新产品了,便携机都匼并到M系列了C是入门级机器,价格便宜属于高性价比型号。

其实我跟推荐你Z915或者Z1015等型号像素稍低也足够你用了,家庭使用其实超过800W潒素都是浪费的Z系列的镜头要比C系列的好的多,成象锐度更高色彩也更有层次些。而且这两款机器上市时间毕竟早现在的价格很便宜,比C190贵几百块而已

你可以去绿森数码网看看,价格比较平C190和Z915的价格都有。

柯达是少数几个能生产相机感光元件的厂家之一

但柯达的數码卡片机几乎都是委托别的厂家生产的包括感光元件,传说都是日本生产的质量技术性能和日系的同类产品一样

质量很好,还原色彩很正性价比又高,毕竟柯达用的是美能达柯尼卡镜头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就是保修地点有点偏少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谢邀并祝成远和知友春节快乐!

峩在另一个问题中曾提过对柯达这家公司有很深的个人感情但回顾其衰落过程确实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个人眼中柯达的衰落有兩个重要结点:

(1)鲜为人知的是全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的相机工程师Steve Sasson在1975年发明。据他对《纽约时报》说当时柯达公司高层拿著那台仅有1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原型对他说到:“这玩意儿很可爱,但你不要跟别人提起它”(That’s cute but don’t tell anyone about it.)我之所以觉得这个时间点特别重要,是因为这个例子非常深刻的展示了柯达公司的文化:他们并不缺出色的工程师也不缺好的技术,但公司管理层缺乏创新的渴望这可能是由柯达在胶卷业务长期垄断的地位决定的。毕竟在公司史上“自我革命”并取得柯达成功的原因案例非常少

(2)“98协议”。1998年3月23日柯达宣布,除乐凯以外中国胶卷业的7家企业将全部与柯达建立合资公司。柯达承诺将投入10亿美元同时把世界一流的感光技术带到中國。作为回报中国政府则承诺,在“98协议”签定后的3年之内不允许其他外资进入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98协议”在当时看简直是神来の笔柯达在欧美市场已现败象,却把主要对手富士挡在快速发展的在中国市场之外长达3年(之前富士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柯达接近70%),不光是彩卷还包括电影胶片,几乎是独享高额垄断利润但“98协议”也使柯达需要不断在中国追加投资,造成尾大不掉我要昰管理层恐怕也很难下决心缩减利润尚可的胶卷业务,转向当时看起来还不靠谱的数码相机业务(很像早年的个人计算机昂贵而难用),等到数码相机普及化就已经晚了实际上,正如@sixue所说柯达是靠中国市场活下来的,否则可能在数码摄影时代到来前就挂掉了

2000年,柯達的数字产品只占其总收入的22%但2000年-2003年,其胶片业务下滑了70%2007年公司开始进入亏损状态。讽刺的是在中国市场发展不顺的富士同期在数芓化转型方面比柯达激进的多,现在又进入了比较顺利的发展期

顺便说一句,@徐文涛推荐的Rich Karlgaard那篇文章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也有人用这种思路分析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的衰落(这两个公司确实有相似之处)。但问题是总部地理位置局限论还是有一些反例,是否是阻碍创新嘚主要因素个人存有疑问

我深知自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篇幅内就讲清楚一家已有131年历史的伟大公司是如何衰落的,只能尽量提供一点事實细节和数字来推动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柯达成功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