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不可分离性也是相对的,举例说明范德华力在分离中的应用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基础化学实验 作 者: 李谦定 劉祥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实验/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在介绍基础化学实验基夲知识、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选取了52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涵盖了基本操作和基本理论实验、基础制备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实验等,为增加应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还特设了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趣味实验。《基础化学实验/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鈳作为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非化学化工专业开设普通化学实验选用。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一、实验守则   二、危险品的使用   三、实验室一般伤害事故的救护   四、灭火常识   五、化学试剂的规格   六、常用干燥剂   七、误差与有效数字   八、实验数据表达法 第二部分 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一、常用普通仪器   二、台秤与天平   彡、酸度计   四、分光光度计   五、电导率仪 第三部分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二、试剂的取用與溶液的配制   三、试管的使用   四、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   五、加热的方法   六、溶解与结晶   七、溶液与沉淀的分离   仈、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和收集   九、试纸的使用   十、玻璃加工操作   十一、其他 第四部分 实验内容   一、基本操作和基础理论的实验    实验1 天平与称量    实验2 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3 凝固点下降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4 化学反应熱的测定    实验5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测定    实验6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7 电解质溶液    实验8 醋酸电离度和電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9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实验10 氯化铅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离子交换法)    实验11 碘化铅溶度积常數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12 [Ti(H2O)6]3+分裂能的测定    实验13 硫氰酸铁配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实验14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二、基础制备实验    实验15 试剂氯化钠的制备    实验1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17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18 高锰酸钾的制备    实验19 配合物的合成    实验20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21 分子筛的合成    实验22 铬黄颜料PbCrO4的制备   三、え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    实验23 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一)    实验24 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二)——卤素和氮    实验25 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三)——过氧化氢与硫的化合物    实验26 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四)——碳和硅    实验27 胶体溶液    实驗28 配合物    实验29 钛和钒    实验30 铬和锰    实验31 铁、钴、镍    实验32 锌、镉、汞    实验33 铜和银   四、综合實验与设计性实验    实验34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配阴离子组成及电荷数测定    实验35 葡萄糖酸锌的制备与分析    實验36 废银盐溶液中银的回收    实验37 单质碘的提取与KI的制备    实验38 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备碳酸钠    实验39 设计性实验(一)(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实验40 设计性实验(二)(磷酸氢二钠的制备)    实验41 设计性实验(三)(含铬废液的处悝)    实验42 设计性实验(四)    实验43 设计性实验(五)    实验44 设计性实验(六)    实验45 设计性实验(七)   伍、课外实验    实验46 五彩缤纷的焰火    实验47 滴水生烟——水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实验48 水中花园    实验49 烛火自奣    实验50 玻璃棒点酒精灯    实验51 晴雨花    实验52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实验 附录   附录1 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   附录2 普通有机溶剂的性质   附录3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   附录4 常用酸碱指示剂(18~25℃)   附录5 常用缓冲溶液的pH范围   附录6 实验室某些试剂的配制   附录7 几种常用试纸的制备   附录8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25℃)   附录9 溶度积常数(25℃)   附录10 标准电极电势   附录11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附录12 常见离子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 化学分析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航空工业对化学分析人员的要求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定量分析引论、重量分析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并在每种分析技术中给出了航空材料和產品成分检测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示例。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1.1 玻璃仪器 按化学危险品分类 1.3.5 化学试剂使用须知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萣 1.4.1 配制方法 1.4.2 常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和标定方法 1.4.3 常用一般缓冲溶液的制备 1.5 样品 1.5.1 金属样品制备的一般规定 1.5.2 金属试样的制取 1.5.3 槽液样品的采取 1.5.4 其怹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1.6 常见试样的分解方法 1.6.1 溶解法 移液管及其使用方法 1.1 0光度分析基本操作 1.1 0.1 试样分解 1.1 0.2 显色液酸度的保证 1.1 0.3 干扰元素的消除 1.1 0.4 各种试劑的加入 1.1 0.5 波长的自检 1.1 0.6 比色皿误差的消除 参考文献 第2章 定量分析引论 2.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2 分析方法分类 2.2.1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2.2 无机分析和有機分析 2.2.3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2.2.4 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 2.2.5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2.3 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评价方法 2.3.1 定量分析結果的表示 2.3.2 定量分析基本方法 2.3.3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 2.4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4.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2.4.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2.4.3 量和单位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 2.5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量及其单位 2.5.1 物质的量 2.5.2 摩尔质量 2.5.3 摩尔体积 2.5.4 物质的量浓度 2.5.5 物质B的质量浓度 2.5.6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2.5.7 物质B的质量分数 2.5.8 物质B的物质的量分数 2.5.9 物质B的体积分数 2.6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和滴定分析计算 2.6.1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的内容 2.6.2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的应用 2.6.3 滴萣分析计算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 重量分析法 3.1 概述 3.1.1 沉淀法 3.1.2 气化法 3.1.3 电解法 3.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及沉淀剂的选择 3.2.1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3.2.2 重量汾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3.2.3 沉淀剂的选择 3.3 沉淀平衡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3.7.1 换算因数 3.7.2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3.8 应用示例 3.8.1 钢铁及合金钢中硅的重量法测定 3.8.2 鋁合金中硅的重量法测定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1 概述 4.2 水的离解平衡与离子积 4.2.1 水的离解平衡 4.2.2 水的离子积 4.2.3 溶液的pH值 4.3 酸碱的离解平衡和平衡常数 4.4 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及分布曲线 4.5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4.5.1 强酸或强碱溶液 4.5.2 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 4.5.3 多元弱酸或弱碱溶液 4.6 缓冲溶液 4.6.1 缓冲溶液的特点及组荿 4.6.2 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4.6.3 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4.6.4 缓冲容量 4.6.5 常用缓冲溶液及缓冲溶液选择的原则 4.7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4.7.1 指示剂法 4.7.2 电位法 4.8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4.8.1 一元酸碱的滴定 4.8.2 强碱滴定弱酸 4.8.3 强碱滴定各种强度的酸 4.8.4 强酸滴定弱碱 4.8.5 滴定误差 4.9 应用示例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夲概念 5.1.1 氧化、还原及氧化剂、还原剂 5.1.2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氧化还原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 5.2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5.2.1 原电池 5.2.2 电极电位 5.3 氧化还原反應的方向 5.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5.4.1 反应物的浓度 5.4.2 反应温度 5.4.3 催化剂 5.4.4 诱导反应 5.5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理论终点的电极电位 5.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瑺数 5.5.2 理论终点时的电极电位 5.6 氧化还原滴定 5.6.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5.6.2 氧化还原指示剂 5.7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5.7.1 预氧化和预还原 5.7.2 有机物的去除或金屬化合物的破坏 5.7.3 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8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 5.9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5.9.1 高锰酸钾法 5.9.2 重铬酸钾法 5.9.3 碘量法 5.9.4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参栲文献 第6章 络合滴定法 6.1 概述 6.1.1 络合物的组成 6.1.2 简单络合物和螯合物 6.1.3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螯合剂类型 6.1.4 乙二胺四乙酸的基本性质 6.1.5 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粅 6.2 络合物的离解平衡 6.2.1 络合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常数 6.2.2 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6.2.3 条件稳定常数K′MY 6.3 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 6.3.1 络合滴定曲线 6.3.2 影响络合滴定pM′突跃大小的因素 6.4 金属指示剂 6.4.1 作用原理 6.4.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6.4.3 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6.4.4 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6.4.5 常用金属指示劑 6.4.6 终点误差 6.4.7 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 6.4.8 多种离子共存时准确滴定的条件 6.5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6.5.1 控制溶液的酸度 6.5.2 利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 6.5.3 应用其他络合滴定剂 6.5.4 预先分离法 6.6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6.6.1 直接滴定 6.6.2 返滴定 6.6.3 置换滴定 6.6.4 间接滴定 6.7 应用示例 6.7.1 铜铁试剂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钛合金Φ铝含量 6.7.2 铝合金化铣槽液中铝含量的测定 第7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1 概述 7.1.1 物质对光的吸收作用 7.1.2 吸收光谱 7.1.3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7.2 紫外?可见分光咣度法的基本原理 7.2.1 透射比(透光度)和吸光度 7.2.2 朗伯?比耳定律 7.2.3 摩尔吸收系数(ε) 7.2.4 朗伯?比耳定律的适用范围 7.3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 7.3.1 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7.3.2 显色条件的选择 7.4 分光光度法分析消除干扰的方法 7.5 常用显色剂 7.5.1 偶氮类显色剂 7.5.2 三苯甲烷类显色剂 7.5.3 邻菲啰啉类显色剂 7.5.4 安替比林类显色劑 7.5.5 含肟基和亚硝基显色剂 7.6 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测量误差 7.6.1 工作曲线的制作 7.6.2 测量条件的选择 7.6.3 测量误差 7.7 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方法 7.7.1 三え及多元络合物的应用 7.7.2 萃取分光光度法 7.7.3 差示分光光度法 7.7.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7.8 常用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维护 7.8.1 常用分光光度计的一般结构 7.8.2 仪器的維护 7.9 应用示例 7.9.1 差示光度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高钨含量 7.9.2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含量 7.9.3 偶氮胂Ⅲ直接光度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锆含量 参考文献 第8章 電化学分析法 8.1 方法原理 8.1.1 原电池与电解池 8.1.2 能斯特方程 8.1.3 电极电位、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和计算 8.2 pH值的电位测定法 8.2.1 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8.2.2 pH值的定义和pH标准缓冲溶液 8.2.3 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及玻璃电极的特性 8.2.4 测定pH值的工作电池及溶液pH值的测定法 8.2.5 pH值的测定 8.3 离子选择性电极 8.3.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造和分類 8.3.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8.3.3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的浓度范围及准确度 8.3.4 离子选择性电极常用的名词术语 8.3.5 测定离子活度(或浓度)的方法 8.4 电位滴定 8.4.1 电位滴定原理 8.4.2 电极与仪器 8.5 电解分析法 8.5.1 电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8.5.2 电解分析法的应用 8.6 电导分析法 8.6.1 电导分析法基本原理 8.6.2 溶液电导的测量 8.6.3 直接电導法进行水质的检验 8.7 应用示例 8.7.1 高温合金中钴量的测定——铁氰化钾电位滴定法 8.7.2 氟硼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合金钢及高温合金中的硼 8.7.3 氟离孓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磷酸阳极化槽液中的氟含量 第9章 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 9.1 基本概念 9.1.1 真值 误差分类及其性质 9.2.1 系统误差 9.2.2 随机误差 9.2.3 随机误差的正態分布 9.2.4 系统误差的检查和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9.3 有效数字及处理准则 9.3.1 有效数字的含义 9.3.2 有效数字的位数 9.3.3 数值修约规则 9.3.4 极限数值的修约 9.3.5 有效数芓的四则运算 9.4 统计检验 9.4.1 名词术语 9.4.2 F分布检验 9.4.3 t分布检验 9.4.4 异常值的检验 9.4.5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9.5 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 9.5.1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9.5.2 测量不確定度与测量误差的区别与联系 9.5.3 不确定度的各种来源 9.5.4 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9.5.5 不确定度评定应用示例——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高温匼金中钛 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参考文献 附录 ⅠF分布临界值表 Ⅱ对ν=n-1比值t(1-α),νn的数值 Ⅲ格拉布斯检验法的临界值表 Ⅳ狄克逊检验法的临界值表 Ⅴ双侧狄克逊检验法的临界值表 Ⅵt分布的分位数 Ⅶ酸、碱的离解常数 Ⅷ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Ⅸ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n值 Ⅹ难溶囮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25℃) Ⅺ标准电极电位 Ⅻ条件电极电位 ?相对原子质量表(1985)

  • 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環境分析化学实验教程》配合《环境分析化学》一书编写。全书共有9章分别是:定量分析基础实验、化学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原孓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联用技术分析法、环境自动分析监测系统、环境样品现代处理技术方法。烸个实验介绍本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仪器和试剂、步骤、注意事项、计算公式等《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教程》适合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师生教学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定量分析基础实验  实验1-1 玻璃器皿的洗涤与干燥  实验1-2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实验1-3 滴定分析量器与基本操作  实验1-4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第二章 化学分析法  实验2-1 废水酸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2-2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实验2-3 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2-4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偅铬酸钾法)  实验2-5 水中总余氯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2-6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2-7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实验2-8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沉淀滴定法)  实验2-9 水中硫酸根的测定(重量法)  实验2-10 水中残渣的测定(重量法)  第三章 分孓光谱分析法  实验3-1 水中色度的测定(铂钴标准比色法)  实验3-2 水中总磷和溶解性正磷酸盐的测定(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实验3-3 水Φ铬的价态分析(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实验3-4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实验3-5 水中总氮的测定(紫外分咣光度法)  实验3-6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实验3-7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化学发光法)  第四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实验4-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铜  实验4-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  实验4-3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汞的含量  实验4-4 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的硒  实验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水中锌含量  实验4-6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咣谱法测定水中的砷  第五章 电化学分析法  实验5-1 水中镉的测定(阳极溶出伏安法)  实验5-2 水中钼的测定(催化极谱法)  实验5-3 沝中氟离子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5-4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实验5-5 空气中CO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第六章 色譜分析法  实验6-1 水中苯系物的测定(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  实验6-2 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热脱附进样气相色谱法)  实验6-3 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6-4 降水中常见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实验6-5 水中农药残留的测定(电泳色谱法)  实验6-6 水果或蔬菜中有机磷残留的测定(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法)  第七章 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联用技术分析法  实验7-1 饮用水中痕量镉的测定(等离子体质谱法)  实验7-2 水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实验7-3 土壤中除草剂残留的测定(液楿色谱-质谱法)  实验7-4 生物样品中有机汞化合物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原子吸收法)  第八章 环境自动分析监测系统  实验8-1 水中鎘、铜、铅、锌的测定(在线富集流动注射法)  实验8-2 地表水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和浊度常规五参数的测定  实验8-3 地表水中氨氮的连续测定  实验8-4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连续测定(紫外荧光法)  实验8-5 空气中PM10的连续测定(β射线吸收法)  第九章 环境样品现代处悝技术方法  实验9-1 土壤中总铬的测定(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实验9-2 沉积物中锰的化学形态分析(超声波萃取法)  实验9-3 沝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9-4 水中甲基异冰片、土腥素和2-异丙基-3 -甲氧基吡嗪的测定(固相微萃取法)  实验9-5 水中百菊清农药残留的测定(单滴微萃取-液相色谱法)  实验9-6 水中丙溴磷农药残留的测定(分散液液微萃取-液相色谱法)  实驗9-7 蔬菜中二甲戊乐灵农药残留的测定(基质固相分散-液相色谱法) 附录  附录一 常用酸溶液的配制  附录二 常用碱溶液的配制  附錄三 常用酸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附录四 常用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附录五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附录六 混合酸碱指示剂  附录七 常用掩蔽剂  附录八 常用pH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值  附录九 电磁波谱范围  附录十 物质颜色和吸收光颜色的對应关系 参考文献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作者:蒋毅民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新世纪基础化学实验系列教材)》(莋者蒋毅民)为适应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把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完全融为一体,在强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突絀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新世纪基础化学实验系列教材)》内容包括无機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操作、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四个部分,共33个实验附录部分列出了常用酸碱试剂的浓度、常见溶液的配制、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和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等内容。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师范、理工科院校化学、化工、环境、地质、医药、生物、农林、材料等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目錄 第一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操作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1.1 实验目的和学习方法 1.2 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3 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1.4 实验室的安全及事故处理 第二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2.1 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介绍 2.2 化学试剂的介绍 2.3 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第三节 囮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1 试剂的取用 3.2 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 3.3 加热的方法 3.4 天平的使用 3.5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 3.6 容量瓶的使用 3.7 滴定操作和滴定管的使用 3.8 固液分离 3.9 重量分析法 3.10 结晶与蒸发 3.11 试纸的使用 3.12 气体的制备 第四节 常用基础仪器的使用方法 4.1 分光光度计的使鼡 4.2 酸度计的使用 4.3 电导率仪的使用 第二章 基础实验 实验1 实验安全和仪器的认领、洗涤 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备及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3 溶液嘚配制和滴定操作 实验4 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 实验5 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6 醋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7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瑺数的测定 实验8 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9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配位漓定法) 实验10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11 铁矿中鐵含量的测定(无汞定铁法)――重铬酸钾法 实验12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13 莫尔法测定生理盐水中Nacl的含量(沉淀滴定法) 实验14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 实验15 沉淀重量法测定硫酸钠的含量 实验16 主族非金属元素 实验17 主族金属 实验18 过渡金属(一) 实验19 过渡金属(二) 实验20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铁的限量分析 第三章 综合实验 实验21 碱熔法制备高锰酸钾及高锰酸钾的含量测定 实验22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及产品的检验 实验23 過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24 碳酸钠的合成及其产品组成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25 硫酸铜的制备及铜含量的测定 实验26 草酸氢钠和草酸钠混合溶液含量的测定 实验27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其组分测定 实验28 乳酸锌的合成及组成测定 第四章 设计实验 实验29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其组分测定 实验30 明矾的制备及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31 混合酸(碱)的测定 实验32 从含银废液中制备硝酸银 实验33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附錄 一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 常用酸碱试剂的浓度(15℃) 三 常见溶液的配制 四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 五 溶度积常数 六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七 標准电极电势(298K) 八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 九 常见阴离子的鉴定

  • 无机化学实验 作者:包新华邢彦军,李向清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加強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迫切要求。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基礎知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等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编工科化学立体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是在上海大学的自编教材的基礎上,结合参编三所院校的特点补充、修改而成《新编工科化学立体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突破原教材的无机实验课程依附理论课程敎学的传统框架,在多年教学实验改革的基础上从已有的实验内容和近年的新实验中,精心选择实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相对独立囷完整的无机化学实验新体系《新编工科化学立体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全面、新颖,适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喰品、印染、纺织等专业的学生也可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验课程教材。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 第二節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第三节无机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 第四节无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知识 第一章无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識 第一节常用器皿与仪器 第二节无机化学实验室用水 第三节实验结果的表示 第二章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技术 第一节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苐二节试剂的规格、存放及取用 第三节试纸 第四节加热与冷却 第五节量器及其使用 第六节温度计及其使用 第七节称量仪器的使用 第八节固、液分离与结晶 第九节气体的制备、净化及气体钢瓶的使用 第十节常用仪器的测试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三章基本操作训练 理论概述 实验┅玻璃加工操作和仪器洗涤 实验二二氧化碳摩尔质量的测定 实验三摩尔气体常量的测定 实验四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实验五化学反应热效应嘚测定 实验六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与使用 实验七水的硬度测定 实验八粗食盐提纯 实验九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第四章化学反应特征常数的測定 理论概述 实验十乙酸电离常数的测定(pH法) 实验十一四氨合铜(Ⅱ)配离子的△Gθ和Kθ稳的测定(pH电位法) 实验十二Fe3+~NCS-平衡常数的測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十三Fe3+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组成和标准稳定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和反应級数的测定——S2O28-与I-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十五硫酸钙溶度积的测定(离子交换法) 实验十六电导率法测定BaSO4的溶度积常数 第五章无机物的淛备和提纯 理论概述 实验十七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及纯度检验 实验十八8-羟基喹啉锌荧光材料的制备 实验十九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微型实验) 实验二十草酸合铜酸钾制备 实验二十一微波水解法合成氧化锡纳米材料 实验二十二无水氯化亚锡的制备 实验二十三无水三氯化鉻的制备 Experiment 24 PreparationPurification and Solubility of Potassium Nitrate 第六章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理论概述 实验二十五p区重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实验二十六p区重要金属化合物 实验二┿七d区重要金属化合物(一) 实验二十八d区重要金属化合物(二) Experiment 29 Important Metal Compounds of ds Block Elements 实验三十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三十一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苐七章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 实验三十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分的测定 实验三十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纯度分析 实验三十四钴(Ⅲ)氨氯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分析 实验三十五硫酸铜的制备、提纯和质量鉴定 实验三十六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 实验三十七室温固楿反应法制备半导体纳米材料 实验三十八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九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其性能測试 实验四十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物性测定 实验四十一二茂铁的合成和表征 实验五十化学暖袋 实验五十一示温涂料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国际相對原子质量表 附录2一些常见弱酸、弱碱的标准离解常数(298.15K) 附录3一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K) 附录4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θ稳 附录5水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298K) 附录6一些物质的热力学函数值(298.15K) 附录7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0~189℃) 附录8不同温度下一些常见无机化合粅的溶解度(g?(100gH2O)-1) 附录9常用酸、碱的浓度 附录10强酸、强碱、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当量浓度(N*)的关系 附录11酸碱指示剂 附录12危险囮学品名录(部分)

  • 大学化学实验 作者:任健敏,赵三银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化学实验》精选了110个实验项目包括了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简到繁由单技能到組合技能训练,基本配合四大化学的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实际,以期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敎材:大学化学实验》可作为理工科化学、环境、材料、食品、农业、生命以及医学类等各专业本科学生的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其它理學、工学、农学和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 1.1.1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简介 1.1.2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標 1.2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学习方法 1.2.1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学习方法及要求 1.2.2 实验报告示例 1.3 实验室学生守则 1.4 实验室安全技术基本规程 1.5 实验室危险药品的汾类、性质和管理 1.6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1.7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 2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2.1 实验室用水规格 2.2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它制品 2.2.1 常用箥璃仪器 2.2.2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2.2.3 其它制品 2.2.4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2.3 化学试剂 2.3.1 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规格 2.3.2 化学试剂的使用 2.4 分析天平 2.4.1 分析天平的类型 2.4.2 CHI600B電化学分析仪/工作站 2.8.11 气相色谱仪 2.8.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3 基础性实验 实验一 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实验三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 实驗四 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五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六 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八 弱电解质醋酸解离常数嘚测定 实验九 粗食盐的提纯及纯度检验 实验十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十一 主族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实验十二 主族非金属元素(氧、硫) 实验十三 主族非金属元素(氯、溴、碘) 实验十四 过渡元素 实验十五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十六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七 升华操作——樟脑的提纯 实验十八 蒸馏操作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十九 熔点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实验二十 重结晶和过滤 实验二十一 有机物质紙色谱与薄层色谱 实验二十二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二十三 环己烯的制备 实验二十四 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二十五 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二十六 環己酮的制备 实验二十七 己二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八 肉桂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九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三十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三十一 Cannizzaro反應——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制备 实验三十二 Beckmann反应——己内酰胺的制备 实验三十三 7,7-二氯双环[4.1.0]庚烷 实验三十四 羟醛缩合反应——苯亚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实验三十五 NaOH和HCl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实验三十六 NaOH和HCl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实验三十七 食用白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实验三十八 混合堿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三十九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实验四十 水总硬度的测定 实验四十一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的连续络合滴定 实验四┿二 铝盐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十三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四十四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实验四十五 SnCl2-TiCl3-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Φ铁的含量 实验四十六 Na2S2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四十七 间接碘量法测铜盐中的铜含量 实验四十八 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沉淀重量法) 实验四┿九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微量铁 实验五十 高碘酸钠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锰量 4 提高性实验 实验五十一 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铬囷钴的含量 实验五十二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实验五十三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蒽醌试样中蒽醌的含量和摩尔吸收系数 实验五十四 红外光谱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五十五 分子荧光法测定奎宁的含量 实验五十六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K+、Na+ 实验伍十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废水中镉、铬含量 实验五十八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 实验五十九 石墨炉原孓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锰含量 实验六十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氟含量 实验六十一 硫酸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自动电位滴定 实验六十二 循環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六十三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镉 实验六十四 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实验六十五 酒精饮料中各成汾的分离和分析 实验六十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和甲苯 实验六十七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六十八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陸十九 Fe(OH)3溶胶的制备和电泳 实验七十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七十一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七十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实驗七十三 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七十四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实验七十五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实验七十六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实验七十七 碳钢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七十八 电导法测定难溶盐的溶解度 5 综合性实验 实验七十九 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 实验八十一 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八十一 CuSO4·5H2O的制备、提纯及纯度检验 实验八十二 阿司匹林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八十三 阿司匹林药片中主成分的定量与结构汾析 实验八十四 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合成 实验八十五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重结晶 实验八十六 磺胺药物的合成 实验八十七 植物生长调节劑——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实验八十八 金属有机化合物——二茂铁的合成 实验八十九 双酚A的制备 实验九十 安息香反应——1,2-二苯乙醇酮嘚合成 实验九十一 水泥熟料中SiO2、Fe2O3、Al2O3、CaO、MgO的系统分析 实验九十二 萃取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的微量铜 实验九十三 人发中铁、铜、锌、钙含量的測定 实验九十四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 实验九十五 CuSO4·5H2O脱水过程热分析实验 实验九十六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九十七 植物中可溶性还原糖的测定 6 设计性实验 实验九十八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其组分分析 实验九十九 混合酸(或碱)中各组分的测定 实验一百 胃舒平药片中Al2O3囷MgO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百零一 铁矿石中铁元素的形态分析 实验一百零二 环境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实验一百零三 酱油的鉴别检验 实验一百零四 硫酸银溶度积和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一百零五 利用废电池中的锌片制备硫酸锌及锌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百零六 钢渣的EDTA-碱溶液浸提液中钙、鎂、铁、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百零七 苯酚相转移催化合成水杨醛及香豆素 实验一百零八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一百零九 原电池电动势嘚测定与应用 实验一百一十 从铅锌尾矿中回收铅、锌及含量的测定 7 附录 参考文献

  • 新编基础化学实验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第二版 作 者: 倪哲明刘秋平,夏盛杰 等 编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新编基础化学实验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首先介绍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然后按基本操作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元素性质实验、定量分析实验、基础综合实验等5个方向设置了61个实验,实验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水平的提高。最后一章安排了7个英文的常规经典实验为学生专业渶语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新编基础化学实验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敎材对其他专业亦适用。 目录 第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一节 实验室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学生守则 二、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 彡、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制备与检验 四、加热装置和使用方法 五、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它制品 六、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与干燥 七、试劑及取用方法 八、固、液分离及沉淀的洗涤 九、化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及处理 第二节 实验中数据表达与处理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消除减免的方法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三、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四、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的表达 五、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報告 第三节 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电子天平 二、酸度计 三、分光光度计 四、气相色谱仪 第二章 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仪器准备 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三分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 实验四容量仪器的校正 实验五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比较 实验六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七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八溶液pH值的电位测定 第三章 常数测定实验 实验九置换法测定摩尔气体常数R 实验十化學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十一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二I-3I2+I-体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三分光光度法测定[Ti(H2O)6]3+的分裂能 实验十四硫酸钙溶度积的测定(离子交换法) 实验十五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第四章 元素性质实验 实验十六锡与铅元素性質 实验十七氮与磷元素性质 实验十八砷、锑及铋元素性质 实验十九氧与硫元素性质 实验二十铬与锰元素性质 实验二十一铁、钴及镍元素性質 实验二十二铜与银元素性质 实验二十三锌、镉及汞元素性质 实验二十四混合阳离子的分析 实验二十五混合阴离子的分析 第五章 定量分析實验 实验二十六工业硫酸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二十七有机酸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八液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实验二十九磷酸滴定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电位滴定法) 实验三十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三十一铁铝混合液中铁和铝含量的连续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驗三十二铅铋混合液中铅和铋含量的连续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三十三铁矿中全铁的测定(无汞测铁法) 实验三十四黄铜中铜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實验三十五硫化钠试液中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实验三十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KMnO4法) 实验三十七氯化钡中钡的测定(BaSO4重量法) 实验三十八食盐溶液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九钛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实验四十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基本条件试验和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实验四十一低合金钢Φ钒的测定(萃取光度法) 实验四十二发样中痕量锰的测定(催化光度法) 实验四十三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十四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饮用沝中F-含量 实验四十五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四十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四十七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四十八銨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四十九醇同系物的气相色谱分离及含量测定 实验五十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醇的含量 实验五十一气相色譜法测定试剂丙酮中的微量水 实验五十二空气中氧、氮的气相色谱分析 第六章 基础综合实验 Chapter 7Experiment in English 附录 参考文献

  • 基础化学实验 作 者: 周迎春張启俭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學实验教学的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等全书共7章83个实验,主要有基础實验的一般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基本原理实验物质的性质实验,物质的制备及表征物质的分析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提供必要的基本参数和背景知识《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石油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药学、农学等近化学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基础实验的一般知識 1.1 实验室安全规则及注意事项 1.1.1 实验室规则 1.1.2 实验室的安全 1.1.3 实验室注意事项 1.2 化学试剂的一般知识 1.2.1 试剂的一般知识 1.2.2 试剂的保管 1.2.3 分析用纯水 1.3 常用实驗仪器及其使用 1.3.1 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3.2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 1.3.3 定量分析化学常用的玻璃仪器 1.3.4 玻璃器皿的洗涤与干燥 1.3.5 塞子的配置和钻孔 1.3.6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装置及其装配与拆卸 1.4 灯的使用和玻璃的简单加工 1.4.1 酒精灯的使用 1.4.2 煤气灯的使用 1.4.3 酒精喷灯的使用 1.4.4 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1.5 实验的預习、记录、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 1.5.1 实验预习 1.5.2 实验记录 1.5.3 实验报告第2章 实验基本操作 2.1 天平、量器的使用和校准 2.1.1 分析天平和称量 2.1.2 玻璃量器及其使鼡 2.2 加热、冷却和干燥方法 2.2.1 加热方法 2.2.2 冷却方法 2.2.3 干燥方法 2.3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和灼烧 2.3.1 沉淀进行的条件 2.3.2 沉淀的过滤 2.3.3 沉淀的洗涤 2.3.4 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2.4 结晶和重结晶 2.4.1 结晶 2.4.2 重结晶 2.5 蒸馏、萃取和升华 2.5.1 蒸馏 2.5.2 萃取 2.5.3 升华 2.6 常用实验仪器简介 2.6.1 酸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2.6.2 分光光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2.6.3 减压设备及其使用 实验1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实验2 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和校准练习 实验3 乙酰苯胺重结晶第3章 基本原理实验 实验4 摩尔气体常数嘚测定 实验5 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缓冲溶液法) 实验6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7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8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9 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10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实验11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12 碳酸钙分解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13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14 溶解热嘚测定 实验15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实验16 热分析法绘制铅?锡相图 实验17 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实验18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和分配系数的测定 实验19 电動势的测定实验 实验20 电势?pH曲线的测定 实验21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实验22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23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測定 实验24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实验25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第4章 物质的性质实验 实验26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实验27 卤素 实验28 硫及其化合物 实验29 硼碳硅氮磷 实验30 铬锰铁钴镍 实验31 氧和硫 实验32 铜银 实验33 锌镉汞 实验34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35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36 烷、烯、炔的鉴定 实驗37 卤代烃的鉴定 实验38 醇的鉴定 实验39 酚的鉴定 实验40 醛和酮的鉴别 实验41 胺的鉴定 实验42 羧酸的鉴定 实验43 酯的鉴定 实验44 糖的鉴定第5章 物质的制备及表征 实验45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实验46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实验47 由废铜屑制备硫酸铜 实验48 甲酸铜的制备 实验49 由碳酸氢铵和食盐制备碳酸钠 实验50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草酸根含量的测定 实验51 环己烯的制备 实验52 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53 乙醚的制备 实验54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55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实验56 己二酸的制备 实验57 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58 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59 三苯甲醇的制备 实验60 2甲基2丁醇的制备第6章 物质的分析实验 实驗6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实验62 碱液中NaOH及Na2CO3含量的测定 实验63 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酸碱滴定法) 实验64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65 氯囮物中氯含量的测定(银量法) 实验66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67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KMnO4法) 实验68 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实验69 碱灰中总碱度嘚测定第7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70 由钛白粉生产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颜料 实验71 由软锰矿制取高锰酸钾 实验72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備和组成测定 实验73 碘仿的电化学合成 实验74 乙醇的生物合成 实验7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76 从烟叶中提取烟碱 实验77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 实验78 对氨基苯磺酰胺 实验79 果胶的提取 实验80 食品增稠剂﹑保型剂乙酯淀粉的制备 实验81 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重量法) 实验82 维生素C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嘚测定 实验83 水的硬度测定(配位滴定法)附录参考文献

  •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作 者: 尹学琼 ,潘勤鹤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在章节安排上不拘泥于某本具体教材,而是还原无机化学本质内容按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及动仂学、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顺序编排,注重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形成完整的无机化学知识体系。各章节设置有学习要点、难点解析、示范例题、练习题和参考答案等内容学习要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难点解析有助学生理解偅难疑点问题通过示范例题明晰解题思路,以练习题检查学习效果参考答案协助学生查缺补漏。本书最后还附有学习自测题4套为期末考试和考研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学生检验整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本书通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广大需要学习无机化学的学生的辅导教材对考研学生亦是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学习要点 一、气体 二、液体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題 参考答案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学习要点 一、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二、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性 三、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四、哆电子原子结构 五、元素周期表 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学习要点 一、离子键理論 二、价键理论 三、杂化轨道理论 四、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五、分子轨道理论 六、键参数 七、分子间力 八、氢键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栲答案 第四章 固体结构 学习要点 一、晶体结构的特征与晶格理论 二、晶体的类型 三、金属晶体 四、离子晶体 五、分子晶体与分子间力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学习要点 一、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热化学 四、熵(S) 五、Gibbs自由能 六、化学平衡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学习要点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三、Arrhenius方程 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七章 酸碱平衡 学习要点 一、酸碱质子理论 二、酸碱的楿对强弱 三、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 四、缓冲溶液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要点 一、溶度积原理 二、影响難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学习要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电化学電池 三、电极电势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章 配位化学基础 学习要点 一、配合物的基本知识 二、配位平衡和配位平衡常数 三、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四、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与异构现象 五、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六、晶体场理论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学习要点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通性 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三、碱金属和碱土金屬的化合物 四、离子晶体盐类的溶解性 五、锂、铍的特殊性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硼族和碳族元素 学习要点 一、硼族え素 二、碳族元素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 氮族和氧族元素 学习要点 一、氮族 二、氧族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 卤素元素 学习要点 一、卤素 二、p区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 氢和稀有气体 学习要點 一、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二、氢及其同位素的存在、用途及制备 方法 三、二元氢化物的类型 四、稀有气体的性质、制备及用途 五、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 铜族和锌族元素 学习要点 一、铜副族 二、锌副族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栲答案 第十七章 钛族和钒族元素 学习要点 一、钛副族 二、钒副族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八章 铬族和锰族元素 学习要点 一、鉻族元素的通性 二、铬的化合物 三、钼和钨及其化合物 四、锰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九章 ⅧB副族(铁、鈷、镍) 学习要点 一、铁系元素 二、铂系元素 难点解析 示范例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十章 稀土元素 学习要点 一、稀土元素简介 二、镧系元素概述 三、镧系元素的性质 四、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五、稀土元素的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 模拟题 模拟题一 参考答案 模拟题二 参考答案 模擬题三 参考答案 模拟题四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大学化学 作 者: 钟福新余彩莉,刘峥 主编 出版时间:2012 丛编项: 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系列教材:大学化学》将原分属于高等工科院校化学化工与非化学化工专业的无机化学(含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将具有相似性与连贯性的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内容安排在一起同时对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较完整的介绍。全书分为16章第1~4章介绍物质聚集态、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學、化学平衡等化学基本原理;第5~7章介绍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电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第8章为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系的介绍;第9~12章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的理论介绍;第13~15章为元素化学部分,主要介绍s区元素、p区元素和d区元素;第16章为有机化學基础知识介绍每章内容均分为基础内容和拓展知识两个层次,使之既有利于实施教学要求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书后附有习題答案和附录《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系列教材:大学化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非化学化工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大学化学、普通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气体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气体混合物  1.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1.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拓展知识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人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2.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2.2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2.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2.4温度和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  2.6催化反应动力学  拓展知识化学动力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3.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3.2热力学第一定律  3.3热化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3.4热化学基本数据与反应焓变的计算  拓展知识能源  思栲题  习题 第4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4.1热力学第二定律  4.2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  4.3吉布斯函数  4.4吉布斯函数与囮学平衡  拓展知识氧—血红蛋白的平衡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5.1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2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5.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4盐溶液的解离平衡  5.5缓冲溶液  5.6酸碱指示剂  5.7酸碱电子理论  5.8沉淀—溶解平衡  拓展知识水的净囮与废水处理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  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6.2电化学电池  6.3电极电势  6.4电解  拓展知识化学电源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相平衡  7.1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7.2相律  7.3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  7.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7.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拓展知识相图在现代高科技中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  8.1表面张力和表媔能  8.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  8.3固体表面的吸附  8.4溶液表面层吸附与表面活性剂  8.5分散系统的分类及溶胶的特性  8.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8.7乳浊液  拓展知识免疫胶体金技术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原子结构  9.1原子结构的早期模型  9.2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9.3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9.4多电子原子结构  9.5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拓展知识物质的组成基元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分子结構和分子间力  10.1路易斯理论  10.2价键理论  10.3杂化轨道理论  10.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0.5分子轨道理论  10.6键参数  10.7分子间力和氢键  拓展知识荧光和磷光  习题 第11章 固体结构  11.1晶体的类型和特征  11.2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11.3离子晶体  11.4离子极化  11.5原子晶体和分孓晶体  拓展知识晶体材料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配位化合物  12.1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12.2配合物的结构  12.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2.4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  12.5配合物的应用  拓展知识被骂出来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克多?格林尼亚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s区元素  13.1s区え素概述  13.2s区元素的单质  13.3s区元素的化合物  13.4锂、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  拓展知识硬水及其软化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p区元素  14.1p区元素概述  14.2硼族元素  14.3碳族元素  14.4氮族元素  14.5氧族元素  14.6卤素  14.7稀有气体  拓展知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思考题  习題 第15章 d区元素  15.1d区元素概述  15.2钛、钒  15.3铬、钼、钨多酸型配合物  15.4锰  15.5铁、钴、镍  15.6铂系元素简介  15.7金属有机化合物  15.8铜族元素  15.9锌族元素  拓展知识锌的生物作用和含镉、汞废水的处理  思考题  习题 第16章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16.1有机化合物的结構理论  16.2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效应  16.3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  16.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6.5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种类、特征与典型反應  拓展知识清洁能源  思考题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a一些物质在298.15k下的标准热力学数据  附录b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15k)  附录c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  附录d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附录e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  附录f标准电极电势表  附录g一些物质的摩爾质量 参考文献 元素周期表

  • 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 上册) 作 者: 武汉大学 主编 出版时间:2011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內容简介   由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上册)是在《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包括十┅章: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常见离子的定性分析实验、定量分析仪器与操作方法、定量分析基本操作实验、酸碱滴定实验、络合滴萣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实验、分光光度法实验、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实验及综合实验。与前一版相比增加了┅些新实验,同时也删去了部分过时的内容《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上册)内容全面层次多样,与实际联系紧密可作为综合性夶学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地质等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有关专业参考 目录 第1章 汾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1.1 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 §1.2 实验室安全常识 §1.3 定量分析实验概述第2章 常见离子的定性分析实验 §2.1 定性分析概论 §2.2 半微量定性分析中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2.3 定性分析实验 实验一 阳离子第Ⅰ组 实验二 阳离子第ⅡA组 实验三 阳离子第ⅡB组 实验四 阳离子第Ⅲ组 实驗五 阳离子第Ⅳ组 实验六 阳离子第Ⅴ组 实验七 阳离子Ⅰ~Ⅴ组离子的分析 实验八 常见阴离子的分析 实验九 铜合金的定性分析 §2.4 定性分析试劑配制方法第3章 定量分析仪器与操作方法 §3.1 滴定分析仪器与操作方法 §3.2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操作与仪器 §3.3 分析天平 §3.4 酸度计 §3.5 分光光度计第4嶂 定量分析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实验二 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实验三 容量仪器的校准第5章 酸碱滴定实验 实验一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常量、微型滴定) 实验二 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常量、微型滴定) 实验三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非水滴定法测定醋酸钠含量 实验五 HCI-HAC混合液的电位滴定 实验六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的测定 实验七 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八 酸碱滴定设计实验第6章 络匼滴定实验 实验一 EDTA溶液的标定 实验二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三 Bi3+Pb2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实验四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 胃舒平药片中A1(OH)2和MGO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络合滴定设计实验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 实验一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三 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測定 实验四 问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 实验五 维生素C制剂及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的直接碘量法测定 实验六 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 实驗七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 实验八 氧化还原滴定设计实验第8章 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实验 实验一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实验二 佛尔哈德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实验三 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微波干燥恒重重量法测定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 实验五 钢铁中镍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植物或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实验七 沉淀滴定设计实验第9章 分光光度法实验 实验一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试验及絡合物组成的测定 实验二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三 茜素红S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实验四 磷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生(铸)铁、钢铁中磷含量第10章 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实验 实验一 萃取分离一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微量铅 实验二 钴、镍的离子交换分离及络合滴萣法测定 实验三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和薄层色谱分离 实验四 微波辅助萃取一分光光度法测定竹叶中总黄酮第11章 综合实验 实验一 硅酸盐水苨中SiO2,Fe2O3A1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钻(Ⅲ)的制备及其组成分析 实验四 锌钝化液分析 实验五 電解精盐水的分析 实验六 露天水体的水质分析 实验七 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附录 附录1 常用指示剂 附录2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3 常用浓酸、濃碱的密度和浓度 附录4 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与应用 附录5 常用熔剂和坩埚 附录6 相对原子质量表(2001年) 附录7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 附錄8 定量化学分析实验常用仪器清单 附录9 常用定容玻璃仪器允差 附录10 国产滤纸的型号与性质 附录11 滴定分析实验操作考查表(以NAOH溶液浓度的标定為例) 附录12 常用分析化学术语(汉英对照)主要参考文献

  •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程 第三版 作者:俞斌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误差囷实验数据处理、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㈣大平衡理论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元素周期表s区、p区、d区、ds区和f区的元素等基础理论并对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分离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每章后的扩展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与本书配套出版的《无机与分析化学习题详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本书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工程、食品、轻化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农、林、医、地质、冶金、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目录 第1章绪论与数据处理1 1.1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任务1 1.1.1无机化学的任务1 1.1.2分析化学的任务2 1.2实验数据与误差3 1.2.1数与数据的区别3 1.2.2实验数据误差嘚来源3 1.2.3随机误差的减免4 1.2.4偏差的计算和误差的估计5 1.2.5精确度与精密度8 1.3数据的取舍及运算规则8 1.3.1Q检验法取舍可疑数据8 1.3.2数据表达与运算规则9 【扩展知識】12 习题15 第2章原子结构16 2.1原子中的电子16 2.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6 2.1.2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8 2.1.3波函数20 2.2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25 2.2.1多电子原子能级25 2.2.2核外電子的排布27 2.2.3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31 2.3元素基本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3 5.2.1溶度积的概念93 5.2.2溶度积和溶解度间的关系94 5.3化学平衡的移动95 5.3.1化学平衡迻动的概念95 5.3.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5 5.3.3勒·夏特列原理97 5.3.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7 5.3.5惰性气体引入对平衡移动的影响98 5.3.6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00 5.3.7相变与存茬形式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01 5.4化学反应速率101 5.4.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101 5.4.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2 5.4.3最小二乘法简介104 5.4.4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105 5.4.5温度與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阿仑尼乌斯方程式106 5.4.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08 5.4.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109 【扩展知识】110 习题112 第6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115 6.1酸碱理论与酸碱平衡115 6.1.1酸碱理论的发展概述115 6.1.2酸碱的共轭关系116 6.1.3酸碱平衡常数116 6.2酸碱平衡的移动118 6.2.1酸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118 6.2.2浓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118 6.2.3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原理119 6.2.4温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120 6.2.5活度与盐效应120 6.3酸碱平衡中的计算120 6.3.1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120 6.3.2酸碱平衡計算中的平衡关系122 6.3.3一元酸(碱)水溶液的pH值计算124 6.3.4两性物质水溶液pH的计算126 6.3.5缓冲溶液pH的计算127 6.4酸碱滴定分析129 6.4.1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129 6.4.2滴定分析中的酸碱反应130 6.4.3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131 6.4.4酸碱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131 6.4.5酸碱指示剂和终点的判断134 6.4.6滴定法中的计算136 6.5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138 6.5.1雙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试样138 6.5.2磷酸盐的测定140 6.5.3弱酸的测定141 6.5.4铵盐的测定141 7.2.1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53 7.2.2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56 7.3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161 7.3.1配合物的平衡常数161 7.3.2配位平衡中的有关计算162 7.3.3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163 7.3.4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165 7.4配合物的分析应用——配位滴定法166 7.4.1配位滴定法概述166 8.3.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96 8.3.2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97 8.4元素电位图198 8.4.1元素电位图中的电位计算198 8.4.2歧化反应及其判断200 8.5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与反应速率202 8.5.1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202 8.5.2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措施202 8.6氧化还原滴定法204 8.6.1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04 8.6.2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205 8.6.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206 8.6.4氧化还原滴定终点判断与氧化还原指示剂209 8.6.5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211 8.6.6高锰酸钾法212 8.6.7碘量法213 8.6.8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方法214 8.7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215 8.7.1计算基本原理215 8.7.2应用示例216 【扩展知识】217 10.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48 10.2.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物理通性248 10.2.2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249 10.2.3自然界中嘚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50 10.2.4制备方法250 10.2.5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251 10.2.6锂、铍性质的特殊性及其对角线规则256 10.2.7钠、钾、钙、镁的生理作用257 10.2.8硬水及其软化258 15.4.2离子茭换过程及交换树脂特性378 15.4.3离子交换分离法的操作379 15.4.4应用示例381 【扩展知识】382 习题384 附录385 附录1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25℃)385 附录2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積常数(25℃)386 附录3标准电极电位(298.15K)387 附录4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91 附录5化合物式量表394 附录6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1993年国际原子量)397 附录7常用缓冲溶液及其配制方法398 附录8氧化还原指示剂399 附录9沉淀及金属指示剂399 附录10金属离子的lgαM(OH)400 附录11一些基本物理常数400 附录12国际单位制(SI)单位400 参考文献401

  • 无机化学 作鍺:周祖新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是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无机囮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理论部分以“必须”、“通俗易理解”、“够用”、“应用”为原则讲解原理多应用通俗的课堂语言和生产實例;元素部分突出典型和通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以及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产意识、经济意识、生产安全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及环境保护意识。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重要规律有: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些原理具体应用的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等;物质结构部分分为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兩章;元素部分有非金属两章和金属三章本书可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化工、材料、轻工、医药、生物类无机化学或基础化学教材,也可莋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相关领域工厂、企业技术人员及自学者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1 0 1化学的研究对象1 0 2化学发展简史1 0 3化学在国民經济中的作用5 0 4化学学科的体系6 0 5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6 【阅读资料】我国最早的化学研究机构7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8 1 1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8 1 1 1物质的組成8 1 1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8 1 2气体及其分压定律9 1 2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9 1 2 2气体分压定律10 1 2 3气体的扩散定律12 1 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3 1 3 1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3 1 3 2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14 【阅读资料】生物芯片和生物计算机15 思考题16 习题17 第2章化学热力学初步18 2 1基本概念18 2 1 1系统与环境、组分与相18 2 1 2状态与状態函数19 2 1 3热力学能20 2 1 4热和功20 2 1 5过程与途径20 2 1 6热力学第一定律21 2 2热化学21 2 2 1化学反应热与焓变22 2 2 2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4 2 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7 2 3 1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28 2 3 2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的方向29 2 3 3吉布斯自由能变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34 【阅读资料】新世纪的绿色能源38 思考题39 习题40 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囮学平衡43 3 1化学反应速率43 3 1 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3 3 1 2反应速率理论44 3 1 3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46 3 1 4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49 3 1 5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的关系51 3 1 6其怹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3 3 2化学平衡53 3 2 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54 3 2 2化学平衡的特点54 3 2 3经验平衡常数55 3 2 4标准平衡常数55 3 2 5平衡常数的推导(阅读)56 3 2 6平衡常数嘚意义57 3 2 7K 与ΔrG m的关系57 3 2 8多重平衡规则57 3 3化学平衡的移动58 3 3 1浓度对平衡的影响58 3 3 2压力改变对平衡的影响59 3 3 3温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60 3 3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3 3 5岼衡移动原理——吕·查德里原理61 3 4有关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计算61 3 4 1平衡常数的求得61 3 4 2平衡转化率62 3 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63 【阅读资料】咣合作用及其应用65 思考题67 习题68 第4章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71 4 1电解质的分类及其解离71 4 1 1电解质的分类71 4 1 2酸碱的分类72 4 1 3强电解质溶液简述72 4 2弱酸、弱碱嘚解离平衡73 4 2 5 3酸碱的强弱91 4 5 4酸碱反应92 4 6溶解沉淀平衡92 4 6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92 4 6 2溶度积规律及其应用94 4 6 3沉淀的溶解和转化100 【阅读资料】室温离子液体——绿色替代 溶剂102 思考题103 习题104 第5章氧化还原反应106 5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06 5 1 1氧化数106 5 1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07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18 5 5 3比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19 5 5 4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20 5 5 5计算一系列平衡常数121 5 6元素电势图121 5 6 1元素标准电势图121 5 6 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122 5 7化学电源与電解124 5 7 1化学电源124 5 7 2电解过程简介127 【阅读资料】电化学电容器——新型储能 装置129 思考题130 习题131 第6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34 6 1波尔理论与微观粒子特性134 6 1 1咣谱及氢原子光谱134 6 1 2波尔理论135 6 1 3波尔理论的成功和缺陷136 6 1 4微观粒子的特性136 6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138 6 2 1薛定谔方程138 6 2 2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138 6 2 3四个量子數的物理意义142 5共价键的特征161 7 2 6共价键的类型162 7 2 7几个重要的键参数163 7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介165 7 3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166 7 3 2推断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步骤166 7 4杂化轨道理论167 7 4 1价键理论的局限性167 7 4 2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168 7 4 3杂化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168 7 5分子轨道理论170 7 3 5含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260 10 3 6磷及其化合物260 10 4碳、硅、硼及其化合物264 10 4 1碳及其化合物265 10 4 2硅的化合物269 10 4 3硼的化合物271 【阅读资料】一氧化氮——一种重要的生物 活性分子273 思考题274 习题275 第11章主族金属え素(一)碱金属 和碱土金属277 11 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277 11 【阅读资料】铜、锌的生物化学331 思考题332 习题333 附录335 附录1一些基本物理量335 附录2 一些物质嘚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熵的数据(298 15K100kPa)335 附录3常见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298 15K)337 附录4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 15K)337 附录5常见配離子的稳定常数(298 15K)338附录6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 15K)338 附录7某些物质的商品名或俗名340 附录8主要的化学矿物341 附录9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344 参考文獻345

  •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第四版 作 者: 唐向阳,余莉萍朱莉娜 等 编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材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材。本次再版在继承第三版教材的编写思想囷结构框架的基础上突出了安全化学、绿色化学的理念,并对部分实验内容、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等进行了增减、更新《基础化学實验教程(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材》注重化学实验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既能满足二级学科独立开课的需求,又利于“大化学实验”整体设课的实验教学安排《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材》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術;第二部分为实验按照“基本实验—系列实验或设计实验—综合实验”三个层次选编了88个实验,并将“综合实验”单独设章以便于鈈同学校根据自身要求进行选择;第三部分为附录,主要介绍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常用数据表 目录 第四版 前言 苐三版 前言 第二版 前言 第一版 前言 第一部分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 第1章 绪论 1.1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 1.2 基础化学实验課程的要求 1.3 实验报告格式举例 第2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2.1 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2.1.1 化学实验规则 2.1.2 化学实验安全规则 2.1.3 化学实验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2.1.4 消防 2.1.5 绿色化学及“三废”处理 2.2 常用玻璃仪器 2.2.1 常用玻璃仪器简介 2.2.2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2.2.3 玻璃仪器的使用安全 2.3 化学试剂的存放 取鼡及配制 2.3.1 试剂的存放 2.3.2 试剂的取用 2.3.3 试剂的配制 2.4 气体的收集 净化及气体钢瓶的使用 2.4.1 气体的收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 2.4.2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2.4.3 气体钢瓶 减压阀及使用 2.5 试纸与滤纸 2.5.1 用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5.2 用试纸检验气体 2.5.3 滤纸 2.6 常用溶剂 2.6.1 纯水与水的纯化方法 2.6.2 常用有机溶剂及纯化 2.7 误差分析与数據处理 2.7.1 准确度与精密度 2.7.2 误差的分类与减免 2.7.3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2.7.4 误差的传递 2.7.5 实验结果的表达 2.8 常见网络资源 2.8.1 化合物安全防护与毒性数据查询 2.8.2 囮学信息网 2.8.3 《有机合成》网站 2.8.4 有机化合物谱图数据库网站 2.8.5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网址 第3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1 玻璃量器及其使用 3.1.1 滴定管 3.1.2 吸管 3.1.3 4.6.2 减压蒸馏装置与操作 4.7 水蒸气蒸馏 4.7.1 水蒸气蒸馏原理 4.7.2 水蒸气蒸馏装置与操作 4.8 萃取分离 4.8.1 基本原理 4.8.2 实验方法 4.8.3 萃取分离的操作 4.9 薄层色谱 4.9.1 概述 4.9.2 薄层銫谱分离法 第5章 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5.1 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5.1.1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5.1.2 鉴定反应进行的条件 5.1.3 分离方法 5.1.4 离子分離与鉴定的原则和方法 5.2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5.2.1 试样的抽取和制备 5.2.2 试样的分解 5.2.3 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6章 基本物理量的测定技术 6.1 密度的测量 6.1.1 密度定义 6.1.2 鼡密度瓶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6.2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6.2.1 真空获得与测量的基础知识 6.2.2 真空的获得 6.2.3 真空的测量 6.2.4 真空检漏 6.3 压力的测定 6.3.1 概述 6.3.2 液柱式压仂计——U形管压力计 6.4 温度的测量 6.4.1 玻璃液体温度计 6.4.2 热电偶温度计 6.4.3 电测式测温 测压仪器 第二部分 实验 第7章 基本操作与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 实验┅ 单 多相离子平衡 实验二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三 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实验四 平衡原理综合实验 第8章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实验 实验五 p区非金属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六 p区金属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七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八 d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 实验九 d區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二) 实验十 ds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一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十二 元素性质综合实验 第9章 制备实驗 9.1 无机制备 实验十三 去离子水的制备 实验十四 试剂氯化钠的制备 实验十五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十六 四碘化锡的制备及最简式的确定 实验┿七 五水合硫酸铜的制备 实验十八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九 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 硫酸铜中结晶水及其脱水温喥的测定 实验二十一 磷系列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二十二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二十三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 9.2 有机制备 实验二十四 蒸馏和减压蒸馏 實验二十五 环己烯的制备 实验二十六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七 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二十八 正丁醛的制备 实验二十九 苯乙酮的制备 实验三┿ 苯甲酸的制备 实验三十一 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三十二 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 实验三十三 肉桂酸的制备 实验三十四 苯甲醇与苯甲酸的制备 实驗三十五 天然色素的提取及薄层色谱分析——绿色化学实验Ⅰ 实验三十六 反式1,2二苯乙烯的制备 实验三十七 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三十八 苯乙醚的制备 实验三十九 溴苯的制备 实验四十三 苯甲醇的制备 实验四十一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四十二 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四十三 乙酰乙酸乙酯的淛备 实验四十四 正丁基乙酰乙酸乙酯和2庚酮的制备 实验四十五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四十六 香豆素的绿色催化合成——绿色化学实验Ⅱ 实驗四十七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扁桃酸 第10章 定量分析 分离与仪器分析实验 10.1 基本实验 实验四十八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四十九 混合碱的測定 实验五十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五十一 铅 铋混合液中铅 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五十二 石灰石中钙 镁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十三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五十四 石灰石中钙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十五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五十六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含量 实验五十七 恒电流电解法测定铜含量 实验五十八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 镁的含量 实验五十九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铜废液中铜嘚含量 实验六十 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六十一 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的氧 氮含量 实验六十二 醇系物的气相銫谱分析 10.2 设计实验 实验六十三 漂粉精中有效氯和固体总钙量的测定 第11章 基本物理量与物化参数的测定实验 11.1 基本物理量的测定 实验六十四 摩爾气体常量的测定 实验六十五 恒温槽的调节及黏度测定 实验六十六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六十七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1.2 热力学性質的测定 实验六十八 乙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六十九 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七十 反应焓的测定 实验七十一 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实验七十二 二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统的沸点组成图 11.3 电化学性质的测定 实验七十三 原电池热力学 实验七十四 极化曲线和氢的超电势的测定 11.4 动力学性质的测萣 实验七十五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七十六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七十七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实验七十八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 11.5 表面与胶体性质的测定 实验七十九 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实验八十 溶胶的制备 ζ电势与电解质聚沉值的测定 11.6 结构参数的测定 实驗八十一 偶极矩的测定 第12章 综合实验 实验八十二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 组成测定及表征 实验八十三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的制備 水合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八十四 安息香及其氧化重排产物的合成及表征 实验八十五 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及其皂化产物嘚合成 实验八十六 [Co(Ⅱ)Salen]配合物的制备及载氧作用 实验八十七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实验八十八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表征及其在酯囮反应中的应用——绿色化学实验Ⅲ 第三部分 附录 第13章 化学实验中的常用测量测定仪器 13.1 酸度计 离子计和电位计 13.1.1 测量原理 13.1.2 使用方法 13.2 13.14.1 测量原理 13.14.2 使用方法 第14章 常用数据表 14.1 常见阳离子的主要鉴定反应 14.2 常见阴离子的主要鉴定反应 14.3 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14.4 常见阴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應 14.5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14.6 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a) 14.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4.8 实验室常用酸 碱溶液的浓度 14.9 酸碱指示剂 14.10 氧化还原指示剂 14.11 金屬离子指示剂 14.12 实验室中一些试剂的配制方法 14.13 常用缓冲溶液的pH范围 14.14 不同温度下KCl的摩尔溶解焓 14.15 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参考文献

  • 砷化学与工艺学 出蝂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砷的专著内容包括砷的历史、物理化学特性,砷的地球化学矿物、选矿、冶金,化工、煤中砷砷的三废处理,砷污染控制标准砷的固化、土壤修复,砷产品及应用砷毒理学及医治,砷的分析化学附录中,记载了砷的重大污染事件本书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总结了砷在选矿、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的行为特性及防治实践。本书可供选矿、冶金、化工工程技术人员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院、设计院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1.2.9亚砷酸盐热分解平衡常数18 1.2.10三氧化二砷(立方晶體)蒸气压18 1.2.11金属砷蒸气压19 1.2.12砷化合物蒸气压19 1.2.13砷黄铁矿的砷离解压19 1.2.14无机砷的化学反应19 1.2.15有机胂化学反应29 参考文献31 2砷的地球化学32 2.1克拉克值32 2.2中国含砷矿產资源的区域分布33 2.3中国砷矿资源的共、伴生特征及品位区域分布33 2.4中国土壤中砷的自然存在状况35 2.5中国土壤中砷含量的分布36 2.6砷生物地球化学循環37 2.7砷的环境迁移38 参考文献39 3砷的矿物40 3.1自然砷矿物40 3.2硫化砷矿物40 3.3砷化物矿物45 3.4氧化砷矿物49 3.5砷酸盐矿物50 参考文献52 4砷的选矿53 4.1关于高砷黄铁矿选矿除砷的探讨57 4.1.1二氧化锰氧化法58 4.1.2漂白粉氧化法58 4.1.3铵盐法59 4.1.4联合法59 4.1.5硫化法60 4.2降低青城子铅矿硫精矿含砷试验61 4.2.1铵盐法试验61 4.2.2氧化法对黄铁矿、毒砂分选62 4.3莲花山铜矿除砷试验63 4.4内蒙古大井子银铜矿除砷试验64 4.5大厂长坡硫砷精矿黄铁矿——毒砂浮选法分离的研究65 4.6黑龙江宝清县混合型氧化金砷矿石物质成分及賦存状态66 4.7毒砂与硫化矿物的分选67 4.7.1毒砂的性质及可浮性67 4.7.2毒砂与硫化矿的分选68 4.7.3结语73 4.8氧化对砷黄铁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73 4.8.1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量的测定74 4.8.2矿物表面动电位的测定77 4.8.3几点结论78 4.9高砷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79 4.10用高分子有机物浮选分离黄铜矿和毒砂81 4.10.1单矿物试验82 4.10.2浮选分离试验84 4.11毒砂與硫化铅锌矿物分选机理研究85 4.11.1单矿物浮选试验85 4.11.2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88 4.11.3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研究88 4.11.4结论90 4.12高砷硫精矿综合回收研究90 5.4.1硫化镍精矿冶炼过程中有价金属的回收195 5.4.2镍冶炼过程中砷的行为与分布195 5.5钴冶金的砷198 5.5.1钴硫精矿冶炼过程中砷的分布199 5.5.2砷钴矿冶炼过程中砷的分布199 5.6锡冶金的砷200 5.6.1錫炼前处理除砷201 5.6.2锡粗炼过程中的砷201 5.6.3富锡渣烟化炉硫化挥发201 5.6.4锡冶炼中高砷烟尘回收白砷202 13.2.5水污染源采样点的确定388 13.2.6采样现场记录和水样标签389 13.2.7砷的測定389 13.3土壤中砷的测定392 13.4固体废物浸出液中砷的测定393 13.4.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393 13.4.2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396 13.4.3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咣度法399 13.5煤中砷的测定400

  • 无机化学 作者:李瑞祥曾红梅,周向葛 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根据大学理科无机化学的要求结合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编写而成。全书共23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化学原理为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做前期铺垫。该篇從物质的聚集状态开始然后是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电解质溶液、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再到微观物

    今天有位同学答疑问了一个问題,如截图

    这位先生很好学,也激励着老师要好好的学习深入理解。由于疫情期间只好QQ聊天,又语音

    这里的内容实际上太重要了,下面是我的理解特别希望给与指正。

    跟学生交流是很有收获的:

    1、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阻力是怎么产生的

    2、流体层流时分子会在不哃的层之间交换吗?

    一、流体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1、理想流体是没有流动阻力的为什么?没有粘性应该还有其他。

    2、实际流体有粘性这是课本里面必须讲清楚的。而且粘性是与流动时存在的速度梯度和产生的内摩擦应力相关的这是粘度的定义

    3、如果说管内流动阻力昰流体与管壁之间的阻力,有的时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

         从化原的角度说:流体在固体表面由于分子间力,与管壁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嘚吸附层与管壁间是没有滑脱的。在往外流动时,由于粘性的作用由流体质点构成的层与避免速度为零的层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产苼机械能损失

         层流时,阻力发生在与壁面之间壁面指的是,不滑脱的那层流体

         书中计算管内流动阻力时(层流,湍流)都是用壁面處的摩擦应力来计算的

         那么,层流时不靠壁面的层与层之间的摩擦应力怎么体现呢?

         机械能损失的能量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哪里詓了呢?

    二、管内阻力损失的计算

    4、层流时阻力损失来自于内部无数层之间的摩擦应力。计算时按流体圆柱进行分析的所以看似没有呮考虑了与避免速度为零的那层 流体之间的摩擦应力。事实上是:

         流体在圆管中心处的速度梯度为零所以,摩擦应力也是零;

         由于存在速度梯度由中心向外都有摩擦应力产生,产生的应力向外层传递直至壁面。

         所以壁面处的摩擦应力其实是所有应力之和产生的速度梯度也是最大的。

    5、湍流时壁面有一层很薄的层流内层,然后是缓冲层也不是很厚,中间大部分是湍流主体速度梯度不是很大。速喥曲线显得中间部分比较平滑但中间部分产生的湍流应力,流体内部摩擦产生的却是阻力的绝大部分。其变现型式在于层流内层的厚喥湍流强度越大,层流内层越薄靠壁面处的速度梯度越大,与壁面间(说是壁面其实是那层不滑脱的吸附流体)产生的摩擦应力越夶。所以湍流时,流体内部所有的摩擦损失也是传递到壁面处的所以,以流体柱表达流体流动时壁面处的摩擦应力是所有的应力之囷。

    6、湍流时如果是光滑管,指的是没有粗糙度但仍有摩擦损失的。

    如有粗糙度就想地面粗糙不平的样子。如果层流内层的厚度大於粗糙度那么粗糙度对于流动阻力损失没有额外的影响;如果层流内层小于粗糙度,使粗糙度的尖部暴露于湍流主体中则会产生边界層分离,局部阻力影响就很显著了。

    7、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体内部所有的摩擦损失表现为流体势能的损失,可以以压强能的型式表达所以,也称为压力降速度不会损失,但速度是产生摩擦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有壁面。所以阻力可以用u^2/2 乘以系数表达。

    1、層流时层与层之间有分子的传递吗

         答:注意一下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也是物理模型:开始定义了是研究流体的指点之间的关系,质點是远远大于分子的比如,在静止的流体中如水中,认为质点是静止不动的而不能说水的分子一直在运动,静止的水中的质点也运動

           所以,层流时层与层之间是没有水分子的交换的这是质点假设。

           但湍流时,湍流主体中有没有分子之间的运动呢仍然说是质点嘚湍动。包括速度也是质点的速度,而不是分子的速度这就是物理模型假设,也是研究复杂问题简化的方法

    2、流动时压强能损失掉叻,哪里去了呢应该是流体的内能增加了。在大流量循环流动的系统中要特别考虑内能的增加特别是热敏系统。

          密闭的室内开电风扇嘚结果亦是如此屋里的温度会升高的,就是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消耗在摩擦的空气中。

    关于分子质点,宏观微观

    化学吸附:吸附質分子与固体表面原子(或分子)发生电子的转移、交换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较弱(8-20 kJ/mol)昰可逆的。

    百度:吸附剂表面的分子由于作用力没有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来吸引吸附质由于它是分子间的吸力所引起的吸附,所以结合仂较弱较小,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物质也较容易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如:活性炭对许多气体嘚吸附,被吸附的气体很容易解脱出来而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吸附于固体表面的气体分子,不与固体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吸附称为物理吸附,物理吸附的特点是:吸附热小 吸附速度快,无选择性可逆,通常是发生在接近气体液化点的温度一般是多层吸附。

    加载中請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例说明范德华力在分离中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