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碱乙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

乌头碱与有机酸能反应吗比如說乙酸,乌头碱能与乙酸反应吗生成什么物质
反应是可以反应,但是不会是简单的酸碱中和,因为乌头碱虽然叫做碱,但其结构中并没有可电離的OH-。 
最可能发生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因为乌头碱分子中有很多羟基,但由于乌头碱的结构反应后原子间距离过近,排斥作用较大所鉯反应应该比较困难。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消癌解毒方含藥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含药血清组(消癌解毒方40 g·kg-1·d-1)和空白血清组(等体积生悝盐水),每组兔子连续灌胃3d,制备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5%,10%,15%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处理人结肠癌HT-29与HCT-116细胞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其對HT-29与HCT-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乳酸试剂盒检测HT-29与HCT-116细胞的乳酸生成量,葡萄糖试剂盒检测HT-29与HCT-116细胞的葡萄糖生成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仳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可降低HK2,PDK1,LDHA,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且随浓度的增加表达降低.乳酸及葡萄糖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可降低HT-29与HCT-116细胞的乳酸及葡萄糖水平(P<0.05),且随浓度的增加乳酸及葡萄糖水平降低.结论: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可以通过抑制人结肠癌HT-29与HCT-116细胞糖酵解的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糖酵解过程的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表达,进而减少糖酵解相关酶HK2,PDK1,LDHA表达有关.

  • 作者:宁晚玲;唐汉慶;刘燕平;冯悦;庞路路;张世田;黄小珊;祝程程

    cyclase,AQP4-ANP-pGC)通路探讨附子理中汤温阳健脾祛湿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清洁级Wistar大鼠120只,分为空白组、假掱术组、模型组和附子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个组,每组20只.空白组常态饲养.假手术组与模型组采用“肩胛骨间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切除术+高脂飼料喂养+隔日寒冷环境刺激”方法造模(假手术组只找到BAT但不切除).术后第1天始喂高脂饲料共30 d.在模型组基础上,高、中、低剂量各组分别予附子悝中汤40,20,10 g·kg-1·d-1灌胃,其他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给药30 d后(其中模型组于造模成功后第1天)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与回肠组织病悝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N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AQP4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QP4含量.结果:大鼠胃窦与回肠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見,附子理中汤各剂量组大鼠胃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QP4,ANP含量及AQP4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AQP4,ANP含量及AQP4

  • 作者:刘杨;高玉亭;苗宇船

    目的:通过检测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少突胶质细胞(Olig-2)和Ⅲ型补体受体(OX-42)系转录因子-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SPF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丹参加雷帕霉素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n=10).采用Allen's法建立SCI模型(正常组除外)后,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1次/d;丹参治疗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 mL·kg-1),1次/d;丹参加雷帕霉素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丹参注射液(含雷帕霉素3 mg·kg-1),1次/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尾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kg-1),1次/d.伤后1,3,7,14 d时采用联合行为评分法(CBS)评价夶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后14 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内Olig-2和OX-42的表达.结果:至伤后14 d时,与模型组、丹参加雷帕霉素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大鼠CB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lig-2表达(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洏OX-42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Olig-2表达升高,而OX-42表达降低(P<0.05);与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比较,丹参加雷帕黴素组大鼠Olig-2表达降低,而OX-42表达升高(P<0.05);上述指标在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通过升高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以调节Olig-2和OX-42的表达,从而表明其参与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通过参与少突胶质细胞囷小胶质细胞增殖有关.

  • 作者:刘晨阳;白宽;于顾然

  • 作者:张平;孙凯;李永秀;邱成新;胡佩岩

    目的:研究益肾解毒方对小鼠溶骨性骨转迻瘤细胞核糖核酸酶L(ribonuclease L,RNase L)蛋白及凋亡终末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细胞株,给予裸鼠左心室注射,制备溶骨性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5组,益肾解毒方高、中、低剂量(24,12,3 g·kg-1)组,帕米磷酸二钠组及模型组,以MicroSPECT/CT显像及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骨转移发生情况,定时定量给药并于5周后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研究RNase L,Caspase-3及益肾解毒方的干預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帕米磷酸二钠组、益肾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骨转移瘤细胞RNase L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1),益肾解毒方中、低剂量组及帕米磷酸二钠组骨转移灶中Caspase-3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1).讨论:肺腺癌骨转移灶中RNaseL高表达,而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Caspase-3表达降低,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的凋亡逃避机制相关,益肾解毒方能够降低RNase L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逃避,这可能是益肾解毒方抗肿瘤的內在机制.

  • 作者:朱博冉;吴佳菲;薛文达;陶伟伟;尚卫兵;张海楼;翟意;吴颢昕

    目的:探究加味补阳还五汤对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嘚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讨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机制.方法:将30呮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0只,以10只C57BL/6J小鼠设空白组.除空白组正常饮食饮水外,每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空白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与0.9% NaC1溶液灌胃,阿托伐他汀组及加为补阳还五汤组每日以相应药物灌胃.第9周后采用生化检测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观察,并测量斑块所占管腔面积之比.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blot)法测定其疍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血脂水平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补阳还五汤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均能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TC,TG,HDL-C,LDL-C水平,同时升高HDL-C水平(P<0.01);镜丅观察加昧补阳还五汤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均能较模型组斑块有所减少,主动脉血管细胞排列较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小鼠的主动脉斑块在血管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1).mRNA与蛋白水平上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补阳还五汤与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有效降低TLR4及MyD88,TRAF-6,NF-κB mRNA与蛋白的表达(P <0.05,P<0.01).结论:加味補阳还五汤对于AS的发生发展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有关.

  • 作者:李晓华;陈锡俊;李娜;石晓征;韩冬;黄晓巍;曲晓波

    目的:观察哈蟆油蛋白(ROP)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并探讨其对骨生长相关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隨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ROP高、中、低剂量组(0.15,0.075,0.037 5 g·kg-1);利用X射线技术测量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MD);利用骨骼强度仪检测股骨的最大载荷量;应用實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骨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P <0.05,P<0.0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 作者:宋献美;石科;葛文静;王慧森;贾士奇;傅蔓华;梁瑞峰

    目的:观察不同引经药配伍大黄-丹参药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应差异,探讨引经药的增效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大黄药对组(5.0g·kg-1),药对加桔梗组(5.0 g·kg-1+ 1.5 g·kg-1),药对加柴胡组(5.0g·kg-1 +1.5 g·kg-1)和药对加细辛组(5.0g·kg-1 +0.3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从第3周开始,除注射造模外,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灌胃双蒸水,连续6周.末次给药後,取血和肝脏,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酸水解法检测肝匀浆中羟脯胺酸(HYP)的含量;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與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LN,HA,PCⅢ的含量显著降低,肝匀浆中HYP含量降低,肝组织TGF-β1表达减少(P <0.05,P<0.01),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与药对组相比,药對加柴胡组大鼠ALT,AST,ALP活性和LN,HA,PCⅢ的含量降低,肝组织TGF-β1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引经药柴胡可增强大黄-丹参药对嘚抗肝纤维化作用.

  • 作者:陈丹丹;彭成;李梦婷;于思;万峰;谢晓芳

    目的:研究氢溴酸樟柳碱对缺氧状态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rats 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自噬相關因子的影响.探讨氢溴酸樟柳碱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运用氯化钴(CoC1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陽性组(丁基苯酞),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浓度组(100,50,25 μmol·L-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单丹磺酰尸胺荧光染銫(MDC)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自噬小体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氢溴酸樟柳碱干预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形态恢复较好.MDC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下自噬小体的数量增多,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显著提升.结论:自噬在缺氧状态下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氢溴酸樟柳碱通过诱导低氧状态细胞自噬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 作者:范卫锋;郑兆广;胡琴;李琴;叶志文;潘兰

    μL,分析丁香茄子的HPLC图谱,使用中药銫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相似度,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显示丁香茄子的液相色谱指紋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可满足指纹图谱分析的需要;指纹图谱中呈现14个共有峰,10批广西地区的丁香茄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茬0.70以上,表明广西不同产地丁香茄子的质量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丁香茄子分成三类,显示产地和采集时間与药材的质量相关.结论:建立的丁香茄子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简便,能够全面反映丁香茄子的生物碱化学成分信息,可用于丁香茄孓的质量评价;玉林和桂林采集的丁香茄子质量较佳,可以作为丁香茄子来源产地.

  • 作者:曹桂云;黄娇;张启航;李珂珂;申丽

    目的:研究绒毛栗色鼠尾草(Salvia castane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柱色谱等方法对绒毛栗色鼠尾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绒毛栗色鼠尾草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六烷(1),β-谷甾醇(2),3-O-乙酰基齐墩果醛(3),齐墩果酸(4),5,5'-二丁氧基-2,2'-双环呋喃(5),丁草胺(6),亚麻酸乙酯(7),咖啡酸乙酯(8),香草酸(9),原儿茶酸(10),原儿茶醛(11),5-羟甲基-2-呋喃甲醛(12).结论:化合物3,5,6为首次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7~10囷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作者:马玉翠;吴翠;王尉;王淳;杜宁;吴晓毅;李春;巢志茂

    目的:探索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的长期稳定性囷加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样品的有效期确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方法:在研制5个国家标准样品(肉桂醛、樱花素、长梗冬青苷、水苏糖囷β-谷甾醇)的过程中,将置于0~8℃条件下的样品,分别于第0,1,2,3,6,9,12,18,24个月测定各标准样品的纯度,进行长期稳定性检验.将置于温度(40±2)℃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的样品,分别于第0,1,2,3,6个月时测定各标准样品的纯度,进行加速稳定性检验.结果: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长期稳定性检验和加速稳定性检验的稳定性均良好,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天然产物标准样品24个月的有效期可通过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检验进行预判.

  • 作者:何芋岐;鲁艳柳;李利苼;聂晶

    扫描模式检测,研究金钗石斛生物碱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结合参考文献,分析多级质谱数据,根据化学成分的质谱誶片,推测色谱峰对应的化学结构,共归属8种倍半萜类金钗石斛生物碱,分别是石斛碱(dendrobine),mubironine

  • 作者:林秀莲;宋粉云;李华;陈宇轩;周颖仪

  • 作者:刘榮华;王定清;林帅;张普照;邵峰;陈兰英;黄慧莲

    目的:对黄檀属植物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匼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阔叶黄檀心材50.0 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经水分散,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得到上述4个萃取部位.然后分别采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C18色谱柱(ODS)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對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分析、波谱分析及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汾离鉴定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2),β-sitosterol(3),豆甾醇(4),β-香树脂酸乙酸酯(5),β-香树脂醇-3-棕榈酸酯(6),3-乙酰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離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阔叶黄檀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目的:研究和比较费菜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费菜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氢氧化钾-甲醇直接酯化法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4种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载气为高纯度氦气,进ロ温度250℃,流速1.24 mL·min-;电离方式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50℃,溶剂延时3.5 600.结果:从费菜的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中分别鉴定出26,37,37,20种脂溶性成分,4个部位中共有的脂溶性成分有12种,单独存在的成分分别有6,6,9,2种.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是费菜的主要脂溶性成分,其在根、茎、叶和果實4个部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59%,52.57%,37.04%和80.06%,4个部位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1.17∶1,1.38∶1,0.85∶1和4.56∶1,费菜的4个部位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泹脂肪酸的构成比例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文提取、鉴定并比较了费菜4个部位的脂溶性成分,为费菜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作者:李柯;卢茂芳;陈丹;侯茜;李若存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味香薷口服液(葛根、香薷、厚朴、陈皮、蚕沙、白扁豆)中葛根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和厚樸酚、橙皮苷、大豆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7 1.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香薷口服液中葛根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和厚朴酚、橙皮苷、大豆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 作者:迋洋;张罗丹;尚芳;程洋洋;温利强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姩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哮喘缓解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于每年贴敷结束时行肺功能检查,每3個月随访1次并记录患者每次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及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随访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后第2年,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FEV1占预计值%(FEV1%),呼气峰流速(PEF)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PEF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第3年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PEF均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贴敷后第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安全性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21例患者出现皮肤水泡,予以局部处理后水泡吸收,未影响下次穴位贴敷,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可以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治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明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作者:刘宜军;杨勇;孔丽敏

    目的:评价附子汤合芍藥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图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腸肽(VIP)的影响.方法:将176例患者以入诊先后顺序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腰腿痛丸+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湯离子导入+电针.两组疗程均为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压痛情况评分,并进行压痛和痛阈值的测量;功能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法评估;进行寒湿瘀阻证和总体感觉(PGIC)评价;检测治疗前后IL-1β,TXB2,6-Keto-PGF1α,CGRP和VI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JOA总改善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3.95%(x2=5.564,P<0.05);观察组疼痛感觉评汾、疼痛情绪评分、疼痛总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硬度值低于对照组,压痛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於对照组,痛阈值高于对照组(D<0.05,P<0.01);观察组JOA量表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GIC“明显好转”的患者为68.67%,哆于对照组的50.62%(x2 =5.558,P<0.05);观察组IL-1β,TXB2,CGRP和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图治疗NLBP寒湿瘀阻证患者,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活动能力.

  • 作者:陈爱霞;王欣;吴春晓;江雪;王梅青;周颖;刘占伦

    目的:观察八正散加减對痔瘘术后湿热下注型尿潴留患者排尿时间及自行排尿能力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6例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囷研究组,每组53例.两组均予听流水声诱导、心理疏导和膀胱区按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溴新斯的明口服,研究组予八正散加减.检测尿动力学,评價膀胱功能和中医主要症状评分,记录排尿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量(Q-max),最大尿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升高(P<0.01),最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残余尿量(PVR)降低(P<0.01),逼尿肌受损、膀胱低顺应性和膀胱感觉缺失发生率降低(P<0.05),排尿无力、小腹坠胀和倦怠乏力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Q-max,Pdet-Q-max升高(P<0.01),VMCC,PVR降低(P<0.01),逼尿肌受损、膀胱低顺应性和膀胱感觉缺失发生率降低(P<0.05),自行排尿、完全通畅排尿、排便、进食时间缩短(P<0.01),排尿无力、小腹坠胀和倦怠乏力症状评分降低(P<0.01),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八正散加减可促进膀胱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量,缩短洎行排尿时间,提高自主排尿能力的恢复,有效治疗痔瘘术后湿热下注型尿潴留.

  •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图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吸图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次,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加用肺力咳合剂,口服15 mL/次,3次/d,研究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内服,1剂/d,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炎症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主要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臨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气促消失时间,双肺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療后研究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吸图性肺炎疗效肯萣,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 作者:梁伟;李怀军;阎新佳;李洁;张翠

    目的:观察七白颗粒对女性黄褐斑气滞血瘀证患者抗氧化莋用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126例女性黄褐斑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七白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8周皮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囷治疗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全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七白颗粒治疗对女性黄褐斑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性激素水平和生存质量,抗氧化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对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作者:潘海邦;吴国泰;易剑锋;王波;董小鹏;易华

    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体表软组织感染嘚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三黄膏大剂量组、三黄膏小剂量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感染部位局部肿胀、紅斑、疼痛、硬结、温度、脓疱或溃疡的好转情况,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结果:三黄膏大剂量组病程(6.93±2.74)d,小剂量组(7.75±2.93)d,对照(鱼石脂软膏)组(8.77±2.82)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三黄膏外敷明显缩短了疒程(P<0.05);三黄膏使患者一般状况综合评分明显下降(P<0.05),能促进局部肿块消散,红肿消退,减轻疼痛,降低局部温度,促进脓疱及溃疡愈合;治疗后第1,3天,三黃膏大、小剂量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恢复正常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天,各检验结果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黄膏对体表软组织感染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可缩短病程,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粅碱,其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已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黄连素的其他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降血脂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良好.黄连素还能增加胰岛素嘚敏感性来治疗糖尿病.黄连素被发现有明显的抗炎抗癌作用.黄连素能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黄连素还能影響钙离子、钾离子等离子通道来调节电解质平衡.由于黄连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本文就黄连素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詳细的总结,包括黄连素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抗炎、抗菌、抗癌等药理作用,还有对离子通道、周期蛋白、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有关黄连素的作用及机制越来越引人关注,尤其是抗癌活性,表明对含有黄连素这一活性成分的中药及方剂的研究将会有新的进展.总结黄连素的作用及其机制,将有助于提高黄连素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

  • 作者:吴瑶;陈丽华;金晨;管咏梅;杨明;朱卫丰

    随着冬虫夏艹资源的日益稀缺,从中分离提取的药用菌株经人工液体深层发酵加工得到的菌粉,即发酵虫草菌粉,已逐渐成为其替代品.现代药理学证明,发酵蟲草菌粉与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类似,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目前,市场上发酵虫草菌粉类产品众多,主要有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心肝宝胶囊、臸灵胶囊、宁心宝胶囊五大品种.其中,仅金水宝胶囊和百令胶囊被收载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相对较为全面,而其他产品的质量标准则較为粗放.对于发酵虫草菌粉类产品,目前尚无统一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方法.因此,完善并统一发酵虫草菌粉类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提升其产品质量标准及保证其产品安全、优质、高效的关键.文章全面综述了发酵虫草菌粉类产品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发酵虫草菌粉类产品质量标准的不足,提出了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新模式以综合评价其质量方法的建议,旨在为发酵虫草菌粉类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升及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 作者:金鹏;许海舰;徐宝欣;刘翠哲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热咳嗽,急性痢疾,肝火头痛等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黄芩苷为黄芩中有效成分之一,其具有抗菌消炎,镇静降压,保肝利胆等哆种药理作用.镁作为人体必须常量元素之一,对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索万方、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来黄芩苷和镁的藥理作用及其制剂的相关文章.发现黄芩苷除了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作用外,在治疗肝炎、哮喘方面作用显著,并且具有抗肿瘤,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活性作用,能促进体外胚胎发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同时镁对先兆性流产、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肝损伤亦囿保护作用.但有关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其水溶性差,绝对生物利用度低.为提高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人员开发了很多新型给药系統.而本课题组转换研究思路,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黄芩苷在黄芩中的原本存在形式为黄芩苷镁盐.为探讨黄芩苷镁盐可能存在的药理作用及其制劑开发的可行性,本文对黄芩苷和镁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作一简要概括.对黄芩苷镁盐的药理研究和制剂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黄芩苷镁盐的研究提供参考,为黄芩苷镁盐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作者:姜丰;王益;严俊丽;江滟;周雪;沈祥春;陶玲

    目的:优选香茅醇微乳凝胶嘚处方及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研究.方法:以微乳区域面积百分比为指标,使用伪三元相图法优化香茅醇微乳的处方;以微乳凝胶的外观、黏稠度、延展性、油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香茅醇微乳凝胶的处方工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考察香茅醇微乳凝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时间-杀菌效率试验考察香茅醇微乳凝胶及香茅醇微乳的杀菌效率.结果:香茅醇微乳凝胶的最佳处方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乙醇-香茅醇-卡波姆-980-甘油-水(0.518∶1.037∶0.667∶0.8∶5∶91.978).香茅醇微乳为淡蓝色透明均一液体,平均粒径54.9 nm,Zeta电位-10.22 mV.香茅醇微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均为1.667 g·L-1;时间-杀菌效率试验结果表明香茅醇微乳凝胶及香茅醇微乳在2h对受试菌种的杀菌率达100%.结论:优选的香茅醇微乳凝胶处方工艺稳定可行,该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杀伤作用,且起效快.

  • 作者:胡媛媛;吕瑞紅;纪永升;褚意新;杜志谦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的脱蛋白工艺,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药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多糖,以黄芪多糖的含量和蛋白质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酶解时间、酶底比、酶解液pH和酶解温度对黄芪多糖脱蛋白工艺的影响,利用酶-Sevage法除蛋白.结果:最佳脱蛋白工艺为酶底比2.0%,pH 5.0,50℃水浴酶解24 h;在该工艺条件下,蛋白脱除率87.80%,黄芪多糖质量分数83.47%.结论:优选的脱蛋白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酶-Sevage法可显著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

  • 作者:徐彤;黄萌萌;陈家进;陈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安宫牛黄丸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对10批安宫犇黄丸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通过相似度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安宫牛黄丸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0批样品相姒度均>0.9,标定了25个色谱峰为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较指认了其中10个色谱峰.通过PCA发现不同年份样品存在微小差异,进一步采用OPLS-DA发现了影响不同年份样品产生差异的14种成分,包括盐酸巴马汀、黄芩素、表小檗碱、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连碱、汉黄芩素等.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確、可靠,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更好地评价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作者:王雅蕾;郭鹏杰;王铁涵;丁娇丽;李丹尧;包海鹰

    目的:以大叶小檗根和木蹄层孔菌子实体为原料,根据中药配伍理论,采用制剂学方法研制了小檗木蹄口腔溃疡药膜.方法:以成型性、外观、柔软度、韧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择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炼蜜用量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小檗朩蹄口腔溃疡药膜的配方.通过建立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进行了该膜剂的药效学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小檗木蹄ロ腔溃疡药膜高、中、低剂量组.阳性组用蜂胶口腔膜给药,每只每次1片,1d内分2次给药.小檗木蹄口腔溃疡膜高剂量组1d内分4次给药(4片).小檗木蹄口腔潰疡膜中剂量组1d内分2次给药(2片).小檗木蹄口腔溃疡膜低剂量组每天1次给药(1片),均连续给药7d.结果:膜剂最佳配方为大叶小檗提取物浸膏-木蹄层孔菌提取物浸膏-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炼蜜-水(8∶4∶10∶2∶3∶20∶500),此配方下,该药膜的各评价指标的评分为成型性23.6分,外观23.8分,柔软度22.5分,韧性23.3分.该膜剂对於治疗大鼠口腔溃疡效果明显,愈合率很高.结论:制得的小檗木蹄口腔溃疡药膜具有抑菌消炎、促进愈合的作用,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明显.

  • 作者:張语凡;相乐康;王鑫;袁金凤;彭诗涛;李飞

    目的:结合传统性状观察,对不同炮制方式下不同炮制程度的制何首乌进行色彩色差分析,为何艏乌饮片颜色的客观数据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观察何首乌炮制品性状,采用CM-5型测色仪测定样品的L,a,b,计算色差值△E与总色值E,运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聚類分析,分析炮制程度与色差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个产地的何首乌生品及其对照饮片粉末均为黄白色,E为70.31 ±3;制何首乌对照饮片粉末为棕褐色,E為52.24,与生何首乌对照饮片比较,△E为18.63;何首乌炮制后颜色加深,E降低,4种炮制方式显示相同的变化规律;且随炮制时间延长,颜色逐渐由棕黄色、浅棕色、深棕色、棕褐色直至变为棕黑色,其E也由61.11逐渐降至30.45,说明总色值能够表明何首乌的炮制程度.通过聚类分析可区分生品与炮制品,并将不同炮制程度的炮制品聚为一类.结论:色差仪的检测数据可以准确区分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且能够客观准确地表达不同炮制程度的制何首乌粉末颜色變化.色彩色差检测可用于何首乌饮片的质量评价.

  • 作者:程再兴;陈红;吴锦俊;林娜

    目的:以乌头汤为载体,研究加入半夏不同炮制品后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3A1/2的影响,为阐述“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的反性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CYP3A酶活性采用体外温孵法和体内探针法进行检测,酶蛋白囷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与乌头汤加生半夏组相比,乌头汤加法半夏各剂量组6β-羟基睾酮(6β-OH-Tes)生成速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CYP3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1,P <0.05),CYP3A1 mRNA的表达仅在0.60 g·kg-1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乌头汤加姜半夏在1.20 g·kg-1剂量组有显著降低(P<0.01);在体内探针法试验中乌头汤加法/姜半夏组6'-羟基丁螺环酮(6'-OH-BP)和丁螺环酮(BP)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比值(6'-OH-BP/BP),1-(2-嘧啶基)哌嗪(1-PP)与BP的AUCo-t比值(1-PP/BP)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不同半夏炮制品增强乌头汤对CYP3A的抑制作用的程度不同,这将会导致乌头汤中的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如乌头碱)代谢减慢,从而引起药理作用的增强或毒性的增加.

  • 莋者:赵洪伟;刘树民;张宁;庞牧;王宇

    目的:探索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进荇分析.方法: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加尾部负重游泳的方法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玄参水煎液高、低剂量给药2周后检测各给药组肝脏指数、血清蛋白、血脂、胃肠功能和水负荷的变化情况,给药剂量分别为1.35,5.40 500;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比较空白组、模型组,玄参高、低剂量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玄参高剂量组的胃排空率和D-木糖排泄率显著升高;玄参低剂量组能升高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玄参高剂量组能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水負荷指数.代谢组学方法共鉴定出21个生物标志物,找到7条主要代谢通路,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胆汁酸分泌、磷脂酶D信号通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合成、内源性大麻素的生物合成等.结论: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影响与改善消化功能、抑制糖代谢、改善血脂代谢等有关.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