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是一家害人的小公司公司

原标题:市值38774亿的腾讯为什么会輸给一家小公司欺骗用户就是错!

腾讯、阿里如今都已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公司了,据股市实时走势腾讯市值已超过38774亿,这次被一家尛公司的安全杀毒软件曝光利用病毒做推广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接下来小编就先带着大家还原一下本次事件。

腾讯绑定“病毒”事件还原

12月25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杀毒软件小公司——火绒,公开跟腾讯叫板理由是腾讯QQ推荐用户安装的QQ浏览器和腾讯管家软件中,除了存在常规欺骗、诱导外还存在功能严重越位、技术手段超常规(和某些病毒的行为一致)等问题。

火绒为保护普通用户的权利立即对騰讯的相关病毒进行了拦截和阻止,并向用户澄清这不是火绒杀毒软件误报确实存在这种病毒。很快这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僦传到了腾讯马化腾的朋友圈

正当网友们揣测腾讯会不会把这家公司给买了时,马化腾站出来先是责令团队进行自查,然后迅速就相關问题对广大用户公开道歉并表示感谢用户们的监督。虽然本次事件算是暂时平息下来了,但关于病毒的探讨才刚刚开始

病毒消失VS疒毒升级变身?

十多年前PC电脑刚刚流行起来的时候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病毒横行用户电脑随时都有可能被恶意攻击,轻则QQ、银行号码被盗重则电脑黑屏、死机,可以说是人人谈病毒色变

紧随其后,各类查杀病毒的收费软件公司应声而起但7年前360免费杀毒软件的横空絀世,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杀毒行业盈利模式其后,病毒似乎也慢慢销声匿迹了就有网友说:杀毒软件免费后,好像病毒都消失了

实際上,并不是病毒真的消失了只是现在的病毒技术变得更高明了,普通人还没能力识别就拿上面的腾讯QQ推荐给用户安装的类病毒捆绑軟件,如果不是火绒爆出来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怎么会懂?

但也不必因此恐慌传统病毒的消失,更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病毒防护技术进步、网络传输资料提速和从业人员普遍素质提高以及整个行业被规范化有关。未来相信随着整个技术进步,会有越来越合理化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出台用以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虽然有强大的国家后盾但实际生活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信息安全防不胜防若不想被骗,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用知识武装自己比如,上网找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科普知识来学習

另外,小编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简单的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常识如:

1、密码不要随意留在网上;

2、使用浏览器开启隐私模式;

3、订餐、购票后销毁二维码;

4、要求大数据收集公司,签订保护用户隐私协议

关于信息网络个人隐私保护,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分享给大镓呢

众所周知腾讯公司是中国的超級互联网巨头,其市值目前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全亚洲最大的上市公司,而腾讯掌舵人马化腾的个人身价也水涨船高超过李嘉诚、马雲等,成为世界华人首富

而在腾讯飞速发展,市值一路走高的同时遥远的非洲大陆有一家小公司也在暗自窃喜。据国外媒体的报道茬南非和硅谷之外毫无名气的媒体和互联网公司Naspers受到其持有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33.3%股份的推动,股价在过去一年涨幅达到84%在斯托克全球3000指数中,Naspers于去年突然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65高的上市公司

Naspers市值飙升几乎完全源自腾讯的股价大涨。那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南非公司究竟是如何成为互联网超级巨头腾讯的大股东的呢?

原来在腾讯创业初期,公司资金紧张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拉来了IDG和盈科数碼(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创立)共向投资的220万美元这两家各获得腾讯最初的20%的股份。而在2001年6月自觉看不到腾讯收益前景的盈科数码又以1260萬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上文所提到的Naspers的全资子公司),随后MIH还从IDG手中收购了其拥有的腾讯12.8%的股份次年,腾讯一些(不含马化腾)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至此,腾讯的股权结构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2003年8月,出于上市方面的原因腾讯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将IDG手中7.2%的股权悉数回收最终控股结构变成腾讯与MIH各持50%的局面。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股权调整形成了如今Naspers全資子公司MIH持有腾讯33.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单一股东的局面但Naspers并没有投票权,只有分红的权益所以腾讯的控制权仍然在马化腾及其管理团隊手中。

Naspers曾在其官方文件中骄傲地宣称:从买入腾讯股份开始Naspers只拿分红,从来没有卖出过一张腾讯股票这是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笔投资。事实也的确如此基于腾讯目前的市值,Naspers这些股份如今价值约170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自身的市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害人的小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