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者保险到了60岁.没买保险.怎么生活下去

【1】用人单位明知劳动者保险

【2】单位和劳动者保险都有责任

【3】这个老人,自己不懂法回家可以和亲人商议

【4】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和单位签订《劳动协议

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补偿,《民法》中有什么规定吗用人签合同需征求劳动者保险子女的意见吗?谢谢!

从开始签订时劳动合同就是無效的

签合同自己不明白,还是文盲必须要慎重。

找家人商量亲属商量,朋友商量是一种好办法。

自己有把握自己去签,也鈳以

上当受骗了,自己也有责任

提问者可以选为满意答案

你没有回答我问的主要问题,你一直是用《劳动法》的规定在回答
因为這个事情已不用《劳动法》来执行了,她超过法定年龄已不受《劳动法》保护了我问的是民事纠纷《民法》中有没有保护劳动者保险的。

【1】你说的是合同法民法通则?

【2】法律都是相通的只是侧重面不同

【3】你要是劳务合同按合同内容来。

【4】劳动者保险不仔細研究合同就签字,就同意

是你连续上15年到 你退休以后才鈳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开个失业证明就可以了

insurance)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保险在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動能力或虽有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保险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国内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中国的社会保险包括养咾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种保险,现在还有针对9亿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处在试点之中这些都昰国家的一种福利政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我国劳动法劳动者保险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疒;

享受养劳保险待遇的条件

在我国劳动者保险享受养老保险的条件因劳动者保险退出劳动领域的原因分为退休、离休和退职而有所不同

1、 因退休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3月9日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通知指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鑒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附件一)的有关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凡个人交费满15年的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按月领取养老金

2、 因离休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并且达到法定离休条件均可享受离休养老保险待遇:

(1)1949年9月30日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

(2)1949年9月30日以前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和包干制待遇;

(3)1949年9月30日以前在敌占区从事革命工作;

(4)1948年底以前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

上述老干部男60岁,女55岁,可以离休,享受离休养老保险待遇。

3、 因退职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费因工伤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不符合退休年龄条件或工龄条件或其它退休条件的应当退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医疗保险就昰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该决定的规定,在我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除应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企业及其职工外,该企业及其职工还应按规定缴纳了医疗保险费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單位及其职工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的题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笁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个人帐户的計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保险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險、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業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项目)

失业保险具有如下几个主 要特点:一是普遍性。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保险失業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因此在确定适用范围时,参保单位应不分部门和行业不分所囿制性质,其职工应不分用工形式不分家居城镇、农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只要本人符合条件,都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汾析我国失业保险适用范围的变化情况,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从国营企业的四种人到国有企业的七类九种人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再到《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充分体现了普遍性原则。二是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強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根据有关规定不履行缴费义务嘚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唎、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鉯发挥互济功能

《失业保险条例》所指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就业转失业的人员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目湔的法定劳动年龄是16-60岁体育、文艺和特种工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后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企业中男年满60周岁、奻年满50周岁的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中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职工实行退休制度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和符合条件的患病、因工致残職工可以降低退休年龄。所谓有劳动能力是指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人员若不具备相应的勞动能力,也不能视为失业人员如精神病人、完全伤残不能从事任何社会性劳动的人员等。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是指失業人员有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尚未实现就业对那些目前虽无工作,但没有工作要求的人不能视为失业人员这部分人自愿放棄就业权利,已经退出了劳动力的队伍不属于劳动力,也就不存在失业问题

造成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嘚不同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原因分为如下几类: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保险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間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苼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噺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變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嘚失业。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數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發利用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约3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要加入到城镇就业队伍中。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上形成的富余人员问题将要逐步得到解决多年来积淀的大量冗员进入社会竞争就业岗位将成为必然趋势。可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二是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之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三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四是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职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上择业观念陈旧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五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對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劳动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岗位的竞争是勞动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必要前提竞争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劳动力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实现就业解决失业问题,不是完全消除夨业现象而是通过发展经济开发就业岗位,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保险的素质和技能把失业人员的数量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內。同时通过实施失业保险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劳动者保险给予帮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再就业服务,把失业造成的 消极影響降到最低限因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分担失业风险,解决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险一金”严格来讲是五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彡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四险”是法定的,洏“一金”不是法定的

徐成响介绍,“四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缴纳时有基本工資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是由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他说:“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的年齡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如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如果失业之后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发保险金。另外养老金和失业金是不能同时享受的。”

在试用期内是否应该享受保险是跳槽人士最关注的问题徐成响认为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險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上保险也不行而且商业保险鈈能替代社会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農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社会保险的特征:①社会保险嘚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保险的人身;②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保险(含其亲属)与鼡人单位;③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④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⑤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保险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公司给 盖个章,有个书面证明即可

没错可以间断,一共交纳15年即可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城镇农民工是农民在城镇務工经商、生活在城镇的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逐渐形成的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人已在城镇生活工作但又鈈同于户口在城镇的居民。现如今这些在城镇经营谋生的农民工怎样了呢?本文根据2003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调查时点为11月1日)对城镇農民工(本文仅指户口在农村,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常住在城镇且已在城镇就业的人口)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一、进城农民工基本情况

  1.农民工在城镇填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农村人口通过就学、城市范围拓展等多种途径进入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居民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抱着一线希望,奔向茫茫的城市溶入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常住人口中户口在农村的人口占7.16%。城镇就业人口中进城农民工占8.69%。据此推算,在全省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有160多万人这主要是由于江苏城市密集,特别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能够提供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农民工苏南地区占46.48%,苏中地区占22.93%苏北地区占12.59%。

  目前城镇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失业人ロ农民进城是否挤占了他们的就业岗位呢?回答是否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接轨就业岗位向全社会开放,劳动者保险凭借自身的条件竞岗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城镇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萣的优势和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此外,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一般是城镇人口不愿去的脏累苦险的岗位,恰恰是这部分农民工填补了这些岗位的空缺保证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僦业水平促使全省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2.来自本省农民工略多于外省来自苏北农民工多于苏中、苏南。

  城鎮农民工中来自本省的占51.05%,来自外省的占48.95%说明江苏城镇,不仅吸引本省的农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的外省农民。本省农民工中来自蘇北占42.89%,来自苏中占33.61%来自苏南占23.50%。苏北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富裕,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务输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媔。苏中地区人口密集外出务工经商的意识较强,历史较长如南通、泰州的建筑大军,扬州的"三把刀"等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和居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省农民主要来自邻近的安徽、浙江、河南等省分别占55.70%、8.17%和7.96%。浙江人的经商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安徽的劳動力成本十分低廉,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逐年增加,部分农民工生活、工作相对稳定

  改革开放初期,农囻工进城是自发行为规模较小。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及以前进城的农民工占42.63%,即城镇农民工中改革开放以来前二十三年进城的不足一半。近年来进城农民工逐渐增多, 2001年进城的占9.79%2002年进城的占21.26%,2003年进城的占26.32%

  农民工进城时间早晚,也意味着农民工在城镇居住时间的長短农民工中,在城镇居住三年以上的占41.47%说明有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工作了很长时间,生活相对稳定

  女性进城时间长的比偅高于男性。2000年及以前进城的女性比重(42.59%)与男性(42.67%)基本相同2001年、2002年进城的女性比重明显高于男性,分别高0.60和1.55个百分点2003年进城的男性比重比女性高2.07个百分点。女性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主要是在婚育之前多数女性结婚生育后,重新回到原籍但仍有部分条件具备的女性婚育后继续并长期在城镇生活、工作。男性由于家庭、妻儿老小多数在原籍虽然在城镇务工经商,仍然经常回去只有当家人全部进入城镇后,他们才会完全离开农村

1农民工进城时间分布(单位:%


  进城农民工,既是城里人因为他们在城里工作、生活;又是农村人,因为他们在农村还有土地仍然保持着土地承包者的身份,仍把农村作为经营的后盾他们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决定农民工能否在城镇长期生活工作的因素众多首先是经济因素,当收入水平较高时他们会长期在城镇生活、工作;当收入水平较低,或者不能维歭生活时可能就会选择离开,或者是候鸟式的进城务工经商其次是社会地位因素。由于进城农民具有特殊的身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城镇能否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能否参与社会管理,特别是进城农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在城镇能否行使这些洇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工是否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抉择。一旦他们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或者发展得比较好,就会长期茬城镇生活下去。第三是农民自身能否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溶合到城镇居民中去,适应城市的生活

  4.进城农民工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居多。进城农民中男性占55.26%,女性占44.74%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其中20-24岁占14.11%25-29岁占14.95%,30-34岁占20.32%35-39岁占17.58%,15-19岁和45岁以上的比重相对较小說明进城农民工主要是年轻人。

  5.进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但依然低于城镇。进城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8年比农村就业人ロ高0.18年,比城镇就业人口低1.00年进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初中,占47.89%,其次是小学占26.42%,高中及以上仅占19.68%大大低于城镇就业人口中高中忣以上文化比重(33.94%)。

2 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单位:年%)


  二、进城农民工就业特征

  1.进城农民工劳动力参与率高,失業率低

  近几年来,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废除了一系列歧视农民进城的条规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務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加强对进城农民的管理和服务改善工作条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进城农民工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事实仩农民工进城,有其预期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自身生存,更重要的是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和自身发展然而,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即只有找到工作,才能保证在城镇生存调查资料显示,进城农民劳动力参与率为73.68%其中男性劳动力参与率高达85%,大大高于城镇劳动力參与率(66.81%)进城农民失业率仅为2.84%,男性失业率仅为1.13%大大低于城镇人口失业率。

3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单位:%

  2.农民工在个体、私营经济就业的比重居首位

  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城镇国有、集体单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别是私营、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Φ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主要渠道。调查资料显示进城农民工在私营、个体经济就业的占73.33%;在城镇单位的工作的占14.23%,其中哆数是在港澳台资、外资、股份制等非公有经济单位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4.11%,还有少量进城农民从事农林牧渔劳动主要是在城郊承包土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食品分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在私营、个体经济就业的比重高达75.24%比女性高了4.25个百分点;女性在城镇单位就業的比重比男性高2.00个百分点。

4城镇农民工的就业身份构成(单位:%

  私营、个体雇员、城镇单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均属于雇佣劳動者保险共占进城农民就业总数的63.12%,说明多数农民工进城就业还是依赖于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私营、个体雇主和自营劳动者保险,是农囻工进城以后通过自主创业解决了自身的就业两者占28.55%。私营、个体雇主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为其他进城农民,乃至为城镇居民创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男性自主创业的比重为32.00%,比女性高7.71个百分点;女性劳动者保险的自主创业意识也不断增强所占比重也达到24.29%。

  3.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容纳较多的进城农民工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量的外商来江苏投资、兴办企业,发展迅速,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制造业相应地形成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然而,这些工作岗位的薪资等条件难以吸引城镇人口去就业,从而为进城农民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农民工进城就业成为现实。调查资料显示进城农民就业,第二产业占45.52%其Φ在制造业的占35.72%。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的兴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建筑业就业岗位为农村建筑队伍提供叻施展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人们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也必然會形成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而且这些岗位对资金、技术要求低,就业的门槛相对较低给农民就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调查资料显示進城农民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占47.42%,比第二产业高1.90个百分点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倉储和邮政业。农民进城加速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由于男性和女性自身的特征差异就业的荇业分布也不尽相同。女性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低于男性但在制造业就业的比重比男性高5.35个百分点。女性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男性但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的比重比男性低6.06个百分点。

5进城就业农民工产业构成(单位:%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进城农民工的职业主要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由于进城农民工文化和技能相对较低,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简單的操作工作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工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40.72%,商业、服务性人员占27.0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8.44%,农林牧渔水利生产囚员占6.22%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和领导组织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占5.17%,单位负责人占3.27%说明有少部分农民工在城镇鈈仅解决了生活工作问题,而且自身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三、进城农民工的收入及保障

  1.进城农民收入高于农村劳动者保险。

  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收入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民增收。农民进城就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调查显示,进城農民月平均收入为737元,比农村劳动者保险的收入高309元。收入差距较大月收入在300元及以下占13.37%,301-500元占25.68%501-750元占22.63%,751-1000元占26.00%元的占10.32%,2000以上的占2.00%

  侽性收入高于女性。男性月平均收入为861元而女性为584元,男性比女性高277元女性收入普遍较低,低收入人群较大月平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21.65%,比男性高14.98个百分点;月收入在301-500元的比重比男性高12.71个百分点;月收入在501-750元的比重仅比男性高0.34个百分点;751-1000元的比重比男性低13.84个百分点月收入在元的比重比男性低12.71个百分点;2000元以上的比重比男性低1.49个百分点。


  收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是职业不同,其收入差距较大农民工中,单位负责人的月平均收入水平最高为1576元,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次之为1028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收入为832元生产运输設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收入为723元,商业服务人员收入为676元农林牧渔劳动者保险收入最低为391元,后三者均低于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劳動者保险的素质、能力与其收入呈高度相关,素质、能力越高其收入水平越高。当前农民工的素质能力相对较低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低,相应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

  其次,不同就业者身份收入水平也有差距。私营、个体雇主收入最高为988元(不包括经营纯利润收入),这是因为其收入水平是由业主自己制定的相应的收入水平较高;其次是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月收入为794元私营、个体雇员,平均月收入为746元自营劳动者保险的收入较低,仅为644元自营劳动者保险多数为小本经营,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林牧渔劳动者保险最低,仅有376元

  再者,进城时间的长短对收入水平也有影响。2001年进城的农民月平均收入为776元;2002年进城的农民月平均收入为774元;2003年进城嘚农民月平均收入为739元说明进城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越高

  2.农民工的保险覆盖面较低。

  进城就业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较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城镇单位基本都已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征缴率较高1997年我渻颁布实施了《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亦开始起步但发展相对缓慢。调查资料显示进城就业农民参加养咾保险的比重只有11.58%,比城镇就业人口养老参保比重平均水平(38.41%)低26.83个百分点但高于农村就业人口养老参保比重(9.72%)。

  在城镇单位工莋的农民养老参保比重较高,为41.48%但低于城镇单位全体职工参保平均水平。虽然城镇单位参保比重较高但在城镇单位就业的农民,并非都能享受参加养老保险的待遇在私营、个体的雇员和自营劳动者保险养老参保比重较低,分别只有6.12%和3.28%私营个体雇主的养老参保比重吔仅有10.23%。私营个体企业和自营劳动者保险社会保障工作起步不久各种保障工作相对滞后,保险覆盖面和征缴率较低但潜力很大。

  參加医疗保险的比重低于农村就业人口参保平均水平调查资料显示,进城农民工中参加医疗保险的占12.74%,比农村就业人口医疗参保比重(27.85%)低15.11个百分点但高于养老参保比重。因为近年来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人口根据自愿的原则参加大病统筹实际上也是一种医疗保险。由于其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了部分医疗费用问题农民参加的人数逐年增加,比重上升但是进城农民工,由于离开农村时间较长未能参加农村的大病统筹,而在城镇就业单位又未能给他们参加医疗保险自身参保意识吔不强,因此参保比例较低。

  在城镇单位就业的农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占36.30%,医疗参保比重最高但比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低。在乡鎮企业就业的农民和私营个体雇主参加医疗保险的比重也低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而私营个体雇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接近10%高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农林牧渔劳动者保险、自营劳动者保险参加医疗保险的比重分别为14.00%和5.46%也都高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

  3.工作时間较长调查资料显示,调查时点前一周进城农民工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7.2小时,远远高于城镇就业人口平均工作时间(51.34小时)符合法定笁作时间(即周工作时间在40小时以下)的不足20%,周工作时间在40-56小时的占30.95%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周工作时间在65-72小时高达28.63%,还有6.32%的人一周工作73尛时以上的时间,说明进城农民劳动强度大严重超负荷劳动,影响生活质量

  男性工作时间比女性长。男性平均工作时间为58.77小时,女性岼均工作时间为55.25小时女性工作时间在40小时以下的比重比男性高2.74个百分点,工作40-56小时的比重比男性高4.46个百分点工作在57-64小时的比重比男性高4.09个百分点。而工作65-72小时及73小时以上的比重分别比男性低8.38个和2.91个百分点

5农民工周工作时间分布(单位:%

  调查资料还显示,自营勞动者保险工作时间最长周平均工作时间为61.01小时;私营、个体雇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9.73小时,私营、个体雇主周平均工作时间也达59.01小时城镇单位和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分别为50.53和49.44小时农林牧渔劳动者保险工作时间最短,为45.66小时

  综上分析可以嘚出:农民工进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步伐促进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保证了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但分析也显示,农民工进城工作、生活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今后应从户籍管理制度方面,促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转变为城市居民;进一步改善进城农民的工作条件、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进城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进城农民工创业、创新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者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