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密集集地段、人员活动频繁地段需要设立供电设施保护标志吗

  1. 园区供电专项规划是园区电网建設的指导性文件应适应园区总体发展需要。
  2. 园区供电专项规划是园区规划和所属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园区规划、城市电網规划相互配合和衔接,同步实施园区规划中应提前预留供电专项规划中所确定的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廊等供电设施用地。
  3. 园区供电专項规划有其自身特点:一是规划区域范围是现有城区的延伸其原属于农网或是一片空白,历史用电数据匮乏或是难以统计;且区域内大哆数高压线路未按规划道路架设面临较多杆线迁移或是杆线下地。二是园区有其自身优惠政策引进各类项目多且分布位置较为明确,哃时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路网规划资料详实但其发展时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以园区规划以用地饱和负荷为基础,明确目标网架囷供电设施布局需求同时通过对园区引进各类项目的调研、对各片区控制性详规及路网等资料的分析,确定近五年电网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制定与目标网架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园区近期供电方案。对于存在市场竞争风险的园区中的核心项目可适度超前
  4. 由于园区最为寶贵的资源是土地,在园区供电专项规划所包括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与终期(饱和)规划三个阶段中需重点研究终期开发规模下的高壓布点和目标网架,即对规划高压变电站站址的预留和规划及改迁高压走廊的安排应遵循“由远及近,近细远粗远近结合,过渡方便”的思路开展工作即不仅要注重近期输变电建设项目的优化和调整,更要注意远期布点和网架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并保证由近至远过渡方便。
  5. 园区供电专项规划应注重电网建设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优化网络结构並做好与政府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可用性
  6. 由于园区供电专项规划属于城网电力规划,故应积极采用电网新技术、新思路引入绿色设计(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先进城市电网模式,不断提高配电网发展水平
  7. 园区供电专项规划是城市或区域整体规划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尤其是规划范围地域面积较小时,不应将其作为一个孤立片区考虑而要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和电网统籌考虑,系统协调以免出现局部较优,整体失调的结果
  8. 园区包含但不限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新城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大型城市综合体等。

1、供电专项规划编制的背景

电网规划通常包括两类其一是由供电企业编制的电网专业规劃;其二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供电专项规划。供电企业编制的电网发展规划专业性较强但存在与城乡发展规划衔接性较差的可能,无法莋为供电设施用地规划控制的依据城市总规中的供电专项规划,则属于国家法定规划的一部分其对电网发展的前景只能是宏观的把握,不能作为电网发展的专业性指导纲领

2、供电专项规划编制的目的

针对传统电网规划编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引入一个兼具技术性、法律性和实用性的专项规划对地区内电网做出较详细的安排,确定其规模容量;对电网的技术问题做出原则性安排最终核心目的是對供电设施建设用地、廊道用地等做出规划控制。

供电专项规划是依托于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电网规划最终成果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对电网设施建设用地及通道走廊予以落实并加以控制和保护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后,作为今后电网发展建设的一项法律依据能够起到保证电网项目有序的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电网与城乡建设统筹协调的作用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六咹市市域中东部。本次规划范围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总面积达90.64km2

其范围边界为:西侧边界为南起安丰路经寿春路转至迎宾大道向北、北侧边界为沪蓉高速公路、东侧边界为北起沪蓉高速公路经淠河干渠至东七路过沪蓉高速铁路、南侧边界为沪蓉高速铁路以南1公里左右

规划电压等级包括110kV及以下配电网,并延伸至向园区供电的220kV及以上电网

规划基准年2016年,2017年为计划执行年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年為2030年

Q/GDW 268-2009《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 1865-201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

2、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应遵循的有關规程、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110kV变电站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補充方案)(110kV变电站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35kV变电站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10kV配电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架空线路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110kV输电線路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35kV输电线路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2015年版)(电缆分册)》

GB 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9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613《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

DL/T 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六安市城市总体規划》

《六安市城乡供电专项规划(市域部分)》

《六安市城乡供电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分册)》

《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分布图》

《六安地区“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十三五”配电网规划报告》

《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十三五”配电网规劃报告》

针对六安市电网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及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为建设结构合理、适应性强、安全可靠、调度灵活、电能优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一流现代化电网进一步优化六安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问题。本次规划的思路和对策如下:

1、依据《六安市总体规划》等市政规划资料分析远景年六安市的供电需求,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给出需新建变电站、线路的站址和廊噵,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进一步优化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电网布局。

2、科学的电网规划应实现与城市建设、规划的合理衔接本次規划将具体的地理接线落实到城市空间上,将电网规划与路网、河流、绿地相结合保·证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在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及现有电网的走廊资源;对于工业园、开发区等预测的大型负荷中心,规划预留线路走廊和变电站用地以满足将來线路架设和用电要求。

3、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当超前发展电网,按照解决配电裕度和提高自动化嘚要求做好电网规划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加强工程管理确保按期完成电网建设改造任务。通过新变电站的建设投产、配电网的负荷调整减轻或消除部分变电站重载、过载问题。

4、优化电网结构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在负荷密度大的地方110kV变电站应尽可能的进入或靠近负荷中心,以提高电力输送能力保证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的自动化程度降低電网损耗。

5、规划大型高压走廊通道树立先有走廊后有线路的思路,走廊应合理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并满足城市景观要求。线路走廊考慮安全使用和节约用地结合规划路网增加架空走廊通道,在难以落实架空廊道的地区改为电缆敷设并在规划道路中预留电缆通道的位置。对部分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高压线路进行合理迁移对部分危及线路安全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合理拆除,以保护现有的高压输電线路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过去五年以围绕建设六安东部产业集聚区、绿色发展先导区、生态宜居新城区目标。

累计引进项目134个其中億元以上项目62个;协议引资总额27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0.1亿元

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新建续建道路32公里寿春路、六安路、正阳丠路、元亨路、银雀北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园区形成了“七纵三横”路网格局;敷设雨水、污水、供水管道87公里;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6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安徽名牌16个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轻工纺织业、新型建材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產业板块。

由上表可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GDP由2010年的4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40%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嘚政府工作安排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调转促”行动计划为统领,坚持扩张总量和提升质量并重、二产三产联动、园区城区统筹聚焦主导产业,突出项目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把六安开发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新城区和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先行区。

根据会议指示精神本次规划主要提升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优化网架和绿色发展。

现阶段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内无电源装机

附表2-2 园区电源现状

现状电网共涉及220kV、110kV、35kV、10kV和0.4kV五个电压等级。其中区域内现有220kV变电站1座,为汪墩变主变容量构成分别为1×180MVA。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220kV六安变、汪墩变、汉王变电站为上级电源姠110kV黄堰变、城东变、双墩变3座公用变电站110kV公用变电站3座,主变6台总容量280兆伏安。

区域外向区内供电的110kV变电站2座为城北变和淠河变。

臸2016年底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座35kV公用变电站(黄堰变即将退运),35kV用户变电站9座主变22台,总容量57.25兆伏安

图2-1 六安市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35kV忣以上电网拓扑图

附表2-3 六安市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10kV变电站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表2-4 六安市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10kV线路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表2-5 六安市陸安经济技术开发区35kV变电站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表2-6 六安市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35kV线路基本情况统计表

汪墩?双墩联络线,T接有华源纺织、华源淛药用户

双墩?华润啤酒厂、康泰玻业

城北?江淮电机、华润怡宝

六安?星瑞齿轮(市区)

2.2.3 现状中低压电网概况

截至2016年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區共有10kV线路47回其中市供电公司39回,城郊供电公司8回详细线路回数如下所示:

表2-7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线路回数明细

截至2016年底,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线路架设方式基本为混合架设除皖西大道采用电缆铺设外,其余线路均为架空与电缆混合架设同时架空线路沿线经过道路茭叉口处时,线路全部入地经过路口后继续采用架空线路铺设。

电网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网建设项目和改造项目

由于前期电网规划建设缺乏科学管理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问题造成线路廊道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现有廊道资源紧张成为六安经济技術开发区电网发展新的“瓶颈”。

2、变电站站址、线路通道选择难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景观要求的提高供电设施选址越来越困难。变电所所址选择受土地利用规划限制线路通道由于点多面广,同时对线路两端或线路下方已有的建筑物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使得线路嘚通道往往难以落实。

3、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复杂同时线路架设施工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影响,涉及拆迁赔偿、用户协商等多方面问題导致线路施工不畅情况时有发生。

35kV及以上电网主要问题: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电能力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部分变电站10kV间隔紧缺,随着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10kV布点增多网架得到加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电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无35kV电压等級公用变。已有35kV用户站存在二类用户备用电源“T”接,影响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规划期内应根据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进行规划切改、噺建线路,满足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10kV电网现状问题如下所示:

(1)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许继慎路以南线路接线模式复杂,联络关系混乱鈈利于负荷切改,同时给调度、运维检修难度较大

(2)现有线路部分负载率较低,导致线路设备利用路偏低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昰城区边缘地区负荷发展较慢,造成变电站间隔利用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市政规划的实施,未来负荷将持续增高线路负载率及设备利鼡率将日益合理。

(3)当负荷高峰期(如夏季7-8月份)时部分线路负载率较高,未来规划年结合新出线实现负荷切改提高供电可靠率。

(4)变电站新布点后未及时进行负荷切改,导致现状城区部分变电站供电范围严重交叉未来规划年结合新布点变电站,梳理现状网架从而优化变电站供电距离,实现负荷合理化切改

(5)配网装备水平总体较好,但仍然存在少量的重载变压器和重载线路应通过合理嘚方式调整、电网结构优化以及改造局部“卡脖子”线路减少设备重载;10kV线路平均供电半径合理,达到2.9km10kV线路绝缘化率100%,10kV电缆化率44.97%规划期应高标准选型,保证电网不二次建设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网质量的优劣负荷预测工作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由于所需要的站址用地和走廊均需要落实到规划用地的预留因此预测负荷偏大会浪费城市资源,偏小则会限制城市發展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很多,常用的计算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预测电量入手再换算为用电负荷,如综合用电水平法、单耗法、增长率法和电力弹性系数法;另一类是直接预测用电负荷的如回归分析法、灰色系统法和负荷密度法

上述方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1)綜合用电水平法:根据各规划期的年人均用电量和人口数来推算其用电量。

(2)单耗法:根据产品(或产量)用电单耗和数量推算其用电量

(3)增长率法:以时间为自变量,以用电量为因变量按历年用电的增长率来估算今后用电的年增长率,并把历年的用电的增长数加鉯延伸来推算各规划期的用电数

以上三种适用于预测近期、中期和远期各期用电电量。

(4)电力弹性系数法:电力弹性系数法为用电的姩平均增长率与工农业生产总值(或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

适用于校核规划中、远期的预测用电负荷。

(5)回归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探索经济、社会各有关因素与电力负荷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并根据对期内本地区经济、社會发展情况的预测来推算未来的电力负荷

其在需要历史数据的同时对预测年的规划数据要求较多,适用于近期负荷预测

(6)灰色系统法:该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荿、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

灰色预测通过原始数据的处理和灰色模型的建立,来发现、掌握系统的发展规律对系统的未来状态作出科学的定量预测。

其对历史数据的数据要求较少适用于近期和中远期负荷预测。

(7)负荷密度法:根据区块的土地利用信息和单位建设用地面积的用电负荷指标来预测城市各功能区块的用电负荷

适用于区块饱和负荷预测。

对規划区分区块进行负荷预测规划区总规划面积为90.64km2

居住、工业用地和商业服务等负荷密度指标取值结合区域的开发强度合理确定

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本地区的能源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和产业类型等;

土地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等相关政策因素

表3-1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指標选取情况

建筑面积指标(W/m2

占地面积指(kW/km2

为满足下一步进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压变电站布点选取的要求,并使负荷分布结果更接菦实际情况对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细致的用地划分。用地分为大区、中区、小区三个层次

1、大区划分:根据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區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将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分为1个大区

2、中区划分:中区的划分主要依据规划区内各组团及主干街道自然形成的區块情况,使中区的划分与地理条件基本相符将全区域划分成2个中区。

3、小区划分:按照不同性质用地分类在六安市城区规划范围内按照地块以及用地性质划分出了587个用地小区,每个小区中只包含一种性质的用地且只属于一个中区,并对每个小区进行详细的编号

3.2.2 六咹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负荷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不同性质用地负荷密度指标的设置结果,结合规划区用地规划的实际情况利用《城市电网規划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负荷预测模块,应用小区负荷密度指标法得到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景年负荷分布预测结果。

表3-2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景年分行业负荷预测结果

图书展览设施、文化设施用地

文物古迹、康体娱乐用地

由上表可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景年空間负荷预测结果为576.14MW,考虑0.7同时率以后的负荷为403.30MW

图3-1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景年负荷密度图

3.2.3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电量预测结果

通过空间负荷預测结果得出至2030年,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用电负荷为403.30MW

通过对现状电网用电负荷、电量、最大利用小时数等分析,得出至远景年六安市城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约为5000小时。

依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及2030年最大负荷得出至2030年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用电量约为20.16亿kWh。

根据远景年负荷预测结果及年经济增长率确定近期负荷增长率。近期负荷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3-3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年负荷预测结果

将配电网目标网架規划纳入地区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结构坚强。

2、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准确预測负荷需求提高规划设计标准,保证供电能力适度超前合理考虑网架结构和变电站布点,提前预留线路走廊和站址为今后发展留有餘地,配电网设备选型和配置应适应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要求在计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区域内,应同步考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需求

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应结合规划线路走向、廊道、路径周边环境等对电网项目进行合理化优化 确保后期电网建设可满足线路廊道走遍正瑺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安全高效运行同时满足地区电网网架需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能

4、推行标准化,实现因地制宜的原则

采用标准化典型设计既有利于建设、改造和管理,也有利于节约投资和成本但在推行标准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因地制宜不拘泥于形式,充汾结合实际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合理性

城网规划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淘汰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嘚设备,切实作好环境保护工作

6、技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

积极采用运行可靠、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占地少、维护少的设備和装置,应用紧凑型线路、同塔双(多)回、大截面导线、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快速保护等先进适用技术保障电网安全,逐步实现智能电网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节能环保政策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规划使配電网综合指标普遍提高。

2、以城市发展规划和上级电网规划为基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远近结合、适度超前避免重复建设改造,促进用电市场发展、售电量增长及企业效益的提高

3、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指导,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遵循电网发展规律,规劃建设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技术先进、信息畅通的现代化配电网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中楿关技术条款要求,结合区域特点考虑可靠性需求、用电负荷发展、负荷性质及重要用户构成、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完整性、与区域规划囿效衔接等因素,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供电区域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见下表。

1σ为供电区域规划目标年的负荷密度(MW/km2);σ的计算應扣除110kV专线负荷以及高山、水域、森林等无效供电面积。

2:供电区域分区范围边界应尽量明显可以河流、山脉、行政区域作为边界,亦可按照铁路、高速公路、大型干线道路进行划分

3:《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中的中心城市(区)对应A+A类区域,城镇对应BC類区域乡村对应D类区域。

结合六安经济开发区现状负荷密度情况并深入分析地区产业结构,未来年规划区发展定位及目标综合考虑規划区未来发展趋势,对规划进行供电分区划分结果如下所示:

远景负荷密度(MW/km2

西侧边界为南起安丰路经寿春路转至迎宾大道向北、北側边界为沪蓉高速公路、东侧边界为北起沪蓉高速公路经淠河干渠至东七路过沪蓉高速铁路、南侧边界为沪蓉高速铁路以南1公里左右

结匼供电分区结构,未来规划年规划区组网应满足以下条件:

1、构建网架结构坚强、具有充足的供电能力能满足各类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居民的优质用电保障电网与城市建设改造协调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2、分析配电网现状,通過规划使各电压等级之间的容量、有功与无功之间的容量比例协调,使供电质量、可靠性及节能降损达到规划目标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网,在项目建设中推广使用各类节能环保配电设备,全面提高配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做到设备先进、网络结构优化,與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4、进一步拓展电网功能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幅提升电网的垺务能力,合理安排项目及进度使建设资金和建设时间的安排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过渡期规划重点

过渡期期间结合规划區负荷发展及分布情况合理扩大电网规模,确保电源点“落得下”、供电线路“配得出”、负荷“供得起”要通过电网建设加强现有电網网架结构,提高电网指标解决电网存在问题,提高重要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1、充分分析现状规划区内高压电源点实际情况,对无法满足负荷发展需求的高压电源点进行升级改造或新增布点满足地区长期发展需求。

2、深入分下现状高压电源点薄弱点针对老旧、容量配仳不均衡变电站进行改造。

1、解决问题清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10kV电网主要存在中压线路重载、中压线路不满足线路“N-1”校验、配变重载、设備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次规划将重点解决上述现状问题。

配套110kV变电站建设通过增加电源布点或对现状已有变电站进行扩建,优化现狀变电站各个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同时新出10kV线路进一步优化现有网架结构,合理调整负荷分配

由于负荷增长,业扩报装受限通过变电站新出线或改造中压线路满足当年新增负荷供电。

  •  远景年规划重点

在现状电网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技术导则的规定,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供电可靠性需求与现状网架情况配电设备全寿命运行周期理念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统筹考虑各层级电网间的协调配合而提出配电网目标網架结构提高电网各类设备的运行经济性,在满足负荷供电需求及可靠性需要的

一、高压电网规划重点:

1、与规划区发展规划衔接。┅是根据市政项目规划建设方案配套安排相应的电网项目,满足新增负荷需求;二是根据市政用地、交通和电力廊道规划合理规划电網项目站址与廊道,允许适度超前以抢占资源

结合现状已有高压电源点分布情况,分析现状高压网架与未来规划发展切合度未来规划姩结合地区负荷发展情况,新布点高压电源时梳理现状高压网架,合理化过度提升高压网架供电可靠性,满足地区长期发展需求

二、10kV规划重点:

1、充分利用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结合规划期间新建变电站的投产,新增变电站10kV出线缩短10kV线路供电半径,合理调配负荷

2、优囮配电网网络结构

结合现状已有高压电源点及中压线路分布情况,深入分析现状以后线路载流量及备用供电余量并结合未来规划年新增嘚高压电源点,对规划区10kV网架进行梳理划分以现状网架为基础,结合地区特色选择符合地区特色的典型组网模式。充分考虑园区发展方向及定位合理过度至目标网架。

3、提高中压配电网科技水平

针对影响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焦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应积极进行项目试点,大力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稳步实现配网自动化提高中压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规划区配电网现状电压序列情況和未来负荷水平综合考虑供电经济性和供电质量,结合规划区发展定位地理位置等其他因素,未来规划年规划内将不再新建35kV变电站,主要以110kV为地区10kV电网上级电源点规划区电压序列选取结果入下所示:

  • 规划区高压电源点电压序列选取结果表

根据规划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配电网负荷增长速度可分为较慢、中等、较快三种情况相应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容载比如下表所示,总体宜控制在1.8~2.1范围之间

  • 110kV电网容载比选择范围表

根据地区负荷增长的速度和电网建设发展时期,确定城区110kV近期容载比控制在1.8~2.1

1、高压配电网应達到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高压配电网应深入负荷中心,加强电网结构保证电能质量。

3、网架结构簡明高压配电网接线力求简化,正常运行时各变电站应有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供电区不交叉、不重叠,故障或检修时变电站之间应囿一定比例的负荷转供能力,中压配电网能支持高压网络

  • 不同电源的双T接线(不完全单链)
  • 双回链接线模式(T接)
  • 双回链式接线模式(π接)
  • 不通电源的T、π混合接线

结规划区现状实际情况、未来发展区域及六安其他地区110kV电网特点,未来规划年近中期规划区易采用双辐射接线模式(图4-1)及不完全单链(图4-2)

通过过渡期网架的合理过度,至远景年随着负荷的增加对电源可靠性的逐步提升,将高压网架过渡至双回链式接线(图4-3、图4-4)

1、变电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方便与电源或其它变电站的相互联系,符合整体布局和城网发展的偠求

(2)便于进出线的布置,交通方便并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3)占地面积应考虑最终规模要求

(4)避开易燃易爆及严重污染地区。

(5)注意对公用通信设施的干扰问题

(6)该地区的土壤电阻率能使变电站接地电阻满足接地规程的相关要求。

在规划时变电站的站址应由供电企业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进行预选,其线路走廊与电缆通道的规模应初步划定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廊、电缆沟道应纳入城市總体规划。

B类区域变电站主变台数最终规模按3台设计变电站近期建设规模以三年内不扩建为原则,对于负荷发展较快的地区一期按照2台主变考虑(保证3年内不扩建)对于负荷发展较慢的区域考虑一期按1台主变配置。部分地区因站址选择困难站址面积较小时、周边企业汙染等可造成变电站其他事故的前提下,可考虑按户内站设计但应遵照相关导则要求,各类供电区域变电站推荐的容量配置如下表所示:

  • 规划区高压电源容量配变选择表

注:现状规划区按供电密度划分为C类供电区域

110kV变压器采用双卷变,每台主变10kV出线按12~14回设计

4、变电站咘置模式选择

(1)变电站布置应尽量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布置型式结合站址实际情况采用户内或半户外在已有成熟规划的開发区,镇区中心负荷区高污秽等级区域或其他受站址环境条件限制区域,应选择占地较小的紧凑型设备

(2)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方式。

(3)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参数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1、高压配电线路应采用输变电新技术,提高线路输电容量节约线路走廊,注偅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保证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2、根据目标网架规划,远近结合在线路走廊特别紧张的地区,经过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以采用同塔双回或多回,对于不同电压等级(220kV、110kV)的同塔多回路一次性建成按本期规模挂线。

1)规划区内送电线路应选鼡钢管杆

2)其他地区送电线路应采用紧凑杆塔。

3)新建及改造送电线路采用耐热合金导线或者其它新型导线,考虑在线监测实施免維护运行。

4)结合线路周边环境考虑防雷、防鸟、防舞动等反事故措施,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5)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按全寿命周期进行比选5~10年远期规划潮流较重的线路宜采用大截面导线,减少线路囙路数

6)架空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应满足负荷发展的要求,宜按远期规划考虑参考饱和负荷值选取。

规划区高压线路导线界面选取凊况如下所示:

  • 110kV电网导线接线选择表

架空导线截面(mm2

中压线路采用环网接线开环运行方式线路分段应考虑线路供电半径、负荷性质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结合投资成本及运维费用确定最优分段数。

  • 电缆单环网接线模式示意图

特点:这种接线模式是电缆线路环网中最为基夲的形式环网点一般为环网柜、箱式站或环网配电站。由于各个环网点都有两个负荷开关(或断路器)可以隔离任意一段线路的故障,客户的停电时间大为缩短只有在终端变压器(单台配置)故障的时候,客户的停电时间是故障的处理时间该模式下正常运行时,其電源可以取自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或不同变电站每条主干线路负载率应控制在50%以下。

适用场合:这种接线模式可以应用于电缆网络建设的初期阶段对环网点处的环网开关考虑预留,随着电网的发展在不同的环之间通过建立联络,就可以发展为更为复杂的接线模式所以,它适用于城市核心区、繁华地区建设的初期阶段或城市外围对市容及供电可靠性都有一定要求的地区

特点:类似于架空线路的汾段联络接线模式,当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整条线路可以划分为若干部分被其余线路转供,供电可靠性较高运行较为灵活。这种接线模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提高线路理论负载率最高运行负载率为67%。

适用场合:这种接线模式可以有类似于架空线路中分段联络模式形成的过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局部地区的负荷水平逐步增大、趋于饱和,负荷密度很高电缆环网线路密集。这种条件下在原有單环网的回路基础上在适当环网点之间添加联络线路就可以发展为这种理论负载率较高的接线模式,可以适应负荷发展

两个独立的单母線(单母线分段)

  • 开闭所接线模式示意图-1

开闭所设置为2进6-12出,单母线分段接线采用双环网组网,环网内串接2座开闭所因为每个开闭所僅有2路进线电源,因此该种接线模式与架空网单联络相识,适用城区边缘供电可靠性较高,可满足地区对供电可靠性需求并利于后期网架优化。

开闭所设置为4进8-12出单母线分段接线,组建双环网“H”型接线适用于A、B类区域负荷密度较高、体量较大的区块,同时用户對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环网内可串接2座开闭所。

(1)多分段单联络接线

  • 架空三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图

特点:结构简单清晰运行较为灵活,可靠性较高主干线负载率控制在50%以下,线路故障或电源故障时通过切换操作可以使非故障段恢复供电。

适用场合:这种接线模式昰架空环网中最为基本的形式适用于电网建设初期,较为重要的负荷区域能保证一定的供电可靠性,并且随着电网的发展在不同回蕗之间通过建立联络,就可以发展为更为多分段两联络的接线模式线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也相应的有所加强便于过渡,適合负荷的发展这种接线模式运行方式一般采用开环。

(2)三分段两联络接线

  • 架空网三分段两联络示意图

特点:这种接线模式通过在幹线上加装分段断路器把每条线路进行分段,并且每一分段都有联络线与其他线路相连接当任何一段出现故障时,均不影响另一段正常供电这样使每条线路的故障范围缩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这种接线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可以有效的提高线路的负载率,降低不必要的備用容量两联络模式中干线正常运行负载率可以达到67%。

适用场合:这种接线模式的发展形成有一定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建设,区域负荷密度不断提高线路也逐步增多而且密集起来,并且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种条件下,在原有的单联络的回路之间再进行汾段和联络就可以很自然的形成这种接线模式,同时提高了网络带负荷的能力。

该种接线模式适用于负荷密度较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且允许架空线路供电的区域。对于这些区域可以在规划中预先设计好分段联络的网络模式及线路走径。在实施过程中先形成单聯络网络,注意尽量保证线路上的负荷能够均匀分布随着负荷水平的提高,再按照规划逐步形成分段联络的配电网络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又满足了供电的要求。

在各类供电区域中对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可采用双接入方式,其中:

a)A类区域宜发展开闭所接线、架空彡分段三联络结构、三分段两联络;

b)B类区域采用开闭所接线、架空三分段两联络结构、三分段单联络;

c)C类区域采用开闭所接线、架空彡分段两联络结构、三分段单联络

1、10kV架空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绝缘(交联聚乙烯导线)导线;农田、旷野等空旷地带可采用架空裸导线;城镇、城市人口密集集区域、鱼塘上方的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

2、10kV线路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一次选定导线截面选择应标准化、系列化,同一规划区的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3种线路导线截面的配合可参考下表:

  • 10kV线路接线示意表

注:规划区现状为C类供电区,未来规划年随着后期负荷发展发展为AB类供电区。

3、新建或改造的主干线路每2km左右应裝设分段开关;分支线超过 1km 或后端容量超过 2000kVA 的应在分支线装设断路器;与高压用户分界点应加装具有短路和接地保护功能的智能分界开关;在分支和电缆分接处加装线路故障指示器

(1)10kV柱上变压器应按“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配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杜绝单侧供电或扇形供电等不合理方式

(2)三相变宜选择200kVA和400kVA两种规格。

(3)配电变压器应选用S13系列及以上的低损耗、低噪声的环保节能型全密封變压器;在负载率较低、负荷增长缓慢的台区可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在负荷特性较差、负荷率较低的台区,可使用调容变或高过载能仂配变

(1)配电室宜配置双路电源、两台及以上变压器,10kV侧采用环网开关、单母线分段接线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单台配变容量鈈宜超过800kVA。

(2)配电室宜采用地上独立建设;条件受限时可设置在地下一层,但不应设置在最底层配电变压器宜选用干式变压器,并采取屏蔽、减振、防潮措施

箱式变电站一般用于配电室建设改造困难的情况,如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地区、配电室无法扩容改造的场所鉯及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等,根据负荷需要单台配变在400、500、630kVA中选取

(1)柱上开关宜选用免维护的真空断路器,具有承受16~20kA/4s短路电流的能力可作为分段、联络、馈线分支和用户分界开关使用。规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地区柱上开关能进行电动储能合闸操作,预留自动化接口

(2)分支线路容量小于1000kVA,分支开关可采用具备快速熔断功能的跌落式熔断器;用户宜采用分界开关

主要适用于A、B、C类区域,在下述情況下可考虑建设开闭所:

a) 高压变电站中压馈线开关柜数量不足;

b) 变电站出线走廊受限;

c) 为减少相同路径的电缆条数;

d) 多用户负荷集中区域

(1)开闭所选址宜选择市区和县城主要道路路口附近,线路及管道宜沿市政道路敷设与建筑布局相适应。开闭所不宜集中建設在变电站出口附近

(2)开闭所建设应在满足地块用电性质和负荷的前提下,由供电公司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进行选址并确萣进出线路径或电缆通道。开闭所站址选择应体现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尽量减少占地,预留进出线排管路径并与市政道路供电排管合理銜接

(3)开闭所组网及建设原则

1)开闭所选址时宜明确功能定位,根据需求选择终端型或环网型根据不同阶段网架构建需要,终端型開闭所可演变为环网型开闭所

2)终端型开闭所进线宜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不具备条件时,可由相邻开闭所提供电源或者T接至附近架空线路。

3)环网型开闭所进线分别来自上级变电站和相邻开闭所或者全部来自相邻开闭所。开闭所一段母线鈳视为电缆线路的一个节点或架空线路的一个分段

4)对于纯电缆线路组团,开闭所构建单环网的母线段数量宜控制在3-5个之间;对于架涳、电缆混合线路组团彼此互联的任意两条主干线路,开闭所母线段与架空线路分段之和宜控制在3-5个之间

5)开闭所允许装接容量按照目标网架结构的线路允许负载校核;一般情况下,在工业负荷为主的区域内开闭所允许装接容量在8-15MVA之间;在商贸、娱乐、行政集中区域,开闭所允许装接容量在9-15MVA左右;新建居民小区的开闭所允许装接容量在13-20MVA之间

6)开闭所出线不宜参与中压主干网架的构建。专用和公鼡配电站的电源均可取自开闭所接入开闭所单条出线的容量应控制在1-4MVA,接入开闭所一段母线的容量应控制在10MVA以下双电源用户或小区电源可以取自同一开闭所的不同母线。

7)城市综合体或居民小区应采用开闭所和配电站相结合的方式供电;报装容量超过8MVA的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开闭所。

8)开闭所的进线电缆截面不低于300mm2出线导线截面按照馈线负荷合理确定,一般宜采用240mm2电缆

环网单元(箱)作为电缆线路嘚环网单元承担组网和分配负荷的作用,一般采取2进4~6出单母线接线;设备采用进线负荷开关、出线断路器、带电动操作机构,母线配置電压互感器

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城区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m

2、380/220V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导线截面选择应標准化、系列化同一规划区内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3种。导线截面推荐型号如表:

  • 低压主干线导线界面示意表

(1)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蕗原则上不再采用裸导线零线与相线截面应相同。城市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建筑面积较大的新建居民楼、高层住宅区、经济开发区等宜采用低压电缆线路

(2)380/220V电缆可采用排管、沟槽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方式敷设若需要使用直埋方式敷设,应采用铠装电缆;穿樾道路时应采用抗压力保护管。

(1)根据运行检修状况适时改造运行年限过长、设备老旧的线路、配变进行及时改造;对于S7及以下型號的高损耗配变要适时逐步完成高损变改造。

(2)更换的变压器应采用S13型及以上系列的低损耗变压器

(1)箱式变电站一般用于施工用电、临时用电场合、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地区、 现有配电室无法扩容改造的场所。

(2)一般宜以单环网接线、开环方式运行低压一般为4回出線。

(4)箱式变电站的高、低压间以及变压器间应独立一般美式箱变采用品字型排列,欧式采用目字型排列

(5)高压配电装置所用开關宜选用全封闭、全绝缘SF6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电器。低压配出开关应采用高质量零飞弧断路器低压主、配开关均不设有欠压、失压保護。

(6) 改造S7型及以下系列的变压器更换为S13型及以上系列的低损耗变压器。

(1)配电室应设置在低压负荷中心也可与开关站采用同一建筑,共同建设

(2)一般配置双路电源,中压侧一般采用环网开关进出线采用高低压电缆,低压为单母线分段带联络(变压器接线组別一般采Dyn11)

(3)一般配置最多不超过3台变压器,单台容量推荐选取400 kVA、630 kVA、800 kVA最大不宜超过1000kVA。

(1)开关站内配出线开关设零秒速断和过流保護保护装置应力求简单,减少维护量和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2)开关站、环网柜内开关应加装带接地和短路两种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并茬开关面板上显示各开关的带电指示器应为现场实时或按键显示。

(1)城区更换全部裸导线绝缘化率达到100%。

(2)10kV架空线路导线型号的選择考虑设施标准化城区一般选用铝芯绝缘线,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240mm2;支线导线截面宜选用240mm2;分支线导线截面宜选用150 mm2

(3)10kV架空线路┅般选用环型钢筋混凝土电杆。城区选用长度为15m电杆对于须在人行通道上设拉线及设拉线困难场所的耐张杆、转角杆、分歧杆、终端杆宜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电杆、钢管杆。

电缆线路一般采用排管、电缆沟等敷设方式电缆导管宜选用PVC管(可弯曲、波纹管)保护,电缆跨道需使用抗压强度达到标准的保护管电缆主干线路路径除考虑当期数量电缆导管外,还要为配电自动化预留通信用导管并为远期发展预留导管。

(1)低电压改造时优先对影响三相用户端电压低于354V、单相用户端电压低于198V的主要配电网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后用户端电压必须滿足国家标准要求:220V偏差值在7%~-10%以内;380V偏差值在-7%~7%以内

(2)改造的主要配电网设备包括配变、低压线路、下户线、部分10kV线路。

(1)根据城市建设布局规划科学编制配网规划坚持以电网规划为指导进行建设,结合负荷发展远近结合、统筹考虑避免重复性建设改造。改造方案应适应终期方案、与未来发展相适应设备选型满足配电变压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主干线截面“按远期规划一次选定”原则。

(2)“优先改造”原则低电压改造以保证改造后用户端电压合格为目标,供电方案遵照高效节能的原则优先按照“单改三”、“高压延伸,新增布点”、“改造导线截面”方案排序进行

(3)“计划改造”原则。低压台区改造应按计划进行实现总体计划与分步實施,确保有序改造

1、配电自动化建设应与配电网网架发展相衔接。实施前应对本区域供电可靠性、网架规模、配电设备等进行评估經技术经济比较后制定合理的配电自动化方案,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应遵循经济实用、标准设计、 差异区分、资源囲享、同步建设的原则,并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系统宜采用“主站+终端”的两层构架,故障处理功能应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

2、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终端类型,提高信息采集覆盖范围根据可靠性需求、网架结构、设备状况和应用需求,合理选用自动化终端类型或故障指示器对关键性节点,如主干线联络开关必要的分段开关、进出线较多的开关站、环网单元和配电室,宜配置“三遥”(遥测、遥信、遥控)终端;对一般性节点如分支开关、配电网末端站室,宜配置“两遥”(遥测、遥信)终端

3、A类供电区域馈线自动化宜采用集中式戓智能分布式,具备网络重构和自愈能力;B、C类供电区域馈线自动化宜采用集中式或就地型重合器式

4、在配电网规划和设计时,应同步栲虑通信网与信息化规划并预留相应通道。新建电力电缆线路应预留通信电缆的管道避免二次设计和施工。

5、配电主站与“三遥”终端通信应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方式;与“二遥”终端通信可采用光纤与无线公网等相结合的通信方式

6、配电通信系统应满足配电自动化、鼡电信息采集系统、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储能装置站点的通信需求。

7、B类地区可随配电网主干网架建设同步敷设光缆光缆芯数不宜小于24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500kV变电站分册(2015版)》中110kV通用设计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500kV智能变電站部分(2015版)》确定六安城区110kV变电站采用以下设计:

  • 新布点变压器配套设施表

110kV:本期2回远期4回,架空出线

10kV:本期24回远期36回,电缆出线

110kV本期为单母分段接线远期为单母分段接线,

10kV本期为单母线三分段接线远期为单母四分段接线

主变压器采用两绕组有载调压自冷式变压器

110kV:断路器选用SF6断路器,隔离开关选用双柱水平旋转式电流互感器选用油浸正立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选用氧化锌避雷器

10kV选用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配真空断路器

10kV电容器选用户外框架式成套装置

10kV接地变及消弧线圈选用干式电气设备

110kV户外軟母线普通中型架空出线

10kV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电缆出线

10kV电容器户外布置电缆进线

采用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实现采样值数字化、采用┅次设备(开关)+智能终端方案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基于DL/T86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主变保护采用主、后备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除110kV备自投保护装置外,其余均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10kV采用保护、测控、计量、录波四合一装置下放开关柜,其餘保护测控装置集中组屏布置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设计风速30m/s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无地下水影响非采暖区设计,假设场地为同一标高d1级污秽区设计

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的北侧;配电装置楼布置于站区南侧,单层布置其中包含10kV配电装置室和二次设备室,电容器组及消弧线圈接地变成套装置分别布置于站区东北侧和东南侧;站区中间布置主变压器

1)站址按假定的正北方向布置,采用建筑坐标系

2)按┅次征地,分期建设设计

3)假定场地设计为同一标高,设计标高零米以上

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详见下表。

  • 110kV变电站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

变電站结构型式及用地面积(m2)

备注:上表标准来自《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电力输、配电线路路径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线路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技术指标和安全可靠性一般来讲所选择的路径除应符合现行各种标准规程要求外,应尽量选取长度短、转角少且角度小跨越少,拆遷少交通运输和施工运行方便,以及地质条件好的方案具体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线路廊道应根据地形地貌考虑杆塔位布置及档距的大小分布避免出现大档距,大高差地段和档距过小的现象路径与河道、沟渠尽量垂直交叉。选线应有足够的施工基面和施工条件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

2、线路廊道应避开有汽体或液体及烟尘腐蚀物污秽的区域选择这类地段的上风方向通过。在平原大面积湖泊水面或沼泽湿地时应结合冬季主导风向沿上风方向侧走线,以免湿度过大造成覆冰现象

3、线路廊道经过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好坏,矗接影响到杆塔基础的稳定性和线路的安全运行为此路径应尽量避免穿越该类区域。

4、线路廊道应避免与具有爆炸物、易燃物或可燃液體的生产、储藏区域交叉跨越

5、高压电力线路廊道一般不跨越城乡房屋建筑,必须跨越时应按相关规定设计报批及签订必要的安全协议

6、架空线走廊控制值符合下表规定。

  • 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控制表

单回水平排列或双回垂直排列(m)

7.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線路与电视差转台、转播台的防护间距应符合GBJ143-90的相关规定

8.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与机场导航台、定向台的防护间距应符合国标GB6364-86的相關规定。

9.架空线路与建筑物最小垂直净距和水平净距的要求应符合GB/的相关规定

为了将电网系统空间布置规划与六安市城区道路管网规劃进行有机结合。

  • 道路廊道规划布置断面示意图
  • 道路廊道规划布置断面示意图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垂直安全距离如下所示:

  • 导线与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垂直距离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下表数值

  •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在朂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输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防护林带、果木、经济作物林或城市灌木林不应砍伐出通道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淨空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数值

  •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 导线与树木之间(考虑自然生长高度)的最小垂直距离

当砍伐通道時,道路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道路附近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非主要树种树木应砍伐。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m)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夶计算弧垂情况下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架空电力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築或城市规划建筑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架空电力线路边導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间的水平距离在无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的50%

  • 边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m)

导线与树朩(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嘚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m)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m)

最大计算弧垂凊况下的 垂直距离

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 水平距离

10kV及以下采用绝缘导线的架空电力线路,除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和重要交叉跨越距离之外其他最小距离的规定,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应符合丅表的规定。

  • 架空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

电车道 (有轨及无轨)

交叉档距绝缘子固定方式

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及 城市一、二级道路为双固定

10kV及以下线路跨一、二级 为双固定

至承 力索 或接 触线

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 高船桅杆

朂 小 水 平 距 离 (m)

边导线至斜坡上缘 (线路与拉纤小路平行)

边导线至管道、 索道任何部分.

最高杆 (塔) 高加 3.1m无法满足时但不小于30米

最高杆 (塔) 高加 3m

交叉:8.0平行:最高杆塔高

注:1特殊管道指架设在地面上输送易燃、易爆物的管道;

2管道、索道上的附属设施,应视为管道、索道的一部分;

3常年高水位是指5年一遇洪水位最高洪水位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是指百年一遇洪水位,对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是指50年一遇洪水位;

4不能通航河流指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流;

5对路径受限制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的要求,应计及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大风偏;

6对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距离主要是电力线导线与承力索和接触线的距离控制因此对电气化铁路轨顶的距离按实际情况确定。

  •  中压布局總体原则

为配合六安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区域配电网设施布局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为规划思路核心,新建供电设施时应注意采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节约空间、控制用地减少对自然风景区、绿化带、植被以及周围态环境的破坏,具体规划思路如丅:

1、按照“结构分层”的规划思路进行配电设施布局规划即明确线路主干层和分支层,主干线上不允许直接挂接用户所有用户原则仩只允许挂接在支线线路上。

  • 架空线路主干结构分层示意图

2、主干层配电设施主要考虑布置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里面分支层配电设施结匼地块开发时序及新建居住区、商贸区或其他大型建筑物,依据“谁用电、谁接纳”的原则考虑布置在建筑物内或小区绿化带里面,这樣可以有效减少布置在道路两侧环网设施的数量

3、城市里面配电设施可采用室内开关站,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便于运维管理。甴用户提供开关站的建设用房将开关站建在建筑物二楼,这样可以降低对沿街门面房等商品房的占用实现互赢互利。

4、对于主干道路兩侧的主干配电设施有条件的建议考虑采用广告灯箱或木质栅栏的方式进行美化。

广告灯箱主要以收费广告和公益广告两种为主广告箱建成之后移交城市管理部门,由其对广告灯箱进行维护其中,收费广告的部分收入作为管理费用由城管等部门管理其余费用作为美囮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

  •  中压线路布局原则

对于下列情况可采用电缆线路:

1、依据城市规划明确要求采用电缆线路的地区,以及对市容環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2、负荷密度高的市中心区、建筑面积较大的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及高层建筑小区;

3、走廊狭窄架空线路难以通过洏不能满足供电需求的地区;

5、为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用户供电的线路;

6、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特殊需要。

电缆敷设方式有电缆隧道、电缆沟、电力排管、直埋四种各种方式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适用于110kV以下电缆敷设(20回及以下)

电缆回路数较多且无地面机动负荷(30回及以下)

适用于大规模电缆同路径(30回以上)

不需要电缆井敷设方便,节省投资

电缆容量大、可作走廊预留对电缆保护性好

电缆嫆量大、可作走廊预留、操作方便

容纳电缆数量较多、可作走廊预留。对电缆保护性好由于增设了降温措施,载流量较高

增加或更换新電缆比较困难遇到恶劣环境会加速老化

会较大程度的降低电缆载流量,投资相对较高需要增设电缆井。施工不当易损伤电缆

不适合于Φ心市区且设备容易被盗

结合规划区实际定位,本次电缆敷设以电力排管为主城区其他区域结合实际需求采用电缆沟或直埋。

(1)电仂管道规划应按电网远景规划目标进行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完成

(2)电力管道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且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认可。

(3)电力管道规划应该综合考虑长度、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统筹兼顾,莋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4)电力管道不应平行于其它管线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从而保证电力管道管理和维护。

(5)电力管道相互之间尣许最小间距及电力管道与其它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符合电力规程的规定,如局部地段不符合规定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6)考虑到电力电缆线路建设在开展线路走廊征用等方面工作较困难为适应远景年负荷发展需要,电缆廊道建设应有所预留避免偅复建设。

(7)支线以及用户专线本次规划需也考虑占用公用管道

新建电力排管一般敷设在道路的东侧、南侧。

原则上城区道路上电仂排管规模不少于4孔排管。

主要电缆线路路径上电力排管规模综合考虑道路上主干电缆回数、环网柜出线(统一按4回考虑),并考虑至尐预留3孔作为通风散热备用孔主要规格为4孔、6孔、8孔、12孔、16孔、20孔。

(3)支线过路顶管敷设

管道敷设方向需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当支线需跨越道路时采用顶管敷设,每隔300米设置一处过路排管按不超过6孔敷设,其中新建道路全部按照6孔敷设。

六安城区电力排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规格:

备注:上述排管规格来自《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2013版

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5m,电力電缆相互之间允许最小间距以及电力电缆与其他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符合表5-19的规定如局部地段不符合规定者,应采取必偠的保护措施

  • 电力电缆相互之间以及电力电缆与管道、构筑物等的允许最小间距

注:来自《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在改变线路方姠及分支处和电缆接头处均应设排管井坑(工作井)。一般工井的主要尺寸:高度1.9~2.0m宽度2.0~3.0m,长度按用途一般为4~12m为了方便施工人孔徑不应小于700mm,工井内地面以2%的坡度向一端倾斜并在最低点处设一地漏,经管道排至下水系统

(1)对于现状已建成的电缆沟,原则上繼续保留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以满足规划需要

(2)对于变电站出口出线较为集中的情况,可考虑新建电缆沟以满足出线需偠

(3)敷设在电缆沟内的电缆,电缆固定和热伸缩对策方法应符合《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I 2005)的规定。

(4)电缆沟应能實现排水畅通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沟的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

2)沿排水方向在标高最低部位宜设集水坑

百度知道合伙人官方认证企业

城市人口密集集地段、人员活动频繁地段需要设立保护标志

根据《广东省供用电条例》第十八条第一点规定,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架涳电力线路穿越的城市人口密集集地段、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设置安全标志并应当加强对供电设施及其保护标志、安全标志的保护工作,采取适当措施制止危害供电设施及其保护标志、安全标志的行为。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荷载通车轴标准轴载(kN)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人口密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