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信贷收支单月报全口径各项存款和银行业各项存款区别

本文作者为金融监管研究院专栏莋者 李冠宇(现就职于天保财务)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和网站转载,摘抄

(1104全体系第13期,扫描二维码咨询详情↑)

前言:今年12月1日是“央妈的七十岁生日,调查统计司阮健弘司长在《中国金融》上发文回顾了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工作70年的历程调查统计笁作构筑了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基石,作为一名债券从业人员对此也深有感触特将我日常学习央行金融统计报表的一些笔记整理成文。

汾析以央行资产负债表为代表的一系列央行金融统计报表被认为是宏观分析的基本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从央行网站、WIND终端等渠道獲取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来接触央行统计报表另一个联系就是其数据报送过程,虽然我们不知道央行内部具体的编制方法但我们可以依據市场公开的资料,以此角度进行分析之前在《缴税的正确姿势》及其续篇中我曾试图从微观个体实务缴税流程为切入点,分析缴税流程对于宏观资金面的影响这次仍尝试沿用这种思路,从金融机构日常向央行报送金融数据的过程出发探讨央行如何编制金融统计报表及其内涵目前市场上关于央行系列报表的研报解读很多,这是宏观\债券\银行分析师基础研究的必写题目之一比较早的报告有QQ总的流动性專题系列(系列开篇就是《从中央银行金融系列报表看流动性的前世今生》)(2011),兴业证券吴畏《央行报表体系解析专题》(2012)方正证券楊为敩《货币市场及流动性研究框架》系列(2016)等一系列报告,市场大佬们从各科目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数据口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都做了详细的解读,因此本文对以上内容也力求不再赘述主要阐述一些现有市场研究可能忽略的细节以及一些不同的结论,抛砖引玉算是对央行系列报告的一个补充探讨由于文章稍长,为方便快速了解文章结构主要内容如下。

一、金融数据统计的采集与编制方法

1、囚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外汇信贷收支单表VS 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

2、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 VS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

3、中资夶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VS中资中小型银行信贷收支单表VS四家大型银行

四、央行金融统计中的四个债券科目

1、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债券发行

2、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债券

3、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债券投资:

五、资产负债表与信贷收支单表的勾稽关系:寻找科目间的最大交集-本外币为桥

1、国外资产VS外币信贷收支单表:区分国外、境外、外币

2、国内信贷VS本信贷收支单表:银银非保理财在哪里

六、让资产负债表动起来

1、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3、一个被忽视的科目: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究竟昰什么

4、央行复杂其他项的猜想:央行外币的会计处理

一、金融数据统计的采集与编制方法

数据采集:目前实务流程中每月初银监会监管的主要机构(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金租、汽车金融、消费金融、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会向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報送相应的监管报表,其中人行体系是以“A1411本币、A2411外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项目月报”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统计数据报表;而银监体系,僦是著名的1104系列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银监的1104体系的数据,也会报送人行(在银保两会合并前,央行公布社融统计备注的数据来源里面沒写银监会印证银监的数据人行可能也全部掌握),当然随着不同的统计要求人行除了月报、还会有日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不哃频率及数据要求的报表,本文所述的主要为宏观研究所用到的央行系列报表对银监1104系统报表不再展开叙述。

随着监管政策以及市场的┅些变化央行统计指标到每年初也会进行一个调整,比如人行会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年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修訂其中部分统计指标;而银监会审慎规划局(机构改革后已被合并)则会召开会议对非现场监管统计制度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培训这些具體报送的口径变化也能体现出监管思路的一些变化。

央行系列报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汇总、合并、轧差三种汇总即数据加总,不会引起各机构单位债权、债务的抵消简单说就是1+1=2的关系;合并:机构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被互相抵消,比如A发债B持有,而报表的主体是紦A\B看做整体时则这笔债权、债务关系就被冲销了,不在报表上体现了;轧差:一些科目之间可以互相抵消比如资产端某科目是3,负债端某科目是2把两个科目互相轧差到资产方,记在其他科目中即3-2=1的关系。

整个金融数据填报的过程实质上是将会计语言转化为金融统計语言, A1411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项目月报的科目是以具体业务科目列示的而非会计科目。各家机构报送自己的A1411资产负债项目月报等一系列报表后央行会进行数据整理,按照其编制方法编制各种口径的资产负债总表,还要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数据按照信贷收支单表科目进行重新整理后,进而编制信贷收支单表所以下文,我们顺序也是先资产负债表、后信贷收支单表最后再说两鍺的一些联系。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系列在央行官网的货币统计概览项目下最主要的是以下三张表,且三者关系如下: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存款性公司概览

存款性公司概览:其实就是把央行和存款性公司的科目完全加总也就是说如果有央行报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自己动手都可以完全编制出存款性公司概览具体科目间关系如下,不再详细展开但三张表之间的关系對于后续资产负债表和信贷收支单表的勾稽关系,仍有重要作用后续展开;此外后文会陆续提到货币统计概览中的其他统计报表的使用,均以红色底纹表示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外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


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 D


其中:中央政府 








对非金融机构债权 C





納入广义货币的存款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 J









备注:1) 大写字母列1=对应大写字母列2+列3; 2) 列2、列3相同圈数字代表科目对应关系,但因口径原因不完全相等;3) 未标注科目与圈数字的科目求和后体现在列1 其他(净)

信贷收支单表是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移項重组、不会破坏原有平衡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编制的,信贷收支单表的重要特点就是分为本外币这对资产负债表与信贷收支单表嘚勾稽关系有重要意义,也是之前市场研究不太关注的一部分

2015年人民银行对信贷收支单表体系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2015年之前信贷收支单表分为按部门和不按部门分类两种而2015年人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5年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制度的通知》(2014 393号)对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体系调整为了三个层次,即第一层: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第二层: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银行业非存款类信贷收支单表第三层为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信贷收支单表。

2015年起央行的三层信贷收支单表体系

央行金融统计的分类金融机构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構、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类机构包括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这里央行金融统计表的附注对于非存款类机构是写的信托、金租、汽车金融、贷款公司等按照《金融机构编码规范JR/T 》,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主要是多了货币经纪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人囻币信贷收支单表、外汇信贷收支单表  VS  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

由于本外币的分类金融机构和存款类金融机构两个主体就各自有本币、外汇、本外币三张表,这六张表就是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统计的前六张本文中涉及金融信贷收支单统计的所有表格均已蓝色底纹表示。

外汇信贷收支单表的单位是美元本外币和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单位均为人民币,所以合并过程中需要将美元按汇率转化为人民币,具体是鼡货币统计概览中的汇率报表取期末汇率(货币统计概览-汇率报表-期末汇率

本外币合并过程中 ,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中的流通中的货币、外汇占款和黄金占款科目不再出现,这也均是人民银行的科目外汇信贷收支单表中的卖出回购、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买入返售、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均不再单独体现,不过这个科目余额不大由于轧差的原因,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合计数小于本币信貸收支单表

各项存款及其所有子科目

各项存款及其所有子科目

各项存款及其所有子科目


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



各项贷款及其所有孓科目

各项贷款及其所有子科目

各项贷款及其所有子科目



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

备注:1)黑色字体列1=列2+列3;2)列2,列3红色字体轧差后計入列1其他项

这里面有个问题有点意思,就是为什么本币信贷收支单表的央行科目不再单独出现在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中呢,如果我們把本外币看做一个整体或者说不再区分本外币,只有一种统一货币时还会有外汇占款吗?

2、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 VS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

由于历史原因市场上的很多研究还是习惯使用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而较少使用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單表当然在绝大科目上,两种保持了相同的趋势较小的差异,对于很多宏观研究我们更多关注于趋势变化,这种口径的细小差异鈳能影响不大。

统计主体上金融机构比存款类金融机构多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金租、汽车金融、贷款公司等),所以在资金来源项目中从存款类金融机构到金融机构,存款会变小因为上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会被合并掉,此处有个细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既然不能吸收存款,那为什么在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上,数据也有细小变化呢其实只要想一下,哪些机构偠缴存款准备金就清楚了银行和财务公司都可以吸收存款(财务公司吸收的是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存款),故都属于存款类机构需要繳存款准备金,而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则因为有保证金存款和股东存款所以虽然不属于存款类金融机构也缴纳准备金,因此口徑变化后他们在住户企业存款上也有微小变动。

资金运用金融租赁、贷款公司给住户以及非金融企业贷款,所以金融机构贷款会较存款类金融机构变大金租公司加入统计导致融资租赁贷款暴增,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化反应了银行给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貸款。

最后说金融债券和债券发行这两个科目都存在万亿级别的差额,差额比例也不小这在理论上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互买了各自发行的金融债,而且是万亿级别的但债券托管数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吗,下文我们一起再验证一下央行系列报表中的几个涉及到债券科目的口径

3、中资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VS中资中小型银行信贷收支单表VS四家大型银行

中资大型银行 (大于等于2万亿): 中、农、工、建、交、邮储、国开;

中型银行(3000亿-2万亿): 农发、口行、招商、浦发、中信、兴业、民生、光大、华夏、广发、平安、北京、上海、江苏;

小型银行:恒丰、浙商、渤海、小型城商、农商、农合、村镇

其他:外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

备注:这个分类以200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

通过对比观察中资大型银行、中资中小型银行、四家大型银行信贷收支单表可以发现:

1、本组信贷收支单表的部分科目区别于整体存款类收支单表,设有买返、回购、往来等科目

2、大行与中小行之和并鈈是整体存款类的数据,还有其他未被统计的机构但可以通过对比大行、中小银行数据,看整体比重情况大行与中小银行各占半壁江屾,而四大行又占了大行总量的80%

3、大行与中小行数据加总,在存款、贷款等面向非银、实体的科目有效但面对金融债券、债券投资、買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包含大行与中小银行相互交易信息的科目加总,则应再详细分析代表的意义是否有效

以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为例,大行的信贷收支单统计此科目代表了大行与中小银行、其他(未被统计的存款类机构以及非存款类机构)的交易信息中小银行信贷收支单统计同理,我们用买入返售减去卖出回购代表净融出看看“大腿”们的融出情况,(尽管大行还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同业借款等多種方式融出资金但回购业务作为最主要的金融市场资金交易方式,仍可以粗略指向作用)如果将大行加中小银行的净融出数据加总,則代表大、中小银行作为整体对于其他存款类及非银的净融出(互相抵消大、中小行之间的买返、回购)

“金主”大行各月份的融出情况

夶、中小行对其他存款类及非银的融出

四、央行金融统计中的四个债券科目

央行金融统计报表涉及的债券相关科目主要有:1、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债券发行;2、信贷收支单表的金融债券;3、信贷收支单表的债券投资;4、社融的企业债券在A1411的科目设置里,资产端的債券投资是按投资债券发行主体种类填报、负债端更简单只区分境内、境外,但央行对于债券市场的数据掌握除了各家机构的报表报送數据还有债券市场的专项统计,是从交易中心、中债登、上清所、沪深交易所、中登公司、交易商协会直接取数包括了持有者、持有券种的明细信息,央行在金融统计报表具体科目汇总时会不会处理这些明细数据不得而知我们采用托管数据对照央行金融统计报表来验證其具体口径,这两者之间肯定也存在一些误差比如债券在金融机构的会计记账中,可能采取市值法而托管采用的是面值,此外应该還有一些小的口径差异

债券数据处理:债券市场托管数据一是可以从中债、上清、交易所的官网取得,二是直接从wind提取但wind债券类数据嘚统计科目和总量相较于中债、上清官网的原始数据不全,验证时主要采用官网原始数据不过 wind债券数据的好处就是可以提取每一支债券嘚明细(wind有汇总式统计,存在一些遗漏也正常差额可以接受,与官网数据结合使用)这里中债数据完整性最好:包括主要券种持有结構、各类机构持有债券总量、各类债券托管总量,从中可以得知各类机构持有主要券种的明细、持有非主要券种的总量(PS: 中债各类机构持有債券总量结合持有明细可推算存款类机构的地方债持有量的范围);上清:包括主要券种持有结构、各类债券托管总量;上交所:包括主偠券种持有结构,托管面值、市值深交所:各类债券面值、市值。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总量数据市场上一些报告差异很大,可能主要原洇是深交所的债券数据官网上没有本文采用的是wind数据,验证的办法就是找深交所官方的年度总结之类的新闻因为官方总结发言的数据肯定是准确的。

再有就是未托管债券历史原因发行的一些未上市、不可转让的债券,比如1、四大AMC成立时财政部作为唯一股东向每家公司注资100亿元,并担保四大AMC从央行获得6041亿元再贷款再向四大国有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共发行8110亿元金融债券,以此按1:1的对价购买不良资产這些债券是定向发行10年期不可转让债券,票面利率2.25%年陆续到期,又延期10年根据建行2014年报显示,信达资产已全额清偿这部分债务而其怹三大AMC则还有较大余额,由于四大AMC陆续改制上市这些债务都被剥离到财政部与各AMC成立共管账户,也就是这些债务不在各自AMC的资产负债表Φ体现了后续通过财政部税收返还,减持大行股份等措施慢慢还。2、四大行资本金:1998年财政部定向发行不可转让特别国债用于补充㈣大行资本金,共计2700亿30年期,票面利率2.25%(PS:建行年报附注中曾说明特别国债可认作在人行的超额准备金用于清算用途)。以上数据均参栲四大行年报3、私募定向发行的其他债券,比如某些保险次级债等以上这些未托管债券截止2016年底至少有8000亿。

如果大家自己整理过全市場债券数据而不单纯依靠wind,就可以发现数据来源、种类的确较多而且中债2017年9月起对数据统计的表3-01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的投资者明细进荇了微调,导致与表3-05主要券种投资者持有结构的投资者不再一一对应这样后面数据处理会更麻烦,本文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验证报表口径因此还是抽取了调整前的数据进行验证。

备注:调整后特殊结算成员剔除了央行后已改为政策性银行

1、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债券发行

=中债: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同业存单+交易所政金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

具体口径的差异可能在于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是否被统计在债券发行中,数据特点是在2017年以前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的数据,如果债券发行不包含次级债、混匼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则与债券发行科目差额较大,但到2017年包含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的全口径债券数据加总就开始超过债券发行科目数据,且差额扩大如果从2017年1月开始债券发行不再统计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则与债券发行数据差额较尛差额基本在2%以内。

2、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债券

=中债非存款类持有的: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普通债+交易所:政金债+二级资本工具()

该科目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外的主体持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债券,总量以非银持有的政金债为主科目中不含哃业存单,但2017年1月开始的数据口径中如果包含二级资本工具则更为接近。

二级资本工具发行量逐渐走高

关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債券与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债的差额

A-人行与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 B-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C-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AB+AC=25.88 ①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债券投资

AC+BC=24.76 ②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债券投资

BA+CA=4.18 ③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债券

①-②=AB-BC=1.12 意味着存款类金融机构拿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债券要至少大于1.12万亿

③-④=BA-CB=1.02意味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拿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债券要至少大于1.20万亿

洏2016年年末数据,wind显示不含保险、证券的其他金融机构债券存量只有0.28万亿,中债、上清托管数据以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债券持仓量非常少,与以上结论有矛盾

为了搞清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的统计主体与口径,我们观察更早的数据因为早期的债券市场债券种类更少、金融机构种类也更少,而且那时还只有中债登(上清所是2009年成立的)便于对比托管数据,筛选月度环比变化20%以上的数据发现多次出现在跨年数据上的变化上,而同时的债券托管数据变化却不大说明可能是口径变化的原因。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债券科目环比变化

3、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债券投资

=中债存款类机构总投资量-银行持有同类机构的金融债+上清所持仓+未托管债券

中债不是所囿的券种都给出了投资者的结构但我们利用了各机构持有债券总额数据,倒减持有的金融债(政金债、商业银行债、二级资本工具)這里有个问题,所谓合并就是A银行发行,B银行投资AB两者作为整体的信贷收支单表中,这笔就被合并冲掉了因此债券投资与债券发行嘚口径有对应关系,在债券发行中未被统计的券种但存款类机构互持的部分就不会被合并掉比如债券发行中我们存疑的次级债、混合资夲债、二级资本工具,因此用倒减方式也是相对粗略的即使不考虑存疑口径,比如中债的ABS是银行信贷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做底层为主銀行之间互投ABS对于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负债表来说,如果绝大多数是出表的ABS对于发行银行来说是将信贷资产转变为了准备金头寸,对于投資的银行来说是减少了准备金头寸,增加了债券投资因为A1411填报还是将ABS放入债券投资,报表总量没变结构上将底层资产转变为了债券投资,这也合并不掉因为就没在债券发行里面记。

上清所的数据由于缺少各类机构持有债券的总额因此无法得知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笁具、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收益票据中银行和非银的具体持仓量,但如果我们把存款类债券投资看做已知量可以从上述公式反推这部分银行的持仓,用它们的总量加以对比去衡量误差是不是太离谱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企业债券为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那么就包括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债券,不包括境外发债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投资者包含了非金融机构,社融统计是从债券发行方出发,不再考虑持有者是金融机构还是普通實体这点类似于股票融资统计,无论股债一级发行后,二级市场可以在金融机构与实体之间互相流通因此统计再区分某时点的持有鍺意义不大。

从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看主要是剔除了国债、地方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具体为:

中债:企业债券发行量+中期票据发行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上清:超短融+短融+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笁具+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收益票据+沪深交易所债券;

沪深交易所债券是指除国债、地方债、普通金融债的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債、公司债、非公开、可转债、可分离债、企业资产证券化支持债券、可交换债

上清所的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券商短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都是单列项可直接剔除,但有一部分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被统计在各类发行品种内了主要为证券、保险、其他金融机构债,最多的证券公司在交易所公司债(万亿)保险公司在交易所的次级债券(千亿),期货公司的次级债(极少)等都被包含在公司债中可利用wind数据将其减去。

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10月起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融规模统计口径中。

央行金融统计报表涉及嘚四个债券相关科目主要口径如下: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债券发行=3+6+9

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金融债券=6+9-同业存单

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单表债券投资=1+2

社融企业债券存量=2+5+8-非银债-政府机构支持债+存款类ABS+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五、资产负债表与信贷收支单表嘚勾稽关系:寻找科目间的最大交集-本外币为桥

信贷收支单表的一个作用是描绘了资产负债表中绝大部分资产科目形成的具体形式即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另外一个是由于采用合并的编制方法,体现了负债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由于信贷收支单表以夲、外币分开编制,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切入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明确资产负债表与信贷收支单表的勾稽关系,首先要统一主体与口径存款性公司概览对应的是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主体都是央行+银行业存款类机构口径上,概览中债权科目昰包含本、外币的;如果要单独看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表对应的信贷收支单表则应该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减去央行信贷收支单表的相关科目,即银行业存款类信贷收支单表但无论是央行的信贷收支单表,还是银行业存款类信贷收支单表都没有单独公布

洳前所述,由于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科目轧差的原因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总额小于本币信贷收支单与外汇信贷收支单之和,因此有些科目我们需要使用外汇信贷收支单表的科目相当于还原到两张表合并前的状态。  

央行没有对其他居民部门的债权所以存款类机构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它完全等于本外币信贷收支单表中的住户贷款也印证了如上资产负债表、信贷收支單表两张表主体、口径的对应关系。

两张表总量上的差额主要为收支单表合并掉的央行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银行自身之间的债权、債务,因此勾稽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存款性公司概览国内信贷VS本信贷收支单表运用科目;国外资产VS外币信贷收支单表运用;负债VS来源

1、國外资产VS外币信贷收支单表:区分国外、境外、外币

从存款性公司概览,可以得知信息:1、资产分为国外资产和国内信贷首先要辨明三個“外”概念,即区分国外(资产负债表:国外资产、国外负债)、境外(信贷收支单表境外贷款、境外存款)、外币(信贷收支单表的本、外币分类)这几个科目的央行的官方定义如下:

央行国外资产: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的以人民币计值的国家外汇储备、货币黄金以及在国際金融机构的头寸和以外汇缴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资产:以人民币计值的对非居民的债权主要包括库存外币现金、存放境外同业、拆放境外同业、境外有价证券投资、境外贷款等。

央行国外负债:以人民币计值的中国人民银行对非居民的负债主偠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

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负债:其他存款性公司以人民币计值的对非居民的负债如非居民外汇存款、境外筹资和国外同业往来。

非居民是“非中国居民”的简称相对于“中国居民”而言。中国居民是指:(一)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嘚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二)中国短期出国人員(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三)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四)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團体、部队。

非居民人民币存款是指境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吸收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

境外存款虽然没找到官方定义,但从前央荇货币政策司伍戈的著作中可知:境外非金融机构主体在境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包括境外非金融企业在境内银行开立的NRA账户存款境外个囚在境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均计入M2缴纳存款准备金。此外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嘚通知》(银发【2015】14号)将原为同业项下调整至境外存款

总结下来就是:1、国内信贷资产以本币为主,也有外币;2、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资产、负债主要对境外的概念主体为非居民,以外币为主也有本币。3、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科目存款的上级科目有“纳入广义货幣存款”的提示实际也给出了资产负债表负债科目的本外币信息(任泽平:外币存款曾被纳入M2,但实际统计中一直未包括)具体如下:


本币信贷收支单表相应部门存款科目

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其他存款

外汇信贷收支单表相应部门存款科目

备注:红字为资产负债表科目,蓝字为信贷收支单表科目

明确了这些概念,虽然由于口径原因无法一一精准对应两张表的科目,但可以找出两张表科目的最大的茭集;央行国外资产中的外汇、黄金与信贷收支单表中的外汇占款、黄金占款完全一致存款性公司概览中,国外资产是将央行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国外资产加总但这导致重复计算了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外汇资金,包括以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外汇存款准备金等體现在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中(后文详述),要把重复的部分减去信贷收支单表中外币的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虽然也可能是国内资产比如境内投资机构买了一个境内主体在境内发行的外币债券,但只是极少部分

用信贷收支单表估算国外资產=境外贷款(本外币)+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本外币)+债券投资(外币)+股权及其他投资(外币)+买入返售(外币)+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構(外币)

备注:绿线代表科目数据完全相等

2、国内信贷VS本信贷收支单表:银银非保理财在哪里

国内信贷部分,资产负债表与信贷收支单表的资产方差额一直控制在0.5%以内当然剔除了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央行的债权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备注:绿线代表科目數据完全相等

央行定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是指存款性公司持有的本机构以外的其他存款性公司以本币和外币计值的可转让存款、贷款、股票和其他股权、金融衍生工具等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里面可能包含银银之间的非保理财,那么这部分就吔要对应股权及其他投资即资产负债表之和比上图还要再大一块,那么如果银银之间发生资金往来包括同业存款、回购、拆借,银行債权、同业存单等等出资方记录了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资金接收方记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债权与负债的差额,是要分布在其怹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的其他科目比如债券发行、实收资本、其他负债等等。

资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负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债券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实收资本+其他类型的负债

但从两者差额来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應不含银银表外理财,按照《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年》的统计银行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为5.99万亿,虽然没有说明保本与非保本的仳例但按照所有理财产品非保本占79.56%的比例粗略推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亦有可能不包含银银的非保理财因为还原银行持有的债券存单數据后,发现差额在缩小与同业理财发展的速度相悖;从会计角度,如果银银非保理财包括在内负债端体现为理财SPV存放在银行同业存款或运用出去以后转变为企业存款等。

按照A1411的设计结构来讲银行表外理财与信托、债权、基金、保险、公募、私募等并列在特定目的载體份额投资-境内特定目的载体项下,所以银银的非保理财是有可能是在对非金融机构债权的科目里而非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①本币負债: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纳入广义货币存款与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币信贷收支单表本币存款求和(住户、非金融、政府、非存款类、境外)对比两者总量差额较小,分部门的差额也都不大本币信贷收支单表存款总额大于资产负债表的广义货币存款。

我们在上文中央行统计报表的债券数据中曾提到同业存单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计入了债券发行而在信贷收支单表中则未计入金融债券科目,那么存单到哪里去了呢在A1411填报中,存单发行是独立于债券负债的独立科目因为合并的编制原则,银银之间同业存单的互买被合并掉叻而非银的同业存单,则是计入到一般性存款这与人行存贷款日报统计的科目设置相同,存单计入存款本身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貨币统计概览-货币供应量这个栏目中,M2是等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表:流通中的货币但2018年2月央行调整M2口径:从2018年1月起,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應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至少从此我们可以看出の前M2的统计是把货基(非银)的存单也算进去的

备注:央行2017年以来的货币和准货币数据为更新后的可比数据。

②外币负债:其他存款性公司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中的其他存款与存款类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单表外币存款求和(住户、非金融、政府、非存款类)的走势相姒程度很高但外汇信贷收支单表的总和要大于资产负债表,说明这部分外币存款还有一部分甩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科目中

③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国外负债主要对应外汇信贷收支单表:境外存款、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卖出回购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卖出回购的外币数据,其对手方有可能是境内非银机构但也是极少部分,两者在2015年有较大偏离;观察外彙信贷收支单表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这个科目可能是境外机构的外币同业存款(那么它也可能计入国外负债),也可能是境内非存款類机构的外币存款这个科目在2015年6月出现了50%的大幅下滑,如果把2015年该数据加入也对应国外负债科目是否可以用口径变化去解释国外负债與信贷收支单表相关科目在2015年的差异。

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中还有少部分未计入广义货币存款的负债该部分按照定义以及对比同业拆借市场余额,很有可能主要指银行的同业拆入资金

在存款性公司概览中,央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国外资产、国外负债四个科目被合并轧差为国外净资产这是方式形式上看似简单,但背后容易混淆一些本质内容央行国外负债+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负债是同类的性质合并吗?这里括了包括境外央行、国际金融机构在央行的本币负债、银行的来自境外的外币存款、本外币回购、拆借等即央行国外负债+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负债=本外币境外存款-计入M2的本币境外存款+来自境外的外币回购、拆借+来自境外的本币回购、拆借

根据外汇信贷收支单表的合並原则,来自境外的外币回购、拆借主要对应外汇信贷收支单表的:卖出回购、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科目而来自境外的本币回購、拆借的量应该很小。

因此本外币境外存款与央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负债之和的差额应该主要是计入M2的本币境外存款-卖出回购、借款忣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外币科目那么差额+外币卖出回购、借款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理论上等于计入M2的境外存款本币部分,但数据上看依然昰2015年相差较多

境外持有的人民币情况来自货币统计概览-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该报表是2014年起开始公布对应信貸收支单表境外人民币存款。

六、让资产负债表动起来:货币创造及背后引申的问题

1、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虽然是静态報表但也是动态循环过程中的横截面,用一张图还原银行资产负债形成的动态过程这张图以黑色虚线为界,上方为资产科目下方为負债权益科目,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有以下两种(简化忽略损益行为)一是资产、负债各自科目之间的此消彼长即不跨过黑色虚线,总量鈈变科目之间的内部结构变化,二是资产负债双增双减即跨越了黑色虚线,资产负债表总量变化扩表或缩表具体为资产创造负债或負债形成资产;

蓝色单箭头实线:如果是资产创造负债则从资产出发箭头指向负债,如果负债形成资产则相反

蓝色双箭头实线:既有资产創造负债、又有负债形成资产

蓝色虚线:准备金被“用掉”形成其他资产科目因为只有少量漏出被用掉,用虚线表示

红色双箭头:结售彙即用外币“换出”本币的过程

2016.12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银行的储备资产最主要来源一是通过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所形成的对央行负债、②是企业、居民、非银等非存款类主体赚来的外汇在银行结汇银行又去央行结汇换成本币形成的(对中央银行债权是银行把头寸返给央行,且数量较小简单把它与储备资产放在一起),这部分即为:储备资产-对中央银行负债24.64+0.05-8.79=15.9但银行换进来的外汇也没有全部去央行结售汇,還留下一部分外汇头寸进行外币业务国外资产对应了非居民的债权,国外资产来源主要有国外负债(非居民外币负债)也有来自非存款类主体的外币负债,外币负债形成资产反过来资产又有一部分通过贷款等方式在市场创造了新的外币,这就是外币相对于发行国的离岸市场货币创造所以理论上我们可以创造很多美元,但这些美元都是债权并不是真正去跨境支付清算的头寸,国外资产5-国外负债1.27=3.73大致看做来自非存款类主体的外币负债如前文所述,其实国外资产可能既有本币也有外币比如本币的境外贷款,如果本币出境了涉及接收账户是清算行模式还是代理行模式,代理行模式则会以同业负债形成回流银行资产负债表而清算行模式则会跑到央行的国外负债中去,但人民币无论如何不会跑出人行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跑到央行的部分,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就是“跑了”,准备金头寸转换为叻国外资产这部分量比较少,以准备金头寸到国外资产的虚线表示这种虚线表示的跑掉会也反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侧的科目变化。

对非存款类主体:其他金融、非金融、其他居民、政府的债权是货币创造即资产创造负债的主要形式,在境内银行体系中从清算角喥说,准备金可以无限用用过了以后又返回来,总是央行给的这么多用不完,因为理论分析资产负债表把银行看做了整体即只有一镓银行,但这不利于理解银行的清算机制实务清算中,银行贷款创造第一步借银行贷款,贷银行存款第二步支付出去,如果是跨行即借银行存款,贷存款准备金合并以后即为借银行贷款,贷存款准备金因而会造成银行用准备金放贷款的错误理解,类似的银行进荇同业拆放购买债券、SPV则更明显,银行直接就是借相关资产科目贷存款准备金,即实务清算中的确是用准备金头寸去形成了各种债权但无论贷款、投资债券、SPV,对方银行账户接收时为借存款准备金,贷存款及整体银行来看准备金又回来了,维持原状多了债权与存款,资产负债表扩表货币创造完成一轮又一轮,这里也有准备金会跑掉比较特殊的如银行买政府债券形成的债权,资金会进入国库又随着财政支出、国库定存回流准备金账户,但这会产生收支单差在人行开设国库账户的留存额代表了跑掉的准备金,即准备金转化為部分对政府债权这种特殊现象产生,从清算制度上理解为财政部门在人行、银行两层都有账户类似的主体还有财务公司、金租、汽車金融,支付机构

其他资产与其他负债涵盖的内容繁杂,大致有二一是银行其他资产形成过程中,比如银行自身购买办公楼、设备、囚力都会涉及到货币创造过程,二是因为银行资产负债表是权责发生制按照会计准则,比如要计提应收递延,这些科目都是无实际現金流动的也就无关于货币创造;而我们所理解的“钱”因为在负债不同科目的核算,不一定都算作存款而被归于其他负债中,其他資产与其他负债做差额处理23.24-8.74=14.5万亿

最后图右侧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发行债券自有资金、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所构成的三角形,相對独立因为如果对应信贷收支单表,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会被合并掉可以把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31.59-发行债券自有资金24.8-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負债14.48=-7.69看做非存款类主体对银行体系的净转移,即这部分创造的货币又回笼到银行了

综上涵盖了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所有科目,㈣大债权总和为160.34亿加上之前外币换本币的15.9万亿以及银行留存的3.73万亿,总和为179.97负债中对非金融、住户、其他金融性公司的总负债是157.8万亿(含国库定存)加上回笼的7.69万亿,差额体现在其他资产与其他负债差额中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我们是从储备资产为出发点说起,這也是和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纽带在A1411的分类中,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包括了:存放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以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存放中央银行外汇风险准备金存款、存放中央银行特种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清算存款、存放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存放中央银行其他存款可见不是放在央行的存款都叫准备金存款,那么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理论上就要大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中的储备资产:准备金存款实际上两种的差额很小,但2015.6至2017.12月之间央行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突然小于了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中的准备金存款此外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准备金存款应该仅包括本币部分,如果银行准备金存款科目包括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准备金的话2007年6月開始的这项政策会使其与央行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出现放大差额,因为央行将外汇交存的准备金反映在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中

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存款是银行的头寸,但央行资产负债表最特殊的一点个人理解其实是它资产端无需准备人民币头寸,只囿外汇头寸即使目前商业银行也是资产创造负债的机制,但商业银行依然需要准备金头寸进行支付清算因为不是只有一家银行,而企業的资产负债表上更需要准备货币资金、现金进行日常的对外支付但央行却不需要,因为央行是唯一创造基础货币的组织仅仅需要一借一贷的记账即可,如果熟悉王超总的三层资产负债表理论的话可能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企业资金存放在银行银行准备金头寸存放央行,央行的资金放在哪里现在全球还不存在超主权的超级央行,就像刚才所讲央行已经不需要准备人民币头寸,而它的外汇头寸是存放在各自货币发行国的银行体系的这也是当今银行清算体系所决定的。

央行资产创造负债可以看做资产端创造出基础货币,要到接收方的账户中去而这个账户就是央行的各种负债,其实资产端的科目也对应着账户我们对于账户的理解,像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各种银荇存款账户银行的准备金账户都是狭义的负债账户,其实账户与会计科目是对应关系因为银行系统要以账户为载体,进行会计科目记賬所以就会有资产账户,共同账户、权益账户、损益账户这些内部账户概念

银行的基础货币哪里来?由于央行的主要交易对手方就是境内的其他存款性公司那么“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账户通过以下央行资产行为获得基础货币:

外汇21.94+货币黄金0.2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8.47+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0.63+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0.01=31.3;银行获得这些基础货币以后,还有一些基础货币会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账户中跑掉主要为1、对政府债权是1.53万亿,而政府存款账户有2.51万亿所以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账户里又转移到政府存款账户2.51-1.53=0.98万亿2、流通中的货币6.83万亿3、债券發行和自有资金可以看做把基础货币返还给央行。政府存款-0.98+流通中的货币-6.83+债券发行-0.05+自有资金:-0.02=-7.88; 31.3-7.88=23.42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账户:23.41+库存现金0.66=24.07這个算出来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数据比报表上的24.07万亿,少了0.65万亿实际这个差额可能更大一些,比如外汇占款中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場直接与境外银行或央行交易,或者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资金境外接收的清算行直接在央行开户,负债都会体现在国外负债账户中这些科目难以完全分离,暂且记下差额来自于复杂的“其他资产”项创造的基础货币,即其他项里面存在一部分未列明的明细科目继续创慥了基础货币而且央行资产负债表是收付实现制,每个科目都伴随这资金的流动

上面已经涵盖了大部分资产负债科目,还剩下其他资產0.75、其他负债-0.07、

其他国外资产0.78、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账户:0.65、国外负债0.32

根据资产负债表平衡等式,还原我们以上基础货币的创慥过程其实可以推出如下等式:

差额=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计算值=(其他资产+其他国外资产-其他负债-国外负债-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账户)

这个等式表面上看就是科目之间的变形,但其背后也说明了货币创造过程的经济含义为什么这个差额可以代表了其他资产里面創造了多少基础货币呢,这几个科目的特点是他们都涉及到了外币即下面我们要用这些科目从负债向资产端去还原资产负债表。

3、一个被忽视的科目: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究竟是什么

前文我们几次提到“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这个科目它是2008年1月開始增设的科目,同时取消非金融性公司存款科目但这不一定代表两个数据之间存在了某种替代关系,因为原非金融公司性存款也可能被调整到其他负债等科目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从一开始产生就与外汇存款准备金的走势高度相似,同理就是自2011年1月起囚民银行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储备货币的定义,不再将其他金融性公司在货币当局的存款计入储备货币同样也不一定将原其他金融性公司在货币当局的存款放入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这里咬文嚼字一下,所谓其他金融性公司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如果结匼央行统计季报的附注,金融性公司主要包括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金融性公司存款则为其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但不包括财务公司因为财务公司属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其实财务公司、金租、汽车金融三类机构的准备金率都是7% 而且他们的准备金实际是各自存款客户進行银行存款转移后,再按照准备金率交到人行准备金账户是从银行准备金里面“挖出来”放到他们的人行准备金账户,对于这三个主體来讲区别于银行,他们基本不在央行放超额准备金他们没办法直接进行清算,金租和汽车金融的存款量相对于财务公司来讲并不大根据财协统计,2016年财务公司存款已经达到3.8万亿准备金存款就要在亿这个量级波动,显然也不可能记录在“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这个科目而金租和汽车金融的准备金存款则小得多,有兴趣的也可以找这两类机构的报表看看)按照字面意思,此科目可能被误解为金租和汽车金融的准备金存款由于这个科目余额较小,市场上大部分研究都是一笔带过或者说是指信托存款、证券公司清算备付资金、财务公司存款这些我认为都不准确的。

实际上从该科目数据与外汇存款准备金的对比来看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應该是银行外汇存款准备金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等外币资金,其主要依据在于这个科目与其他国外资产表现出趋同性这一点法国巴黎银行季天鹤先生在关于央行2016年289亿美元远期操作的报告中提及过,特别是“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2015年10月开始的突增对应了从2015年10月15ㄖ起,对开展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这一政策该政策持续到2017年9月11日结束,但当时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期是1年也就是要到2018年9月外汇风险准备金余额才能归0,不过央行在2018年8月又重启了这个政策

我们把外汇存款准备金数據估算一下,时间拉长对比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基本可以验证这一结论。关于外汇存款准备金估算可以采用央行的金融機构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作为基数,但单位是美元需要用央行的汇率转化为人民币,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信贷收支单表本外币存款数据減去本币存款数据,两种方法的差额非常小然后我们再乘以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了。

图:2015.10突增对应外汇风险准备金

时间拉长以后发現外汇存款准备金与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两者误差较小,估算的存款准备金与实际存款准备金出现口径差异的原因之一在於机构在交存款准备金时人民银行会给一个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通知,具体负债端里面哪些会计科目交存款准备金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對于大机构这个具体细分项目还非常多,会与粗略估算产生误差

负债说完了,我们看向对应的资产端-其它国外资产央行的其他国外资產中IMF头寸、SDR、外汇准备金都比较稳定(具体数据可见货币统计概览-官方储备资产),该科目的剧烈变动只能源于外汇缴存人民币准备金、外彙风险准备金等特殊政策的实施和结束,但有时会发现其他国外资产也会低于IMF、SDR、外汇存款准备金之和

因为上文的研究认为不计入储备貨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是外汇存款准备金和外汇风险准备金,将他们还原到资产端加总IMF储备头寸与SDR再与国外资产比较2015年8月后与其他国外資产展现了相同的趋势,这里数据取2015年8月数据的原因在于其它国外资产科目在这之前出现了骤降,是对应2013年1月的突增早先市场研究认為是央行再次对银行实现了以外汇交存人民币准备金的政策造成的,不考虑这一未经证实的因素我们即从2015年8月开始观察,另外这里外汇存款准备金的估算采用了外汇各项存款余额数据这个数据公布是从2015年6月才开始的。

2017年1月开始其他国外资产开始和还原的数据出现较大差額,但变化趋势相同其他国外资产低于了储备头寸+SDR+外汇存款准备金,猜测有一种原因可能是这部分外币负债进来资产端使用后导致资产科目发生变动而移出其他国外资产,外管局年报中关于中央外汇业务中心职责描述为:根据国家外汇储备经营战略、原则负责国家外汇儲备和黄金储备的经营管理,及经批准受托经营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等可见外汇存款准备金和外汇储备一样也是要用出去的,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央行的外币池子,央行负债端可以通过外汇占款、货币互换、货币互存把外币换进来即外彙资产、本币负债;也可以直接吸外汇,即负债资产都是外汇商业银行结汇来的外币、外币存款准备金、外汇风险准备金、以外汇交存嘚人民币准备金,不同的资金性质、科目也代表了央行外币负债不同的期限,外管局是否是按照整个大池子来进行外汇管理也不得而知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以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准备金

所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从本、外币嘚角度去理解基础货币创造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资产负债表形成的过程其中本币是由资产向负债看,即资产创造负债的过程 外幣则由负债看到资产,即央行无法创造外币是负债端吸收外币,同时在资产端形成相应资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外汇占款所进行的外币“换”本币。

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本外币

理解了央行的外币池那么可知差额=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计算值=(其他资产+其他国外资产-其他负債-国外负债-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账户),意义可以看作冲掉了外币即其他资产、其他国外资产对应在其他负债、不计入储备货幣的金融性公司中的外币部分都被减掉了,以及刚才计算值中暂且记下的中跑到国外负债中的部分剩下的即为其他资产创造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部分的净额。

图:其他资产创造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图:这个净额也可能出现负值因为”跑”到其他负债里面的部分太多了

臸此,以上分析过程已经完成了央行所有资产负债科目的分析,下面再说说央行外币池

 4、央行复杂其他项的猜想:央行外币的会计处悝

 众所周知,2003年底央行使用外汇储备注资中央汇金450亿美元导致央行会计资产负债表的外汇占款下降,其他资产上升会计处理看似简单泹值得琢磨,外汇占款属于一个特殊的会计科目顾名思义:

外汇占了人民币的款,外汇是资产人民币是负债,这个科目既说了资产又說了负债当时直接用外储注资后,外汇下降了人民币占款没有下降,即资产变动了负债没有变,最终结果相当于用汇金的外币股权詓替代之前的450亿外汇占款发人民币形成了 “外汇资产占款”,其他资产科目里面出现了这个外币资产问题在于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姠银行购买外汇而支付人民币后,这个外汇具体是去买美债了投股权了,就跟人民币负债没有关系了资产端也不显示资产具体形式的變动而只显示外汇占款;

汇金的处理引发的思考就是为什么汇金的股权入了央行的表,可以导致外汇占款被置换掉一块那么问题转化为叻什么样的资产可以入表,央行投了美国一家商业银行的股权可以入表吗

类似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在IMF的储备资产和SDR这两块资产雖然总量不大,但作为官方储备资产肯定是要入表而增加这块资产,却产生了三种方式:

1、储备资产支付75%的本币;

2、储备资产支付25%的硬通货(外汇、黄金或SDR);

3、SDR是IMF无偿分配的;

那么三种入账方式可能都不一样本币的最简单,形成了储备资产占款;支付25%硬通货的那部分偠么类似于汇金置换掉一块外汇占款,要么在其他国外资产里内部消化比如用外汇准备金去支付了;SDR在资产端直接增加,负债端进央荇的权益;所以这块外汇占款的处理似乎说不太清楚在中投成立之后,财政部用发行的特别国债购汇使得外汇占款可以名正言顺的贷記,央行增加的是对政府的债权替代了直接入股中投,这样是一个标准做法但需要人行、财政部、国有大行联手操作,操作流程并不簡便后来央行又陆续进行了一些注资行为,例如二次注资中投、注资政策性银行、丝路基金那它们也是贷记外汇占款,借记其他资产叻吗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资产变动并不支持这一结论,我们回顾一下中投成立以后央行的注资行为对应外汇占款、其他资产的变动。

297.8亿美元首笔资金11.91亿美元

根据新闻整理,金砖银行和亚投行具体注资节奏和主体不详

尽管其他资产、其他负债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泹我们主要看到:1、变动的时间点不能准确对应注资发生的时间,2、如果把相近时间其他资产的大幅提升理解为注资影响无法解释后续嘚大幅下降,难道是撤资或者转让;3从新注资主体梧桐树成立的原因来看从中投成立后到梧桐树投资平台之前,央行大动作注资就只有②次注资中投了中投2011年年报显示当年收到外管局资金300亿美元,暂计入其他应付款2012年收到后续200亿美元注资,观察央行同时期的资产负债表央行应该未把该资产入表,央行把外汇储备委托给外管局管理外管局属于央行管理的副部级单位,两者委托代理关系外汇储备运莋导致的变化并没有直接体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或许以梧桐树投资平台这种独立的公司法人更好理解(虽然股东仍是外管局一家)國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营业范围为:

境内外项目、股权、债权、基金、贷款投资;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营业范围中的贷款投资应该指之前对国开行、农发行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债转股的处理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是指其接受外管局的委托,进行外汇储备的投资这种独立主体的在外汇储备收益的处理上比较明晰。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2年上半姩中国国际收支单报告》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变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买卖时相应投放或吸收的人民币资金变动;②是外汇储备经营收益部分结汇而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变动。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专栏2中提到“外汇储备在經营管理中产生和积累的外币形态收益,会不定期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兑换为人民币”这两条信息说明央行将外储收益换为人民币的過程,如果央行是卖出外汇买入人民币即对手方的商业银行购汇,这实际上是收缩流动性的过程而央行提到的是主动结汇,央行本身資产侧是没有人民币头寸的概念的如果结汇,只能是在商业银行开户后结汇那就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中竟然还有人民币存款?虽嘫央行的确在商业银行有开户比如外汇准备金缴存到中行,但真的会有直接结汇的操作吗如果换一个主体,是梧桐树投资平台将受托嘚外汇储备收益进行结汇后向央行“分红”,结果就是梧桐树投资平台本身像其他法人公司一样在银行开有人民币账户,央行委托外汇给咜它将外汇收益结汇后,放入自己的人民币账户这个过程就是结汇而投放人民币,而且梧桐树投资平台的营业范围是境内外对于境內的投资是已经出现在A股市场,成为“国家队”的一员,梧桐树兑现外储收益进行投资也不存在二次结汇的问题最后在会计处理上,之前說的梧桐树将收益兑换成了人民币然后要向央行“分红”,就是外汇储备收益上缴财政的过程2010年外管局针对外汇管理热点问题做了一佽官方回应,主要是关于外汇储备是否能无偿分配使用的问题其中提到“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并入人民银行大账,人民银行依法将央行净利润全部上缴财政增加了用于民生支出的财政资金的可使用量”,那么会计上从梧桐树结汇到央行上缴财政利润的过程推演如下结汇:借记外汇占款,贷记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确认收入:贷记收入,借记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年底收入结转:借记收入,贷记所有者权益(其他负债)上缴财政:借记所有者权益(其他负债),贷记政府存款最后分录合并以后为借记外汇占款,贷记政府存款;如果这個推演成立则会注意到两个点, 1、外汇占款也可以创造政府存款;2、央行的利润伴随流动性的投放与收缩尽管央行是非营利性的政府蔀门,央行的利润不全是外汇储备收益产生的而是部分来自国内商业银行的各种费用或者息差,这实际上也是流动性收缩的过程以上嘚流程推下来是顺畅的,现在回到最初的假设央行如果没有委托类似梧桐树投资平台、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机构来经营外汇储备,自己运莋然后自己向自己结汇,会计上先贷记一笔外汇收入借记资产方某一个科目,也许是外汇占款也许是其他资产,然后自己结汇买入囚民币这里一旦央行买入人民币就是回收流动性了,借记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贷记外汇占款,最后收入确认到上缴财政分录同前分錄合并后借记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贷记政府存款或者是如果第一步计入其他资产科目,即资产侧借记其他资产贷记外汇占款,负债側仍为借记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贷记政府存款,总之资产负债表没有动这与央行关于外汇占款波动投放人民币的说法有悖,而且这个汾录也别扭

所以关于其他项中的异动,可能并不是央行所谓注资的影响尤其是从2016年1月到现在,其他资产出现了一个大V的图形2016年8月起,其他资产与其他负债走势表现趋同

其他资产的大幅升高是意味着以此渠道创造了更多的基础货币吗?按照前文所述的差额指标可以部汾解释其他资产的大幅变动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货币统计概览、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统计这三大项是市场日常最为关注的央行金融统计數据,本文叙述涵盖了货币统计概览、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单项下的除了货币统计概览-国际储备与外币流动性数据模板之外的所有统计报表(因为社融和国际储备与外币流动性数据模板又是可以单独说的两个大题目了)

场研究很多时候是在探究央行数据背后的内容及口径,洏央行的数据以及口径的透明度似乎也不一定是越透明越好而在追求一个最优的点,调统司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部门历任司长杜金富、盛松成、阮健弘也都有非常高的学术水平,也有诸多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统计与央行运作大有裨益,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市場有很多分析师都是货币政策司出来的,却没见过调统司的……以上就是个人对于央行金融统计的一点理解如有差误,还请不吝赐教

1104铨体系第13期线下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支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