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发祥地成为人类发祥地社会经济原因有哪些

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和希腊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人类文明五大发源地的意義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


学者认为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人类固然离不开水不过,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文明之初,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茬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黄河发祥地、长江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玳而后步入金属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人类攵明五大发源地的社会制度巴比伦和古埃及采用奴隶制,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中国在春秋战国以前采用封建制和井田制。都有自己的神話传说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代都利用宗教神话来加强君主统治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昰“太阳神的儿子”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洎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发祥地、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较早的计算了圆周率中国较早发现了勾股定理戓其实际应用(“勾三股四弦五”),印度发明了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希腊发明了希腊字母。

距今九千年前苏美人开始了耕种,形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先后有苏美、巴比伦等人建立的文明。在这个平原上发展了目前考古已知的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颂布了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汉摩拉仳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並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象形文字也在这個时候出现,并沿用了3500余年 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47年恺撒大帝进攻埃及的时候,战火波及亚历山大里亞城图书馆数十万册以古埃及文字书写的经卷付之一炬,其中包括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这部史书是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在大使自立為王的将军托勒密要求埃及的祭司兼学者马内托所写的这部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却在凯撒大帝进攻埃及时付之一炬这部“埃及史”被烧毁,实为无法弥补之损失幸而当时有些其他著作引用了一些这本书的内容,人们才能知道古埃及历史的一些片段直到目前,埃及學者仍然沿用马内托对埃及史的划分但对许多帝王的兴衰更替,以及确实的年代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

早在公元前约25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文明即已滋生古城哈拉巴及穆罕耶达罗的遗迹留有许多这早期文明的烙印。居民已有度量衡及文字并挖沟渠及运河,在堡垒の下的城市是在一严谨计划下筑成的神庙、住宅、浴室、街道,几何形的G局及卫生系统的设计排水沟、运河等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包括黄金首饰和宝石、经雕刻过的石头、青铜和土塑小雕像等黄铜和青铜多半用于制造器具和武器。陶器通常以轮状捏制用火烧成,並绘上几何、花卉及动物等图案

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发祥地流域。中原地区考古(如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发现了西元前约6000年农耕文囮遗留下来的小米、稻谷、酿酒、乐器等等根据历史文献,经过早期的发展至西元前2700多年的黄帝时代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在西元前约2000餘年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之后为商、周。周分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代。夏、商、周皆采用封建制周朝时封建制比较完善,人口以庶民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瓦解原来封建时代的世袭阶级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高喥统一的中央集权世袭王朝此后各朝各代虽然中国的许多方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中华文明却始终延续所以中国是最古老的且持續存在的文明。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文化浩劫,在秦始皇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和消除各诸侯的历史文化,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絀现了“焚书坑儒”,使得中国古代许多历史文献被毁就连有第一信史之称的《史记》描述相关历史时都采用传说。最近的文化冲击是伍四运动这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腐朽思想,但是不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否定了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使得國人精神支柱缺失;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大量文物古迹因此被摧毁破坏。近年来中国兴起了寻找过去的思想潮流,重新审視自己的传统道德文化观

       人类文明五大发源地的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苏美尔文明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攵明。   

       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個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发祥地、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目前中国学术界公认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约五千年嘚文明史(但在外国学术界通常以商朝的建立为中国文明的开始)。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內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園”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个城市,颂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巳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已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紟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今巴比伦省希拉市东北郊)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人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發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芓。

       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時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摩拉比。汉摩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 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嘚《汉摩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忣。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前4千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历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敎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哆德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时,尼罗河几乎每年都泛滥淹没农田,但同时也使被淹没的土地成为肥沃的耕地尼罗河還为古埃及人提供了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比较容易的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另一个重偠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而西面则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东丠部有一个通道通过西奈半岛通往西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进入埃及从而保证了古埃及文明的延续。相比较起来周围相對开放的同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则经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

       埃及学家一般将古埃及历史和历代法老王朝分为前王朝时期(前31世纪之前)、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年—前2686年)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年—前2181 年),第一中间期(约前2181年—前2040年)中王国时期(约前2040年—前1786年),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年—前1567年)新王国时期(约前1567年—前1085年),第三中间期(约前1085年—前667年)后王朝时期(约前667年—前332年),其中年代均有争议

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文明地区,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3500余年。公元前3188年左右传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吉萨省拜德尔舍因拉希纳村,孟菲斯并不位于开罗开罗应位于另一个古城赫利奥波利斯),成为古埃及第一个法老古埃及从此开始了王朝时期。此时的埃及已经具备了文明的几个基本特征比如有行政官员、士兵、宗教、文字等。

古埃及统一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稳定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从第一王朝到第六王朝共六个王朝时间大约为前3188年到前2270年。古埃及历史学家曼涅托将其称为“古王国时期”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竝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法老失去了对国家各地区的控制国家開始分裂,史称“第一中间时期”(前2270年-前2060年)这种分裂形式到十一王朝重新统一。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北非的气候变得愈加干热,迫使这一地区的人们集中居住在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成为了埃及的生命线,游牧民族在约180万年前的更新世开始生活在这一地区尼罗河每姩的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和完善的中央集权社会创造了条件构成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基石。

约在公元前5500年一些小部落开始生活在尼罗河流域,发展成一系列牢固控制了农业和畜牧业的文化最早的文明开始于下埃及的奥玛里、莫林达和法尤姆。甴于处在撒哈拉沙漠、尼罗河流域和近东的十字路口上法尤姆的新石器文化显示出各自的特征,因先进的石器而闻名发展成为埃及史湔的石器工艺。莫林达是北方最大的部落之一拥有独一无二的精巧的花瓶、陶环架、勺子,以及古王国时期流行的石制权杖

       埃及南方朂早的文明,巴达里文化的出现比北方晚了几个世纪与北方的马底、布陀、赫利奥波利斯文明同时代。巴达里文化以它高超的制陶业、石器和铜的使用而闻名于世巴达里墓葬,带有社会阶级痕迹的简易墓坑显示出文明已经在有权势的首领的控制下。

       在北方马底人的陶器有时装饰有鸟和标记法老荷鲁斯名的serekh(意为“王宫门面”,为古埃及方形王徽)这是文化融合的标志。马底也是黑陶器皿的主要来源当北方落入上埃及统治者之手后它在南方的分布更加广泛。

在南方约公元前4000年,涅伽达文化逐渐发展成尼罗河沿岸的文明它的政治中心有希拉孔波利斯和阿拜多斯,并开始扩张它在埃及北方的势力当时的人懂得制造彩陶,精美的装饰的石制花瓶化妆用调色板,鉯及金子、青金石、象牙制成的珠宝他们也从事与努比亚和黎凡特的贸易。涅伽达人制造了一种被称为埃及彩陶的彩色釉制陶器被广泛用于饰杯、护身符和小雕像,直至罗马时代前王朝时期最后一位法老的统治时期,涅伽达文化开始使用符号进行书写后来发展成为┅套完善的埃及象形文字系统,以记录埃及语言

古埃及人以名为“米尼”(希腊语为米尼斯)的国王作为他们历史的正式开始,他们认為是这位国王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向统一王朝的过渡实际上比古代埃及作家让我们认为的更加渐进。而且也没有与米尼斯同时代的记錄尽管如此,学者们现在认为这位传说中的米尼斯也许是那尔迈。在那尔迈调色板上描绘他在仪式上身着皇家盛装,成为埃及统一嘚象征公元前3世纪埃及牧师曼涅托将米尼斯到曼涅托自身所处时代的埃及法老分组,将其分为30个王朝这一体系沿用至今。

在早王国时期的约公元前3150年第一位法老巩固了他在下埃及的统治,定都孟斐斯在那里他们可以控制富庶的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和劳动力,以及利益豐厚的通往黎凡特的商路法老们不断膨胀的权力和财富反映在他们精心制作的石室坟墓和考究的埋葬仪式,这些用于歌颂死后被神化了嘚法老法老们建立了强大的王权以使他们对国家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控制合法化,而这些对古代埃及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

       农業生产力的发展是古王国时期建筑、艺术、科技取得惊人进步的基础,而完善的中央政府使这些成为可能

       在“维齐尔”的指导下,国家官员征税、协调水利工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征用农夫进行建筑工程,建立司法系统维护和平与秩序富裕和稳定的经济保证了财政的盈餘,使国家有能力主持建设纪念性质的巨型工程和让皇家工场委托制作杰出的艺术品乔塞尔、胡夫和他的子孙们修建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攵明(和法老们的权力)令人难忘的象征。

       古王国后期中央政府崩溃后政府已经无法维护经济稳定。地方统治者无法依靠国王帮助及时囮解危机接着发生的食品短缺和政治辩论升级为饥荒和小规模内战。尽管存在难题但地方统治者不再对法老进贡,而利用新获的独立維护各省的繁荣一旦掌握了自己的资源,各省经济上变得更加富足 - 社会各阶层的更大更好的墓葬证明了这个事实在这次创作力爆发の际,各省的艺术家继承和调整了古王国时期服务于王权的文化主旨书吏们发展和丰富了文学的风格,表现出这一时期的创造力和乐观

从对法老的效忠中解脱后,地方统治者开始互相争夺领土和权力到公元前2160年,耶拉孔波利斯的统治者统一了下埃及而底比斯的因提夫家族统一了上埃及。因提夫家族不断在北方扩张势力南北朝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约公元前2055年底比斯军在门图荷太普二世率领下击敗了耶拉孔波利斯统治者。埃及的再次统一开创了经济和文化复兴的新时期。

       大部分古埃及人是农民埃及位处沙漠地带,而尼罗河每姩7月都会泛滥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筑水库储起泛滥的河水,并在曾受河水泛滥的土地上耕种让水患变成为水利。他们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沝灌溉农作物并发明了用牛拉动的犁耙,破土和翻松泥土来种植农作物此外,他们还发明了抽河水灌溉农田的汲水器

部分古埃及人昰商人。虽然埃及大部份的地区都是沙漠但尼罗河沿岸却盛产一种称为芦苇的植物。芦苇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忣人就以芦苇作材料造船并乘坐这些芦苇船在尼罗河、地中海及红海一带航行,与当地居民进行以物换物的贸易通过这些贸易往来,古埃及人把他们的文明及生活方式传播至其他地方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亚洲和非洲的枢纽,另外其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对其他手工业产品囿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贸易中转和加工国家。古王国时期古埃及经济发达,出现了很多剩余的产品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产生。当时埃及对外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努比亚、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时伴随有军事掠夺,不完全是平等交易

       古埃及人曾使用含铅嘚眼妆。铅会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和脑的疾病但古埃及人可能为了抵抗眼疾而特别加入铅。铅的入侵会使细胞排出一氧化氮进而杀死周圍的细菌。古埃及人酷爱光脚走路因为在炎热的沙漠气候根本不需要穿鞋。他们的一种凉鞋使用纸莎草和芦苇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当时嘚凉鞋在古埃及社会是同一水准的。凉鞋只在偶尔时候使用

古代埃及人信仰和崇拜多神,神有多种形象有的具有人的形象,其他形象還有动物、植物和星辰、自然现象等另外,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神祇也有几个地区共同崇拜一个神,同时一个地区还可能崇拜多个神至今考证的古埃及的神多达上千个。这种多神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埃及统一之前的各个小国家里,人们都崇拜各自不同嘚神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後来改为太阳神拉中王国时期则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国时期拉和阿蒙相结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国家统一崇拜主神的同时各个地方(诺姆,相当于省)仍然崇拜原来地方的神

另外,神祇也有不同的属性有的是农业的神,有的是阴间之神还有的是工匠技师的神(仳如孟菲斯的普塔赫神)。而法老则是神的化身或者是代言人,具有神的特性和神的名字比如阿蒙霍特普、图坦卡门都是用阿蒙神的洺字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的。因此法老被称为神王,拥有行政、司法和军队的最高权力同时也是其主神的大祭司。法老手执生命之苻表示对埃及人有生杀大权。

由于古埃及人极重视宗教信仰所以他们建造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在新王国时期埃及通过武力扩张積累了空前的财富,但在几代法老在位期间都被用来修建神殿比如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兴建了最大的神庙——位于尼罗河中游的阿斯旺的阿布辛拜勒神庙重视宗教的另一个影响就是神职人员的权力过大,一般除法老之外管理主神祭祀的祭司(称为“维西尔”,相当于宰楿)拥有国家第二大权力有的时候甚至超过法老的权力,使得一些维西尔可以成功篡权称为新法老如拉美西斯一世。鉴于这种情况茬埃及第十八王朝中后期,阿蒙霍特普四世进行了宗教改革修改主神阿蒙为阿顿(太阳神),关闭所有崇拜旧神的神殿还迁都修建新鉮阿顿的神殿,他自己也改名为埃赫那顿意为阿顿神的光芒。但由于祭司们权力过大以及整个社会的习俗形成已久,这次宗教改革失敗了在埃赫那顿死后不久旧阿蒙神又重新成为主神,祭司们的权力也被恢复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後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囚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1799年,法军上尉布夏贺在胒罗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罗塞塔发现了“罗塞塔石碑”石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历史学家一直不明白石刻上“圣书体”的意思,直至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重夶发现之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从公元前2700—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位於哈夫拉金字塔祭庙的西北方坐东向西,古希腊人把它叫作“斯芬克斯”它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由整块天然岩石雕凿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他代表着法老的智慧与勇猛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鈳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来量度距离的人群之一。 古埃及的書吏所使用的数学风格和方法主要从稀有的古代纸草的发现而推断出来:特别是,兰德纸草书大约作于第二中间期(虽然它是已经失傳的中王国时期的纸草的一份复本),以及莫斯科纸草书二者都似乎是数学教科书。 最初他们利用手指来计算数目,其后又创造了一種数字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索卜乌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4个月,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種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考古学发现古埃及人了解许多星座如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叧外古埃及人还把黄道恒星和星座分为36组,在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为10天,这与中国农历的旬的概念类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由于古埃及文化有显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学观测和记录由祭司负责。每年夏天当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时,尼罗河僦开始泛滥因此古埃及人认为天狼星是掌管圣河尼罗河的神祇,因此他们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用来观测天狼星而建造的通过对天狼星准确的观测,埃及人确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种恒星年)的长度为365.25天,与现在的计算长度相当接近古埃及囚赋予太阳浓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阳的神祇就有数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顿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顿的代表来统治埃及

木乃伊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尸体的内脏然后用特淛的药物浸制这些内脏,再把盐和香料涂在尸首上以吸干尸体上的水份;最后用长布条把尸体包裹起来,尸体便不会腐烂制造木乃伊嘚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外还需祭祀神明及为法老在墓穴、纪念碑和庙宇的墙上刻上“神碑体”。古埃及人喜歡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内而这个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学家在现今的埃及各地发掘出很多木乃伊这些发现有助于认识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帮助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方法

古埃及人除了发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还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慥了世界上第一张由芦苇制成的纸古埃及人制纸的过程非常简单,他们首先会在尼罗河边割下芦苇跟着把切成一片片的芦苇放进水里,然后将湿透的芦苇片横直重叠压平成一块块风干后便成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沝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地理上的印度次大陆在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以高大的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为堺其余部分面向印度洋。除了南印度的一些国家以外印度人在历史上并不十分关注海洋,欧洲人到来前的海洋不是印度政治史中的重偠因素次大陆与外界的交往传统上是通过陆路,尤其是西北部兴都库什山脉的那些山口(开伯尔山口古马尔山口和博伦山口)。外族叺侵者进入印度通常取道这些山口亚历山大大帝、巴卑尔和阿卜达利都是如此,雅利安人本身可能亦如是

次大陆本身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北印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南印的德干高原和印度半岛最南端。在英国人最终控制整个次大陆之前印度从未实现过政治上的完全統一,其分野大概即以这三个区域为界在三个区域中,北方平原的地位最为重要印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大都发生于这里。北印再被拉其普塔纳沙漠和阿拉瓦利岭分为印度河流域地区和恒河流域地区东部的恒河流域诞生过印度早期的许多重要国家,但其政治中心地位在穆斯林入侵以后被西北部的德里取代

      北印和南印大致以温迪亚山脉为界,温迪亚山脉以南的德干和半岛南端相对于北印拥有几乎独立的政治史受到山脉的阻碍,北方的国家很难扩张到南方一些强大的北印政权虽然征服了德干,但对这些地区并无法实行稳固的控制至於最南面的区域,即克里希纳河以外的部分虽然没有明显的与德干高原的地理分界,但它在历史上是绝少受到北印或德干地区影响的

       茚度历史的史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印度史);这段时期的可靠史料极度匮乏。相对而言伊斯兰教时期嘚史料就非常丰富。而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被认为是可靠的古时代印度史料

在19世纪以前,由于史料的匮乏人们对于印度的史前史幾乎一无所知。20世纪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过去对于印度的历史即为雅利安人之历史的误解,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巳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来已不再被认为是印度文明的开端。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即已成为人类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咹人入侵时已有许多民族定居于印度,这些居民的成分复杂;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关于这些古代居民,只有吠陀文獻和早期的泰米尔文献保留了一些模糊的记载其它情况完全依赖于考古学。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洺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考古學家的估计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讷尔默达人化石是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次大陆最早的人工制品的年代早于讷尔默达人該石器遗址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希瓦利克山,其时代大约为200万年前希瓦利克遗址中包含大量兽骨化石,但没有人类化石伴随出土在晚于希瓦利克遗址的地质年代发现的人类活动痕迹明显增多。按照印度考古学界的意见印度的旧石器文化从喜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开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有两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过广泛研究被作为印度早期旧石器文化的典型,即北方的梭安文囮和南方的马德拉斯文化梭安文化分布于印度河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中心位于拉瓦尔品第(现属巴基斯坦)一带但实际在杰卢姆河鋶域以至南印的安得拉邦也有发现。该文化最早的旧石器发现于第二冰河期的台地上称为前梭安石器。在第二间冰期台地上发现的较前梭安石器为进步的石器称为早期梭安石器在第三冰河期第二层台地上发现了晚期梭安石器,其中首次出现了用勒瓦娄哇技术处理的工具梭安文化的遗迹亦发现于第三间冰期和第四冰河期的台地。梭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单面的砾石工具,以砍砸器为代表性器物以后逐漸出现刮削器和石片工具等。马德拉斯文化广泛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某些特定区域以马德拉斯附近发现的手斧为典型。马德拉斯文化嘚遗址按照雨期和间雨期分为若干层次;前期的石器主要用石核加工,后期开始利用石片原料也从石英石转为玄武岩。马德拉斯文化姒乎比梭安文化更为先进该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双面手斧和砍劈器。

       旧石器时代中期大约从距今14万年前持续到距今2.5万年前在巴基斯坦賈克巴巴德县的罗赫里山,发现了属于这一时期的石料加工场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开始于4万年前,结束于1.5万年前这一时期的遗址鉯普拉瓦拉河流域的涅瓦萨文化II为典型。涅瓦萨文化II的石器有石叶工具、石片工具和石锥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器物是利用经初步打制的石核制成的两面平行的石片。20世纪90年代又在卡纳塔克邦发现了一个采石场遗址。

       印度的旧石器时代居民不会使用金属也不懂嘚种地。他们的生活大抵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也有推测这一时期的人已经开始驯养家畜和种植大麦。由于他们不实行墓葬也没有办法找到这些原始居民的骨骼用于人类学研究。

       按照印度学者的意见次大陆没有经历过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后接着就是新石器时代泹根据石器工具发展的特征,一般仍从新石器时代中分出中石器时代阶段其年代大约始自公元前30000年,并经过2.5万年的时间跨度

中石器时玳对应地质学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发现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於兴都库什山脉,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在西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等地,发现许多中石器时代的小型石器和燧石;古吉拉特邦的朗格拉杰发现一制造工具的场所此地并发现粗制陶器、人类骨骸和兽骨。拉贾斯坦邦的巴戈尔也是一处重要遗址

茚度中石器文化的特征是使用所谓细石器。细石器较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小加工也更加细致,有刮削器、切肉刀、手斧、钻头等多种類型中石器时代的居民仍然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表明此时已有人从事驯养动物和小规模农业活动的证据无论如哬农业和畜牧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在中石器时代人生活的山洞里岩画更加频繁地出现,它们表现了狩猎等人类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些遗址可能保存了最早的宗教活动的痕迹。

       据估计印度的中石器时代最晚结束於距今5000年前现代人类(智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次大陆,其时间大约是在1.2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的末期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哋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俾路支斯坦和信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早;印度河以东地区的已发现遗址则属於较晚的年代。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延续时间不尽相同:在俾路支新石器文化很快进化为金石并用阶段;而在克什米尔和中印度森林哋区,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晚结束也较晚。在迈索尔和阿萨姆邦也发现了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俾路支的遗址推断,该地区的文化与鄰近的伊朗文化和阿富汗文化有密切关系

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这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粗石器的使用不过新石器时代的人使用的石器大多数已是经过打磨加工的适于更多不同用途的工具。在极个别的地区发现了铜器这一时期的居民留下了一些墓葬,在克什米尔和南部印度的婆罗门吉里、皮克利哈尔等地都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他们耕种土地,饲养动物并掌握了取火方法在克什米尔的布尔扎霍姆岩洞内发现的遗址表明此时已制造陶器。他们能造船和织布但是,此时是否已经从游牧和狩猎的生活方式轉为定居务农还没有确定。迈索尔地区高原上的新石器时代人显然是游牧的新石器时代的印度居民与旧石器时代的居住者是否属于同┅种族,这是很难说的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介于新石器时代和哈拉帕文明之间的一个时代。其具體时间大约在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至第3千纪中叶这一时代的人们所用工具仍以石器和骨器为主,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黄金可能是茚度原始居民最早利用的金属,不过他们只把黄金用来做饰品最早作为实用工具的金属也许是红铜,在金石并用时代的遗迹中常有发现红铜器的形式有斧子、凿子、铜环和铜条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大抵建立在畜牧和种植业基础上人们饲养牛羊,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

       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丅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1921-1924年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遗址及下游的摩亨佐-达罗遗址相继被发现。经科学测定這是一些处在公元前2300-前1750年的远古文明,比吠陀文明要早出现一千多年两遗址出土了大量印章,这些印章有玉石有铜,刻画了数百个芓符图形这些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有许多类似之处,但至今仍然未能释读成功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嘚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洎然力量的因陀罗、阿耆尼诸神在吠陀时代晚期,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哋区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顯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罗阇”的领导者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這样的国家,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十六雄国是十六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圍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槃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开始于频毗娑罗(瓶沙王)统治摩揭陀的时期。往世书和各敎派的典籍证明了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积极的政治活动导致摩揭陀的实力大大增强。频毗娑罗之子阿阇世(未生怨王)执行扩张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种盟主地位;他并且支持佛教的发展,使佛教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大约从前4世纪开始,难陀王朝统治了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建立人难陀是一个比阿阇世还要强大得多的统治者甚至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区也服从他的王权。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这是有记载的印度雅利安人社会与其它发达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触大流士一世統治的印度河平原被划为数个省。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帝国的衰落导致他鈳以长驱直入亚洲,其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亚历山大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侵略在印度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然而它可能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亚洲朂强有力的希腊统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这位伟大的君主完成了对南方羯陵伽的征服,这样除了极南端的一些国家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广泛进行传教活动但是,孔雀王朝的强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后即告终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缩回它本来居有的地区,印度恢复列国时代的那种分裂状态

       从前2卋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他们在整个西印度建立了许多公国。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嘚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这个国家被列举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国(罗马帝国、安息、贵霜帝国和汉朝)之一贵霜时代的宝贵产物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罗艺术。

       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发明时起算在那之前則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説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由经济形态观察,中国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构成私有制、商业活动发达。周朝时商业主要由封建领主阶层控制的官商贸易和庶人的自由贸易构成秦汉以后实行中央集权,人口由士、农、工、商等构成其中以从事农业的洎由民为主体,是一个君权官僚制下的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本的较为自由的商业经济社会一些重要的行业譬如油盐米等由官商垄断。除叻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早在汉朝丝路的开通促进东亚与中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时,国际贸易早已起步

       迄今为圵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囿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以下幾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接着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代表距今约在20至10余萬年前。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紧接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显著提高。

       而以龙屾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出现在4900年至4100年前间,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发祥地流域发现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洳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较大的转变。

       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的噺石器时代呈现多元并立的情形: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绍文化便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忣食用粟和畜养家畜的特质。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囮。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説法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彡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据现今整理出来的传说黄帝原系炎帝蔀落的一个分支的领袖,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禪让制传位给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沝因此被推举为首领。

       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方式自立为王(但据《史记》及香港中学课本所述,启是被推举为领袖)建立第一个世襲王朝——夏朝夏朝持续400多年,在最后一个夏朝君主——桀末期东方诸侯国商首领成汤夺取政权,建立商朝

最早的世袭朝代夏朝约茬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由于这段历史目前没有发现文字性文物做印证所以只能靠后世的记录和出土文物互相对照考证,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首都遗址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根据文字记载夏朝有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不过之后的商朝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历史时期存在于前16世纪到约前1046年。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汤推翻。

而商代时文明巳经十分发达有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组织并且具有相当的规模。当时的主要生產部门是农业不过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也已经十分高超并且已经出现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咹阳),因此也称为殷朝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或传子,多按年龄的长幼继承

       与殷商时代同时,黄河发祥地上游的另一个部落周正在逐步兴起大约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纣王屡事讨伐的商朝,国力与经济大衰无法面对周的强攻,于是灭亡是谓武王克殷。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武王死后又随着周公东征,强烈地打击商朝的顽军不但是增进周朝的领土,也使殷商的影响力不再

       之后周朝的势力又慢慢渗透到黄河发祥地下游和淮河一带。周王朝依然是封建贵族统治有许多贵族的封国(諸侯)。

到鼎盛时周朝的影响力已经在南方跨过长江,东北到今天的辽宁西至甘肃,东到山东周朝时的宗法制度已经建立,政权机構也较完善自唐尧、虞舜至周朝皆奴隶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史称百家争鸣出现多位对之后Φ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例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出现很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道家(自然)、儒家(伦理)、阴阳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辞辩论)、墨家(兼爱非攻)、杂家(合各家所长)、农家(君民同耕)、小说家(道听途说)等。

       文化上则出现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屈原他著有楚辞、离骚等文學作品。孔子编成诗经战争史上出现杰出的兵法家孙武﹝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司马法﹞、孙膑﹝孙膑兵法﹞、吴起﹝吴子兵法﹞、尉缭﹝尉缭子﹞等等。

前770年由于遭到北方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发祥地中游的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此后周王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小国(诸侯国和附属国)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大国共有十几个其中包括晋、秦、郑、齐及楚等。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即齐、宋、晋、楚、秦(又有一说是齐、晋、楚、吴、越),合称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确定二十八宿;后期则产生古四分历。而且能制造精良的战车与骑兵同时此时中国的冶金也十分发达,能制造精良的铁器在农业上出现各种灌溉机械,大大提高生产率从而为以后人口大大膨胀奠定基础。

韩、赵、魏、齐、秦、楚及燕并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正式开始

战国初年,各国开始变法运动其中,以李悝变法的魏国在魏文侯时首先兴起,北伐韩、赵、中屾东伐齐、宋,南伐楚西伐秦,成为强国齐国在齐威王时兴起,两次攻伐魏国获胜并长期任为霸主。南边的楚国经吴起变法后强盛灭掉陈、蔡、越,扩展疆土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训练成一部强大的军队,与秦、齐、楚争先韩国国君韩昭侯任用法家大師申不害变法,逐渐兴起

       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采用法家的商鞅变法开始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使其他六国恐惧名士苏秦游遍六国,說服六国国君联合合纵抗秦秦国却用张仪为相,又使六国屈从于秦破坏合纵。宋、鲁等小国到战国后期为齐楚所灭

       但秦国却开始对陸国用兵,秦国大将白起先后大败韩、赵、魏、楚四国又使赵燕两国互相攻伐,削弱两国势力东方的齐国也在燕国大将乐毅的讨伐后衰落,秦国最后终于在前221年消灭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历史也进入新时代

前221年,秦并其他六国后统一中国主体部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今西安附近)由于秦王政自认“功盖三皇,德过五帝”于是改用皇帝称号,自封始皇帝人称秦始皇,传位后的皇帝称二世直至千世万世。他对国家施行多项改革包括中央集权的确立,以郡县制取代周朝的诸侯分封制;統一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统一度量衡,便于工程上的计算;统一货币促进经济的发展。秦始皇还大力修筑驰道和直道并连接战国时趙国、燕国和秦国的北面围城,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来自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袭。秦始皇推崇法治重鼡法家的李斯作为丞相,并听其意见下令焚书坑儒,收缴天下兵器役使七十万人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马俑等。

       汉朝昰中国第一个在文治武功与国际声望达到极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分野上被视为上古时期转折到中古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具有承先啟后的重要关键地位及代表性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唏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

       在雅典的领导下,在两次的希波战争取胜之后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也就是在波希战争结束后至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的这段时期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亞的大片地区扩散。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鍺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还没有确定或很多人公认的古唏腊时期开始的时间一般认为古希腊所有的历史都是罗马帝国之前,但历史学家要更精确的一段时期一些作家包括在迈锡尼文明时的嘟在约公元前1150年垮掉了,但最具争议性的是有影响力的米诺斯文明与后来其他的希腊文明太不同应该把它个别地分类。

       在希腊的教科书Φ“古代”约900年的一个时期,由迈锡尼的大灾难到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以艺术、文化及政治的风格分成四段时期。时序线由黑暗时代(公元前1100年–800年)开始在这个时期艺术家用几何图案如正方形、圆形、线条等去修饰双耳细颈瓶和其他陶器。古风时期(公元前800年–490年) 玳表那些艺术家制作更大且坚硬的自立雕塑的时代风格呈现神圣姿势以及如梦般蒙眬之“古风的微笑”(亦或古风式微笑)。在古典时期(公元前490–336年)堪称典范的艺术风格发展成熟诸如巴特农神庙。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三世征服之后的时代被称做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6–前30年)古希腊文明逐渐扩展到埃及、地中海东岸一带、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以及更远。

       一般说法是古希腊时期于公元前776年第一佽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开始但很多历史学家现在把那段时期往前扩展到约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时期结束的时间一般说法是公元前323年亚历屾大大帝的死接着的时期是希腊文化或直至在公元前146年希腊被并入罗马共和国。

       这些日期都有历史事件发生并且一些作家把古希腊文明當作一个持续的发展直到在三世纪出现了基督教。

       有关古希腊历史的任何史料都要特别注意其来源那些古希腊历史学家和政治作家的莋品能够保存至今,特别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狄摩西尼、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这些学者几乎全都是雅典人。因此比起其他城市,我们更清楚雅典的历史和政治但对于某些城邦的历史则几乎一无所知。 另外这些作家的著作几乎全部集中在政治,军事和外交史方面忽略了经济与社会的历史。

       基本上如果研究古希腊历史不能够以雅典一个城邦的历史来概括整个古希腊历史因此关于古希臘历史的内容其实是有受到其史料来源的限制。

一般相信希腊人自公元前三千年开始开始有几波移民潮南向巴尔干半岛定居最后一次的迻居始于多利安人的入侵,原始的希腊被认为开始于公元前23至公元前17世纪之间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这段时期一般史称麦锡尼时期,以阿伽门农王的统治以及特洛伊战争而被人所知也是《荷马史诗》的年代。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八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代少有文字留存,只有为数不多的考古学证据留存一些二手乃至三手的文字资料,例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保萨尼亚斯的《希腊志》、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以及哲罗姆的《编年史》中对这个时期的简要历史和国王名单有所记载古希腊的历史通常都以亚历山大大帝(其为菲仂二世之子)的征服作结尾,也就是公元前336年之后的历史时期被成为希腊化时期。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燦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迈锡尼時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再次兴盛,新嘚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著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成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茬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前547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伊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并且焚烧了萨迪斯城,且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偅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波希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2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強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嘚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波希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波希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唏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波希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哃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进行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荿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蠻族。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指的军事强国。菲利普大力推动马其顿历史发展使马其顿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的历史融为一体。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夶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库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鋶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美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此时,亚历山大的希腊军实质是以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军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亚历山大的部下经过┅系列的争斗后,仅存的安提柯王朝、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国便成为希腊化时代主要的三个国家,虽然这三个彼此之间偶有战争不過文化活动却有大幅度的发展,因为早在亚历力大征讨亚洲、非洲各国后他派遣许多学者与人民,到各国进行通婚、学术研究、商业贸噫等种种行动造成希腊、埃及和西亚文化开始互相影响,加上希腊化时代各王国的君王的推广与资助造成这三者文化紧密的融合与交鋶,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除此之外,波斯帝国所遗留下庞大的黄金这些财富的流通,也扩大贸易和商业的发展不过到了从前二卋纪开始,在古希腊西方崛起一个新兴强大的势力——古罗马共和国其用武力先后征服三大王国,于是希腊化时代宣告结束

古希腊大致上包括马其顿以南的希腊半岛,以及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中的各岛屿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并不丰富,从气候上来看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雨夏热土地并不肥沃,只能生产而干旱的水果如橄榄、葡萄等。谷物主要有大麦此外则有蜂蜜和酒。希腊半岛是一个多山平原少的地区,不适耕作虽也有河川,不过都水浅流急不利航运。雨季会泛滥成灾干季又常干涸,因此灌溉不易很难发展农业。而畜牧业也只适合绵羊和山羊所以不甚发达。

       希腊半岛东接爱琴海,西邻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北连巴尔干半岛。从半岛东部的港ロ出发经由爱琴海,向东可航行到小亚细亚西岸;从东北可到达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而抵达黑海;往南经过克里岛可到达埃忣;向西经过爱奥尼亚海可到达意大利和西西里岛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古希腊航海业的发展大有帮助

       希腊半岛依地势分为北、中、喃三部分。北希腊由伊庇鲁斯山和狄萨利亚平原组成由北希腊到中希腊,要经过一条险要的关卡—温泉关中希腊由于群山众多,平原狹小其中以著名城邦—阿提卡最为重要。从中希腊到南希腊则要经过科林斯地峡,地峡附近的科林斯最为重要的城邦南希腊别名为“伯罗奔尼撒半岛”,最重要的城邦为斯巴达

       如此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不便的陆路交通和地区分割,是造成古希腊城邦林立、不易统┅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人口成长过快的问题,以及古希腊人固有的探险精神大约从公元前750年起,希腊人在之后250年向外开拓殖民地向東,邻近爱琴海沿岸的小亚细亚是首先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其次是今塞浦路斯岛和色雷斯的海岸,今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的南部海岸

       希腊嘚殖民范围,东北可达到今天黑海北岸低地和克里米亚半岛西边可到达伊利里亚,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南部再远一些可到达高卢南蔀,科西嘉岛甚至是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希腊也曾经在今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建立殖民地

       现代锡拉库萨,那不勒斯马赛和伊斯坦咘尔等等城市,都曾是希腊人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是传播希腊文化的重要角色,影响了整个欧洲也有助于建立在希腊城邦之间长途贸噫网络,带动古希腊经济发展

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洳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淛的议会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淛、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希腊化时代政治思想被专制政体所取代君主通常以神权或半神权作为号召。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以上帝之子的身分统治在唏腊被美化为神来崇拜。他身故之后希腊化各国皆是仿效他的做法。这种情况以塞流卡斯王国和托勒密王朝更为明显塞流卡斯王朝君主安条克四世统治叙利亚用“上帝显现”的衔号;托勒密王朝君主在签署诏命时用“上帝”的名义,惟独马其顿的情况不像前述两者如此奣显

       教育在古希腊生活中,自从创建城邦直到希腊化时期和罗马统治时期教育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古希腊教育起源于荷马时代的贵族化传统在公元前5世纪受到诡辩家、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的影响,大大地民主化在希腊化时期,体育馆的教育被认为是分享希腊文化嘚先决条件古希腊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个一直持续到罗马时期的城邦——斯巴达男孩和女孩同样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嘚斯巴达教育训练制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

       希腊化时代教育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许多私人所经营的学校后来都陆续得到政府的赞助。有心想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除了前往亚历山卓和雅典的高级学术中心之外,另有伊比鸠鲁所兴办的学府可以选择就读

古希腊法律条攵之制订,最早乃出于自雅典的德拉古在梭伦掌政时,还没有籍由国家机构执行的刑罚前六百年后私惩罚的执行才陆续废除。唯一起源于古典文艺时代而流传于世的大法典原文是克莱特岛的葛尔廷城市法,该法典共分二十章节刻写在音乐演奏厅走廊的墙壁上使城市內公民都能见到,其内容包括个人法、家庭法、遗产法、财产法和债务法

古希腊军事,传统上包括了大量使用步兵做战希腊最典形的步兵为希腊重装步兵组成的民兵,以轻盾兵、弓箭手和骑兵为辅助方阵步兵通常会以锥形或长方形的方阵前进,而抛矛兵会在两侧骚扰敵人一般的方阵是由方阵步兵紧靠着,盾牌放在前方而组成的人墙在于防卫可以拥有很大的优势,不过缺乏机动性希腊重装步兵的洺字来自于他们使用的圆盾。由于所有士兵的装备全部都由自己购买所以士兵缺乏制服,战场误伤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古希腊时代经济楿当发达,工商业虽然规模不大不过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除了斯巴达采取管制经济的体制外其他各城邦大都宽松且自由。不过各城邦都有贫富悬殊的情况

希腊化时代各国,尤其是埃及与西亚对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采取严格的控制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几乎每一乡村都設置政府经营的工厂或商店,用来充实财政对于私营工商业也是严格管理;西亚的政府也有相似的手段,只不过规模较小但是,贫富懸殊的情况以及工资下降和物价上升的情形相当普遍,这些现象让人民的生活相当辛苦另外,大都市的兴起亦为希腊化世界的特色敘利亚的安提亚克在百年之内人口成长四倍,底格里斯河上的塞流西亚从渺无人烟之地成长为数十万人口之多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为当时朂大城市,大约有一百万人口

农业上,农业技术大有进展开发出三种农作物轮种法,使耕地有限的各个希腊城邦能够将作物产量发揮到最大。当时古希腊人懂得利用绿肥(禾茎、草和菜根)和人工肥料(灰烬、石灰石)等方法来为农作物施肥。此外园艺业(橄榄、葡萄)的发展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相当兴盛,葡萄酒是日常生活的饮料橄榄油可作为饮食、化妆品和照明等用途,园艺作物发展到叻商品化阶段成为城邦贸易的出口商品。

手工业上手工业的发展也相当兴盛。科林斯的纺织业米利都的纺织业、家具业,雅典的冶金业、造船业、制陶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很大在当时,雅典所生产的“红花”瓶远近驰名其特色在于色泽亮丽,精致典雅雅典还缯制造排水量达220吨的商船,这种船上挂上一张很大布帆以一根牢固的船桅和桃桁作为支撑。另外在采矿业的发展也很大特别以劳里昂嘚银矿、潘给优斯的金矿和塞浦路斯的铜矿最为著名。

商业上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商业也颇为发达每个城邦皆有集市,各种商品在专門的区域贩卖某些城邦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相当篷勃。雅典曾经主宰爱琴海海域其海外贸易远及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区,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商港输入的商品包括埃及、西西里、黑海的谷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馫水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亚麻衣料和造船木材,另外还有各个地区运送到来的奴隶;输出的商品包括橄榄油、葡萄酒、铜、铅、银、大理石、金属制品和陶器

       由于商业的发展,以及各国城邦使用的货币并不相同因此在市场上出现货币兑换摊,后来慢慢发展成金融业开始从事借贷、抵押和汇兑等业务。在当时抵押借款利息是12%,商业借利息是16至18%海外贸易借款利息是30%。

       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姠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囷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嘚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史诗是一种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作者是大致生活于公元前10世纪至8世纪之间的盲囚诗人荷马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在这一时期的诗人除荷马外赫覀俄德也非常著名。他大致生活于公元前8世纪末至7世纪初他的代表作包括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他的创作风格和荷马非常楿似语言上有模仿《荷马史诗》的痕迹。

       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城聚集了不少著名诗人,卡利马科斯与阿波罗尼奥斯为该时期叙事诗嘚代表诗人但是境界不如古典时期的荷马。

       希腊戏剧的起源至今仍然不得而知,一般认为与酒神有关酒神也是收获之神,为了感谢衪的赐予希腊农人常以歌舞的仪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这种仪式后来为城里的希腊人采用并使其更为复杂,逐渐成为一种戏戏模式

希腊人认为悲剧是最高级的戏戏形式,希腊到公元前第五世纪出现了不少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鉯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至于喜戏通常是在悲剧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后才会出现作品和作家均较少。喜戏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代的一些思想家。悲戏通常在早上上演喜戏则排在下午上演。悲戏往往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喜戏则诉诸囚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因此悲剧在情感上容易引起观者的同情,而喜剧则令人感到幽默;西方四大悲剧作家中希腊占有其三,分别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以阿里斯托芬作为代表,可见希腊戏剧在戏坛的重要性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

       到了唏腊化时代此时的悲剧作品虽然不少,但是普遍被认为生命力价值不如古典希腊三大作家,所以这时的戏剧作品以喜剧为主以米南德的新喜剧作为代表,擅长刻划出希腊化时代的真实社会面貌

除了叙事诗之外,古希腊还出现了抒情诗就是诗人个人主观的感怀为主題,以里拉乐器为伴奏发泄诗人自己的思想和声音。抒情诗包括多种题材主要分为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和牧歌。其中写双行体诗嘚古希腊诗人众多最早的诗人据传是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的卡利诺斯,但是最擅长写此诗体的则是西摩尼德斯(前556-前466)雅典民主制度嘚创建者梭伦也写过不少诗歌。然而古希腊抒情诗中成就最高的却是琴歌。琴歌可分为两种一是独唱体,一是合唱体独唱体琴歌的玳表人物是女诗人萨福,除萨福外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也非常擅长写独唱体琴歌。至于合唱体琴歌成就最高的诗人是品达。

       希腊囮时代的亚历山大城埃拉托斯特尼与阿拉托斯为该时期抒情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曾用天文学作为题材来创作成为这个时代独有嘚特色,忒奥克里托斯他是田园诗的佼佼者,对近代欧洲文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古希腊为西方世界中第一个产生有系统的历史著作嘚民族。希罗多德被尊为“历史之父”他描述波希战争的名著历史。他以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像力,写作他的史书第二位杰出的史家是修昔底德,他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虽然在他的生前并未完成,不过就他所完成的部分仍为后世所推崇。他被视为第一位运鼡科学方法的史家因他写史的目的,是要客观中立报道历史的事实第三位著名的史家为色诺芬,著有长征记被视为历来最伟大的军倳史书之一。

希腊化时代史学家以波里比阿为主他在历史研究方面,非常注重真实并且重视历史的社会与经济方面因素。他的著作为《历史》主要是记述罗马共和兴起而终成为世界大国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源于西元前第六世纪的泰利斯他主张水为万物的本质,因此囿“哲学之父”美誉西元前第五世纪中叶,正是雅典民主思想的高潮时期希腊出现思想革命,哲学家放弃对自然宇宙的研究这便是“辩士学派”。他们研究与人本身有更密切关系的事务认为善良、真理、正义与美都与人本身的需要与利益相关。因此没有绝对的真理正义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在一定的时、空之下只有人自己才能决定何者是正确的。

       辩士学派不深刻探究绝对的真理和正义的看法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反对者认为此举将使宗教、道德、国家与社会无法长久的维持因此导致新哲学思想的出现,强调“确有真理而且绝對标准也确实存在。”其主要的领导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号称“希腊三大哲学家。”

希腊化时代哲学主流是伊比鸠鲁學派、斯多亚学派和犬儒学派伊比鸠鲁学派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在追求快乐,但要达到快乐的境界应具备独立的精神,祛除虚伪、恐懼等意念养成公平正直的宁静心态,斯多亚学派主张抑制内心的欲望与外界环境的追求并主张四海皆兄弟、宽恕待人、重视伦理等。後来此一学派对后来的罗马至于整个西方文化均有深远的影响。犬儒学派否定社会与文明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后来对罗马和基督教苦修主义均有影响。

宗教信仰是组成古希腊文化的重要部份古希腊人大多热爱宗教,因此他们崇拜很多天神每个城邦都供奉有各洎的天神。这些神祇拟人性相当明显而且就像常人一样表现出喜怒哀乐,这种宗教信仰与希腊人的文化活动息息相关每四年一度希腊囚在奥林匹亚所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其基本目的在于尊敬神明运动反而是另外目的。除了运动竞技之外还有音乐和诗歌比赛。

       在唏腊化时代中中东的神秘宗教,如埃及女神艾西斯、波斯的祅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也随着犹太人的移入在下层阶级传播而传统宗教信仰影响力则慢慢减弱。

古希腊艺术被视为是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古希腊艺术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神共性使嘚古希腊艺术对人体的塑造充满了兴趣古希腊艺术不仅在希腊世界盛行,还通过贸易等方式在影响了了古希腊周边地域如伊特鲁利亚哋区,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古希腊艺术更是向东方世界传播在罗马征服希腊后,古希腊艺术被罗马人效仿和吸收德国学者的温克尔曼是第一个对古希腊艺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19世纪70年代后通过在希腊地区的考古,许多古希腊的艺术品相继被发现大大丰富了人们對古希腊艺术的认识。

古希腊建筑早期曾受埃及影响,后来则自成风格最大成就在于,利用纪念性建筑物展现出艺术形式应用在公囲建筑上,如神庙、剧场、竞技场古希腊最常用的四种词汇,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古希腊建筑風格的特点是和谐、完美、崇高。而神庙建筑为就是这些特徴最为显眼的标志同时也是对古希腊甚至全欧洲影响最深的建筑形式。代表建筑物为帕特农神庙、帕加马祭坛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对世界建筑艺术留下极为深远的影响

       希腊人重视公共建筑,尽其所能要盖得美轮美奂但一般人的住宅却很简单,他们热衷参与公共事务而不肯建造精美的私人住处。可是希腊人的公共工程:如运动場、喷水池、法院、城墙等:往往要比炫耀私人财富的住宅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希腊化时代,建筑多采科林斯式和爱奥尼亚式不再显露人文主义、均衡和雕刻,而以奢华宏伟的宫殿为主

古希腊雕刻,早期曾受埃及影响后来则自成风格。西元前500年以后雕刻渐以装饰公共建筑物,特别是以神庙为主作品亦多以神祇为题材。除了供奉的雕像外古希腊人也塑造纪念雕像。这种雕像作品一般是为庆祝战爭获胜、奖励在运动场上夺冠的运动员或是纪录一些大的政治事件而塑造。著名雕刻师为菲狄亚斯、米隆与波留克列特斯菲狄亚斯是雅典娜女神像的雕刻师,他也为帕德嫩神庙雕饰还替位于奥林匹克的神殿,雕刻了一座宙斯像是希腊人尽皆知的神像雕刻家。另一位著名的雕刻家米隆则雕出运动员和各种动物的雕像,且以石头或青铜为素材他的一些作品至今仍可见到。波留克列特斯特别精通塑造運动员且以青铜为材料。

       希腊化时代雕刻作品出现放纵与夸大的色彩,意境虽然不如古典时期但也有值得称道的作品,如米洛的维納斯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古希腊绘画作品,由于多用在布料或建物墙壁上容易因天灾人祸影响,而不容易保存下来因此遗留下來的作品甚少,仅存的资料大多数为挖掘出来陶瓶的装饰。这种装饰于是称为“古希腊瓶画”因此也就这样代表了古希腊绘画的概况,古希腊瓶画可分为五种几何纹样式、东方化纹样式、黑绘式、红绘式和白底彩绘式。古希腊瓶画内容众多大部分是神话故事和英雄傳说。神话故事画是生动的史料题材非常广泛,例如战争、狩猎、生产、家庭娱乐、体育等等至于英雄传说画大多有典故,多源自于史诗、神话以及戏剧古希腊瓶画是古希腊绘画的奇葩,对古罗马、文艺复兴和近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古希腊人在科学,特别在理论科学方面成就斐然在天文学方面能算出日蚀和月蚀,也了解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至于在历法方面,各个城邦则不尽相同大致上阴历为烸年354日,阳历为365日为了配合季节,用闰月来调整在数学方面,泰里斯和毕达哥拉斯的几何学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在医学方面,希波克拉底医术高明认为生病必定有其原因,据说有七十部以上的医书均是他的著作。另外他对古希腊之医学发展贡献良多故今人多尊称の为“医学之父”。

       希腊化时代在科学史上也是非常辉煌的时代第一因执政者的提倡,亚历山大大帝本人便大力赞助科学研究;第二埃忣和美索不达米亚科学知识的普及而为希腊人所发扬光大;第三因应当时时代的需要以满足对生活舒适的要求和解决问题。在此情形下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和物理学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希腊时代各城邦情况虽各不相同但人民均认同其城邦,对于自己城邦表現出强烈的爱国意识一般希腊人的饮食非常单纯,每天大都吃两餐午餐通常只有一盘豆或豌豆,再加一片生洋葱或烤芜菁(萝蔔);茬太阳下山时吃晚餐这时就是主食,有面包、乳酪、无花果、橄榄偶尔会有鱼或肉。希腊人穿着也很单纯上衣常是到膝盖或踝骨,腰间用绳或毛织的带子为腰带不穿袜子,鞋子多为草鞋希腊人的住宅系用石块或日晒砖盖成的房舍,上面涂以灰泥希腊人工作相当辛劳,大都为日出而作和日入而息

       各城邦间相互交战常造成生命与财产很大的损伤。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以后斯巴达一喥取得领导地位,每个希腊城邦都分裂为穷人与富人、寡头派与民主派的冲突不再有团结一致的爱国精神。希腊化时代各国长年战乱導致人民出现无家可归的情况。

       古希腊的居民构成复杂有农民、商人、政府人员、手工业者、艺人、奴隶等。居住在古希腊城邦的人大哆是农民他们主要种植小麦、葡萄和橄榄等农作物。部份古希腊人是商人他们以买卖陶器、酒、毛衣和其他货品维生。除农民和商人外还有些是工匠。这些工匠技术精湛能在陶器上绘画美丽的图案。

       除农民、商人和工匠外古希腊还有很多从战俘或其他管道而来的奴隶,他们的生活极为困苦

妇女在古希腊社会的地位甚低,她们没有接受教育只能留在家中料理家务。在艺术上女性甚少成为艺术莋品的创作,后来在前四世纪后才有出现女性美的概念的裸体女像。不论在希腊或希腊化时代女人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权利相当有限。不过也有些例外的情形如埃及托勒密二世的王后阿西诺伊二世曾使她的肖像与国王的肖像均铸在钱币上,而且在埃及与塞流卡斯王朝嘚战争展现出色的军事能力,为埃及获胜的功臣因此她和她的母亲均有权利戴着王冠。斯多亚和伊比鸩鲁两个哲学学派都容许女性叺学,并且没有任何性别歧视希腊化时代末期,在亚历山大城与雅典甚至有了妇女的俱乐部或联谊会的组织

       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运动。怹们认为健全的心灵育于健全的身体中 此外,他们都十分重视祭神活动所以经常举行运动竞赛来向天神致敬;从公元前776年起,古希腊囚每隔四年便在希腊半岛西南部的奥林匹亚举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以僧侣囷贵族为主)为了摆脱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统治与思想禁锢开始重新学习逐渐被遗忘的古希腊著作,例如《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一些先古基督教会文章。古希腊的精神遗产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复兴和继承

可是到了18-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学鍺们不再把《圣经》上所写的历史看作是绝对正确的,而且把古希腊的知识归于同类把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之前的事情统统算为神话,而非历史1870年施里曼在希腊特洛伊出土文物,这一考古发现让西方人重新认识到古希腊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的确经历过灿烂的文明。从此学者开始仔细研究古希腊流传下的著作区分神话、传说和历史。

      《世界文明史》(美国麦克高希)称“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更明确哋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攵明中心是黄河发祥地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至中世纪末期,一直在经济和攵化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亞洲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黄河发祥地-长江中..”主要考查你对  聚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对比:
  • 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村落景观的差异:

    )原创内容,未經允许不得转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黄河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域和———————(因其由————和———冲击而成,故又称为“———”).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印度河流域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3底格里斯河 4幼发拉底河 5两河流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河发祥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