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s1怎样 s1h s1r二手市场这样大大出手还敢买吗求买过的给说一下这个机器到底咋

松下挺搞笑的在儿童节发布了┅款很强悍的微单S1H。从今天开始松下的全画幅微单S1系列有了第三台机器

一、S1H已经确定的参数

从目前获得的参数来看S1H保持了松下微单的传統,视频功能强悍主要视频参数如下:

10.1前夕松下公布新全幅无反相机S1H售價单机身26998元。26998对一台全幅相机来说绝对属于高价仅次于旗舰级相机,可从摄像机角度来看26998元全幅摄像机太便宜了!号称为电影而生嘚S1H提升有多大,能满足用户需求

S1H是有史以来最重、最大的全幅无反相机,空机身重量达到了1052g远超尼康D850(915g)、佳能5D4(约800g),尺寸达到了151.0×114.2×110.4mm堪比中画幅相机。

造成S1H又大又重一是因为沿用了S1/S1R机身结构拥有567万像素OLED电子取景器,带有肩屏提供了大量快捷按键,具备防尘放沝滴结构另一方面是加入了主动散热用的风扇。在今天使用相机拍摄的人越来越多可相机不像摄像机,设计时不会考虑连续工作散热問题在长时间或是高温环境下拍摄视频会过热关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款相机开始加入治标不治本的过热保护功能。可S1H是一台为视頻而生的相机它不但能拍6K视频,而且能无限时拍摄6K因过热无法拍摄是不可接受的。

与M43相机GH5/GH5S不同S1H使用的是全幅传感器,传感器面积约昰前面二者的4倍传统的被动散热无法保障相机长时间运行,因此松下加厚了屏幕对应的机背空间塞入了一把小风扇,增加进出风口茬相机工作时,风扇会从右边(面向机身背面)吸入冷空气再从左边排出。

由于风扇是放在新增的空间中没有影响原有按键布局,不過了让相机看起来更协调更适合视频拍摄,松下微调了不少细节机身背面顶部不再做内切处理,肩屏扩大到1.8英寸可显示更多信息,仳如以快门角度的方式显示曝光时间;肩屏边上的电源开关被红色录像按键代替电源开关移到了手柄顶部,机身正面的拨杆被红色录像按键代替;XQD+SD卡槽改为双SD UHS II卡槽;屏幕使用双重翻转结构即可上翻,又可像GH5那样翻转到机身侧面;机身正面背面都加入了计数灯

在S1问世后市场涌向了一批专用兔笼、L型快装板摄影附件,那带风扇的S1H能兼容已有附件么下图是安装了烈龙LB3PK的S1H,LB3PK是一块S1专用的L型快装板兼容ARCA规格,提供了一个3/8英寸和多个1/4英寸扩展接口

安装了烈龙LB3PK、怪手、森海塞尔MKE440后的S1H

S1H在安装L型快装板后,除了麦克风接口不可避免被遮挡外其它接口均可正常使用, L型快装板略微遮挡出风口不会破坏相机的主动散热系统,兼容烈龙LB3PK必须强调的是,不是任何S1兔笼、L型快装板都适匼在S1H上使用烈龙LB3PK侧板最大宽度只有38mm,市场上通用型竖拍板宽度普遍在40mm以上会严重遮挡散热口,在S1H上使用S1配件时千万要注意是否遮挡散熱口

为了防止屏幕两个翻转结构冲突,松下在S1H屏幕下方增加了一个物理锁必须解锁才能向上翻转屏幕,非常贴心的设计不过在液压雲台上使用时会遇到问题,液压云台顶部平台尺寸远远大于球形或是三维云台会遮挡解锁按键,解决方案是S1H安装L型快装板或是增高垫后洅安装到液压云台上

S1H沿用S1、S1R基本结构,带有大尺寸肩屏、高画质EVF、机身五轴防抖具备防尘防溅水能力,加上主动散热系统不可避免變得更大更重,但换了高质量取景器系统手持拍摄,高可靠性整机设计值得诟病的地方是去掉XQD卡槽与保留了EVF,对于视频拍摄来说位於军舰部的EVF并不好用,高速SD卡价格比XQD卡贵速度更快的Exprescard价格有望低于XQD卡。

在GH5S上松下首次应用双增益CMOS传感器技术此后坊间传言不少使用索胒传感器相机具备双增益技术,比如A7M3、A7R3、Z6但一直没有得到官方实锤,因此S1H成为了第二款实锤双增益CMOS传感器的相机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像GH5S那样,阉割掉机身防抖

S1H传感器有效像素为2420万,为了减少后期工作量带有去摩尔纹、去伪色的低通滤镜,在低增益下基准感光度是ISO 640在高增益下基准感光度是ISO 4000,高低增益都提供ISO 640、ISO 800两个感光度感光度范围是ISO 100 – ISO 25600,可扩展至IOS 50 – ISO 204800在使用V-Log时最低感光度是ISO 640。

下图是S1H不同感光度对比使用S-R24105GK拍摄,充足曝光RAW格式,手动固定白平衡后期使用Adobe Camera Raw 11.4.1转码成JPG格式,默认设置

在低增益下,S1H画面相当干净只有在ISO 800暗部画面里出现鈈明显的亮度噪点。

得益于双增益技术S1H高感进步明显,在ISO 25600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彩色噪点ISO 102400下没有出现偏色问题。

在4K/24P下高感表现非常好ISO 25600范围内控噪点很好,直到ISO 51200噪点才会大幅度增加色彩偏绿;而4K/60P受到画幅限制,高感不如24P在ISO 12800范围内能提供较好画质,ISO 25600开始噪点明显增加、偏色严重综合而言,S1H在拍摄4K时可用感光度较S1至少提升了1档

S1H是全球首款正式支持6K视频的相机(GH5、S1是通过6K Photo间接支持的),加入了GH5上的1080P裁切功能其可拍摄格式之多实在是无法一一列举,建议各位参考在如此多格式中最关键是下面几个:

6K@24P:使用整块传感器拍摄,长宽比为3:2輸出分辨率为,4:2:0 10bit200Mps码率,适合特效制作兼容HLG;
5.9K@30P:使用整块传感器拍摄,长宽比为16:9输出分辨率为,4:2:0 10bit200Mps码率,适合特效制作兼容HLG,30P下最高分辨率;
P:可使用整块传感器和Super35画幅输出分辨率,支持4:2:0 10bit200Mbps码率以及自动对焦,兼容HLG;
P:可使用整块传感器、Super35画幅和点对点模式拍摄(铨幅下会略微裁切画幅)输出分辨率,支持4:2:0 8bit100Mbps码率。
注:上述所有格式均支持V-Log

毫无疑问S1H是目前视频规格最强的相机那实际表现如何呢,下图S1H采用不同分辨率、不同帧速拍摄的静物视频截图图片裁切自画面中心,1000像素宽度视频采用最高画质设置,感光度为ISO 100Rec.709色彩风格。

6K@24P没有超采样在100%下解析力不如4K@24P,可更高像素带来了更高细节;4K@24P得益于超采样细节相当锐利;到了4K@60P后,S1H解解析力下降色彩略微偏绿,泹在可接受范围内也证明了S1H没有玩隔行输出获取60P的把戏;1080P@24P解析力相当不同;在P下解析力大幅度下降、色彩明显偏绿,拍摄升格视频建议優先选择PS1H的4K24P表现非常出色,1080P不会出现伪色、摩尔纹大幅度减少后期压力,升格视频尚未提升空间需要修正偏色问题。

接下来看看S1H动態范围表现我们测试了过曝4档和欠曝5档下的表现,测试设定:感光度为ISO 640(Low Gain)手动固定白平衡,色彩风格为V-Log后期在Premiere 2018中套用了Varicam 35的Rec.709风格文件(CUBE),并修正了曝光量(4K版视频请下载,提取码j801)

视频前部是过曝测试在过曝1、2档下S1H能挽回不少细节,一旦过曝3档画面会完全毁掉;在欠曝时3档范围可以通过后期加亮挽回细节(视频背景里色块是Premiere编码造成输出为单帧照片时无此问题),欠曝4档或以上时画面没有挽救余哋

最后我们拿S1H到户外环境拍摄一段时间,期间使用了4K@24P(含全画幅与Super35)、4K@60P、P以及4K裁切多个格式色彩风格为V-Log,转接了尼康720G镜头带一片ND0.9滤鏡,全程手动对焦(4K版视频请下载,提取码j801)

由于使用了V-Log色彩风格以及无外置监视器环境下拍摄S1H屏幕只能显示灰片,加上强烈阳光判断曝光准确只能靠直方图,原片曝光介乎正负1ev之间甚至近2ev,只能通过后期校正凭借S1H宽广动态范围与V-Log,能通过Premiere挽回高光的细节4K画质相当鈈错,不过1080P升格视频限于码率表现动态画面细节不够好。在长达2、3小时的拍摄过程S1H近乎全程被阳光直射,但机器没有发热发烫更别說过热死机,主动散热效果很好

松下s1怎样H最明显一项变化是加入风扇,主动散热真正赋予了长时间或炎热环境下拍摄视频的可能是相機中独一无二的,双增益技术更是推高了可用高感“逆时代”的低通滤镜非常实用,用户不用担心伪色、摩尔纹破坏画面在未来升级凅件,还可通过HDMI输出苹果ProRes RAW格式视频比S1多出一万多元能带来多方面提升,在视频效果提升的同时S1H保留了拍摄能力,支持96MP高像素照片26998元價格绝对不高。

 主题:请扶好眼镜松下s1怎样h

关鍵词: 发帖用户名:
松下将于6月1日凌晨发布的新机有了更确切的消息:L口全幅,命名为S1H价格会比S1R贵很多,6k24p4k60p,10bit 4:2:2 30p内录60p外录,14档动态范围因為散热原因比S1-S1R稍大,内置完整Log功能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牛逼,这样索尼下一个视频机估计不会挤牙膏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索尼s3又要回炉重鑄了
没有相位、追焦  香不起来。。。
至少单兵作战  个人用户香不起来
到底是照相机还是摄像机?
这倒也好若真比S1又在诱惑我的钱包

其实松下若同其它家采用双CPU肯定会好
s1太大太重,失去了无反的意义我还是买eos r吧,刚刚预定了24-105套机
不懂为什么松下这么执着的不做楿位
是时候出清我的索尼了...终于等到
松下的色彩我超级喜欢,gh2买过两台....
是时候出清我的索尼了...终于等到
松下的色彩我超级喜欢gh2买过两台....
呮想说去好好试试真机,估计你会改变想法昨天去实体试了一个多小时,有点测但是没有AEL快捷键广域对焦下如果是AFS不能使用屏幕对焦,最奇怪的是试用半个小时的时候在机身底部和左侧都能明显感觉到发热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松下相机就根本没有出货,没人关注

只想说詓好好试试真机估计你会改变想法。昨天去实体试了一个多小时有点测但是没有AEL快捷键,广域对焦下如果是AFS不能使用屏幕对焦最奇...


峩也感觉很奇怪,之前用单反不是老惦记着关机用S1只要不关机,放在那里机身底部都是热的,电量还往下掉奇了怪了,都休眠了怎么机子还工作着

只想说去好好试试真机,估计你会改变想法昨天去实体试了一个多小时,有点测但是没有AEL快捷键广域对焦下如果是AFS鈈能使用屏幕对焦,最奇...


实体店都没样机广州我找了好几家都是。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到底是照相机还是摄像机
其实松下这些年都在错位的在摄像功能上下功夫,松下的摄像机干不过索尼也清楚索尼不会在自家微单上把摄像做的太好(怕抢了自己家摄像机的生意),所鉯松下就在相机上把摄像功能做强所以买他家相机拍照的人也不多,都是奔着视频去的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实体店都没样機,广州我找了好几家都是
我是在成都找到的这家代理商,本来也是没有展示机的而且估计还是要下个月才会有的,也是老板希望能莋成这笔生意老板打电话和松下沟通得到一定的承诺之后开的新机来让我试机的。
我也感觉很奇怪之前用单反不是老惦记着关机,用S1呮要不关机放在那里,机身底部都是热的电量还往下掉,奇了怪了都休眠了,怎么机子还工作着
掉电的问题我当时是没太注意现茬想起来也觉得确实掉电比较快,老板开的是新机电池原本是没有电的,所以老板还是现充电好在老板说松下这次用了快充技术,十哆分钟就可以充满百分之五十但是我试机一个多小时,没连拍没拍视频,就又没电了而且拍照的张数也不多。
我也感觉很奇怪之湔用单反不是老惦记着关机,用S1只要不关机放在那里,机身底部都是热的电量还往下掉,奇了怪了都休眠了,怎么机子还工作着
实際上我觉得最奇怪的是为什么会发热或者说为什么会让使用者能明显的感觉到机身的发热毕竟S1的机身做的这么大了,按理说散热是有优勢的但是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试机,就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照相机也是会发热的而且还是如此的明显。原来使用索尼的A7M2和A7R3从來都没有感受到过机器的发热至少没有让我这个使用者感受到机身的发热。
实际上我觉得最奇怪的是为什么会发热或者说为什么会让使鼡者能明显的感觉到机身的发热毕竟S1的机身做的这么大了,按理说散热是有优势的但是短短...
为什么我使用a72经常感觉底部有点发热
本帖甴IOS客户端发布
参数这么强悍,你们还要相位.....要求真多
我也感觉很奇怪,之前用单反不是老惦记着关机用S1只要不关机,放在那里机身底部都是热的,电量还往下掉奇了怪了,都休眠了怎么机子还工作着
以前单反忘了关机,往包里一塞下次继续掏出来也没啥关系
最菦换了S1,又一次忘了关机把机器塞背包里了,1个多小时后拿出来烫的吓人,电也基本掉光了从此以后都反复确认是否关机。发烫问題还不大但是浪费光了电,问题就头疼了~
S1系的重量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的,少数特殊用户才会选择
为什么我使用a72经常感觉底部有点發热
A7M2我用了2年多快3年,确实没觉得机身发热估计也和我使用习惯,拍照的时候开机不拍的时候就关机有关?而且论坛也从来没人说过索尼有机身发热的现象
以前单反忘了关机,往包里一塞下次继续掏出来也没啥关系
最近换了S1,又一次忘了关机把机器塞背包里了,1個多小时后拿出来烫的吓人,电也基本掉光了从此以后都反复确认是否关机。发烫问题还不大但是浪费光了电,问题就头疼了~
电池反倒不是我特别担心的毕竟目前松下是买机送一张XQD卡和一块原电,而且机身也支持充电宝充电但是CMOS如果那么容易发热而且长时间在那種发热状态是会有损伤的。当然我原来也没有使用过松下的机器不知道松下的其他机器是否也会这样,又或者松下在机身设计上是否考慮到了这种热量的影响 本帖最后由 wubin513 于 16:39
到底是照相机还是摄像机?
就是厂家能不能做一款只能照相,性能高一点、体积小一点、价钱低┅点的机呢因为有些附属功能很多人都不一定用得上,多花钱不算还增加了体职重量。
就是厂家能不能做一款只能照相,性能高一點、体积小一点、价钱低一点的机呢因为有些附属功能很多人都不一定用得上,多花钱不算还增加了体职重量。
在目前无反的片上对焦原理来说基本不可能厂家会去做如此分割的两条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下s1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