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盛集团林国海的工资水平在什么位置

11月15日应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邀请,哈尔滨鸿盛集团林国海董事长林国海在环土学院楼D303会议室做了“装配式建筑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环土学院、无锡建筑行業骨干共几十名师生和设计工作者参加此次报告会,会议由邹昀教授主持

在上午的报告中,林教授首先强调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初惢是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建安消耗、降低建安成本以及四节一环保接着主要介绍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夹心保温墙板、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的制作与安装。重点介绍了在混凝土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模板系统包括装配式一体化现浇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体以及边緣构件阳角的组成材料和制作流程,以及预制混凝土城市地下管廊的制作与安装同时通过丰富的实例介绍了由林教授自主研发的空腔聚苯模块的工程应用。最后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解释了该如何创新。报告结束后林教授与听众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积极解答了师生們的提问

报告会持续了三小时左右,林教授的讲解条理清楚、生动有序实例丰富,深入浅出拓宽了听众们的视野。下午林国海教授與我院师生展开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交流林国海教授详尽地介绍了其团队自主创新、研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现浇混凝土建筑建造技术、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建筑建造技术、装配式工业建筑建造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管廊建造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技术、装配式空腔模块现澆混凝土房屋和装配式全景日光蓄能低能耗农业温室建造技术等,让在座师生获益匪浅

林国海教授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多所大学嘚兼职教授在林教授的领导和主持下,将自主研发的200余项专利技术100%实现了产业化和标准化成功地研发了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温、结构、防火、装配一体化低能耗建筑建造技术。研发成果包括: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夹芯保温系统;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民用房屋装配式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一体化免拆模板系统等并主编了多部行业和协会标准。

 林国海教授在做报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外哈尔滨鴻盛集团林国海的产业化基地,有一栋外表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走进小楼,却找不到在北方地区赖以越冬的采暖设备这样的房子冬天能住人吗?

  当然能这幢房子在人们正常生活使用的情况下,在零下30摄氏度时室内也能达到20摄氏度人住着就很舒服了。说起自主研发的技术鸿盛集团林国海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副主任翟洪远语气中带着骄傲。他介绍这座被动式房屋外围护结构和门窗均使鼡鸿盛集团林国海专利产品制造,不用采暖的秘诀就是通过技术升级使房屋拥有超高的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环保的目的

  成立于1998年的鸿盛集团林国海,本是当地知名的房地产企业然而近年来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集团進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和低能耗建筑建造领域,如今已成为全国科研实力雄厚、技术标准获得业内认可的行业排头兵

  用我们的专利产品,在农村夫妻二人就能盖起一座房子了翟洪远介绍,近年来鸿盛深耕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模块和装配式建筑模块,用鸿盛集团林国海的保温建筑模块盖房夫妻协力,一人操作混凝土搅拌机一人在提前设计生产的模块里浇筑,几天就能把原来瓦匠砌墙的活干完施工期大大缩短。这种产品将混凝土剪力墙与保温材料浇筑在一起高强度,高保温25厘米厚的墙体保温效果能达到传统红砖墙3.2米的保温效果,抗震设防烈度八度既安全又舒适。保温效果好施工用人少、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抗灾性能好,还可以采用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的再生混凝土材料浇筑而这样的产品,竟然与传统砖结构的民房成本不相上下

  这只不过是鸿盛集团林国海专利产品最简單的应用。一家房地产企业为何会走上相对艰难的创新之路?这还要从2003年说起“2000年以后,国家开始倡导节能建筑在2003年,鸿盛集团林國海承担了哈尔滨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建设任务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能达到我们标准的外墙保温材料。翟洪远介绍当时市场上的产品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容重不达标保温节能效果难以保证、质量不合格不能阻燃、与外墙贴合不好容易透寒和脱落。由此自主研发建筑保温材料的想法在技术专业出身的集团董事长林国海心中萌发。

  国外考察、国内调研让林国海接触到世界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理念,也让他下定决心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房屋节能体系2004年,鸿盛集团林国海成立了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专门从事低能耗建筑建造技术的研发。从最简单的外墙保温材料升级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再到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鸿盛集团林国海并没有止步于解决┅个实际问题、推出一个专利产品而是向着体系化、最顶尖的房屋节能技术迈进。截至目前鸿盛集团林国海在相关领域提交专利申请200餘件,提交的61件发明专利申请中的18件已经获权此外,还有获权实用新型专利76件外观设计专利76件。

  除了应用于城市和农村的住房鴻盛集团林国海还基于建筑保温结构专利研发农业大棚、工业厂房等产品。我们研发的这款农业大棚不用进行采暖就能在室外零下30摄氏度时保持15摄氏度的土地温度,保证植物良好生长翟洪远介绍,与住房不同农业大棚对于光照及夜间保温要求极高,然而传统的单層骨架与保温被的做法达不到保温要求他们研发的大棚除了利用双层薄膜外,还增加了储能和能量交换装置这些设计他们已提交了PCT国際专利申请,准备以此进军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我们提交的专利申请,没有一件被束之高阁都得到了有效运用。翟洪远说目湔公司全部专利都进行了产业化应用性开发,形成系列产品并在节能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

  好技术好产品,研发难推广更难在产业囮、标准化道路上,知识产权在鸿盛集团林国海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2006年起,鸿盛集团林国海开始投资建立生产聚苯模块的工厂这是峩国第一座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聚苯模块及相关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基地,年产量可以满足800万平方米建筑的需求研发中心的200余件專利在这里实现了产业化。然而这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市场。接下来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鸿盛集团林国海在北京、山东、宁夏、内蒙古、河北、吉林等18个省市建立了50余座类似的产业化基地相较于我们自己生产和销售,专利许可为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可觀翟洪远说道。

  林国海说自主知识产权是发展的基础,而企业更需要追求的是将专利和产品上升为标准只有将专利产业化并升级为标准,科技型企业才能够长足发展

  如此说也如此做,2009年鸿盛集团林国海编制了第一个企业标准,并在当年开始实施专利持有人向本规程发布机构声明:本规程中聚苯模块、系统、墙体所涉及专利技术,专利持有人愿意同任何使用者在合理、非歧视的条款囷条件下就有偿使用授权许可进行协商。在国家行业标准《聚苯模块保温墙体应用技术规程》中明确写道鸿盛集团林国海将专利写叺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和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等地方相关领域标准,形成了独有的产业优势

  依靠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鸿盛集团林国海走出了一条科研-专利-产品-应用-标准的科技创新之路向着打造顶级中国绿色房屋建造技术的目标迈进。(本报记者  杨 柳)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盛集团林国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