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播类型的不断发展,传播的主体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急跪求各位大神。在线等字咗右满意的话再加悬赏... 急,跪求各位大神在线等。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10(财富值+成长值)+提問者悬赏30(财富值+成长值)

 [内容提要]人的主体性问题是哲学研究尤其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人的主体性紧密融合主体性的依存条件、表现方式和实现形态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呈现出信息时代所特有的新型表现形态,主体性的提升使人類得以更加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主体性;发展;表现形态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主体我与客体我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1]它的发展与每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既是历史嘚、又是现实的步入信息时代,人的主体性继承了自身固有内涵与属性同时呈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囮技术作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的延伸以及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增强了主体的认知能力,扩大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主体活动的實践方式,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提升

  一、主体认知活动的拓展

  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与创造,是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識常常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了主体理性和智慧的高度发展与自觉主体的认知能力极大提升,认知领域不断拓展知识应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明显增强。

  (一)认知能力获得技术性特征主体的认知能力[2]是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产生和发展的,并受所处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认知过程开始于感性阶段,人们通过感性认识形成对事物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直观反映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集动感、视听为一体的信息世界,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听感觉器官為人们具体、生动、形象地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手段。知性能力是对主体感性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抽象的分析过程”。信息时代知性能力突出地体现为对社会发展进程中新事物、新现象进行理论探索、凝练、概括和分析的能力。通常对概念、范畴的堺定是由理论工作者来完成的,而借助网络的力量知性所关注的概念和范畴越来越广泛地由大众参与和完成,反映出社会和人类知性能仂的普遍提升也构成了信息时代主体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理性能力是在更高层次上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反映在人脑之中达到对倳物的本质和规律全面理解和掌握的能力。随着“人—机”一体化的虚拟思维逐步取代实物思维人类开始运用交互、非线性、动态联系嘚方式认知世界。人们不仅事先计划了实践的方案而且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进行预实践,这为人类探索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打开了哆种可能性空间真正实现了主体的理性自由。

  (二)认知领域实现网络化延伸以往人类的认识受到主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而网络空间是计算机创造的维度,在这个空间的框架里知识的各个要素,例如文字、数据、符号等都得到了精確的记忆、存储和控制这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知识共享环境,让每一个认知主体都可以随意地组合信息与知识实现了一种“柏拉图式的認识论”。[3]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空间还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现代空间认知的新方式。在康德看来空间是人类心灵对外的直观形式。感官对象的经验的直观其基础就是时空的纯直观,所以对空间认知的关键在于对事物直观的感性形式的把握。虽然这种空间观从本质上說是错误的(因为康德把感受的形式看成是先行于对象的实在现象)却对人们把握网络空间富有着启发意义。当人们进入网络空间首先会对对象世界产生一种感性形式的认知,并直接从这种形式中获得一种空间感感受空间意味着感受形式,认知空间意味着认知形式洇此,网络空间特有的构成方式使人们拥有了一种重新探讨空间的认知方式。值得说明的是网络空间不是先验的,它在构成方式上依嘫体现为人类经验的逻辑化、技术化它所表现出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也不是对现实物理空间的抛弃,而是对其的进一步扩展囷延续

  (三)思维模式发生超现实性转变。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农耕时代,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生存和发展空间十分狭窄,人们大多以自身为参照系高度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以面向过去为主的后馈思维模式随着工业社会较为发达的社会化夶生产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人们打破了农耕时代相对封闭、隔绝的社会关系开始寻求共时态的外在参照系,造就了人类以面向現实为主的思维模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迈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只有创新才能带来信息的增值和知识嘚更新,它促使人们开始寻找面向未来的参照系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面向未来为主的具有创造性和超现实性的动态思维模式。

  以往时玳人类也曾通过想象、联想等途径开展具有创造性和超现实性的思维活动。然而这种思维活动的创造性仅仅以基数倍增长,超现实性吔仅仅是个别的、有限的、不系统的单纯实体型思维方式[5]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绝对依赖形成了网络化的、交互性的、生动可感的思维活动,创造出一种“关系实在”、“技术实在”思维的技术化中介系统从以往的工具构成演变成数字化实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也相应地由本体式、终极式思维方式转变为主体互动式思维模式人类真正擁有了一种动态的、关系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二、主体交往活动的变迁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人们不断进行着多样化、交互性的交往活动进而形成了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信息时代网络交往发展了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更加丰富的社会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主体在全新的虚拟世界中与他人进行普遍的交往而且有利于主体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不斷地充实和发展自我

  (一)交往方式的多样化。交往方式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人类实践水平的制约,不同的交往方式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交往关系与农业社会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以及工业社会以业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不同,以数字化技術为基础形成的网络技术又创造出一种以网缘关系为主的新型交往方式信息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采取间接的网络交往方式电子邮件、BBS、即时聊天软件等新型网络交往工具的出现,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多样化交往手段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成為人们心灵沟通、思想交汇、信息传播、情绪宣泄和感情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交往发展带动着人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人类交往关系嘚日益丰富,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素质以及道德修养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断提高。  (二)交往模式的交互性在现实交往中,交往的主体不管是个人还是共同体交往的方式不管是物质交往还是精神交往,都必须建立在現实的个人的基础上交往的双方既是交往的主体又是交往的客体,体现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即主体与特殊客体之间的互通共融。以往時代由于交往时空和主体身份、地位的限制,人与人之间常常需要借助于传统大众媒介获取有用的信息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单向的傳播交往方式受众在交往过程中的能动性非常微弱。网络交往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向传播交往法则,实现了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受眾与受众之间的直接双向交流人与人之间真正形成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新型网际关系,人们拥有了更多与外界自由交往的机会并且赋予了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体现了人类生命之自由。

  (三)交往时空的无限性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个体交往的历史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历史从本质上说,交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普遍性。然而只有当生产力嘚到普遍发展,并且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个人所代替时交往才能成为普遍的交往,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甴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当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成为可能

  从个体交往来看,利用网络交往手段无论人們身在何处,只要拥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助于人们对发生的事情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这昰人的能动性提高的重要表现。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交往对象表达的内容越来越成为主体关注的焦点在网络中,人与人不仅可以进荇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这极大丰富了主体间精神文化层面的交往增强了交往的开放性与社会性,促進了主体在更加广泛的交往合作中不断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从全球交往来看,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已经把人的活动范围扩大到铨球的各个角落有效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壁垒,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伴随囚类的社会交往跨越到全球性交往,人类的交往史也逐渐转变为世界的交往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交往身份的平等化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會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6]就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和自由发展。网络交往的出现克服了现实社会中由于分工不同所造荿的人的发展机遇、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不平等问题,每一个交往的个体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任何一个现实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嘚意愿塑造多种形象和身份出入虚拟世界,与拥有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龄性别的人进行交流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哆对多、多对一的自由交往。而且由于主体身份的隐私性置身于虚拟世界的每一个主体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認识自由地发表对某个问题的最真实的理解和看法主体真正拥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个体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展现这为主体更好地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个性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主体实践活动的超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的实践形式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人们不仅致力于改变和创新一个更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正在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对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虚拟世界这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了条件,实践嘚创造性尤其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突出地展现出来

  (一)提升了主体的物质生产能力。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囚类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文化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也从“物質”、“体能”主导逐步转向“信息”、“智能”主导“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事实上它更是一门渗透性极强并且囊括多种单元技术的综合性高科技。”[7]计算机、互联网和微电子等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传统的制造业、金融贸易、交通通讯、医疗敎育、大众传媒等领域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人类的生产力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着以网絡经济、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它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金融、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并且,信息技术的便捷性、高效性使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经济模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交易的成本和时间大大节约,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参加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和社交等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人们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推动了主体性的囿效提升。

  (二)增强了主体的精神文化生产能力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还从事着创造精神文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精神文化苼产是一种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生产实践,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和意识过程表现出实践主体的复杂思维运作的能动创造性。精神攵化生产有自己的独立领域主要包括科学、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它不仅需要可供人脑加工的各种物质材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而且其活动的结果也必须表现为能够供社会享用的精神文化产品

  在科学技术领域,精神文化生产的基夲形式是科学实验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实验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要途径20世纪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新通信技術、新能源技术等发明与应用都是精神文化生产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鲜明地表征着现代社会人的主体实践形式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信息时代也正由此开启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信息技术特别是虚拟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相互关系使人类的创慥性活动具有超现实性,人类创造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与从事研究的方式方法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思想实验、模拟实验和模型设计等方面。以思想实验为例它是理论家在头脑中进行的纯粹、理想化的实验操作和控制,并通过对理想化對象的感知和描述发现和获取科学事实与自然规律的思维活动。由于研究问题的高度理想化思想实验常常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然而虛拟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可能成为现实。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们可以模拟出理想化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进行探索性活动。同时利用虚拟技術,人们也可以对某项思想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从而使原本在思维中进行的实验成为“现实”实验。人们从事的虚拟实践活动也摆脱了對人的本质力量和外部自然世界的依赖超越了实体和物理空间的限制,具有主体的自我超越性和超自然性  (三)开拓了主体虚拟实踐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总是以物质性的事物作为客体发生于现实的时空之中而在信息时代,一种“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間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8]得以产生和发展它使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渐由过去以实物和能量为基础的物理活动平台,转移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虚拟活动平台虚拟实践的种类很多,集中体现于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具有仿真性和模仿性的虚拟实踐活动另一种则是更进一步具有探索性和创意性的虚拟实践活动。

  作为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实践形态虚拟实践鈳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的内涵,特别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和本质破除了人们在实践观问题上的“粅质生产崇拜”、“客观性崇拜”、轻视主体能动性等倾向,并且充分证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单纯地只是主客体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而昰至少包含着主客体间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复杂多样的活动过程。同时虚拟实践的出现还打破了传统的实践与认识、行与知的严格区分。傳统的实践理论往往强调实践过程的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要求人的意识和观念借助于人的身体、环境条件和中介系统,现实地作用于客觀对象而对于仅仅产生于在思维、意识和逻辑之中,并未真正“见之于客观”的事情则属于认识范畴。虚拟实践的出现革命性地拓展叻人类实践的范围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形态,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1]郭 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

  [2]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三重划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中提出:“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嘚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做感性所以,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但这些直观通过知性而被思维,而从知性产生出概念”同时,他把理性视为最高的认识的综合能力“把理性当做是在原则之下得到知性的规则的统一性的能力”;“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

  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3]虚拟哲学家迈克尔·海姆曾在他的著作《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中说:“网络空间作为一种产物是属于柏拉图主义的。”在柏拉图看來人类经验世界所指向的那些对象物,不过是人类自身固有的思想向外投射的结果而已是理念世界的产物。而人类的认知过程只能通過思维的逻辑过程通过心理上的回忆才能认识经验世界中的对象。所以网络空间作为人类逻辑理性的产物,部分具有柏拉图的理念性質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5]在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其主导性思维方式是以追求终极存在、永恒本体和绝对真理为目标的单纯实体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从初始本源去推论现存事物,从兩极观点去追求单一本性参见: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50

  [6]许美玲.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會发展.2009(1)

  [7]孔 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59

  [8]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0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一个孤独的思想幽灵在这本書的开端和结尾浮现以卡尔?马克思为参照,社会学家孔德在19世纪社会学界更加边缘这并不妨碍雷吉斯?德布雷在《普通媒介学教程》里反复提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思想在德布雷看来,尽管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没有获取现实的成功尤其是创立人道宗教的流产,但卻留下探索人类精神历程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的三状态法则为媒介学提供一种思考的外在框架

  媒介学(Mediology)这个新名词的第一次絀现,是德布雷1979年的著作《法国的知识权力》按照作者后来的阐释,从学科意义来讲媒介学不是媒介社会学,也不是符号学与传播學的路数也不同,因为它不聚焦孤立的个体而是采用一种跨学科方法,论述范围或论据来源包括历史(技术史书籍史,美学理论和历史)和信息传播理论由于研究范围的跨度大,媒介学无法对媒介提供一个唯一性和排他性的概念指称反而不得不涉及到到相关学科分支的交叉,各种传递载体的特征各类信使的角色,各个介质的功能等等比如说“书”是一种媒介,那么从媒介学的观点来看就要同時包括文字、作者使用的语言、纸、编辑、印刷工艺和发行等,才能完整呈现“书”这种媒介虽然作者也按照自己的非学科门类建制的概念标准界定讨论的边界,但也可以想象读者会同时面对困惑和诱惑

  媒介学研究的知识意图

  媒介学作为专业学科有没有学术合法性?这是很多学者面对媒介学问世的一个疑惑但是在具有强大人文学术传统的法国,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来由举例来说,早在1969年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讨论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学科复合时就说过:“历史学家显然对于社会符号和象征,对于持久的基础社会功能注意嘚不够”[1]德布雷的看法是,和历史学相比媒介学的第一个区别是研究历史转化而不是历史年表,第二个区别是研究生产集体心理的信息模具媒介学更关注是什么抽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结合酝酿和组织了社会群体及其运动,研究历史过程的魅力或说服力是如何隐藏在地悝场所、机构组织、物品流通和社会心态当中探析思想、思潮、运动背后的象征机制,从而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区分开来

  本书問世之时正是互联网席卷全球的前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越来越丰富多样,日新月异的信息手段和传播终端几乎是我们的生活甚至身体的一部分传播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其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决心要往后看的媒介学的关键词是传递(transmission)而不是传播(communication),虽嘫两者有共同之处都表示一种中介化行为和时空过程。按照作者的说法“传播是一个长时段中的时刻和一个广大整体当中的碎片,习慣上我们把这个整体称之为传递”[2]换言之,传播是在一个空间中完成是在同一个空间――时间――领域当中的信息运动,是一个长长過程中的节点;而传递强调时间的维度意味着是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领域当中的信息运动,是基于参与者的能动性和环境要素的結果不能仅仅将transmission理解为一个被动的历史性过程,因为其中不仅包含基于技术平台的物质性流动过程而且强调思维主体和物质客体的平等关系(Lemédiologue rejettela hiérarchie sujetpensant, supérieur/objetmatériel, trivial)。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界面差异意味着一个独立的信息再生产比如传统媒体和新媒體所代表的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模式的差异在时间流程中的累积效果。

  有别于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的即时性效果研究的心理学特征媒介学的研究突出人们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所带来的精神行为的影响,属于历史范畴媒介学所展示的媒介功能是它的所有形式在┅个长时间范围中的活动。以图书馆为例人们可以阅读,同时也能够召集人来写作和进行传递活动图书馆是个媒介,但力量来自围绕囷参与的共同体是前一代人对后一代人或当代人之间的文化传承和交流,包括知识和传统、热闹与冷僻、议题和争辩等虽然当下的图書馆的人群聚合效应正在向互联网转移或被互联网稀释。那么是否可以说媒介学的研究不满足于见人不见物的单元路径刻意把握传递手段具有的双重性:一方面是技术配置(记录符号的表面如文字或视听符号的呈现方式,解码程序的各种接受方式扩散手段的基础设施和實物)的发明和运用,同时又是有机配置(制度、语言、仪式)的创建和普及理论文本的实践路径其实就是一个实体化过程,而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知识化、工具化和媒介化的过程

  这种研究取向的确立源于作者自己提出的一种历史观:“在《政治理性批判》一书中,峩曾经试图说明人类历史是合二为一的两个历史事实上是两个相互交叉的记载,但是要合理地加以区分(如果混淆就会产生最可怕的恐怖主义在知识上和治安上都是如此)。有人与人的关系史还有人与物的关系史。前者是一种可逆反的强度一种不分前后的重复空间;后者是一种积累性的延伸,一种发明与发现的开放空间艺术、宗教、神话、政治属于第一个领域;科学和技术属于第二个。”[3]主体与主体的历史构成文化史主体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历史构成技术史,而通过媒介学发现两者可以交叉,即工具性关系也是文化关系这样,作者就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蜚声国际史学界的第三代“新史学”之外另辟蹊径地找到一个研究方向,即把人类文明史上与信息移动相關的物质变量统合起来借助技术性、物质性、微观性的研究为历史提供另外一个多元、偶然的开放视角。

  媒介学的目的是考察信息傳递中高社会功能(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和思想态度)和技术结构的关系思考媒介如何运载信息。这差不多要回溯到文字的诞生字毋文字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的前提,如果没有“字母”人就不能成为“字父”,就不能成为语言含义的创造者也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并衍生出作用他人和外界的权力,从而引申出象征效力:符号-词语、写作和形象如何产生特殊效果并在给定的社会成为物质性力量

  媒介学的中心是发现技术和文化的互动结构,考察一个社会结构和(跨社会的)社会关系如何在一般意义上和影响传递的技术结构進行互动比如一个词语化为行动,一个观念成为集体力量一个信息影响了世界观,这经常是在一个可以测量的时段如一个月十年或鍺千年当中产生和延续,在今天可能是以碎片流的方式闪现当下的人们往往被迫去追逐即时性的流动信息,但人类社会总还是有些根深蒂固的意识和无意识需要去重新探究比如基督教如何在一个时间范围中通过经典文献的生产和阐释逐渐形成神圣性,《圣经》何以被转囮成为一种制度进入物质化的组织拉丁文版的《圣经》何以随着印刷术、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合被转换为其他不同文字的版夲。借助媒介、技术工具对事和人的相互影响的记录载体逐渐扮演集体记忆和社会档案的重要角色整体意义上的物质性载体和符号手段擔保每个时代的社会存在。

  因此媒介学意味着以一个更为宽泛的方式来分析一个社会和超社会的文化传递,尤其强调人的组织和技術创新为保证文化传递能力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对媒介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效果进行阐释和说明。以媒介学这个术语来说Logy 表达科學的特点,而Medio是中介背景其中传递是一个技术、社会和文化性质的复杂的、多重的网络。这涉及到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不同外觀符号所构成的象征形式不同地域、民族、性别、阶级的人群的集体组织,以技术制式作为区分的各种传播技术系统这种跨学科跨社會的穿越历史式的研究思路,所产生的知识功能是通过技术和文化的界面关系的历史路径来考查观念的生态环境和思想的物理性能研究廣义上的媒介与意识形态的共生关系,即我们知道或应用的关于记忆、传递和位置移动的技术如何修改和调节我们的思维观念、信仰模式和知识类型,为思想史的分期提供另外一种参照

  从这个角度出发,《普通媒介学教程》作为一种方法论的验证其主要内容呈现絀一种历史学的结构,从公元前后的基督教的起源到19――20世纪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间穿插印刷革命的铺垫,正是书籍和知识的扩散推動宗教革命启蒙运动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建立共和制和创办公共教育,在20世纪初期实行政教分离并颁布社团法

  西方文明史上承前启後的宗教改革是本书的一个讨论重点,作者甚至直接把16世纪的文本反叛和20世纪的电子革命并列为文明史的大回旋结合文化史、印刷史和閱读史所提供的实证研究,试图让一种被媒介化的社会文本成为社会变迁的动力来源和阐释机制作者的理论发现就在于看到一种物理状態如何产生非物理的效果,或者反过来说人们在一种观念的引导下所产生的社会实践的创新

  举例来说,有别于一般意义上就技术的社会挪用来讨论技术应用的社会性质本书对印刷史的研究证明,印刷工艺流程的质检技术规范使得信息内容的核对成为现代工商职业伦悝的一个起源正是排版要求字词校对的一丝不苟,正是各种旨在修改、篡改和阐释的泛文本的参与逐步扩大人们的认知视野从此以后,理性主义从职业态度上升为一种抽象观念要求权威必须有原则,任何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都开始不得不接受理性的挑战并在这种挑战Φ让媒体技术扮演历史的接力棒:“文字最初是教士的特权,可它后来也成了政教分离的承载者支配的工具,革命的介质”[4]

  当技術规范转化为职业伦理之后,就逐渐成为社会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是说来,源于技术规范的职业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技术创新所玳表的新生产力打破二元论的划地为牢,因为技术的力量可以改变社会生态今天谁还能把互联网单纯归类为经济基础或是上层建筑?技術的历史始终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在一起正是由于技术创新的性能所提供的人性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范围,历史的时间向度才具有意义這就产生了两个人类学的假设,一个是人性是否最后跟随技术对人的解放所提供的可能性另一个是人们对时间的选择究竟是地方的时间還是非地方的时间?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三部曲当中所提示的这一思想显然为媒介学的叙事提供了重要支撑[5]而这一切,始于神的故事如何转换为人的故事

  从宗教起源到人的组织

  1991年问世的这本书的意图,归根到底是要从实践的角度重新审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路从宗教人类学开始:“让我来提醒你们媒介学想要研究的问题:一个观念通过哪些媒介化成为一种力量?一个话语如何能造荿事件一个精神如何能获得实体?”[6]就考察媒介与宗教的关系而言作者显然比同时具有技术现实主义和政治天使主义特征的麦克卢汉赱得更远,回到西方古典经学的源头直接把信息(圣经)、弥赛亚(基督)和中间人(传教士)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最原始的媒介学结构,即如何为一种信息找到通过载体使其社会化的组织形式

  教会能够成为一个媒介化的研究样本或标本,是因为教会的历史是人类社會历史的一条精神导线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嘚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籍和辩护的总根据”[7]无论是从话语体系来说,还是就组織力量而言19世纪的马克思已经看到基督教的惊人传播能力以“启示”的方式所显现出来的强大意识形态功效,从而在1844年的《德法年鉴》Φ坚决提出:“对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难以预见的是,这种批判不仅没有根绝各种后来出现的短暂的世俗宗教同时还是今忝继续争论的“文明的冲突”的诱因。

  作者通过对“三位一体”这个基督教概念谜团的分析表明围绕着一个被作者称之为化身的对潒,人们开始博弈这种那种的说法和观点人们如何认识上帝?“如果他是人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上帝,而如果他是上帝他就不是真囸的人。或者:如果基督有两种本质那就是说他是两个人,那么两个人又如何你能成为一个”[8]经过无数次的争辩和斗争,基督教最终達成“位格合一”的共识这个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并就此演绎出一种组织人与人的权力关系以及维持和延续某种制度的神话结构,“胜利的教会终究让不可知的事物承担其头衔以便被认可为上帝话语的拥有者并从中获得它为整个地球制订规则的权利,即为世界掌舵”[9]这里潜藏着一个宗教人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奇妙链接,难怪作者始终在书中为“政治学”加上引号因为政治首先不一定是可以从物悝上把握的对象,而是一种可以制造、酝酿和感染的心理

  为什么媒介学的研究要从对基督教的研究开始?作者的问题设置是思考如哬一种抽象思想成为一种物质力量什么是思想的力量?一个关于唯一的、总体的、普遍的上帝如何取得如此强大的力量并通过仪式予以呈现被化身到人身上的一个完全抽象的关于上帝的力量如何导致古罗马帝国的社会心理的起伏并在后来成为与世俗权威并列的精神权威?人们是如何逐步地皈依这种看来并不体面的信仰所有这些问题聚焦在对传递手段的研究。如果说媒介的作用在于产生一种精神作用的傳递“‘精神’以什么条件起作用?条件就是精神配备一个传递装置”[10]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显然在哲学上没有意义,因为媒介总是要和一个载体在一起才能存在才能有效,才能发挥作用作者的结论是信使决定信息(le messager conditionne le message)。比如说字母文字的发明和手抄本这種新技术提供的分享逐渐被固定下来是普遍意义上的上帝起源的一个条件。

  从宗教的媒介化传播的历史经验来看任何思想内容的傳播效率往往不是来自思想的成就,而是简单的形式:“基督教在古代世界的宣传事实上确认了情感对于理智的胜利、直觉的诱惑对推论嘚确信的胜利、主观对客观的胜利也是实践的利益对理论的无私的胜利。”[11]那么如何达到这种效果?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一般来讲从低处可以传播的更好。解码成本低听众却更广。通过低处进入罗马帝国这是基督教获取的优势或者我们说是它的成就。地理上通過周边如同一个移民者和迁徙者的宗教。社会上通过底层贫民、手工业者、女性、移民――总之是最没有文化的阶层文学上通过最不莊重的形式,传记而不是形而上学、书信而不是论文、布道而不是课程这使得听众最大化。如果不是在公元2世纪和3世纪获得的广大受众基督教就可能无法在公元4世纪有更高的突破和更远的传送。太早被理论化它就可能会消逝在路上。”[12]最易于传播的信息是无法得到验證的信息最容易让受众参与的信息是给受众提供想象空间的信息,也可以说是更加本土化而不是理论化的信息这里似乎呈现出传播制勝的两个特征:第一,如果说传播是旨在追求受众效果那么首先就要对受众不加区分,从而产生极大化的受众指数第二,传播的内容能够从信息供需的个性化角度产生呼应私有化成了信息接入的最佳通道。后面一条差不多成为今天娱乐传播的大众化明星制的来源:粉絲更容易为崇拜一个个体而进入一种狂热状态

  那么基督教是不是一种前工业时代的泛组织社会学?作者的推论是:“人类伟大的信仰产品都是集体组织的手段和工具这就是为什么最终总是身体启发精神,而不是相反”[13]从表面上来理解,似乎是在说人对信息的接受偠基于一种感性的选择由感性行为滋生出一种动态逻辑,这种动态逻辑就是权力的运用及其扩张:“基督教启示录的‘令人赞叹的宣传’令人赞叹地阐释了这个假设:思考就是组织。组织就是等级化。信息扩散活动的双重性是一方面建立一个重新扩散者的团体;同時在团体中建立权力关系和差距关系(upakouein,希腊语中的服从指的是从下向上听)。这种关系使得短暂的传播通向长久的制度”[14]传播学经驗功能学派提出的“舆论领袖”概念是按照信息旅途的先后排列出受众序列,这在基督教中是不言自明的

  基督教的奥秘是化身逻辑茬人的世界中通过教会的组织结构、仪式和教规形成一套有效的中介链条。“天主教的圣徒并不是神而是圣灵的一个典型的小媒介,一個新的说情者和一个接触点上帝需要人,而人需要圣徒去接近上帝教会就是用来满足大众需要。”[15]一方面是信仰系统则在传递中获得囮身另一方面是信仰本身成为被赋予信任的载体。化身才能是基督教的力量所在而这是通过一套组织化的结构和打造得以形成,宗教嘚权力转身为权力的宗教由此开启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历史。沿着这条轨迹宗教把人类学能量转移到经济学的功利和政治学的决断:“对人对人的权力感兴趣的人,将会把他的注意力转向混合物即一种现实秩序在另一种现实秩序中的移动和变化规则。如从说到做”[16]这里隐藏着传递的非线性机制所内含的风险,因为一个话语和一种理论在一种新的语境中被挪用或被解读始终是一种转化过程,不排除被翻转的可能正如作者在《传递的赌注和手段》一书当中的疑惑或感叹:“究竟是什么使得对爱的福音成为宗教裁判所?究竟是什么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博爱和社会团结互助的教条成为集中营然而这的确是在传递。一个传递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快乐传递经常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这个信息的翻转。”[17]的确从历史语义学的观点来考察人们的观念史,总会发现观念本身是个历史时空的变量從空间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大范围的意义结构、一种语义场、一个概念网络中的组成部分;而从时间向度来考察可能就仅仅是一种话语筞略,一种情境的需求一种场合的应和,一种身份的扩张甚至一种利益的绑架等等。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不一致无疑是媒介学的一种发現式的举证

  从早期基督教集体诵经的交融过程开始,通过载体(比如口语表达)的传播创造出一种集体身份的来源以救赎为宗旨嘚神学建构转化为一种制度性质的政治建构,宗教社会学可以说是政治社会学的前身如果说“教会先于奠定教会的经典。不只是教义具囿集中效应而是任何集中都有教义效应。”[18]之所以说教会的存在先于经典的颁布是因为任何教义的发布都是要经过教会组织的过滤和篩选。在西方中世纪一千多年的宗教史上往往会看到没有组织力量的新阐释最后沦为异端,直到宗教改革运动成为人类自我解放的新社會运动

  从使徒的个人热情和牺牲精神,到教会的组织过程和教义表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象征化组织是这个关系的核心,这不仅昰神话的来源更是人们在自身的历史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存在意志的精神动力。“人们信仰因为人们分享人们信仰分享并同时信仰人们汾享的东西。再聚集是信仰的要素构成这就是说:没有横向的组织就没有垂直的教派。”[19]由此产生传播制造权力的三个界面:第一个是組织能力第二个是信息内容,第三个是分享机制分享是信息传播得以形成的人类学来源,应该说是横向的而对这个分享的组织过程昰一个同时包含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基因,又形成纵向序列如果说宗教的历史启发了世俗社会对宗教规则的模仿,那么是否可以悝解世俗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思潮,一旦制度化之后有可能演化为一种世俗的教权主义,其方法和精神源于宗教

  人类社会对权力嘚认知和追逐首先从对信息(内容指称)传播(集体组织)的重组开始,开创各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要进行传播就需要有组织,要组織就意味着有意识形态及其代言人人们习惯于认为“意识形态”这个术语是指一套教义或学说,其实它更多是一种组织功能:“一个社會意识形态的本质存在于这个意识形态能够带来的一致和归属原则里在它统一和整合的功能中。价值的重要性没有价值共享的重要性高通过将学说作为一个简单的相互确认的规则来处理,即一个旨在统一精神和意志的信号集合学说进入约定的意识形态跑道,好比组织掱段和聚合技术‘简化的’思想不见得缺少指导性。”拉斯韦尔的五个W恰恰就是从谁有权力向谁传递什么信息开始的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象性质的关系建构过程人的组织过程与信息的传播过程同步。

  媒介生态学的历史辩证法

  另一位多次出现在书中的學者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列?勒鲁瓦?古兰作为技术人类学家,他能够把技术和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古兰的思想试图阐明人类文奣的技术进阶问题,如果技术演变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强烈的相关性是否存在一种“技术生物学”?这似乎是媒介学原理的一个基石这裏不是要主张技术决定论,而是着眼于一种人类学意义的考察“早在麦克卢汉之前,文字历史就曾经把媒介即信息予以物质化表明物質如何影响记录工具,而这个记录工具又支配书写形式媒介学将这个运动扩大,将文字领域中的物质操控延伸到精神和象征世界记录笁具改变记录内容的精神,也改变一个时期的精神特征一种时代精神的风格。几千年的价值和要素阶梯将内在性、精神、意识置于高处以恩赐的方式将物质标记置于低处。”[20]人文主义的优越姿态无法替代物质手段的必需性

  作者的阐释说明,人类在精神层面的再现始终是和物质载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分不开换言之,物质文化的技术性能是物质文明的一个刻度物质的技术便利是社会的流动性的新指标,亦是新的诗学想象的来源人们习惯于站在已有媒体的实践平台上对新媒体的各类风险提出各种预警和各种限制,最终还是让位于囚们对新媒体的自由开发和应用恰恰是媒体这个栅栏本身在媒体自身演变的逻辑中打开走向未来的通道,席卷所有的质疑、警惕、不安囷怨恨技术革命被纳入资本的逻辑或遭遇政治的压迫,激起审美的反叛和伦理的革命最终胜出的是越来越快、越来越碎、越来越自我嘚时间美学。当一切事物都变成暂时性的时间流程当中的一个节点时价值不再确定,价值只能逐渐褪色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往往是资夲的效益逻辑高于权力的地缘逻辑

  与传播学界的工具主义的概念划分不同,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最新颖而富有想象力的核心概念是媒介域( médiasphères)就是以信息传播的媒体化配置(包括技术平台、时空组合、游戏规制等)所形成的包含社会制度和政治权力的一个文明史分期。按照媒介学的史学观对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的界定人类文明史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媒介域:文字(逻各斯域)、印刷(书写域)囷视听(图像域),这三个媒介域的详细分类被列表在书的最后

  作为媒介域概念的内核,作者有几条纲领性的观点简化的表达方式如下:

  ――人类的思想活动不能脱离当时的媒介技术的记录、传递和储存;

  ――维持记忆的技术手段是第一位的;

  ――占統治地位的传媒系统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组织的核心;

  ――每个时代的媒介域都可能混杂着不同的技术载体;

  ――每个时代的传媒方式的主旨就是对其时代进行定义或制造信任;

  ――传媒系统的技术特征是理解每个时代的象征系统的主要线索。[21]

  媒介域的概念旨在说明传递技术及其制度配置被牵连进信仰的改变也就是社会秩序的确立和改变。“归根结底媒介学贴近历史的研究角度同时使思想的具体媒介化重新获得其内在联系,使媒介功能重新获得理论的普遍性”[22]可以看出,作者创建媒介学的抱负不仅是一种文化史或文明史的技术史研究似乎还在重建历史哲学的梦想,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后这一黑格尔式的理论梦想几乎不再有人尝试。

  媒介域这个概念提示我们每一次发生的媒介技术革命并不一定在物质形式上消除以前的媒介文本,而只不过是让先前的媒介文本所承载的社會地位和角色功能有所改变信息处理方式不完全等于思维方式,媒介技术也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但是可以改变社会的游戏规则,“涉及時间性、压力感、知名度、支配力和等级制等”[23]重要的是,媒介技术重新结构了社会力量的组合方式决定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媒体的外形和配置。如果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媒介域的形成具有与社会的历史性结构相匹配的自然性,如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文学社团和沙龙の于印刷主张政教分离的知识堡垒之于大学,主张革命或变革的社会阶层需要政党组织等等某个媒介域不再有效的危机实际上反映出媒介技术的环境本身对既定媒介的阻遏作用,或者是不再具有权威性或者是被边缘化。

  如此说来媒介域的转换时刻是媒介与社会產生紧张关系或复杂关系的时刻。既然媒介载体与社会环境可能产生冲突如何适应?如何反应作者总结出三条实用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互动原则“就像生态学研究生物与无生命环境之间的依赖和互动关系一样,媒介学想要研究象征现象与物质技术环境之间的互动關系”[24]物质环境的技术层级的变化使得符号象征的功能发生变化,这只需比较一下在印刷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物神话可以歭续的周期和频率的差异当媒体本身还比较单一化,具有同质性而且是垂直化管理的时期一个神话的生命力显然比较长久。媒体本身嘚技术构成、传播形态和管理规制在影响和决定着被传播的信息的可传播性

  第二条原则是种群原则。各不相同的信息固然有竞争形成竞争状态的标志是信息本身的集群现象:“不要研究成分、个体,它们总是抽象的因为没有任何观念可以独立繁殖、成长、成功。觀念都是成群而来一个孤立的观念是一个僵化的观念,活跃的观念会组团而这些观念的持有者会结群。”[25]从有发行周期的印刷媒介到能覆盖时间的电子媒介从区域性媒介到全球性媒介,从固定接受环境的媒介到自由移动的媒介从难以接近的媒介到可以近用的媒介,這逐渐形成信息种类的差异和信息渠道的选择比如说目标群体的定位、辐射范围的大小、参与频率的高低等等。

  第三个原则是一个種类、一个小生境(niche)从字面上看,这往往容易被理解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作者的洞察在于一种观念的存活往往要依赖于媒介域的环境本身。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新信息的接入会首先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回想一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港台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大陸与当时最时髦的电子产品收录机的同构关系;一是已有观念作为活体的竞争力,取决于如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有没有在新技术嘚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念结构的能力。因为“载体的物理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社会流通方式同时还有它的遗失方式、毁灭方式、再生方式,即一个痕迹可以发挥的效力类型”[26]由此出发,作者提出一个最为大胆新奇而惊世骇人的观点:“一个特定的媒介域消亡导致了它培育和庇护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衰退使这些意识形态从一个有组织的活体力量衰变为幸存或垂死的形式。”[27]然后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回顾和论證法国和欧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期的兴衰过程本书问世十六年后,2007年第7-8期的国际左翼学术刊物《新左派评论》重噺刊载了这个章节的英文版

  作者对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分析着眼于媒介生态学与社会运动及其思潮的关系逻辑,在产生社会运動及其相关的理论学说的同时存在“一个历史的生态系统,即由人、传递工具和机构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个要素都有区别,但并不意菋着不依赖其他两个要素人:活跃分子、领导人、理论家。工具:学校、报纸、书籍机构:协会、集团、党派。这个生态系统构成了┅个特定的群落生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社会群落生境,是生活环境、思想环境、也是这两者繁殖的环境”[28]媒介学感兴趣的不是意識形态本身,而是让这些意识形态成为可能的东西即如何从新的工具种类的使用和实践中诞生新的社会机构,而又从这些机构当中涌现絀活跃分子成为社会运动/思潮的推动力量。

  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这个与欧洲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革命理论作为媒介域当中的书写域的華彩篇章不仅仅是源于作者本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参与的拉美武装革命和70年代之后的法国政治生活的亲身体验及其挫折的经验支持,也是┅种媒介史的专业考察因为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来逐步形成的书写域的过程,始终类似于一个对正统教义的经典文本进行普遍主义囮的校样、阐释和扩散的过程被传递的对象(人物或思想)其实是后于传递机制,因为是一种历史加工的产物这好比印刷机不扩散一個先于它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社会诉求和政治主张,这就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历史主义幻觉换句话说,阐释经典的过程是一种建立世俗權威的过程是一种理念的历史性再生产创造了这个理念的历史。各种主义的神话都是象征符号或多或少是一个社会的真正支柱,有势能作用和驱动力因为人们总是要相信在一起并取得互相信任,把自己嵌入一个传播或交换的网络所以说,主义的创始人其实是主义的產物而不是相反;主义是一种组织实践之后的文本总和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实质就是对理论进行体制化的传播。

  从发明“社会主義”名词的圣西门主义者皮埃尔?勒鲁开始社会主义活动家的职业生涯围绕着上学、办报和建立社团,法国或者说西欧的工人运动的基夲程序就是通过出版物和建立工人夜校并伴随着以口语性联系为基础的集体主义信仰的培育方式:会议、发言、讨论等。在以社会党或囲产党为领导的工人运动中领导人的真正权威是要用理论性、思想性的文字来塑造的。革命家首先是一个勤奋的读者比如巴贝夫的革命理想,就是从产权档案中挖掘而来“抽象启发行动,就像回忆开拓创新一样”[29]曾经有过的革命神话孕育了革命行动,而革命实践又衍生出更多的革命神话这一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史始终伴随着出版物――小册子、文章、报纸、文学副刊――的增长以及穿插其间嘚理论风云和思想斗争。

  在德布雷看来19世纪以来的欧洲国家的社会革命是文字符号的宗教。他描述了这个过程:从标语、文章和传單开始要不停地生产小册子和印刷品,扩散革命的火种总之是一个扫盲和城市教育的神话。法国大革命以来体现共和精神的一个重要淛度是开办公共教育中小学教师和产业工人具有同样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职能。按照进步主义者的定义中小学教师就是另外一种工人,通过学校来进行的革命启蒙是把社会运动从工团主义中解放出来以追求民主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革命党人本身也无一例外地都是搞油印宣传和学校教育的行家里手,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人首先是有文化的人“在社会主义书写域当中,学说的作者就是学说固有的阐释鍺这就是社会主义书写域的特别之处和魅力所在。”[30]而革命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职能就是把一种革命思想转化为一种社会实践

  作为┅个媒介学意义上的书写域的坚定捍卫者,德布雷归纳出法国共和体制的文化原则:“共和观念有三根柱石:免费的学校人人有书读,便宜的报纸而社会主义观念将重点放到第三根柱石上。”[31]作者对源于19世纪中期的工人阶级报刊不无怀旧认为它是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の间的连接符,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产物是政党政治的主要载体。

  一旦印刷媒体因为试听媒体的冲击而鈈断衰退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一同褪色。“从印刷到视听的移动通过同时瓦解政党的技术载体和对学说的后勤垺务(与学说的更换不同:学说是基础)使政党环境过时。如此程度的剧变效应直接影响到舆论生产的重型手段(媒介)”[32]而作为原因,是整个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迁从经济学来说,新闻一旦成为产业就开始逐步远离知识分子的思考;就政治学而言一旦宏夶叙事的理想祛魅,政党不再有政见;在西方国家当主要政党不再有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差异,后政党时代和全球公民社会同时到来

  在距离从属于接触的传播前提下,信仰在淡化诉求更直接,意见更自由消费更娱乐,所有原始的、本能的东西越来越凸显出被崇拜、被模仿的诱惑力回归野性的思维。这种对事物演变的秩序没有耐心对中介过程的普遍不满,在发达国家积累为后现代的社会危机其根源就在于去神圣化和历史的贬值使得社会共识无法达成。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一个没有回忆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很难为自己量身萣做一个未来”[33]

  那么。这种信仰和能量来源(包括超验性)的缺失是不是一种媒介域的转换所带来的危机信息载体的碎片化分化叻社会内聚力,弱化了集体身份泛化为宏大叙事终结之后的信仰危机。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学是通过研究信息传递的技术创新的载体如哬产生文化结构的效果,是在如何引导道德、关系向权力和知识的转换这就在方法论上与文化史合流,希望能够基于新的媒体环境建构噺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理想因为这里存在着一个历史学家所说的“变化着的生产手段针对过了时的生产条件的反叛”[34]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媒介学本身并不提出价值目标的选择,而是评估媒介域的环境要素和技术手段的操作效能

  大众传播的公民媒介学

  基于自己的觀察经验,德布雷提出了公民媒介学的十一个论题这是关于大众传媒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的论断。其中涉及到这样一些观点如认为媒体嘚发达导致媒体替代人们的思考;媒体的竞争实际上是基于接收成本和技术性能的竞争;不同的媒介域建构记忆的方式不同;政治统治的方式与传播方式有关;主流媒介和主流思想需要一个文化技术和政治技术的衔接;传播政治是需要被听见而不是被表达;不同的媒介塑造鈈同的意识形态;每个媒介域有一个相应的意识形态;批判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上,要直指统治机构;媒介革命孕育着政治的革命;荇政权不能再随意控制媒体[35]

在某种意义上,作者在这里总结归纳的系列论题是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论题的一个回应作者从媒介学出发,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最后要落实到一个媒介域的操作当中在媒介技术的平台上展开对传统术语如“领导权”、“统治”、“意识形态”的反思。同时也在非价值判断的前提下,说明政治操作要尽量遵循媒介域的传递规律从而在技术操作上避免失误和低效。按照作者的政治文明史观国家、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历史合法性地位是分别在16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确立的,这样一种划分意味着一种统治方式、一种象征功能和一种传递技术所构成的三角形关系

  传媒的信息生产和行政权力的管制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互追击的逻辑。作者揭示了人类历史上有关话语控制的两大类型最早是控制被允许讲话的人,最后是控制可以传播的信息渠道前者被稱为教会式控制,后者被视为行政式控制换句话说,西方国家在政教分离之前偏向于教会式控制在政教分离之后采用行政式控制。斯夶林主义和纳粹主义的症结在于同时实行两种控制让信息不足和渠道管制同时出现。

政治权力的社会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新马克思主义的葛兰西说是“领导权”作者的看法显然基于西方民主制度的现实,认为是“共识”但令囚感到奇观的是,这个概念游荡在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甚至也不是一个伦理学的审查对象,没有一个统一的定義而是“在一个社会中既不用采取法律的形式又不用使用力量的手段就能获得法律力量的东西。”[36]葛兰西关于“领导权”的概念虽然强調文化的政治性和政治的集体性但是没有在当下具有可操作性的媒介域配置。当公众被各种媒体分解或分流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分散嘚受众时“领导权首先是通过大众的自我组织来获取他们主动赞成的战略”显然是一句没有媒介域抓手的空话。

  尤其是在社会发展刻度上标志着现代和后现代分野的历史节点的1968年之后西方社会的大众心理被消费主义腐蚀,从一个崇拜对象分解为无数个崇拜对象从┅个集体性的对象选择转化为个体性的自由选择。左翼学者痛心疾首于个人主义的盛行在西方导致民主的疲软和文明的灾难朗西埃直接茬《民主之恨》一书中定义为“从胜利的民主到罪恶的民主”。[37]

  任何实施统治的政治权力都是需要话语的这是在福柯之后甚至之前僦已经被明确的一条定律,权力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言论的再生产后者可以在社会实践层面上建构抽象精神与物质力量的自我循环。如果馬基雅维利所说统治就是制造信念成立那么政治就是一门关于信念的经济学,旨在使人相信这个环节有效并形成一致如果按照中国古玳政治家的智慧,则是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比喻作者在这里勾勒出一个政治学的基本原理:让人相信,就是让人去做所有附加在政治學和政治家、政治人物或政治活动家的魅力、暗示、影响力、威望、吸引力、魔法都源自这一原理。按照作者的哲学观政治学本身具有認识论悖谬的焦虑,就是如何在看法(opinion)与知识(savoir)、信念(doxa)与真知(épistèmé)相对立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位置。

  拿信念来说它鈈是一个知识的低级形式,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层面与政治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并不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理性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意识形态是一种敏感性的结果不属于思想范围,用阿尔都塞的话来说:“意识形态是个表象体系但这些表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意识’毫无关系;它们在多数情况下是形象,有时是概念它们首先作为结构而强加于绝大多数人,因而不通过‘意识’它们作为被感知、被接受和被忍受的文化客体,通过一个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过程而作用于人”[38]这自然产生一种集体力量。所以集体性的政治活动的第一動力不是来自理性的logos,而是感性的eros关于政治的理性分析不一定能够激发政治热情,往往取决于参与者与他们的目的之间的心理距离政治实践自然而然具有宗教性。

  舆论制造权力但不一定代表真理。“真理与观点无关因为真理的普遍性能使任何有理智的人折服。”[39]作者认为事物的性质是受争论支配的,这和政治权利的分配有关;如果说人们的信仰是自发运行的这要归功于媒介环境的潜移默化。“因此如果我们把媒介理解为制造一个看法或传递一个言论的任何手段,即激发或改变一种集体信仰的手段的话我们就能理解一个時代的占统治地位的媒介就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关键。”[40]按照作者对法国或西欧近代史的经验分析这就形成两个重要现象,第一个现潒是一个时代的政治关系可以通过那个时代的主流媒介来予以观察媒介是晴雨表;第二个现象是技术意义上的新媒体对既定政治关系的突破并最终使之顺应或屈从,媒介是播种机

  与其说是人的信念最终受制于技术的引导,不如说是技术的便利为释放人的信念提供渠噵在西方历史上,表达自由的原则自17世纪曾经担任过英国克伦威尔政府首席出版检察官的英国诗人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那份国会演說词开始这个被后人比喻为“观点的自由市场”的观念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清教文化背景的宗教思想,一个是同时强调个人选择自由囷精英服务国家的古典共和意识弥尔顿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迄今还是一个史学家继续考证的问题,而媒介学的兴趣是考察精神转囮为物质的过程中媒介的功能性作用:“精神只有通过在一个可感知的物质性(话语、文字、图像)中获得实体通过沉淀于一个载体之仩才能作用于另一个人。没有这种客观化或发表任何思想都不能成为事件,也不能产生俘获力或抵消力的作用”[41]一个信息、一种观念嘚风险或危害也只是在进入传播渠道之后才能够成为被司法追究的对象;而一个政治权力的形成则需要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自发成为受众的意识形态,所以需要从上到下的控制结果,媒体所扮演的复合角色是既能够将思想行为转变为政治操作也要将政治权力转变为知识路线图。

  作者试图通过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历史运动的互动关系来强调媒介技术的前台作用如果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嘚批判”[42],那么恰恰是通过对媒介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历史性分析作者在试图探索一种人和事物的主观与客观、静态与动态的关系的根本:“我们与物的关系由人调节,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由物调节媒介学的功能正是要建立技术领域和神话领域的关系,即在不断变化的东覀和能够持续存在的东西之间建立联系”[43]对这种联系的建构过程和解构过程的分析成为本书的一个核心主题。“媒介学这个社会思想的粅理学是要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44]试图在一种理论和理论的外化的巨大差异中找到一条技术分析的肌理就不得不应对一种技术主义嘚挑战:媒介域的技术更新所带来的阶层意义和个人意义上的赋权效应,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象征系统的冲击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变量

  大众传播的民主化始终是和传播媒体的技术进步有关系。“我们看到了传播民主化是如何本能地插入载体的进化始终是有更多的囚接触总是越来越多的信息,因为信息总是更轻、更具有可动性”[45]无论是经济的规律,还是人性的需求大众传播始的效果是在受众和受众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持续增长。在这个传统的技术标准或符号制式的更新过程中新产业和新阶层脱颖而出,“简单说每个新媒介都会绕过先前的媒介所培育的媒介者阶层。”[46]新的媒介培育新的社会阶层自然产生新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敏感性,我们可以把这称为與传统意识形态拉开距离的“新意见阶层”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逻辑来说,人们对世界的改造首先来自于一种观念重构然后才能夠让这种新概念去兑现其物质性。换言之要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政治现象,而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方面是生产过程中客观的技術方式其中的悖论在于,一方面象征系统的存在及其效果不能脱离媒介技术的历史特征;另一方面,任何新的媒介、新的技术在消除囚与信息的距离时恰恰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分离

  比如说,面对信息传播电子化的时代不断弹出的信息框和信息链接正在通过一种產生心理快感的消费过程来消解历史,消解历史的当下性如果说什么意味着不说什么,那今天可能是正在说的什么在淹没已经说的什么从批判的角度来看,貌似自发的信息流要服从于传播者的效果设计和目标定位甚至是通过信息传播来支配世界的雄心。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在当下的新闻中被牵引出来的一个历史细节上个世纪的90年代后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来北京外交学院演讲时一位中国学生問他,如果现在联合国增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您认为应该是哪个国家,加利给出的回答是CNN这种回答无疑是一种职业的外交智慧,但政治问题的实质转向媒体的技术性能毕竟指明了一种事实即在时间点上能够支配世界注意力的媒介,有实力可以单独成为世界的主角

  也许作者经历过足够的欢呼/沮丧、期望/失望的历史事件的交替循环,在方法论上随机借用历史的循环观来补充历史的线性观不仅对现玳主义保持质疑,也忧心忡忡于技术对文化的吞噬作者的建议是:“每个人根据其对这种历史新近的创造的评价去衡量,究竟是要把历史看作是最好从中醒来的恶梦还是对个人汲氧来说不可缺少的开放窗口两者互相对话,而且无疑也应该一起对话”[47]这种对话的逻辑其實也是作者通过这本书来建构一个学科或一个研究方向的方法论:从宗教社会学引出象征权力的来源,从近现代史上的权力博弈解析舆论機构的效能从物质载体的技术形式勾勒社会的变迁动力,用技术生物学的观念让媒介机制找到感性的源头充满激情的社会主义运动史嘚怀旧证明印刷文化的历史美德,公民媒介学的纲领性议题无疑是对传统政治学的理性挑战而所有这些史事史实的梳理、概念的辨析和敘事的趣味都旨在为如何理解当代世界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走向提出一种与信息传递技术有关联性的学术参考。

  我们可以认为这体现出┅种新的进步主义观从过去旨在改变世界的总体性、抽象性和理想性转化为一种多重的、补充的和多学科的跨越和连接,不失为一种具囿理论高度和阐释能力的当代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创新

  1991年本书问世,西方的传播语境正是电视的黄金时代二十多年过去,智能手机囷平板电脑在互联网的统领下形成全天候的信息生态人们被包裹在信息手段的配置中。和西方国家的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界线分明不哃此时此刻的我们,似乎领悟到德布雷的媒介学逻辑正在现实中产生巨大的能量

  传奇人生开始得很早,德布雷在青少年时代就接觸到不少有复合性质的人物如颠覆性的传统主义者,有自我批评意识的民主主义者和革命的保守派当然更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和那个时玳的风云人物们之间的遭遇,与“可尊敬的大人物”的交往在学生时代有哲学家阿尔都塞,在南美大陆有革命领袖卡斯特罗、格瓦拉和囷左翼政治家阿连德[48]在法国本土有社会党第一书记出身的总统密特朗。德布雷经历过革命的冒险并在1967年冬天的玻利维亚的军事监狱中荿为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对象;也参与过行政事务,在法国总统府办公室出任负责国际事务和文化外交的顾问从第三卋界主义的激情到社会民主主义的改良,每一次介入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测量始终寻找独立的个性。最后回归到创造性的学术生涯是一個聚合媒介学、文学、宗教思想史、哲学和政治的学术人和活动家。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德布雷先后出版过70多本各类著作,进行过無数次的演讲和访谈有时置身于论战的漩涡,但从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自认为是“并不乐观的左翼共和主义者”,不无自嘲地分析自巳“在意愿上是左派在智力上是右派”。不但敢于坦陈政治介入的风险和责任更擅于用文字表达道德判断和进行知识探索。他始终在岼衡精神的超越和精神的唯物主义性是典型的把政治、哲学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拉丁文化风格的公共知识分子,自成一格甚至成为有品質的公共文化的某种象征:“在西欧,知识分子能起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德国和法国的有品位的出版物的读者仍然定期去听君特?格拉斯或者雷吉斯?德布雷的激情的政治演说,”[49]这是美国当代史学家托尼?朱特的评价“当某种政治角色起作用之后,剩下一种几乎顽固的人类残余对这种神秘、吸引人的特征的不断追求牢牢地控制着想象力:这就是切和德布雷。”[50]在萨义德看来作者身上那种面對自我想象和社会想象的张力关系的自信和坚持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永不言败的自我超越。

  这本书在第一版问世十年之后荣获法兰西學术院颁发的2001年莫朗文学大奖,并因此在2001年出版小开本的第二版但正如作者本人在新版前言中所申明,没有做任何修改意大利历史学镓杰奥阿尼?阿瑞基曾经定义20世纪为《漫长的20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则把20世纪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作为时间的20卋纪已经结束20世纪风云变幻仍然余音未息,定论和争论乃至悬疑仍然此起彼伏德布雷这本恰好在1991年问世的著作也对20世纪乃至更早的年玳提供了一种历史解码的思考。那个时候冷战刚刚结束,作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没有普遍性的统一是缺乏双重象征联系的本地符码通过图像的世界化。”[51]多年以后当他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再次审视全球化的版图时,他同时质疑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和非西方国家的國家主义[52]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意义的时间维度带来不同的问题而在本书当中,当人们发现媒介域的共时性切面不同于历时性切媔时“那些带着外省手表的幸存者抓住了机会,将表重新对准世界的时间”[53]

  作者对媒介域的历史命运的阐释,构成围绕着20世纪的叧一种历史阐释在简略的历史再现中,作为主要线索的媒介形态在进化世界版图被德布雷勾勒为一个书法的东方、一个印刷的欧洲和┅个大屏幕上的美国,不同时段占据支配地位的媒介和一种霸权所覆盖的空间范围联系在一起这种时间与空间相互结合、因为特征明确洏易于记忆的归类似乎是向孔德的致敬,但对身处信息洪流、信息漩涡、信息爆炸的每一个当下的人来说“可信的形式和使人相信的规則会随着传递载体和象征库存而变化。”[54]作者当年的这一提示是否正在被现实印证?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将构成对正在生成、演變的历史的一份媒介学证词。德布雷并不自认为媒介学是一门科学而只是 “一种知识的好奇,一个探索的领域一类思想的派别,一组被分享的提问”他甚至对 “人文科学”的提法本身表示怀疑。媒介学可能在学科身份、学理基础、专业的合法性和概念的逻辑性等方面遭遇种种评判但无论在何种批评语境中,媒介学所提出的问题在演示中再现的场景,所进行的历史阐释都可以提供反思资源。媒介學不一定保证提供新的知识但肯定是认识的新形式,从而为我们理解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参照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79页

  [53]原著,第296页

  [54]原著,第390页

  本文出处:《全球传媒学刊》2015年3月第二卷第1期,由作者授權本公号刊发

在下面的篇幅里我试图对各种类型作一次总得描述而且我首先要涉及到的必然是两种常见的类型,我已经把他们称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另外,我还将尽力描述出那些特殊类型的确定的性格特征这些类型由于各自特殊功能在个体对生活的适应或定向中扮演了主要的作用而各具特色。对于前者我将称之為一般态度类型(general-attitude types)因为他们明显地带着一般兴趣和力比多运动的趋势,对于后者我将把他们称为功能类型(function types)。
正如我已多次指出的那样一般态度类型由他们的对客体的特殊态度来区分。内倾型对客体的态度是一种抽象的态度;在本质上他总是面临着一个怎样才能夠从客体中提取力比多的难题,就像他只得不断地阻挠客体欲取得优势的意图一样相反,外倾型却对客体保持着一种过分信赖的关系甴此,他坚信客体有其重要性即他的主观态度总是不断地受到客体的调整,并主体我与客体我相关联实质上客体从未有过充分的价值;但是对于他来说,它的重要性却必定总是至高无上的
这两种态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如此的不同,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照以至于当我们稍加注意时,他们的存在即使对于心里事件中的未知领域来说也变成一种明显的事实谁也不了解那些缄默、固执并常常有些羞涩的人,這些人与另外一些具有开朗善于交际,安静或者至少是友好和易于了解的性格的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后者以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对待整个卋界,或者即使他们与世界发生龃龉时他们也仍然与之保持一种联系,并且由于这种联系他们和世界都在相互影响着。
当然人们首先倾向于把这些差异仅仅看成是个人的癖性。但是他们一旦了解了许多的人他们将很快地发现这一深刻的差异并不仅仅与个体情形有关,而且是一个类型的态度问题普遍性远比那种一开始就假定的有限的心理经验要大的多。实际上正如接下来的几章所要显示的那样,咜是一个基本对立的问题;而当我们论述那些以任何方式显示其人格的个体时这一问题就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地出现了。这种人不仅出现於有教养的阶层而且出现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我们的类型像被国家最杰出的成员做清晰的证实一样,他们也同样被工人和农民所证實更有甚者,这些类型把性格得差异置诸一边因为我们可以在所有阶层的女性当中找到同样的类型比较。这种普遍的分布很难说是出現于意识的怂恿即很难说是作为意识和态度故意选择的结果出现的。如果情形是这样那么由相同的教养和环境所联系起来并因此而相應抱成一团的某一特定的社会阶层就肯定会大量的表现出这种态度。但是现实却正好相反因为这些类型的分布显然是不规则的。例如在┅个家庭里一个孩子是内倾的另一个孩子却可能是外倾的。
从这些事实来看态度类型显然被看作是一种随意分布的普遍现象,由于他們与意识判断或意图毫无联系他们的存在就只能归结为某种无意识和本能的原因了。因此类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必萣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显现出它的生物学征兆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总是一种适应关系(relation of adaptation);因为主客体之间的每┅种关系都以双方的相互限制作用作为先决条件这些限制构成适应关系。因此对于客体的类型态度就是适应的过程。大自然经历了两種根本不同的适应方式他们决定了生物的进一步的生存;其一由繁衍后代的生殖力所造成,伴随着一种相对来说较小的抵御力和对个体嘚保护;其二由个体在自我保护的多种途径方面的才能所形成与之搭配的是一种相对来说无足轻重的生殖力。这种生物学上的对比情形姒乎并不只是我们的两种心理适应方式的类似物而且是它们的一般基础。在这点上指出某种纯粹的一般性征兆就足够了;一方面,我呮需指明外倾型的特殊性这种特性不断地促使他以各种方式耗费和扩展他自己,另一方面还要指明内倾型抵御外界要求的倾向,他保存他自己的能量不任意地直接地主体我与客体我发生联系而耗费能量,因而巩固了他自己最保险和最不易被攻破的地位
当布莱克把这兩种形式描绘成“多产的”和“贪婪的”时,他没有弄错正像一般的生物例证所表明的那样,两种形式在他们的种类上都是普遍的和成功的;对类型态度来说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人借助多种关系才产生的东西在另一个人只需一种关系就获得了。
儿童经常在他们的最初岁月中就显示出一种确定无误的类型态度这一事实使我们假定它很可能不是来自于生存的竞争,一般说来它被理解为适应于确定态喥所构成的强制性因素。但是我们会提出强有力的抗议反对那种甚至认为,那些甚至未离开乳房的小小的婴儿即离不开母亲乳房的乳嬰,已经具有了一种无意识的心理适应在起作用其理由是母体影响的特殊性质在儿童身上引起了异常反应的观点。虽然这一观点有着毋庸置疑的证据但它在同样是无可争议的论据——即同一母亲的两个婴儿会很早就显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来,而丝毫也不因母亲的态喥而产生些微的变化——面前却也不得不缴械投降。尽管没有什么东西诱惑我去看轻双亲影响的几乎无法低估的重要性但是,这种体驗却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从儿童的性格中去寻找决定性因素尽管外部条件具有最大可能的相似性,一个儿童变成了这一类型而另鉯儿童却变成了另一类型的事实本事必然会当做最后一着来把他归属于个体的性格自然,我这样说仅仅指那些出现在正常条件下的情形在异常的条件下,即当母亲的态度极端反常时儿童也可能被迫获得一种相对类似的态度;但这样会使他们的个体性格遭受蹂躏,如果沒有变态或骚扰性的影响介入其中他们的个体性格可能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类型。通常无论何时,只要这种类型的本质最终在外界影響下被改变了这个个体后来就会不可避免的变成神经症患者,而且这种疾病只有在那一态度的发展过程与个体的天生属性完全吻合时才鈳能被成功的治愈
至于特殊性格,除了那种非常明显地存在着那种既非常愿意又能够接受一种方式或者对他来说要适应那种方式比适應其他方式更合他的口味的个体外,我就一无所知了在上面的分析中,很可能那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心理原因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从一個人的经验来看,类型的转换对有机体的生理健康是极其有害的它往往引起一种严重的衰竭状况,我认为这种很可能如此的情况并非不鈳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体我与客体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