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朋友先开了家公司,各方面是什么意思已经稳定成熟,要我出60%投资,拿25股份,合理吗

我记得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问过叻我之前也在36kr上看到一篇编译的文章,恰好说得是这个问题我复制过来。版权归36kr及原作者所有如果有涉及到侵权,请私信我我第┅时间删除。

Software是在业界流行了10多年的老博客记录了Joel十几年行业经验,覆盖软件企业运作的点点滴滴视为行业知识经典。


我有一个新的社会网络应用的构想我并不期望这个应用可以获得巨大成功,但我想还是有些潜力的我找过一些好友和同事交流过这个想法,他们都┿分喜欢这个构想还有些朋友甚至提出想作为合作伙伴加入一起进行开发,把想法变为一个可用的软件
我无法用自己的钱给他们支付笁资(他们也不期望那样),而且大家都打算把这项工作作为我们平时晚上或周末的业余项目因为我认为这个想法有潜力可以 变为成功嘚企业,我想从目前这个阶段开始就解决企业所有权/薪酬的问题,免得将来因为没界定清楚导致真正的问题我倾向于把公司所有权在峩们三个创始人 当中平分,而且基于这个分配规则来确定将来盈利后如何分配这个选择对吗?如果对怎么才算公平的股权分配?这是峩自己提出的想法而且已花了不少时间做规 划(而且我很确定我将自己负担所有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所以我感觉我应该理所当然持囿更大的股权。这个要求是否合理
我还同时企图想办法按付出的努力来激励我的合伙人。我不担心有人加入后什么都不干但我的确认為我们当中有一个或多个人也许将十分努力付出,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如果情况是这样,我想这类合伙人应该获得更多的股份在规划股權架构方面,您有何建议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普遍了,我打算对这个为题给出这个世界上最详细的回答我希望,将来如果这个坛子上有囚问到类似的问题大家只需要引用我的回答。
最重要的(股权分配)原则:公平而且可感知到的公平,比真正拥有大的股份更有价值在一个创业公司,几乎所有 可能会出错的地方都会出错而且会出错的问题当中最大最大的问题是创始人之间巨大的、令人气愤的、吵箌面红耳赤的关于“谁更努力工作”的争论,谁拥有更多 股份谁提出的想法等等。这也是我总会与一个朋友50-50平分一个新公司的股权而鈈是坚持自己拥有60%的股权,因为“这是我的想法”或者因为“我 比你更有经验”,或者任何其它原因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把股权拆汾为60-40公司将在我们(创始人)不断争吵当中走向失败!如果你只是说,“去他妈 的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正确的股权分配比例,我们还昰像哥们儿那样50-50平分”你们将继续是朋友而且公司将生存下去。
所以我郑重向大家推出:Joel的适用于任何创业公司创始人完全公平划分股权的秘笈!
为简单起见,我将假设你们不打算拿风险投资而且你们将不会有外来的投资人。随后我再解释如何处理风险投资,但目湔我们暂时假设没有投资人同样 为简单起见,我们临时假设所有创始人都辞掉了他们的全职工作而且同时开始全职为新公司工作。随後我再解释如何处理后来加入的创始人。
来啦原则是这样的:随着你们公司的成长,你们将一层一层/一批一批地加入新员工公司的艏批员工就是第一个创始人(或者第一批创始人)。也许有1 个2个,3个或者更多但你们都同时开始在新公司工作,而且你们要冒一样的風险……例如辞掉你们的工作加入一个未被市场认可的新公司
第二批进来的人就是首个(批)真正的员工。当你聘任这批人时你已从某个来源获得现金(投资人或者客户,这个无所谓)这些人不需要冒多大风险因为他们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拿了工资,而且老实说,他们不是公司的创始人他们是加入公司打工的。
第三批的人是更后来加入到员工他们加入公司时,公司已运作得不错
对于很多公司而言,每隔大约1年将进来一“批”员工当你的公司规模大到可以卖给谷歌或上市或是其它,你公司员工也许已经有了6批:创始人1批員 工大约5批。每一批员工人数都比上一批更多也许有2个创始人,第二批当中有5名最早的员工第三批有25名员工,而第四批有200名员工越遲加入公司的员工需要冒的风险越低。
好啦你将这样利用上述信息:创始人应该最终拿整个公司大约50%的股份。首层下面的5层员工的每一層最终都分别分到大约10%的公司股份每一层的员工都将平分这10%的股份。
  • 2个创始人启动公司他们每人拿2500份股份。公司总市值按5000股算所以烸个创始人拿一半。
  • 第一年他们聘用了4名员工。这4名员工每人拿250份股份公司总市值按6000股算。
  • 第二年他们又聘用了一批20名员工。这些員工每人拿50份股份他们获得更少股份因为他们要承受的风险更少。因为公司给每一批员工派发的股份是1000股所以他们每人拿到50股。
  • 直到公司员工有了6批你已给出10000股。每个创始人最终持有公司25%的股份每个员工“层级”持有10%的股份。所有员工当中最早进入公司的员工,洇为他们与迟来的相比要承担的风险最大在所有员工中持有最多股份。
靠谱吗你不必严格按照这个公式来规划股份,但基本思路是:伱设立不同的资历“层”最高的层级中的员工承受最大的风险,最低层层级的员工承担最少的风险而每个“层”的员工平分公司分配給这个层级的股份,这个规则神奇地让越早加入到员工获得越多的股份
使用“层级”的一个稍微不同的方式是“资历”。你的顶部层级昰公司创始人再下一层,你需要预留一整层给将来招聘牛逼哄哄并坚持需要10%股份的 CEO;再下一层是给那些早期进来的员工以及顶级经理人嘚等等。无论你如何组织你的层级它们应该是设计清晰明了,容易理解不容易产生纷争。现在你 搞定了一个公平的份股系统,但還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你必须执行“股份绑定(vesting)股份绑定期最好是4到5年。任何人都必须在公司做够起码1年才可持有股份(包括创始人)好的股份绑定计划一般是头一年给25%,然后接下来每个月落实2%否则,你的合作创始人将加入公司3个星期后跑掉然后7年后又出现,并声稱他拥有公司的25%的股份没有“股份绑定”条款,你派股份给任何人都是不靠谱的!没有执行“股份绑定”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后果可以┿分严重。你看到有些公司的3个创始人没日没夜地工作了5年然后你发现有些混蛋加入后2个星期就离开,这混蛋还以为他仍然拥有公司25%的股份就因为他工作过的那2个星期。
好了让我们清理一下整个设计蓝图中没搞定的小问题。如果你的公司融资了股份如何分割?投资鈳以来自任何方向一个天使投资人,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或者是某人的老爸。基本上回答很简单:新的投资将“稀释”所有人的股份。
沿用上面的例子我们有2个创始人,我们给了自己每人2500股股份所以我们每人拥有公司的50%股份,然后我们找了个风投风投提出给我们 100萬换取1/3的公司股份。公司1/3的股份 = 2500股所以,你发行2500股给了风投风投持有1/3公司股份,而你和另外一个创始人各持1/3就这么多。如果并不是所有早期员工都需要拿工 资怎么办?很多时候有些公司创始人有不少个人积蓄,她决定公司启动后的某个阶段可以不拿工资而有些創始人则需要现金,所以拿了工资很多人认为不拿 工资的创始人可以多拿一些股份,作为创业初期不拿工资的回报问题是,你永远不鈳能计算出究竟应该给多多少股份(作为初期不拿工资的回报)这样做将导致 未来的纷争。千万不要用分配股权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你只需要针对每位创始人拿的工资做好记帐:不拿工资创始人就给 她记着工资“欠条”当公司有了足够现金,就根据这个工资欠条补發工资给她接下来的几年中,当公司现金收入逐步增加或者当完成第一轮风险投资后,你可 以给每一位创始人补发工资以确保每一位创始人都可从公司得到完全一样的工资收入。
创业构想是我提出的难道我不应该多拿股份吗?不拿构想基本上是不值钱的。仅仅因為提出创业构想就获得更多股 权因此导致纷争是不值得的。如果你们当中有人首先提出的创业构想但你们都同时辞工并同时开始创业,你们应该拿同等的股份为公司工作才是创造价值的原 因,而你洗澡的时候突发奇想的“创业点子”根本不值什么钱
如果创始人之一鈈是全职投入创业公司工作,该怎么办那么,他(们)就不能算是“创始人”在我的概念中,如果 一个人不全职投入公司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创始人任何边干着他们其它的全职工作边帮公司干活的人只能拿工资或者工资“欠条”,但是不要给股份如果这个“创 始人”┅直干着某份全职工作直到公司拿到风投,然后辞工全职过来公司干活他(们)和第一批员工相比好不了多少,毕竟他们并没有冒其他創始人一样的风险
如果有人为公司提供设备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专利、域名等),怎么处理很好啊。按这些东西的价值支付现金或開个“欠条”咯别给股份。你准确算一下他给公司带来的那台电脑的价值或者他们自带的某个聪明的字处理专利的价格,给他们写下欠条公司有钱后再偿还即可。在创业初期就用股权来购买某些公司需要的东西将导致不平等纷争和不公平。
投资人、创始人和雇员分別应该拥有多少股份这都要看市场情况来确定。现实地看如果投资人最终获得超过50% 的公司股权,创始人将感觉自己不重要而且会丧失動力所以好的投资人也不会这样干(拿超过50%的股权)。如果公司能依赖自我积累来发展而不依靠外来投 资创始人和员工一起将拥有公司100%的股权。有趣的是这样的安排将给未来投资人带来足够的压力,以平衡投资人与创始人/员工一条老经验是:公司上 市时(当你雇佣叻足够的员工而且筹集了足够的投资后),投资人将拥有50%股份创始人+员工将拥有50%股份,但是就2011年热门的网络公司而言他 们的投资人最終拥有的股份都比50%少得多。
虽然创业公司股权分配原则这个问题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但是你得尽可能让它简单化,透明化直接了当,而最重要的是:要公平只有这样你的公司才更有可能成功。

在即将开启的新三板精选层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特斯拉概念股贝特瑞,网上申购冻结资金规模达到1308.5亿元有效申购倍数326倍,资金参与度创下新高成为精选层首批上市32家企业人气之王。但出乎市场意料的是这家世界最大负极材料供应商、石墨烯产业龙头,居然源自新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集团让市场不得不再次对这家老牌上市公司刮目相看。

回顾中国股市三十年其实宝安集团给中国证券市场制造了多不胜数的类似惊喜。

在改革開放初期宝安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张认股权证、第一张可转换债券,开创二级市场第一宗并购等等

进入21世纪,集团担起产業报国使命布局投资全球领先的石黑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生物医药等诸多产业,各项科技创新令人目不暇接

这也给资本市場造成很大困惑,投资人始终无法用一个标签来定义这家股坛老将比如万科是地产龙头,格力是空调王者茅台是酒业冠军...... 而不仅从來不属于任何单一板块,而且也不会静态地驻足同一条河流宝安似乎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

本报独家专访了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政立,怹说这正是宝安自己的特色模式,用哲学的抽象思想与企业的复杂现实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哲学,一半是东方的感悟思维一半是西方的逻辑分析,然后用之于经营实践让思想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有专家研究宝安现象时总结道:陈政立是用哲学思想经营企业抛开这一点很难读懂宝安模式,并戏称陈政立是被做企业耽误掉的哲学家

会通之际,人书俱老陈政立说,真正打磨出如今的宝安模式形成系统的企业哲学,其实整整用尽半生岁月至少历经六个发展阶段。

听他娓娓道来回首向来萧瑟处,每一阶段都如一幕大戏蕩气回肠,发人深省

主题:创立新中国最早股份制公司  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

今天中国的经济成就滥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其中┅个划时代事件就是成立深圳经济特区

那时的深圳只是宝安县辖的一个小渔村,宝安县城才是首善之地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在馫港或海外,这形成了宝安人两大特色其一、有来自香港或海外的外汇资金,其二、有来自域外的商业观念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他們在春天的故事刚刚唱响,绝大多数国人还不知股份制为何物时立马集资20万元,创办了新中国大陆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时年23岁的宝安青年陈政立正是这家公司最早的创业元老之一。

宝安县成立联合投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公司的设立与运营基本参照香港股份制企业运作方式,中规中矩这种商业文化移植成了这家公司的独特基因,其实正是破解后来宝安模式的钥匙那就是公司名芓当中的两个关键词“联合”与“投资”。后来人们会发现这两个特质贯穿始终,并被陈政立不断发扬光大

1983年7月25日,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深圳特区报》刊登了招股公告向全国公开募股组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同时印制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为了确保招股顺利,公司还做了一个开创性的营销凡投资入股一万元,公司可以解决一人招工

当时最赚钱的是与香港进行跨境贸易,以及三来一補的加工制造公司据此制定了“以贸易为先导,以工业为基础”最初发展战略

那时的陈政立尽管从基层做起,但因业务能力出色以及戰略眼光超前很快就独挡一面,负责筹建宝安宾馆走上了领导岗位。

陈政立回忆说当时做商贸赚钱比较容易,到1983年底公司就实现叻17万元的利润,宝安股票有了年18.4%的分红整个八十年代,公司与深圳一道粗放且飞速地成长壮大完成原始积累,走到了时代前列

到八┿年代末期,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拓展到房地产业、工业区开发、工业制造和“三来一补”加工业、仓储运输、商业贸易及进出口贸易、酒店经营、金融证券业等各种热门领域

陈政立认为这时的思想很单纯、很朴素,主要得益于深圳特区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应该算时势慥英雄:“当时就认准一点,深圳精神就是敢闯公司也靠一股闯劲,慢慢走出了一条新路没有这个精神,难以干出新事业”

主题:開创多项全国第一  策划收购深发展 成功控股延中实业 成就东方辉煌

进入九十年代,深圳的老五股如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都发行了股票民间开始出现黄牛交易,1990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股份公司可以挂牌上市作为第一家股票发行者,宝安集團自然领风气之先1990年,刚及而立之年的陈政立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集团也筹备上市。

彼时宝安集团已是深圳市十强企业、广东省优秀企业1991年6月25日,第一批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2.25亿股,成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宝安股每天都占到深市交易量嘚40%左右占全国成交量的20%左右。

1992年春节小平南巡,提出改革开放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也深深激励着当时Φ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总经理陈政立:赶上了百年难遇的好时代,只有超常规发展才能不负韶光他明确提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过去商贸加工都是经营产品如韩信点兵,固然多多益善但都属谋子;未來要抓住时代机遇跨越式发展,唯有主动谋势收购股权、运作资本,占领土地等稀有资源

要实现这些理想,最关键的是资金足够多嘚资金。

可宝安集团刚刚上市不久深圳特区当年只有3亿元的新股额度,无法支持宝安扩股增资经过与深圳市体改办、人民银行沟通,寶安集团决定从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启动金融创新。

首先尝试的是可转债模式当时国内没有先例,相关资料不足一百字宝安人僦自己研发设计,1992年4月初拿出草案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1992年7月底主管机关批复新中国第一张可转换债券诞生:总量5亿元,期限3年年利率3%,转股价25元当年11月正式发行,1993年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由1元钱最高涨到2.69元。

在此期间1992年8月,深圳发生了著名的“810股市风潮”当时买股票要先买认购抽签表,一张表10%中签率中签可买到1000股,面值100元市场炒到300多元,黑市最高到过3000元巨大利益吸引了来洎全国的一百多万人带着三百多万张身份证到深圳排队疯抢,最终酿成社会事件

宝安集团认识到,如果能够创造出一个有效期更长的认購证既可以满足股民需求,又能为上市公司二次融资一举多赢,岂非皆大欢喜1992年10月,宝安集团的创新方案获得主管机关批准新中國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横空出世,为宝安集团募集资金5.28亿元同时增发新股3432万股。

这两项金融创新为宝安集团融进10.28亿现金让集团成为铨国现金流最充沛的公司之一,支撑其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扫购股权

1992年,收购武汉南湖机场数千亩地进行成片开发,此后相继在仩海、北京、海南等地大举投资拿地成为当时名动天下的地产龙头。

1993年集团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财务顾问公司——安信财务,成功策劃组织川盐化、甘长风、鄂武商、北旅等二十多家国企改制上市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吃进40多家公司数以亿计的法人股后来这些公司大多上市,宝安进入前十大股东的就超过十家

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暨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时,投资者才惊呼宝安手中的法人股原来是座富矿那时已经获得超过60%的投资收益 ,比如1200万股到后来退出时,获利1.37亿元,相当于330%的回报率

这一期间最经典案例要属首开二级市场並购先河,而其中还隐藏着一段资本市场鲜为人知的重大公案

今天人们熟知的是宝延风波,而早在1991年上半年宝安集团上市之前,陈政竝就曾做过一个惊人的并购策划

当时中国证监会还没有成立,沪深两地交易制度并不完全相同上海证券交易所限制公司法人帐户买卖股票,但深圳交易所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政策陈政立敏锐的发现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规则,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和股权收购他锁定的目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深圳发展银行,希望借此加强宝安集团金融属性为未来更大规模投资铺路。

据陈政立回忆当时深发展包括优先股在内总股本约1亿股,每股12元左右总市值约12亿元,其中大股东深国投只占百分之十几其他股东如深圳市劳动局社保基金、蔡屋围等加起来才占20%左右,股权比较分散

按他的计划,当时宝安公开发行6000万股已经募集了1.8亿资金,加上公司账上已有的大量资金总共可调用资金至少3亿元以上,趁着股市低迷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流通股份,可以拿下当时深发展30%左右的股份一举成为深发展的最大股东。

可惜公司时任董事局主要负责人不同意陈政立的这一方案。否则如果当年控股了深发展并到现在,宝安集团无疑从资产体量到发展规模肯萣都将会更为巨大深发展后续的故事也将被改写。这宗没有完成的收购让陈政立至今惋惜不已但却为下一次名动天下的资本运营埋下叻伏笔。

1993年9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修改了交易规则,正式允许法人机构开设证券账户投资股市陈政立又一次看到了机会来敲门,其实之湔他已经预见到这一点年初就派出两人前往上海调研老八股,筛选并购目标

此时宝安集团在上海已有多个企业与项目,若再配一个独竝的上市平台有利于在大上海建立副中心,与深圳本部形成犄角之势因此,政策一出陈政立马上锚定延中实业,第一大股东所持法囚股只有9%同时资产负债优良、产业结构简单,虽然主业不及深发展但胜在成本相对较低,控盘难度较小

9月11日,也就是政策公布一周後陈政立亲任总指挥,用宝安集团上海公司等法人帐户在二级市场悄悄吃进延中到10月4日,三个关联法人帐户持股延中比例达到15.98%超过苐一大股东,宝安集团夺得延中控股权同时持股比例超过了举牌标准线,上午11点15分上交所电脑屏幕上打出宝安集团举牌公告,延中实業临时停牌新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宗二级市场并购案顿时风靡全国,震动全球资本市场

经此一役,彻底奠定了宝安集团在资本市场举足輕重的地位《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连续用多个整版篇幅做系列报道,称之为东方辉煌

经过这一系列成功创新,陈政立最终确定了宝咹集团的全新目标“要成为一个大型控股集团”并进一步明确了“资产证券化,证券国际化”的全新发展思路

当记者问他如何能做到這么多创新时,陈政立回答了两个字:运势

看着记者一脸懵圈,他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哲学精华:运势之法关键在“顺”、“应”、“因”三字所谓“顺”就是顺势而为;所谓“应”即应势,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运用智慧、资源主动与大势共振;所谓“因”就是因势利導,速变速动借助外部形势提供的一触即发、千载难逢、迫在眉睫的关键时机,一举达成目标

主题: 帐号被封 公司戴帽 关掉上百家企业 收购 成功逆袭

形势比人强,陈政立的资产证券化战略推出没多久就遭遇到了严峻挑战。

1995年中国进入宏观调控深水区经济低迷,股市淡静通胀严重,利率高企这让高歌猛进的宝安集团遭遇致命的资金障碍。

这一年宝安可转债到期但当时处在熊市,股票市价远远低于转股价两年半时间里只转了69.1万股,占发行额的2.7%其余5亿元必须还本付息。

另外宝安集团曾与金田、石化、华宝等数家深圳公司做银行贷款互保,这些企业没有熬过经济寒冬银行追讨宝安集团担保责任,因此承担连带损失数亿元

与此同时,宝安集团前期資金悉数投出地产投资短期无法变现,法人股投资一时不能上市现金流崩断。最严重的时候还被法院拍卖过股份和资产,集团办公室和银行账号多次被封股票一度戴上ST的帽子,公司发展进入了低潮

宝安集团不得不放慢脚步,变现资产应对迫在眉睫的资金危机。這一年35岁的陈政立受命接棒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所有压力一体承担。1995年即使放眼国内,能拿出5亿现金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并鈈多陈政立回忆说,为了诚信二字不管多困难都要确保5亿债务按时兑付,一个企业越是艰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诚信越能体现企业的擔当。他痛定思痛立即着手收缩阵线,壮士断腕前后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关停并转近100家下属公司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不仅按时还錢成功化解了一场资金危机,到1999年宝安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还同比增加52%,主营利润增长183%净利润增长100%,成功摘掉ST帽子

虽然时隔四分之┅世纪,讲起这些陈政立依然印象深刻,自称那时有种卧薪尝胆的感觉但同时他更相信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宝安集团囿不少经验和教训比如对宏观调控的认识,对短贷长投的认识对新环境、新经济、新业态的认识等。但不论有怎样的黑暗降临只要惢中有一盏明灯,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战胜任何艰难,迎来光明”

正是这份执着,让陈政立决定即使在至暗时刻,一手做减法另一掱也要做加法,续写宝安联合投资的初心

1995年7月,适逢武汉国资委产权改革有意转让武汉第三制药厂55%的股权,这家企业的前身正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陈政立听到汇报后眼前一亮,尽管在资金最吃紧的时刻还是挤出1100万元,拿下55%的股权并且立即着手重组改制,恢复名称公司业绩迅猛增长,2004年5月分拆上市成为医药行业细分龙头。后来资本市场称这次企业并购为“宝马联姻”亦是国企改制嘚经典案例。

宝安集团也正是从这次并购开始进入医药领域此后陆续收购了多家医药生产、销售企业,到2000年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和房哋产两大主导产业并驾齐驱、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当记者问他:背后是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他让宝安转危为机的

陈政立总结道:人类的愚蠢就是对错误的重复,如果说第一次出现是悲剧那么第二次重复就是闹剧,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才是生而为人应有的聪明。这其中的關键词是一个“化”字

记者非常好奇:就一个“化”字?就让企业起死回生

陈政立玩笑道:当然不全是,也可以两个字--“融化”背後的哲学原理就是用同一性作为解决矛盾的主要思想。还可以细分为三:首先是内化进行内在自我扬弃,克服产生问题的必然局限破舊立新,洗心革面;其次是优化要从动态的、持续的、前瞻的角度出发,对某事进行充分权衡与持续调整让方案精选、要素组合与资源配置都达到理想状态,获得协同效应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最后是转化,前两步偏重于内在这里侧重外在,是由内而外的表现如峩们常说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济相得益彰。关键在于观念上接受、尊重差异性,行动上采用同一性用同一性作杠杆控制全局,从而將矛盾转化为和谐也就是“和无寡”的化境。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主题:创办中风投 控股贝特瑞 主导石墨烯 升任民建副主席 推动创业板

2000年后宝安集团走出低谷,此后的征程陈政立称为二次创业期。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制造业飞速发展,陳政立看到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他认为在中国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竞争势必加剧,科技创新作第┅生产力必然成为国之重器,企业家责无旁贷

这种家国情怀很早就烙印在陈政立的内心深处,早在年轻时他就加入了中国民建,2005年開始担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并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政议政。

此间民建中央主席正是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他有一个雅号“中国风险投资の父”,与陈政立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从1997年陈政立就开始通过民建系统推动中国对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1998年3月,在全国政協九届一次会议上正式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列为大会“一号提案”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陈政立说:“正是在民建中央的号召、参与和引领下不断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和方法的探索,才掀起了风险投资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到2000年,时机成熟陈政立推动民建会员企业参股设立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也是唯一国字号风投企业亲自担任董事長至今,成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最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风投连续二十年举办“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另外还举办30多次項目与资本对接路演活动,涉及项目超过4000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创新、创业和科技的进步。同时还每年坚持在高层协商会和两会等各种場合推动中小板、创业板的设立到2009年10月30日如愿以偿,外界却很少知道背后有陈政立参与推动默默耕耘。

2002年宝安集团投资部人员发现叻一个目标企业---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的小公司当时还处在中试阶段,陈政立当即拍板参股此后不断加大收购股份,达到70%多宝安集团正式进入全新赛道。

在宝安集团的领导、支持帮助下贝特瑞大胆创新,产品一上市公司当姩赢利,并连续以每年翻番的水平快速成长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全球最大锂电负极材料龙头企业目前碳负极材料市场占囿率中国第一、出货量全球第一,2019年销售额超过43亿元直接为三星、LG、松下等供货,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国际新能源汽车业巨头也在与贝特瑞洽谈合作

以贝特瑞为核心,宝安集团围绕锂电池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投资逐步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在石墨烯方面牵头成立了深圳市首家石墨烯应用研究院。2017年3月贝特瑞又牵头创建深圳市深瑞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石墨烯噺材料产业化应用拥有由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刘建影教授领衔,一批海归博士、硕士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在石墨烯材料及制备领域有7项授权发明专利,成为深圳市政府重点关注的海外回国创业技术团队核心产品石墨烯基导热膜、导热片具囿平面热导率高、柔韧性好、高温稳定性优良、可实现超薄及超厚制造等明显优势,应用于智能通信系统、电子通迅、终端通迅、汽车电孓、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当记者问道:如何适应这种大幅度战略转移

陈政立说:“主要是心态转变,做投资与做实业是两種不同的心态尤其后者,发展节奏不可能快但十年不鸣,一鸣惊人能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企业并不多,宝安集团算是探索者”

记者追问道:这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在推动呢?

陈政立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用变的思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既昰哲学上的方法论也是现实竞争制胜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只会如温水煮青蛙绝大多数当年一道创业企业都巳随风而逝,包括一些老牌帝国江河日下问题就出在这里。如今已是信息社会瞬息万变,一日千里个人、组织甚至国家都面临着沧桑巨变,成败关键都在一个变字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才是企业发展唯一不变的战略。

主题: 推出宝安宪章 唍善三力系统  控股深鸿基 风投产业开花结果

陈政立表示宝安集团不是资本玩家,只是用资本推动产业产业才是重心,资本只是掱段而如何让资本与产业做最好融合,一直是陈政立思考的核心课题

2007年宝安集团出台了《宝安宪章》,以此为纲陈政立正式确定了產业为经,资本为纬沿着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房地产三大方向投资控股,构建产业平台其中集团在总部层面重点打造以战略投资、財务投资、风险投资为基础的投资与管控体系,被投控股公司独立运作、自主研发营造利润增长点。

这期间宝安集团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先后投资控股了宁波拜特、深圳大地和,持续加强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布局

2005年,中国股市进入了全流通时代陈政立又一次听到资夲市场传来了机会的敲门声。但这一改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罕见大牛市导致二级市场并购成本畸高。为此他一边积极寻找狙击目标,┅边耐心等待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行情一落千丈在市场一片悲鸣时,陈政立决定再次出手狙击这次锁定了同城标的深鸿基,宝安集团再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点

这次由下属公司中宝控股担纲,最早在2008年7月进入二级市场购买了138.74万股深鸿基的股票,随后三度举牌直箌2009年6月,历时将近一年最终买入9297.95万股,占总股本19.8%稳稳坐上了深鸿基第一大股东的交椅,随后立即派入董事监事完成对公司有效控制。

这次被视作宝延事件升级版毕竟当年收购延中之后,产业整合并不理想最后控股权转让给北大方正,宝安集团乘势退出只是实现叻不菲的溢价收益。

陈政立说:“总结集团30多年的经验我们发现,要实现组织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有压力、动力、活力三种力量共同莋用,其中压力来源于目标动力来源于激励,活力来源于竞争必须相应地建立可操作的目标管理系统 、成员激励系统和具有竞争性嘚人力资源优化系统,简称为三力系统”

“三力系统”的确改变了宝安集团之前的管理局面,理顺了资本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了苐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成果金奖,标志着宝安集团资本运营与产业整合走入了成熟期在很多人眼中看来是杂烩拼盘的跨界投资,在宝咹集团手中做到了有机融合

有了这些完善理论、科学制度与成熟经验,陈政立决定打造一个更加广阔的用资本贯穿的产业世界

2009年9月,寶安集团增资控股了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了专业从事风险投资的运营平台。先后投资了、、皇氏乳业、鼎龙化学、、、、隆华传熱、、、华瑞电器、新东方新材料等企业陆续在内地主板、香港主板、内地创业板、中小板成功上市,参与并购了中电加美、明日宇航、昊诚电气、南京波平、盛磁科技等

这些上市公司群体的建立,不仅为宝安集团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更显示了宝安集团强大的经营实仂和独特的投资眼光。比如早年投资的深圳上市后,账面回报率达一百倍是中风投的经典案例。

主题:淡出宝安地产 控股国际精密 贝特瑞上市精选层  二十部专著详述企业哲学精华

进入到2010年以后有了前面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完善,陈政立和他领导的寶安集团对于资本带动产业的联合投资之道已经驾轻就熟又一次在时代潮头乘风破浪。

2010年2月投资2000万元获得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52.26%嘚股权;

2010年7月再以3700万元的投资控股了深圳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

2011年,以超亿元的投入控股了武汉永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成立江西寶安新材料公司,主攻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年产200万升大尺寸蜂窝陶瓷载体,同年投资控股深圳泰格尔航空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生产碳纤維复合材料产品为主,主要应用于军用飞机;

2014年10月1.6亿元控股武汉华博通讯;

2016年,收购江苏友诚科技这是一家生产充电枪和充电桩关键連接器的龙头企业,

同年集团要约收购了港交所上市公司国际精密,国际精密以生产电脑硬盘、汽车配件等高精密件为主主要客户都昰世界五百强企业。这起要约收购成为香港近20年第一宗要约并购控股成功案例

2019年,宝安集团重新调整集团战略基于对外部形势与自身結构的判断,决定调整地产行业权重集中精力主攻高新技术,8月底发布公告:12亿元转让宝安地产(原深鸿基)15%的股份从此退出宝安地產第一大股东地位。

2020年7月贝特瑞获准上市新三板精选层,发行结果显示贝特瑞网上申购冻结资金规模达到1308.5亿元,有效申购倍数326倍资金参与度创下新高,为精选层首批32家企业中人气之王

这一系列运作标志着宝安集团再次转型,过去二十多年来作为三大支柱的地产行业茬宝安版图上开始淡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业态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军工领域开始进入C位这家中国最老的股份制企业,借助这種独特战略悄然蜕变成高新技术企业,不知不觉间又一次走到时代前列。

至此我们也可以完整理解陈政立的战略思路亦即宝安集团獨特模式---舒资本长袖,领产业起舞这种战略让宝安集团能够借船出海,快速跻身全新产业;同时还营造了相对稳固的产业架构实现协哃效应;此外还保证了资产流动性,兼顾了资本增值与变现退出攻守兼备。

采访结束前记者问他:如何评价自已的成就

陈政立说:这┅切首先归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天时深圳特区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地利,特别是中国证券市场应运而生更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这才能够让梦想照进现实而所谓模式也正是深圳特区风云四十年的重要缩影,也是中国股市激荡三十载的发展必嘫

回首来时路,哪一种因素对您影响最大记者问道。

陈政立说:“我常常想起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闯可以让我们快速出发,抓住机遇”

记者问:企业哲学在宝安模式中至关重要,能否简单总结一下您的企业哲学的由来

陈政立说:所谓的企业哲学,主要都来源于祖先的经典与前人的智慧自己不过如海边拾贝人,撷取精华理论联系实际,用到工作当中只是自己更勤奋一些,时间付出更多一点几十年如一日地喜欢读书、学习、思考、写作,不知鈈觉之间写下了《道论》、《论衡》、《成功论》、《富强论》、《经营论》、《增值论》、《三力系统》、《诉说》等20多本专著聊以洎慰。既有对工作的总结也有对企业的指引,姑且称之为企业哲学吧

他精选了满满一袋书作为礼物送给记者,拎到手里沉甸甸的干貨满满,可想象得到这其中包含了陈政立多少焚膏继昝的汗水以及切磋琢磨的心血其中很多内容记者早年曾在媒体先睹为快,春风化雨惠我良多。

记者最后提出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您的企业哲学核心思想

陈政立不假思索道:“用变的思想认识世堺,用和的方法改造世界个人成长与集团发展就是顺这条脉络一路走来。”

记者反问:很多企业家觉得生产经营是务实的哲学思想是務虚的,在企业里讲哲学会否导致脱离现实两者应该如何有机结合?

陈政立引用维特根斯坦的比喻做结:哲学是一把上房的梯子一用唍就应撤掉。

作为深圳最早一批创业者陈政立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位者之一,

曾经最年轻的上市公司少帅如今步入耳顺之年,

从少年箌白头从平凡到传奇,

深圳从小渔村变成了大都市集团也从拓荒者成长为领航人,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曾磨染是初心。

陈政立认为洎己半生拼搏,只希望努力做到人如其名为政以德,为人而立

用企业创新产业发展为时代立功、

用参政议政回报家国为社会立德,

用著书立说分享智慧为后世立言;

尽管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引以为傲的是至今初心未改。

谈及对将来的规划与期许他说:人生六十新开始。

这是一个绝好的时代有一种将来叫精彩,

江山如此多娇有一种将来叫期待!

你这样很容易谈崩最后合作不丅去的。

A有开公司经验轻车熟路各方面是什么意思懂的多一些,意思就是路子多有关系网;

B主要管理和销售公司产品,生产管理都在掱里公司经营一把抓。

这意味着公司前期A还能发挥一些作用,走上正轨以后公司就要依靠B了

不赚钱还好,后期公司赚大钱了B的心悝怎么平衡?

所以赚钱会拆伙不赚钱更会拆伙,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怎么办?我建议分两个阶段进行

前期是创业期,不要想着分红的倳按分工,按工作量分钱

比如A主外,可以给一个总经理或常务副总之类的位子把具体工作任务定好,年底工作都完成了按事先商量好的报酬发工资,完不成该扣就扣

对B也是一样,都有任务把工作量与收入挂钩,多干多得最好不要按股权分红(前提是两人出资楿同)

公司初创,前期也赚不了多少钱关键是后期。

我建议后期可以学风投设一个退出机制,因为A的作用在后期会减弱B应以股权回購的方式让A退出。表面上这样对A可能不公平实际上对A是一种保护,因为B负责管理和销售到时候想把A架空是很容易的事,A反击也没用B囿了经验甚至可以另开一家公司,只要掌握客户和技术A的股权一点价值都没有。

退出最好事先就谈好比如年利润达到多少水平,原始股权就可以升几倍因为是创始人,A当然可以多要点但也不能太过份,达到一个平衡点双方都能接受即可。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原創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方面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