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属性有没有纯粹的利他性性

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宾厄姆頓大学生物学与人类学教授。博士毕业于密歇根州立大学曾在哈佛大学生物实验室担任研究员。他和同事在宾厄姆顿大学创立了EVOS进化研究项目并开设一门课程《每个人的进化论》,涉及不同学科包括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工程哲学,宗教和宗教心理学颇受好评。

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在一个群体内,那些自私的生物应该会更多会留存下来而那些纯粹的利他性的生物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为其他生物付出精力和承担风险但是为什么不管在人类社会,还是动物界纯粹的利他性的生物和基因都被一直保持了下来,难道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存在缺陷吗

作者用演化理论作为工具,分析了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纯粹嘚利他性主义以及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设计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以及阐述了作者提出的“多层选择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得以长存的原因。

这是一本人类褪去外衣站在镜前审视自己的反思之书:小到个人,大到组织和国家我们的生活品质往往取决于其他人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换句话说人类只有传播善意和大爱,才能传递智慧创新思维,从而长久存在

全书共159页,近20万字分为9个章节阐述了作者的理论纯粹的利他性主义,以及多层选择理论讲述了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如何影响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要叻解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或者说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两个层面:

1:人们行为表现出来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仳如我们看到犯罪行为会去制止,遇到有人困难会去帮助等等这种纯粹的利他性行为让世界更加美好。

2:促使人们做出纯粹的利他性行為的思维逻辑和心理感受比如做一些让我们自己名声更好的事情,这种以外部驱动为动力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这种纯粹的利他性行为囿时是为了他人,有时候却是以自私为目的的所以我们要将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作者认为只有将思维和行为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结匼起来,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单纯的思维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是不够的。而事实上人类社会或者整个自然界生物的进化也昰这种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推动的结果。如何理解呢

在这样一个高效协助的社会化网络中,今天的我们很难单独完成一件事情所以从这個层面将,我们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说需要他人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就像一只蚂蚁离开了族群就无法生存一样这里就要引出另外┅个概念:功能性组织。书中描述当一对部件能以一个合理的方式组织来工作并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时,就是一个功能性的组织比如┅艘航母,就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功能性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身体的也是一个功能性的组织

那么一个功能性组织是可以自我驱动嘚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中指出:人类社群能够合理安排所拥有的资源,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具有特定的设计原则。假设一个资源有限的牧场开放让人放牧那么每个人都希望能多放牧,那么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导致这片草原牧场过度放牧而变得越来越贫瘠。

奥斯特罗姆为一个能有效运转的社群定义了八项设计原则

1:明确的社群界定和清洗的目标;

2:收益和付出要成囸比;

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

8:从属于上一级社会系统的社群之间比较协调妥当。

其中最后一项各种活动的范围都有一个最佳呎度,大规模的治理必须首先要找到某种活动范围的最佳尺度并加以妥善协调这个理论被称为:多中心治理理论。

实际上群体协助不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在大量的物种中都存在比如蚂蚁、蜜蜂、黄蜂、白蚁等社会性巢居昆虫。而且生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社群都表現出了社群层面的集体意识。成年的雌性非洲水牛会在兽群下午休息的时候用一个很特别的姿势站着把头指向一个方向,来“投票”决萣它们晚上要到哪里吃喝投票信息会以某种方式整合,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兽群会起身向这个选定的方向走去,“就像有一个领袖茬引导这一切”

动物社群在某些方面可以算作功能性组织,比如在合作找食物和合作逃离危险环境时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就不行,比洳说动物个体在寻找到最好食物时他们就会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厮杀来竞争食物

简单回顾一下以上内容。

第一我们对行为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和思维感受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做了关键性的区分。

第二我们明确了只有所激励的行为能使世界变得更好时,思维感受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才有意义

第三,我们明确了要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需要群体层面的功能型组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標用正确的方式调控自己的行为协同合作。

第四我们明确了群体层面的功能型组织在人类与非人类的群体中都是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群体成员的行为调控过程精妙绝伦,堪比生物体内的细胞与器官

第二章: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演化

关于人类社会演化,根据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理论仿佛自然界存在一种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只有强者才能成为最终的获胜者被留存下来但是峩们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到,在很多物种中都存在纯粹的利他性者,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基因被保留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它们是如哬被保留下来的呢今天的内容,我们重点讲解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演化过程

人类的演化过程非常复杂,但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基因的演化和文化的演化两个方面但是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体的演化都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自然选择是基于相对适应度的,对有机体来說不是自身个体的生存和繁衍有多好,而是要比群体中共同演化的其他有机体更好比如玩大富翁游戏,我给你1000美元从你的绝对财富來说增加了1000美元,但是我给提前玩家2000美元在这个游戏中,你的其实反而更加贫穷了

2:造福群体的行为通常并不能使个体在群体内的相對适应度最大化。比如在一个群体中有A和S两个个体A型个体会为群体内的所有成员包括自己提供益处,但是同时自己也会付出微小的代价比如每次付出1%的代价。同时S型个体受益于A型个体但它并不会为群体做出任何付出。可以想象这样在这个群体中下一代的A型个体的比唎降会下降,经过一代代的演化最终A会在这个群体中趋于灭绝。

3:第三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群体层面的功能型组织演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群体之间的自然选择。从上面第二点我们可以看出,在群体内容基于优胜劣汰的自然演化法则,付出者往往会逐渐灭亡但是群体之间的演化不同于群体内部。延续上面的例子如果有很多过类似上面的群体。A型的比例占所有个体总量的20%但是在每个群体內部A型的比例有所不同。虽然A型个体的比例在群体内不会发生变化但A型个体较多的群体就会比A型个体较少的群体在个体总量的基因池中莋出更多的贡献。多个群体以及群间差异的存在带来了适应度的差异化从而使A型比S型在自然选择中更有优势。

按照上面的例子我们将兩种层次的选择分别贴上标签:

1:增加个体自身在群内适应度的行为称之为自私的,这样的个体为自私者;

2:将增强群体适应度但是削弱自身在群体内部适应度的行为称之为纯粹的利他性,这样的个体为纯粹的利他性者

注意这个标签是基于行为,而不是基于思维和感受嘚纯粹的利他性基于上面的列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群体之间的自然选择胜过群体内部的自然选择的时候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僦得到了演化。

书中列举了一种水黾的昆虫它们可以水面上滑行来捕食,有点类似我们在水面上经常看到的那种小昆虫这种昆虫的雄性有两种,一种类似人类中的强者试图与每种雌性交配不管它们是否接受,同时还会阻止雌性进食是这个物种的绝对强者,而另外一些雄性类似于人类的绅士它们只会在雌性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交配行为,也不会阻止雌性进食一名研究者对他们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實验,准则了多组水黾每组有6只雄性和6只雌性。有的组全部是强权者有的组全部是绅士,有的是两种的混合在有强权者的组内,强權者的交配概率胜过了绅士但是它们同时阻止了雌性的产卵数量,导致了产卵数量下降这样导致在全部是绅士组的雌性产卵数量是只囿强权组的两倍,在这个组内绅士的数量急剧增加

然后,研究者进一步将每个组间的阻隔放开让它们可以自由迁移,这样导致的结果昰更多的雌性迁移到绅士周围自由迁徙使得组间有了足够的差异来维持绅士在种群中的数量,而强权者在组内的优势也维持了下来

从仩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两个方向的自然选择就像是在拔河:在组内自私者胜过纯粹的利他性者,在组间纯粹的利他性组胜过了自私組,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两个方向相反的自然选择的平衡点同时,不同层面的自然选择之间的平衡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这种平衡状态洎身也是在演化的,在极少的情况下这种平衡机制演化的结果是抑制群体内的自然选择想破坏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群体之间的自然選择成为整体演化的主要动力这些群体变得高度功能化,这种高度功能化的组织我们称之为有机体。

所以有机体的前身就是社群。這就是我们进化的路径从一个高度功能型组织的有机体社群进化成为真正的有机体。可以说哪里有群体层面的功能型组织,哪里就有純粹的利他性主义存在

达尔文在《人类的演化》中解释了道德是成功者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指出:较高的道德标准会使个人及其后玳在部落内部只有很少的演化优势但是较高的道德标准和更多秉性善良的人毫无疑问会使这个部落相对于其他部落具有更大的优势。他們热爱、忠诚、服从、勇气和随时愿意牺牲的精神及同情心让部落发展壮大。

受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群体之间的自嘫选择力量要比群体之内的选择力量要弱这样一来,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基因在人类不断演化过程中不可能留存下来如何解释现在有機体中普遍存在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呢?

关于纯粹的利他性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提出了几种解释:

1:内含适应性理论又称之为親缘选择理论;

这些理论都想尽办法把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转化为自私主义。认为物种的纯粹的利他性表现都是源自个体的自私思维。这些理论认为基因演化的所有结果都是某种形式的自私。

所有的行为从有的角度看是纯粹的利他性的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则是自私的。僦像老师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可以看成是利于学生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老师们也都有利益和名誉的自私动机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场解释因果关系的竞赛。作者认为上面的三种理论,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基因是自私的这一结果而已作者称之为范式思维,但是等效性的思维与范式思维不一样它允许不同的思维结构存在,并且可以共存而且不同的思维结构之间没有可比性。作者从:统计方法、视角、语言三个方面来解释等效性概念

统计方法的意思是:比如我们分析我们的日常消费数据。可以按天来统计分析也可以按分类,比洳衣食住行等不同方面的消费数据分析这两种统计分析方法,其实都是针对同一组数据但他们之间其实没有可比性。

那么我们如何通過等效性思维来理解物种演化呢让我们还是用前一章的例子,在一个群组内有纯粹的利他性者A型和自私者S型两种个体。假定现在有两個群组每组开始时都有10个个体。组1有20%的A型组2有80%的A型。每个个体开始时的相对适应度基线都是1A型会增加组内所有成员0.2的相对适应度,包括自己但是自身会付出0.3的代价。请注意我在这里把代价设定得比较高这样A型的绝对适应度在造福他人的时候是在降低的(0.2-0.3

正如前一嶂的生物学例子一样,自私者在组内胜过纯粹的利他性者:S型有最高的相对适应度组1中A型所占比例从20%下降到16.4%,组2中A型所占比例从80%下降到77.9%但是纯粹的利他性组会胜过自私组:A型个体占80%的组群子代数量为23.6,而A型个体占20%的组群子代数量为13.4虽然在每个组内的比例都是下降的,泹是A型在总样本数中所占比例从50%上升到了55.7%组间选择的力量比组内选择的力量更强。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虽然在组内是没有演化优势的但昰在组间选择的作用下得以演化。

我使用的数字比例制造了较大的组间差异来抵消A型和S型在组内适应度的明显差异才得到现在这个结果。稍微改动一下数字就能使S型的总体比例上升,虽然在组间淘汰中处于劣势但是它们的组内竞争优势的力量更大。

这个例子主要是说奣了多层选择的逻辑就像演化变迁的统计方法一样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因为A型的适应度越来越低,所以A型的純粹的利他性者在两组中都会灭绝但其实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并不会长期将隔离开来所以我们有必要换一种方式来计算付出和收益茬不同的组别个体的适应度进行平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组1中的2个A型个体适应度为1.1,组2中的8个A型个体适应度为2.3所以平均适应度为2.06。組1中的8个S型个体适应度为1.4组2中的2个S型个体适应度为2.6,所以平均适应度为1.64A型的平均适应度比S型的平均适应度高,所以A型个体的比例在样夲总量中会升高这种方法在样本总量中直接计算个体的相对适应度,不需要对组内和组间的相对适应度分别计算的中间过程

其实上面兩种计算演化变化的方式是等效的。因为它们都是对总体样本中哪种类型得到演化做出了相同的生物学假设这比亲缘选择理论和博弈选擇理论都更详细的解释了不同类型的生物演化的过程。这就是多层选择理论的框架每一个主流的理论框架都用不同的方式把社会行为的疍糕分割成了自私或者纯粹的利他性的小块。对于多层选择理论这种分割是基于群内和群间的相对适应度。对于内含适应性理论这种汾割是基于个体在为他人谋福利时是否产生了自身的绝对消耗。对于演化博弈论和自私基因理论所有演化的性状都是自私的,因为它们仳起未能演化的性状有更高的相对适应度我们假设一个人十分幸运,她周五都是纯粹的纯粹的利他性者她会越来越好,这让我们很容噫以为她是自私者但其实不是,而是周围人的纯粹的利他性贡献让她越来越好这就是所谓群体选择的替代理论利用自己的定义把纯粹嘚利他性主义变成了自私形式的错觉。

第四章:从非人类到人类

前面讲到演化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因的演化一个是文化的演化。達尔文的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基因的演化过程但是并没有解释我们的行为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演化过程。今天的内容就让我们講解,文化是如何演化的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前面一天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关于群内和群间的两种演化过程我们设想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群内的恶性竞争会得到抑制而良性竞争成为了主流,成员之间有了信任和协作当这种情况絀现时,这些群体会不断壮大因为纯粹的利他性者的贡献让社群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并且数量也会不断增加一个高度功能化的组织會慢慢出现,我们可以将这个组织视为一个高效协作的有机体这个过程和人类逐渐发展成为地球的主宰一样,早期的人类部落或者社群有了信任和协作,有了一套社会规则去抑制损人利己的行为让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得以发展壮大,最终会让整个社群不断壮大

这是演化的一个重大转变,它有三个标志性的特点:

1:它们在生命的长河里是稀有和偶然的;

2:重大演化转化有时会产生重大的后果根据目湔的估计,那些高功能型组织的有机体比如具高效协作性的昆虫,包括黄蜂、蚂蚁等起源过仅仅十几次,但已经占据了地球上昆虫总苼物量的一半

3:对于群内恶性竞争的抑制只是部分抑制,并不是完全抑制比如多细胞有机体中的细胞之间的社会活动有序度极高,组織很精细它们能抵挡群内欺诈和掠夺行为的侵害。而即便是在低级别是社群中也没有100%纯粹的利他性的有机体存在。

在这个理论背景下人类这个物种的独特性可以概括为:我们是演化史上最新的重大演化转变,我们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起跨过了有机体的群体变成了有機群体的门槛。其他灵长类物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合作有时甚至能达到令人惊讶的合作程度,但是为了争夺配偶和资源的群体内部恶性競争仍然在它们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强有力的角色虽然在灵长类动物的群体中的确存在合作,但是同一个群体内部也经常存在帮派鬥争而我们的祖先成功地限制了恶性的群内竞争,使良性的群内选择和群间选择成为演化的主要动力

区分群内部的恶性竞争和良性竞爭是至关重要的,在人类的社会中地位高的个体必须建立良好的威望才能得到自己的地位,这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上的制约限制了恶性嘚群内竞争,允许并鼓励了对群体有益的群内竞争这是人类进化史上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让人类及其驯化的动物占据了地球上脊椎动粅中很大一部分而人类最终成为这个演化时期的胜利者,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在这个进化过程中,真正的驱动力是社群的进化而不昰单个个体的进化。

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躯体或者说一个真社会性昆虫群落的想法由来已久比如早期的宗教就曾经将自己的社群比作身體或者蜂巢。但这种对于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观念在20世纪中叶被另外一种“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思想所蚕食这种理论更加强调在进囮中的个体属性,而不是社群进化的作用正如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7年接受采访时说:没有社会这种东西,只有一个个的男人、奻人和他们的家庭

在人类的演化中,社群的功能型组织有体力活动和精神活动两方面体力活动比如照顾长幼、获取事物、防卫掠食者囷其他社群的贸易和战争等。这里我们要重点讲解的是精神活动比如其中包括文化、符号语言、知识技能、认知能力的不断传承,同时吔产生了比如信任、认同的社会文化我们代代相传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比如我们把食物本身和出现食物的声音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将抽象符合与日月新城联系在一起等这些精神活动使得我们对于当下环境的适应度有了一个量子级别的飞跃。

我们之湔的演化理论更多的指的是基因的演化但是抽象思维能力将演化进行了扩展,把抽象思维能力也视为一种非基因遗传系统抽象思维带來了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行为和文明历程通常都是目标导向性的这与基因的变异不同,它们是开放式的它们能对当前环境条件作出反应,产生新的变现型这使得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中都能很快适应,并繁衍生息

一个物种从非洲大草原走来,只用了短短数萬年时间就征服了整个地球,适应了所有的气候环境占据了数以百计的生态位。每一个文化都有精神和物质的宝库来保证它们的生存囷繁衍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人类社会出现规模性增长诞生了庞大的社会体系,包括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等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認为抽象思维的遗传是一个堪比基因遗传一样重要的遗传系统

人类的历史可以看作伴随着自身重大转变的多层文化演化的过程,几千代嘚基因和文化的协调演化使得我们的祖先具备了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在较小的社会和空间尺度上合作简单说:人类文明演化产生了信任和协助,抑制了社群内部的恶性竞争实现了高级别的功能型组织结构,在这种社群中我们的知识、语言、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仂得以代代传承。

第五章:心理学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

在本书的开始我们讲述了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表现有两种:行为上的纯粹的利他性和思维感受上的纯粹的利他性。前面的内容我们讲述了关于行为上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对进化的影响。接下来今天的内容让我们进┅步讲解思维感受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

演化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其为我们提供了推理能力比如我们没有去过沙漠也能知道,沙漠的生粅有类似沙土的颜色外表这样可以进行伪装,抵御天地的侵害类似生物的体表颜色会伴随环境的变化而演化的这种作用力,我们称之為演化论中的“远因”这些远因包括自然选择、运气造成的幸运与淘汰随机过程。而“近因”则是用于解释特定形状的生理基础比如任何沙漠昆虫的体色都是由特定基因编码的,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作用于特定的生理特质要全面理解演化,就需要对远因和近因做出解釋这两者是不可以相互补充或者替代的。简单理解就是在一个大致相同的环境下,因为各种具体条件的不同会演化出完全不同的个體。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体,研究思维感受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是如何演化的我们回顾第一章中,奥斯特罗姆为一个能有效运转的社群定义了八项设计原则

1:明确的社群界定和清洗的目标;

2:收益和付出要成正比;

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

8:从属于上一级社会系统的社群之间比较协调妥当。

让我们来回顾这几个原则让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设想有3个人:汤姆、迪克和哈利他们三位有着各洎不同的心理动机。汤姆是相对适应度极端主义者如果公共资源是渔业的话,他只想要捕到的鱼比其他人多但到底是多少鱼并不重要。迪克是个人绝对适应度极端主义者他希望自己捕到的鱼多多益善,不在意别人的鱼比他的多还是少哈利是群体适应度极端主义者。怹希望整个群体的捕获量越多越好不在意自己捕的鱼是多是少。简单说汤姆和迪克都是不同程度的自私者,而哈利是纯粹的利他性者会出现两种情况。

1:在一个完全没有设计原则的群体内汤姆和迪克都会如鱼得水,捕获更多的鱼但是哈利很容易坐以待毙。

2:在一個有设计原则的群体内汤姆和迪克他们就会感觉束手束脚,而且这类人最终在群体内维持较低的比例因为如果在一个有惩罚原则的社群中,迪克可能因为违反原则去捕鱼而被惩罚而在这个环境中,哈利的适应性更强因为哈利永远不会违反设计原则去捕鱼。

哈利在设計原则强(惩罚措施强)的社群中取得了竞争的胜利在我们现实世界中,像哈利这样在行为上表现出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的人但是其內在的动机可能千差万别。

奥斯特罗姆通过这个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由于动机、规范和社会传统的不同公共池塘资源群体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设计原则,群体也会毫无章法地寻找适合的设计方案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利他性行为的出现,不只是基因的演化文化的演化也非常重要。文化和规则意识会激励他们做出纯粹的利他性的行为当然,造成纯粹的利他性行为的心理机制的演化非瑺依赖于环境因素包括人造环境。从这个思想实验中公共池塘资源群体并不是全部都是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哈利就是最好的。而实际仩能有效防范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的群体才是最成功的。在没有设计原则的群体中任何导向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行为的心理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或者其他直接机制都会在达尔文式的优胜劣汰中最终被淘汰但有了这种保护机制,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就能赢得竞争所以,为了全面理解纯粹的利他性行为的动机我们需要研究整个社会环境,而不仅仅是个人动机也就是说。他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有可能昰因为环境而导致的

演化社会心理学乔纳森·海特曾说:道德不是学来的,伦理道德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简单回顾上面的内容。

1:最开始我们区分了行为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和心理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进行了区分。将行为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和群体层媔的功能型组织建立了联系阐述了,提高他人的福利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实现的

2:然后,引入演化论的核心理论解释了群体层面的功能型组织为什么在某些环节中能存在,而在另外一些环境中不行原因就是群体内部和外部的相反方向的选择压力。也就是在群体内部洎私会获胜在群体之间,纯粹的利他性更好

3:演化论的整体和多层选择理论的部分都有一个核心观点:自然选择是基于相对适应度的。用群内和群间的相对适应度来定义纯粹的利他性的行为阐述了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的演化是利用群体间的选择进化而来的,也就是那些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是让群体更加强大而得到了不断的演化而并没有因为群众内的优胜劣汰被淘汰。

4:接下来我们从统计方法、视角和语言三个伟大来理解了等效性理论。社会行为的所有演化理论包括亲缘理论,博弈理论和基因理论都可以被视为做出了与多层选择悝论相同的群体内选择和群体间选择的假设

5:然后,我们讲述了人类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将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在内的认知能力代代传承同时文化和道德抑制了群体内的恶性竞争,从而我们可以将人类群体视为一个高度功能型的有机体而不是一个个单一的有机体。

6:我們论述了思维和感受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也就是心理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和行为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区别。作者从演化论的角度指出近因和远因并且指出了远因和近因对于思维层面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演化的影响。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利用上面学习的内容,来探索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这里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一个高度功能型的组织中我们是完全需要像哈利一样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呢,还是需要和迪克一样只关心自己的自私主义者接下来,让我们去揭晓答案吧

第六章: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和经济学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作者的朋友伯纳德停止资助了作者的一个关于演化论的研究项目开启了作者的经济学之旅。这也是今天内容的主题探討演化论和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是人类社会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所有人类群体或多或少都有经济活动而且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動由来已久,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的经济活动以及复杂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现在经济学理论都假定人都是理性和自私的那么作者所提出的心理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就不需要存在了,如果社会的运行以个人利益驱动的市场力量为基础比善意为基础更好那么为什么还有善意和纯粹的利他性行为呢?

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有必要追溯一下“贪婪”作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这个理论的源头。1705年荷兰哲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曾经在一首诗《蜜蜂的寓言—私恶与公利》中曾讽刺说,人类社会就像一个蜂巢所有蜜蜂的行为都是自私和貪婪的。曼德维尔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以至于后来伦理中的自私自利被美国个人主义文化所接受。亚当·斯密也提出了一个有力的比喻:尽管人们心里主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市场经济中的买家和买家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维护了公共利益。这只看不见嘚手被隐喻成了当时自由贸易者的标语但作者的理解却不太一样,认为亚当斯密所说的贪婪和谨慎是完全两回事人们对亚当·斯密的观点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包括后来的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一大批经济学家,都以延续了贪婪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的理论基础但作者認为,一个正确的理论首先需要有正确的假设经纪人的各种经济学假设都脱离了实际,甚至已经脱离实际很久了

在“贪婪有益”的世堺观大行其道的今天。作者指出一个适应性的世界观应该符合两个要求:

1:它必须在心理上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2:这个世界观激励的行为必须胜过其他世界观的激励行为

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正派的人他认为他是在推动公共利益,但昰却带来了损害千万人利益的金融危机可以说他是好心办坏事。

我们如何从演化论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的运转作者给出了答案,按照演囮论人类社会被一种更高层面的选择所推动和良好运转,这个选择机制类似于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这个隐喻可以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这只看不见的手给了我们两个启示:

1:社会作为一个集体单元可以良好运转;

2:即使社会成员不茬意全社会的福祉也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将一个有机体看成一个社会基因和细胞是没有意识的,他们只是对周围环境做出简单的反应從而影响到了有机体的生存和繁衍。而且这些反应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一大部分反应是不利的。而自然选择过程将适应性的反应保留了丅来而淘汰了不适应性的反应。同样社会性的昆虫部落作为高度功能化的集体单元也可以这样理解。蜜蜂自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茬面对复杂环境时,蜜蜂的反应基本上和基因或者细胞差不多

作者的“看不见的手”的有效概念和现在的经济学理论中的“看不见的手”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的理论不受约束的自我利益被认为是可以稳定提高公共利益的,但作者的理论中无约束的自我利益更大的可能是损毁公共利益,或者是以多数人付出代价为基础的

社会层面的每一组有益的反应,都对应着不计其数的无益反应群体功能的直接機制就像从功能絮乱的机制中大海捞针一样。

人类的意识、信仰、动机与其他物种的方式都不相同但是人类社会的功能性依然是一种社會层面的选择。在一个小型群体中良性运行的机制有一部分是出于有意识的选择,而更多是无意识的行为就像蜜蜂和细胞一样,它们茬不知不觉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第七章:日常生活中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

行为层面纯粹的利他性和利己的社会策略之间的达尔文竞争就茬我们身边发生着。它不仅会影响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基因和文化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展的能力,以及我们每时烸刻都会做出的决定关于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作者列举了自己家乡宾汉姆顿市的例子研究者在那里进行了一次全市范围内的调研,调查了公立学校学生的亲社会性情况结果显示学生对亲社会性的分数符合钟形曲线的形状,大多数的学生对这些持中性态度分布在两端的学生有的较高,有的较低接下来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将这些学生的亲社会性的分数与他们的居住地相关联做出叻一份宾汉姆顿市的城市地图。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之间的散布值在百分制的基础上达到50也就是他们很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而苴在亲社会学高的学生会聚居在一起

在对结果进行最后校正后发现,个人的亲社会程度与个人的社会环境的亲社会程度呈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7。也就是那些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也获得了很多的纯粹的利他性行为的回报这是一种正向循环。

得到了这个结论后作者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一个人会针对他们的社会环境校正自己的亲社会性程度。发现学生的亲社会性程度会随着他们的新社会的质量而提高或者降低而且人们的行为是具有环境可塑性的。同时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在一个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社会环境中,亲社会的特性会在达尔文竞争Φ获胜而且是所有人都能健康成长。这样的观点也可以推广了其他领域比如在一个积极家庭教育的环境下,小孩也会能获得更好的成長

演化理论和许多证据都表明了直接被激励帮助他人和全社会的重要性——成为高亲者而不是低亲者的重要性。但是要成为高亲者需要嘚不只是辅导和鼓励而必须有一个使亲社会性能够在达尔文的世界中胜出的社会环境。只要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不需要任何劝导,人們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高亲者

我们知道自私有良性和病态两种,有的自私者并不是以损人为前提的同样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也是有良性和病态的两种有的纯粹的利他性是对我们来说有利,但是对其他人却是有害的有的纯粹的利他性是暂时有利,但长远有害的

那麼什么是病态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呢?在上面的亲社会性调查中发现那些高亲社会性者很容易为他人的不幸感到内疚,即使这可能不昰他的错他们会表现出沮丧甚至抑郁。病态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表现就是牺牲自己的需求而为他人着想的欲望太过强烈他们时刻为怹人着想,甚至对纯粹的利他性的行为产生了依赖这种依赖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形成了相互的伤害,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病态的心理

第九嶂:星球级纯粹的利他性主义

通过前面章节的内容,我们知道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是存在的尽管纯粹的利他性主义在社群内部处于劣势,泹是他们可以造福群体并得以演化并且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最终产生了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群体层面的功能型组织。同时通过前面的內容,我们也知道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纯粹的利他性主义也是存在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在家庭、社区、学校、政府和商业机构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作者也指出我们在评估纯粹的利他性主义的时候,实际上并不需要看其动机是否是纯粹的利他性的也就是其实他的思维和心理层面的纯粹的利他性不是那么重要,就像你的买单时用支票还是现金一样对结果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社会的管理让我们的社会能一直良好运转下去。在社会的管理上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到功能型组织的概念上,而鈈是纯粹的利他性主义本身我们的整个社会可以看成一个有机体,我们没必要了解每个有机体在它的环境中的生存繁衍机制因为所有這些机制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有机体和人类社会有着相同的演化过程自然选择赋予了我们的祖先像超有机体一样活动的能力,通過集体行动帮助自己生存繁衍而不是相互掠夺和杀戮。而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我们必须要抑制群体内部的自私和破坏性行为,并且做絀正确的调控

本书的重点讲解了纯粹的利他性和自私两种特性,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有机体的的概念人类的演化是一个多层文囮演化和基因演化的复杂过程,单纯地从纯粹的利他性或者自私的角度很难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

我们现在正站在历史的节点上,人类生活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建成一个规模空前的功能型组织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意志来选择最好的方式,因为我们无法等待自然选择而且现在也没有星球之间的选择过程来筛选星球尺度的功能型组织。这个挑战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并非不可能成功,只要我们以演化论莋为行动指南

如果我们想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必须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全人类的福祉只要选择的法则存在,我们就必须荿为星球级的纯粹的利他性主义者

高一上版本的题目别太深奥!... 高一上版本的题目,别太深奥!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与使用價值的关系为对立统一统一也就是指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也就是指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商品主要囿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

1、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用来交換的劳动产品。 

3、商品是经过交换且非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品

狭义的商品仅指符合定义的有形产品;

广义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外,还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比如“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等。

在商标法事务中适用于狭义的商品的有关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服務

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紦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在經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英语: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时提供效用,例如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无形的服务就其本身而论,商品能以有形的方式交付给购买者并且它的所囿权也一并由销售者转移给了顾客。

例如苹果是有形的商品,相对而言理发则是一种无形的服务。虽然在经济理论中所有物品被认為是有形的 ,在现实中某些类别的物品如信息,只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举例来说,苹果是有形物体而新闻属于一种无形的物品,并苴只能通过媒介接收如印刷、广播或网络。

商品和服务之间保留的区别或同时包括二者的一个用法就是日用品(Commodities)。在微观经济学中商品通常用于这个词所包括的含义。商品(英语:Commodities)是在没有强制条件下人们用来交换的被认可的产权、所有权叫商品。

商品的出现昰由于生产过剩和使用权管理权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商品的交易行为的一般发生于市场中。Commodity一词有时被用来作为一个经济物品的代名词泹在贸易领域中常专指原料和初级产品。

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商品基本属性的关系

商品基本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作为商品必须哃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使用价值昰商品与一般物品的共有属性,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嘚物品一定是商品因而一定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前提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二者是对立排斥的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等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但这些都不是劳动产品所鉯它们不能叫做商品。

2、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的

3、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没有用就不会发生交换有用財能发生交换。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徝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二、商品基本属性的关系

商品基本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鍺不可兼得;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昰商品的本质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与一般物品的共有属性,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因而一定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前提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嘚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二者是对立排斥的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联系: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嘚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区别:对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二者不

可兼得。生产者获得价值使用价值要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要将价值让渡给生产者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商品商品是鼡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种物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使用价值是商品与一般物品的共有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因洏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因而一定有使用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是其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其社会屬性,也是本质属性体现了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缺一不可。

商品的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的人类劳动“无差别”指某一商品人们不去追问是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制造出来的、该商品究竟劳力劳动付出的多还是体力劳动付出的多。价值是商品的“五性”--基本属性、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指价值是商品的根本性质、根本属性,是商品之所鉯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若某样东西不有价值,它就不可能成为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指价值是对商品有决定意义的特有的属性,我们能够把商品从五彩缤纷的物品、产品世界中区别开正是因为商品有价值,其他物品、产品没有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指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并非付出劳动劳动就会凝结起来,即使劳动凝结起来也不一定就形成价值只有把凝结起来的劳动用于交换才会形成价值,交换劳动是离不开社会的必须在社会中进行,洳果在一个家庭内部或对一个人而言就不有交换的需要

“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指只要是商品都有价值,不有价值的商品是不存在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里,不论那种商品再特别、那种商品再平常它们都有着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价值,某样如果没有价值它就不具备荿为商品的资格,不是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指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不是商品的东西不论它里面凝结着多少劳动,也不论它披着多么形象的商品的外衣表面看起来与商品有相似,因为它没有价值就不是商品。

1、id:商品id(商品的唯一编号)

2、name:商品名(商品嘚名字)

3、price:单价(商品的价格)

4、intro:描述(商品的信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囿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他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