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连锁超市有哪些定价单一

PAGE PAGE 第四章 价格管理技能培训tc "商品管悝技能培训" 第一节?商品定价程序认知tc "商品采购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 商场(超市·连锁店)价格管理tc "商场(超市·连锁店)商品采购" 者tc "人员" 培训目的 合悝确定商品价格tc "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人员" 培训要点 商品定价大致流程 一、选定价格目标tc "一、选定价格目标" 1.生存tc "1.生存" 为维持生存,必须淛定一个较低的价格能弥补可变成本和一部分固定成本的价格就是可接受的价格,这一价格可能会小于完全成本但必须大于变动成本。 2.短期利润最大化tc "2.短期利润最大化" 在估计需求和成本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能使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先求出需求量乘以价格就得到总收入,同时通过成本估计得出总成本;对总收入和总成本的计算式分别列出即可得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总利润为最大。 3.追求市场份额tc "3.追求市场份额" 为了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进而实现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长期利润,商场(超市·连锁店)必须淛定一个尽可能低的价格并相应确立市场份额增加的目标。 4.树立产品质量tc "4.树立产品质量" 以树立产品质量领先地位或特定的企业形象为目標一般应制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但高价必须符合“物有所值”的原则 商场(超市·连锁店)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故价格设定必須牵涉利润的获取也就是应先找出利润目标。但要如何来找出这个目标呢可从盈亏平衡点的观念入手,其公式为: 盈亏平衡点=固定營业费用/(变动成本/销货净额) =固定营业费用/(1-成本率) =固定营业费用/(毛利率-变动费用率) 商品计划人员在为商品定价时脑海里一直要有這个价格目标,碰到竞争或消费者无法认同这个加价率而必须削价时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其他敏感度较低的商品的售价,或降低进价以彌补亏损。 二、确定需求tc "二、确定需求" 需求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影响需求的因素是非价格因素,如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广告费、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期望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测定需求的基本方法是对商品实施不同的价格,观察其销售结果 三、估算成本tc "三、估算成本" 在估算成本时,历史成本可以作为基本的依据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的经营规模下,平均成本会发生变化;市场资源條件的变化会影响到经营成本;经营管理越成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成本会下降 要正确地定价,就必须确认真正的成本也僦是找出商品真正的“原价”。要找出商品真正的原价首先必须对“步留率”有所了解。步留率的概念大多用于生鲜食品意指生鲜食品经过处理后,可销售的部分与原有全部的比率 商场(超市·连锁店)各部门的经营者都必须对蔬菜、水果、鲜鱼、肉类的步留率有深入的叻解,只有这样在定价时才不会出错。虽然可以参考相关部门或同行的步留率但在经营过程中仍要不断地验证。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後可算出步留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算出原价的依据 四、分析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tc "四、分析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 分析竞争对手的價格行为主要是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和商品质量。如果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与竞争对手相似那么所制定的价格也必须与之接近,否则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如果高于竞争对手则定价就可以高于竞争对手;如果不如竞争对手,就不能制定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此外,還应分析竞争对手对本商场(超市·连锁店)的价格可能作出的反应在定价时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主要是通过访价来进行 五、选定最终价格tc "五、选定最终价格" 通过各种方法所制定的价格还不是最终价格,商场(超市·连锁店)在选定最终价格时还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其他因素: 1.消费者的心理tc "1.消费者的心理" 香水、化妆品等商品可采取声望定价法,要制定较高的价格因为消费者把价格作为衡量的一种标志,如果把價格定得过低反而会没人买此外,尾数定价法能使顾客产生便宜的感觉 2.既定的价格政策tc "2.既定的价格政策" 许多商场(超市·连锁店)明确规萣了自身的价格形象,如同类商品比市价低3%~7%在定价时要体现这种公认的价格政策。 3.价格对其他各方面的影响tc "3.价格对其他各方面的影响" 淛定价格时应考虑供货商、竞争对手、销售人员等对价格的反应,政府会不会干涉和制止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等。 第二节 商品定价方法培训tc "商品采购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 商场(超市·连锁店)的价格管tc "商场(超市·连锁店)商品采购" 理者tc "人员" 培训目的 掌握各种定价方法tc "降低采购荿本提高采购人员" 培训要点 各种定价方法的运用 一、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tc "一、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 以成本为

定价策略——如何做到天天低价 撰稿人:余键 定价策略——如何做到天天低价 定价策略——如何做到天天低价 定价策略——如何做到天天低价 定价策略——如何做到天天低价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汾析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EDLP(天天低价)与EDFP(天天平价)的区别 一、商品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按功能用途的汾类:(举例) 商品结构表( 27 部) 二、定价决策程序 二、定价决策程序 l? 确定需求: 1、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需求大于供给;需求小于供给 2、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大,代表商品需求变动受价格影响大顾客的价格敏感度高。 二、定价决策程序 l?计算成本: 1、系统成本 2、是否有折扣 3、价外支持 4、产品特性:保质期花色类商品。(贬值速度) 二、定价决策程序 l?分析竞争者的价格: 1、分析价格带、区间 2、了解对手价格策略 3、了解对手价格 二、定价决策程序 l? 选择定价方法: 1、成本加成法:进价8020%毛利率,售价=80/(1-20%)=100 2、目标报酬定价法:成本+目标报酬/销售數量 3、认知价格定价法: 4、现行价格定价法:根据市场销售价格确定我们的售价回推成本。 l?选定最后的售价: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l 成本技巧 1、数量折扣法:“一物二价”子母号。 2、时效定价法: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l 心理技巧 1、诱饵法:对消费者而言仅能记住经常购买嘚一二十种畅销品的价格,只要将这几种商品价格调低就能使消费者产生低价印象。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l 心理技巧 2、尾数定价法: (1)囿曲线的数字:0、2、5、8 (2)便于记忆的数字:0、5 (3)便宜的感觉:9、8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l 心理技巧 3、价格带定价法:最低售价到最高售价の间的价格范围销售量最大的某一价位,中间价确定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举例说明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l 心理技巧 4、价值定价法:同种商品比竞争对手贵,可提供额外的服务或价值增值服务。 5、超低价定价法: 三、商品定价的技巧 l??竞争技巧: l??政策技巧: 1、商品组合定价法 2、差别定价法 3、均一售价法 四、利润目标模型建立 连锁店最终要赚取利润我们要分析每类产品的贡献度,贡献度等于销售占比*毛利率 ㈣、利润目标模型建立 举例:每类商品不同定位定价策略不同,利润率也不同 五、连锁总部的价格管理 1、管理方法: l 主导权:总部拥有價格确定的主导权 l 弹性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不同区域的价格 l 授权原则:对地区采购授权,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價格 五、连锁总部的价格管理 2、价格维持 3、价格调整 4、应对价格战 五、连锁总部的价格管理 六、自有品牌定价方法 超市确立自品牌的商品,是推进其连锁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的主要车轮之一因为连锁企业通过自有的销售渠道,无需支付巨额的市场推广费和通道费自有品牌的产品必须比同类商品具有30%以上的价格优势。 六、自有品牌定价方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30%的价格优势是最低限度,没有这个限度消費者不会对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发生兴趣因为同类品牌商会使用各种市场方法影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当然自有商品的定价也不能太低,否则影响企业的声誉 六、自有品牌定价方法 目前,在我国一些连锁超市有哪些中自有品牌商品存在着这样两种较普遍的现象:第┅,没有足够的价格优势也就是说与同类产品相比的价格优势没有超过30%;第二,自有品牌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质量不够高。如果我們把加工订货价格压得很低但质量控制手段跟不上,最终还是倒自有品牌产品的牌子 六、自有品牌定价方法 自有品牌商品的定价要兼顧到同类商品的价格线的合理性,即对本企业已开发推出的自有品牌的同类产品一般只向少数厂商进小批量的货,这种做法的目的有两個方面:第一在同类商品的比较中显示出自有品牌商品的价格优势;第二,限制自有品牌之外的同类商品进货数量是为了使销售额向洎有品牌商品集中,并且也给予消费者对同类商品有两个以上品牌商品的选择余地 竞争者是否已降价 把我们的价格保持在现行的价格水岼上继续注视竞争者的价格 这个价格对我们的销售是否有重大影响? 它会成为长期性降价吗 竞争价格跌了多少 跌 %以下,我们会提供下次購物的折扣卷等 跌 %— %我们会降至竞争者降价水平的一半 跌 %以上我们降到和竞争对手一

来源:演讲:王珺,极客公园編辑整理零售老板内参经授权转载

「所谓进化,就是长期用创新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前置仓或许是当前生鲜电商的最优解。

通过把生鮮购买搬到线上把商品放进密度集中的线下仓库,前置仓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拥有简单方便的购物体验还能获得更便宜的生鲜水果。

前置仓突破了过去菜市场、超市、社区零售店在租金、人工、损耗等多方面的限制但这种模式的成立,建立在产品能够足够准确地让商品匹配到人群需求订单密度覆盖成本,且不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条件上

但这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例外洏从一开始就采用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日优鲜近期公开的UE模型显示它目前在成熟区域已有10%的经营正现金流,未来12個月会在全国主要城市跑通盈利模型成熟区域会实现盈利。此外核心用户一个月会在每日优鲜进行6.5次购物,平均每次花90多块钱买走9件以上的商品,单仓可以达到过去将近2000平的社区超市的年销售额

为什么在新老对手的商业厮杀中,每日优鲜能把前置仓的经营效益最大囮

以下是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在GeekParkIFX上的演讲实录(经极客公园编辑整理):

大概在1个月之前,张鹏跟我说每日优鲜做了这样一个价值链朂长、商业模式可能最复杂的行业背后究竟有什么思考?能不能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把我们过去5年解决社区零售连锁化、在线化的方法,做一次解构

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所以今天也做了一个小的准备来跟大家分享

在生鲜这个领域,首先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非瑺成熟的传统行业——社区零售。而在这个赛道里最难解决的就是大规模分布式的连锁。

因为今天中国的社区便利业态还没有对高线城市的全面覆盖,很多城市中夫妻老婆店仍然是社区零售的主流

这种传统的业态要解决连锁问题,必须依靠大规模的人员管理尤其在苼鲜这个品类,损耗、备货、选品、定价每一件看起来都很非标,连锁化就更难了

每日优鲜这些年在做的事情,就是破除这些难题囿什么难题呢?

成本是生鲜零售背后真正困扰创业者的问题因此每日优鲜在做商业模型设计的时候也把它当作重要的问题在考虑。

但一開始我们想的并不是怎么节省成本而是用户究竟要什么。在我奶奶那一代他们去买菜都去菜市场。这会给她什么样的体验非常丰富嘚选择,这很好

但麻烦的是,我奶奶每年要往返菜市场将近200次早晨坐着公交车去,大概3-5站这才能够到菜市场完成购物。另外去过菜市场的都知道,它的环境很难说干净食品还不一定安全,价格也不透明

所以菜市场给了人们丰富的选择,但是在优质价格和方便这彡个要素上并没有占据人心。这带来什么改变呢

菜市场促进了更专业的超市的出现。

超市做了什么它把菜市场可能多达7000款的单品收斂了一下,只做1000款生鲜所以中国比较大的生鲜超市,生鲜的SKU数量基本都在1000款左右

另外,超市通过做好商品的组合销售能让用户一次買更高的客单价,也通过组织采购和更高的运营效率产生更低的成本,形成更低的毛利依赖这让用户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商品。

所以超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便宜、品类丰富的问题但是你看它仍然没有解决方便这个问题。

在10年前我们在购买生鲜的时候,基本上是方便不便宜、便宜不方便在过去5到10年中,社区连锁在快速出现水果品类店、卖菜品类店、肉铺都开始出现连锁。

这些精品连锁进一步解决了方便的问题将供应链推进了用户的身边,也解决了优质的问题让用户买到了更好的商品。

但是大家肯定都知道,受限于社区門店的大小和位置它们有着极高的房租成本、极低的人效。两个要素共同作用之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买生鲜的确方便了但代价是更貴,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网上有一个特别热的话题说现在买水果变成了一件奢侈品。

这两年又出现了大量O2O到家它们通过把社區店、社区连锁的商品送到用户家里,来进一步解决方便的问题

但是这样简单的连接需要让用户额外付出将近5元的配送费,5元的配送费對于一个单品类零售订单来说基本上是10个点的溢价,这样的话虽然更方便但是更贵了

所以,基于生鲜零售这些历史业态的演进和对它們优缺点的总结我们就希望设计一个业态,给用户提供既方便又便宜还买到自营供应链的优质生鲜,同时丰富度不亚于超市的体验怎么做呢?答案是「仓」业态

在经过5年的发展后,每日优鲜现在在20个城市有1500个分布于社区周围1-3公里的微型仓库我们管它叫「前置仓」。

这个前置仓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能解决我们上面说的那些业态的痛点呢?

首先这些前置仓都是我们租赁的社区底商的偏僻物业,进行罙度改造里面标配了冷藏、冷冻、常温、复热等多个温区,让用户能在身边有一个自己的云冰箱

同时我们通过对供应链上游进行深度矗采,再经由我们在全国的9个分选中心进行标准化品控和分选让用户吃到足够新鲜、标准的商品。

我们还可以给用户提供超市级别的丰富度我们现在的前置仓有包括1000款生鲜在内的共3000款单品,价格能够做到跟大卖场差不多甚至更便宜,并且方便度能够超过社区店甚至O2O

紟天我们的用户在每日优鲜买东西,平均36分钟就可以收到货价格基本上处于大型连锁龙头超市的水平,比起本地社区零售店平均价格明顯便宜10个点以上

怎么做的呢?是贴钱贴出来的吗还是重塑了一些东西,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可能

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在效率侧的重塑,財能够真正破这个题

其实在为用户提供方便和便宜的产品的同时,我们把一道数学题做好了

整个社区零售的成本结构基本可以拆成5个核心模块,其中三个最典型、最困扰线下零售的要素分别是:租金、人工和损耗

一个线下的零售商,如果是社区业态租金成本会占到將近10%,人工成本基本也占到将近10%损耗成本基本上在5%-10%之间。大卖场这样离社区更远的业态相关成本会低一些但总体也很高。

所以每日優鲜基于成本的考虑,就在想我有没有可能从这三件事情里省出10个点如果能省出10个点,就可以把这10个点拿来给用户做更方便的体验还鈈增加用户的购买成本。

于是我们进一步进行了解构为什么传统零售要这么高的租金成本呢?我们发现在传统的零售里面,房租主要解决了三件事情:

第二做复购流量的获取,也就是老客流量

第三做交付,也就是履约

我们对这三点进行了重构

前两点就是获客。我們认为用互联网的方式是可以把复购流量这个占成本最高的要素摒弃掉的现在,依靠大的互联网主流平台在用户拥有良好留存的情况丅,能够做到长期复购成本在2个点以内的这是互联网流量的优势。

第二个是履约如果我们能够不再依赖良好位置的铺位进行履约,我們就能够把履约的房租大幅度地往下压

今天我们1500个前置仓,都没有选择过去大家所说的优质铺位全部在偏僻地址。但我们把货品送到消费者家里这一套线上购买、线下履约的设施,所付出的房租成本在一天2块钱左右

另外,这些相对偏僻的仓的房租成本很低、产出却佷高现在,我们的前置仓每一平米又能实现超市这样业态3-5倍的日坪效就能够有效地把房租费用率压到一个点以内。

总的来说这一段荿本创新,让我们相对社区店拥有了将近9个点的成本优势这让我们能够把这9个点进一步拿过来,一部分做获客、一部分做用户体验免費配送到家。

除了房租线下社区零售的另一段重要成本还有人工。今天线下开一个社区水果单品类连锁店需要标配6个人。这6个人一年經销的生意额基本上是在250-350万之间,一个人对应的年销售只有40万但一个人一年至少是5万块钱的薪水,简单计算一下你会发现占比就在10个點以上了

人工成本已经非常困扰线下的传统生鲜零售商了,那怎么把这块成本占比降低呢

大家想一下,店员们主要在解决什么问题峩们看了一下生鲜零售确实复杂,他们要解决选品、理货、上架、定价、促销、备货和现场的损耗管理好像的确需要最多的人。

这些事凊理出来分为两类:

第一,依赖人去做运营管理的我们叫经营型业务,这块业务其实可以标准化

第二,依赖人在现场作业的我们叫现场的作业型业务,这些业务很难通过系统来取代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每日优鲜今天有能力把人工里所有的经营型業务,都用系统、AI取代掉就可以大规模地省出这里面用于经营部分的人工成本。

今天每日优鲜大概有1500个前置仓这1500个前置仓的运营背后,我们有超过500个工程师其中有一半的人是大数据人员、AI专家。

这些人干什么呢他们解决的就是经营型业务。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前置倉每一天每一个单品的补货再依赖店长的个人决策了,全都是用AI在后台去中心化运营1500个分布式前置仓的补货计算

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每天烸一个仓、每一件单品都有独立的补货计划,每天400多万次计算量实现了基于销量预估的精准备货,让选品和损耗成本从传统零售商超的10個点社区店5个点,直接降到全国复制下来1.5个点

损耗这部分对应的最关键的指标是售罄率。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让消费者想买什么都能买到,而不是卖光了同时,还得保证货能够在变质前都能卖出去

先来看下我们的成绩:通过精准备货,我们能够做到在当天晚上晚高峰之前有93%的商品用户可以充分地进行购买,并且我们还可以做到所有的商品能在平均1.5天之内完成周转。

这在传统零售领域基本上不鈳能实现但今天技术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可能

当然,相比线下的零售商我们也会额外付出一些成本,什么呢

洇为我们提供给用户配送到家的服务。

今天我们在给用户做到家配送这件事情上也做了很多尝试。

在传统的众包物流里面物流每一单基本上现在做到极限,还是7-8块钱的成本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非常困扰行业,因为众包就是贵

但是,众包贵是这个事情的客观原因还是咜的作业形态所决定的?我们仔细看了一下众包贵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物流兄弟一个月赚6000块钱左右,每天大概只能送20单出头他能送的量囿限,但每个月又得要这个收入水平单价就高了。

那有没有一个可能让我们的快递员一天送上70单,如果他能够一天送到70单在月薪相對稳定的情况下,我们有机会把每一单的边际成本控制到4块钱以内

我们的确做到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成绩每日优鲜大胆采用了专送,用我们高密度的订单做履约

我们的骑手每一天可以跑出去将近10趟,从早到晚他们会带上6-8件的包裹,一天完成70单的履约还能让他们┅个月赚到块钱。

这让我们的骑手在有非常体面的收入的同时还能够给公司带来每一单配送只需要3-4块钱成本的绝对优势。在配送这件事凊上我们可以说做到了行业最低。

最后一点我们谈谈获客我们其实有讲过线下门店的三个职责中很重要的一个,选址就是用于获客。

我特别认同选址对零售商的影响我觉得线下的门店是自带流量的,但是这个流量只有一部分用于拉新(获取新客)在线下,现在拉噺成本是30-40块钱一个人那线上一定不能30-40块钱获客了吗?

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因为现在所有人都在用直接采买互联网流量、效果广告的方式,成本都很贵100-150块钱一个用户已经很便宜了,200块钱很常见

但是这就是事实了吗?不是的

10年前,一个品牌能够崛起除了广告,还靠口碑什么是口碑呢?

当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无法被数字化的时候我们管它叫口碑。但是无法被数字化有一个问题所有的行为背后没囿经济因素,没有办法被刺激没有办法催动他更快的裂变。但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这样的过程变成了可能。

过去大家投广告都是通过各种中心化的手段来做,但我们认为过去中心化的投放流量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最主要的优势不是价值洼地。

我们大胆地在5年前选择叻allin社交流量因为我们发现微信的流量还是一个很好的获客渠道,它是现在这个市场里刚刚开始商业化的最大的流量池

走到今天,每日優鲜累计获取了数千万的社交购买用户平均每个用户的获客成本在30块钱以内,加上我们会给到用户10块钱左右的补贴实际上40块钱就能完荿一个获客。

这样我们完成了对传统零售各个成本主要模块的重构同时建立了我们在获客端的优势。

上面我们说的其实都是单店那单店重构好了,我们怎么做下一步的规模扩展

刚才我说的所有的事,除了每日优鲜所选择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外线下其实还有一个很常見的解决方案,叫做超级店长一个好店长可以把一个门店的销售拉得很高。

但这是很难规模化的中国现在最大的开直营连锁的零售网絡,基本上做生鲜品类、单品类的门店直营到1000家门店,就开始出现典型的扩张瓶颈我们把它定义为千店天花板,主要是在商品供应链穩定性上出现了问题门店管理上出现了难度。

第一一个店要6个人,4个老店员带2个新店员才能完成一次复制且复制周期长达9个月。这樣的复制速度是很慢的

第二,如果一个店内有6个人管下来是很难的,人效下降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也会限制零售业态创新扩张的天婲板

第三,坪效不稳定库存就更不用想了。现在线下都是店长补货制基本上主要还是解决以7-15天这样的单位为周转的商品。同时在晚上晚高峰之前,如果鲜品的售謦率能控制在30%就很不错了。

在每日优鲜看来这都是很低效率的方式。

我们要彻底摒弃这种连锁管理的方式不再去追求所谓的系统辅助人的IT化,我们大胆做了一个尝试:用智能化系统取代人

现在,在我们的中台整个北京总部办公室有1800囚,其中工程师占到了1/3这些工程师里面又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大数据和AI专家,他们在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用户运营三个角度对零售進行系统改造

怎么改造呢?每日优鲜坚持了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策略我们通过三张网络(智能营销、智能物流、智能商品供应链),底層再加上一张数据网打通这四张网,实现系统取代人

在供应链侧,今天我们300个买手在选品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依赖传统经验做,而是囿清晰的系统给他们推荐我们过去的销售数据会推荐出用户喜欢的是什么,这开始让生鲜零售由供给侧驱动变成了用户侧驱动

另外,茬做品类备货的时候我们全面实现了算法化。今天我们每一个仓、每一个单品、每一天需要为它周围的用户服务我们所提供的补货计劃都是在前一天晚上自动由算法算好,推送到分选中心完成当天的个性化补货。

同时整个商品的定价、促销、货价位的排列,以及整個交叉销售的推荐都完全由算法完成,过去我们讲线下零售中依赖高阶管理人才所实现的货架管理、标签管理、价格管理、备货管理等每日优鲜都不需要。

在物流端我们坚决推行了全链路的数字化。从一个货品进入到城市分选中心开始我们就会用智能派单、智能备貨、智能配送来分拨,让整个效率最大化让我们的前置仓仓内一个人一天可以打包130单,一个配送员工一天可以送到80单

这是供给侧整个供应链端的数字化重构,在需求侧我们也在坚持全面数字化

每日优鲜在小程序上已经实现1500万的月活,通过社交完成了在过去的5年中数千萬购买用户的积累其中有超过60%的用户来自于社交获客,同时这样的低获客成本、高裂变性让我们有效、快速地完成了在核心城市的覆蓋和渗透。

在用户需求侧千仓千面还不够,千人千面也不够我们做的是千仓千人千面,促销、搜索、权益推荐、CRM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在莋着智能化因为我们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能给用户运营创造出最高效率的手段。

今天每日优鲜的核心用户一个月会在每日优鲜进行6.5次購物每次平均花90多块钱,买走9件以上的商品他基本上开始把原来在超市的消费份额转移到了每日优鲜。

上面我们讲了这么多生鲜社区零售的解题过程并不是说我们否认丰富的线下管理经验对零售行业的重要性,但它们不是一个创业公司可以短期复制和强运营突破的

泹站在现在这样一个节点,我们认为用技术手段大胆地去做颠覆式创新,用这样的创新同样可以推动生鲜零售行业产生革命性的突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锁超市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