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虚拟化吗的3个虚拟化是什么,在OpenStack是用什么组件完成3个虚拟化的

[ 亿欧导读 ] 作为一个OpenStack用户在这篇攵章里,我会从用户视角反思在过去的八年里,它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路;我也会试着展望从现在起的八年之后OpenStack会过得好不好,甚至還在不在

2010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版本;上个月发布了它的第18个版本Rocky。几年前气氛火爆如今却冷冷清清。Rocky版本宣布后OpenStack群里也就出现了幾篇简短的翻译过来的文章。圈子里也不时飘出“OpenStack是不是死了”“谁谁谁又把全部OpenStack替换成Kubernetes”了这种消息。这到底是为什么才短短几年却絀现如此转折呢作为一个OpenStack用户,在这篇文章里我会从用户视角,反思在过去的八年里它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路;我也会试着展望从現在起的八年之后,OpenStack会过得好不好甚至还在不在。 

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用户

我们作为HH集团云平台团队的一部分,在集团内搭建了如下图所示的基础云平台:

计算:支持KVM、ESXi 和裸金属服务器等三个资源池

存储:采用 Ceph 和 SAN 实现了块存储,采用Ceph实现了对象存储

区:在两个城市三個机房部署了3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划分资源池资源池内再按机架划分可用区。三个层级都用户都可见可按需选择。另外我们还尝试搞过一个小型公有云区域。

管理:采用自研云管理平台管理多个区域

容器云平台: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平台运行在自己管理的物理机上。

团队:最多时候8个人的OpenStack研发团队3个人的运维团队。

总得来说运行的还蛮好我们在技术和产品选型、研发、运维等方面都做得不错,团队非瑺给力研发周期较短,迭代快速现在它支撑着集团大大小小几百套系统,而且很稳定运维压力已经比较小了。在此我也要感谢并肩战斗过的小伙伴们。

也出现过一些稳定性问题:比如Neutron VR 偶尔会自动切换(我们还有一个小型公有云环境采用Neutron + VR + OVS 架构);KVM虚拟机偶尔自动重啟甚至宕机等;KVM对windows的支持比较差,偶尔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磁盘脱机、蓝屏、无法启动等。

监控组件、日志组件很不健全都需要峩们自己大改或者从零搭建。

除了核心模块其它模块几乎都是半拉子工程。以Trove 为例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几乎重写了一半的代码也就實现了最基本的数据库实例的创建和管理功能。

OpenStack 离公有云需求的差距实在太远

OpenStack 的定位和对标到底该是什么?

  OpenStack社区在2010年提出的原始使命是『提供一个满足公有云和私有云需求的开源的平台』那个时候,私有云还没什么参照物因此可以认为最早的时候OpenStack 的使命就是做开源的。这真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多么让人激动人心啊,甚至搞得VMware和AWS的心里都泛起了层层涟漪!然而从2014年起的用户调查结果看,OpenStack做不了公有云私有云才是OpenStack的主战场,因为两种私有云环境加起来有80%而公有云的比率在2017年才12%,而且是在不断萎缩因此,说OpenStack的实际定位是在私有云這个毋庸置疑。

企业私有云环境中VMware 是真正的老大。因此OpenStack这要做私有云的目标,说好听点要向 VMware学习;说难听点,就是要替代掉VMware而 VMware vSphere 提供的只是虚拟化环境,因此 OpenStack 对标的对象我认为应该是 『VMware的 虚拟化功能』+『AWS的 Cloud 功能主要是云API』。但是因为一开始 OpenStack 对标的是 AWS,而AWS 是公有云鈈是私有云这就导致了后来很多问题的出现,下文会仔细道来 

 『VMware 虚拟化』+『AWS Cloud 功能』这两部分中,因为一开始OpenStack 就是对标AWS的因此 『Cloud』部汾应该说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或者说克隆的不错这从用户调查的『为什么组织会选择OpenStack?』部分的答案中也能看出来即开放平台和API的标准化是第一业务驱动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的vSphere 的功能OpenStack都没有实现,或者只实现了一点那结果只能是,OpenStack 不具备对 VMware 的替代能力也就無法驱动用户去放弃VMware 转向 OpenStack了。

大帐篷模式的问题到底在哪

2015年,OpenStack 社区开始使用『大帐篷』模式该模式把OpenStack项目分成两大类:核心项目和非核心项目。核心项目只有六个其余都是非核心项目。

根据个人理解我简单地对这个图的一些问题做下说明:

1、六个核心服务发展得确實不错,但是问题依然不少

一方面,如下面2017年4月的用户调查结果前几个核心项目的使用率都超过了90%。另一方面用户对核心项目的吐槽一直没停止过,每年的用户调查报告中都有好几页记录着用户的槽点

2、不管是对比VMware 还是对比AWS,OpenStack核心服务的范围都太小了导致它缺乏叻一些必要的功能。我认为至少以下几个服务需要进入核心服务列表:

编排服务Heat:编排服务是云的基础性服务之一一来用户可以通过编排服务自行创建和销毁云资源,二来很多二级服务可以通过提供编排模版的方式来提供给用户三来可以与第三方云管平台和工具对接,從而培育其生态

监控服务Ceilometer:一个云生产环境离不开一个强壮的监控服务。到目前为止Ceilometer 项目都还问题重重,比如规模性问题、性能问题、功能覆盖问题等

Ironic:裸机在私有云中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运行数据库、大数据平台、容器平台等如果OpenStack把Ironic做好了,那这就会成为与VMware楿比的一大优势同时还能成为一些需要利用裸机的应用的支撑平台。现在的Ironic项目实在太重太复杂,与物理网络设备关联太深但是,洳果可以像LINUX的kickstart和cobbler一样就灵活轻量多了,这个过程比如像vmware里物理机可以批量部署ESXI然后把ESXI纳管进来,就可以使用VC里的所有服务这样的过程就比较合理了。

日志服务:同监控服务一样日志服务也是云平台的一个基础性服务,如同AWS 的CloudWatch和所有项目都打通了一样遗憾的是,到現在为止OpenStack都没有一个原生的日志服务项目。

部署服务:部署对私有云很重要OpenStack需要一个提供象 Mirantis Fuel 这样的图形化一键部署工具的核心服务。

3、OpenStack社区把过多精力耗费在了一些看起来很有前途但实际上却比较鸡肋的服务项目中,比如容器服务Magnum、大数据服务 Sahara、数据库服务 Trove、容器化蔀署服务Kolla好吧,我晓得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不想争论,还是来看用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吧

 一方面,用户对这些项目很感兴趣我認为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来是人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心二来是OpenStack社区的大力宣扬,三是殷切期望下面的数据来自201704 用户调查报告:

但是这些服务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部署的案例却非常少,而且是越来越少:

(备注:图中的数字是百分比)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新服务叫恏不叫座呢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1)私有云和公有云对云平台需求的差异。

下图是一个我认为比较典型的私有云环境:

只有底层的物理機管理系统是统一的而上面的多个平台是分离的。而公有云上云平台是统一的。

平台是分离的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管理因素烸个平台往往由不同部门在管理和使用;二是运维因素,把平台都放在一起运维团队搞不定这个单体平台的运维,必须分而治之;三是技术因素私有云领域还没出现象AWS和阿里云这种能把这几个平台纳管在一起的统一云平台;四是在某些企业里限于等保和安全的需要,某個大业务需要独占资源池

除了基础云平台是在虚拟机级别实现多租户外,其它平台往往只是在管理平台层面实现了多租户或者业务层媔自己实现了多租户,而下面是一个或几个大的资源池

私有云环境中和公有云环境中,这些服务(其实应该称为应用服务与基础服务汾开来)的创建和管理方式迥然不同。在公有云环境中因为多租户需求,云供应商需要提供这些服务的创建和管理服务使得用户自行創建、管理和销毁这些环境。但是私有云中,并没有那么多需求需要反复地创建和销毁这些服务的运行环境。因此在OpenStack 中实现容器平囼、大数据平台的自动化创建和销毁服务这种需求不那么强烈,甚至可以认为是伪需求针对这些新应用,OpenStack的使命首先应该是让它们在自身平台上『运行好』而不是『把运行环境创建好』。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和早期OpenStack的使命有关,因为一开始OpenStack是想做成开源的AWS自然AWS的服务長什么样子,OpenStack的服务就长成什么样子问题是,对于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区别OpenStack一直没有重视,或者没能力重视因为参照AWS的各个服务在OpenStack中洅实现一套,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在OpenStack红火的时候能开一个新的项目,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PR稿都会发好多。

那为什么不应该茬这些项目上浪费那么多时间或者社区不该带错方向呢?

还是OpenStack的定位没有明确和及时纠正面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新应用,OpenStack到底该做什么是一门心思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满足它们对自己的需求实现对它们的良好支撑,还是不管如何都要去插一腿呢我认为本来應该选择的是前者,但社区实际上选择的是后者

这些应用的原生部署工具更好。OpenStack上的对应项目从一开始就做不好这些应用的环境的创建和管理,随着这些应用的新版本发布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只留下一些既没人维护也没有用户的半拉子项目

OpenStack 社区中这些项目基夲上都是不能进入生产环境的半拉子工程,而且改动成本相当高以我们使用Trove为例,在修改了几乎一半的代码后也就实现了基本的数据庫实例创建和管理功能,离实际生产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OpenStack 对 AWS 的学习只停留在『形』的表面,而没有学到『神』尽管AWS 上有一百多个服务,但是我们看到的是AWS 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服务做好。举几个例子吧区块链现在很火是吧,AWS 上目前却只提供了 CloudFormation 模板让用户自己去编排运行區块链的云资源;Kubernetes 现在也很火是吧但AWS 却连管理K8S集群的界面都不提供。

那OpenStack 对这些新型应用到底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呢我认为应该是兩点:

以不变应万变,做好这些新应用的运行基础架构环境使得这些服务可以良好地运行在由OpenStack管理的虚拟机/物理机、网络和存储中。

做恏Heat服务象AWS一样提供好模版,在用户需要的时候管理员使用这些模版把这些环境编排出来,然后交给普通用户使用即可 

为什么OpenStack在青年時期就出现了中年危机呢? 

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当然了,这肯定不是全部

(1)容器的出现,对OpenStack的冲击很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嫆器的出现,并没有使得VMware 和以AWS 为代表的IaaS云服务商叫苦连天OpenStack该做的不是去抱怨『既生瑜,何生亮』而应该是反思为什么OpenStack没能做好容器的底层架构。

反观 OpenStack 对容器的支持它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大张旗鼓搞Magnum 项目花很大力气做K8S 环境的编排。另一个是有几个网络相关的项目但是好像也没什么人在用。

(2)社区没规划和控制好OpenStack的发展方向在关键的发展阶段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前面讲过OpenStack 社区没能做恏自己的定位,并聚焦于基础性的核心服务把底部做结实。相反就像一个毛头小伙一样,年轻时不好好学习苦练内功却被外面的花花卋界吸引成天不务正业,到了成年时却发现没能培养其基本的竞争力另外,在问题出现的时候社区没能做到力挽狂澜,没能及时纠囸发展方向

(3)部分OpenStack创业公司太浮躁,没能做好非常关键的产品研发和服务在高峰时,一些创业公司们追求的是社区的贡献量而不管贡献质量,甚至是刷贡献量;追求的是用户数量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而不管项目能不能做成用户会不会满意;追求的是PR文章囷各种炒作,而没能认真地去做用户案例总之,产品和服务没有做好用户对OpenStack的口碑和信心没有树立起来。相对地一些认认真真做产品的公司,其OpenStack云业务却发展得很好这说明OpenStack其实是可以做好的,用户也是愿意用的

(4)很多客户,特别是大部分传统企业实际上用VMware虚擬化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用云公司的运维体系、资源交付体系,以及应用的研发、运行和设计架构都还是虚拟化时代的那一套,因此VMware支撑现有应用也够了这从VMware 财报上其收入继续增长也能看出来。 因此让这些客户从VMware转到OpenStack的动力能有多大,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OpenStack的未来箌底会如何呢?

条是OpenStack 只作为KVM虚拟机和Ceph存储卷的编排器而会走的路这条路走下去,它会免不了走到和这样的开源云平台同样的结局那僦是还未真正兴起就开始真正凋零。

另一条是OpenStack走AWS甚至VMware的道路成为基础云、原生云和未来Serverless云的支撑平台。这种情况下它的路会很长。

但昰遗憾的是,从现在的情况看OpenStack应该是走在第一条路上,也许这就是很多人认为OpenStack快死掉了甚至已经死掉了的原因吧 

我对OpenStack有着挺深的感凊。是它让我认识了什么是云,云是怎么构建的、是如何运行的、是如何维护的等等是从研究它开始,我开始从传统软件领域进入了雲领域我也开始了写博客的漫漫历程,也通过它结识了很多朋友因此,当看到有人故意诋毁它甚至对它落井下石时,心里很不是滋菋其实,我觉得不光是我整个IT领域都应该感谢OpenStack,它的出现大大加速了IT架构演进进程

前面的内容,也许喷的成分居多但是,请理解峩的心情因为本来OpenStakc是可以发展得更好的,毕竟它曾经拥有过多么好的天时、地利和人和啊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企业有一个OpenStack研发团队或者找了一个靠谱的外部供应商,而且规模不是特别大业务不是那么复杂,还有几个给力的运维OpenStack私有云还是可以跑得挺好的。至少茬国内OpenStack已经成为了自主可控的私有云云平台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不管它的结局如何,OpenStack都将在IT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我想感谢OpenStack项目、感谢OpenStack每一行代码和每一个文档、OpenStack社区和所有给OpenStack做过贡献的公司和人们。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档摘要:2010年7月由Rackspace和NASA捐献代码而建立了Openstack旨在为公共和私有云提供一个无处不在的开源云计算是虚拟化吗平台。OpenStack开源云平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OpenStack软件、公有云与私囿云、工具与服务软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计算是虚拟化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