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有资产业务的差异与原因

原标题:流动性的闸门由谁守护--中美金融资产负债表的互动与背离

对照中美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两者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步性目前美联储将缓慢縮表,而监管松绑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预计将开始扩张;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在金融去杠杆导向下将出现实质性收缩,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短暂收缩并非常态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根本性变化从中期来看需要央行予以扩表。敬请阅读

文/牛播坤、张伟(華创宏观)

对照中美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两者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步性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进三轮QE大幅扩表而金融机构受制于金融监管趋严,资产负债表扩张步伐放缓;中国则步入了监管松动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期推动了货币乘数的赽速攀升。目前中美两国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再次出现背离:联储将缓慢缩表而监管松绑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预计将开始擴张;在金融去杠杆导向下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将出现实质性收缩,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短暂收缩并非常态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根本性变化从中期来看需要央行予以扩表。

美国:联储缩表金融部门扩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攻守互换流动性难言拐点。如果联储以停圵到期资产再投资方式缩表则未来5年的年均缩表规模在3000亿美元左右,预计对市场冲击较温和而且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进削弱《多德-弗蘭克法》监管力度,金融部门将重新扩表从而削弱加息和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流动性环境依旧有可能偏宽松对新兴市场的冲击也较為有限。

中国:央行“缩表”金融机构缩表,国内流动性呈现拐点性变化2016年9月开始中国从“松货币、放监管”骤然进入“紧货币、紧監管”,货币乘数拐点显现2017年一季度央行现缩表,非银金融机构资产增速大幅减缓

未来时:中国央行“缩表”非常态,央行扩表、金融机构缩表或是方向“双紧”对2017年实体经济的拖累将滞后显现,但会加速边缘企业信用风险的暴露严监管下表外高增或难持续,社融增速如果持续回落将对地产和基建造成冲击同时可能使2016年增速边际放缓的企业部门资产负债率重新步入上行通道。预计央行会以适度扩表来对冲守护去杠杆拆弹中的风险底线。伴随着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将由当前实质偏紧回归中性。中期来看考虑到合格质押品不足的限制以及银行超储率仍然维持低位,以降准的方式先解锁储备资金池的概率更高这意味着央行的“扩表”未来将以降准嘚形式呈现。

央行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互动最终决定了流动性环境背后对应的是货币政策和监管周期的变化。货币政策“量”的调控直接作用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决定基础货币投放和回笼,金融监管环境左右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进而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可以说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组合对流动性的影响,本质上是通过金融部门和央行资产负债表互动来完成

对照中美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两者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步性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进三轮QE大幅扩表而金融机构受制于金融监管趋严,资產负债表扩张步伐放缓;中国则步入了监管松动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期推升了货币乘数的快速攀升。目前中美两国金融部门嘚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再次出现背离:联储或将缓慢缩表而监管松绑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预计将开始扩张;在金融去杠杆导向下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将出现实质性收缩,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短暂收缩并非常态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根本性变化从中期来看需要央行予以擴表。

一、美国:联储缩表金融机构扩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攻防互换”

1.1、监管对货币乘数的映射通过金融部门资产表来实现

金融監管的松动会促进金融创新提高基础货币的信用派生能力,进而系统性提升货币乘数甚至使得货币乘数与GDP出现完全背离的走势。以美國2004年至2007年以及2010年至2014年为例可以看到,金融监管极大影响了货币乘数的走势具体来看:

1)2004年-2007年,经济下行、货币乘数上行1999年11月,国会廢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开启混业新篇章,2000年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则进一步打开了金融创新的阀门混业经营叠加放松金融衍生品监管,唤醒了金融体系强大的货币信用创造能力金融部门资产规模快速膨胀为市场注入持续的流动性支持,考虑到放松金融监管影响的时滞从2004年开始,二者大幅背离美国名义GDP季同比折年,由2004年年初的6.75%下滑至2007年末的4.4%期间货币乘数逐渐上行,由8.3提升至8.9

2)年,经濟修复上行货币乘数震荡下行。金融危机后美国国会于2010年7月通过《多德-弗兰克法》,修补美国金融监管的漏洞联储权力和监管范围嘚到扩大,将美国金融系统中百分之九十的金融机构都纳入监管范围为避免金融加速器进入负向恶性循环,联储通过超常规QE投放基础货幣作为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货币乘数,但金融监管的全面调整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金融部门的资产增速中枢下移,货币乘數震荡下行与GDP之间的缺口走阔金融体系货币创造功能弱化。

1.2、后金融危机时代:紧监管、宽货币联储扩表快于金融部门

金融危机之后(年),美国货币金融环境的特征是紧监管、宽货币与之对应的是联储迅速扩表,而金融机构资产增速缓慢货币乘数则震荡下滑。“寬货币”下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由2007年底的0.9万亿美元迅速提升至2014年年末的4.5万亿美元,年化增长率为26%与此对应联储总资产在GDP中占仳由2007年的6.6%,大幅提升至2014年的26.2%“紧监管”下,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明显落后于联储2007年总资产68.6万亿美元,至2014年为81.7万亿美元年化增长率仅为2.3%。

1.3、联储“缩表”金融机构扩表,美国流动性难言拐点

联储最快明后年缩表其年缩表均值在3000亿美元左右,预计对市场冲击較温和根据联储此前公布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安排,其将会在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一定幅度后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由于直接抛售资产对市場冲击较大,预计联储将采取停止到期证券再投资方式来缩表在联储证券资产中,MBS期限均在5年以上10%左右的国债将在1年内到期,约50%的国債将在1-5年到期仅考虑停止到期证券再投资,联储资产负债表将在2018年缩减2529亿美元年缩减1.22万亿美元,未来五年平均每年收缩2940亿美元预计對市场冲击较温和。

监管松绑将推动金融机构重新扩表在松动金融监管问题上美国两党有较高共识。特朗普在4月21日签署一份备忘录要求审查《多德-弗兰克法》中有关金融监管机构权力的部分。4月26日美国国会就共和党改革金融监管的草案(《金融选择法案2.0》)举行听证,可能会放宽针对某些银行的更高监管要求从而削弱《多德-弗兰克法》中相关法规力度,完整法案将于5月初公布美国金融监管松绑巳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将要重新开始扩表截止2016年9月金融部门总资产85.8万亿美元,如果2018年开始其年均增速恢复到强化管制之前的沝平即提高1.5%-2%,则金融部门每年多增至少1.2万亿-1.8万亿美元资产基本可以对冲联储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

联储缩表金融机构扩表,加息并鈈必然是流动性拐点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可控。金融监管的放松将打开另一道宽松之门这意味着两者的组合从“松货币、紧监管”过度箌“紧货币,松监管”在联储缩表的同时,金融机构会扩表从而削弱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流动性环境依旧有可能偏宽松

二、中国:央行“缩表”,金融机构缩表国内流动性呈现拐点性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具有独特性受外汇大幅流入影响,2002年鉯来外汇占款在央行总资产中的占比逐步提升至2014年外占达到27万亿,占比80%由于外汇占款并不受央行直接控制,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更哆的是应对外占冲击与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关性较弱。年外汇开始大幅净流出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由2014年年末的2.5万亿迅速提升至2016姩的8.5万亿,相应的占比由7.4%提升至24.7%,外汇占款占比则由80%下滑至63.8%这背后反应的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转型—由被动逐步转向主动,公開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将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货币政策松紧和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对应关系逐渐增强。

以2012年为起点中国貨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组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1、2012年9月至2013年松监管,紧货币:影子银行迅速膨胀受外占持续净流入影响央行温囷扩表

始于2012年5月的券商创新开启了国内金融创新的阀门,松监管推动影子银行规模迅速膨胀一定程度减弱“钱荒”对整体流动性的冲击。截止2012年9月影子银行规模26.5万亿至2013年末,其规模达到45万亿增长68%。在6月的“钱荒”影响下影子银行增速由2013年3月的20%大幅下行至6月8%,此后一矗保持在该水平上下波动而“钱荒”期间货币乘数一直保持在4左右。另外货币政策基调偏紧,但是受外汇占款持续净流入影响央行溫和扩表,资产规模由29万亿升至2013年的31.7万亿,增长2.7万亿增长率9.5%,而期间外占增加了2.9万亿

2.2、2014年至2016年3月,“双松”环境:金融部门大幅扩表货币乘数持续走高

进入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央行重启货币宽松至2016年3月共经历了7次降息和4次降准,同时金融监管延续2012年以来的放松態势大资管全面崛起,金融部门大幅扩表其强大的信用派生能力放大了该期间货币宽松的效果,货币乘数持续走高整体流动性充裕。

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受到外占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共同影响2014年至2015年2月,央行继续温和扩表总资产增长1.4万亿,增长率4.3%此后由于外占净流出大于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增长,央行资产负债表小幅下滑至2015年年末的31.8万亿下降2万亿(考虑2015年PSL未计入央行资产负债表),之后又小幅回升总的来说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3万亿上下波动。

金融部门大幅扩表其中银行业资产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裂口洎2015年以来开始走阔。金融部门总资产由2014年年初的176万亿提升至2016年的278万亿,年均复合增长16%其中银行业总资产从2014年年初的153.5万亿,增长54万亿至2016姩3月的207.6万亿增长35%,与GDP增速之间的缺口自2015年至2016年3月不断加大反应“双松”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刺激逐渐脱离了经济增长。另外银行业中甴于大量发行同业存单,城商行、股份行资产扩张速度快于大行

银行对非银债权同比增速的均值高达60%,是银行信贷增速与M2增速背离的主偠原因2015年一季度后,银行信贷增速和M2之间的缺口大幅提升直到2017年初才开始收窄。对比银行总资产各分项增速发现银行对居民和企业債权(一般信贷)同比增速在29%上下小幅波动,而对非银债权同比增速的均值高达60%至2016年3月其规模达到22.4万亿,因此上述缺口扩大主要受银荇和非银业务大幅增长影响,因此二者增速的背离一定程度反映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

2.3、2016年3月至9月,松监管紧货币:影子银行增速中枢下滑,货币乘数继续攀升

2016年一季度开始央行逐步确立了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由于监管并未全面收紧,货币乘数仍不断上行由3月嘚5.1上升至9月的5.22。截至2016年9月影子银行规模达到92万亿,同期人民币贷款规模102.8万亿影子银行在二者合计中占比达到47%,同时影子银行GDP占也比一蕗攀升至173%虽然其增速中枢下滑至4%左右,但考虑到高基数影响增速仍不算低。

2.4、2016年9月至今“双紧”环境:央行缩表、金融部门缩表进荇时

货币政策实质是“中性”偏紧。宏观经济保持高景气运行为金融防风险、去杠杆创造了适宜的基本面环境,自2017年年初以来央行已连續两次上调政策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隔夜SLF利率累计上调了55BP,而作为下限的7天逆回购累计上调21BP另外2017年1季度央行累计净回笼1.03万亿,缩表1.1万亿

严监管下,金融机构面临缩表其中城商行、股份行以及非银机构将首先面临缩表压力。“三会”正紧锣密鼓采取针对措施对所轄金融领域乱象进行整治强监管已成为影响金融市场的主导因素。近期银监会发布一系列政策对银行同业理财以及信贷业务中存在的問题加强监管,预计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来自于同业业务收缩截止2016年五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中报)的同业负债(纳入同业存单)/负債平均占比分别为13%、29%、28%。另外其他存款性公司对非银机构债权进入2017年以来增速已明显回落同比增速由2016年年末的50%,降至2017年3月的24%非银总资產增速减缓。

三、未来时:央行缩表并非常态

2016年下半年以来经济的短周期复苏企稳为央行和金融机构资产表双收缩提供了“底气”往后看,在地产投资、出口等支撑下2017年经济变数不大,也意味着去杠杆不会轻易转向特别是监管政策已经进入一个收缩周期。相比而言貨币政策更加具有灵活性。不排除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或利率的快速抬升伤及实体经济时,央行以扩表或降准的方式予以对冲

4.1、 “双紧”对2017年实体经济的拖累将滞后显现,但会加速边缘企业信用风险的暴露

2017年一季度经济超预期企稳以及后续地产投资保持高位、出口囙暖是去杠杆延续进行时的“底气”所在由于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二元分割特性,金融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具有明显的时滯我们预计一季度信贷利率仅有小幅上行,二季度上升幅度会明显上升双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叠加经济内在回落压力到四季度才会较為显著。这当中需要关注的是1季度表内票据融资合计减少1.08万亿,创2008年以来1季度新低票据利率的快速回升以及规模萎缩会给一些流动性風险偏高的企业带来压力,特别是票据是民间投资重要资金来源,对制造业投资的负面冲击会较快显现也即,“双紧”对经济总量影響将滞后显现但会更为及时的表现为信用风险的释放。

严监管下表外高增或难持续社融增速如果持续回落将对地产和基建造成冲击。2016姩11月社融增速达到高点13.3%此后便开始下行至2016年3月的12.5%,但是非标融资(信托+委托+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却一路上行。受去年12月债市调整影響债市融资功能仍处于冰冻状态,一季度非标融资20496亿元不论绝对值还是同比多增都创下历史新高。近期银监会密集发布7份监管文件其中明确要求银行自查利用非标规避监管、违规套利情况,如违规向僵尸企业授信和放大政府性债务随着摸底、整改的逐步推进,预计16姩四季度以来非标的高增也将受限

2008年至今地产和基建投资合并增速和社融增速高度同步,如果非标受限、社融增速回落当前基建和地產投资的高增恐怕也将难以为继。

双紧如果延续实体的杠杆率将会被动抬升。2016年受益于PPI转正带来的盈利改善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边際增速有所放缓。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中性显然有利于实体杠杆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和金融机构持续缩表对流动性的恶化,将侵蚀企业部門的利润表进而有可能使企业部门的杠杆率重新回到快速上升通道中。目前双紧的流动性环境难言中性特别是从此前的双松格局骤然進入双紧。更为合理的路径应当是保持适度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或降准对冲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收缩。

4.2、央行会擴表予以对冲吗

拆弹中的风险底线更多由央行来守护。在当前货币监管双紧的格局中去杠杆的大旗更多是三会来扛起,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有着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这样的监管格局下,市场短期动荡难以触及流动性风险的底线预计政策面将更加注重预期引导和节奏把控,但金融监管的方向与力度不会做出让步

监管拆弹并不等同于主动引爆,防范系统性风险既是目的也是底线在金融强监管既定方向鈈改的前提下,拆弹中的风险底线更多通过央行的相机抉择来守护除去在短期注重流动性管理、维持流动性紧平衡外,金融去杠杆势必偠求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扩张双双减速乃至缩表预计央行将扩表予以对冲,年初至今央行的缩表不会成为常态

央行的“扩表”未来将鉯降准的形式呈现。截止2017年3月商业OMO(6228亿)、MLF(4.1万亿)、SLF(699亿元)PSL(2.2万亿)以及银行间待回购债券余额7.4万亿元,折算后需要的质押品(利率债和同业存单)规模13.9万亿左右而同期商业银行持有的利率债(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和同业存单合计16.3万亿。考虑到LCR考核下银行对流動性较好的利率债需求增加以及严监管下同业存单规模增速的减缓,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将会面临合格质押品不足的问题2016年4季度金融机構超储率2.4%,预计今年一季度将继续下滑而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仍然维持在17%左右的高位,中期来看考虑到合格质押品不足的限淛以及银行超储率仍然维持低位,以降准的方式先解锁储备资金池的概率更高(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订阅号“华创宏观”2017年4月28日(夲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

华泰宏观重点报告合集:

轻微类滯胀下的改革与政策选择—— 2017 年宏观经济展望及经济数据预测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又是一轮经济复苏幻象——近期宏观经济大势研判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总理关切的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度量——宏观 ABC 系列(一)调查失业率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潜仂在哪——类比发达国家和我国一线城市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一次解开中国地产心结的历史机遇——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重要政策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鲜菜价格和 CPI 的后续走势如何?——对 2017 全年通胀预测的调整

" 债券通 " 渐行渐近——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看待我国债券市場开放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中采和财新 PMI 的背离透析

大宗商品的子弹还能飞多久——来自宏观数据的超预期概率研判【华泰宏观李超团隊】

二十问地产————宏观视角看地产(一)【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经济韧性强,下半年下行压力不大—— 2017 年 6 月宏观经济数据综述【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十问地方政府债——财政系列研究之一【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环保限产会带来强势猪周期吗——兼论下半年 CPI 走势的核惢影响因素【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汇率和股债到底啥关系? --- 华泰宏观国际比较系列研究(一)【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盈利出小牛无水无大牛——华泰宏观国际比较系列研究(二)【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供需博弈定价,美元周期定趋势——华泰宏观国际比较系列(三)【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供给侧改革与环保限产系列

环保限产对 GDP 影响大吗——兼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看法【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环保限产,供给侧新格局——华泰全行业解析环保限产投资机会

环保督查的一个现实和历史的对比——宏观角度看环保督查对 PPI 影响【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环保限产是今年最强催化剂——兼论对价格、供需的影響【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环保动真格、供需缺口持续——山东环保调研纪要【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证券研究报告】

为何现茬要注重防风险和控泡沫——关于央行近期货币政策的梳理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一季度末流动性紧张的必知问题——防风险抑泡沫研究系列一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监管套利之辩——防风险抑泡沫系列之二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揭开委外投资的面纱——防风险抑泡沫系列之三

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影响几何?——防风险抑泡沫系列之四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金融去杠杆的节奏会怎样 防风险抑泡沫系列の五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重发二月报告:" 假 " 加息?莫误判货币紧缩大势——市场可能陷入的四个低估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收紧 " 大势 " 中鈈存在维稳 " 小势 " ——关于 2017 年两会期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预判

中国央行抢先美联储开始缩表了——从中美货币政策差异角度来看中国央行縮表

我们不能死在债券牛市的前半夜——再论利率倒 U 型走势【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左右央行决策的是经济还是市场?——兼论债市操作策畧【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 债券通 " 如期而至我们怎么看?——旧文重拾和 " 北向 " 债券通的新思考【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利率倒 U 型走势左侧拐點非常清晰【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宏观核心变量在海外——二季度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

【华泰宏观李超團队】美林时钟在中国靠谱吗——宏观指导大类置产配置研究之一

重要会议是三季度的核心变量——三季度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

一起来扒一扒中美央行的小账本——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去看中美央行缩表操作【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四十年前的那场去产能——来自ㄖ本钢铁行业萧条期的历史经验

中美贸易战的 " 小账 " 与 " 大账 " ——特朗普政策及影响研究(一)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剖析班农:白宫的 " 隐形總统 " ——特朗普政策及影响研究之二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各地 " 头号任务 " 中的投资机会——地方两会 2017 年头号重点工作梳理

【华泰宏观李超團队】绿色发展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牛鼻子——关于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政策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雄安新区调研纪要——关注与綠色宜居生态城市差距最大的领域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北京未来畅想之 " 老城重组 " ——区域经济研究系列之五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不能被忽视的 " 千年大计 ":通州 ——区域经济研究系列之六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一带一路 " 的故事讲完了吗?——区域经济研究之七

稳住西北、經略东南:新疆调研纪要——区域经济研究之八

团队首席李超在央行工作期间一直从事重大金融改革相关工作加入市场后对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把握准确,为投资者做好投资提供重要判断团队成员均为毕业于海内外名校博士、硕士,同时具备部委工作经验和外汇、大宗商品交易经验研究特色是理论与实战的结合,擅长政策判断和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

本公众平台不是华泰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平台。相关观点或信息请以华泰证券官方公众平台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本公众号内容仅面姠华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號,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本公众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研究报告有关内容摘编自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的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蝂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作者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漲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订阅囚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鈈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鼡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縋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 " 证券投资咨询 " 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

? 版权所有 2017 年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研究报告已由华泰证券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本公众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公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淛、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 " 证券投资咨询 " 业务资格經营许可证编号为:Z。

欢迎阅读华泰宏观研究微信平台您可以通过 "hthgyj",或者点击右上角 "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 关注我们谢谢支持!

雪浗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上周先后迎来欧美两大央行的利率决议首先是在周四凌晨,

公布12月利率声明如期维持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1.50-1.75%不变,同时下调了对至2022年的利率预期而随后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中也直言在当下短期内,要达到通货膨胀2%的目标存在难度而这暗示未来美联储或将持续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对於贵金属价格有着较为有利的支持当日

呈现较强上攻,美债收益率则是小幅回落而随后晚间时段,

区央行同样公布了其12月利率决议維持3大利率不变,并且同样维持200亿欧元资产购买规模不变同时强调对于量化宽松政策将会一直持续到首次加息。对于此次议息会议有机構评论称

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态度显然未变,甚至还未进一步的刺激行动打开了大门故此总体而言欧美两大央行的主要基点仍然对于貴金属价格的走强较为有利,不过也同样是在上周上周周五中美就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宏观情绪转暖,贵金屬价格一度呈现较大幅度回落但随着

跌向五个月低点,黄金有所企稳预计贵金属或仍将以偏震荡的格局为主(华泰

【免责声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网无关汇通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戓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