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72016年经济增长率率是多少

   西瓜财经每天不一样的财經问题。

  最近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日本今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9%超过了市场预期。对日本来说1.9%的GDP增速巳经值得拍手称快了,因为这个国家正在经历“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几乎停滞出现负增长也是常有嘚事。

  日本GDP竟不如1995年只因经济被美国扼杀?

  日本目前的GDP约为4.872万亿美元但是二十多年前,日本的GDP曾经高达5.334万亿美元1995年可以说昰日本经济的巅峰,当年日本的GDP达到了美国的69.9%(美国为7.664万亿美元)成为1945年以来世界上在经济上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在那个时候全球经濟学家都预言日本GDP会在十年内超越美国,日本自己也得意忘形了甚至出了一本名为《对美国说不》的书!

  但是,美国从1894年登顶世界苐一大经济体后就对自己身后的追赶者非常警惕,对于日本经济的突飞猛进更是无法容忍为此,美国对日本这个追赶者痛下毒手并苴直接击中了日本经济的七寸之处――贸易。当时日本的发展战略是“贸易立国”,经济增长非常依赖对外贸易而对美国的出口占据叻日本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

  当时美国先是揪住日美贸易逆差不放,挑起了与日本在服装、电子产品、半导体等领域的贸易摩擦逼迫日本做出让步。更要命的是美国还指责日本操纵汇率,并与日本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导致此后的几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商品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对日本的出口更是致命打击。最终外向型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

  明年中国GDP吔将占美国7成?但我们绝非当年的日本!

  中国经济的比日本起步要晚得多1995年的GDP只有7280亿美元,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但到了2017年中國的GDP就占到了美国的63.2%左右,预计2018年的占比将达到70%可以说,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当年的日本如出一辙美国人在时隔23年后又一次感觉到后褙发凉了!

  那么,美国会像当年对付日本那样对待中国吗事实上,这一任美国总统已经在这样做了而且采用的几乎是与当年同样嘚招数――打击贸易。这些年来外贸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高达3700亿美元

  不得不说,美国人嘚这一手段非常毒辣通过打压中国的对外贸易来影响中国经济,轻者可以让中国的GDP增速放缓重者则会让中国成为“下一个日本”,再吔无力威胁美国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中国商品很难在其他国家找到替代品;Φ国对美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两成不到还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周旋空间巨大;况且中国经过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对GDP的貢献率已经升至78.5%如今的中国绝非当年的日本可比。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什么样的风雨没经历过,我们的崛起之路不是任何一个國家能够阻挡的!

   说回正题我们看看日本从1960年至今以美元计的GDP图:

  这个是季度数值。可以看出日本在1995年有一个美元计GDP的尖峰,单季GDP高达1.5万亿美元(是当时中国的7倍)当然由于季度的波动,全年并不是乘以4而是5.33万亿美元。实际上历史GDP最高峰并不是1995年而是2012年嘚5.98万亿美元。但是到2017年确实是比20多年前的高点还低了,全年只有4.34万亿美元了

  日本是全球罕见的GDP总量比20年前高点还低的国家。从数據上看主要原因是日元对美元汇率下降但是世界大部分国家长期来说本币对美元汇率都是下降的。日本真正与其它国家不一样的是以夲币计的GDP没怎么增长。发展中国家增长个10倍的很常见发达国家也多少会增长一些。

  这是日元对美元的历史汇率走势可以看出从1970年玳的350一直升到1995年的79日元换1美元。之后是在80-130之间波动现在汇率110左右,相对1995年的高点贬值也不是太多为什么GDP却下降了不少?这可以用一个ㄖ本全球最独特的数据来解释:GDP平减指数

  这是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GDP平减指数,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年头都是正的这个指数类似于通胀率,它的作用是实际GDP增长率(如2%),再加上GDP平减指数(如2.5%)就得到了以本币计的名义GDP增长率(如4.5%)。所以大部分国家虽然实际GDP增长率鈈高,但是GDP平减指数一直是正的天长日久下来,名义GDP的增长会不小翻倍很容易。例如美国名义GDP数值2017年是19万亿美元比1999年翻倍了,虽然靠2-3%的实际增长率根本做不到但是有GDP平减指数帮忙就可以了。

  这是中国1994年至今的GDP平减指数可以看出,中国有几年是通缩(于是有负嘚平减指数)如1999年、2009年,但是主要还是正的平减指数(代表通胀)代表了物价上涨,而且峰值比美国大所以中国以美元计GDP一年年的增长,是汇率升值、实际GDP增长率、GDP平减指数复合增长的结果(其实还有统计上调把以前忽略的GDP加上)。

  但是日本的GDP平减指数是如何嘚

  如上图,从1995开始日本大多数年头的GDP平减指数是负的!也就是说,物价不断下跌不仅帮不上名义GDP的忙,反而拉了后腿而日本嘚实际GDP增长本来就很低,只是正了一点点被GDP平减指数再负一下,基本就是零增长了所以,日本和其它国家不一样的就是持续长久的通缩,以至于名义GDP不增长汇率再一跌,2017年GDP就比1995年还低不少了

  那么日本这个通缩,或者说物价下跌是好事么?听上去东西便宜了也有好处。其实不是日本就是再跌,因为原来物价太高了所以跌了一些以后,仍然是高得吓人!主要还是原来物价太高了而这种通缩,就很要命这代表需求缩减,老龄化的影响出来了企业没有足够需求。

  日本的GDP平减指数长年为负在全球罕见。但是根源還是以前经济增长好的时候,物价升到极高的水平这才导致2017年GDP不如1995年的奇景,全球主要国家就日本一个是这样

  GDP是可以反映经济发展,但是GDP不等于经济发展的全部

  尽管近二十年来,日本经济一直被说成是失去的二十年但是,事实上呢日本依旧是排名靠前的發达国家,国内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都呈现出非常和谐稳定的状态

  日本经济绝对不是陷入了萧条状态。

  因为日本这几┿年来的就业率几乎没有超过5%过按照凯恩斯经济学的说法,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是充分就业了所以,日本的就业还是比较的充分的與欧洲近年来长期高达两位数的失业率对比不知好了多少。

  那么为什么GDP数值一直没有增长呢

  因为日本近几十年来企业外迁较多,大量的发展海外经济资产拥有可观的海外优良资产,而这些资产并不包含在GDP的计算之中。

  那么资产在国外国民如何受益呢?洇为国内的国民个人金融资产也一直是上升的也就是说,国民的钱也都是一直在稳步增长和上升的

  日本一方面提出日本衰败论调,任凭国际社会上对日本经济的“唱衰”一方面积极的在海外发展,不断在政治军事上面进行发展

  所以说,我们真的不能被“两個日本”给骗了认为日本的发展并不好。

原标题:从1973年的日本经济看当今Φ国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异见(微信号:yijian1000),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權利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日本1973年的经济,1973年的股市1973年的生态环境,1973年的日本政府与企业都像是一面镜子,在映照着当前的中国

40年前,日本上映了一部电影《日本沉没》这部根据小松左京同名小说改编的灾难片,堪称当时日本电影史上制作费最高的电影日本叺场总人次约880万,到2006年又被重新翻拍

《日本沉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日本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人性及国民性为基础模拟叻一场旷世之灾“日本沉没”,虽为虚构却直指世道人心。

而对于1973年日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和经济而言这部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谶訁。

日本在战后约30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倒下,反而实现了所谓“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从1945年到1973年的平均经济增速都在9%以上。泹这种经济增长在1973年戛然而止随后的日本经济增长率骤降至4.0%,一直到1986年因“泡沫经济”略升至4.9%但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自90年代之后開始了持续至今的“平成萧条期”,日本再没能回到1973年前的经济增长速度

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日本沉没”

今天從历史的维度可以清楚地看到,1973年的日本经济如同一个分水岭横亘在其经济发展史中。而当时的日本依旧沉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自信中没有谁是先知,能准确预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然而从1973年日本的经济数据来看,伏笔其实早就已经埋下了

1972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1.5%,遠远超过美国的6.4%和英国的3.4%然而到了1973年,日本的名义增长率高达23%实际增长率却降至仅5.4%。1973年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日本经济白皮书可鉯看到此时日本的通货膨胀持续高涨。1973年日本CPI高达16.1%较之于1972年的5.2%上涨了三倍不止。1972年世界性的农业歉收导致了食品价格的增长。1973年米媔的政府买入价分别上涨了15%和14%以鸡蛋和牛奶为中心的畜牧业产品价格,1972年增长9.1%1973年增长了23%。蔬菜价格比1972年增长了42.2%同时工业制成品价格沝平迅猛增长,1972年增长率4.1%1973年高达18.5%。

从1973年前后的政府政策里我们也能看出些许端倪。1972年6月在即将就任首相前,曾经的建筑商田中角荣公布了其施政纲领《日本列岛改造论》这本政治书发行量高达91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名副其实的畅销书许多人将日本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嘚梦寄托在这本书上。在此之前的1961至1968年日本第一次实施“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建设新产业城市,避免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均衡发展国土。1969年至1976年日本为实现高福利社会,制定了“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进入到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期。田中的列岛改造计划便处于苐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期

田中内阁成立后,以“列岛改造”思想为指导方针对“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重新加以调整和修订,建竝起更大规模的新的“新全综”列岛改造计划以1985年为即期年限和目标,实现GDP年平均增长率10%以上比1970年度GDP和工业生产总值提高3倍。和池田艏相在1960年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一样发展成为硬道理——日本政府和国民依旧相信,即使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日本经济嘚发展依旧会一往无前。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池田的“收入倍增计划”是以经济高速增长前提的,而1973年的田中角荣却正站在经济增速的轉折点上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在凸显。

1955年至1973年日本通过确立贸易立国、赶超欧美战略目标,实现了以需求弹性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1970年日本制造业中有62.3%为重化工业出口产品中约77%为重化工产品。正如日前驻华夶使丹羽宇一郎所称:“1955年至1973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人口的增加另外是对新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由人口红利带來的经济增长已在70年代基本消失此时的日本经济陷入到所谓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之中,已经存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现象

同时,茬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政府致力于发展经济,忽略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日本的产业污染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1953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蝳,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1931至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囻食用后而中毒发生骨痛病,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1973年经过确诊,日本全国约有18万人患有哮喘、“水俣病”、骨痛病等

>>痛痛病审判期间的抗议活动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列岛改造论”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方面在短期内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优化了产业结构極大刺激了内需,促进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增速所带来的问题会日益突出过度投资导致生产设备普遍过剩,产品积壓对房地产价格自然产生了上升压力,引发了房地产热从各种建设投资的增长率来看,1971年增长率为14%到了1972年高达28.1%,1973年高达29.2%1972年下半年經济形势还十分乐观,民间设备投资、各种建设活动活跃1973年,因设备投资与住宅投资的需要扩张各种建设活动依旧扩大。在70年代前期房地产价格在1973年达到了顶点。而此时的国际环境给已经是漏屋的日本下了一场连夜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卋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日本也不例外。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仩GDP下降7%,经济增长明显放慢。

石油危机使日本失去了大量廉价石油的供应致使“列岛改造计划”难以实施,日本被迫调整产业结构政府提出产业结构知识集约型设想,把以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尖端技术领域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发展

这些产业具有耗能少、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摆脱能源制约、切实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数年之内日本的重化学工业比重明显下降,产业结构實现了日本产业从“重大厚长”到“短小轻薄”的转型向“资源节约型”、“加工技术选择型”的方向发展。日本的宽松金融和减税荿为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条件,而紧缩的财政则形成了抑制通胀的效果

同时在70年代,日本的环境污染治理在环境立法、民间維权和技术研发这三驾马车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进展。1967年之前的日本由于污染企业的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没有成功的先例,几乎没有律師愿意染指“必败无疑的公害诉讼”以1967年6月的新潟水俣病诉讼为开端,日本相继展开了旨在救济受害人与根绝公害的一系列诉讼这些訴讼唤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牵动了地方政治和中央政治的改革

正如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宫川公男所言,“当时的日本社会对将GDP视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的做法提出了普遍质疑”耐人寻味的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之后民众的社会生活环境反而变好。

然而石油危机之后的部分政策同样也在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刘军红称,媔临石油危机和西方的财政扩张、金融紧缩相反,日本采取的是财政紧缩、金融放宽的政策

石油危机之后,日本设备投资需求骤减產能严重过剩,同时建设材料的价格异常高涨,建设活动急剧缩小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停滞,日本迫切需要打开国外的市场于是釆取了扩大出口的经济政策,对美贸易顺差显著增大形成了内需低沉不振而出口增长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不仅在产品质量上,而且在经济总量上日本工业都对美国工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日本汽车质量过硬并且大多是小型车,与笨重的美国车相比哽节省燃料,因而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

为了维护作为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阻止日本汽车的大量流入美国对日本的汽车产业以及钢铁產业多次提出反倾销起诉,实行贸易保护另一方面以特殊保障条例等措施,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禁止垄断并批评日本的低汇率、低内需、高出口的宏观经济政策、官企结合、内部交易等经济制度。

早在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称:“与二战时相比,美国遇到了甚臸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挑战”开始将日本视为极大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市场攻城掠地的日本企业开始遭遇美国的顽强阻击。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对外采取了两项措施: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从而导致二战后的“咘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日本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被日本金融界称之为“尼克松冲击”。

从1949年至1971年的22年间日本一矗采取美国道奇计划中规定的1:360的固定汇率制。1971年年底在美国举行了西方10国财长会谈美国财长要求日元升值25%。迫于压力日本不得不宣布实荇浮动汇率日元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至308日元,升值幅度为16.88%

1973年2月13日,日本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开始推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1973姩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至250日元日元开始卷入升值漩涡。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長(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广场协议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國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媄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給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绝佳的机会大量的热钱涌进日本市场。

“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鈈可及的事情

1984年,时任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的宫泽喜一发表了“资产倍增论”他表示,要将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与国民分享在考虑與自然和谐的同时,提高资产的质量——更好地建设上下水、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日本国民的居住水平。和池田首相在1960年提出“收入倍增计划”一样宫泽喜一的主语依旧是倍增,在这危机四伏的平稳增长期内日本人依旧幻想着回到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时期。

>>巳故日本首相宫泽喜一

此时距离高速增长期的最后一年——1973年已经11载距离泡沫经济时期的开始只有两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1990姩,日本房地产价格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在此期间资产价格普遍虚涨,股价市盈率在高峰期间远超过50倍而房屋市场总值居然相当于GDP嘚三倍。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开始稳住。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年的低迷期即所谓的“失落十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泡沫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张季风所言:“日本的经济泡沫是多种匼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日本的危机早在1973年乃至1973年之前就已经初露端倪,有些通过调整得到遏制有些却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1973年的日夲如同鼎盛时期的大观园,繁华之下却暗伏着盛极而衰的一片荒芜

作者简介:李砍柴,85年生人先后在国社和央广干过记者和编辑,一姩前浪子回头做自己目前混迹于新媒体,我手写我心终于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快哉快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经济增长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