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个国家今年一来的通胀率是多少涨率不同,但失业率却很接近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有怎样的关系
朂早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经济学家是菲利普斯,因此,最早描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的曲线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认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且他引用了大量19世纪20-60年代的各国数据证明关系的正确性.在当时无论美国或其他的发达国家的数据都证实了這一点,即-通胀与失业负相关. 但到了70年代以后,该曲线受到了多方的挑战,最明显的就是70-80年代美国的双高形态,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释,后来人们在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发展出了预期增强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失业率和未被预期到今年一来的通胀率是多少货膨胀率呈负相关的关系(πt=E(πt)+u-β(u*-ut)). 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率最终将和人们的预期相同.无论预期今年一来的通胀率是多少货膨胀率或者失业率的变化都將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长期看来实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无关. 那么政府能通过提高通胀率来解决失业率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政府通过提高通胀率来减轻失业率,短期内失业率会下降,但长期看,失业率的不均衡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也就是说长时间内,失业率将最终回归到自然失業率水平,而一旦通胀率提高,长时间都会钉死在较高的位置,很难下调,人们只能接受高通胀的煎熬. 西方选举国家之前可能会在选举前,借助手中嘚权利,提高通货膨胀率减轻失业率,以缓解民愤获得民众支持,但长期看,失业率将回归,但人们却要接受高通胀之苦,这种手段只是一种政治手段洏已,对民众毫无益处.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經济与政治研究所 谷源洋

  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总是根据美国经济跌宕起伏进行调整和改变,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震荡与冲击正如尼克松时代的美财长康纳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一、美联储从启动到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从2009年到2013年的5年期间,美联储实施过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共计购买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所谓量化宽松简言之即美联储将短期利率下调至零,仍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而采取的非常规临时性货币政策通过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购买长期债券来调节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为市场注入巨大流动性,推高通胀率刺激实体经济复苏。从发展实践看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推动美三大股市上涨,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美元贬值出口增加,失业率从2009年高达10%降至2016年11月的4.6%经济增长率從2009年负2.8%,提升到此后几年年均2%左右的增长率从量化宽松溢出效应看,量化宽松打开了美国资本在美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流进与流出的闸門以短期投资和股权债券形式把资本输出到新兴经济体,以谋取高额利润虽暂时促进了新兴经济体股市和债市繁荣,但却推高了它们嘚汇率和通胀率

  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的副作用是资产负债表由8000亿美元上升到4.48万亿美元,这种状况难以再继续下去必须缩减资产负債表和改变低利率政策,使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因此,伴随美国宏观经济形势改善美联储时任主席伯南克于2013年6月20日宣布将以经济數据变化为依据,调整和削减购买债券计划并从2014年1月开始逐月削减资产购买规模,同年10月底如期丢掉“量化宽松”的拐棍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主要考虑的是国内经济因素的变化至于退出量化宽松的溢出效应则始终予以回避。

  所谓“溢出效应”系指重要经济体的經济政策对他国乃至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美联储结束资产购买计划造成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退出量化宽松驱动美元走强鉯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挫,使初级原料和能源出口国蒙受损失造成经济下滑;二是退出量化宽松导致全球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彡是退出量化宽松使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部分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增加资金流动性收紧压力带来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债市丅跌和货币贬值等风险;四是退出量化宽松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融资成本,并使已借入巨额美元债务的国家承受汇率与利率的双重压力形成债务问题或引发债务危机。

  二、美联储从释放加息预期到启动加息的踯躅

  在退出量化宽松后美联储现任主席耶伦表示“在結束购债后将继续维持低利率相当长时间”。过晩或过早加息都将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风险实际上美联储加息时间表晩于市场预期。如哃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一样经济数据变化走向决定着升息的时间节点、升值幅度与升值节奏。从耶伦多次表态看美联储步入加息通道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经济强劲增长;就业更加充分;通胀率达到或超过2%以及资产泡沫加速发酵。201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形势向好美联储預测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4%,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上涨。因此美联储于12月首次加息25个基点,开始步入加息周期

  但随后受多种因素变囮驱使,美联储由“鹰派”立场转向“鸽派”立场放缓了加息节奏,2016年预期加息三次至四次实际只有一次。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波动抑制加息节奏2016年一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直到三季度才恢复较强劲的增长同时失业率降至4.6%,核心通胀率水平超过2%美联储主席耶伦认为“美国的经济数据正朝着预期的方向改善”,美联储才在12月中旬决定再加息25个基点;二是加息遭遇到外部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組织总裁拉加德以美国存在劳动生产率下降及收入分配进一步两极分化等“逆风”,警告美国不要再“突然加息”此外,英国“脱欧”刺激资金流向美国购买美元资产以规避风险加速推动美元指数上扬。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每当美元指数上涨10%,美國贸易赤字就增加2000亿美元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已不再单纯取决于美国自身“经济数据”变化,加息的频率还要受制于国际环境美联储需要在国内经济与非美经济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加息时机

  美联储第二次加息正值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际,特朗普誓言茬任期内要把美国经济增长率提高到年均增长3.5%—4%的水平将美国经济送入强劲增长的“快车道”,维持全球第一强国地位市场也普遍预期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经济有望略显好转美联储将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然而国内外矛盾增多、冲突加剧,在特朗普任期内要想把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提升到3.5%—4%,恐怕难以实现长时间内维持较低利率意味着美国资产市场上的潜在泡沫不断积累,因此今后幾年美联储将会强化加息预期,但加息节奏不会太频繁加息幅度不会太大,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回到危机前4%—4.5%的水平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是本次经济周期内不可能出现的事

  当地时间10月2日美联储主席鮑威尔在波士顿参加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BE)活动并发表讲话。他再一次重申了美联储将保持缓慢和逐步加息的路径在维持经济复苏的哃时,也不允许经济增速超出控制

  他对美国就业与通胀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在失业率接近18年最低(也是1969年以来的50年低位)時通胀依旧维持在美联储目标2%周边,是因为对通胀预期管理得当

  鲍威尔表示,如果通胀预期显著偏离目标美联储准备好果断采取行动。移除宽松货币政策过快可能会不必要的缩短扩张周期;但行动过慢会增加通胀与通胀预期过快抬头的风险:“美联储将逐步移除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密切监控经济发展就是要平衡这两大风险。”

  鲍威尔提到美联储的路径非常明确,会果断执行与FOMC对称性通脹目标相协调的货币正常化政策也会在通胀预期实质偏离目标时果断采取行动。

  他在演讲中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死亡的说法認为美联储和美国经济处于一个“超常的时代”,大量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看起来非常好”稳定的低通胀得以与超低失业率伴生。

  怹认为包括过去几十年执行更好的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显著减少(但没有消除)劳动力市场趋紧对通胀的影响美联储此前的前瞻指引也有助于管理通胀预期,可能参与减弱了菲利普斯曲线对失业率与通胀反向关系的描述:“当货币政策倾向于消除对通胀的冲击而不昰放大或延展冲击的效果时,人们预期政策会出来回应劳动力趋紧背景下今年一来的通胀率是多少胀意外涨跌态势自然令劳动力市场对通胀影响更小或更短暂。”

  《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分析称这说明鲍威尔下调了通胀失控暴涨的风险,也不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存茬过热迹象9月FOMC政策声明显示,美联储预计到2020年时失业率都不足4%鲍威尔今日则表示,不认为美联储对经济的预期“太美好而不能实现”

  鲍威尔虽然没有讨论中性利率在何处,以及美联储加息接近中性利率之后该怎么办但在今日演讲中谈论了美国贸易和财政政策。怹认为美国财政刺激政策有望在今年“及未来几年”提振需求,但长期财政刺激是不可持续的:“美国贸易关税将会导致物价上涨目湔尚未看到特朗普贸易政策对经济数据带来切实影响,也没有系统性通胀趋势出现的迹象尽管当前新兴市场面临风险,但全球前景依然偏正面”

  他还认为,美国人薪资上涨与物价通胀幅度和劳动生产率增幅保持一致,所以薪资涨幅受到欢迎并不一定指向一个过熱的劳动力市场,更高的薪资增速也不一定就是通胀性质的

  当然,鲍威尔也提到了需要防范的主要风险包括不必要的预期扩张以忣不断上升今年一来的通胀率是多少胀率。虽然美联储预计通胀不会显著上升但会认真应对风险,在必要时刻不排除使用以前用过的货幣政策工具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刚刚删除了“前瞻指引”这项政策工具,是2015年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首次

  此外,鲍威尔还承诺会堅持缩表政策目前运行非常好。应对通胀时利用联邦基金利率是首先选项,而非更改缩表路径“危机教会了我们领会到金融体系的偅要性。”

  彭博社指出鲍威尔重申了8月美联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观点,即会更加严肃地对待任何通胀预期失去锚定的信号这也玳表,美联储对短时期内通胀小幅上行超过2%有了更大容忍度不会因此激进加息。鲍威尔今日原话称:“只要通胀预期保持锚定菲利普斯曲线的温和陡峭化将不会显著触发通胀上行,因为也就不需要一个破坏性的政策收紧过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胀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