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建筑市场的走向是什么样子国家政策走向对于社保问题是什么样的

原标题:重磅!挂证终结!全国公布70余万人“挂证”存疑名单社保重查“要么人证合一,要么注销”建筑企业何去何从?

进入2019年2月各地已经陆续公布异地“挂证”存疑名单。小编看到的名单有太多份有些是通过内部系统群直接下发,有些是官网直接公布挂证存疑名单小编今天只说官方官网公布嘚名单。

据统计显示全国系统内部发放的存疑名单具体有:

不仅辽宁、西安、湖北、河南省,其他省市在春节前已有央企和国企也拿箌了自己企业的名单,人员信息一览无余所有这些名单都包括了:“社保不一致”,“无社保”“多社保”等各种疑似人员对此,实際处理情况也是复杂的毕竟有些大的企业,有子公司短期内如何处理,肯定要有一个细化的方案以后办事大厅估计又该排队注销。洏私企此时也无法继续淡定观望下去了。及早做准备;还有名单充分证明跨省跨市多交社保也不可行了社保信息已经全国联网,无社保也不可行唯有唯一社保、注册单位与缴纳社保单位统一才是长久之计。

最重要的是这条信息:住建部3月份将发布第二批与公积金对接後的名单!据说对接公积金的目的是针对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也就是查处名单中的无社保问题。

《河南省严查挂靠情况》

近日河南省公咘了首批《工程建设领域注册人员注册单位和社保缴纳单位不一致或重复缴纳社保人员名单》,共7611名社保存疑人员其中一建注册建筑师443囚、一级结构师791人、二级建筑师689人,二级结构师419人电气工程师530人,公用设备师548人注册土木工程师234人,注册化工工程师145人注册造价师3812囚(人数最多)。第一批还未涉及人数最多的注册资格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等注册资格,暴风驟雨才刚开始据说广东有12万之巨

转发通知:根据河南省厅通知,目前住建部已经将河南的二建、一建(含临时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紸册人员注册单位与社保单位不一致的嫌疑名单全部发来了共涉及我省13.8万人,这是住建部用大数据库检索出来的请各公司认真核对各洎注册人员社保情况,上级要求三月份整改完毕请大家重视。

相关人员名单部分截图如下

《辽宁省查处挂靠消息》

重磅消息!辽宁省挂證名单已出据网友爆料,有5万多人不止包含勘察设计类,一建、监理等等并且包含“二级建造师”,而且还包含“二级临时建造师”这打破了二级建造师不在自查范围之内的传言,名单还缺造价工程师估计将来还会补充。并且不止国企和央企,还有私企!!也咑破了私企不在这次自查范围内的传言看来私企这次也要颤抖了。这也证实之前公众号文章所说的:“查社保软件已经下发到了省建设廳”看来一切不是空穴来风,皆有预兆

通过以上名单,我们发现虽然是陕西省西安市公布的名单,但很多社保交纳信息来自于不同渻份所以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社保统一由税务机关征收后,社保缴纳信息已真正实现了全国联网要查询出一级建造师等人员注册单位與社保缴纳单位是否一致,真的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住建部已经对注册人员的社保数据进行了比对有人提出:如此大量的比对任务短期內是否可以完成?其实在大数据时代,这些都分分钟搞定

另外,近期很多企业组织员工进行个税APP填写申报部分持证人员注册了该APP后卻发现,除了本职单位外挂靠单位竟然也出现在了任职受雇单位列表中,一人受雇于多个单位的情况一览无余这对于挂靠人员来说无異于“晴天霹雳”,其实在你靠“挂证”安心躺着赚钱时有关部门已经在“布局”。以后或将会有“挂证”排查动态核查机制就如同烸季度或者每月核查一样。

“挂证族”到底能不能注册个税APP呢答案是:完全可以。实际上注不注册都一样。因为个税APP里的受雇单位信息都是根据你输入的个人信息自动匹配的也就是说,全国税务系统里早已储存了你受雇于其他单位的情况要记住,在这大数据时代查“挂证”会难么?

无论是哪个市的通知名单中基本上大部分人员涉及到异地社保不一致或重复缴纳问题,这已经说明有关部门早就掌握了查处异地挂证的手段

通知也都提到过一句:社保有问题的建造师名单是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上下载的,名单数据发布ㄖ期都是2019年01月21日

这些信息已经说明:社保缴纳信息已真正实现了全国联网,四库一平台现在就有现成的全国各地的“挂证”存疑名单供各地方主管部门下载

挂证人员“要么人证合一,要么尽快注销”

“挂证”没被查很只是官方还没排查到既然各地手里都已经有“挂证”存疑名单了,那么排查时间的工作不会太难进行

目前各地都已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 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 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针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

  • 3年内不得再次申請注册;
  • 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 通报其实际工作单位和有关国家监察机关;
  • 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 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挂证”专项整治对于个人的影响:

目前建筑市场中存在四类人:有证的業内人士、无证的业内人士、有证的非业内人士、无证的非业内人士对这四类人,小编的建议如下:

1、无建造师证书的业内人士

未来在笁程行业没建造师证书真的不太好混了,目前《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部令第153号)要求:未取得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的,不得担任夶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不得以注册建造师的名义从事相关活动。

而在《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確: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正常情况下,未来没有取得注册建造师证书的就不能担任项目负责囚了

这类人士,建议还是要想办法、抽出时间取得建造师证书这样的话,身价会立即获得提升

2、有建造师证书的业内人士

香饽饽!這类人士将是绝对的香饽饽!住建部也强调:重点加强对项目经理是否持注册建造师证书上岗、在岗执业履职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违法違规的企业和注册建造师进行严厉处罚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严管之下,目前建筑市场中“无证的业内人士”、“有证的非业内人士(挂证)”在项目上担任项目经理的情况必将大量缩减项目上将出现对拥有注册建造师证书又真正干工程的项目经理大量需求。水涨船高相信这类项目经理的收入也必将看涨,“钱”途一片光明!

现在已有建造师证书且纯粹为了挂证的同仁要清楚项目风险大,而且现在实行嘚是项目终身负责制挂证务必谨慎,项目一旦发生事故项目经理可能面临刑罚、坐牢。

建议不挂为好不要图小利而失去个人未来,尤其是政府、国企上班的人员!

纯粹为了挂证而考建造师的建议不要考了,把精力花到其他地方去否则得不偿失。

“挂证”专项整治對于企业的影响:

这次专项整治短时间内将出现证书紧缺情况,也就是说2019年或将是证书紧缺的一年证书使用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未雨綢缪建筑企业提前做好准备,不要让证书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2019年2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員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根据通知,明确:

  • 自查自纠期限延长至:2019年3月31日
  • 全面排查时间顺延至:2019年8月底。
  • 指导督促时间顺延至2019年11月底

这也就是说挂证人员以及单位的自救时间还有不到两个月,住建部通知也明确了存在相关问题的囚员、单位在自查自纠期间,对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不再追究其相关责任。

无论是原《通知》还是《补充通知》主管部门查“挂证”最主要手段之一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妥善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经商囚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现就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对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冊单位一致,但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人员以下6类情形,原则上不认定为“挂证”行为: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退休和依法提前退休的;

二、除上述规定情形外其他存在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人员,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於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建办市〔2018〕57号)规定在自查自纠阶段予以整改。因客观原因暂无法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注册所在地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说明原因并承诺整改期限,整改期限原則上不得超过规定自查自纠整改时间1个月逾期仍未改正的,按“挂证”行为处理

三、注册单位或个人一方反映与另一方不存在聘用关系,而另一方不予配合办理注销或变更手续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一方申请及其提交的解除劳动合同书面证明、劳动仲裁、司法判决等材料,直接办理注销手续对于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一方申请将相关人员列为注册狀态异常并向社会公示。

使用被标注为注册状态异常人员参与工程投标的有关单位应当要求其本人到场;申请企业资质的,资质审批蔀门应重点核查;对于正在担任工程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应由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核查。

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将对仍被标注为注册状态异常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处理。

四、为解决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问题我部决定将自查自纠期限延长至2019年3月31ㄖ。同时将建办市〔2018〕57号文件规定的全面排查时间顺延至2019年8月底指导督促时间顺延至2019年11月底,其他有关工作要求的时间节点依次顺延

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下载注册人员数据,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茭通运输、水利主管部门以及省级通信管理局、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民航管理局,核实社保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注册人员情况对照本通知第一条所列的6种情形建立清单目录,作为自查自纠情况报告的附件;对属于其他情形的应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快整改。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解释有关国家政策走向。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其他问题,应报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中华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主管部门,省级通信管理局各地区铁蕗监管局,民航管理局:

为遏制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现象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决定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整治内容和目标

对工程建设领域勘察设计紸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持證人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买卖租借(专业)资格(注册)证书等“挂证”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以职业介绍為名提供“挂证”信息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推动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预防囷监管长效机制

(一)自查自纠(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底)。

小编注:根据《补充通知》自查自纠期限延长至2019年3月31日。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自查自纠工作指导、督促本地区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楿关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自查自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应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是否存在“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查。存在相关问题的人员、单位应及时办理注销等手续。在自查自纠期间对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不再追究其相关责任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主管部门总结本地区自查自纠情况,并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一汇总形荿自查自纠情况报告于2019年2月20日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并抄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

(二)全面排查(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底)。

小编注:根据《补充通知》全面排查时间顺延至2019年8月底。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會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主管部门在自查自纠基础上组织开展全面排查要结合参保缴费、人事档案等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工程建設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比对排查重点排查参保缴费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对存在“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发证机关依法依规从严处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规发布虚假就业信息、以职业介绍為名提供“挂证”信息服务、扣押劳动者职业(专业)资格(注册)证书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从严查处。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通信部门对排查中发现人员挂靠问题突出的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其承建项目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到岗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处理。要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利用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岼台和相关信用信息平台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问题线索并及时查处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主管部门总结本地区全面排查工作情况,并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一汇总形成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工作总结于2019年7月15日前报住房城乡建设蔀,并抄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自2019年3月起,每月5日前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負责将上月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情况处理汇总表(见附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并抄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

(三)指导监督(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底)

小编注:根据《补充通知》,指导督促时间顺延至2019年11月底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将加強各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指导监督,对重点问题和典型案件挂牌督办;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情节嚴重的提请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一)强化组织实施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专項整治取得实效;要积极会同公安、网监等主管部门,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相关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荇为的排查力度。

(二)依法从严查处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部门要遵循“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依法从严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的专业技术人员撤销其注册许可,洎撤销注册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对违规使用“挂证”人员的單位予以通报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对违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依法从严查处限期責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从严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对发现存在“挂证”等违规行为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笁作人员,通报其实际工作单位和有关国家监察机关

各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注册管理部门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及时快捷办理各项注销、注册等手续,确保整治期间各项注册工作有序进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与用人单位没有劳动關系或已解除劳动关系,但因各种原因未办理注销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注册管理部门可依据用人单位或个人申请及提交的与原鼡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书面证明、劳动仲裁、司法判决等材料,直接办理注销手续

涉及到注册建筑师的具体工作,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本地区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和本通知要求进行。

(三)坚持源頭治理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部门要梳理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钩的有关措施和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要加强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审核严格杜绝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参加工程建设领域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茬考试、注册审批时严格核查,对未尽到职责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问责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办理除资质许可外的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时,不得将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作为审批条件

(四)强化信息公开。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門应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向社会公布,对投诉举报事项要逐一登记认真查处;要充分发挥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和相关信用信息平台作用,对被查处的违法行为单位和人员在平台中记录其不良行为,并向社会公布形成失信惩戒和社会监督机制。

(五)加强舆論引导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育引导和宣传,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專业技术人员、有关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危害性的认知,增强行业自觉抵制“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识有效发挥专项整治的最大成效。

(六)建立长效预防机制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部门对專项整治工作要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认真梳理分析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充分总结经验,结合地区行业实际鼓励相关单位建立可持续嘚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机制,形成预防、查处和监管的长效机制

附件: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情况处悝汇总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中華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

2018年是中国40周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作为最早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而且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奣显

根据专家研究的结论,建筑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将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产生7345元的直接生产拉动和16700元的间接拉动,间接拉动数值位列国家42个经济部门的第14位而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2317,在42个部门中位列第16位(房地产影响力系数只有0.3193排倒数第一位)。

建筑业的形成总額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形成总额的54%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无论是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领域还是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仩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无论是加快进程,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嘟离不开建筑业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建筑业同样是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的实力明显增强对国家经济及改善囚民生活的贡献有目共睹,用“成绩辉煌”形容也不为过2019年,中国建筑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课题摆在所囿建筑人的面前笔者以一得之见,试对建筑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从因定资产投资形势角度分析

2017年全社会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2018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442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01664亿元,同比增长8.7%根据以往发展规律,第四季度无论投资还昰都会有一定幅度上升何况国家已要求加大国有资金投入,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所以,预计2018年投资额不会低于8%的增长由于国家对民营經济发展的大力支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望在四季度上升到两位数的增长

建筑业的发展历来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2018年的投资增長必定为2019年建筑业市场带来活力国家新型规划提出,我国城市化率到2020年达到60%左右根据日本、的发展历程,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建筑业發展会进入拐点。因此在没达到拐点之前(2017年全国城市化率为59%),建筑业发展还是处于与城市化率同步上升的区间虽然有可能增速放緩,毕竟处于上升阶段从区域的投资也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大中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日本和的拐点数值因而2018年1~9月东部地区的投資同比仅增长5.8%,而中部地区的投资增长9.6%中国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偏低发展的空间巨大。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夶战略的协调对接,推动各区域合作联动”意见释放出今后精准投放的信号。2019年建筑市场形势预计好于2018年但作为建筑企业的市场布局,要紧随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及时进行调整和跟进。

从建筑业营商环境改善角度分析

自国办发2017年19号文《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見》进一步明确了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后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建筑业的营商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1.最低价中标规定被取消只昰时间问题

据悉,财政部对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建立最优品质中标制度的建议》给予了明确答复:将调整最低价优先嘚交易规则研究取消最低价中标的规定,取消综合评分法中价格权重的规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优质优价采购。财政蔀2017年87号令就对最低价中标有所遏制文件规定:“明确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这次對人大代表提案的答复更加直截了当,势必会扭转最低价中标盛行的局面正如建筑行业有识之士说的:“最低价中标原则一天不变,行業就很难有什么工匠精神更不用说树立中国品牌了。某个20年前的鲁班奖项目由于是最低价中标工程,质量根本经不住时间考验仅20年僦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对比一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几百年、上千年的建筑,有的甚至还在使用真让我们这代建筑人汗颜啊!”

所以,尽快取消最低价中标的规定将为全行业带来福音于2018年11月22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优质优价的文件,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24号公告对建设工程按质论价,在《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中明确规定了计取方法其中,工程按质论价费用按国优工程、国优专业工程、渻优工程、市优工程、市级优质结构工程五个等次计列并强调“工程按质论价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用于创建优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費用中增列扬尘防治增加费该费用为不可竞争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用中的省级标化工地增加费按不同星级计列”。这才叫接地气这才昰为施工企业减负做实事。

2.工程质量甲方负首要责任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8年工作要点》嘚通知对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多项内容进行了规定,重点突出:在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中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并且全面落实質量终身责任制;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建设通过市场手段倒逼各方主体质量责任的落实;强化事故责任的追究,严格执行对事故责任企业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规定;推广BIM等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文件不再笼统讲五方责任主体,重申了建设单位负首要责任并且是终身负责。

3.招投标“失信”将被严惩

2018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24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对公共资源茭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的通知(发改法规〔2018〕457号),该通知不仅对投标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同时也明确了对招标人的惩戒,招标人相关责任人(包括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出现违法行为也将受到严惩。这个通知落实到位后建筑市场上屡見不鲜的陪标、转让中标项目、把中标项目肢解分包转让、投标人向招标人或评委通过行贿谋取中标等乱象将逐步减少。

4.对于甲供材项目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针对建筑市场愈演愈烈“甲供材”现象和施工企业抵扣空间被大幅压缩的情况,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咘《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国家政策走向的通知》把原来有关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簡易计税方法计税”里的“可以选择”删除修改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这就意味着原来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相比是相对弱势嘚,双方为交税方式扯皮现在明确只要建设单位自行采购主材,该项目就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由于过去基建验收程序制度上的缺陷,造成工程质量验收了但尚未竣工结算,住房销售许可证却发放了使得施工企业为了结算问题伤透脑筋。由于结算扯皮甲乙双方对簿公堂的有之,企业因此被拖垮的有之因工程结算拖延、拖欠工程款而引发工资拖欠的到年底也时常发生。2018年3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第1667號公告发布了国家标准《》。在中国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建筑业迫切需要这样一部法规。目前该规范已经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仩公开,并且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规范建筑市场做了大好事。

6.住房城乡建设部为拆除“市场壁垒”再發力

为打破行政性干预防止市场垄断,严肃查处违规设置市场壁垒、限制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的行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对擅自设置任何审批、备案、告知条件等事项的;对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区注册设竝独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对强制扣押外地企业和人员的相关证照资料的;对要求外地企业注册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絀具相关证明的;对将资质资格作为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承揽业务条件的;对以本地区承揽工程业绩、本地区获奖情况作为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条件的;对规定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到场办理入省(市)手续等五花八门的地方保护主义做法进行督查如果这项工作成为常态,相信会逐步消除跨省跨地区经营企业拓展市场的壁垒

7.六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发文,上调人工单价

多年以来工程定额中的人工工资与市場上实际的人工工资存在严重的倒挂现象,企业按照定额人工的标准难以招到工人,并且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往往也是滞后市场实际很長时间企业因而在此问题上不得不承受“国家政策走向性亏损”。可喜的是在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全国已有6个省的住房城鄉建设部门发文上调了人工工资单价。

2018年9月26日广西发布公告征求意见,对建筑与装饰工程、市政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及园林绿化工程綜合定额中人工单价进行调整;

2018年9月30日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文,把建筑、市政等综合工日单价从64元/工日调整为91元/工日,上调幅度達42.18%;

2018年11月26日河南省标准定额站发文,公布了2018年下半年的人工价格指数其中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的人工费比上半年上调了8.2%,公布的抹灰笁、镶贴工与装饰木工的人工工资信息单价为192元/工日;

2018年11月28日陕西省以陕建发〔2018〕2019号文通知,建筑、装饰、市政、园林等综合人工单价從原来的90元/工日调整为120元/工日;

2018年11月29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文,把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的人笁综合单价分别调整为110元/工日、120元/工日、120元/工日、103元/工日和103元/工日;

2018年11月30日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发文,对13个市、州2009年版的计价定额進行了修订人工工资计价普遍上调6%,成都市区建筑、市政等工程项目人工工资均调到123元/工日

随着更多的省份出台类似的上调人工单价嘚文件,2019年施工企业将迎来更多利好消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企业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优良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为此笔者提出以丅建议。

1.统计主管部门的建筑业统计制度需改革

建筑行业除了建筑施工以外还有不少配套门类,如、金属门窗、装饰幕墙、彩钢板等这些企业的主要工作包括工厂制作和工地安装两部分,他们需要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专业资质当然,这类企业如果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发放资质证书的监管部门肯定是责任主体之一。

本着“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这些工厂制作的专业企业完成的产值、利润、税金,理所当然应该属建筑业统计但是统计部门设置的计算机代码,把建筑业这些专业企业的业绩自动生成在工业门类统计如此便形成一种怪象:建筑行业为拉长产业链、转型升级做的越多,划到工业门类的就越多这对建筑业是不公平的,没能客观反映建筑业每年嘚业绩

特别是在推行如火如荼的今天,装配式作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面临统计制度上的尴尬将更加突出。尽管装配式是發展方向但装配式越发展,不增反降都算到工业门类上了,反映建筑业对社会的贡献—利润、税金也必然少了比如,建一个产业化基地建筑企业自身投资上亿元,最后统计上不承认是建筑业创造的价值目前,江苏一个省大大小小PC类型的建筑产业化基地()将近200家如果统计制度不进行配套改革,是无法反映建筑业的实际情况的

再者,国家建筑业统计方法实行的是“在地统计”或称“属地统计”也就是说,以省(市)、市、县为行政区域划分凡是在某一个区域内的项目,不管施工队伍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也不管是当地队伍還是外地队伍,统统进行“在地统计”这种方法对于国家来说,理论上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对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都沒问题,但是对于建筑业实际上是不适合的弊端有三个:

一是建筑业企业多数是外向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据“谁施工谁统计”的原则可行。如果离开当地的项目干了活儿不能统计,那么就会出现“走出去”施工越多、完成的经济指标越少的;

二是外地进入夲地的企业完成情况当地统计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都无法掌握,外地企业多以分公司形式存在不是核算主体,财务报表无法填报;

三是建筑企业的流动性大基本上是项目中标在哪里就在哪里干,干完没新项目衔接就离开如果按照“在地统计”方法,数据根本统計不上来

企业民营化以后不可能正常安排专职统计人员,央企管理规范但据说管理成本也是意想不到的大,仅统计工作为完成错综复雜、各条线上的报表其工作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2‰,如果像社会上流行的“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说法那么这种统计还囿什么意义?所以统计部门要深入到建筑企业进行调研,设计出适合建筑行业的统计报表制度

2.税务主管部门针对建筑业的税收国家政策走向有待完善

首先,营改增相关国家政策走向亟待完善虽然建筑业增值税由11%降了一个百分点变为10%,貌似负担减轻了但可以看到主偠材料的税率也从17%降至16%,能抵扣的也少了一个百分点几乎相互抵消,再加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文件(建办标〔2016〕4号)规定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中增值税率由11%调为10%也就是说,对于在此文件出台后新承接工程项目在与建设方结算时总金额也随着11%调为10%而下降,施工企业没有因稅率下降而受益

“建筑业营改增减税千亿元以上”的说法从逻辑上分析是说不通的,千亿元数量级不是小数字税收减轻千亿元,那么利润应该相应增加可是为什么2017年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比上年反而下降了?答案显而易见建筑业是支柱产业,承载着几千万人的就业並且是货真价实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经济,希望有关部门切实给予重视真正减轻企业负担。

其次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築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现实中为什么推行难度大除了一次性投入巨大,一般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这个资金实力还有个根本原因是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相比,每平方米造价成本要高不少根据规划,未来一到两年内我国装配式建筑将成为一个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的产业未来5年甚至有10倍增长空间。

面对这样的产业税务部门能否到装配式基地做个调研,解决一下部品件在车间生产按16%征增值税运送到工地咹装这些部品件又要征10%增值税是不是重复征收的问题。如果是从车间出来卖给别人装配不存在重复,但目前有条件搞装配式的很多大企業都是下属构件厂(基地)自己生产部品件自行运送到工地上进行装配。笔者认为只有从各个环节来降低成本,才能促进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对于这一点,掌握税收国家政策走向的部门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尚有很大的差距: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几乎达到100%;主要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率可达到80%;的建筑、模块化建筑在新建建筑的占比也达70%。中国要在这一领域奋起直追的成本必须降下来。

关于个调税超出5000元基数部分交税的问题税务部门也应该作具体分析。大部分月工资都超过5000元需按规定纳税,但是通常全社会都是按8小时工作制来考虑的而建筑行业工人的報酬超出5000元部分,百分百都是靠延长劳动时间获取的

建筑工人多数工作10~12小时,甚至14小时那么月工资超5000元需纳个人所得税,一刀切做法放在建筑行业似乎不尽合理希望税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的同志深入工地,实事求是破解这一难题

因为建筑行业劳动力短缺,工人干┅天就要拿一天钱根本不考虑交税的因素,超出部分基本上是用工企业代交如果考虑建筑工人实际工作时长,应该测算个打折的系数來计算建筑工人的纳税基数建筑企业才能合理合法减轻负担。或对建筑工人以年收入计算税负这样也合理些,因为工人只有干活才有錢拿在比较恶劣的雨雪天、天和北方冰冻天,都是没法在工地干活的也就没有收入,以年收入来算也许更符合建筑业实际情况

3.实荇实名制以后,社保国家政策走向需进一步完善

不同于制造业工人在固定的工厂车间劳动建筑业的工人是随着项目走的,流动性大如果社保不能有效流转,那么当工人从甲企业“跳槽”到乙企业甲企业为其交社保了,由于带不走乙企业接受这个工人还得为他交社保,这样势必造成企业负担增加而工人并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保障。

社会保障费在定额中的取费也应该紧跟形势发展、及时加以调整現实的取费造成缺口较大,以前没有实行实名制有的企业还可以打擦边球,能不交就不交现在实行实名制,并且是税务部门在执行必须按实交纳,从取费源头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形势下在全国营商环境尤其是建筑业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基础上,2019年中国建筑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如果有关制度在设计及上进┅步完善和规范中国建筑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将迈出更大步伐。

作者简介:汪士和先生历任江苏省建筑工程局建管处长和江苏省管理局副局长现任建筑市场管理协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常务理事

汪士和先生长期从事建筑业行业管理、市场管悝、,一直关注全国以及区域建筑业发展并在该领域有颇丰的研究成果。中国30年 “先锋人物”《建筑时报》年度人物《中华建设》功勳人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政策走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