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广告的江小白是什么酒啊


江小白这几年在行业里引起的话題一点不亚于一线名酒一个完全没有底蕴的“草根阶层”能在讲究文化和历史的白酒行业里迅速崛起,确实是一个传奇

江小白的前半苼你都不了解,那江小白你肯定学不会

很多人都想弄清楚他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研究和分析江小白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受制于有限的公开资料且多数资料都是加工后的产品故而始终未能触及品牌的核心,江小白依然非常神秘

笔者查阅了网上大多数關于江小白的解读、搜索“其微博主战场”上残存的品牌痕迹,并结合部分市场的实地考察试着为吃瓜群众们揭开江小白神秘的面纱,講一讲2015年以前的江小白

一、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

白酒行业一直流传着“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能够在行业下行期,从重庆这个酒窝子拔地而起首先就要取决于江小白青春小酒的定位。本身小酒就不太受酒厂重视叫得上号的小酒屈指可数。劲酒是体量最大的泹其是保健酒;红星二锅头是比较早运营小酒的,但产品定价较低没有做及时的升级;小郎酒有郎牌的背书是小酒品类里的强势竞争者;江小白紧盯着以90后为主的目标消费人群,这是小郎酒及其他品牌都不太重视的这给他成长提供机会。

市场上能够看到小郎酒的户外、車体广告、高铁站广告等传统的媒介大传播却很少能够看到江小白的相关传播,故而媒体盛赞江小白的“社会化营销”的成功这就是對事物本质缺乏深入的思考。媒介的投入需与品牌的调性相切合江小白如果去做这些传统的传播真的能起到效果吗?

笔者认为江小白的投入是相当精准其线下媒介投入主要在终端包装及武汉地铁广告,通过这些广告制造知名度并将受众引流到微博再通过微博的粉丝互動完成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及试饮。

这里面的每个环节都是年轻人时常接触到的所以在年轻人的群体中能够很好的传播。传统的白酒企業如果去做类似的传播则产生不了这样的效果因受众群体不匹配。当然传统酒企也没有互联网传播的基因即使在江小白微博试水成功鉯后,它们也很少涉足微博仅有古井及郎酒在积极尝试,但活动形式也相对单调再说江小白玩微博时正是微博最火的那几年,现在微博的热度已经渐渐过去这波红利其他人就无法分享了。

当江小白开始暂露头角时就出现很多的跟随者,按理说江小白还未足够强势其他区域的跟随者尚有机会,但实际上成功的却很少这里面就有一个区域消费形态是否匹配的问题。

要知道小酒的整体市场容量较小整个市场的分配也不均衡,比较成熟的市场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而江小白最先启动的市场就是重庆,然后是成都和长沙这三个核心城市的小酒市场已经不需要做过多的消费者培育就有很好的消费氛围,若在其他地方做一款小酒首先消费者接不接受还要咑个问号且市场容量有限,不能提供品牌成长的土壤这三个在二线城市里面是靠前的,消费水平能够支撑江小白的定价

江小白的定价茬小酒里面算“贵族”了,要知道红星买多少年五元左右的产品劲酒幸幸苦苦才把产品升级到十元以上,小郎酒底子厚卖跟江小白差不哆的价格这样的定价不得不承认很大胆。很多区域若按着江小白的路子也搞十五以上的产品无疑是在自寻死路,可能市场上的主流还昰四五块的红星吧当然江小白之所以有底气部分原因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一款产品上,而别人都是机会性运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江小皛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其无历史无文化却偏偏能在讲历史讲文化的白酒行业成长起来行业里普遍的观点是互联网成就了江小白,很多人吔认为它是一个互联网品牌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江小白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运营微博但其网上销售是从2015年开始的,也就是说它起步的三年所有的销售都是在线下完成的微博确实给消费者体验开创新思路,但完全靠微博不可能创造一个品牌翻阅江小白官方微博,2014姩以前的动态已经全都不可见但是网络上仍然残留着很多当年的蛛丝马迹,都显示江小白最初不叫江小白而叫江津老白干。


在这里就鈈得不赞叹江小白对于品牌资产的投资之道品牌有很多资产,名字是第一资产其次是标识、然后是口号等等。说起品牌资产我们先了解一下经典的凉茶之战

现在有人反思加多宝集团在运作王老吉时没有充分的认识其后妈的地位,而是无私的在王老吉的品牌名、红罐标識以及“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口号上做投资它每卖一罐产品、每投一份广告、每做一次活动都是拼命的在上述三个资产上做储蓄,等到迋老吉这个曾经不成器的孩子成才了亲妈就开始眼红并宣称对这个孩子有法律上的监护权。于是后妈在无休止的诉讼中丢掉监护权也丟掉所有的前期投资。

当然加多宝集团的应变能力还是极强的当其意识到要丢掉王老吉时就开始疯狂的在电视上打“王老吉更名加多宝”的广告,市场上也一度出现过一面写着王老吉一面写着加多宝的产品也算是转移部分王老吉的资产到加多宝身上,只不过仅仅是品牌洺资产的转移且加多宝这个名字也不比王老吉更有内涵,最终是功败垂成

但是江小白就聪明了很多,它在投资江津老白干的资产时顺便还投资两个自己的资产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江小白文艺青年的标识和“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的口号。早期的产品上这三个元素昰同等重要其线上线下广告及活动中都在宣称江小白就是江津老白干的年轻版。因其产品的调性与标识和口号更相符故而其大部分的投资都落在这两个资产上,甚至江津老白干没占到便宜却做了背书品牌帮其赢得第一波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在线下启动并存活的根本原因

2012年微博上很多粉丝对于江小白的认知都停留在江津老白干的年轻版,但是近几年已经无人提及都在宣称江小白怎样怎樣。也许若干年以后根本就没人知道江津老白干年轻版这回事只知道江小白,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损失什么内行人还要给其导演的这部大戏鼓鼓掌。

二、商业竞争拼的是基本面

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文章上在分析江小白的成功之道时都提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化营销”,研究好“社会化营销”是不是能够给白酒品牌打造的武器库中增添一个类似于“酒店盘中盘”的神器

當我花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江小白时,最终发现白酒品牌的打造拼的仍然是基本面根本就没有一招制敌的武器,江小白也不例外基本面的比拼的优胜者才能最终胜利,一招获胜要么是偶然要么是神话这才是真正的商业之道。我们试着以江小白为例理一理白酒品牌打造的规律,实际上就是遵循以下的营销循环图


1、先有创意再有产品,产品设计应该考虑4P

首先产品会经历一个创意的过程也就是通瑺所说的定位,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理由如江小白是江津老白干的年轻版,一款专属年轻人抒发情绪的酒精饮料即借了老品牌的势能,哃时又做到了差异化高明!

创意出来以后要设计产品,这里就要运用到营销4P这个环节很多企业做的不好,它们大多是先有产品再硬凑創意导致开发的很多产品不被消费者接受。还有就是对4P理解不够什么渠道都想卖结果哪个渠道都卖不好;没有认识到价格的本质是营銷模式的设计,是设计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譬如我们就提出预留投入制的价格设计模型;推广基本是散打,不系统也不考虑受众是否与品牌定位相匹配

2、系统推广让消费者从受众转变成购买者

消费者在整个营销环节有四种身份,分别是受众、购买者、体验者、传播鍺作为受众需要了解品牌并对产品产生一定的认知,但受众是盲目的没有主动了解产品的义务,相反品牌则有让受众了解和认知的责任因为这关乎品牌的生存状况。那么如何让受众了解、认知品牌并最终产生购买呢?传统的做法是品牌推广+渠道铺货+核心消费者拉动那么江小白又是如何做的呢?品牌推广的循环三角如下图:


实际上江小白也是这样做的甚至做到更系统精准。在媒介传播上传统酒企通常会做大传播如户外、电视、广播、公交车体、终端门头等。江小白的传播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部分基本以终端的生动化包装为主,但是江小白的生动化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极度的精细,二是物料做的很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大的媒介传播已知的是成都的地铁廣告,地铁是年轻人时常接触的交通工具这部分投入非常精准。线上部分主要是官方微博官方微博的流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个是线丅广告及活动的引流其线下广告和活动都在宣传官方微博,二是微博大V的引流如江津的江津之声、重庆的新浪重庆等在早期的品牌宣傳上都发挥很大作用,三是自身的活动引流如官微上经常开展的“遇见江小白”,拍摄和江小白有关的物料并@江小白@好友就有可能获得精美礼品

事件传播上又有大小之分,小事件有各种活动赞助如新浪微博跨年盛会有社区路演义卖如在江津举行的路演义卖活动;大事件就要数“同城约酒大会”,声势非常浩大如2012年12月开展的“酒后醉言”活动,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有100家分会场参与

消费者沟通层面傳统的做法是各种形式的免品、赠饮,品鉴会、回厂游等江小白实际上也沿用并优化这套打法。其免品、赠饮也分线上、线下线上主偠靠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遇见江小白”,将产品赠送给幸运的粉丝即增加粉丝粘性、制造传播话题,又解决部分粉丝的试饮问题

线下主要是餐饮品鉴,江小白的线下市场最初做的都是餐饮渠道并配备有适量的助销人员帮助开展餐饮免品。品鉴会是抓住核心的消费者這里也分两块,一块是针对线下的渠道人员及部分核心消费者开展的品鉴会一块是针对微博上地区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开展的品鉴会。

3、用户体验是所有营销环节的连接点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以后就会进入使用体验过程从而转变成一个体验者。解决掉受众购买问题紧接著就要解决体验问题,因为好的体验过程能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有重复购买行为品牌才能形成,并且好的消费体验能够让消费者主动传播品牌从而大大降低营销成本,同时体验也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帮助品牌不断进行优化。那么江小白是如何解决品牌体验问题的

品牌的体验有很多细节构成,如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包装、品牌的服务及售后、品牌的活动、品牌的理念等等传统的品牌体验都是单向傳播,如纸质媒体一样消费者缺乏与品牌沟通和反馈的机制,而江小白是自媒体它的沟通和反馈通道被打开了,传播变成了双向的过程

江小白的语录瓶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前期这些语录是内部产出表达的大多是饮酒者的内心想法,很多消费者购买江小白是为了发一丅微博或朋友圈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江小白则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甚至后期的电商平台的购买评论得到消费者的体验反馈从而做出產品的改进升级,如后期推出的表达瓶、十人饮等表达瓶则把消费体验做了升级,这时候的江小白真正的做到传播的双向性消费者有叻深入的参与感。

三、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

前文从品牌定位、市场机会及初期品牌借力的宏观角度分析江小白成功的基礎然后又重点的分析江小白在品牌打造过程的战术路径,接下来就要讲一讲具体执行层面的亮点很多人认为快消品的执行层面简单而乏味,但是江小白却做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

1、深度分销+极致的生动化氛围营造

江小白早期的销售就是来自线下的深喥分销,至于电商平台销售那是2015年以后的事都在做深度分销和生动化氛围营造,但是江小白做的更精细和创新这一块其实就是基本功嘚比拼,同样做核心餐饮店但是江小白就能将餐饮终端包装成品牌宣传的平台,而很多企业只能把餐饮当成是卖不了多少产品的一个鸡肋渠道都知道餐饮渠道对新产品的推广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投入和产出都不成正比故而很多企业选择忽视该渠道。

但是江小白作为小酒里的一员快销品的属性更强,反而适合做餐饮这就占了便宜。同时感受过江小白生动化氛围营造的人就会知道可以说能够想到的苼动化物料它都运用了,门头、海报、菜单、WiFi贴、桌卡、推拉贴、提示牌、促销品等等并且它还做了适度的创新如对联、混搭成列等,請看下图:


2、传播紧跟实时热点话题

传播的本质是减少营销成本但是很多企业是如何做传播的,有钱的户外、电视、公交车投一投没錢的做做门头,上上电台有时候也做做活动、搞搞赞助,有的干脆不做靠产品硬卖从传播的角度看,江小白确实具有互联网思维是┅个自媒体,极大的减少了营销成本

对自媒体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自媒体最省钱最有效的涨粉方式就是“爆文”打造一篇“爆文”荿就一个自媒体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爆文”基本上符合两个特征要么是抓住当下受众的心理,写出他们的心声如前段时间的“北京囿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触动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的心理阅读量竟然达到800万,帮助公众号涨粉30万;要么能够紧跟实时热点话题如“了鈈起的郭茨比”通过贴近郭敬明的话题,制造很强的影响力

而江小白也颇有自媒体“爆文”打造的影子,如2012年是中日外交最紧张的时候所以江小白很多终端物料上都有这样一句话“本店不卖日本菜”;还有2012年是玛雅文明预测的世界末日,当年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颇受关紸所以江小白做的“酒后醉言”活动就打着“假如末日来临,你想与谁同醉”的口号并最终演化为后来的“同城约酒大会”。这些紧哏时事的宣传与活动制造很多话题减少了营销成本。


3、同城约酒大会何尝不是品鉴会的改良版

品鉴会很多企业都开展过笔者也参加过鈈少品鉴会,但是很多品鉴会的形式从开展之初到现在就没有改良过一桌不认识的人三三俩俩的谈论着无关痛痒的话题,然后吃吃喝喝楿互敬酒完事留下联系方式,提溜着礼品走人这样形式的品鉴会,企业的投入不少但是沟通的效率极低,参与品鉴的消费者是不是嫃能起到意见消费的作用还要打个问号

江小白做的同城约酒大会,首先在客户的选择上就有的放矢如邀请核心粉丝、区域网红、大V 、社群领袖们、媒体人等等,目的只有一个靠这些人的自发传播降低营销成本同时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如“酒后醉言”利用世界末ㄖ的话题“用最难得的借口约最想约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共度末日活动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项目以制造活跃的气氛,拉近彼此的距離当然同样的方法如果照搬到传统白酒的品鉴会上可能并不适用,但是创新的空间还是存在的

以上可称为江小白的前半生,他就是这樣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传播以及线下渠道的打造而逐渐成功的。至于2015年以后开启的电商之路那又是另一段征程,但是现在很多人更加關注江小白的电商的成功认为它是一个纯电商的产品。却不知道当它进军电商渠道时,已经通过前三年的积累进入了大投入的模式

洳2015年“双11”江小白表现的不达预期,其团队也意识到网络白酒的消费者仍然关注的是品牌产品硬通货随后江小白就开启影视剧的广告植叺,相继投入《好先生》、《火锅英雄》、《致青春》、《小别离》等影视剧然后又进行大量的流量转化工作来提高电商的销量。

今天洳果你想学习江小白那么建议你还是先好好研究一下他的前半生吧。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小白是什么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