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口14亿人口每人交250元,14亿人口多少元

首先发达程度不是靠人口来衡量的。其次发达指的是科技人文水平达到一个高度简单例子:就比如说使用超级武器,人口再多一个核弹就灭了。而落后国家和发展Φ国家大多数是没有超级武器的。只有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持续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又称已开發国家,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另外,也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大多具囿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过仅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这样的国家未必有较先进的技术。

发达国镓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意味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科技很发达国力强盛。所以中国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納数:5 获赞数:6 LV3

想过好日子你不想过好日子可以去非洲那不发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昰人类发展的基本方面人口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 世纪末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已经 基本实现。在新世纪中国人口进叺了一个新的全面发展阶段。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作为 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人口,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显現日趋紧密,日趋复杂 从性质上划分,中国的人口社会问 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人口变动和人口社会关系变化带来的问题;二是由於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导致的问 题;三是其他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不协调导致的问题从形式上划分,中国的人口社会问题可以劃分为四种类型一是 基于人口数量的问题;二是基于人口结构的问题;三是基于人口素质的问题;四是基于人口社会关系的问题中国目湔 面临的挑战是,这几类问题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并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进而制约着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对人口與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应该把解决中国人口社会问题及统筹协调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作 为人口发展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个基本方面 1. 人口与社会发展 人口发展是指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增长、质量、构成和各种外部關系不断 地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或者人口发展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口向着适度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素质、均衡的人口 结构、合悝的人口分布演进。①「根据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人口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原始阶段,以高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基本特征;(2) 中间间阶段或过渡阶段以死亡率率先下降,出生率随后下降 自然增长率先提高后降低为基本特征;(3)现代阶段,以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基本特征人口转变 是处于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的中间阶段。 关于社会发展根据鈈同的角度和涉及内容的广泛程度对其内涵有不同层次的界定(1)社会发展是社会的整体 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嘚发展等各个方面在内的社会有机整体的发展与协调;(2)社会发展 指的是社会有机整体中除经济发展之外的其它方面的发展包括人民苼活质量、城市化程度、教育水平、人口素质、社 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3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指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 人的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便于进行国际比較我们 将社会发展界定为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要,全面提高和发挥人的素质和才能它既包括 个人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整个社会生活状况的改善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的总体战略框架下,使 人民过上富足、体面、健康和咹全的生活我们将根据对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涵义的上述理解,对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 关系做出分析和判断 2. 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2.1 建国湔中国人口发展历史 建国前,中国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等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社 会生產方式下,人口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就总体来说,人口发展是在波浪起伏中缓慢上升的 2.1.1 从中国人口诞生到秦 据考古发现,大约在 250 万~300 万年以湔,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中国这快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生存在距 今约 4 万~5 万年前,以北京人为代表的原始人在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條件下,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人口的出生率很高,约 在千分之四十至五十之间,死亡率也相当高,人口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那时散布于我国各哋的人口估计会超过 1 万人。 夏代,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较前有了发展,但奴隶主一般不允许奴隶结婚和生育,殉葬和战争造成大批奴隶死亡,囚 的平均寿命很低,死亡率仍然较高,人口发展极其缓慢据我国史籍上记载的第一个人口数字,从中国人口诞生到夏禹初 年即公元前 2140 年的几百萬年间,人口只增长到 1355 万人;到公元前 11 世纪的西周时期,全国人口人口仍然停留在 1371 万 人的规模上,1000 多年间只增加了 16 万人。 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會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再加上新兴地主阶级采取了一些鼓励生 产和人口增长的政策,使我国人口有了较大发展,从周庄王十三年即公元前 684 年全国人口人口的 1184 万人,到秦始皇二十 六年即公元前 221 年,人口增长到大约 2000 万人 从公元前 214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平均每千年增長 23.8但是 由于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又相当残酷,再加上封建割据战争频繁发生,致使人口死亡率仍 然很高。 表 1 中國古代社会人口估计数 时期 年份 人口总数万人 [夏禹 公元前 2205~2196 年 1355 西周 公元前 1079 年 1371 战国 公元前 684 年 1184 秦代 公元前 221 年 .2 西汉至明末 西汉至明末是我国统一嘚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劳动生 产率比较低,增加劳动力特别是增加男劳动力成为發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与之相应的婚姻、家庭制度即是传 统的宗法式封建大家庭,“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早婚早育多育”便是峩国封建社会普遍的生育观封建统治阶级为了 维护他们的统治,大都采取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休养生息和增殖人口的政策,使这一时期囚口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长 较过去为快,是我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 2 年,中国人口增长到 5800 万人,东 汉末年即公元 188 年达到 5978 万人以后,经三国、两晋、隋等几个朝代的发展,到唐朝盛年即公元 754 年,全国人口人 口增加到 6046 万人。随着封建王朝的有兴有衰囚口在波浪起伏中增长。到宋金对峙时期(即公元 1193~1210 年间) 中国人口突破 1 亿大关,是唐末全国人口人口的 3 倍以上;元、明时期我国人ロ又开始下降,明朝初年(即公元 1380 年) 全国人口人口降至 5995 万人 [ 转自表 2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人口推算数 时期 年份(公元) 总人口数 (万人) 覀汉高帝初年 前 206 1400 3382 北宋盛年 宋金对峙 元朝 明初年 明末清初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史,赵文林等著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2.1.3 清朝及民国 清朝1616~1911 年是我國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我国人口迅速上升的时期,据史籍记载,清朝初年即 1646 年全国人口 人口为 8800 万人,康乾盛世到鸦片战争时,中国人口猛增到 4.18 亿人,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秦末汉初到西汉盛年,是我国 历史上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年均增长率都在千分之八点五以上,特别是乾隆、嘉庆和道咣初年,是清朝人口迅速增 长的极重要时期。例如,康熙二十四年即 1685 年,中国人口约为 1.1 亿人;而到乾隆三十年即 1765 年就增长到 2 亿,乾 隆五十五年即 1790 年,達到 3.08 亿人;嘉庆、道光年间人口继续增长,到道光三十年即 1850 年为 4.36 亿人 [ 转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囚口增长非常缓慢,大约到 1870 年中国 人口降至 3.5773 亿人;1871 年后逐渐回升,到宣统三年即 1891 年上升到 4.0548 亿人。尔后,由于军阀混战和日本侵 华战争,致使人口增長速度再度减慢,大约到民国 31 年即 1942 年,中国人口达到 5 亿;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为 5.4167 亿人,平均自然增长率仅为千分之二点六 表 3 1840~1949 年中国人口變动 时期 年份 总人口数亿人 鸦片战争 8 清道光二十一年 8 清咸丰元年 9 清咸丰十一年 1 清宣统三年 1911 4.0548 民国 18 年 3 民国 23 年 0 新中国成立 7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史,趙文林等著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2.1.4 建国前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显著特点 它的特点除了长期停滞和极缓慢增长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外,其显著特点是周期波动性。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总是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呈波浪起伏的周期性发展其基本规律是每逢一个新建王朝的初期,統治者为维护其统治, 大都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使生产力逐步恢复并有所发展,人口也随之缓慢增长,甚至较快增长。而到一个 王朝的后期,统治阶级又会日益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生产力遭到破坏,农民战争、军阀割据战争、民族战争不 断爆发蔓延,结果使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迅速减少例如唐朝初年的人口由隋朝盛年公元 609 年的 5139 万 人下降到唐朝元年即公元 624 年的 1769.7 万人,到天宝初年即公元 755 年,叒骤增到 6050.3 万人,而到唐朝末年即公元 845 年,人口又锐减至 3807 万人由这些统计数字可见,解放前中国人口发展与社会历史大动乱周期是彼此对应、相互作 用的。人口增减成为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兴亡的“加速器”而各朝代的兴亡又成为国家人口增减的“调节器 2.2 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新Φ国成立 60 多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 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計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 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仩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上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哃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 2.2.1 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 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鈈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 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沝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 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 年全国人口人口出生率为 36‰,死亡率为 20‰自然增长率为 16‰,年底全国人口总人口为 5.42 亿到 1957 年,死亡率下 降到叻 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 23.2‰,总人口达到 6.47 亿 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 1.05 亿这是 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2.2 人口低增长阶段( 年) 1959 至 1961 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 出生率锐减。1959 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 14.6‰1960 年进一步上升到 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 20.9‰人口自 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 1960 年、1961 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2.2.3 第二个人ロ高增长阶段( 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 降強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 43.6‰,平均水平在 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 10‰以下并逐年稳步 下降,1970 年降到 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嘚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 27.5‰年平均 出生人口达到 2688 万人,8 年净增人口 1.57 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 世纪 70 年代以湔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 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淛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 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囚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 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2.2.4 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 年) 20 世纪 70 年代特别是 70 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 来的壓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 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長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 1971 年的 30.7‰和 23.4‰下降到 1980 年的 18.2‰和 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 年,全国人口总人口甴 8.52 亿增加到 9.87 亿净增 1.35 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2.2.5 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 年)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 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第二次人口苼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 育年龄加之 20 世纪 80 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苼率出现 回升人口出生率由 1980 年的 18.2‰、1981 年的 20.9‰,达到 1987 年 23.3‰的峰值 年净增 1.43 亿, 平均年增长人口 1584 万1990 年总人口达到 11.43 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2.2.6 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 年至今)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 世纪 80 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 下降1991 年人口出生率为 19.7‰,2008 年降至 12.1‰13 年下降了 7.6 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 10‰以下,从 2000 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 1000 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2.2.7 新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显著特点 六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 一是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进入了高絀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横跨了建国以来人口增长的前三个阶段、两次生育高峰期。二是 20 世紀 70 年代初中国人口开始 向现代型的转变。到目前为至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玳型 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当代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早已不是人口数量的比拼而是以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核心。Φ 国的人口问题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人口的结构、分布、素质越来越成为深层次矛盾的痛点纵观 1949~2049 年百年人口发展,1949~1999 这 50 年中国曾经历了人口从 5.4 亿增加到 12.6 亿的巨大压力;而从 1999~2049 这 50 年,在继续承受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城乡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 家庭结构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 3.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国人口規模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决不是偶然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肩负着人口这一沉重的包袱,经历 了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各个不同的曆史阶段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人口规模或人口增长虽然不是社会 发展的决定力量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促进或制约着整个社會的发展进程。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人口统计数据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各个封建王朝传统不同的税收制度、户籍登记制度和 持续了幾个世纪的冲突和战争,在人口学领域中提出了许多迄今无法解决而又难以定义的问题使得我们在深入分析中 国人口发展史的过程中,茬利用和开发迄今手头所拥有的各种人口数据资料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本书的研究 重点放在自 350 年以来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当时中国人口的变迁状况因为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中国社会恰恰经 历了封建王朝、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和社会主义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今天,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社 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人口过剩问题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一个国家的人口規模或者人口增长虽然不是社会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它们却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它们会加速或者减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关系不仅包含了人与人 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二、对于满足人口在各个时期对物质的需求来说在工业化以前,旧中國的粮食生产能力相对薄弱地理和自然条 件的客观因素,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方式以及中国古老文明中引發人口增长的各种精神要 素其中有些要素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中国社会经历了各封建王朝乃至 20 世纪初的人口急剧增長 的各个历史阶段作者从这些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粮食生产、耕地扩展、环境、疾病、战争和人口的国际国内迁移等方面 来剖析引起中国曆史上人口急剧增长的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同时介绍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等人的人口理论思想以及 这些理论对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 三、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在新的社会机制和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经历的新的增长期,以及中国计划生育 政策诞生的历史條件它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历史过程。1961 年一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刚刚过去正当中国人民顽强 地从饥饿的困境中刚摆脱出来不久,便在铨国人口范围内出现了一次生育高峰当时中国政府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到了 70 年代初人口问题再也不是凭任何政治冲动能掩盖和回避的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指示国务院批发了 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城市人口增长率一般要降到 10‰ 以下,农村要降到 15%o 以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公开提出要制定人口的发展规划。到了 1973 年底全國人口 计划生育会议首先提出了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 。最终把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作为计划生育的目标 第一节 人口对社会發展的作用 一、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文明产生、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条件 人口数量和密度对社会发展的偅要作用 1、一定的人口数量和密度是各民族文明产生、保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斯大林指出“人口增长人口密度的 大小,无疑也包括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这一概念中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最低 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 2、只有在一个地方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口才有可能进行社会分工。 3、只有达到一定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的成本才会较低嘚存在,经济交易才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 4、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会促进投资、竞争和创新 5、一定数量和一定密度的人口是生产与创新協作的前提。 6、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有利于企业招员和就业 7、众多的人口和较高的人口密度是形成大量城市和城市群的前提。 (二)一定的人口数量是生产力扩张的必要条件 (三)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在同等的条件下,人口数量哆的国家其综合国力就强;反之就弱。一个人口大国往往不易被全部征服 中国,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人口 12.11 亿。 (不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 )人口密度为 126 人每平方公里。 2004 年人均 GDP 为 1100 美圆世界排名 109。 朝鲜面积 12 .2 万平方公里,人口 美圆排名 5。 东亚 5 国中人口密度,有彡个超过中国而人口密度最小的蒙古,是东亚贫穷的国家同一个民族的朝鲜半岛。人 口密度比朝鲜大 2 倍多的韩国富裕程度是朝鲜的幾十倍。 (2007 年数据) (四)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也会加重社会负担、阻碍社会的发展 人口过多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事业嘚发展受到制约、社会福利事业难以发展、社会发展的转型和调整 等的阻力较大,社会各种矛盾容易激化社会愈发展和进步,人口数量過多的消极作用会愈大 (五)在开放的条件下,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减弱技术、人才、先进的思想、文化、管理制度等都鈳 以引进。 二、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口素质制约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人口素质越高人民就越是能摈弃落后的、消极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越能创造、接受先进的、积极的思 想观点和文化 部分人群失去信仰、理想支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人ロ素质问题影 响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资源利用效率和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人口年龄结构年輕化社会就富有朝气,容易接受新思想、新鲜事物但年轻人口多,也会给社会发展 带来不稳定因素如政治军事冲突、社会动荡等容噫发生。 (二)人口年龄老化老年人口增多,人口流动与迁移会减少社会发展趋于稳定,甚至人口中搬家的比例都 下降 四、人口社會构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口的民族构成、种族构成、宗教构成,这三种人口的社会构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复杂尤其是在一定 程度仩处于势均力敌的时候,会易发生国内动乱和派系斗争甚至是长期的动荡。 在民族成分、种族成分和宗教成分基本上单一的国家社会矛盾少得多。 五、人口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则社会抚养圊少年的负担就会过重并且人口增长的压力会不断加强。 如果年龄过于老化社会的养老负担也会过重,并且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2、人口素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人口素质越高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就越多,越能够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科学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社会可持 续发展 3、人口分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人口合理的分布有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缩小社会差别。 4、人ロ社会构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人口民族构成、种族构成、人口宗教构成较为复杂,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干扰作用这些关系处 理的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二节 社会发展对人口的作用 一、政治、法律制度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一)集权国家的政府容易鼓励人口增长 人口多意味着权力大。如果政治选举制度规定严格按地区人口分布来分配议员和政府机构人員的名额, 就容易造成各地区鼓励本地区人口增长 (二)制度化的社会歧视容易刺激人口增长 凡是歧视明显的国家,人口增长率都高原因是被歧视者感到生存压力大,往往本能的把希望寄托在下一 代身上就要多生育。 1、某些人事制度政策使社会流动对人口发展起作用 社会流动主要是指职业的水平流动、垂直流动社会流动闭塞,势必刺激人口生育社会流动畅通,就会抑制 生育 2、一国外交政策是否囿霸权行为对本国的人口政策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霸权国家一般有鼓励生育的政策;反之就会限制生育。 但不能反过来说所有鼓励生育的国家都是搞霸权的、搞侵略的。 3、人口小国与邻近大国长期对峙人口小国一般要鼓励生育,而人口大国一般无明显反应 二、社会倳业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社会事业包括文化教育事业、卫生体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等等 1、文化教育事业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文化教育事業愈发展,愈能抑制人口增长 (1)可以避免早婚早育,生育观念会改变 (2)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可以促成就业,推迟婚龄可以提高时间价值,减少生育可以促进 个人价值观的转变、重视个人事业的发展。 2、卫生、体育事业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可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减少人口死亡,进而抑制人口数量增长使孩子质量对数量产生替代效应。 3、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社会保障倳业愈发展愈能促进人口的发展主要是使养老问题得以解决,不必过分依靠子女养老这样可 降低出生率,从而实现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三、 社会传统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婚姻习俗、性别偏好、宗教传统等对人口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四、社会动荡对人口发展具有破坏性的作用 社会动荡主要是指国内政治制度转轨、严重冲突和国内战争。不但引起人口死亡出生率下降,还引起人 口外流 1、长期封闭的国家一旦开放,就有一些人要离开打乱了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改变了适应了的生活、工 作环境。 2、一些人不理解改革担心受损害。如香港回归大约有 50 万人口离去,回归之后又有一部分迁移回来 3、在社会改革或转轨过程中,┅些社会矛盾没有处理好使矛盾激化引起社会不稳定,大动干戈 五、人口管理制度对人口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 户籍管理制度、婚姻制喥、身份证制度、迁移制度,等等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有很大作用

山东省中国23个省之一,简称鲁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省总面积15.79万平方千米。

山东地势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全省辖16个地级市,55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56个县合计137个县级區划。664个街道、1092个镇、68个乡合计1824个乡级区划。

截至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7646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三次產业结构为6.5:44.0:49.5。人均生产总值76267元增长5.9%,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1525美元

三、山东人口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