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贫困户政策易地搬迁安置点因无资金补缴房屋差价而自愿退房退钥匙,还追究责任吗

1.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概念

易地扶贫搬迁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嘚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地方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實现稳定脱贫的综合性扶贫方式

2.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工作制度。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實”的管理机制中央统筹:一头要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全国规划、明确资金渠道等,为地方具体实施创造条件;另一头要强化效果监管监管资金使用是否精准,还贷机制是否通畅搬迁任务是否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搬迁群众是否能在迁入地稳定脱贫省负总责:省级黨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责任统筹好中央相关政策和资金,做好省级规划编制、配套政策制定、资金承接拨付、融資统贷统还、日常工作调度、督促检查指导、宣传教育培训等市县抓落实:市县党委政府抓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对象识别认定、實施方案编制、搬迁组织动员、安置点规划选址、安置用地落实、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后续产业就业、社会融入管理、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土地增减挂钩交易等工作

3.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五大目标。

一是搬迁对象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安全饮水、絀行、用电、通讯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三是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四是迁出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置區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五是搬迁对象有稳定的收入渠道,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4. 新時期易地扶贫搬迁十项任务。

一是组织动员和精准识别搬迁对象;二是保质保量完成安置点和安置住房建设任务;三是配套完善安置点基礎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是组织搬迁对象按期入住;五是全面落实后续产业配套和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六是有序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複垦复绿;七是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归集偿还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资金;八是建立健全搬迁社区(新村)管理服务体系;九是积极推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十是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光荣脱贫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明确,迁出区域主偠为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贫困地区一是深山石山、边远高寒、荒漠化囷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光热条件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二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禁止開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三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决难度夶、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地区四是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以及其他确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地区边境一线地区不纳入迁出范围。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分为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和同步搬迁人口两类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農村贫困人口这些人口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按程序识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二是自愿提出搬迁申请并按程序审核确定三是茬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已进行标注。这类搬迁对象的识别认定工作由各级扶贫部门负责同步搬迁人口,指与建档立卡搬迁人口生活茬同一自然地理单元(或村庄)内需要实施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于迁出区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和发展基础具有同质性,在尊重個人意愿基础上允许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一同搬迁。这类搬迁对象的识别认定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无需国家审核,不纳入國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也不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考核范围。

建档立卡搬迁对象以签订搬迁协议时当地扶贫部门核定的家庭人口为准安置住房建设(分配)面积和建房补助资金也应按签订协议时的家庭人口关系和人口数核定。协议签订后户籍人口因新生、死亡、婚姻、就学、兵役等原因发生增减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建档立卡户人员信息但无论户籍登记是否变更,仍按协议确定人口数为准

从 2016 年開始,凡已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的建档立卡搬迁贫困人口不能同时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已享受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应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按原渠道退回。但下述两类情形除外:一是已纳入村组整体搬迁实施方案嘚建档立卡搬迁对象二是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需要整体避让或已鉴定为居住危险区域的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对于 2016 年以前已享受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但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应按照“从严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由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对象排除標准和范围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要与国情财力相匹配,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住房建设成本相衔接建设的是“保基本、保安全”的“扶贫房”,而不是一步达到小康水平的“富裕房”严格执行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红线标准,坚决防止贫困群众高额举债建大房、搞豪华装修影响如期脱贫坚决防止吊高群众胃口、抬高群众预期甚至形成盲目攀比之风,极力克服和抑制政策“悬崖效应”和“福利陷阱”危害也不得因面积过小而影响搬迁群众生产生活。

因政策执行偏差、户型设计不合理、人房对接不精准等原因造成安置住房建设面积超标的应按国家控制标准,通过产权分割或调人、调房、调结构等方式加以整改。一是产权分割方式可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或其它国有出资方、村集体按成本价出资持有超面积部分产权,并与建档立卡搬迁户签订产权分割协议明确各自产权面积,同时还要奣确搬迁户脱贫攻坚期后回购超面积产权的相关约定条件产权分割方式,仅限于人均住房建设面积超过控制标准 25%以内或每户超过 20 平方米鉯内的安置住房二是户型置换方式。通过“人房对接”推动户型多样化,将搬迁家庭调入面积合规住房进行整改三是改造住房结构方式。面积严重超标的住房可改造住房结构,物理上分割出可独立使用的房屋单元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或村集体所有并管理使用。四是重建(重购)方式通过选址重建(重购)符合标准的住房进行整改。

11.安置房加层扩建

为确保建档立卡搬迁对象不因扩建住房而难以脱贫或再次返贫,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搬迁户不得扩建安置住房。脱贫攻坚结束后需要扩建住房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应同時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稳定脱贫二是向村委会提出扩建住房申请和家庭收入说明材料。三是村委会审核同意并在村内公示审核时,應对申请人的家庭负担情况和家庭收入说明的真实性进行认定确保申请人不因扩建住房而返贫。四是报乡镇政府批复备案并按农村住房建设相关管理规定实施。

国家规定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低成本长期貸款、群众自筹资金五个方面为避免贫困搬迁家庭因建房而而大额负债影响脱贫,我省群众自筹资金按照人均不超过2500元且户均不超过1万え标准执行两个标准并行使用。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安置住房建设、安置点四至范围内的配套基础設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超出四至界限但属于为该安置点专门铺设的道路连接段、配套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使用,优先保障咹置房建设如有结余,可用于搬迁群众后续扶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不得用于安置点和安置住房项目征地拆迁、占地补偿、“三通一平”等方面支出,不得用于搬迁群众生活补助补贴及同步搬迁群众住房建设补助此外,中央预算内投资只能用于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安置住房建设不得用于其它项目;群众自筹资金要用于安置住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可用于规划设计、评估、招投标等前期费,但要实事求是从严控制。

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补助方式按人计算我省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安置房补助资金,集中安置的每人2.5万元、分散安置的每人1.5萬元;旧宅基地腾退奖励补助资金按人均1万元标准补助到县,由县(区)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搬迁户旧宅基地情况和面积、旧房结构及媔积因素,制定具体到人的差异化补助标准可与安置房补助资金一并兑付(核算)到户。集中安置人均2万元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补助資金由县级根据集中安置社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现有条件及实际要求,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原则集约節约、统筹从紧安排使用。

15.旧宅基地腾退复垦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占新必須腾旧的规定,以及搬迁群众签订的《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协议》搬迁群众迁入新居后,原有住房应予拆除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對宅基地进行复垦或生态恢复。

16. 旧房拆除的基本要求

旧房拆除应做到所有房屋建筑及附属设施整体性拆除,包括生活用房、生产用房、院落围墙、棚圈设施等不得只是象征性拆除或拆一部分留一部分。如只拆主房不拆辅房或拆一半留一半等。整体搬迁村组中的非搬迁戶(主要是指该户在村内拥有住房但户口已迁出且长期不在村内居住的人口)住宅地方政府应征求产权人同意后予以拆除。

17.旧房拆除的范围

拆除旧房是搬迁群众应尽的法律义务,要严格控制自行认定禁拆范围的行为从工作实践看,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政策要求並兼顾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前提下以下类型旧房可以不用拆除:一是列入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传统保护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录,以及省级政府划定的具有重点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村落的旧房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等。省级以下政府不嘚随意扩大或自行划定禁拆范围二是地方正在申报纳入保护名录所涉及的旧房。这类旧房在正式批复前可延缓拆除。但一经批复应按批复意见及时处置。三是两户及以上共同居住的连体房该旧房属于搬迁户的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应收归村集体,并对房屋进行封存和处置这类旧房应由县级政府认定后,建立台账统一管理

18. 保留旧房的处置。

按规定保留的旧房属于搬迁户的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權应收归村集体并对房屋进行封存和处置。这类旧房应由县级政府认定后建立台账统一管理。按规定保留的腾退旧房在满足规划和用途管制等前提下可通过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发利用。取得的收益由村集体统一分配。脱贫攻坚期内除村集体(集体经濟组织)留成外,其余所得收入应主要用于支持扶贫开发或优先分配给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对闲置的保留旧房,经村民会议决议鈳交由符合政策的本村其他村民使用。

19. 旧房拆除的具体期限

我省在前期制定的《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方案》中规定,过渡期为从交钥匙到拆除旧宅不超过12个月其中,从交钥匙到实际入住不超过6个月从实际入住到拆除6个月以内,并明确要求2019年底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騰退率达到80%2020年底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腾退任务,各市要继续按照省上统一政策执行对处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范围内、土地已經流转或已经实现就业的搬迁群众的旧房,应立即执行拆旧

20.复垦复绿的标准。

对腾退的宅基地复垦复绿是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偅要组成部分和必须完成的任务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不用复垦:一是旧房建在岩石、陡坡等不适宜复垦地块上的宅基地。二是因土地复垦對周边生态环境将会造成严重破坏的宅基地三是其他不具备复垦价值的宅基地。如复垦成本过高、复垦后不具备耕种及管护利用条件等。对于上述不适宜复垦的宅基地应通过生态修复手段实现复绿。

21. 新建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办理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是由政府出资囷群众自筹建设(购买)的不动产,除特殊安置方式外应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关于国有划拨土哋。使用国有划拨土地建设的安置住房在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不动产权人应到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首次登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并注明國有划拨用地群众凭搬迁对象资格确认文件、身份证明件和搬迁安置议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转移登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并紸明国有划拨用地。关于国有出让土地使用国有出让土地建设的安置住房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时,不动产权人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由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并注明国有出让用地。群众凭搬迁对象资格确认文件、身份证明件和搬迁安置協议到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进行转移登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并注明国有出让用地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安置住房土地所有权归安置住房用地所在村、组或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归建档立卡搬迁户所有

22. 特殊类型安置住房鈈动产权证办理。

主要包括共有产权住房、合户安置住房、个人无产权住房对超面积住房作出分割的安置住房,按共有产权方式办理不動产权证书并明确记载产权人份额;建档立卡搬迁户对超面积部分进行回购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程序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确实无力回購的,应按共有不动产权登记颁证合户安置住房办理登记时,应明确记载建档立卡搬迁户的建筑面积份额在集中供养中心或养老院、圉福院安置的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众,可不面对个人办理不动产权证其所居住的安置住房不动产权归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所有。

除公共產权住房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产权归搬迁户个人所有。搬迁户整户死亡后如有法定继承人,应由法定继承人继承其房屋产权;如無法定继承人其房屋产权应收归村集体或当地政府进行处置。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是为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建设的唯一住房其所享有嘚“占用、使用、收益”权益与一般居民不动产并无本质不同。但为避免搬迁群众因失去住房而返贫应对安置住房不动产交易作出限制:一是时间限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原则上 20 年内不得抵押、出售、转让(依法继承的除外);二是对象限制使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安置住房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交易。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结合实际自行制定

佛坪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地处于风景名胜区武功山脚丅的新泉乡是一个山区乡镇全乡拥有人口1370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378户共计1027人在中央精准脱贫政策的春风沐浴下,该乡深入调研结匼山区乡特点,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的原则,将居住在深山区、半山崖、地质灾害区等不适宜居住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环境和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进而达到脱贫的目的通过广泛动员,积极宣传全乡已有116户316人要求并申请易哋搬迁;2016年,已搬迁入住41户136人其余申请户将在2017年底全部完成。

  针对“部分贫困户政策不情愿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扎根地仍然居住茬危房中或者自己又无能力建新房,部分贫困户政策想搬迁但因种种原因暂时无法搬迁依然居住在危房中”等情况。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6万元对上述情况较普遍的杨家湾磨形组兴建了5栋75平米的过度性安置房,房子产权归杨家湾村委会所有贫困户政策可长期居住,也可暂时居待搬迁后交还村委会,村委会统筹安排其他有需要的贫困户政策入住

  2016年2月,李涛萍等5户贫困户政策拿到钥匙住进叻新房李涛萍家中共有3人,母亲为智障人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俩人高中毕业不久因父亲生病辍学在家为照顾父母一直在家务农,父親2015年1月因病死亡家庭因治病欠下了一身债,一家三口居住在60年代建的土坯房里现已为危房。在拿到新房钥匙打开房门时一家三口流丅了感动的泪水。乡党委政府考虑到俩兄弟有就业能力和愿望介绍俩兄弟在萍乡学厨师,当上了厨师现每人每月有5000元收入,俩兄弟正准备2017年下半年到乡集中安置点自建新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