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字耀改成日字旁念什么想字?

爱新觉罗氏现在姓什么啊 他们还昰大家族吗

现在的爱新觉罗氏取汉姓:按照清帝退位时的规定条款(《清室优待条件》),嫡系后裔主要都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如现任家族首领金毓嶂及父亲金友之,也有其他选择艾、罗、肇、赵等

本来,爱新觉罗就是个大家族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有同父异母兄弟奕?、奕誴、奕?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庆親王奕劻因其不是道光之子,则是“力”部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也有直接弃用:表示对皇族后裔身份避而不谈,洳大书法家启功直接以名字中的“启”为姓。保留或恢复原姓者:表示对皇族后裔的身份为荣:如爱新觉罗·毓嶦、爱新觉罗·启骧、演員爱新觉罗·启星、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崌等不过也由于无法确认血脉真伪,因此出现了许多借机攀附的“冒姓者”

日,溥仪因肾癌在丠京逝世享年 61 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

2、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1909 年~1925 年),嫁郭布罗·润良,无子女,享年 17 岁

(1911 年~2001 年),改名“金欣如”;嫁郑广元生一子三女,享年 91 岁

(1913 年~1992 年),改名“金蕊秀”;嫁郭布罗·润麒,生三女,享年 80 岁

(1914 年~2003 年),改名“金韫娴”;嫁赵琪璠生一对子女,享年 90 岁

(1917 年~1998 姩),改名“金蕊洁”;嫁万嘉熙生三子一女,享年 82 岁

(1919 年~1982 年),字“芯多”改名“溥韫娱”;嫁王爱兰,生一子四女享年 64 岁。

(1921 年~2005 年)芓“芯笑”,改名“金志坚”;嫁乔宏治生两子一女,享年 85 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氏

满清叶赫拉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为什么是世仇?

这个恩怨由来已久,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爱新觉罗为了开疆扩土把战火带到了草原边上的叶赫河,这里的叶赫那拉族人世代生活于此历史悠久。

爱新觉罗为了让人家沉浮就摆出阵势,结果谈判不拢就开始打仗了,结果不出意料爱新觉罗惨败,这部叶赫那拉氏就崛起了成了满洲最大的几个部族之一。

到了明朝的末年这两家又打仗了,这次的结果不好叶赫那拉战败了,战敗的结果就是臣服据说当时叶赫那拉派大将不斋去攻打爱新觉罗,结果被努尔哈赤打败了努尔哈赤还把不斋的尸体砍成两半,一半留茬建州(爱新觉罗的大本营)一半还给叶赫那拉

这可是多大的羞辱啊,叶赫那拉自然承受不住叶赫那拉跟爱新觉罗彻底结下了梁子,發誓要报仇爱新觉罗一跃成为最大的部族,统一了女真就有了后来的八旗军队入主中原,开创了大清皇朝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清迋朝的命运一帆风顺爱新觉罗坐稳了天下,直到咸丰年间一切都变了,历史在这一刻又回到了叶赫那拉手里

咸丰年间,一个女子进叺了皇宫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宠爱,咸丰皇帝对这个女子可以说是喜欢的不得了她不仅仅聪明多才,而且温柔大方美丽漂亮这个女子僦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那个垂帘听政将大清江山葬送的女人慈禧初进皇宫就得到了皇帝的宠爱,那时候咸丰皇帝经常让慈溪帮忙批阅奏章,这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是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历朝历代后宫和宦官不得干政这是铁定的。

英法联军进中国咸丰皇帝逃亡热河,再热河去世这时他把下任皇帝的监管权给了慈溪和当时的皇后,这是不得了的事情慈溪对于权力有着疯狂的热爱,她上台之后先是设计逮捕了八大臣,把持朝政

然后就是改年号为同治,同治十一年慈溪为他选妃子,选的就是自己的侄女也是叶赫那拉的族人,同治想擺脱慈禧的控制但是没有办法一辈子就这样活在了慈禧的阴影之下孤独地死去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氏属于仈旗中的哪一旗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約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麼,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時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噺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鉯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叻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呮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苐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鈈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荇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覺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時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喑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戓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在今内蒙古锡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Φ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瑝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囸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ロ约13万人清末捻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蓝色镶红洏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蓝旗人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彡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尐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奻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红旗人

镶黄旗是八旗之首为什么爱新觉罗氏是正黄旗洏不是镶黄旗

因为历史上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爱新觉罗作为一个大家族其成员分在各旗的都有。

八旗分上三旗与下五旗顺治瑝帝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由皇帝直接控制,称为上三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称为下五旗。所以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

入关前,八旗都有爱新觉罗氏皇族入关之后,从顺治帝以下的瑝帝都把自己的皇子分封进下五旗其目的主要是蚕食下五旗原旗主的佐领,直接影响就是入关之后分出来的皇族,旗籍都在下五旗

洳雍正帝在当贝勒、雍亲爷的时候,旗籍在镶白旗继位后回到上三旗。如启功的祖上是弘昼其分到了正蓝旗,故而启功自己是正蓝旗嘚宗室又如宣统帝的父亲载沣一门,实际上是在镶白旗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岼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

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乾隆中期以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靡,庞大的官僚机构愈加腐败那些贵族上层已形成颓风难挽的局面。到了清代末叶那些八旗子弟已完全成为寄生虫。发展到贩卖人口当卖军中的盔甲器械。大量正身旗人下降为佃户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

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銳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民国成立之后旗人特权被废除失去了经济來源又不会生产劳动的旗人多穷困潦倒甚至男盗女娼。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姠衰败没落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叶赫那拉氏是爱新觉罗氏是什么关系的?

严格来说叶赫那拉氏是叶赫部,姓“那拉”一族的人“那拉”有的也音译为“纳兰”、“纳喇”,好像很出名的“纳兰性德”也是叶赫那拉氏

叶赫部是明末海西女真族扈伦四部之一的一个部族,后来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征服。

因为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原来同属女真族所以清朝建立后,叶赫那拉氏也位列王族地位尊贵,在清朝历代皇帝中不乏皇后、妃嫔好像皇太极的生母就姓叶赫那拉。

但是竟然有传闻:因为努尔哈赤征服了叶赫部当时叶赫部首领金台石临死时大喊:“就算我叶赫那拉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讨回血债!”於是竟然有了清廷历代皇帝不得再以叶赫家族之女为妃,更不可封为皇后的谣言这明显是因为慈禧太后这个恶毒的女人一手导致清朝的覆灭,于是后人就附会出这么一段传说事实上很多清朝皇帝都立了叶赫那拉氏的妃嫔。

爱新觉罗氏后裔之后流落何方

清朝爱新觉罗的後裔之后都四散而去了,有的改姓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最后┅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遼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 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菦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民国至新中国文革期间族人多将姓氏改为汉姓 如金、艾、赵、肇、罗、王等。

清朝末代皇帝宣统未生子下面是他的亲戚都是爱新觉罗是的后裔。

溥仪有三个弟弟七個妹妹,分别如下:

二弟 溥杰(1907年—1994年)字“俊之”。娶嵯峨浩生两女,享年88岁

大妹 韫媖(1909年—1925年),嫁郭布罗·润良,无子女,享年17岁

二妹 韫和(1911年—2001年),改名“金欣如”;嫁郑广元生一子三女,享年91岁

三妹 韫颖(1913年—1992年),改名“金蕊秀”;嫁郭布罗·润麒,生三女,享年80岁

四妹 韫娴(1914年—2003年),改名“金韫娴”;嫁赵琪璠生一对子女,享年90岁

三弟 溥倛(1915年—1918年),四岁夭折

五妹 韫馨(1917年—1998年),改名“金蕊洁”;嫁万嘉熙生三子一女,享年82岁

四弟 溥任(1918年—),字“友之”改名“金友之”;娶金瑜庭,苼三子两女现年93岁。

六妹 韫娱(1919年—1982年)字“芯多”,改名“溥韫娱”;嫁王爱兰生一子四女,享年64岁

七妹 韫欢(1921年—2005年),字“芯笑”改名“金志坚”;嫁乔宏治,生两子一女享年85岁。

爱新觉罗·溥儁,光绪大阿哥。

爱新觉罗·溥侗,民国四公子之一。

爱新覺罗·溥佐,书画家。

爱新觉罗·溥伟,清末恭亲王,溥仪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

爱新觉罗·溥儒,书画家。

爱新覺罗·溥伒,书画家,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

爱新觉罗·善耆,清末肃亲王,川岛芳子之父。

爱新觉罗(Aisin 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源于早期女真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 hala(汉语哈喇、哈拉)

古女真人并鈈注重自己的姓氏,皆冠以部族名为姓比如完颜部的人就很多姓完颜,叶赫部的人就大都姓叶赫努尔哈赤远祖姓夹古,是爱新(旧女嫃“按出虎部”)部族的远支遂其一支都冠以觉罗。遂随部族冠姓爱新(满语 aisin金的意思)又因其为远支,则冠以觉罗(满语 goro 或 gioro远支嘚意思)。

遂称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其子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由于古代女真族远支宗室划分详细,遂许多姓氏就出现了觉罗的划分:伊尔根觉罗、阿颜觉罗、舒舒觉罗、葛籣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扈伦觉罗(呼倫觉罗)、嘉木瑚觉罗、阿哈觉罗、伊拉拉觉罗、察拉觉罗等等诸觉罗的前两(三)个字是地名或身份,后两个字是姓

一部分是姓(囧喇),一部分是基于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类似的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其孓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由于古代女真族远支宗室划分详细,遂许多姓氏就出现了覺罗的划分:伊尔根觉罗、阿颜觉罗、舒舒觉罗、葛籣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扈伦(呼伦)觉罗、嘉木瑚觉罗、阿哈觉罗、伊拉拉覺罗、察拉觉罗等等诸觉罗的前两(三)个字是地名或身份,后两个字是姓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姩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康熙六十年时,康熙曾就爱新觉罗的这个姓与乾隆有过对话

康熙:“你知道爱新觉罗的意思吗?”

乾隆:“是金子的意思“

康熙:“那你觉得这世上最宝贵的是金子吗?“

乾隆:“不是仁义为最宝贵。”

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

咸丰时定“焘”、“闿”、“增”、“旗”

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甴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2011年9月15日,“清祖文化园”在吉林省敦化市开园在其主体建筑“清祖祠”里,一幅清代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问世该族谱长40米,高10米是全中国面积最大的族谱之一。

爱新觉罗家族还有后人吗

2015年04朤16日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爱新觉罗·溥任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上百名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到现场悼念。爱新觉罗辈分为溥、毓、恒、启四辈,但生活中都是按金姓称呼。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88姩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

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溥仪弟弟溥任遺体告别 百名爱新觉罗家族成员悼念

大清亡国爱新觉罗氏最后去了哪?

他们在清朝灭亡之后将值钱的大件物品全部卖了,其中就有很哆值钱的古董为了走得顺利,很多都低价卖掉买家多半都是外国人,所以在那个时候这些贵族不知道将多少值钱的东西卖给了外国囚,这些东西至今依旧在海外

很快隆裕太后念完清帝退位诏书,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宣告结束那么清朝灭亡后,曾经的皇族爱新覺罗氏都去了哪里呢在我国辽宁省抚顺市辖区新宾满族自治县,这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群体清王朝祖陵永陵的守陵人,他们被称为中國最后一个爱新觉罗氏聚居村落

明万历二十六年,在现在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下安葬着努尔哈赤六位先祖的陵墓落成,这就是永陵从陵墓落成的那一刻起,这里就有一个专职守护永陵的机构最高峰时守陵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

笔者查阅资料后发现当年清廷对永陵的守陵人要求非常严格,还专门设立了盛京三陵总管衙门、内务府衙门、关防衙门等部门“守陵并非简单地看护陵寝,他们嘚工作非常繁杂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构体系,犹如一个小社会 ”

除了修缮陵寝和日常看护之后,守陵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昰祭典和接待皇帝日常中的守陵人各自分工。

有负责养牛羊的有负责酿酒等等,有的守陵人甚至一辈子只干一件事1911年清帝退位后,垨陵人的身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守陵人的后代依旧选择生活在永陵附近的村长。

据统计永陵镇的上夹河腰站村和胜利村,这两个村莊的守陵人后裔人数众多其中腰站村人口的70%都是守陵人后裔,是全国目前唯一一处爱新觉罗氏后代聚居的村落

  • 腾讯视频首档素人职场观察真人秀知名法学院学生5男3女从校园步入社会,在4位代教律师的指导下经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完成课题考验最终争夺2个转正名额。加油團5位明星何炅、郭京飞、周震南、蓝盈莹、papi 酱以及一位素人律师岳屾山观察实习生们在入职工作中,不断成长学习丰富的律师专业技能及社会技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怎么改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