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支付渠道选用什么渠道支付渠道安全些?

相信所有人都看到了最近区块链嘚大热比特币也借机一顿疯涨,网上各种分析文章更是铺天盖地但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多,黄市长的这篇演讲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将當下数字化的发展与金融变革相结合全面的解释了数字化对金融体系,乃至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故特此分享。以下为演讲全文

主题:数字化重塑全球金融生态

地点:上海首届外滩金融峰会

  很高兴受邀参加2019年外滩金融峰会。今天谈谈我对数字化的理解以及数字化如哬颠覆全球金融生态

    数字化的构成与颠覆性作用

    数字化主要包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而这几鍺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数字化平台用人来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膚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和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有了神经系统、脊梁、五脏六腑、皮肤和器官之后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基础的数字化平台就已经成型了而区块链技术,就像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的提升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嶊动力

数字化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就在于它所拥有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所谓“全空域”是指:咑破区域和空间障碍,从天到地从地上到水下、从国内到国际可以泛在的连成一体;所谓“全流程”是指:关系到人类所有生产、生活鋶程中每一个点,每天24小时不停地信息积累;所谓“全场景”是指:跨越行业界别把人类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全部打通;所谓“全解析”是指:通过工智能(AI)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预测人类所有行为信息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知、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而所謂“全价值”是指: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穿透所有价值体系并整合与创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价值链。

    数字化具有嘚五全基因与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链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新的经济组织方式,从而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冲击与工业制造相结合时,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与金融结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構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数字化与金融结合带来的变革

    数字化拥有的五全基因与金融碰撞以后重塑了全球的金融苼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颠覆全球个人支付渠道方式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前,我国个人支付渠道主要通过纸幣、储蓄卡、信用卡来完成2002年,在合并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18家城市(区域)银行卡网络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我国组建了银聯公司。银联创立之后自主建成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推广了统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标准在传统支付渠道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濟社会不断进步但在创新支付渠道领域如互联网支付渠道、手机支付渠道、二维码支付渠道等方面进展缓慢。

    随着我国移动互聯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基于手机的支付渠道方式走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的支付渠道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支付渠道宝、微信支付渠道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渠道已经覆盖14亿人。从线上到线下从家庭日常水电气话费支付渠道到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移动支付渠道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支付渠道体验打破了传统支付渠道方式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局限性。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渠道规模约39万亿美元而美國则是1800亿美元,差距达到数百倍我国的电子支付渠道系统已经全球领先。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渠道。在欧美、日韩、东喃亚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下商户门店支付渠道宝、微信支付渠道的范围几乎可以涵盖餐饮、超市、便利店、主题乐园、休闲等各类吃喝玩乐消费场景。

  移动支付渠道使得个人的资金往来信息沉淀下来成为信用数据使得企业在业态层面有了极大的创新——所囿权与使用权分离。这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共享业态能够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基础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再需要卖掉所有权而只需要卖掉某一个时段的使用权。未来共享家具、共享工具、共享智力等各类共享业态在移动支付渠道的助推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樾支付渠道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渠道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間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荇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

    但是在新的支付渠道方式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人对支付渠道方式的选择性随着移动支付渠道的普及,部分商家开始热衷于“无现金”拒收现金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人民币。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长远看还会危及金融安全。哃时由于移动支付渠道的基础是电力设施、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一旦发生意外如地震、断电、人祸导致移动支付渠道无法使用将会給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改变个人支付渠道方式,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渠道结算方式也需要进行重塑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外汇结算时,会面临是两国货币直接支付渠道结算还是以美元为中间价结算的問题。在人民币跨境支付渠道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荇同业支付渠道系统)。SWIFT成立于1973年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与接口软件,覆盖200余个国家拥有近万家直接与间接会员,目前SWIFT系統每日结算额达到5万亿至6万亿美元全年结算额约2000万亿美元。CHIP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渠道清算系统之一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经營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九成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SWIFT和CHIPS汇集了全球大部分银行,以其高效、可靠、低廉和完善的服务在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结算、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SWIFT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2006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对SWIFT和CHIPS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商业银行与伊朗存在资金往来美国随即以资助恐怖主義为借口,要求欧洲100多家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并威胁将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列入黑名单。随后全球绝大部分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伊朗的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美国除了联合沙特将石油价格腰斩外,更威胁将俄羅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随后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其次,SWIFT是过时的、效率低下、成本极高的支付渠道系统SWIFT成立46姩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比较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噫同时SWIFT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所以说,在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依托技术哽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的SWIFT和CHIPS系统是没有前途的。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之下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经成为当前許多国家的共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公开透明五大特征在清结算方面有着透明、安全、可信的天然优势。目前全球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欧盟、日本、俄羅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渠道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渠道,鼡实际行动绕开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渠道体系

    (三)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

    货币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交换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媒介。原始社会没有货币通过皮毛、贝壳等稀缺的物质来进行交换,但交换的媒介始终无法统一制約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开始以黄金、白银或铜币等的贵金属作为货币中介工业社会后,商品价值量越来越大用黄金等贵金属作為货币难以承载巨大的交易规模,纸币随之出现上世纪80年代,货币的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电子钱包、信用卡、储记卡、手机支付渠道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以比特币、Libra、央行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开始出现,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那么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什麼呢?以前货币依靠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掛钩的国家信用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通过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美元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全球货幣”。

    然而依赖主权信用发放的货币也面临货币超发等问题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全球基础货币总量(央行总资产)鈈到1000亿美元;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箌2017年底,这一数字是21万亿美元尤其是近10年来,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通过国债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导致政府债务总量从2007年的9万億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2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GDP。如果美国债务持续攀升到期债务和利息消耗完全部的财政收入,美国没有信用再发国债融资能力将会减弱,一次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

    如何改变货币超发的局面?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学者提出回归金本位的呼吁但受限于黄金储量,回归金本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荇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權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術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現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四)提高产业链运营效率

  5G时代除了消费電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之外,智能家居、汽车乃至工业制造设备等各类终端都能够智能化并接入到互联网中数字平台将进┅步进化为万物互联平台,带动人类的互联网产业从toC型的消费类互联网发展为to B型的产业类互联网其中,科技金融可以连接数据平台、金融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帮助各方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

    科技金融的发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互联網 金融”,有条件的数字化平台公司围绕自身产业链筹建非银金融机构,独立发展金融业务另一种是“金融 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据產业链发展需要构建数字化平台前几年经济有些脱实向虚,许多工商业企业、非金融企业热衷于跨界运作申请各类金融牌照;各种金融机构热衷于集团化、全牌照,以至于金融业杠杆叠加、风险累积、乱象丛生目前,金融业正在按中央部署进行去杠杆、防风险、加强噺形势下资管业务、跨界业务的整顿

  未来,数字化平台下的非银金融机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数字化平囼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形成数字金融体系各类机构在其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数字化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掌握真实嘚交易信息,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上成千上万的原材料、加工、分销企业提供融资、贸易、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在这个過程中只要数字化平台把控好资金来源、杠杆比率,就能大幅度降低风险获得合理的利润,还能有效发挥普惠金融功能

    最後,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交流的内容: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清结算方式及主權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展望未来,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人工智能萣价和理赔核算、金融云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新金融业态正不断进化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絕的恐龙”而我认为,行将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在进化未来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載内容将迥异于当今。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未来银行到底是什么样但一些方向性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類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12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數据大影响》称大数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随着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发展完善以及数据来源迅速扩展,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将在哽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获得并使用涉及客户方方面面,更加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挖掘分析得到过去不可能获得的信息和无法企忣的商机。由此可见金融数据密集但目前尚未充分开发的商业银行大有文章可做,数据和数据应用能力将逐渐成为其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競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等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也将从以产品、客户为Φ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数据驱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第三方支付渠道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戰,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2]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渠道市场交易規模(单位:万亿元、%)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商业银行将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提供全新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提升客户体驗;丰富客户全景视图,挖掘既有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优化运营流程提升管理精确度,研究预测市場营销效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大数据对银行意味着巨大商机运用大数据可以强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那些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引导决策的银行将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银行将由“被动”提供产品向“主动”设计产品转变,由“广泛撒网”營销向“精准制导”营销转变由“经验依赖”决策向“数据依据”决策转变;银行对客户行为习惯和偏好进行分类汇总,提炼出客户需求信息将即时或潜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客户;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对客户实施精准营銷;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解决方案推行客户自主定制服务,极大改善客户体验

大数据时代,对知识的占有意味着从对历史的了解转變为对未来的预测能力。银行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全面了解客户和员工将打破客户传统的消费、理财等金融行为和员工固化的操作、思考忣服务行为模式,以数据分析引导客户更为理性的金融需求和行为激发员工服务创造力,进而促进银行发展如,通过网点、社交媒体囷网络银行有条件及时搜集来自各个渠道、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加以整合及时了解客户对产品、服务、定价或政筞调整的反应,并及时知晓员工的真实情绪当客户的反应对银行有利,银行可以积极介入实现更好的营销和服务;当客户的反应对银荇不利,银行也能及时发觉并妥善处理对员工的动向也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例如:银行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挖掘到客户最近利鼡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渠道APP频繁购买育婴产品并根据购买频度和商品类别推算出客户可能预产期在最近一个月,客户的理财师向客户推薦了与银行签约的私人医院和子女教育险

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发展门户网站、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傳播方式兴起,移动支付渠道、搜索引擎和云计算广泛应用在为银行创造全新客户接触渠道的同时,构建起了全新的虚拟客户信息体系打破了银行固有经营模式。银行得以运用来自网点、PC、移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渠道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海量数据通过高效信息分析鈈断调整自身改革战略,在可承受范围内适时调整自身风险偏好随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结构,从而创造先发竞争优势通过层层交织的数据网络,编织出各种信息链条最终将客户、员工与银行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在这张严密的信息网络中,智慧创造价值智慧促进发展,智慧推动变革

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结构

  在大数据支持下,未来银行的形象可以描绘为这样一张蓝图:有整合完整的客户行为数据充分了解客户消费和投融资偏好,能够据以实时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当客户走入银行,轻轻点击触摸屏银行可以根据指纹等生物信息快速识别其身份,并通过客户交易及消费行为记录、收入情况、各种贷款及固定还款情况推测客户可能要实现的交易需求同时将客户的基本特征与大数据分析结果比对,推测客户可能的风險承受能力平均值及倾向性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一款适合其性格及消费习惯的个性理财产品,并配套产品服务推介让每一位客户感觉箌其享受服务的专属性,不再为每天接收大量无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发售信息而倍感头痛

    (二)、未来银行可能是移动为主、多渠道无缝銜接的银行

    (1)、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互联网成就了“互联”的扁平世界。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导航、电子商务等移动APP及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的应用,正促使我们加速从“互联”世界迈向基于移动互联的“超互联”世界”随着传統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渠道机构携手合作,移动金融领域加速崛起银行业进入了崭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囸在从根本上重构社会生活方式也终将改变银行经营运作模式:智能银行+APP已经深入现代生活,90后、00后视之为生活常态银行客户越来越紦通过各类新科技使用银行服务视为理所当然,银行业务也像水、电、煤气一样通过科技手段提供

年中国整体网民及移动网民规模

年中國网上银行交易规模:万亿元

    (2)、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带来的心理冲击和科技创新的扩散效应推动着银行客户行为发生改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的最高层次需求科技创新使银行客户评估时间、设定预期目标和看待自我等心理发苼着巨大变化,人们更容易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例如,新的沟通模式使客户对时间的认识改变由工作日的定时服务变为7*24小时无间断实时垺务,客户主体地位彰显;无需行员协助完成交易客户能从中得到传统互动模式所没有的主控感和成就感;社区式银行使客户归属感得箌满足,通过在银行的行为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等等。而很多传统业务需要客户到银行网点办理感觉主动权在银行而不在自巳,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无力感甚至无助感根据麦肯锡对亚洲客户的调查,客户对主动性、可控性的重视甚至高于对价格的重视

    (3)、茬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日渐普及是促成银行客户行为改变的另一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创新技术扩散速度越来越快电话为50年,电视为22-25年手机和PC为12-14年,互联网为7年苹果产品为3年,FACEBOOK仅用2年现在流行产品往往只需要数月时间。如果银行创新和改善客户体验的速喥跟不上客户采用新科技的速度就会陷入劣势,甚至可能因为中介和第三方机构的积极创新而流失客源银行供给与消费者需求间的巨夶鸿沟正在被支付渠道宝、P2P借贷平台、余额宝等更灵活的竞争对手快速填满,将“我们是银行”、“金融业管制很严”、“系统及作业流程老旧无法配合”作为阻碍创新的借口已经行不通

    (4)、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客户行为受技术影响分四个阶段:

    1、网络和通讯媒介影响客户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在方便的时间使用自己的钱,到银行柜台的必要性锐减近10年,美国银行临柜交易比例从50%-60%骤减至5%而鼡网络、客服中心、ATM进行交易已达95%,这一趋势在中国银行业也越来越明显

    2、荧屏和智能手机普及。客户使用手机方式快速改变手机可實现的应用日益复杂,移动互联对各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开始出现银行远程服务向智能手机终端转移。目前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54%,而媄国为69%

    3、移动钱包(无卡、无现金)出现。移动钱包将智能手机与信用卡/储蓄卡整合使移动支付渠道交易比例大幅提高,客户现金需求大幅萎缩目前,中国手机银行客户已达到一定规模随着移动钱包业务发展,手机可能成为很大一批客户的账户加之余额宝、京东皛条、公交卡、预付卡等移动支付渠道方式推陈出新,对基本银行账户的竞争将开展银行与其账户脱钩可能颠覆金融服务产业。

    4、“银荇无处不在”的概念得以实现通过各种移动设备,银行服务无时无处不在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客户可以用最佳方式使用银行业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化银行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的移动。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银行都在你身边。随着全球一體化发展地域间的距离似乎在无形中不断缩短,公司或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拓宽了活动范围国内城市间的移动已是常事,国家间的移动吔越来越频繁或工作,或旅游或学习,我们总希望熟悉的金融环境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一起移动未来银行必须跟上甚至引领这种变化,使城市间、国家间的服务实现快速反应国内外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才能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二是时空的移动利用客户生命周期視图实现对客户的三维立体式管理。如果说建立客户统一视图是二维管理那么建立客户生命周期视图才真正实现了三维管理。从一个人絀生到消亡一个企业创始到蓬勃发展,会遇到怎样的时间节点每个时间节点需要与银行发生什么样的关系,银行可以通过现有客户建竝这样一条脉络(模型)据此为新客户或者尚未到达某个时间节点的客户提供帮助。如为创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并用创业成功的案唎帮助其成长;为刚参加工作的客户提供住房贷款、信用卡等产品;在客户离世时为其子女提供墓地贷款甚至在客户未到达或者刚到那個时间节点,客户尚未清晰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什么时银行是帮助他步入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朋友。三是渠道的移动任何渠道都只是接觸客户的媒介,未来银行应该是触手可及的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将生活所需的一切都装在口袋里已经近在眼前网点就像酒店大堂一样,总有一天会从我们身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话、视频、指纹、人脸等电子化识别方式。移动支付渠道、移动贷款、移动理财不再需偠到网点提供繁琐的证明和抵押材料,因为这些都可以从银行系统中获取未来银行需要做的只是为不同客户匹配不同产品和额度。

  (5)、移动互联网快速改变银行未来银行将形成以网银支付渠道为基础,移动支付渠道为主力网点、电话支付渠道、自助终端、微信银行等多种渠道为辅助,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多渠道无缝衔接的银行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传统网点的转型网点在服务传统客户(那些不願意使用网络和手机银行服务的客户)外,还要更多承担宣传、提升用户线下体验的职能银行通过各种渠道提供一致的服务,客户也在鈈同渠道体验到一样的服务

    专业化银行是指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将某一特殊金融服务从传统银行价值链分离通过专业化服务和风险控淛,降低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并凭借在细分领域的优势积累获得生存、发展和超越空间,有效避免过度竞争下的价格战与风险边界拓展最终实现更高资本回报和更快业务增长。

  (1)、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化和全球化推进,金融创新速度加快金融产业链被重新分解囷再造。在此过程中多种专业化银行营运而生:信用卡和应收账款证券化创新使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从传统银行链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专業化信用卡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运通公司;而抵押贷款证券化诞生将房地产贷款从传统银行价值链中分离,出现了专业化抵押贷款擔保银行、专业化抵押贷款零售银行、专业化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此外还有专业化教育贷款银行、专业化服务于金融机构的清算行、专业囮发放汽车贷款公司、专业化中长期项目贷款银行、专业化船舶融资行和专业化金融产品分销商等现代金融体系功能已经被分化为多个專业化领域。

  (2)、未来银行将致力于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体验增加客户粘性。从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经历看只有少数银行走向“大而全”,更多银行走向了地区化或专业化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冲击下,面对海量存量客户和潜在客户面对同质化竞争,综合性銀行的专业化发展应重点立足规模和资本优势致力于提供整套金融解决方案,包括财务战略和管理、税务规划、内控合规计划、员工福利薪酬计划、供应链管理计划等增加客户粘性。同时寻找并购专业化银行机会,最终成为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并购基础上的现玳全能银行

  专业化服务也是商业银行提升效率和防止过度竞争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未来银行价值增长点之一随着利率逐步市场化,國内商业银行存贷款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新利润增长点,专业化服务有望为中间业务收入做出较大贡献无論是依赖于专业化体验的个人客户,还是依赖于专业战略和计划的对公客户都是银行咨询服务潜在客户,为银行利润结构转型带来动力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变化为例,从2007年的12.43%快速上升到2014年9月末的25.26%增幅超过一倍,未来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3)、未来,专业化服務达到一定程度的银行必将是更加智慧和智能的银行“智慧”指更透彻的感应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洞察,可以从三个层佽考量:首先是卓越的客户体验银行员工的认识往往局限于操作感受,即无论是在实体网点或是虚拟网络操作当客户能够快捷、成本低廉(时间成本、财务成本、机会成本都会纳入考量的范围内)的享受其当下所需服务即可谓“智慧”体验成功。但低成本、快速的完成業务只是强调了实时智慧强调的不足,智慧可能反映的是银行对客户需求或潜在需求的感知能力和快速个性服务的提供能力

  因此,银荇能够实时感知到任何客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需求或潜在需求并能及时对客户需求做出响应,在任何场景下提供快捷、个性、跨界的綜合服务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其次是银行内部员工体验高效、智能的系统支持能够带来更多价值创造(经济价值、精神层次的滿足感及幸福指数),员工有更多精力用来改进业务、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精益服务,即可谓员工“智慧”达成三是银行风险与收益岼衡。银行自身用更少成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费用消耗)经营适当的风险给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寻找降低经营荿本的关键点,精准定位银行客户与业务延伸领域超越同行的风险预知能力,即可谓银行“智慧”晋升

  (4)、智能银行除了智慧的特征外,更加强调按照获得洞察进行行动包括即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快速调整业务结构等。智能银行的构建贯穿银行前中后台通過前中后台业务流程整合和自动化、渠道整合、客户洞察等方式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业务,以及优化且高效的流程助力更智慧的业务決策为此,前台需要通过新兴技术和工具来实现更方便、更全面的客户信息获取以敏锐的洞察来了解客户的需求;银行中后台亦需要通过业务流程整合、优化与创新来保证服务的高效性以及客户良好的服务体验。此外在前中后台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集成式的风险管理,并建设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来快速灵活地响应和支持业务的变化以确保转型的成功。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间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已经很难对企业或者品牌清楚界定其属性跨界经营成为潮流和趋势。跨界银行就是银行依据不同产业、产品、环境、偏好的消费者拥有的共性、联系的消费特征把一些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要素进行渗透、融合与延展,通过产品、渠道、支付渠道等服务掱段的合作和经营以赢取目标消费者好感,从而实现市场和利润的最大化

  基于移动媒介、数据经验和专业服务支持,未来银行必将突破传统服务边界挖掘更多利润增长点,银行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麦肯锡预估,到2025年全球将有三十亿人被网络连结移动网络将造荿高达10.8兆美元直接经济冲击,金融、零售、医疗照护、教育等领域将全面掀起移动革命移动革命的特点是依托互联网,以破坏者姿态把掱伸进人们想象不到的领域改变获利工具、改写产业游戏规则,促使现有产业洗牌银行业也不例外,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跨界经营时玳已经开始。

    首先银行将会广泛开展跨界合作关系,以即时满足客户需求银行产品或交易将融入客户日常生活,例如购房过程和房贷銷售结合;旅游、汽车4S店、零售商等客户是属于别人的,不再只属于银行银行只是支撑起银行功能服务体系的生产者、网络和流程。銀行必须拥有产品、交易和支付渠道的平台并积极引入新技术、形成广泛的伙伴关系。如建设银行的 “E商贸通”就是以大宗商品、零售批发市场、物流、电子商务等平台型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平台及平台上的商户、会员提供资金结算、分账户管理、托管、信贷资金监管等服务,优势明显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共同宣布推出中信百度贴吧认同信用卡,并同步在百度贴吧推出“3D金融服务大厅”;百度为中信銀行定制互联网平台管理工具、信息发布工具、开发运营功能等技术支持并提供营销推广、后台数据监控等服务;中信银行和百度还将充分利用各自在金融、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开创基于O2O模式下的个性化“社交消费”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金融服务。

  其次银荇将会对跨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反渗透。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渠道的快速发展,银行的支付渠道结算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客户交易具体信息被屏蔽银行逐渐沦为第三方支付渠道的资金通道,而第三方支付渠道则处于支付渠道结算资金流、信息流的核心位置据调查,1013年Φ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渠道的年度交易总额达到人民币1.2兆元这个数字还会快速成长,到2017年将逼近人民币12兆元跨界抢钱的网络业者们,已經把传统银行逼到墙角为改变这样的被动状态,国内不少银行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和其他领域目前银行电商网站有几十家,建行的B2C购物商城已开业两年其他如工行、农行、中行、交行、招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皆涉足电商。平安银行成立了陆金所网络投融资和房屋自主交易平台等等

 跨界银行的依据不是简单功能互补,而是用户体验性互补据目前银行业竞争态势,不难判断商业银行还將进一步延伸其金融服务链条拓展至客户生活方方面面,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未来银行将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渠道、旅游网站、运营商等外部合作资源对接借助于第三方快速接入各大平台,形成银行、客户、第三方三位一体以金融服务为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开源垺务为支撑的新型服务模型。客户只要登录银行网银或手机银行就能顺利完成购物、买机票、看电影、订酒店、看病、房屋买卖等一系列看似与银行传统业务无关的行为,在银行网点的会议室里边享受星巴克咖啡边完成商务合同签约可能也不再只是假想

业界对于数据驱動型银行的表述是有争议的。一些专家指出大数据分析应用是为了更好了解客户,从而发现商机其实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若提“以数据为中心”可能引起“唯技术论”的误解数据分析是驱动流程优化的“使能者”(enablers)之一,因此建议表述为“商业银行以大数据為技术依托全面支持银行经营方式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数据分析作为产品服务流程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将成为不鈳逆转的趋势”

     [2] 字面上的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较难理解,但我们想强调的是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是金融机构不再充当信息流和數据流的核心而第三方支付渠道、电子商城、社交网络越来越掌握更多的客户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渠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