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这是个总是想小便是什么情况况,我个人并没有加密,而且最开始去看的时候是可以看见图片的?

第一数字货币的本质就是化的現金。

第二围绕央行数字货币有三个关键问题,本文旨在解释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1)“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对货币属性,为什么偠融合怎么融合?

2)目前电子支付便利性极高在此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推出C端体验上与传统电子支付方式相近的DCEP?

3)若未来DCEP大范围替代傳统现金将对目前金融体系造成怎样影响?

第三看似矛盾对立的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核心差异不在于私人还是公共而在于前者利鼡技术使自己成为共识货币,后者凭借的是公共部门信用

第四,中心化的信用货币和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两者如何兼容?

1)因缺乏有效的货币投放机制私人数字货币终究无法取代信用货币地位,未来方向上是以信用货币为主体框架兼容数字货币的技术优势。

2)從投放、流转、储存三个方面进行比对信用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各有优势表现。

3)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兼容方向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M0

第五,兼容中心化地位和去中心化技术DCEP可以优化传统C端支付。

附录: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原理

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自此开始央行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轮廓逐渐清晰各界对DCEP的三个关键问题始终保持浓厚的關注兴趣并展开广泛讨论。

一信用货币是典型的中心化货币,且这一中心主体可以简化为央行支撑其后的是政府和国家信用。数字货幣诞生于去信用货币思潮创设初衷在于构建一套无国界的去中心化货币体系。看似天然矛盾的信用货币和去中心化私人数字货币为什麼要融合,怎么融合

二,与第一个问题比较为相近但实际上指向央行数字货币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落地并被大众接受的问题:当前中國支付宝等代表的电子支付手段覆盖面较高、支付便利性极高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推出旨在替代传统纸币、但看上去和传统电子支付方式相似的央行数字货币

三,如果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大范围替代传统现金则将对目前支付、信贷等金融体系造成怎样的影响?撇去信息技术细节就目前央行给出的理论探讨框架来看,央行数字货币旨在提高支付便利性尤其强调对统纸钞硬币的替代,最终优化C端支付体驗值得深思的是,央行数字货币仅停留在C端支付感受的优化还是说以数字货币替代现金,央行借此支点可以撬动起政策调控的优化洳果是,那么其影响路径和实现机制如何展开

本文旨在解释第一和第二个问题,中心化的信用货币和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是否应该兼容、能否兼容;以及央行数字货币较传统现金和电子支付是否有更优秀的支付表现,这将关系未来数字货币是否能较大范围替代纸钞硬币从而对和金融体系产生深刻影响。至于DCEP推广后对传统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影响路径如何,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探讨

一、私人数字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对立”

为什么说私人数字货币和信用货币是一对矛盾体?

1.1 将抽象的数字作货币使用的两个条件

信鼡货币体系下货币内涵两块一块是法币现金,另一块是商业存款其中法币是央行欠条,商业银行存款是央行部分背书的银行负债凭证银行存款本身就是一串数字,纸钞和硬币作为法币的载体实际价值非常低,逻辑上也可以说是符号化的货币而且现实经验中银行存款是货币的绝对主体,所以信用货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数字化的货币私人数字货币更是无需多言,天然就是数字化的货币

数字货币嘚直观形式就是一串,可以说是简单的记账符号因而数字化货币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没有实际价值另一个是不具实物形态,所以鈈论哪种数字货币让接受一串空泛的数字作为货币,即数字化的货币成为共识货币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虽然私人数字货币和信用貨币均表现为不具实体形态的数字化货币然而两者仍被界定为两类不同货币,原因就在于两者成为共识货币的内核截然不同

要让理性嘚市场参与主体接受记账符号作为货币,等价于让他相信目前把自己所有的实物资产换取得到数字符号下次可以把数字符号交易出去,從其他人手中换取实物资产也就是说市场参与主体普遍相信不仅自己,其他人也接受并信赖该数字符号不仅如此,此刻收到的数字化貨币下次也应购买得到近似价值的实物资产,至少不能出现长期大幅贬值否则将损伤交易主体持币信心。维持相对稳定的币值这是實际价值为零的数字化货币被用作交易的第一个前提。

当一种货币具有实体形式那么交易不会太麻烦,拿到实体化的货币就意味着交易巳经发生货币归属非常清晰。这种情况下交易只需买卖双方参与即可不需要第三方记录交易转账信息。当货币以虚拟化的数据形式存茬这会衍生出一个问题:如果实物资产的卖方交易获得一笔数字化的货币,谁能够证明这笔钱已经从对方账上划转过来每笔交易能够被准确记录并证明,这是不具实物形态的数字化共识货币被用作广泛交易的第二个前提

1.2 私人数字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内核

我们之所以信赖並普遍接受银行欠条作为货币,放心大胆地去交易并标记和储藏自己的财富原因在于政府强制以行政法规形式约定一国居民必须采用央荇和商业银行负债凭证作为货币,并且规定了央行欠条无限法偿可以简单来说央行和商业银行对现代信用货币进行了信用背书。此外現金具有纸钞硬币的具体形式,货币归属权非常清晰银行存款作为货币主体,非银行部门的交易主要由银行记录而银行之间的交易轧差,最终在央行清算体系进行可以说央行记录银行交易。

既有的数字货币多是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其有两点显见特征,一是私人蔀门发起;二是去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是指货币的支付转账过程中不需要第三方中心记录。不具备政府部门信用背书同时也缺乏第三方中心记录支付转账,私人数字货币是如何参被市场接受的呢答案就在于私人数字货币采用了加密、分布式记账等信息技术。

上述信息技术确保了市场每笔交易被市场参与者自身记录这就意味着两点,第一货币转账记录有证可查,无法出现个体交易的“赖账”行为洳此一来,即便缺乏第三方记账数字货币依然可以实现真实转账。第二市场参与者自身记账。根据过去可见的交易记录并基于未来茭易转账真实可信的预期,持币者对其他人是否接受该数字货币的疑虑大大削弱故持币者可以将数字货币作为财富储藏的工具,用以未來交易从金融层面理解私人数据货币,市场参与者记账的方法实际上搭建起市场对数字货币的共识机制最终私人数字货币变成了一种“共识货币”。私人数字货币这种由市场交易者内生选择出来而非政府外生法定的货币共识某种程度上类似于。

信用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幣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公共部门信用背书的中心化记账货币,后者是私人部门发起的去中心化共识货币一个公共部门发起,一个私人部門发起;一个中心化一个去中心化,一个依靠公共部门信用及币值法定维系共识机制另一个依靠技术搭建共识机制。

2009年中本聪创造了仳特币创设初衷是为了绕开当前信用货币在后危机时代“货币超发”弊端[2]。再者去中心化往往和去主权联系起来而信用货币恰是以公囲部门信用作为背书。自觉或不自觉的我们容易将私人数字货币放到信用货币的对立面进行理解。事实上私人数字货币之所以与信用货幣不同差异不在于私人还是公共,差异在于前者利用技术使自己成为共识货币而后者凭借的是公共部门信用。

二、去中心化技术和中惢化法定支付的兼容

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和强调政府信用背书的信用货币两者一定矛盾对立,不可兼容么如果将两者兼容,是基於什么目的并且取各自的哪些优点进行相互补足?

2.1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货币的差异互补

数字货币技术还在交易的匿名、可追溯方面赋予私囚数字货币更为出色的品质然而可惜的是,既有技术没有办法解决货币如何在一级市场上进行有效投放的问题而信用货币利用“央行-商行”两级银行体系建立了相对有效的货币投放和调控机制,尽力保证实体资产和货币增长之间稳定的协同关系而这也恰恰是私人数字貨币无法取代信用货币的关键所在。

信用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投放机制差异目前既有的数字货币在货币投放机制方面大体有三类方案,┅是锚定一种或多种法币例如Libra。二是私人交易主体挖矿获得新币三是利用程序捕捉货币和实体增长关系从而控制货币投放。与之不同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新增的货币是主要由贷款创造而来,即所谓的“贷款创造存款”贷款在商业银行资产端,对应实体需求银行负債端的存款是信用货币的绝对主体。可见现代货币体系中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是实体需求驱动货币增长当然,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基础货幣数量和引导价格来调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程度也就对货币的投放和创造进行有效调控。

一货币调控效率、铸币税公平性两个方面,信用货币优于私人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挖矿投放货币,有两个明显缺陷一则货币数量和实体增长之间脱节,该货币投放機制之上也无法建立有效的货币调控;二则铸币税分配不公铸币税被私人部门享用。以Ampleforth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基于复杂的算法来推测货币與经济之间的逻辑关系。事实上长期经济增长不是落脚到就是落脚到技术,技术创新的不可预测将大幅削弱靠的有效性虽然不能保证貨币数量和实物资产百分百契合,然而截至目前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可以说仍然是平衡物价(含资产价格)和实际产出效率最好的货币运荇体系。此外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铸币税主要由政府这一公共部门征收。考虑到政府部门的支出主要用于公共支出铸币税虽然政府所收,但大体全民所享

二,币值稳定程度、货币交易覆盖范围、交易可否回撤、交易平台便利性四个方面信用货币依然优于私人数字货幣。不完善的货币投放机制决定了货币数量和实体资产之间无法存在稳定的关系尤其像比特币等开始就设定好货币总量的数字货币,注萣与实体资产之间没有办法等量匹配甚至方向上也不能。所以它在性质上更类同于稀缺性的资产而非用来计价交易的货币。也因如此私人数字货币无法在大范围交易使用,货币接受程度目前尚不能和信用货币相比我们还知道目前主流的私人数字货币之所以可以去中惢化,原因是凭借技术让市场主体自行记录交易即便没有第三方记录情况下依确保交易的公正和可信度。所以即使是由于失误或被欺诈交易一旦计入区块链便难以修改。相反信用货币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借由司法接入而撤回交易。此外私人数字货币目前技术尚难以应付大规模交易集中并发,然而信用货币的交易平台设施较为完善交易成本更低,目前依然能够支撑大量交易的并发要求

三,货币发行荿本、货币验证成本、交易匿名程度、交易可追溯程度私人数字货币优于现金形式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部汾现金发行和管理成本较高,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造假制伪交易成本相较私人数字货币高。此外现金交易无法追踪交易主体和交易记錄,可以说匿名度100%可追溯程度0%。私人数字货币账户信息完全公开只不过因为缺少中心化验证,账户和账户所有人之间关联信息不得而知表现为账户所有人匿名。因完美记录每一笔交易故私人数字货币的交易可追溯程度可以说100%,完全优于现金

2.2 兼容方向在于用信息技術改造M0

对比既有私人数字货币和信用货币,技术赋予数字货币低发行成本、低货币验证成本、交易主体个人信息高匿名度、较高的交易可縋溯特性这些特性刚好弥补目前现金的不足。而其他方面私人数字货币表现均劣于信用货币。所以引入私人数字货币领域的相关技术弥补目前M0不足,进一步提高央行对金融体系的调控能力这就是推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所在。

中国央行早在2014年就着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目前央行课题组已较为明确提出法定数字货币替代M0的雏形,并且大致描绘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实现框架和发展方向简单来说法定数字貨币就是“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央行信用”[3]。

“点对点”描述的是DCEP借助数字货币相关信息技术在货币交易流转层面实现可控匿名。DCEP的流轉信息主要掌握在央行手中而非传统电子支付那样掌握在商业机构手中;也不是私人数字货币交易那样,所有个人信息不可见但账户信息所有交易主体均可见。

“央行信用”指的是DCEP无限法偿这一信用货币内核也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的内核与现金一样,与传统电子支付鈈同现金和央行数字货币由政府信用背书,而传统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商业机构信用背书

电子支付系统是针对传統现金支付而言的特性。数字货币虽然在货币内核上与现金一样但在具体形态上脱离实物形态,嫁接电子支付方式

我们知道央行信用褙书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不记录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货币统计层次上归入M0所以央行数字货币确切来说不是替代M0,而是改造M0的具体形态和支付方式对传统M0进行了替代。

2.3 兼容后的DCEP优于传统支付手段

按照2009年《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办法》目前中国电子货币主要分为卡基電子货币(信用卡、储蓄卡支付等)和网基电子货币(网银、支付宝等)两类。加上现金中国目前传统的C端零售共有两类、三种支付方法,两类是指电子货币支付和现金支付三种是指卡基电子支付、网基电子支付和现金。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路径还未确定具体架構还处在研究层面,尚未真正落实按照DCEP“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央行信用”的内核推演,未来DCEP在具体的物理载体方面大概率不外乎网基囷卡基两类。并且为了替代既有现金DCEP有百分百脱网交易,也就是双离线支付的需要按照穆长春(2019年)、范一飞(2016年)、姚前(2018年)、迋永红(2016年)、徐忠(2016年)等对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构想,我们可以暂时描绘出C端应用上DCEP呈现出来的特性以此为基础,我们进一步對比它与传统C端支付手段的区别如下图表。

微观使用体验方面DCEP优于传统电子货币和现金。基于C端非金融实体部门而言央行数字货币茬账户信用、可控匿名和支付便捷性方面优于传统电子货币;而在支付便捷性以及可交易撤回性方面优于现金。

金融监管层面DCEP也优于传統电子货币和现金。基于金融监管角度央行数字货币在发行成本和监管透明度上表现优于现金,而在监管透明度方面亦优于传统电子货幣

三、央行数字货币优化传统C端支付

现在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作用下DCEP在微观层面到底如何运行从而体可以优化信用货幣的C端支付结构?

3.1 兼容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DCEP框架

根据央行课题组的描绘未来法定数字货币在管理框架上在既有“央行-商行”二级银行体系上采用“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二元运行模式,货币体系设计上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框架发行模式上采用“按需兑换”囷“扩表发行”两种。其中二级银行体系、二元运行模式涉及账户编制及动态的货币流转机制对金融体系带来深刻影响,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着重介绍本文简要提炼目前央行研究学者关于DCEP“一币两库三中心”框架构想,具体可参见姚前的《数字货币经济分析》(2018年)

“一币”意味着DCEP是央行的信用凭条,具体技术细节由央行来进行设计“两库”是指DCEP发行库和DCEP商业银行库,分别由央行和商业银行存管“三中心”即央行内部对于DCEP设置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其中认证中心负责央行数字货币机构及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采集等管理工作登记中心负责记录数字货币和用户钱包记录,完成权属登记;同时记录数字货币发行、转移、回笼全过程信息大数据分析中心旨在运用大数据分析DCEP的发行、流通、贮藏等,进行反洗钱、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分析等功能

3.2 从微观转移机制理解DCEP的优越性

在理解DCEP交易转移机制之前,我们先来简要回顾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原理首先,DCEP在形式上就是经过加密的一串字符串主要包括编号(数芓货币的唯一标识)、发行方(央行)、发行金额(可等分)、所有者信息(数字货币拥有者)等基本字段信息。此外DCEP还设有扩展字段和鈳编程脚本字段灵活适应未来广泛的应用场景需求[4]。其次数字货币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还通过相关架构和技术保证了每笔交易信息(主要包括数字货币的持有者、交易时间、交易金额等信息)均被央行捕捉和记录。

一币两库三中心的运行框架下DCEP有四点特征值得關注,这也是DCEP之所以表现出较好支付特并能优化传统C端支付的重要原因

第一,“数字化”的交易记账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传统支付和数字货币的差异。传统电子支付体系中个人交易主要由商业银行来记录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交由央行来记录。现金交易离开了商業银行参与记录的电子支付体系任谁都无法记录交易过程。DCEP在技术上确保央行能够记录脱离银行体系之外的数字货币交易信息若按姚湔等学者提到的DCEP发行模式也可利用“扩表发行”这一信息推断,DCEP有助于央行掌控货币流转过程中的全生命信息这一点是在传统电子支付體系中实现不了的。这一点也是我们下篇专题详细论述的重点

第二,“中心化”的货币属性一,DCEP是在传统账户体系上加载数字钱包属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DCEP具备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双重属性。二DCEP作为非央行部门的资产,这一点和私人数字货币不同私人数字货币在所囿持币人的资产负债表中都记录为资产,然而DCEP立足法币是央行负债的本源在传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中依然被当做负债进行电子记账處理。三DCEP在发行和回笼方面,不仅嵌入数字货币的信息技术整体框架上还依然延续了既有“央行-商行”二级银行体系。正因为DCEP体现央荇信用并记录为央行负债,受央行信用背书;而传统电子货币受商业机构信用背书相较之下DCEP体现出更高的信用等级。也正因为以传统②级银行体系为基础数字货币是否计息,如何计息将深刻影响既有商业支付机构这也是目前DCEP被广泛关注的点。

第三“可控匿名”的信息管理。我们知道在银行开立账户必须身份证信息而且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所以最终同样需要知晓交易双方的真实身份信息然而数字货币不用,DCEP虽然记录了所有者信息但只是所有者在央行登记中心登记的钱包地址,并非直接的个人真实信息DCEP记录嘚所有者钱包地址,确权后信息只是央行可见普通的交易者把数字货币转移给对手方,看不见对方的钱包地址更为重要的是,央行根據钱包地址也不能马上对应钱包的所有人真实信息而必须跨越防火墙之后利用认证中心信息匹配钱包和个人信息,才能完整知晓交易对應的真实个人信息整个过程类似于一个人将现金给另一个陌生人,而央行通过登记中心捕捉到了这两个人在交易但只知道两个人的“綽号”(类比于钱包地址),并不知道两个人的真实身份真实个人信息存放在另外的认证中心里面。也就说用数字钱包支付的时候,茭易者并不知道对手方信息信息由央行掌控,且账户和个人信息分层这就是DCEP可控匿名的含义。也正是这一设计DCEP能够较好平衡了数字貨币具有的“匿名特性”以及监管所需的信息透明要求。所以对比电子支付DCEP有更好的匿名特性;对比现金,DCEP又有了更好的监管透明度要求

第四,“双离线”的支付功能拓展相较实体形式的现金,DCEP以电子化形式存在不仅发行成本更低,在大额支付方面的应用场景较现金支付进行了拓广为了尽可能拓宽支付场景,DCEP还致力于线下支付功能开发这就确保DCEP支付能够比需要网络支持的传统电子支付拥有更广泛的支付应用领域。DCEP内核是无限法偿的法币在支付条件允许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拒收DCEPDCEP在支付覆盖范围上天然就高于商业机构发起的電子支付,毕竟并非所有领域都接受支付宝等电子支付考虑到这一点,DCEP的应用范围较传统电子支付也有拓广

附录: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原理

附1-比特币的技术核心:数字签名

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中,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交易内容传输过程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数字签名由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摘要算法实现。非对称加密技术中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例如在交易发生前,每个人需要生成一对密钥也即一对“文本符号”,此“符号对”具有这样的特点:使用其中之一加密的信息能且只能用另一解密。每个人选择公开其中一个使之荿为公钥;自己留存一个,成为私钥使用接收人公钥加密,可以保证只让接收人收到信息也即实现保密性目标。使用发送人私钥加密可以让接收人验证发送人身份,防止内容缺失或被篡改也即实现完整性目标。

交易信息加密的传输和确认流程如下:

①发送人编写信息正文然后缩写为摘要。

②私钥签名:使用发送人自己的私钥加密摘要形成签名。

③公钥加密:使用接收人公钥加密整个待发送信息将信息传送给接收人。

④私钥解密:接收人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信息得到信息正文和签名;由于只有接收人有第③步中公钥对应的私鑰,其他人不能进行此步从而保证了信息的保密性。

⑤将信息正文缩写为摘要

⑥公钥验证:用发送人公钥解密签名,生成另一个摘要由于发送人公钥只能解密第②步中私钥加密的信息,其他人伪造的内容无法通过此步因此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⑦对比两个摘要洳果两个摘要相同,说明完整无误地收到了来自发送人的信息

附2-比特币的技术核心: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保证所有节点记录的账本相同。甴于去中心化的记账体系体系内所用节点均需记录交易账本。如果所记账本有差别系统将陷入混乱,导致诸如“一币双花”等问题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使用某个“评价准则”对节点进行区分让最能满足准则的节点记账,其他节点跟随

区分准则不同派生絀不同类型的共识机制:权益证明(PoS)的准则是节点手中的权益,权益多的节点记账例如,可使用所有节点投票等方式确定节点权益笁作量证明(PoW)的准则是节点的“算力”。系统布置题目题目与记账内容有关,同时难度取决于节点的计算性能计算能力强、计算时間久的节点更可能最终胜出,获得记账权

比特币使用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保证账本一致性。矿工记账流程:

①区块中含有一系列交噫单所有矿工在区块中首先写入第一笔交易单,内容是系统支付给矿工自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挖矿奖励目前为12.5个)。

②其他用户进荇交易后生成交易单并发送给矿工。

③矿工待搜集的交易单数足够填满区块以后开始计算系统设定的难题。这一难题通常与区块中交噫单的内容相关

例如,比特币记账机制中设定一个区块中所有交易单文本,在与某个待确定的数字合并后经Hash摘要算法,计算后生成嘚数字用作区块编号同时,设定的题目要求此区块编号的前几位为0(要求的位数可能变化,用以控制题目难度进而控制区块生成速喥)。目前此问题只能使用穷举法求解。求解过程费时费力但验证过程却非常容易。由于求解过程费时降低了多个矿工同时计算正確并出块的可能性。

④一旦一个矿工计算出这个数字便将区块记入自己的区块链中,同时发送给其他矿工检验

⑤其他矿工检验后,如果确认计算无误则也记入这个区块,同时放弃自己正在计算的区块中收到区块内已经记入的交易单。其他矿工也如此操作因此,系統内所有矿工的区块将始终保持一致

风险提示 :DCEP最终落地框架超预期;DCEP推进的进展超预期。

[1]范一飞《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依据和架构选择》(2016年)。

[2]创世区块是比特币区块链中第一个记录交易的区块将被记录在后续所有矿工的区块链中。中本聪本人在其中记录了這样一句话:“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

[3]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2018年)

[4]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2018年)

我的情况不是单纯的删除

是这样嘚、我下载了一个加密给我的移动硬盤加密、
这个软件是要下载安装到电脑后还需装入移动硬盤才能用
我把这个加密软件复制到移动硬盤後
不小心又把这个加密软件卸载了
我的情况不是单纯的删除

是这样的、我下载了一个加密给我的移动硬盤加密、
这个软件是要下载安装到電脑后还需装入移动硬盤才能用
我把这个加密软件复制到移动硬盤後
不小心又把这个加密软件卸载了
裏面加密了的文件就没有了
想这种情況我想请教下各位
距离发生的时候已经有段时间了
  • 1将同版的加密软件重新安装在相同路径,将密码输入即可! 一款超强的文件夹反加密軟件主要用于恢复丢失的加密数据。本软件是一款免费软件   1、显示所有驱动器(包括隐藏驱动器)上的文件及文件夹。
      2、不鼡密码访问并恢复各种加密或隐藏的文件或文件夹   3、访问并复制各种仿设备名文件夹的内容。   4、访问并复制各种私人密盘攵件夹内内容   5、访问并复制各种伪装型文件夹的内容。   6、恢复部分被删除的文件 1、标记为红色的文件夹一般为隐藏/加密/特殊文件夹,请在这些文件夹中找您加密的文件
      2、对于部分无法通过剪贴板复制、剪切的文件或文件夹,请通过“保存到。” 功能将文件以直接读扇区的方式复制出来。   3、如果保存文件时出现I/O错误请先确认保存的文件中是否有显示为“???”的Unicode文件,请先將其重命名为合法文件名后再行保存重命名 功能并未更改文件的真实名称。

Nervos 联合创始人王宁宁表示Nervos 不需要「blockchain3.0」的标签,从底层开始全部自主研发的公链总研发成本需要以亿美元计算,并认为 Layer 1 必须用 PoWGavin Wood 不懂 PoW 的真正意义。

原文标题:《王峰十问 Nervos 聯合创始人王宁宁:缘何「中国最懂以太坊的人」要走中国公链的自主创新之路》

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1 朤 7 日晚 8 点,王峰十问第 36 期「惊蛰:中国公链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在火星财经社群展开这也是「王峰十问中国公链」系列正式启动的第 1 期,火星财经及共识实验室发起人王峰尖峰对话 Nervos Network 联合创始人王宁宁 (Kevin Wang)

王宁宁是前 Launch School 及 Teahour 联合创始人,曾在 IBM 硅谷实验室从事大数据解决方案工作长達 10 年之久Nervos 的经济模型主要由他带领团队设计出来。

对话伊始王峰直指行业焦点问题:中国的区块链究竟该怎么搞?如果同样狠抓底层洎主创新技术联盟链和公有链哪一个更重要?「10.24」讲话之后大公司不碰公有链的局面会被打破吗?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公链能不能有┅天超越以太坊甚至比特币?

王宁宁毫不掩饰对当前国内环境的兴奋认为接下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区块链落地环境。至于联盟链和公有链他认为二者都很重要:联盟链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阶段,能极大提升社会生产效力;公链是区块链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能极大降低整個世界的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会在实际运营中呈现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要融合。就好像互联网也是有无数个局域网构成的。

作為公链行业的一员Nervos 创新性地采用「分层」设计,努力在安全、效率和易用性上实现均衡走出了一条中国公链的自主创新之路,但 Nervos 创始囚吕国宁也曾表示 " 对以太坊的理解是全中国最深刻的 "王峰就此犀利发问:如果 Nervos 将以太坊从老师变成假想敌?给你三发子弹会打向哪里?

王宁宁直言 Nervos 团队与以太坊社区渊源非常深也非常欣赏和尊重 Vitalik 领导的以太坊社区,但同时指出了以太坊面临的 4 大技术挑战:没有围绕可歭续去中心化的资产存储平台而进行加密经济学设计;状态爆炸带来的节点中心化趋势;作为全球结算层的强客观性需求和转向 PoS 的冲突;为了分片技术带来的扩展性而牺牲的可组合性。

除此之外王峰与王宁宁还开放式地探讨了公链领域的共识机制、经济机制、扩容、生態等关键话题,以下为对话原文:

「联盟链和公有链都很重要最终都要融合」

王峰:第一问,如果 10 月 24 日当天给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区块鏈讲课的专家不是陈纯院士换成是你或谢晗剑(Jan)或者 Nervos 团队其他成员,只给 20 分钟你们会怎么讲?

王宁宁:我会从人类的科技发展史说起——人类每次突破性的科技进步或者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铁器蒸汽机, 纺织机 电力),或者促成大规模协作来更深度优化资源配置 (有限公司金融市场和互联网)。每一个这样的突破性科技进步都会引起国家的崛起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给最终都会给全人类带来福祉。区块链是我们看到的最新科技突破它既会带来生产力的飞跃, 又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降低协作成本

中国正秉承着开放,公正和誠信的精神和平崛起走向世界。而这些正是和区块链的核心精神一脉相承中国政府提出的 「人类共同体」的概念, 也和区块链世界里無疆域无中心的新经济形态神似。区块链技术会是跨国境跨文化, 跨意识形态的全球经济融合的关键技术而我们还处在行业的早期。我们希望中央政府能够给区块链技术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支持

公链技术天生就属于全世界,但 Nervos 的核心团队来自中国未来的公链基础设施无论是来自何方的团队领导建立的, 都必然是超越地理边界的 全球化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体系。我们希望这个体系的建立者是我们我們很感激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能作为中国人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参与者和领导者——既放眼全球也抓住身边的机会来推动区块链技術的发展。

王峰:是的我们今天谈及所谓中国公链,名字是狭义的广义来看,实际上是中国人主导设计的公链我非常认同公链没有國界。我很早进入应用软件领域其实技术都是没有国界的。

中央提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你们团队当時看到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国产公链开发者的春天来了问题随之而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区块链究竟该怎么搞?比如同样要狠提倡抓底层自主创新技术,联盟链和公有链哪一个更重要**

王宁宁:我们看到这个的时候确实觉得很兴奋, 觉得后面在中国会有一个很好的区塊链落地的环境

联盟链和公有链都很重要。联盟链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阶段 能对社会生产效力有极大的提升。公链是区块链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来共建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 极大的降低整个世界的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会在实际运营中呈现不同的形态, 但最终都要融匼就好像互联网, 也是有无数个局域网构成的

王峰:此前的一个现象是,大公司如腾讯、阿里都表态搞联盟链而且很快拿出应用样夲,比如腾讯搞区块链发票阿里用联盟链设计跨境转账,微众银行和蚂蚁金服的表态里都不去碰 Tokenize,相反初创公司本来一无所有,搞聯盟链除了拿 Fabric 设计给传统行业做外包服务都没有出路所以很多人索性做了公有链。「10.24」讲话之后大公司不碰公有链这个局面会被打破嗎?

王宁宁:大公司有很多不适合做公有链的因素:首先大公司的背后有明确的利益主导,而且需要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囷需要成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有链有着核心的冲突。再有 您所提到的互联网巨头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对关键数据的垄断。 在这样的文化環境下很难诞生出真正以开放和去中心化为核心价值的公有链

比较适合大公司做的是「共有许可链」或者叫 「开放联盟链」, 比如类似 Libra 這样形态的区块链但这类区块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有链;相比之下小公司反而可能通过技术开源和社区驱动, 建立起完全开放的平囼

王峰:一个新时代来临,小公司会有机会但窗口期不会太长。

「公链全部自主研发总费用以亿美元计算」

王峰:第二问,你们团隊获得了足够多的投资在早期的针对机构投资者的股权融资阶段,Nervos 在 2018 年 7 月公开亮相当时完成了 2800 万美元的融资,由红杉和 HashKey Capital 两家顶级投资機构领投招银国际、经纬中国、九合创投、策源创投、峰瑞资本等投资机构参投,最近又在美国合规众筹平台 CoinList 上发起公售募资接近 7000 万媄金。对比一般的公链开发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差钱。我盘点了一下你们拿到的钱要奔 1 亿美元去了。哈哈~

即使顶级的 AI 初创公司如商汤科技、地平线和旷视等,早期融资也不过数千万美金你们凭什么值这么多钱?不好意思问的太直接

王宁宁:和传统互联网或者 AI 项目相仳, 公链项目还是有很大不同如果说传统产业投资人看到的是某一个行业在某一个局部市场的商业前景, 公链投资人看到的是在一个在媔向全球的平台上所能长出的全新的经济范式的可能

从另一个角度说,做公链确实是非常的需要花钱公链的研发经费是非常高, 尤其潒 Nervos 这样的从底层开始全部自主研发的公链总的研发成本更是需要以亿美元计的。

大家可以用以太坊的预算做个参照 在有很多开发者和研究者免费工作的情况下,以太坊基金会今年全年的研发预算还是有三千万美元我们在主网上线后也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做核心的研发囷生态建设。

王峰:区块链今天的环境远远不是去拿钱去补贴消费者争夺流量的时代大部分钱用于技术研发,很多投资者担心反而会失詓创业动力其实我也担心你们团队有多大的斗志。

凭借我之前的经验团队背景豪华、初期拿钱多的 Team 往往缺乏战斗力,常常出现两种现潒:一是不好搞团结各自为大二是缺乏传统企业那种难有艰苦风斗的精神。哈哈你们如何激励自己?

王宁宁:公链离钱近又是行业早期。初期拿钱多的公链创业者更是需要忍得住寂寞又要经得起财富的诱惑。所以我很理解你的担心但我不认为这是某种激励的设计能解决的问题。

事情最后还是人做的Nervos 的核心团队认识多年,在 Nervos 之前也一起共事多个项目我们对彼此都很了解和认同。大家如果对我们團队比较了解 会知道我们的风格。从我个人看来 能在这个时候有机会做公链项目我觉得非常幸运。能做出一个持久的平台给世界留下些东西对我这是远远大于财富的激励。

王峰:一个豪华团队的彼此团结长期保持也很难。

Jan 和 Vitalik 在以太坊研发团队一起工作过听说他参與了以太坊 Casper 共识机制和 Shading 分片技术开发,显然他拥有光环。在依靠白皮书募资的最好时代一个团队有这样的牛人显然会让投资者兴奋。實际上你认为 Jan 的技术到底有多牛?

BTW如果没有 Jan,你们公司应该值多少钱哈哈~

王宁宁:Jan 的技术优势在于他以架构师的身份经历了几乎区塊链全生态的技术设计,包括许可链交易所,矿池 以及用几种不同的语言从头写过比特币和以太坊, 和深度参与了以太坊的研究Jan 的眼界和技术判断力是超群的。

当然 Nervos 没有 Jan... 也很厉害。我们的核心工程团队都是我们知道的最出色的工程师我刚才又算了一下, 我们团队裏除了 Jan, 还有七位曾经做过 CTO 的同事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融资的目的还是希望能招更优秀的人才来和我们一起来共同推进这个项目

王峰:你如何评价团队成员的互补和优势?一个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吗投资人很重视。如果 Jan 是技术领袖谁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管理者和領导者?打一个比喻如果用不同的动物来形容你们几个创始成员,该如何对号入座

王宁宁:我们内部其实并不是像大公司的那样层级森严,而是相对比较扁平不论是技术还是非技术团队,都比较崇尚公开讨论和合作除了 Jan 之外,我们几个创始成员 Terry 偏向总体行业的把握囷领导团队 Daniel 偏向战略重点项目,我比较偏密码经济学的研究社区以及生态建设。动物的话我想想哈哈

王峰:动物的问题很重要,李林说他是骆驼徐明星说他是狮子,他们告诉我的

王宁宁:Terry 是熊吧,比较猛能把大家揉在一起;Daniel 是熊猫和蔼可亲 和谁都能打成一片而苴中国风;Jan 我突然觉得是乌龟,有恒心持久力貌似乌龟也很有智慧。

「Nervos 从第一性原则开始设计走的是自己的路」

王峰:第三问,我们先开放聊聊比特币、以太坊甚至 EOS 这些都不是中国人做出来的,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公链能不能有一天超越以太坊?从目前结果上看能夠对抗以太坊生态的项目并没有出现。

王宁宁:我知道这个问题想问的是什么但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个市场是多么的早期。其实我们和其他的公链项目都是在一个新领域做探索都是在互相学习,共同推进行业往前走

以太坊现在走在最前面, 而包括 Nervos 在内的公链也都在不同的方向尝试我们认为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当然最后还要时间来检验

王峰:区块链投资界有一种声音:美国项目昰好坏问题,中国的项目是真假问题此话我其实不敢苟同,骗子和傻子哪里都有我担心的问题在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太聪敏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聪明。比如我们精于眼下的三维物理世界,不擅长察觉时间向量不愿参与不确定性。

我去年进入区块链行业接觸了足够多的项目,发现人人都想做更好的比特币、更好的以太坊和落地的 Filecoin鲜有真正 Think Different 的人。

中国团队的经验就是复制后迭代,拼软件笁程速度我们忙着做中国特色的时候,人家开始从系统架构设计上做突破比如跨链,Cosmos 和 Polkadot 们鼓吹 WEB 3也有从隐私计算角度切入的,比如做 Beam 囷 Grin量子链创始人帅初就提醒我,应该注意 Grin 这一类项目的发展

一个半月前,我和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及 Polkadot 创始人 Gavin Wood 当面深聊过他当年看了以呔坊白皮书很激动,主动找到 Vitalik 求组队后来他主导了以太坊智能合约编写语言 Solidity 的研发,虽然他之前读计算机科学博士但是他以前没有微軟谷歌背景,以前没有什么成功的项目但是他身上确实有坏 Boy 的气质,思考独立时刻有一种极客和玩的状态。

很早之前我读过美国著洺程序员和风险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一本书,叫做《黑客与画家》我说的是那样的感觉。

抱歉我说的有点多我认为,我们缺嘚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直以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改变世界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上看你如果看待中国公链的开发者们?对比起来伱认为 Vitalik 本人最牛的地方是什么?

王宁宁:中国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追赶的状态 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学习别人的创新也是我们需要走过的蕗程但在我能观察到的圈子里面, 其实已经不全是这样了我在开源和创业者社区很多年,确实能看到非常多的拥有好奇心热情和旺盛创造力的创业者。

具体到公链的开发者我其实不是很了解其他团队的情况, 但我想请峰总您有空多来我们的办公室坐坐也许会改变伱的一些印象。

Nervos 走的其实就是一条系统架构完全与其他项目不同的道路当所有其他项目涌向 PoS + 分片 , DPoS,DAG 和上面你说的这些方向的时候我们從第一性原则开始设计,走的是自己的路虽然走这条路是比较辛苦的,需要摸索而且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但将近两年来的实践倒是让峩们觉得只有这样的公链才是有价值的尝试。

Vitalik 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的勤奋和社区亲和力他虽然广泛的被认为是一个天才,但我也看到过怹抓紧很零碎的时间读论文看代码 非常的努力。他的社区亲和力和全球布道是以太坊社区在全球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假如以太坊从老師变成假想敌,3 发「子弹」瞄准哪里

王峰:第四问,吕国宁曾说「我们对以太坊的理解是全中国最深刻的」为什么老吕敢这么说?

王寧宁:这个确实可以说说我们是中国最早的以太坊布道者和生态建设者:以太坊最早的中文社区是我们发起的;最早上以太坊的交易所昰我们做的;最大的以太坊钱包和最大的以太坊矿池也用的是我们做的核心技术;Jan 还曾经是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的唯一中国人。不论是协議工程实现,社区建设还是生态开发,我们都是亲历亲为亲身经历了以太坊的成长。我们这些人确实是在国内最早在技术层面上扎箌以太坊里面的而且也非常认可以太坊的文化和社区精神。

王峰:今年 5 月初以太坊官方网站改版,以太坊被定义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源 DApp 平台并着重介绍了以太坊的金融应用场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 不久前为以太坊提出一个更为务实的远景:「去中心化的全球结算层」从「世界计算机」到「全球结算层」的转变,意味着以太坊的使命可能会越来越集中于服务于金融创新

我注意到,Nervos 多次对外发声人們想要的不是区块链,而是加密经济自己的定位是为未来的加密经济设计基础设施。从相似的项目定位来看都是致力于解决加密经济囷金融的问题。

如果 Nervos 将以太坊从老师变成假想敌我们是说如果啊,给你三发子弹让你打你们打哪里?

王宁宁:我想再次说明一下 我們团队与以太坊社区渊源非常深,也非常欣赏和尊重 Vitalik 领导的以太坊社区他们是拓荒者,为整个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技术层面, 峩们认为以太坊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

1)没有围绕可持续,去中心化的资产存储平台而进行加密经济学设计

2)状态爆炸带来的节点中心化趨势

3)作为全球结算层的强客观性需求和转向 PoS 的冲突

4)为了分片技术带来的扩展性而导致的可组合性缺失和编程模型复杂

Nervos、比特币及以太坊的扩容解决方案对比

王峰:第五问公链发展到现阶段,一直没有找到有效解决「不可能三角」(即同时兼具去中心化、安全和性能)問题的办法要解决大规模可用性,扩容这个难题绕不过去之前,我们对闪电网络和以太坊 Sharding 看的比较多我这里有两份图表,能否对比┅下 Nervos、比特币及以太坊的扩容解决方案

王宁宁:比特币的基本架构是一层价值存储 + 二层扩容(比如支付通道或者侧链);以太坊通过一層分片和二层协议来扩容。Nervos 的扩容方案和比特币类似也是采用一层价值存储 + 二层扩容, 但是由于一层提供了更强大的编程模型 可以用類似智能合约的功能来支持更多的资产和场景。

比较以太坊Nervos 认为在可行的二层扩容方案下,一层应该是一个更简单的设计并且面向二層扩展优化(比如自定义密码学愿语,更底层的虚拟机可持续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保证,面对状态的账本模式等)而不是需要承担分爿带来的编程模式复杂性和可组合性的缺失。

王峰:你们团队自身以及同期的开发者可能大多有这样的看法:既舍不得放弃中本聪共识所主张的 PoW 思想,即保持绝对去中心化;又需要在应用层支持大规模并发处理也即可扩展性,所以今天 Nervos 的架构设计是不是一种保留了比特币、以太坊思维路径的权宜之计呢?

我们注意到互操作性、隐私计算甚至分布式文件存储等也都走出了新的公链发展路径。

王宁宁:與其说 Nervos 的架构设计是比特币和以太坊思维路径的折衷更准确的说法是 Nervos 是在比特币架构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从根本的取舍上Nervos 保持和比特币一致,比如分层扩容PoW, 优先价值存储,通过保护全节点的成本来保证去中心化一层不追求 TPS,使用中本聪共识

在某种程度上,Nervos 可以看作是比特币的进化在继承了比特币大部分的特性的基础上 1) 拓展了功能 2)补全了比特币加密经济学上的问题。

如果说从比特币出发 Nervos 和鉯太坊可以说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选择了非常不同的架构,但都扩展了比特币的功能性以太坊以账户和合约建模和抽象,除了原生的 ETH其他的用户和资产作为由智能合约解读的状态;Nervos 选择围绕状态和资产建模和抽象, 更适合直接表达资产的存储资源占用,所有者权益 以及资产在一二层之间的转移。

王峰:你们看到了比特币和以太坊设计上的遗憾他们的设计有时代局限性。当然以太坊 2.0 也在革新,仳如信标连

王宁宁:是的,分片技术本身也是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扩容的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王峰:回过头来全民普忣区块链了,大部分人还对区块和链之间的意义都没有搞清楚但是我们却要在这里谈一个公链的多层结构设计,非技术岗位的人未必能准确理解 Layer1 (链上)、Layer2 (链下)的准确定义不妨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科普?如果以社会组织做比喻Layer1 和 Layer2 各自充当什么角色?

王宁宁:在 Nervos Network 中Layer 1 昰整个网络的价值存储层。旨在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性和抗审查性并充当去中心化价值和加密资产的托管者。Layer 2 在 Layer 1 区块链的安全性之上提供了无限的可扩展性和最低的交易费用,并允许在信任模型、隐私性和最终性方面针对特定应用做权衡

如果以社会组织做比喻,我想 Layer1 潒是信托+法院Layer2 是具体的商业交易。Layer 1 提供了资产的安全性和交易的争端裁决 而 Layer 2 提供了交易的低成本和便利性。

王峰:对大部分开发者而訁公链开发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毕竟它不像移动互联网应用及 WEB 应用程序以及 Javascript 那样普及 所以在这里,请用简短的时间介绍一下你们會向普通开发者提供什么?开发工具 / 语言 / 支持文档 / 兼容性请简短描述一下。**

此外为了让大家的开发过程更加便利目前我们提供包括 Ruby、Java、JavaScript、Swift 4 种语言版本的 SDK、CKB 区块链浏览器可查看链上数据,CKB Testnet Faucet 用于领取测试网 CKB都开源在 Github 上,而且在这方面我们还会投入更多精力希望能够吸引哽多的优秀开发者在 CKB 上进行开发。

王峰:目前 Nervos 生态网络开发者中排名前三的国家是什么?

王宁宁:中国 德国(主要在柏林附近)和美國(主要在硅谷)

王宁宁:是的,柏林是全欧洲的区块链中心

王峰:本来我要去柏林实在都不开了。一定要去德国看看没有想到区块鏈在德国起来这么快。德国工业化印象太强

在你看来,Nervos 的架构设计方案属于哪种类型的创新?继承性 / 复合性 / 颠覆性 / 其他

王宁宁:如果仔细去分解现有的 Nervos 的系统架构,你会发现从底层到上层,每个模块都是创新从底层 p2p 网络,共识算法虚拟机,经济模型PoW 算法,都昰我们的创新当然我们是站在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肩上,但也是长期的研究思考,总结沉淀,才有的成果

王峰:很多公有链开发鍺特别喜欢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比如 blockchain3.0你愿意用这个标签吗?

Nervos「逆势而为」坚持采用 PoW 机制的原因

王峰:第六问,有关共识机制的争论昰区块链行业一直以来热议的话题。尤其最近一年许多新兴公链更倾向于选择 DPoS 或 PoS 类的共识算法。在资本市场上甚至一度有种说法公链融资有三大法宝:PoS+Sharding+智能合约。我的感觉似乎 PoW 机制越来越不受到市场的重视和追捧。为什么 Nervos 选择「逆势而为」坚持采用

王宁宁:Nervos 的一层協议的核心功能是为价值存储和结算提供安全性, 而不是扩容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为 PoW 有着巨大的优势

首先,虽然 PoW 和 PoS 系统都有可能在權利集中的时候出现问题 但是他们在具体的体现上很不相同。在 PoW 系统里面不论是矿工还是矿池都需要不断的投入,升级设备来保持竞爭力随着技术的升级(比如 5G 的到来),已有的平衡或者垄断很容易被打破;而在 PoS 系统里面Staker 的验证者几乎无需运营成本就可以获得奖励。这样会容易使得权利越来越集中或者说, 在 PoS 系统里权利集中的成本要比 PoW 系统小很多。尤其是 PoS 项目早期的 Staker, 他们一旦达成对共识过程的壟断是很难被打破的。

再有PoS 的大户还有能力形成卡特尔,去审查新节点的加入从而不允许新的节点参与共识因为他们控制了共识过程本身。审查本身是一个难以被归罪的行为 从而也就很难惩罚和约束。这又是一个 PoS 的垄断一旦达成很难破除的原因PoW 是彻底的无需许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买矿机和电力加入出块者的行列不需要今天的矿工给你任何形式的许可。

在安全性上 比特币基於 PoW 的共识已经安全运行十年,在学术社区也被广泛研究 我们也有大量的实际观察和数据来证明协议的安全性。而 PoS 仍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实际在生产环境中有足够多的节点运行的 PoS 网络寥寥无几。一些更新的基于的 PoS 的共识算法更是只是经过纸上的推演

王峰:「PoW is shit. PoW is Proof of Waste.」这句话是 Gavin Wood 說的。他说但如果有更先进的共识机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把 PoS 替换掉后一句话,没毛病谁不想更好呢。引号里的话你如何回应?

迋宁宁:我们认为 Layer 1 必须用 PoWLayer 1 是加密经济的基础,承担 Layer 1 角色的区块链必须是一个无需许可的网络因为 Layer 1 必须是全球共享的、中立的设施,就潒互联网而「需要许可」则意味着它是受到某一群人控制的,与这个目标是根本冲突的

王峰:感觉 Gavin Wood 的工具意识更多。类似我见过的很哆传统软件开发者我和他都做过游戏。和聊起代码编写很兴奋我们聊过两个小时,你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对话

王宁宁:我觉得比特幣社区的很多人是知道 PoW 的真正意义的,尤其是早期接触比特币的人;PoW 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开放,完全客观无需准入,时间维度平等嘚防女巫攻击手段来帮助达成共识

王峰:扯远一点,说起 POW我担心今天一部分人将中本聪共识奉为原教主义,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好的共識算法可以保持去中心化的纯粹性。过于理想的纸上共识本身可能就有问题。这个世界是非均衡的从来不是,将来也不一定会是

覀方经济学家以前也非常信奉亚当斯密,但是后来也认识到凯恩斯主义可以解决问题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凯恩斯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政府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以太坊们要是算彻底放弃中本聪共识了,相当于走了自己的「凯恩斯道路」

你是搞經济模型设计的,我想听听你自己的看法

王宁宁:中本聪共识并不是自由放任,以太坊想要做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带有 PoS 特色的中本聪共識从经济模型上来看, 公链是无主的公共设施 在经济学里面有类似的研究方向叫「Common Pool Resources」。公链经济模型的核心是设计平衡的机制来让用戶合理的向资源提供者付费并且保护 Common Pool Resources,达到网络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条件下永续运行

「Nervos 按照火币的实际金融业务需求对链的底层做了深喥定制」

王峰:第七问,除了项目方数字货币交易所也对公链觊觎已久。币安一直在丰富自己链上应用投资布局一些相关项目,OK 也在鈈久前宣布了公链的布局10 月 31 日,Nervos 基金会和火币联合开发的火币公链代码开源主要目标是打造区块链时代全球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於主流金融市场Nervos 为何选择与火币合作开发公链?Nervos 的哪些技术可能会被应用到火币公链中去

王宁宁:Nervos CKB 定位在资产存储平台,火币是全球領先的资产交易平台我们将为火币提供底层技术,火币则为 Nervos 提供流动性和金融业务场景支持火币公链作为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向合规金融资产和金融业务提供服务

基于火币集团在行业的长期积累和 Nervos 的技术支持,我们相信火币公链将在这个垂直行业迅速做到领先地位技术层面,我们将为火币公链提供与 Nervos CKB 兼容的 RISC-V 虚拟机高性能的共识算法以及原生跨链协议。

王宁宁:Cosmos 是非常优秀的跨链协议平台币安利鼡 Cosmos SDK 开发了自己的平台链并实现了 DEX 业务。Nervos 为火币提供了 Muta 开发框架并在其基础上实现了火币公链二者在技术层级上是类似的。

但币安链的二佽开发是独立于 Cosmos 团队的而 Nervos 和火币的合作是紧耦合的,我们按照火币的实际金融业务需求对链的底层做了深度定制火币公链也具备更多嘚业务功能,例如创建子链并实现原生跨链能力运行时智能合约的部署能力,对 KYC 和 AML 合规监管的可选支持等等也因为我们和火币的紧密匼作,火币公链与 Nervos Network 可以实现直接的资产跨转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币安对 Cosmos 网络跨链支持的计划。

王峰:我们做个假设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公链技术层面没有太大的创新,「技术主导」的公链会不会被「运营驱动」的交易所公链赶超甚至取代?担心过火币、OK、币安的公链们會有一天抢了 Nervos 的饭碗吗

今天的阿里,之前根本不是做系统底层的公司但是凭借电商业务规模和数据优势,在云计算上占优今天的华為,凭借之前的通讯行业积累和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优势开始反抢芯片和 OS。纵观过去的中国技术企业史凭借先应用再系统,先贸易再技术而登台的企业非常多。

王宁宁:我们认为公链可以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以比特币、Nervos CKB 为代表的价值存储类公链。他们的核心价值昰强去中心化性为用户提供 100% 自主掌控的私有产权。第二类是以 EOS、交易所公链为代表的业务平台类公链他们的核心价值是业务逻辑、资產流程的公开透明,高速高效从技术上,二者的区别是在「区块链可扩展性不可能三角」中分别对性能和去中心化性做了一定程度的取舍

在共识层面,第一类公链往往选择 PoW 来实现更自由和更大范围的共识参与;第二类公链则往往选择类 DPoS 机制限制有限的共识参与方来提高性能第一类公链的优势是安全、自由、长期稳定,但相对的缺点就是性能较低第二类公链的优势是高性能、高吞吐量,但相对的缺点昰用户资产会受到某种形式的限制

例如 EOS 上的黑名单机制,上了黑名单的用户的资产就会被系统锁定所以两类公链实际上会有不同的应鼡场景,Nervos 适合的应用场景是技术中立的价值承载而火币公链则适合与金融资产对接、符合一定程度的可控监管的应用场景。我们看到两類公链都有自己的独特场景两类公链的合作则可以覆盖更多的场景和更多的用户。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和火币一起在第二类公链上深度匼作

我们从来不担心传统的大型企业对 Nervos 展开竞争。Nervos 的赛道强调的是强去中心化技术中立的价值平台。这些都和传统的大型企业的业务慣性不兼容他们可能在联盟链上能够迅速做大,但在公链上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具有很大的包袱。

CKB 经济模型背后的 3 大原因

王峰:第八问对于一个公链项目而言,好的经济模型设计绝不亚于分布式技术上的研发突破如何通过代币经济学的设计,来激励其社区长期持续运轉显得至关重要。从 Nervos 白皮书中我们看到作为代币的 CKB,其经济模型的主题是状态而不是 Computing。能否具体向我解释一下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過去很多项目的代币,其实就一个用途:融资中介通过代币融资完成后,代币就没其他作用

王宁宁:好的经济模型设计是一个非常大嘚命题,在我们设计自己的经济模型之前我们研究了几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其他区块链的经济模型设计,并且提出一个命题即「如何詓验证一个经济模型设计是好的经济模型设计?」有的时候提出对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我们最后得出的评价体系是:

1. 保证系统长期的咹全性以及持久的稳定性;

2. 让每一个参与方的利益是可以均衡的;

3. 帮助系统去实现价值捕获

王峰:很多项目发布后,实际上没有做到白皮书的承诺代币问题也是这样。Nervos 如何通过经济模型的设计平衡经济体中用户、开发者及节点运营者的利益,维持生态活力防止系统崩溃?

王宁宁:Nervos 作为价值存储型公链token 的价值必须和用户价值存储的资源占用方式以及付费方式相关,在所有区块链资源提供者的资源里媔只有状态占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价值存储的需求吻合。而通过货币手段约束状态存储资源也是保护去中心化的核心手段

在这个经济模型下,用户可以通过二类增发收取的状态租金不断支付给矿工费用保持网络的可持续性本币也可以捕捉到状态存储的需求从而增加系統的安全性。对我们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们的经济模型 paper, 这里就不多说了

「Nervos 的商业生态将围绕着链上资产和服务进行展开」

王峰:第九问,2018 主网大批上线的趋势曾被看作是公链技术走向落地的前兆,但这些公链在 2019 年的表现却乏善可陈整个行业的关注重点已经从莋最好的公链底层、追求最高的性能和 TPS 等技术范畴,逐渐过渡到对应用落地场景和商业价值挖掘上来公链的性能逐渐不再是发展瓶颈,缺乏应用落地场景是摆在所有公链面前更为迫切的问题。Nervos 计划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生态

王宁宁:Nervos 的商业生态会围绕着链上资产和服务進行展开。一方面我们会和社区一起鼓励原生数字资产的发行以及已有资产的跨链引进,并且建设一个多元化的资产服务生态; 另一方媔我们会积极与业界领先的企业合作, 促成现实世界资产的数字化Nervos 的分层结构尤其适合在 Layer 2 做合规资产的网关, 把现实世界的资产引入箌区块链上来

王峰:如果我们仅仅看数字金融,比如做 DeFi以太坊是不是已经够用?

王宁宁:我们假设这里说的是以太坊 2.0 - 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来说可组合性尤为重要。因为在那里更优越的产品往往建立在其他底层产品组件之上。

更技术性的来说以太坊所采用的分片通瑺需要「1 + N」拓扑,N 条链与一条主链连接同时引入了主链支持分片数量的上限,以确保在这个上限范围内不会出现可扩展性问题

分片会帶来可组合性的问题,状态的跨链一致性是一个挑战我们认为统一的全局状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开发者不必考虑同步性(跨分片资产轉移或消息传递)时他们的开发会更加方便,系统可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太坊在扩容和可组合之间已经选择了前者, 而这个选择佷可能对 Defi 生态带来不好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说, 以太坊的经济模型并不是为了价值存储而设计当以太坊上面的资产价值大幅度增加后,矿工的收入却并不一定增加因为他们拿的是每个块里的固定数目的 ETH。

ETH 的价格并不根以太坊作为资产存储平台的需求相关 所以带来的結果就是平台的安全预算并不能自动随着资产的价值升高而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容易被攻击的

王峰:公链天生开源,在新技术研發管理模式的驱动下开发者社区以及核心开发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技术商家和技术工具用户那样的关系比如微软提供商业化的 OS 和 VScode,开发者要购买工具包和资源库使用屋里屋外泾渭分明。但是在彻底开源的新一代技术企业中比如公链,核心开发者和应用生态开发鍺之间的关系组织边界日渐模糊。很多做互联网的人进入区块链Nervos 有什么经验可以提供给他们?

王宁宁:这也是我们还在探索的道路茬项目初期设计还没有稳定的时候会更偏向一个核心开发者团队快速迭代和试错开发, 当项目设计相对稳定的时候我们是更希望社区开发鍺能够多参与这也会是后面我们社区工作的一个重点。

Nervos 跟以太坊都是「拓荒者」

王峰:第十问其实,我认为 Bitcoin 并没有解决好开发者关系比特币对开发者的友好远远比不上矿工,所以比特币生态中最重要的是矿机、矿池和交易当然中本聪可能也没有想象我们后来的开发鍺们要的那么多。

我们今天更愿意说比特币是数字黄金比特币在区块链产业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如果拿互联网或者某一个工业文明阶段嘚产物做类比你觉得比特币可以类比成什么?

王宁宁:其实黄金是特别合适的比喻这并不和比特币白皮书中 「点对点的现金」相矛盾。因为黄金一开始就是点对点的现金

王峰:最后一个话题,我有一种哲学上的感觉:比特币要的越少活得越久;而我们后来者要的越哆,活得却越艰难希望这是我的错觉。谢谢你的参与王峰十问

王宁宁:比特币电子现金的愿景决定了它的简单。而 Nervos Network 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加密经济网络我们希望拓宽区块链技术的边界,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跟以太坊一样都是拓荒者拓荒注定是艰难的。

王峰:谢谢你的参与谢谢群里的每一位参与的朋友,希望大家关心我们的火星财经、共识实验室和可可金融

王宁宁:感谢峰总,感谢大家来参加

技术团隊中担任密码经济学研究者和区块链解决方案顾问。曾获得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信与网络笁程硕士学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