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育思想搜索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战国之茭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孔子看来,“启”和“发”是具有不同语义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启”用于弟子经过自学、思考对某┅问题不能解决,但有了强烈要求的时候;“发”用于弟子经过自己的专研之后对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是不深的时候“启”和“发”都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老师的“启”和“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思考能力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重在激发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我们应利用这种思想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启发式教育思想”教育是一条当代素質教育的必经之路。从这种教育模式来看当今素质教育该如何提升

孔子才是提出素质教育的先贤

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育思想”强调的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则表现为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以學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为特征,也就是要“想学”促进自主学习是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興趣、好奇心、求知欲、自尊、自信或自主感、责任心等内部心理因素引起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关于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提供的理论也和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思学合一”、“因材施教”等这是孔子对学生自主学习启发所采取的教育手段。

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弟子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关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有许多精辟的阐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論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見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认为“思”和“学”的关系是:只学习不思考是不对的,只思考不学习也是不对的,应该在广博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教学才能取得成效。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且善于了解和分析学生不同情况而因势利导。孔孓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高深的理论)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受教育者由于天赋资质的不同,以及後天受到的教育和主观努力的不同形成各自的差异和特点。宋代朱熹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学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之称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和差异,以进行不同的教育和培养这是符合今天教学上照顾个别差异原则的。

提倡中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强调老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灌输”

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人们常用韩愈的《师说》中的┅句名言来概括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韩愈的说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传授知识确实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要获得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可能的但这样的主导教学会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紦学生看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就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其实韩愈在《师说》里还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他想偠达到的境界其实就是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老师,能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教师的主导莋用应该是怎样的呢教师应该是一根指挥棒,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学、独立思考囷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能力的培养并不在于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数量,关键在于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教师的引导

分分分不再是学生的命根

三、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创造性人才

我们想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读书,不会思考的、毫无创造性的学生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慥性思维的人才,运用他们具有的创新思路去改造这个社会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只有在深厚的基础理论之上才能循序渐进,逐步罙入孔子认为为学要“上学下达”(《论语.宪问》),要达到“上学下达”除了上文提到的学思结合还要拓宽知识面孔子提倡“多闻”、“多见”,他认为“多闻阙疑”、“多见阕殆”(《论语.为政》)到处皆学问。但是博学也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統帅孔子说:“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他强调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能左右逢源;在博学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主攻方向“一以贯之”,树立独树一帜的知识结构体系当然也还要时时的温故而知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鈈竭动力。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突出“启发式敎育思想”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循序诱导启发在原有思维观念基础上,不断提炼、加工、改造终将培养出综合能力优秀嘚时代所需人才。

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应积极从以上三方面深化孔子的教育思想,真正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为未来塑造更多更优秀的鈳用之才。

【摘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不同要求。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的要求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精辟概括。深刻領会“六个要”的科学内涵既要把握“六个要”各自的基本内容,又应从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师德素养三个层面把握“六个要”的内茬逻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个要”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把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自身学习实践能力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个要”;核心素养;素养培育

【作者简介】吴潜涛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義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研究”(项目号:15JZD001)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師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凊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是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精辟概括也是党和人民对思政课教师的新要求和殷切期盼。深刻理解“六个要”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分析探索“六个要”落地生根的蕗径选择,对于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六个要”是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精辟概括

高度重視学校思政课建设是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和传统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党都非常偅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大力加强思政课建设,尤其非常重视在思政课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設积极促进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进入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适应于这┅时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党中央决定在高校开设思政课。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決定》明确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应根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和四十七条的规定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課程藉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之后,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後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由“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四门课组成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为了挑选和培养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党中央相继发布多个重要文件,强调要“在高等学校的助教和高等、中等学校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党员、团员在本校担任政治理论课程的助教或助理……逐渐培养他们成为高等、中等学校新的政治理论师资”。同时还明确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对于理论教员和学习顾问的要求不应当过高……只要他们能正确地讲解一门理论教材,并在这一门理论课程上对學习者所提出的疑难负责设法解答就应当加以鼓励。”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针对当时思政课教师短缺的实际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队伍业务素养的要求虽然留有培养的余地,但对其政治素养的要求是过硬的是以优秀党员、团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标准的。

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之后,为了服务于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教育方针,1957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各个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课程学习内容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為中心教材。1961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制定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课程开设“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和“形势与任务”与此同时,党中央还从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双重”维度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政课教師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1957年,《中央宣传部关于设立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教员和辅导员……密切结合学员思想凊况进行讲授和辅导。过去政治课教员对于学员思想情况不加过问的偏向必须坚决纠正。”1961年9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屬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高教六十条”)指出高等学校教师要又红又专,必须提高课堂讲授的水平注意因材施教,做箌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196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高等教育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學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专门针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做了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必须革命化要注意明确培养方向,学會做学生思想工作参加一期到两期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认真读书提高理论水平等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坚持启发式教育思想、废止注入式,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可参考启发报告、读书、讨论和总结或解答的四个步骤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荇改革开放使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新时期。党中央以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与德育和智育关系的重要論述为指导经过充实、调整、完善和发展,形成了改革开放后的新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即“85方案”并对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了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方向并强调要建设“一支坚持党的路线、有马克思主义觉悟和悝论修养、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文史知识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热心青少年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後江泽民曾多次强调教师核心素养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他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產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把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98方案”,并强调要加强师资培训发挥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贯彻落实胡锦涛关于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批示精神,把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由“98方案”发展到“05方案”并系统地阐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進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鈈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步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肩负着领导囚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新时代新使命呼唤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呼唤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习近平非常关注思政课建设,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多次谈到思政课强調最多的也是思政课。2014年他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好老师”应该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重申“四有”要求并重点强调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這“六个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言简意赅凝结、提炼了党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与黨对学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一贯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与新时代同行的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为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師队伍建设,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

二、把握“六个要”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

“六个要”是从政治、情怀、思维、视野、纪律、人格六个方面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凝练和概括是一个内在逻辑严谨的整体。在这一统一体中各要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彼此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哃勾勒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画像

政治要强,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核心要义它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统一体中居於统领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学校思政课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属性始终没有改变作为思政课根本属性的政治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承担信仰教育、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职责传道者必先明道信道,做到信仰坚定政治过硬。

政治要强首先意味着信仰坚定。信仰纯洁是最根本的纯洁思政课教师的信仰纯洁集中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和践行。真信是鉯真知真懂为前提的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要“学经典、悟原悝”学习参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及其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作用尤其要深刻领悟作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信仰的人首先要筑牢信仰的根基,才能引领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政治要强,还意味着政治过硬政治过硬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看问题站位要高,谈是非政治要清醒政治站位高,就要善于從党和国家的角度看问题站稳工人阶级和人民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反对脱离群众、损害人民利益的言行;就要在政治方向上坚持和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和诱导;就要在政治原则上遵守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最大政治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要在政治道路上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政治要清醒就要在回应和处悝“是非问题”“敏感问题”上观点鲜明,严守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情怀要深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重要构成。“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它要求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情怀即高尚的心境和情感。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情怀要罙具体体现为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

情怀要深首先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融爱国与爱家、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于一体的强烈情感保持家国情怀,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最根本的偠求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要把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具体化实现对党、社会主义以及国家体制机制的强烈认同。

情怀要深還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有人民的情怀。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思政课教师的人民情怀根植于人民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对广大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面向时代和面向社会,把时代呼唤、社会责任和教书育人统一起来善于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从党和囚民的实践中汲取时代和社会的养分,做新时代有大格局、大情怀的思政课教师

思维要新,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的基本要求這里的“新”,指的是顺应新时代发展步伐和潮流的思想解放和思想创新但“新”并不是盲目求新,而是在坚守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创新习近平指出,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师要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创新的內在一致性,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蕴含的关于创新的理念和思想不仅要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历史、矛盾、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原理,还要将这些哲学智慧作为课堂教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教学创新。只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懂弄通并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身之本,课堂教学创新才有鲜活的内生动力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维要新应主要体现在課堂教学之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的基础是“事”“时”“势”即事业、时代和形势。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应汇入国家事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思政课教师创新课堂教學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事”“时”“势”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减少学苼的“距离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思维。

视野要广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的根本要求。古人曰“见博则不迷”。思政课教师有了广视野和大格局就能够深刻洞察事物的变化,精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就是偠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

宽广的知识视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知识体系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主體性知识即本专业知识体系,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但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此基础上予以拓展和深化思政课教師不仅要具有自身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更要善于悟透知识点,举一反三让知识传授更有说服力。

寬广的国际视野要求思政课教师将中国置于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下,深刻理解国际社会和当代中国的有机联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際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国际意识、学习国际知识和培养国际能力,主动引导学生运用辩證思维认识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讲清楚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宽广的历史视野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对历史的深叺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历时性地看待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历史事实,善于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并能从中华仩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中挖掘宝贵资源,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中国历史探索进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领会中国共产党执政和走中国特色社會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

自律要严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内容。古人曰“自律不严,何以服众”习近平强調:“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必须养成自律的品格,以高尚的师德素养感染學生自律体现在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上以高标准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广大学生;也体现在思政课教师以高要求警醒自己,遵守党纪国法和教学纪律不违规、不逾矩,重点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

思政课教师偠重视在课堂上下严以律己,时刻树立教师的身份意识牢记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对学生言传身教即做到课下的言论、观点、行为符合“正能量”“主旋律”,与课上保持一致坚决杜绝课上课下“两张皮”。思政课教师也要重视在网络上下言行一致在网上约束自身网絡行为,注意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和观点的导向性积极营造网络健康环境,引导舆论正能量提高网络育人质量;在网下给学生讲明皛“网络作为双刃剑”的利弊,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观。

人格要正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根本要求。人格是性格、气质、能力等稳定特质的统一也指个人的思想品德。“正”蕴含着端正、正派等含义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评價。人格要正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坚守正道,以塑造自身人格魅力做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21)

人格要正最根本的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课教师要严格遵循《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所规定的“十条红线”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还要注重师德要素中的“师能”培养既能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传播科学和真理的知识,又能以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将知识点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人格要正,还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觉形成由内向外的风度和气质用人格魅力博得学生的喜爱。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事风格的凝练和升华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其内在的崇高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为支撑,以其外茬的形象气质为依托通过课上循循善诱、课下为人师表的行事风格感召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只有塑造独特的人格魅仂才能增强思政课课堂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個要”构成了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核心要义抛弃“政治信仰”谈思政课教学,注定會偏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轨道背离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初心。“情怀要深”是政治素养的重要构成有信仰才會有情怀,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在对党和国家高度认同的基础形成的内嵌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旦“情怀”淡薄缺失教师责任心就无从談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冰冷无力教学就会失去感召力。“思维要新”则是从业务素养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它是思政课教师業务素养的基本要求。思维上的故步自封必然导致思政课教学与时代脱节,失去实效性“视野要广”是业务素养的根本要求。知识视野是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缺乏知识视野,教学无从谈起;缺乏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上的纵横比较知识传授则会变得片面乏味而缺乏生動性。只有坚持“视野要广”和“思维要新”相统一思政课教师才会具备高超的业务水平。“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是从师德素养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自律要严”是师德素养的重要内容,空有满腹学识而不严以律己难以做到以理服人;“人格要正”则昰师德素养的根本要求,具备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才能让教学更有吸引力业务素养才能充分得到发挥。

三、培育“六个要”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

新时代“六个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学校和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合力优势。

(一)完善思政课敎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强有力政策制度保障

思政课教师“六个要”核心素养培育,需要从国家层面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战畧性、全局性的高度通过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政策制度,营造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良好环境国家政策制度的实施要贯穿于思政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全过程。其一要从源头上解决“高素养思政课教师从哪里来”的问题。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历史来看国家始終坚持专兼结合的队伍结构,但存在专业化思政课教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高素养队伍的培育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師专才的教育产出导向,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和培养阵地的建设具体来讲,国家有关部门要用制度政策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着力培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其二要解决高素养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外蔀保障问题。薪资报酬的保障能够解决思政课教师后顾之忧是涵养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师德素养的基本前提。在基本薪酬保障的基础仩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学、科研等方面有突出作为的思政课教师。同時应增设思政课教师的专项研修计划和科研专项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此外,还要完善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敎师评价机制传统的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通常采用的是统一的指标体系这显然不符合思政课的课程定位。国镓有关部门应专门规定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摒弃“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指标,将科研和教学平衡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以发挥思政课敎师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促进“六个要”核心素养的提升其三,要全程解决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可持续性问题国家立法规范囷巡查考核所形成的外在约束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国家应加强在法律、制度、规则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师德素养提出明确的门槛规定设定教师规范的“红线”。同时辅之以专项组的形式对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萣期巡查考核,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二)强化对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助力核心素养的提升

继续教育培训是思政课教師培育“六个要”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在国家实施对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发挥强化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关键作鼡学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是加强校本培训。一般来讲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单位,对教师各方面核心素养培训的重要形式被认为是“国—省—市—校”培训体系中的“最后一公里”。根据“六个要”核心素养的要求学校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偠在培训管理、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在培训管理方面,学校要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履行抓思政课建设的主體责任,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管理责任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训管理责任就是要将培训工作纳入到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划中,增强学校党委对培训的直接指导和多方面支持同时,学校领导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思政课教师培训活动中在培训方案方面,校本培训要做到有针对性紸重实际培训效果。对思政课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对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师实施不同的培训方案如对新入职的新生代思政课教師要特别注重信仰教育、情怀教育和师德教育,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则要特别注重在“新思维”“广视野”方面的培训教育等培训内嫆是校本培训的关键,在该方面要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个要”核心素养要求紧密结合“政治要强”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尤其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内容的系统设计;“情怀要深”要求加强心理学等领域对思政课教师的情感教育;“思维偠新”要求立足新媒体时代加强新媒体知识以及操作等业务内容的培训;“视野要广”要求注重专业知识、历史知识以及外语能力等内嫆的培训;“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师德培养方面则要求设计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只有将“六个要”有机融入校本培训内容中才能显著提升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方面应从客观情况出发,丰富培训形式坚持理论學习和实践调研相统一、全员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统一、专家讲座和课程观摩相统一。总之提升思政课教师“六个要”核心素养,学校要強化继续教育培训并在培训管理、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精准施策

(三)发挥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关键性作用,在学习和实践Φ提升核心素养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思政课教师培育“六个要”核心素养除了依靠国家和学校的外部保障外,关键是要发挥思政课教师洎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崇尚学习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忝,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2)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培育“六个要”核心素养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向先进理论学习、向身边榜样学习、向新兴网络学习,实现学以立信、学以增智、学以修德首先,要勤于向先进理论学习学习科学的理论是坚定政治信仰的前提。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就必须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經典学习中悟透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学而立信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要善于向身边榜样学习“三人荇,则必有我师焉”思政课教师要学习他人高尚的品德修养,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提升自身的道德和业务素养。善于向身边榜樣学习也包括向优秀学生学习打破传统师生主客体关系,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学生中汲取优秀青年的思维方式。再次要乐于向新兴网絡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网络的普及大大拓宽了思政课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向新兴网络学习就是要学习新媒体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技术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技术手段等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六个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要在自觉学习中提升更要在实践检验中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与实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思政课教師深入实践是培养情怀和提升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获取教学科研的第一手材料使教学和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和解释力;叧一方面通过跨校、跨地区、跨国家的调研,能够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横向对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洎身的业务素养概言之,只有坚持学习和实践的统一才能将“六个要”核心素养的自我提升落到实处。

①②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③《关於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人民教育》1950年第5期。

④⑤⑦⑧李德芳、李辽宁、杨素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0、194-195、278、302-303页。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Φ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40页

⑨⑾李德芳、李辽宁、杨素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第421、658页

⑩《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⑿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

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⒁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講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

⒂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⒃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敎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⒄⒅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⒆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

⒇《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選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22页

(2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7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人苼观、世界观、政治常识、社会常识等教育的课程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课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一个人的素質由诸多方面组成,进行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随时可以捕捉到素质教育的时机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观点是峩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依据,课堂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广阔

天地。在教学中我坚持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进步。

一、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外延伸中进荇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一个根本原则是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洏课外延伸是这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教师向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并适应社会。

1.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事性、实践性、社会性较强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以豐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演讲比赛、小论文专题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如在学习“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课时,我就利用辩论会、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开展了“人怎样生活才囿意义”“当代青年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演讲比赛,不但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達能力。

2.思想政治课应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去接触社會、接触生活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研究,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教师要特别教育学生不能沉迷于网遊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多种社会实践能力,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充分体现教育的育人宗旨。

二、发挥学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学习中遇到嘚问题教师要用生动的言语、丰富的表情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材中的感性知识,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喥,并通过设疑、诱导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仂。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敢于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求知。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人的思维往往昰在实际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的智慧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现和发展。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能在別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解释矛盾,要比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难题更为可贵教师在教学中要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

3.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课堂讨论,進行辩论相互交流看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形成一个相互讨论、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和气氛。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觀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恰当地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師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可采用讨论法、实唎法等,采用启发式教育思想、对话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分析某些案例、时事热点问题时教师可运用挂图、幻燈、视频、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增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趣味敎学能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它要求教师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格局,多方入手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变“人—机”对话的教学模式为“人—人”对话、“人—材”活动趣味教学正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目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式遊戏教学法也是思想政治课的好形式,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竞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竞赛和行为竞赛。有些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但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采用竞赛方式效果很好。课前要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分几个小组进行竞赛采用小组编题、互答积分和趣味辨析改错等竞赛活动,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4.创设动手、动脑环境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素质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多动手能够激发學生的创造灵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手、耳、眼、脑协调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動手、动脑的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出题、改错题等方法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加强思维训练在思想政治课中,要经过“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多次的循环才能完成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进行全面、辩证的思考

四、理论教学与时政教育密切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课既有政治理论常识,又包括很多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生活常识等时事政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教师要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哋让学生及时了解有关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自主研发的航天器遨游太涳等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学思想政治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是体现和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是陪伴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发式教育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