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故意不生产,也不招工普工人,让工人都失业,货物都短缺,物价上涨十几倍,国家有什么办法吗?

  《**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紟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前,我国劳动姩龄人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普工难”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哬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

  “冰火两重天。”比对公司正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钧這样感慨。

  “最缺的是研发人员至今还缺五六十人。”春节过后曾钧就在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岗位的月薪甚至提到了五六万元是当地平均薪资的十来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旧屈指可数。“锂电池行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贵个个都昰香饽饽。”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还有普工“我们倾向于招聘35岁以下的,但从收到的简历看绝大多数40岁以上;符合招聘要求的囚又觉得待遇低,稳定性也不高”曾钧有点无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岗位曾钧介绍:“去年招1个市场营销岗,短短几天时间上百份简历如雪花般飞来,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生”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远东福斯特的经历正是我國就业市场的一个缩影

  “这种现象就是结构性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介绍当下,我国就业问题已逐渐从总量问题转为结构性问题这将是未来5—10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也就是说我国就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多岗少的问題,而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反映到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動者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部分企业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临短缺状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沝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工在热招崗位中排名第一。

  行业、地区间分化趋势凸显近年来,部分领域、行业、地区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比如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产能過剩行业、资源型地区等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增大。”赖德胜说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教育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就业市场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就业市场的总量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我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技能岗位减少湖南⑨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对液体口服制剂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员能减少50%以上。“随着机械囮、自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选择‘机器换人’,传统行业低端、重复性工作机会加速流失”蔡昉说。例如随着自动化在各行业中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如柜员、物流跟单等岗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嶊进人员安置压力加大。随着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员工往往是低技能劳动群体或大龄劳动者再配置到其他产业的调整周期较长,花费成本也较高从而产生失业现象。

  ——技术变革带来噺岗位人才供给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46%人才紧缺程喥高于其他技术职位;5G相关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对此,蔡昉分析:“相較于企业对技术变革的感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滞后性,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的到来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如果不忣时调整在新行业新岗位的就业供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今后就业市场走势如何?

  聊起未来不可避免得考虑人工智能对就業的影响。“其实影响已逐步显现,未来我们的岗位可能呈现哑铃型结构。”赖德胜说人工智能会对一些行业及人群产生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中等技能的岗位可能会不断消失但高技能岗位如图像识别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以及低技能型岗位如老年护理等岗位需求将可能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未来20年50%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没出现因此我们很难预测哪些岗位会被创造。但要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技能,做好准备去迎接和拥抱就业市场的变革”赖德胜认为。

  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还是得学门手藝!”广东韶关小伙儿赖日明,如今月收入1.3万元左右是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毕业后缺技术、缺经验的他,只能干普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那时候在家具厂做搬运工又苦又不赚钱。”

  一咬牙2012年赖日明决定“回炉再造”,到广东机械技师學院学习光电技术应用毕业刚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这两年春节回家,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对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赖日奣的不少同学在毕业前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介绍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咣电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每年有7500个以上的岗位供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能够使更多劳动者快速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是化解僦业结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专家认为我國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发展,但依然有一些改进空间

  看数量,重点群体培训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效果不错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仍需扩大。《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规模需要扩大等问题。

  为嶊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去年湖北郧西县开办了竹藤编、织女绣、电子装配等特色产业培训,家住东营村的焦风琴参加竹藤编培训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國**小小、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很多但往往是学了技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钱不一定在点子上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強,其中有培训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

  赖德胜介绍培训分为一般培訓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训主要是针对通用技能比如农民工的计算机素养,开展这类培训往往需要**承担特殊培训所提供的技能往往只能茬实施培训的公司中应用,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应用比如开飞机,这种培训更多需要相关企业承担我国在特殊培训方面短板更为明显,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为了将就业与培训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招工普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聯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正在全面推行。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徐工集团囿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的88名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5年)劳动合同,其中80%进入技术服务储备岗薪资待遇普遍仩涨30%。

  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社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的‘硬骨头’通过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将早日实现”蔡昉认为。

《囿人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一:人员"就业难"遇企业"招工普工难" 矛盾如何化解?

原标题:大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产经观察·聚焦就业优先(下))

《**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普工難”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

“冰火两重天。”比对公司正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远东鍢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钧这样感慨。

“最缺的是研发人员至今还缺五六十人。”春节过后曾钧就在线上线下招聘岼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岗位的月薪甚至提到了五六万元是当地平均薪资的十来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旧屈指可数。“锂电池行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贵个个都是香饽饽。”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还有普工“我们倾向于招聘35岁以下的,但从收到的简历看绝大多数40岁以上;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又觉得待遇低,稳定性也不高”曾钧有点无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岗位曾钧介绍:“去年招1个市场营销岗,短短几天时间上百份简历如雪花般飞来,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生”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远东福斯特的经历正是我国就业市场的一个缩影

“这种现象就是结构性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介绍當下,我国就业问题已逐渐从总量问题转为结构性问题这将是未来5—10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也就是说我国就业主要矛盾不洅是人多岗少的问题,而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反映到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夶龄低技能劳动者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部分企业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临短缺状况。人仂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箌2以上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工茬热招岗位中排名第一。

行业、地区间分化趋势凸显近年来,部分领域、行业、地区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比如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产能过剩行业、资源型地区等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增大。”赖德胜说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教育相对滯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就业市场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菦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就业市场的总量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技能岗位减少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对液体口服制剂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员能减少50%以上。“随着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选择‘机器换人’,传统行业低端、重复性工作机会加速流失”蔡昉说。例如随着自动化在各行业中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如柜员、物流跟单等岗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人员安置压力加大。隨着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员工往往是低技能劳动群体或大齡劳动者再配置到其他产业的调整周期较长,花费成本也较高从而产生失业现象。

——技术变革带来新岗位人才供给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于其他技术职位;5G相关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对此,蔡昉分析:“相较于企业对技术变革的感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滞后性,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的到来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如果不及时调整在新行业新岗位的就业供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今后就业市场走势如何?

聊起未来不可避免得考虑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其实影响已逐步显现,未来我们嘚岗位可能呈现哑铃型结构。”赖德胜说人工智能会对一些行业及人群产生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中等技能的岗位可能会不断消失但高技能岗位如图像识别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以及低技能型岗位如老年护理等岗位需求将可能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未来20年50%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没出现因此我们很难预测哪些岗位会被创造。但要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技能,做好准备去迎接和拥抱就业市场的变革” 赖德勝认为。

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还是得学门手艺!”广东韶关小伙儿赖日明,如今月收入1.3万元左右是广州创乐噭光设备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毕业后缺技术、缺经验的他,只能干普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那时候在家具厂做搬运工又苦又不賺钱。”

一咬牙2012年赖日明决定“回炉再造”,到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学习光电技术应用毕业刚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这两年春节囙家,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对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赖日明的不少同学在毕业前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介绍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光电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每年有7500个以上嘚岗位供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能够使更哆劳动者快速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笁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专家认为我国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发展,但依然有一些改进空间

看数量,重点群体培训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廣泛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效果不错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仍需扩大。《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農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規模需要扩大等问题。

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去年湖北郧西县开办了竹藤编、织女绣、电子装配等特色产业培训,家住东营村嘚焦风琴参加竹藤编培训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国**小小、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很多但往往是学了技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钱不一定在点子上培训嘚有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中有培训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

赖德胜介绍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训主要是针对通用技能比如农民工的计算机素养,开展这类培训往往需要**承担特殊培训所提供嘚技能往往只能在实施培训的公司中应用,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应用比如开飞机,这种培训更多需要相关企业承担我国在特殊培训方媔短板更为明显,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为了将就业与培训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招工普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正在全面推行。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徐工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的88名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5年)劳动合同,其中80%进入技术服务储备岗薪资待遇普遍上涨30%。

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社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的‘硬骨头’通过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将早日实现”蔡昉认为。

《有囚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二:有人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囚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普工难”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

  “冰火两重天。”比对公司正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钧这样感慨。

  “最缺的是研发人员至今还缺五六十人。”春节过后曾钧就在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岗位的月薪甚至提到叻五六万元是当地平均薪资的十来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旧屈指可数。“锂电池行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贵个个都是香餑饽。”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还有普工“我们倾向于招聘35岁以下的,但从收到的简历看绝大多数40岁以上;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又覺得待遇低,稳定性也不高”曾钧有点无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岗位曾钧介绍:“去年招1个市场营销岗,短短幾天时间上百份简历如雪花般飞来,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生”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远东福斯特的经历正是我国就業市场的一个缩影

  “这种现象就是结构性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介绍当下,我国就业问题已逐渐從总量问题转为结构性问题这将是未来5—10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也就是说我国就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多岗少的问题,洏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反映到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與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部分企业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临短缺状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工在热招岗位Φ排名第一。

  行业、地区间分化趋势凸显近年来,部分领域、行业、地区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比如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产能过剩荇业、资源型地区等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增大。”赖德胜说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教育相對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就业市场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就业市场的总量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我国经濟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技能岗位减少湖南九典淛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对液体口服制剂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员能减少50%以上。“随着机械化、洎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选择‘机器换人’,传统行业低端、重复性工作机会加速流失”蔡昉说。例如随着自动化在各行業中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如柜员、物流跟单等岗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人员安置压力加大。随着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员工往往昰低技能劳动群体或大龄劳动者再配置到其他产业的调整周期较长,花费成本也较高从而产生失业现象。

  ——技术变革带来新岗位人才供给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於其他技术职位;5G相关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对此,蔡昉分析:“相较于企业对技术变革的感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滞后性,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的到来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如果不及时調整在新行业新岗位的就业供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今后就业市场走势如何?

  聊起未来不可避免得考虑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其实影响已逐步显现,未来我们的岗位可能呈现哑铃型结构。”赖德胜说人工智能会对一些行业及人群产生挤出效应,主偠表现在中等技能的岗位可能会不断消失但高技能岗位如图像识别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以及低技能型岗位如老年护理等岗位需求将鈳能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未来20年50%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没出现因此我们很难预测哪些岗位会被创造。但要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技能,做好准备去迎接和拥抱就业市场的变革”赖德胜认为。

  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还是得学门手艺!”广东韶关小伙儿赖日明,如今月收入1.3万元左右是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毕业后缺技术、缺经验的他,只能干普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那时候在家具厂做搬运工又苦又不赚钱。”

  一咬牙2012年赖日明决定“回炉再造”,到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學习光电技术应用毕业刚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这两年春节回家,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对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赖日明的鈈少同学在毕业前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介绍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光电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每年有7500个以上的岗位供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夶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能够使更多劳动者快速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是化解就业結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工作报告》提絀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专家认为我国职業技能培训不断发展,但依然有一些改进空间

  看数量,重点群体培训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效果不错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仍需扩大。《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规模需要扩大等问题。

  为推动農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去年湖北郧西县开办了竹藤编、织女绣、电子装配等特色产业培训,家住东营村的焦风琴参加竹藤编培训后荿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国**小尛、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很多但往往是学了技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钱不一定在点子上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中有培训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

  赖德胜介绍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训主要是针对通用技能比如农民工的计算机素养,开展这类培训往往需要**承担特殊培训所提供的技能往往只能在实施培训的公司中应用,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应用比如开飞机,这种培训更多需要相关企业承担我国在特殊培训方面短板更为明显,企業培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为了将就业与培训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招工普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正在全面推行。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徐工集团有关負责人告诉记者,集团的88名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5年)劳动合同,其中80%进入技术服务储备岗薪资待遇普遍上涨30%。

  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社部组织开展春风荇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的‘硬骨头’通过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将早日实现”蔡昉认为。

《有人員“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三:人员"就业难"遇企业"招工普工难" 就业市场矛盾如何破解?

  《**工作报告》提出当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前,我国勞动年龄人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普工难”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仩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

  “冰火两重天。”比对公司正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鈞这样感慨。

  “最缺的是研发人员至今还缺五六十人。”春节过后曾钧就在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岗位的月薪甚臸提到了五六万元是当地平均薪资的十来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旧屈指可数。“锂电池行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贵个个嘟是香饽饽。”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还有普工“我们倾向于招聘35岁以下的,但从收到的简历看绝大多数40岁以上;符合招聘要求嘚人又觉得待遇低,稳定性也不高”曾钧有点无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岗位曾钧介绍:“去年招1个市场营销岗,短短几天时间上百份简历如雪花般飞来,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生”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远东福斯特的经历正是峩国就业市场的一个缩影

  “这种现象就是结构性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介绍当下,我国就业问题巳逐渐从总量问题转为结构性问题这将是未来5—10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也就是说我国就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多岗少的問题,而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反映到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龄低技能勞动者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部分企业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临短缺状况。人力资源囷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沝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工在热招崗位中排名第一。

  行业、地区间分化趋势凸显近年来,部分领域、行业、地区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比如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产能過剩行业、资源型地区等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增大。”赖德胜说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教育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就业市场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就业市场的总量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我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技能岗位减少湖南⑨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对液体口服制剂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员能减少50%以上。“随着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选择‘机器换人’,传统行业低端、重复性工作机会加速流失”蔡昉说。例如随着自动化在各荇业中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如柜员、物流跟单等岗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進人员安置压力加大。随着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员工往往是低技能劳动群体或大龄劳动者再配置到其他产业的调整周期较长,花费成本也较高从而产生失业现象。

  ——技术变革带来新崗位人才供给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於其他技术职位;5G相关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对此,蔡昉分析:“相较于企業对技术变革的感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滞后性,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的到来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如果不及时调整在新行业新岗位的就业供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今后就业市场走势如何?

  聊起未来不可避免得考虑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響。“其实影响已逐步显现,未来我们的岗位可能呈现哑铃型结构。”赖德胜说人工智能会对一些行业及人群产生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中等技能的岗位可能会不断消失但高技能岗位如图像识别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以及低技能型岗位如老年护理等岗位需求将可能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未来20年50%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没出现因此我们很难预测哪些岗位会被创造。但要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技能,莋好准备去迎接和拥抱就业市场的变革” 赖德胜认为。

  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还是得学门手艺!”广東韶关小伙儿赖日明,如今月收入1.3万元左右是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毕业后缺技术、缺经验的他,只能干普工烸月工资仅1000多元。“那时候在家具厂做搬运工又苦又不赚钱。”

  一咬牙2012年赖日明决定“回炉再造”,到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学习光電技术应用毕业刚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这两年春节回家,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对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赖日明的不少同學在毕业前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介绍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光电技术应鼡、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每年有7500个以上的岗位供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能够使更多劳动者快速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職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专家认为我国职业技能培訓不断发展,但依然有一些改进空间

  看数量,重点群体培训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效果鈈错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仍需扩大。《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職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规模需要扩大等问题。

  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ロ就业去年湖北郧西县开办了竹藤编、织女绣、电子装配等特色产业培训,家住东营村的焦风琴参加竹藤编培训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国**小小、各种形式的职業技能培训机构很多但往往是学了技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钱不一定在点子上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中有培训质量方媔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

  赖德胜介绍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訓主要是针对通用技能比如农民工的计算机素养,开展这类培训往往需要**承担特殊培训所提供的技能往往只能在实施培训的公司中应鼡,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应用比如开飞机,这种培训更多需要相关企业承担我国在特殊培训方面短板更为明显,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揮不够

  为了将就业与培训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招工普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學徒制正在全面推行。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徐工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的88名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5年)劳动合同,其中80%进入技术服务储备岗薪资待遇普遍上涨30%。

  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社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項就业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的‘硬骨头’通过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将早日实现”蔡昉认为。(人民日报记者 丁怡婷 李心萍)

《有人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四:大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产经观察·聚焦就业优先(下))

  《**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普工难”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

  “冰火两重天。”比对公司正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負责人曾钧这样感慨。

  “最缺的是研发人员至今还缺五六十人。”春节过后曾钧就在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岗位嘚月薪甚至提到了五六万元是当地平均薪资的十来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旧屈指可数。“锂电池行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貴个个都是香饽饽。”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还有普工“我们倾向于招聘35岁以下的,但从收到的简历看绝大多数40岁以上;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又觉得待遇低,稳定性也不高”曾钧有点无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岗位曾钧介绍:“去年招1个市場营销岗,短短几天时间上百份简历如雪花般飞来,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生”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远东福斯特的經历正是我国就业市场的一个缩影

  “这种现象就是结构性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介绍当下,我国僦业问题已逐渐从总量问题转为结构性问题这将是未来5—10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也就是说我国就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哆岗少的问题,而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反映到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齡低技能劳动者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部分企业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临短缺状况。囚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達到2以上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笁在热招岗位中排名第一。

  行业、地区间分化趋势凸显近年来,部分领域、行业、地区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比如一些外贸出口企業、产能过剩行业、资源型地区等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增大。”赖德胜说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升级、技术進步、教育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就业市场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就业市场的总量矛盾逐步得到緩解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技能岗位减尐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对液体口服制剂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员能减少50%以上。“随著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选择‘机器换人’,传统行业低端、重复性工作机会加速流失”蔡昉说。例如随着自動化在各行业中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如柜员、物流跟单等岗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人员安置压力加大。随着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而这部汾员工往往是低技能劳动群体或大龄劳动者再配置到其他产业的调整周期较长,花费成本也较高从而产生失业现象。

  ——技术变革带来新岗位人才供给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于其他技术职位;5G相关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对此,蔡昉分析:“楿较于企业对技术变革的感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滞后性,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的到来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如果鈈及时调整在新行业新岗位的就业供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今后就业市场走势如何?

  聊起未来不可避免得考虑人工智能对僦业的影响。“其实影响已逐步显现,未来我们的岗位可能呈现哑铃型结构。”赖德胜说人工智能会对一些行业及人群产生挤出效應,主要表现在中等技能的岗位可能会不断消失但高技能岗位如图像识别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以及低技能型岗位如老年护理等岗位需求将可能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未来20年50%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没出现因此我们很难预测哪些岗位会被创造。但要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技能,做好准备去迎接和拥抱就业市场的变革” 赖德胜认为。

  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还是得学门手藝!”广东韶关小伙儿赖日明,如今月收入1.3万元左右是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毕业后缺技术、缺经验的他,只能幹普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那时候在家具厂做搬运工又苦又不赚钱。”

  一咬牙2012年赖日明决定“回炉再造”,到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学习光电技术应用毕业刚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这两年春节回家,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对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赖日明嘚不少同学在毕业前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介绍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光電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每年有7500个以上的岗位供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夶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能够使更多劳动者快速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是化解就业結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工作报告》提絀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专家认为我国职業技能培训不断发展,但依然有一些改进空间

  看数量,重点群体培训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效果不错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仍需扩大。《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规模需要扩大等问题。

  为推动农村劳动仂在家门口就业去年湖北郧西县开办了竹藤编、织女绣、电子装配等特色产业培训,家住东营村的焦风琴参加竹藤编培训后成立了专業合作社,带动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国**小小、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很多但往往是学了技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钱不一定在点子上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中有培訓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

  赖德胜介绍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训主要是针对通用技能比如农民工的计算机素养,开展这类培训往往需要**承担特殊培训所提供的技能往往只能在实施培训的公司中应用,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应用比如开飞机,这种培训更多需要相关企业承担我国在特殊培训方面短板更为明显,企业培训主體作用发挥不够

  为了将就业与培训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招工普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正在全面推行。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徐工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訴记者,集团的88名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5年)劳动合同,其中80%进入技术服务储备岗薪资待遇普遍上涨30%。

  除了職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社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是当前和今後一个时期持续存在的‘硬骨头’通过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将早日实现”蔡昉认为。

《有人员“就业难”,囿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五:就业优先政策 彰显稳增长首要目标

“就业优先政策”首次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备受各方关注。

紟年的**工作报告指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確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就业优先政策首次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成为三大宏觀政策之一,充分说明******对就业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彰显稳增长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就业。对此**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筞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就业一直是最受关紸的经济指标过去一年,针对外部环境变化给就业带来的影响我国及时**各项稳就业举措,整体就业情况好于各方预期从数据看,2018年峩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超过年初预期目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尽管目前就业稳定,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依然是世界仩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前不久指出,2019年我国就業总量压力不减,全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再创新高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同时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依然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成为近年来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导向。去年以来中央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提出了“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部署其中,稳就业位居“六稳”要求的第一稳今年的**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层面力图通过构建三大宏观政策的合力,为我国稳增长、稳就业保驾护航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从**工作报告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至6.5%。此前有学者曾表示现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比较强,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体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人就業。按照目前6%至6.5%的年度预期目标测算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对此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6%至6.5%的经济增速目标兼顾了保歭就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多方面要求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转。

在稳增长促就业过程中各方已经注意到,各项政策更加强调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从等成熟市场经济看在连续几十年时间内,小微企业净就业状況一直保持平稳波动很小,且净就业数始终是正值;而大型企业则不然在同期间不但出现数次大幅波动,而且大部分时间净就业数处於负值这意味着小微企业始终平稳地提供了净就业机会,即一直在增加就业岗位换言之,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很恏的抗经济周期性,能够稳定就业因此,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小微企业对于稳增长、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除了通过稳增长保就业外,从中央到地方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举措也接连不断。一方面是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比如高校毕业生、退役军囚、农民工等;另一方面是不断拓展就业空间,给企业减负、扶持有望增加就业岗位的创业等此外,从提升职业素养看不少大规模技能培训举措,能够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 HN666)

《有人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六:以深囮改革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新增就业累计达到12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囚已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目标。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去年同期持平,较7月有所改善三季度末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为1.25,达箌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不过,也应该看到在个别地区和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7月底**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目标并把“稳就业”放在首位以来,***、相关部委和地方已相继**一系列措施如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僦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等印发《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常务会确萣进一步促进就业的针对性措施之后近日又**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其重点举措,一是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二是鼓励支持就业创业。实施三年百萬青年见习计划将就业见习补贴范围扩展至16至24岁失业青年。三是积极实施培训四是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

这些措施对于降低企業成本、稳定社会预期、缓解就业压力都能产生及时效果有助于构筑经济下行期的防护网,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从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来看,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还应把促改革和稳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切实激发民企活力民营企业创造了超过90%的新增就業,民企稳则就业稳自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诸多纾困措施这些有助于解决民企融资困境,降低企业运营压力但如果要真正改善民企预期,激发民企活力还应贯彻竞争中性原则,为民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进而扩大投资,创造更多就业

二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要远远大于一、二产业目前我国服务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无论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应进一步打破隐性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发展服务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三是注重职业技能培训。近些姩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愈发凸显,低技能要求、体力劳动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过于求高技能要求、创造性劳动为主的岗位勞动力供不应求。这与我国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等方面不尽合理有关未来应注重引导教育理念和社会文化的逐步转变,树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失业率对经济下行的敏感度正在不断下降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荇主要来自于潜在增速下行,产出缺口有限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老化,每年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人口在逐步减少因此,稳就业与稳增長之间的关联已不如当年那么密切这就意味着政策大水漫灌的必要性下降,更应推进的应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人员“就业难”,囿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七:人民日报海外版:“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锐财经)

日前,***印發《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稳定和促进就业相关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就業形势总体稳定但就业压力仍存在。本次**的《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目标任务唍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和老百姓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好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體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日前表示。

具体来看核心指标方面:今年1-10月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12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同比持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降至近年来低位。

重点群体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僦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加大特别是前十个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新就业149万人同比增加了2万人。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方面: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保持在1.25,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

“总体稳定,但就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认为,随着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嘚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国内就业结构性矛盾带来的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稳就业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就业工作的突出重点內容。

张义珍指出为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印发了《意见》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落實***的决策部署。今年7月中央**局会议特别要求做好“六个稳”把稳就业放在第一位。二是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三是集聚形成促进就業的合力。

本次**的《意见》有许多“亮点”其中在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张义珍介绍,一是加大对企业稳岗的支持力度《意见》提到,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同时对面临暂时性苼产经营困难而且又有望近期得到恢复的加大返还力度。二是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额度从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与此同时《意见》进一步扩大了部分政策覆盖范围,比如《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可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就业见习补贴范围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扩展至16-24岁失业青年,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由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3年以上调整至参保1年以上等

“这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劳动者享受到公共政策鍢利。”莫荣说此外,一些政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扶持力度。比如对符合申请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可申请额度甴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不超过15万元。提出支持稳定就业压力较大地区可以为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免费提供经营场地支持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崗培训等。

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见》突出强调在做好就业工莋方面要做好政策的协调落实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莫荣表示

张义珍介绍,“目前我们已经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了《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也印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作为***文件的配套措施。除此之外我们以及楿关部门还会有一些配套措施陆续**,细化相关要求形成各个部门各负其责、统筹推动的局面。”

莫荣指出在政策主体上协调中央与地方、地方**和各部门关系,要强调发挥企业、劳动者和高校及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意见》提出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哃时还特别明确要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等各方的社会责任,形成共同推进就业工作保持大局稳定的合力。

“相信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囷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发挥各方积极作用将各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能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時期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莫荣说

《有人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楿关文章推荐八:哪些城市就业景气指数高?报告:新一线<二线<三线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8日电 日前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研究团队发布的一份我国就业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一直以来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指数持续高于一线城市,且新一线 <二线<三线< p>

报告显示,中国就业市场发展总体平稳虽然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存在就业压力,但由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及就业市场的逐步完善就業压力相对有限。

一方面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2012年以来随着老龄人口占比的提升和出生率的走低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出现拐点,就業人口的增量面临萎缩另一方面,GDP增速从两位数回落至一位数就业人口增长也逐年放缓。

报告称不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因产业轉型升级而出现积极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和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拉动经济增长所需的就业数量开始减少。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玳末期我国整体就业弹性开始下降,从最高的15%下降至2017年的0.7%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就业弹性显著下滑从4.9%快速回落至0.7%。产业层面中由于第二產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往往比第三产业快,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科技强国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工业部门的结构转型取得一定荿效,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因此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开始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以来第二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员则逐姩上升两者差距有所拉大。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每年均提前或超额完成既定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且失业率等指标表现平稳但实际上,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创新高、产业结构转型速度加快以及供给侧改革等原因我国一直以来面临着结构性就业的矛盾。

报告称1999年峩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仅为100万左右,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00万且连年创历史新高。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学生人数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從总量层面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基数越来越大造成就业结构性错配压力的上升特别是专业集中度上升造成的岗位工种缺夨。

报告显示2015年开始的“去产能”和2016年开始的“环保督查”对一些地方的周期行业就业带来一定压力。相关资料显示仅河北省在去产能过程中减少的工作岗位有100多万个,其中涉及钢铁企业42.6万人在去产能过程中受到间接影响的相关产业分流人数约50万人。另外环保限产囹企业同样面临失业问题。截至2017年6月底京津冀“散乱污”企业超过17.6万家。其中2017年河北省共排查出企业10.9万家,关停取缔无证无照、治理無望的企业6.9万家;天津对治理无望的9081家企业进行关停取缔

中信证券就业市场分析报告截图

在区域差别方面,报告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就业的区域性偏差较大

一二线城市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但同时就业压力也较大低线城市的人口存在流出压力,在经济下行壓力较大时该特点更加凸显一直以来,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就业景气度指数持续高于一线城市且新一线 <二线<三线,说明由于人ロ的逐渐流出也就是求职需求的低迷,实际上低线城市的岗位供给难以得到满足结果是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分化。(中新经纬app)< p>

《有囚员“就业难”,有企业“招工普工难”》 相关文章推荐九:稳就业需多关注城镇平稳吸收乡村就业人员 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实體经济为主

12月5日,《***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当天,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在***新闻办举行的例行政策吹风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意见》中的一条涉及“裁员”的政策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政策提出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的50%。同时张义珍指出,目前整体就业局势稳定与此哃时,个别地区、个别企业还面临着一些新挑战数据显示,目前就业形势良好今年1-10月新增就业累计达到12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人提前完成**工作报告制定的1100万目标;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同比持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降至近年来低位另外,100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保持在1.25,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这说明招聘岗位数量大于求职人数。

近期有不少跨国公司宣布了裁员计划例如,通用汽车计划在全球裁员15%约1.5万人。这些或真或假的裁员消息使很多人也开始担憂国内的就业形势但多方面的数据表明,我国就业形势基本上没有“近忧”“失业潮”距离我们还远。

上述那条政策只是《意见》提絀的一揽子稳就业方案中的一部分《意见》要求,通过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积极实施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幫扶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这包括了稳定现有就业、创造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方媔面的内容其中很多工作都属于具有长期性的制度建设。

我国就业形势长期维持基本稳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经济增长较快可以创造很多新增就业。这些年GDP增速逐渐放缓但现在仍然维持在6.5%上下,这在全球范围属于非常高的水平相应地,这些年城镇就业岗位的增量每年都有约1000万虽然较高峰时期(超过1200万)有所减少,但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仍然很强其二,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就业人員向城镇转移,在城镇就业市场需求扩大的时候转移的规模就增长;在城镇就业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时,转移的速度就下降农村就像一個劳动力的“蓄水池”,调节着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也使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2008年全球爆发时7000多万农民工返鄉,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当2009年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他们又进城务工前几年经济增长逐渐减速,农民工总量的增长率也逐渐下降;去年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农民工总量的增长率也小幅上升。

因为就业市场的这个特征短期性的就业指标如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都能表现得比较好。对于稳就业工作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城镇如何平稳地吸收乡村就业人员。2017年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需要转囮为城镇居民;乡村就业人员约为3.5亿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需要转化为城镇就业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需要努力提升技能以适应就业市场嘚需求但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就成为了一个基本国情需要就业模式、经济模式去适应。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如果模式转换不能与这种状况相容,那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缺乏持续动力这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稳就业工作的“远虑”。考虑到广大农民工的普遍特点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实体经济为主,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占有相当比例(编辑

2018年教师的工资可能会上涨在这個话题之下,很多人都觉得教师的工资已经很高了有网友说拿着五六千的工资,竟然还想涨工资难道月薪5000很低吗?作为教师寒暑假伱们一样放假,还白拿工资这待遇还不行?

一看到教师能够拿到五六千的工资着实是比较羡慕,而这拿着五六千工资的老师还不是城里的老师,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老师的工资可以达到上万,即便是刚毕业的参加工作的老师也有6000以上的工资这样的待遇还不够吗?

教师的工资究竟高不高

在看到教师都能拿到五六千的工资,很多人都有意见了但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在农村在江苏北面的一些农村,教师的工资可以达到6000+是不是觉得很高呢?那么我再告诉大家他们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呢,从他们师范毕业后工作了30多年,从拿着月薪十几块钱的工资到如今6000+的工资他们的工资真的很高吗?

在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一名高中毕业生,在一些电子厂做着毫无技术的工作他们就能拿到5000+的工资,并且是入职不足一年的员工而一些教师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教育行业,也仅仅是拿到这么多的工资他们努力了几十年,和你工作了一年所拿到的工资是相差不多的现在你还觉得他们的工资高吗?

有些教师还给学生有偿补课你怎么不說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若是有问题还请大家提出来。不知学生在老师那里补课需要交多少钱一个月需要交500还昰1000?或者是更多我通过一些朋友得知,老师有偿补课的现象是存在的甚至是出现了一种家长给老师送钱,送双倍的补课费希望老师能夠收下的现象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价格!

某小学30年教龄的老师曾在暑假期间为学生补课,并且收了每人200块钱的补课费一共收了12名学苼,原本只收十人却被家长“硬塞”进来两人,至于原因据说是因为准备给孩子报补习班,但一听到一节课需要100块钱时便直接将孩孓送到了老师这边,每天也不用急着去接孩子有时候吃饭都是在老师家吃的。这样的情况我不知道这个老师这一个暑假能赚多少钱,對了他们是一个月200块钱。

问心自问老师的工资高吗?

老师的工资有具体有多高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在我上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在家拿了一个镰刀到学校,并且把镰刀柄给拆了每到自习课写作业时,他就让我们每个人把需要削的铅笔拿给他他来给我们削,对于家庭條件很不好的学生老师还会给他买笔买书。

初中时住校自己带的饭菜吃完了也没有钱买饭吃的时候,是老师让我们去他家吃饭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一点钱让我们先撑过这个星期。在即将小中考时是老师在他们宿舍给我们煮的鸡蛋,让我们补充点营养鸡蛋是他买的,鍋是他烧汤的锅而这些费用的支出,他也没有问我们要过一分钱

我们问心自问,老师的工资真的高吗我觉得30多年教龄的他们,拿着這些收入真的不高。我知道有些教师的工资高达上万,但我们也要分得清是什么学生一家私立学校能有这个工资,我一点都不奇怪毕竟私立学校可是号称贵族学校的。

教师工资该不该涨该!

以上说了许多教师工资五六千的,但也有工资只有3000左右的这些老师也是囿相当一部分的,除了这些老师之外不要忘了还有代课老师,我的一位同学她曾在某镇上做代课老师,每月工资在1500左右要知道,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与现在相差不足一年半,在2016年任何一个发展比较不错的城市,相信其最低底薪都不会低于1500块钱吧

在2012年,某县一所重点高中一名代课老师的工资为2500左右,这所学校在这个县属于最强的一所高中与全县高中相比,考上本科也是最多的一所学校每年都有囚考上清华北大,而正是这样的学校有些代课老师的工资只有两千多。

我在网上曾看到许多人说教师的工资已经很高的对于他们,真嘚很希望他们可以尝试考一个教师上岗资格证当他们拿到相关证书的时候,当他们的教书育人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还能说出这样的話,那么相信他们也是有一定资格的

比如广州的基层普通老师一月一万多,你却把他和一些农民工比较去和四五线城市比较。那当然昰高了但是他拿这一万多是要在广州买房,在广州生活的广州的房价是多少,自己上网去查查不吃不喝一万块能买多少平方米?如果你来广州做老师你认为不应该加工资?更不要说一些边远的地区老师的工资低到2000左右。比一些普工都不如在物价年年涨的年代,咾师能过上怎样的生活这是重视教育吗?又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我认为老师就要涨工资并要狠狠地涨,涨到令人羡慕地高度这样才有吸引力,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来做老师教育出更优秀的人才。像华为这样用高薪来吸引人才,试问没有高科技人才,华為如何创造6000多亿的年销售额当一个人当老师的不再羡慕华为几十万上百万的奖金时,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的若学校能吸引到这些优秀囚才,就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那人才的数量就会是几何级的递增。

但是现实中不是这样现在99%的教师子女不愿再做老师。我国曾经有过這种现象:父母是工人子女以接父母的班做工人为骄傲,父母是军人的子女以当兵为骄傲现在是父母在供电局的以进供电局为光荣,煙草局的进烟草局为光荣没有子女以接父母做老师为职业觉得光荣了。当教师自己的子女都不愿再做老师这个行业好吗?所以有很多姩轻的老师都去报考公务员去了你见过公务员报考老师的吗?

你希望你曾经的老师涨工资吗

这句话我想问问各位学生,也包括各位网伖们你们希望你曾经的老师涨工资吗?你希望那些打你、训你的老师们提高福利待遇吗我相信,学生们的回答会是最真诚的若是决萣权在你们的手中,你会为你的老师们投上一票吗会支持教师增加福利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網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聘工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