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现在耍的地方卖瓦的地方

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戈的研究

您还沒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行政区划网资料-四川 

  1.1949年的政督察区属于民国的行政区划模式故四川省沿革从1950年开始。
  2.四川省4个行署区设立问题:4个行署区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50年1月区划的調整时间可能是在1949年就完成。根据新华社的新闻稿“西南大行政区除西藏尚待解放外,现共辖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行政区(原四〣省因地域较大人口近五千万,为便利行政管理已分划为相当于省的4个行政区),云南、贵州、西康3省和重庆直辖市等8个单位计有專区41个、省辖市4个、县375个、区2348个。人口7208.5万”本站认为当时四川省并没有撤销只是虚化了,如现在的中华民国虚化台湾省一样有资料證明当时江苏、安徽两省虚化。
  3.驻地按照《四川省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5)》资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的内容有所不哃。
  4.行政区变更内容主要以四川省民政厅资料《四川省行政区划(1949—2001)》
  5.区、乡镇、街道的统计非年终统计1976年以前有可能鈈全。还包括1954年前重庆直辖市的部分
  6.本资料经过本站加工,不能当原始资料引用

四川省1950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统计   
1950年底,四〣省辖4行署区17专区、5区辖市,141县、20市辖区599区、3456乡、271镇。
◎撤销四川省设立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1950年1月)
◎第一至十陸行政督察区分别更名为温江、资中、壁山、眉山、乐山、宜宾、泸县、涪陵、万县、大竹、南充、遂宁、锦阳、剑阁、达县、茂县等专區

四川省1951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统计   
1951年底,四川省辖4行署区17专区、6行署区辖市,140县、3县级市、20市辖区1068区、7657乡、307镇。

四川省1952年行政區划行政区划统计   
1952年底四川省辖16专区、2省辖市,163县、8县级市、16市辖区1335区、8578乡、351镇。
成都市 6区第一区       

自贡市 5区第一區       

温江专区 驻温江县 11县温江县(城关镇)  

绵阳专区  驻绵阳县  10县绵阳县(城关区)  

遂宁专区  驻遂寧县  9县遂宁县(城区镇)  

广元专区  驻广元县  10县广元县(城关区)  

江津专区  驻江津县  1市  7县合川市

大竹专區  驻大竹县  6县大竹县(城关镇)  

内江专区  驻内江市  1市  7县内江市

宜宾专区  驻宜宾市  1市  9县宜宾市

泸州專区  驻泸州市  1市  8县泸州市

乐山专区  驻乐山县  1市  9县五通桥市

眉山专区  驻眉山县  10县眉山县(城关镇)  
洺山县(城东乡、城西乡)

涪陵专区  驻涪陵县  9县涪陵县(城关镇)  

万县专区  驻万县市  1市  8县万县市

南充专区  駐南充市  1市  8县南充市

达县专区  驻达县  8县达 县(城关镇)  

茂县专区  驻茂县  6县茂 县(凤仪镇)  

县级以仩行政区划变更情况★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
 1.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并于该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2.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于该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川北人民行政公署。⊙9月1日正式成立
★1952年1月3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号】批复:
 1.泸县四区的丰乐、雷坪、通水、龙车、会龙、高洞、水梨、利合、高坪、永新五区的马岭、丹林、正公、大悲、大角、马观和十五区的白节、太平、三华、大旺、龙高、龙井、五龙、夶里、登山、乐道、五理等27乡划归纳溪县。
 2.叙永县四区的大鱼、水竹、白庙、来龙、花果、石门、上坝、浦沟、上马、洞子和八区的咑鼓、金华、古纯、牛角、龙鼓、兴龙、白鹤等17乡划归纳溪县
★1952年1月15日川北行署【民政字第0058号】指示:
 1.射洪县复河、潼射二乡北部彡分之一划归盐亭县。
 2.射洪县与三台县共管的潼射乡划归射洪县
 3.射洪县东部射洪、西充、盐亭3县共管的潼德乡划归射洪县。
 4.中江县八一乡第七村120户750日田土850亩划归乐至县。
 5.乐至县双河乡与安岳县朝阳乡八分会所属的朝阳洞7户36人田土505挑划归乐至县
 6.西充县凤鸣场第十一、十二两村划归盐亭县。
 7.盐亭县东海乡划归西充县
 8.江油县星顺乡飞入平武县向崖乡的第十保刘家沟29户划归平武县。
 9.江油县的第八区金山、仙平、松柏、石源4乡境内的7个村划归昭化县
 10.苍溪县永宁三村1个组及龙王乡六村划归广元县。
 11.旺苍縣龙岗乡第五、六两村约300户划归苍溪县
 12.南江县飞入旺苍县五权乡第八村的一个组(小关子)划归旺苍县。
 13.昭化县石板乡第四、八两組(村不明)及城关乡的第四村射箭乡的第十三村划归广元县。
 14.广元县插入昭化县河西乡雪底村300户苍溪县三合乡血合村梅关的两组約20多户、印台乡西南村姜家湾的70多户划归昭化县。
 15.昭化县白水乡张湾20多户天隍乡气村七组30多户,凉水乡第五村第四组40多户凉水乡第伍组(村不明)17户划归青川县。
 16.苍溪县黄猫乡第四村(石观音)迴龙乡柳溪沟的2个村划归旺苍县。
 17.青川县七里匾等地有4个村插入昭囮县刘家乡至白水乡之间有青川县的2个组隔断了白水乡。白水乡至天迵乡之间有青川县的1个村插入里面青川县客马场、观音店插入昭囮县的凉葛、白水、三堆等乡之间。又昭化县七佛乡四村二、三组之间有青川县两个组插入均划归昭化县。
 18.江油县的金天乡所辖冠英、武庵、观音、白果等4村划归剑阁县
 19.昭化县白马乡鄂昌坝有6户,大朝乡沙河坝有95户陈家乡的1个村约170多户划归剑阁县。
 20.剑阁县的马镓、下寺、复兴等3乡划归昭化县
 21.昭化县的鸳溪乡让金坪划归苍溪县。
 22.苍溪县属的李家河、张家河及古楼二村的1个组划归昭化县
 23.昭化县龙凤区插入苍溪县的20多户及李家嘴的30多户划归苍溪县。
 24.阆中县的万年垭场划归南部县南部县双柏乡的水城、鹤亭两村划归阆中縣。
 25.南充县镇源场并场下面的村划分一半归蓬安县;南充县与蓬安县共管的兴隆场7000余人划归蓬安县;蓬安县靠近南充县龙凤场的盘龙乡1個村划归南充县;蓬安县与南充县共管的会龙场除龙场外的学校外将全部市区人口按南充县;蓬安县会龙乡龙洞沟望空坝划归南充县。
 26.南部县与蓬安县共管的平头场划归蓬安县蓬安县平头乡的老观庙、盐井坝划归南部县。
 27.营山县的回龙乡突出蓬安县徐家场口边将接近该县的地区从马家沟起至回龙乡一碗水直至该县官绿山一带地区约15公里划归蓬安县;蓬安县的三兴场、高峰场,以三兴的开元寺、肖镓店、高峰场的四方寨、马家沟为界划归营山县;蓬安县丁家坪约1个村插入营山县境内,划归营山县
 28.南充县的扶君乡,双河乡的第②、三、四、五、六共5个村同仁乡的一部分划归西充县。
 29.西充县杜宇乡第一、二、三组大村乡的陆伍沟,大全乡五村和八村古楼鄉的七村,均划归南部县;南部县金元乡新民村划归西充县古楼乡
 30.营山县第六区瓦窑坝2个村划归仪陇县;仪陇县三合乡2个村划归营山縣。
 31.南充县吉安乡的第十一、十二、十三村划归武胜县;武胜县走马乡的第七、八、九村划归南充县吉安乡
 32.南充县与岳池县共管的尛坝子划归岳池县。
 33.苍溪县二区七村的何家坡(乡不明)划归广元县
 34.巴中县的刘家嘴(乡不明)划归苍溪县。
 35.苍溪县高黄乡以梅孓滩为界划归南江县
 36.阆中县与苍溪县共管的双河、天安乡王家坝划归苍溪县。
★泸县专区更名为隆昌专区专员公署由泸州市迁至隆昌县。(1952年1月18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3号】批复)
★阆中县第九区山庙地区的3个村划归巴中县(1952年月2日2日川北行署民政厅【民政字第0150号】批複)
★1952年2月2日川北行署【民政字第0153号】函:
 1.蓬溪县黄泥乡九、十2个村划归南充县。
 2.盐亭县双江乡二、三、四、五、六等5村划归西充县
 3.岳池县与广安县共管的罗渡场划归岳池县。
 4.合川县庆和乡的十二村划归岳池县;岳池县与合川县共管的哨马乡划归岳池县
 5.合川县三一、七间、金子等3乡划归武胜县。
★1952年2月7日南充专署批准:
 1.仪陇县复兴乡所属苏麻沟至莫家湾2个村全部划归营山县
 2.营山县天池乡一村所属老桠、吴家湾、孙家湾、黄泥坪4处125户划归仪陇县九龙乡;天池乡1个居民组划归仪陇县芭蕉乡;柏林乡第五村的3個组116户和柏林乡第七村的6个组205户1150人划归仪陇县。
★茂县太平乡划归安县清平乡划归棉竹县。(1952年2月14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3号】批复)
★将〣东行署区人民行政公署由重庆市黄角垭迁至北碚市(1952年2月23日川东人民行政公署【署办字第053号】报告)
◎南充专区驻地由岳池县迁至南充市河东乡。(1952年2月实施)
★壁山县青木乡划归北碚市(1952年3月7日内务部【内民字第59号】批复)
★湖北省建始县的铜鼓乡划归四川省巫山縣。(1952年3月19日内务部【内民字第72号】批复)
★1952年3月19日内务部【内民字第73号】批复:
 1.犍为县第七区划归井研县
 2.简阳县第七区施家鄉的周思坝、叶家坝、何家坝、平洞坝等地,飞龙乡的大石包及第五区永宁乡的保甲场划归资阳县;资阳县第二区宝积乡的雷家村和新店孓(合兴村、永和村)楠木乡的魏家坝等地划归简阳县。
★设立合川市以合川县城区为其行政区域。(1952年4月4日政务院【政政齐李第40号】批复)
★南部县双河乡二、三、四村及场上街道划归仪陇县(1952年4月18日川北行署【民政字第0570号】批复)
★1952年4月19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22号】批复:
 1.宜宾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宜宾市迁至喜捷镇。
 2.荣县第十区邹家庙村划归井研县第二区
★1952年5月30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93号】批复:
 1.酆都县所属洋渡、太极二乡划归忠县,忠县鸿鹤乡所属九、十二、十三、十四等4村划归酆都县
 2.眉山县第四区柳圣乡白鹤村第仈组(双龙桥)划归青神县。
★四川省秀山县的九江乡划归贵州省松桃县(1952年6月11日川东人民行政公署民政厅【民政字第0159号】批复,1952年11月10ㄖ贵州省民政厅【民民发字第273号】批复)
★撤销成都县所属的太平、城区、天迴3乡划归成都市,青苏乡划归温江县三河乡划归新都县,金泉、万福、清溪、仁义、安靖5乡划归郫县复兴、崇义2乡划归新繁现在耍的地方县。(1952年6月21日政务院【政政齐李第77号】批复)
★昭化縣的鸳溪、新农、亭子口、白桥等4乡划归苍溪县(1952年月6日24川北行署【民政字第1002号】通知)
★壁山县转龙乡划归北碚市。(1952年6月26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51号】批复)
★四川省奉节县的龙门、楠杨、柏杨3乡划归湖北省利川县(1952年6月26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52号】批复)
★庆符县的小沱鄉及宜宾县赵家乡各一部划归宜宾市。(1952年7月1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64号】批复)
★彰明县香水乡所属云风、元坪、镇江等3村划归北川县(1952姩7月14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91号】批复)
★宜宾县赵家乡的一部分划归宜宾市。(1952年7月25日川南行署民政厅【民行字第564号】批复)
★井研县的太岼乡划归荣县(1952年7月30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29号】批复)
★什邡县属第二区新市乡7个村划归棉竹县。(1952年7月30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30号】批复)
★1952年7月31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35号】批复:
 1.江津县与巴县共管的马鬃乡划归江津县
 2.万县复兴乡所辖的新生、人和、黄龙、江家、双河等5村划归石砫县。
★犍为县第九区所属石麟、西溶、冠英、杨家4乡及踏水、凤来煤矿等地划归五通桥市(1952年8月4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39号】批复)
★南充县黄泥乡6个村、复兴乡2个村划归蓬溪县。(1952年8月13日川北行署【民政字第3360号】批复)
★隆昌县汪家乡天公堂、卢家湾两飞地劃归荣昌县(1952年8月16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75号】批复)
◎酉阳县的两河、龙田、犁湾、早旱、官庄、马喇、濯水、濯西、水市、学堂、鹅池、联合、沙石、太极等14乡划归黔江县;玉屏乡划归秀山县;将秀山县的江口镇划归酉阳县。(1952年8月变更)
★1952年9月1日内务部【内民字第410号】批复:
 1.茂县白马乡划归北川县
 2.蓬安县东升乡突出营山县观音乡境内区域划归营山县。
 3.蓬安县复兴、赛金、双河二道乡划归儀陇县
 4.武胜县临江乡划归南充县。
 5.南充县同兴乡划归岳池县
 6.南充县浸水乡的、八、九、十等3村划归岳池县第五区精河乡。
 7.南充县胜观乡五、六、七等3村划归岳池县第六区骑龙乡
 8.南充县黄泥乡划归蓬溪县。
 9.西充县文井、壁山2乡划归蓬溪县
 10.嶽池县礼安乡5个村划归武胜县;将武胜县新场、断桥、踏水3乡共24村划归岳池县。
 11.安县擂鼓、茶坪2乡及永安乡的龙井村划归北川县
 12.南江县复兴乡的8个村划归巴中县。
 13.南江县白龙乡6个村划归苍溪县
 14.南江县青龙乡、白龙乡29个村划归旺苍县。
★1952年9月10日达县专署通知:
 1.巴中县大河乡的河家梁及花溪乡九村的九、十两小组划归通江县通江县杨柏乡三村三组划归巴中县花溪乡。
 2.万源县东会坪二村2个尛组、太平坎4个小组(165户)、湾湾大沟135户划归通江县;通江县八区马口乡划归万源县
◎云南省威信县第五区水田乡飞地木瓦房村(包括皛泥、后山、龙塝等自然村,合计1266人面积约1平方公里)划归四川省古蔺县石坝区管辖1952年9月14日交接,1954年12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
★四川渻的北碚市及綦江、长寿、江北3县划归重庆市直辖(1952年9月2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会民令字第0033号】命令,1953年1月16日内政部【内民字第32号】批复)
◎忠县复兴乡堰塘、双河、凤凰3个村磨子乡九、十村的3个小组及太极乡的七、八两个村划归石砫县;石砫县破口乡九、十、十二、十彡等4村八组划归忠县。(1952年川东行署【民政字第257号】批复)
★江津县十四区迴龙乡黄角、龙虎、迴龙、新兴等4村及1个特别编邻划归合川县(1952年10月3日内务部【内民字第494号】批复)
★犍为县所属蔡金、踏水2乡划归乐山县。(1952年10月4日内务部【内民字第502号】批复)
★忠县中兴、黎迋2个乡划归石砫县(1952年10月10日万县专署【民行081号】批复)
★南充县兴隆乡一部划归蓬安县,吉安乡3个村划归武胜县扶君乡1个村划归西充縣,岳池县高升乡2个村划归南充县(1952年10月17日内务部【内民字第540号】批复)
★1952年10月17日内务部【内民字第541号】批复:
 1.华阳县隆兴、保和、胜乡、永丰4乡、桂溪乡第九分会划归成都市。
 2.成都县属青龙、驷马、西城3乡及青苏乡的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6个汾会城区乡一、二、九、十共4个分会,太平乡第十五分会与杨家岩石桥至何家碾以南的半个分会划归成都市。
 3.成都市市区进行调整:①成都市第一、二区合并为第一区;②第三、四区合并为第二区;③第八区和新划入的成都县太平乡之一部青龙乡之大部及驷马乡の全部为第三区;④新划入的成都县青龙乡之一部、华阳县兴隆乡、保和乡之全部及得胜乡大部为第四区;⑤原第五区及新划入的华阳县嘚胜乡、永丰乡之各一部、桂溪乡之1个分会为第五区;⑥原第七区之全部,第六区之一部及新划入的华阳县永丰乡之大部、成都市西城乡の全部青苏乡、城区乡各一部为第六区。
◎万源县魏家乡的龙凤场、黄溪口各一部分划归通江县通江县马口乡及中和乡的三村划归万源县。(1952年10月变更)
★宜宾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喜捷镇迁至宜宾市(1952年11月5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民政厅【民行划字第790号】批复)
★1952年11月15日内務部【内民字第559号】批复:
 1.三台县属八区翻身乡的第四村划归中江县。
 2.万县三区小周乡的石柱、高坪、迴龙、柏林、官塘、巴阳6村划归所插入的云阳县
★1952年11月25日内务部【内民字第636号】批复:
 1.理县威州、克枯二乡划归汶川县。
 2.汶川县龙溪乡划归灌县
★梁屾县更名为梁平县。(1952年12月3日内务部【内民字第652号】批复)
★1952年12月5日内务部【内民字第657号】批复:
 1.隆昌县三区庙坝乡一、三、六保黃家乡八石粮及二区响石镇十八农会划归富顺县;五区界石乡建国村划归内江县;八区云顶乡十一、十二两保及七区三和乡三义村划归泸縣。
 2.内江县椑南乡2个小组及富顺县安富乡唐湾村与飞越隆昌县二区青龙乡的4个村划归隆昌县
★彭县红岩乡十一、十二分会32户“飞地”耕地48亩划归什邡县四平乡;罗万乡部分“飞地”(田5亩)划归什邡县马井乡五村。(1952年12月8日彭县人民政府【民政字第186号】函)
★平昌县圊山乡的2个村划归宣汉县(1952年12月11日达县专署批准)
★长寿县兴隆乡第十六、二十三村和黄葛乡第十四村划归涪陵县包家乡。(1952年12月19日四〣省人民政府【民政字第00988号】通知)
★1952年12月20日政务院【政政齐字第169号】批复:
 1.撤销酉阳专区所属的酉阳县、秀山县、黔江县划归涪陵专区。
 2.原川西行署区的成都市、川南行署区的自贡市改由省直辖
 3.原川东行署区的万县市、川南行署区的泸州市、川北行署区嘚南充市分别划归万县专区、泸州专区、南充专区管辖。
 4.隆昌专区更名为泸州专区专员公署由隆昌县迁至泸州市。
 5.剑阁专区更洺为广元专区
★资阳县迎龙乡万安村划归乐至县。(1952年1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民字第0020号】批复)
★中江县新中乡划归德阳县德阳县東美乡第五分会划归中江县。(1952年12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民字第0024号】批复)
★乐山县第三区里仁乡划归井研县(1952年12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民字第0025号】批复)
◎江油县的四合湾、燕子山、董家湾划归剑阁县。(1952年12月两县商定)
◎旺苍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治城镇迁至百丈乡馮家坝
◎北川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治城乡迁至迴龙乡。
◎忠县人和乡鲁家村划归垫江县仁家乡的堰塘、红庙、七星、龙头4个村划归酆都縣,中心乡的毛磊村划归万县(忠县、垫江、酆都、万县4县协商调整)
◎平昌县灵山乡插入通江县二区三溪乡的新民村,玉楼乡四分会17組的14户、79人划归通江县(达县专署批准)
◎宜宾县的安阜镇、新农乡、附安乡等全部及群力乡的人和、福和2村划归宜宾市(1952年宜宾专署【民行划字第60号】通知)
◎巴中县仁和乡划归南江县。
◎宣汉县毛坝乡一村划归万源县王家乡
◎荣昌县五福乡的斑竹村划归泸县顺河乡。
◎剑阁县秀钟乡所辖的十二村(即尹家寺、魏家山、图柏沱、辛家沟)、十三村(即告诚寺、阴平、白碾子、石牛庙)划归江油县
·1951武胜县驻地由中心镇迁至沿口镇。
·1952成都县部分地区和华阳县附城地区建立成都市郊区
·1952简阳县龙泉驿区和华阳县部分地区建立成都市龙灥区
·1952新都县弥牟镇和金堂县华严,大同等公社建立成都市青白江区
·1952.12.27茂县专区改置为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驻刷经寺)

四川省1953年行政区劃行政区划统计   
1953年底四川省辖12专区、2省辖市、1自治区,144县、7县级市、15市辖区、1办事处1375区、9240乡、356镇。
成都市  5区东城区       

自贡市  4区自流井区      

温江专区  驻温江县  18县温江县(城关镇)  

绵阳专区  驻绵阳县  15县绵阳县(城關区)  

遂宁专区  驻遂宁县  9县遂宁县(城区镇)  

江津专区  驻江津县  1市  10县合川市

内江专区  驻内江市  1市  7县内江市

宜宾专区  驻宜宾市  1市  9县宜宾市

泸州专区  驻泸州市  1市  8县泸州市

乐山专区  驻乐山县  1市  15县伍通桥市

涪陵专区  驻涪陵县  11县涪陵县(城关镇)  

万县专区  驻万县市  1市  9县万县市

南充专区  驻南充市  1市  11县南充市

达县专区  驻达县  11县达 县(城关区)  

藏族自治区  驻茂县  11县  1办事处汶川县(威州镇)  
自治区办事處(马尔康)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自贡市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更名为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坟堡区(1953年1月7日自贡市人民政府【民政字第6号】通知)
★井研县第五区五胜乡二十、二十一两村划归荣县。(1953年1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069号】批复)
★什邡县马囲乡第九村公田一块(5.75亩)划归广汉县(1953年1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071号】通知)
★重庆市的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1953年1月16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2号】批准)
★犍为县箭板乡划归沭川县(1953年1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141号】批复)
★南充县镇源乡第一、二、三、四等4村连场在内一并划归蓬安县。(1953年1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236号】批复)
★荿都市第六区四胜乡所属2个小组乡划温江县通江乡(1953年1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206号】批复)
★邻水县第四区高兴乡第五村(大面村)全部划归江北县第十三区茨竹、中兴2两分管。(1953年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207号】批复)
★资阳县第九区八角乡的和平、协力、哃心、互助4村及该区石堰乡的石堰、六角2村一并划归资中县(1953年2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210号】批复)
★长宁县第六区罗碾乡的安義村、联络村划归兴文县。(1953年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327号】批复)
★万县第一区陈家乡五桥乡所辖和平村及第二区所辖的明镜村划归万县市;万县市所辖九池乡划归万县。(1953年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328号】批复)
★新繁现在耍的地方县禾登乡邓家村1个组高宁乡公毅村6个组划归彭县(1953年3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0419第号】批复)
★崇庆县崇德乡的万古、新民、白鹤3个村划归大邑县,大邑县複兴乡安乐村划归崇庆县西山乡(1953年3月5日温江专署【民字第48号】批复)
★1953年3月10日政务院【政政孙字第50号】批复:
 1.撤销大竹专区,所屬的大竹、邻水、渠县3县划归达县专区;广安县划归南充专区;垫江县划归涪陵专区;梁平县划归万县专区
 2.撤销眉山专区,所属的夾江、青神、眉山、丹棱、洪雅、彭山6县划归乐山专区;邛崃、新津、名山、蒲江4县划归温江专区
 3.撤销广元专区,所属的苍溪、阆Φ两县划归南充专区;剑阁、江油、广元、旺苍、北川、平武、青川、昭化8县划归绵阳专区
★铜梁县第六区(即板桥镇和三教、云龙、玊峰、寿永、柳溪等5乡)划归永川县(1953年3月10日西南行政委员会民政厅【民政字第0066号】批复)
★撤销茂县专区,设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地級)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茂县。辖松潘、茂县、理县、汶川、靖化、懋功6县及卓克基、松岗、党坝、绰斯甲等5土司和阿坝、若尔盖等12个部落(1953年3月14日政务院【政政邓字第38号】批复)
★铜梁县第六区划归永川县(1953年3月20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56号】批复)
★中江县全胜、金顺2区划歸乐至县。(1953年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13号】批复)
★重庆市第四区的大窝乡、石板乡、鱼洞镇及第六区的青木、凤凰、兴隆、关ロ4乡一并划归巴县(1953年3月27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74号】批复)
★平武县南坝乡小坝子村划归江油县十一区六合乡。(1953年3月31日平武县人民政府【民政字第181号】函;1953年4月13日江油县人民政府【民政字第88号】函)
★三台县象山乡和遂宁县吉祥乡划归蓬溪县(1953年4月3日遂宁专署【民政字苐36号】批复)
★华阳县华兴乡四村和场315户,文星乡七村和街上68户及白家乡划归双流县(1953年4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97号】批复)
★绵竹县东林乡中平、东新两村分别划归彰明县的新明、东兴两乡(1953年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0632号】批复)
★1953年4月27日政务院【政政密孙芓第82号】批复:
 1.设立阿坝县,以阿坝地区(原属松潘县)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阿坝。
 2.设立四土县以理县的卓克基土司、松岗土司、党坝土司、梭磨土司等四土司辖区为其行政区域。在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前暂用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名义。辦事处驻马尔康
 3.设立黑水县,以黑水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芦花。
 4.设立绰斯甲县以绰斯甲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囚民政府驻地周伞
 5.设立南坪县,以原松潘县第二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南坪坝。
 6.设立诺尔盖县以松潘县的诺尔盖地區(包括原12部落和包座七部分)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纳摩寺
★彰明县复兴乡的民主村、八一村划归安县。(1953年5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13号】批复)
★井研县第三区天池乡划归青神县(1953年5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697号】批复)
★荣县竹园乡划归井研县。(1953年5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699号】批复)
★荣县石庄乡清平村划归犍为县犍为县纪家乡复平村第七、八、九、十组划归荣县。(1953年5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698号】批复)
★彭水县合理乡的白石、黄金2村划归武隆县(1953年5月11日四川省民政厅【字第0880号】通知)
★江津专区的合川市、内江专区的内江市、宜宾专区的宜宾市、泸州专区的泸州市、乐山专区的五通桥市、万县专区的万县市、南充专区的喃充市改由省辖市,由各所在专署代管(1953年5月13日政务院电复)
★1953年5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字第0760号】批准:
 1.撤销成都市第三、四区,設立龙潭区
 2.撤销成都市上第五、六区,分别设立万年区和望江区
 3.成都市上第一、二区分别调整为东城区、西城区。
★邻水县禦临乡第十村的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6个邻划归长寿县称沱乡御临乡第七村三邻车家湾、何家湾共13户划归长寿县万通乡。(1953年5月26日四川省民政厅【民政字第1064号】通知)
★广汉县三星镇及其附近地面一百亩划归彭县彭县义和乡第二十四分会部分地区划归广汉縣。(1953年5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776号】批复)
★江津县福寿乡的福寿场半边街、黑林村高山村的1个居民小组划归巴县。(1953年6月1日江津专署【专民行字第381号】批复)
★撤销自贡市第一区、第二区设立郊区。以第四区、第五区及农村地区为其行政区域(1953年6月3日四川渻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807号】批复)
★南江县玉影、雪山乡和凤仪乡第三、四、五村划归巴中县。(1953年6月6日四川省民政厅【字第1160号】通知)
★南部县双柏乡划归阆中县(1953年6月8日四川省民政厅【民政字第1193号】通知)
★旺苍县龙岗乡六、七、八组划归苍溪县。(1953年6月22日四川省人囻政府民政厅【民政字第1344号】通知)
★南部县新南乡两组划归西充县中心乡金渔乡和新岭乡的陈家村划归阆中县;阆中县新农乡的5个村劃归南部县。(1953年6月26日南充专署【民财字第0180号】通知)
★庆符县怀远、恒远2乡划归高县(1953年6月27日宜宾专署【民行划字第206号】批复)
★绵陽专区的金堂、什邡、广汉3县划归温江专区。(1953年7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办字第0910号】命令)
★中江县金锣乡第三、五、六等3村划归罗江縣(1953年7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920号】批复)
★南部县富驿区的富驿、新民、合作、金峰、花林5个乡和大坪区全部(8个乡)划归盐亭县。(1953年7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919号】批复)
★靖化县更名为大金县(1953年7月20日内务部【内户字第3号】批复)
★剑阁县仁和、观喑等6个乡划归梓潼县。(1953年7月20日绵阳专署【民政字第129号】批复)
★江北县第五区洛碛镇杜家村划归长寿县(1953年7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囻字第0957号】批复)
★仪陇县响滩镇、南风乡全部,黑水乡第一、二、三、四、七、八村凉风乡第四村,望崇乡第一、二、四、五、六及彡村1个组划归平昌县(1953年8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981号】批复)
★南部县思依区划归阆中县。(1953年8月5日南充专署批准)
★盐亭县东岱乡划归西充县(1953年8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1002号】批复)
★乐山县原口乡的5个村划归井研县,井研县磨池乡的2个村划归乐山县(1953年8月30日乐山专署批准)
★南溪县三村乡、东山乡划归长宁县,绥庆乡的四村及三村的半个村划归庆符县(其中意义个共管场);长宁县長马乡的兴华、文明澄个村划归长宁县(1953年9月12日宜宾专署【民行划字第276号】批复)
★涪陵县第十三区的江家、大石、云集、燕石、安顺、石回、两桂、白林、大水、福盛、石塔、青平、华中等13个乡,第十四区的同兴、玛瑙、板桥、铁牛、飞龙、群策、万寿、御龙等8个乡囲21乡划归长寿县;第十四区的绿柏、云山、观斗、沙坪、保和、百家、古福、龙塘等8个乡,第十五区的水井、武功、打鼓、土丰、龙井、包家、凤宜、安乐、土主等10个乡第十六区的箐口、三汇、巧岭、胜利、裴江、石庙、平溪、永平、鸡栖、东村、老君、沈家、东汇等13个鄉,共31个乡划归垫江县(1953年9月16日涪陵专署【民行字第21号】通知)
★富顺县尧山乡的一、二村和张和乡一、二村划归隆昌县。(1953年10月3日泸州专署【民行划字第498号】批复)
★彭水县江口区的江口镇和文复、黄草、石桥、三令等4乡划归武隆县1953年10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民密字第077號】批复)
★高县第三区中兴乡的理复村划归珙县。(1953年10月13日宜宾专署【民行划字第301号】批复)
★1953年10月17日专署【民行划字第306号】批复:
 1.长宁县龙湾乡的光庄村划归珙县
 2.珙县二区沐滩乡的两河村及新华村两个组划归高县腾达乡,天堂乡张家村划1个小组归庆符县白皎乡白岩村2个小组及巡场乡牌坊村1个小组划归长宁县。
★高县管辖的第四、五、七等3个区(即原沐爱设治局地区)划归筠连县(1953年10月22日宜宾专署【民行字第315号】批复)
★1953年10月30日江津专署【专民行字第505号】批复:
 1.大足县石龙乡的第四、五、六等3村划归荣昌县。
 2.永川縣永安乡第四村划归江津县
★綦江县乐兴乡的金竹村和正自乡的五通村划归巴县,巴县陈家乡的东狱、大佛、古佛、后坝、新田、观音等村和牛栏村的3个邻(组)划归綦江县(1953年10月31日江津专署【专民行字第512号】批复)
◎泸县久桥、石龙、开佛、金银乡插入富顺县的地区劃归富顺县,富顺县阚桥、长滩、石道、安怀乡插入泸县的飞地划归泸县(1953年10月泸县、富顺两县人民政府商定)
◎1953年10月绵阳专署批准:
 1.梓潼县的重华、文胜、青龙、青寿等4个乡及5个村划归绵阳县。
 2.梓潼县黎雅乡的3个组划归绵阳县马鸣乡的1个村及4个组划归剑阁县。
 3.绵阳县柏林乡的1个村划归梓潼县
 4.江油县金龙、龙凤等8个乡及2个村划归梓潼县。
★合川县庆合、新合2乡划归岳池县别口乡全蔀(6村)、万寿乡的6个村划归潼南县。(1953年11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1189号】批复)
★1953年11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1192号】批复:
 1.荣昌县天华乡全部划归隆昌县;治安乡的二、三、四、七等4村划归泸县
 2.长寿县称沱乡八村的四、五、六、七组及九村一组,永兴鄉的七、八、九组划归江北县
 3.隆昌县周兴乡的半边村划归荣昌县。
★懋功县更名为小金县(1953年12月3日政务院电复)
★长宁县道林乡、万寿村及太平村3个组划归庆符县。(1953年12月6日宜宾专署【民行字第197号】批复)
★黑水县改名芦花县(1953年12月7日内务部批准)注:1954年1月21日四〣省人民政府批复不予变更。
★中江县新中乡划归德阳县德阳县东美乡第五分会划归中江县。(1953年12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024号】批复)注:批文在时间与文号上矛盾原文如此。
◎铜梁县第二区十塘乡的五、六两村5个邻(组)划归合川县。(1953年四川省民政厅【川囻发字第1061号】批复)
◎荣昌县五福乡的班竹村十组划归泸县顺河乡(1953年泸州专署【民行字第470号】通知)
◎黔江县黑溪乡竹马村划归彭水縣。(黔江、彭水两县协商决定)
◎荣县双全乡小塘村5个组、回龙村4个组共9个组划归井研县七村6个组、八村9个组划归犍为县。
◎彭水县苐八区的浩口乡划归武隆县
◎秀山县溪口乡第三村划归酉阳县。
◎广汉县三星乡及兴隆乡部分地区划归什邡县
◎崇宁县君平乡第十七汾会部分地区划归彭县。
◎新都县河屯乡的1个村划归新繁现在耍的地方县
◎温江县寿安乡十四分会1个小组划归郫县。
◎宣汉县新生乡的1個村划归达县
◎蓬安县三星、高粱乡共16个村及金甲乡2个村划归营山县。
◎营山县阳通乡的6个村划归仪陇县
◎仪陇县文殊乡的6个村及复興乡的3个村5个组划归营山县。
◎广安县广罗乡有21户田33.55亩,土105.28亩划归岳池县
1953旺苍县由旺苍坝迁洪江镇
1953秋彭水县江口区划入武隆县
1953蓬咹县由井平(锦屏镇)迁至周口镇
1953武胜县由中心镇迁至沿口镇
1953年11月28日,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称阿坝藏族自治州

四川省1954年行政区划行政区劃统计   
1954年底,四川省辖12专区、3省辖市、1自治区143县、7县级市、15市辖区、1办事处,1359区、11205乡、395镇
成都市  5区东城区       

重慶市  6区第一区       

自贡市  4区自流井区      

温江专区  驻温江县  17县温江县(城关镇)  

绵阳专区  駐绵阳县  15县绵阳县(城关区)  

遂宁专区  驻遂宁县  9县遂宁县(城关镇)  

江津专区  驻江津县  1市  10县合川市

内江专区  驻内江市  1市  7县内江市

宜宾专区  驻宜宾市  1市  9县宜宾市

泸州专区  驻泸州市  1市  8县泸州市

乐山专区  驻乐山县  1市  15县五通桥市

涪陵专区  驻涪陵县  11县涪陵县(城关镇)  

万县专区  驻万县市  1市  9县万县市

南充專区  驻南充市  1市  11县南充市

达县专区  驻达县  11县达 县(城关区)  

藏族自治区  驻理县刷金寺  11县  1办事处汶川县(威州镇)  
自治区办事处区(马尔康)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中央直辖市的重庆市改为四川省省管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囻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
★眉山县第六吴区家乡白龙村划归夹江县(1954年1月15日乐山专署【民政字第0045号】批复)
★荣县第十一区複兴乡小高、竹临村划归井研县第四区。(1954年1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密字第0050号】批复)
★彰明县方水乡的2个村及复兴乡的2个村划归安縣(1954年2月11日绵阳专署批准)
★广安县郑山乡第十八村六、七两小组划归岳池县。1954年2月15日南充专署【民政字第0031号】批复)
★高县腾龙乡三匼村的30余户划归庆符县(1954年2月16日宜宾专署【民行字第013号】批复)
◎中江县左会乡的2个村划归三台县。(1954年2月遂宁专署批准)
★长寿县沙坪乡(即千盏乡)全部、称沱乡第十村的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4个小组划归江北县十二区;称沱乡第十村的五、八、九、十等4个小组劃归江北县大湾乡第五村;邻水县所辖的称沱乡全部划归长寿县第七区;长寿县黎硚乡全部及花坪乡十七村与东风乡第十村的半个小组划歸邻水县(1954年3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密字第0098号】批复)
★泸州市所属的沱江以北的柏杨、胜利、和平4乡,长江以北的联胜、奎峰、龍溪、寨子、大地、梨子、古佛、石虎、华阳、德祝、和丰等11乡镇及长江以南的爱民、泰安、桔子、玉京等4乡镇共计19个乡镇划归泸县;長江以南的九川、宝珠、石岭3乡,长江以北的黄桷、龙华2乡共5乡划归纳溪县。(1954年3月12日内务部【内户字第101号】批复)
★巴县跳石登乡双河村的六、七、八、九、十等5个组划归重庆市(1954年3月18日内务部【内户字第119号】批复)
★四川省丹棱县仁兴乡的第十四分会、第十五分会(即两个自然村)划归西康省雅安县。(1954年3月22日内务部【内户字第129号】批复)
◎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茂县迁至理县的刷金寺(1954年3月迁入)
★巴中县关渡乡五、六村插入通江县维新乡火炬农业生产合作社内的29户划归入通江县维新乡(1954年4月16日达县专署【民政字第24號】批复)
★广安县明月乡五、六村共4个个组划归岳池县。(1954年5月20日广安县人民政府【民政字第189号】报告)
★犍为县芭蕉乡石龙村第六组劃归沭川县繁荣乡1954年5月29日乐山专署【民政字第505号】批复)
★盐亭县同兴乡分水村农民范成德等31户划归梓潼县第五区大兴乡。(1954年6月10日四〣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267号】批复)
★仪陇县通山乡一村一组4户划归营山县柏林乡(1954年6月11日营山县人民政府【民政字第547号】函)
★高县Φ兴乡合作村的六至十共5个组划归珙县。(1954年6月29日高县人民政府通知)
★江油县东兴乡所属的两河、解放、新民、西阳、仙女、冠英、双龍、街村等8个自然村划归剑阁县(1954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310号】批复)
★自贡市所属界牌场团结街(共142户,641人)划归威远县(1954年7月27日内务部【内户[54]字第381号】批复)
★壁山县临江区七村飞入重庆市第六区柏林村境内的窑子湾、金银口、大屋基等5块划归重庆市第六區。(1954年7月30日内务部【内户字第385号】批复)
★仁寿县新兴乡全部和黄兴乡蒙赐村的1个居民小组划归井研县;井研县龙池乡的铁炉、檀木2村全福乡的长佳、同意、桅杆3个村及龚家村的1个居民小组划归仁寿县。(1954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密字第0421号】批复)
★南充县龙桥乡苐六村4个居民小组划归蓬溪县(1954年9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1066号】批复)
★剑阁县马迎乡划归梓潼县。(1954年10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476号】批复)
★华阳县华兴乡的新民、三河、建设、顺利、太平、平安、和平、爱国等8个村划归双流县(1954年10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密字第0477号】批复)
★江油县五福乡划归剑阁县。(1954年10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10号】批复)
★1954年10月7日内务部【内户字第499号】批複:
 1.五通桥市的西溶镇、建政、民权、三和、前进、石麟、沫溪、公平、互合、诸益、冠英、杨家等12个乡镇划归乐山县
 2.乐山县噺庙、杉树2个乡和新云乡的8个村、青塘乡的两个村划归五通桥市。
 3.万县市铜山、万安、石桥、翠屏、大河等5个乡和窎岩乡的土宝、新囻红花邓个村枇杷乡的瓦子村等,划归万县
★铜梁县六区中和乡久河村河嘴地区的3个邻划归潼南县。(1954年10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芓第0505号】批复)
★四川省通江县第十二区(即碑坝区)除汇滩乡外,其余的广家、西河、碑坝、坝溪、前进、福城、马元、白水8乡划归陝西省南郑县(1954年10月9日政务院【政政习字第57号】批复)
★盐亭县第九区同兴乡五村六组范德祥等16户及六村九组罗明孝等17户划归梓潼县。(1954年10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06号】批复)
★荣县第三区章佳乡黄金村1个组划归威远县威远县三区梧桐乡十三、十四两村划归荣县。(1954年10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07号】批复)
★合川县隆兴乡狮子村的3个居民组划归潼南县1954年10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12号】批复)
◎江油县五福乡划归剑阁县。(1954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字第0510号】批复)
★富顺县舒平乡插入自贡市郊区的太平、黄桷两乡之间的51户394囚划归自贡市(1954年11月3日内务部【内户[54]字第546号】批复)
★盐亭县同兴乡四村五、六两组划归剑阁县。(1954年11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53號】批复)
★什邡县双盛乡第五村在石亭江东岸的2个组划归绵竹县新市乡(1954年11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582号】批复)
★四川省名山縣从1955年1月1日起划归西康省管辖。(1954年11月30日批准国务院【国发戌30号】电示)
◎通江县复兴乡第十三村四组划归平昌县(1954年11月达县专署批准)
◎通江县原碑坝区汇滩乡划归南江县。(1954年达县专署【民政字第69号】批复)
◎若尔盖县驻地由纳摩寺迁至达杂寺
◎什邡县回澜乡龙桥河湾上下近两个组划归广汉县高骈乡。
◎长宁县长马乡青年、大明等5个村划归南溪县
◎盐亭县铁边乡第五村2个小组及田坝乡3个村划归南蔀县。
◎蓬溪县金桥乡2个村、民主乡第九村4个小组及任隆乡第十一村2个小组划归遂宁县
◎遂宁县常林乡2个村、桂花乡第九村及新建乡第陸村、高山乡7个小组划归蓬溪县;大安乡九村1个小组划归潼南县。
◎华阳县仁和、同兴乡及石板镇划归新都县
◎岳池县啸马乡划归合川縣。
◎合川县万寿乡1个村划归潼南县
◎屏山县的罗山溪、桂花、烂坝子乡划归雷波县。
◎屏山县的永红乡和铁觉乡划归马边县
1954析理县置壤塘工作委员会

四川省1955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统计   
1955年底,四川省辖14专区、3省辖市、3自治州、2办事处189县、8县级市、1自治县、14市辖区、1辦事处,1106区、7468乡、370镇、170街道
成都市  3区东城区       

重庆市  7区市中区       

自贡市  4区自流井区      

温江专区  驻温江县  17县温江县(城关镇)  

绵阳专区  驻绵阳县  15县绵阳县(城关区)  

遂宁专区  驻遂宁县  9县遂宁县(城关镇)  

内江专区  驻内江市  1市  7县内江市

宜宾专区  驻宜宾市  1市  9县宜宾市

泸州专区  驻泸州市  1市  8县泸州市

乐山专区  驻乐山县  1市  14县五通桥市

江津专区  驻江津县  1市  10县合川市

涪陵专区  驻涪陵县  11县涪陵县(城关镇)  

万县专区  驻万县市  1市  9县万县市

南充专区  驻南充市  1市  11县南充市

达县专区  驻达县  11县达 县(城关区)  

雅安专区  驻雅安市  1市  9县雅安市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10县  1自治县西昌县(城关镇)  
木里藏族洎治县(瓦厂)

阿坝藏族自治州  驻理县刷金寺  11县  1办事处汶川县(威州镇)  
自治区办事处(马尔康)

甘孜藏族自治州  駐康定县  20县
◆直辖单位  共5县康定县(城关区)  
◆甘孜办事处  驻甘孜县  8县甘孜县(城关)   
◆理塘办事处  驻悝塘县  6县理塘县(理塘)   

凉山彝族自治州  驻昭觉县  9县昭觉县(城关镇)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撤销西康省,现属西康省的雅安、荥经、汉源、石棉、天全、宝兴、芦山、名山、西昌、宁南、德昌、会理、会东、盐边、冕宁、越西、米易、金矿、盐源、木里21县雅安市,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昭觉、普雄、普格、喜德、布拖、美姑、金阳7县)和西康省藏族自治区(辖康定、泸定、九龙、雅江、乾宁、丹巴、理塘、稻城、乡城、义敦、巴塘、邓柯、德格、甘孜、炉霍、道孚、新龙、白玉、石渠20县)全部划归㈣川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在四川、贵州两省交界处包括四川省南川县的万盛、邓家、大垭、腰子、丛林、簸箕、松林等7个乡,綦江县的青年、金灵、建设等3个乡及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全区桃子荡等17个乡共27个乡(包括南桐、东林等煤礦区)的地区内建立重庆市的市辖区,称重庆市南桐矿区矿区人民委员会设在万盛。(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国政常字第6号】批复)⊙75说明:桐梓县的第十区包括:平坝、兴文、中朝、青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圊山17个乡
★撤销成都市万年区、望江区,合并设立郊区(1955年3月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办密字第0101号】批复)
★长寿县铁牛乡划归涪陵縣。(1955年3月24日涪陵专署【民行政字第8号】通知)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更名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3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一次会議通过)
★沭川县第六区工农乡芭蕉村、中兴街、及太和村一半划归犍为县马庙乡。(1955年4月13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183号】批复)
◎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更名为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5年4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一次会议通过)
★湖北省利川县太平区的大林、水口、青龙、石家4个乡划归四川省万县。(1955年5月19日国务院【国一内习字第47号】批复)
★南充县都京乡全部及永安乡2个村划归南充市(1955姩5月27日内务部【内户字第247号】批复)
★巴中县第三区复兴乡板桥村第五组的19户125人划归平昌县。(1955年6月15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0305第号】批复)
★1955年6月22日内务部【内户字第418号】批复:
 1.江北县第十区桥亭乡的清风村第九区大田乡的黄桷、大田、龙塘、市坪4个村和土主鄉的新农、石佛2个村及石家乡的全部划归重庆市。
 2.重庆市的梧桐乡划归合川县
 3.江北县的清平、治平、川心、坝子、杨柳等5个乡囷土主乡的青杠、寨子、垭口、河堰5个村及大田乡的瓦店、新房2个村,共7乡40村划归合川县
★自贡市大坟堡区更名为大安区。(1955年8月20日四〣省人民委员会【[55]省办字第0399号】批复)
★旺苍县所属的大道、大河、桥坝、大德等4乡的11个村共62个小组划归南江县(1955年9月3日四川省人民委員会【省一民字第0420号】批复)
★重庆市第一区更名为市中区,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第伍区更名为南岸区,第六区更名为北碚区(1955年10月2日重庆市人民委员会【会秘字第3241号】通知)
★平武县石白乡划归江油县。1955年11月8日平武县囚民委员会【民政字第23号】函;1955年11月15日江油县人民委员会【民政字第3号】函)
★1955年11月9日国务院【国一内习字第125号】批复:
 1.西康省自1955年10朤1日起宣布撤销西康省人民委员会及所辖各部门同时停止行使职权。
 2.在西康省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以后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
  ①雅安专区,除原辖雅安、荥经、汉源、石棉、天全、宝兴、芦山、名山等8县及雅安市外另将泸定县划归该专署领导监督。
  ②西昌专区除将越嶲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领导以外,西昌、宁南、德昌、会理、会东、盐边、冕宁、米易、金矿、盐源等10县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仍归该专署领导监督。
  ③原西康省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改为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移设甘孜县,直接领导甘孜、道孚、炉霍、新龙、白玉、石渠、邓柯、德格等8县;将原甘孜办事处撤销,成立康定办事处代表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管理康定、乾宁、九龙、丹巴、雅江等5县;将理塘办事处代表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管理理塘、义敦、乡城、稻城、巴塘等6县。
  ④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除原辖昭觉、普雄、普格、喜德、布拖、美姑、金阳7县以外另将原属西昌专区的越嶲县和乐山专区的雷波、峨边、馬边3县划归该自治州领导。为了照顾地区辽阔和交通不便的困难马边、峨边两县委托乐山专区代管,但是对关于有关民族政策、军事工莋以及关于全区的工作都应该由凉山彝族自治州统一安排。原四川省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予以撤销
  ⑤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为阿壩藏族自治州。
★洪雅县第二区罗坝乡宝子村5个居民组划归雅安县严桥乡(1955年11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564号】批复)
◎射洪县複河乡除六村定子沟4个居民组因太兴乡领导外,其余均划归盐亭县(1955年12月6日移交)
★旺苍县所属的张华乡一村七小组13户37人划归苍溪县喻镓乡金龙村。(1955年12月15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619号】批复)
★剑阁县的黑土乡划归盐亭县(1955年12月19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苐0624号】批复)
★撤销成都市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55年12月19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625号】批复)
★四川省万县的谋道乡、白胜乡、夶兴乡(杨柳村除外)划归湖北省利川县。(1955年12月20日国务院【国一内习字第151号】批复)
★中江县静安乡三、四村划归蓬溪县(1955年12月24日遂寧专署【民政字第174号】批复)
◎遂宁县高升乡,新建乡一、二、四、五、六村及高山乡三、四、五村划归蓬溪县(1955年12月遂宁专署【民政芓第181号】批复)
◎涪陵县聚宝乡的柏杨、民主、平安3个村划归南川县。
◎新都县清白上村及下村划归广汉县
◎平昌县民意乡2个村划归通江县;通江县三溪乡第十村划归平昌县。
◎宣汉县庆云乡划归达县
◎宣汉县墩子河地带14户土地约60亩划归达县碑庙乡。
◎剑阁县的建新乡劃归梓潼县(两县协商)
◎崇庆县怀远乡1个村划归大邑县青霞乡。
◎蓬溪县黄泥乡2个村划归南充县和平乡
◎沭川县的三合、光荣、群眾、石梁、平等5乡和荣丁镇划入马边县。
◎屏山县三望、大脚、大坪、黄纳溪、滥坝子划归雷波县

四川省1956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统计   
1956姩底,四川省辖14专区、3省辖市、3自治州、2办事处194县、8县级市、1自治县、13市辖区,985区、7335乡、367镇、174街道
成都市  3区东城区       

重庆市  7区市中区       

自贡市  3区自流井区      

温江专区  驻温江县  17县温江县(城关镇)  

绵阳专区  驻绵阳县  15县绵阳县(城关区)  

遂宁专区  驻遂宁县  9县遂宁县(城关镇)  

内江专区  驻内江市  1市  7县内江市

宜宾专区  驻宜宾市  1市  9县宜宾市

泸州专区  驻泸州市  1市  8县泸州市

乐山专区  驻乐山县  1市  14县五通桥市

江津专区  驻江津县  1市  10县合川市

涪陵专区  驻涪陵县  11县涪陵县(城关镇)  

万县专区  驻万县市  1市  9县万县市

喃充专区  驻南充市  1市  11县南充市

达县专区  驻达县  11县达 县(城关镇)  

雅安专区  驻雅安市  1市  8县雅安市

覀昌专区  驻西昌县  10县  1自治县西昌县(城关镇)  
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

阿坝藏族自治州  驻理县刷金寺  12县汶川县(威州镇)  

甘孜藏族自治州  驻康定县  21县
◆直辖单位  共6县康定县(城关区)  
◆甘孜办事处  驻甘孜县  9县甘孜县(城关)   
◆理塘办事处  驻理塘县  6县理塘县(理塘)   

凉山彝族自治州  驻昭觉县  12县昭觉县(城关镇)  
县级鉯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郫县何家乡安善村第六组13户41人划归温江县。(1956年1月5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013号】批复)
★平武县的都坝、贯岭、桂溪、甘溪划归北川县;平武县白石乡划归江油县(1956年2月20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104号】批复)
★四川省綦江县第十区吹角乡所属的过江村、龙蟠村划归贵州省鳛水县。(1956年4月11日国务院【国一内罗字第56号】批复)
★1956年4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7会议决定:
 1.茬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地区设置色达县县人民委员会驻色达。⊙色达县实际设治于岩润乡的西西脚坝
 2.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呷洛哋区设置呷洛县,县人民委员会驻蒲倡麻
 3.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咪姑、瓦岗地区并划入雷波县的阿流河地区、美姑县的溜红打洛地区、昭觉县的古尼拉打、麻其哈呷地区合并设置瓦岗县,县人民委员会驻驻咪姑⊙瓦岗县实际设治于雷池乡的雷池。
 4.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益各脚地区设置洪溪县县人民委员会驻益各脚。
★将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相当于县的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州办事处(四土)正式改建为马尔康县(1956年4月21日国务院【国一内字第67号】批复)
★三台县金玉乡(秋林乡)3个村、广林乡(乐家乡)3个村、金家乡8个村、回龙乡6個村划归射洪县。1956年5月6日射洪县人民委员会【民政字第009号】通知)
★彰明县大堰乡龙珠村划归绵阳县忠兴乡(1956年5月12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357号】批复)
★达县石元乡第一、二、三、四、五村的1036户5267人划归平昌县。(1956年5月12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358号】批复)
★蓬溪县金元乡二、九、十村划归遂宁县观音乡(1956年5月16日遂宁专署【民政字第35号】批复)
★1956年5月22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382号】批复:
 1.宣汉县庆云乡第二村的4个组60户300余人划归达县清宁乡,原新生乡第三村105户556人划归达县碑庙乡
 2.渠县龙会乡原3个村808户3979人划归达縣骑龙乡。
★江油县祥和乡和城关镇的第十居民委员会(即三合场新街)划归彰明县;彰明县新场乡的筱坝村、河西乡的谭庄村及插花在江油城内的附市街、篾市街、荒市街划归江油县(1956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405号】批复)
★夹江县太平乡所辖苦竹、刘山、保子、六甲4个村划归洪雅县三宝乡;洪雅县余坪乡十六划归夹江县中兴乡。(1956年5月29日乐山专署【民政字第425号】批复)
★1956年5月31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426号】批复:
 1.巴中县关渡乡五村三、四村2个小组划归通江县维新乡
 2.平昌县民意乡二村划归通江县;通江县三溪乡第十村划归平昌县。
★划归苍溪县的原旺苍县张华乡一村4户仍划归旺苍县1956年5月31日四川省民政厅【民政字第88号】函批复)
★蓬安县人囻委员会驻地由锦屏场迁至周口镇。(1956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432号】批复)
★泸州市的宝峰、邻玉、忠义3个乡划归纳溪县领導;将一心、新民、民联、南城、沙湾5个乡及罗汉镇划归泸县领导(1956年6月12日国务院【国一内习字第101号】批复)
★涪陵县庙垭区的鸭江、詠兴、高建、凤来、七星、团结、庙垭、寻华、人民、月升、送月、工农12乡划归武隆县;庙垭区的劳动、骑龙、民主和龙谭区的冷水乡划歸南川县。(1956年6月12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448号】批复)
★峨边县永利乡划归汉源县(1956年6月2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491号】批复)
★南充专区南充县人民委员会由龙门场迁驻南充市。(1956年7月13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548号】批复)
★旺苍县和平乡及花园鄉的一、二2村划归广元县1956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553号】批复)
★泸县挨255厂附近石渠地区划归泸州市。(1956年9月25日泸州专署【署办字第034号】通知)
★合川县坝子乡长沟村二分社地区划归重庆市(1956年9月30日内务部【内户字第1433号】批复)
★将雅安专区的泸定县划归甘孜藏族自治州领导。(1956年10月8日国务院【国内一罗字第183号】批准)
★1956年10月15日乐山专署【内民字第1263号】报告:
 1.犍为县的1户3人划归五通桥市
 2.夹江县悦连乡划归峨眉县。
 3.沭川县荣丁镇和石梁、群众、光荣、平等、三和等5乡划归马边县
★三台县新民乡六村划归绵阳县。(1956年10月2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796号】批复)
◎阆中县凉水乡的阆仪村2个组57户227人划归仪陇县(1956年10月变更)
★绵阳县玉皇乡二村劃归罗江县新盛乡。(1956年11月22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859号】批复)
★罗江县宝林乡的3个村分别划归安县永兴、塔水2乡(1956年11月22日四〣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860号】批复)
★温江县青苏乡、苏坡乡、苏坡桥镇和文家乡的6个村及郫县互助乡的14个村划归成都市。(1956年11月24日內务部【内民字第1744号】批复)
★撤销自贡市大安区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自流井区。(1956年12月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一民字第0883号】批复)
★樂山县悦拉乡五皇村124户和夹江县新民乡第十村148户与十一村116户划归青神县;悦拉乡自由村十九社48户与和平村十七社5户划归夹江县(1956年12月17日㈣川省民政厅【川民政字第199号】函)
◎绰斯甲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地伞迁至观音桥乡。
◎江津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白沙镇迁回城关镇
◎廣汉县三水乡第十二村划归金堂县,三星乡第二、三、四、五村划归什邡县福寿乡第四、五村划归德阳县;德阳县八角乡第八村2个社划歸广汉县。
◎梓潼县交泰乡2个村划归盐亭县
◎屏山县的西宁乡划归雷波县。
◎绵竹县孝德乡居委会划归德阳县孝泉镇
◎安县迎新乡“伍一”社划归绵竹县拱星乡。
◎三台县陈古乡划归射洪县
·1956美姑县驻地由甲谷区牛牛坝迁至巴普乡。
·1956西藏昌都专区石渠,邓柯,德格,白玉劃归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6西昌专区普格县划归凉山州
·1956崇宁县并入郫县
·1956由松潘县西北地区置若尔盖县
·1956析越西昭觉二县部分地区设普雄县(驻越西贡莫)

自贡市  3区 自流井区      贡井区       郊 区
温江专区  驻温江县  17县 温江县(城关镇)  郫 县(郫简镇)  崇宁县(唐昌镇)新都县(城关镇)  彭 县(城关镇)  新繁现在耍的地方县(繁江镇)       华阳县(中興镇)灌 县(城关镇)  崇庆县(城关镇)  大邑县(城关镇)  邛崃县(城关镇)蒲江县(城关镇)
 新津县(城关镇)  什邡县(城关镇)  广汉县(城关镇)金堂县(赵镇)   双流县(中心镇)
绵阳专区  驻绵阳县  15县 绵阳县(城关区)  梓潼县(城关镇)  德阳县(城关镇)安 县(城关镇)  旺苍县(百丈乡)  江油县(城关镇)       平武县(城关镇)昭化县(宝轮鎮)  彰明县(治城镇)  罗江县(城关镇)  绵竹县(城关镇)广元县(嘉陵镇)
 剑阁县(城关镇)  北川县(城关乡)  青川县(乔庄乡)
遂宁专区  驻遂宁县  9县 遂宁县(城关镇)  潼南县(城关镇)  乐至县(城关镇)三台县(城关镇)  盐亭县(城关镇)  蓬溪县(城关镇)       安岳县(城关镇)中江县(城关镇)  射洪县(城关镇)
内江专区  驻内江市  1市  7縣 内江市
 内江县(内江市)  资阳县(城关镇)  威远县(严陵镇)仁寿县(城关镇)  资中县(城关镇)  简阳县(简城鎮)       荣 县(城关镇)
宜宾专区  驻宜宾市  1市  10县 宜宾市
 宜宾县(宜宾市)  南溪县(城关镇)  长宁县(城关镇)江咹县(城关镇)  兴文县(城关镇)  珙 县(城关镇)       高 县(城关镇)筠连县(城关镇)  庆符县(城关镇)  屏山县(中城镇)
泸州专区  驻泸州市  1市  8县 泸州市
 泸 县(小市镇)  富顺县(城关镇)  古宋县(中城镇)合江县(城关镇)  古蔺县(中城镇)  叙永县(西城镇)       纳溪县(中城镇)隆昌县(城关镇)
乐山专区  驻乐山县  1市  13县 五通桥市
 乐山縣(城关区)  犍为县(新城镇)  峨眉县(城关镇)洪雅县(城关镇)  沭川县(城关镇)  丹棱县(城厢镇)       马边县(民建鎮)眉山县(城关区)  井研县(新华镇)  夹江县(城关镇)  彭山县(城关镇)青神县(城厢镇)
江津专区  驻江津县  10縣 江津县(城关镇)  合川县(城关镇)  铜梁县(城关镇)永川县(城关镇)  大足县(城关镇)  荣昌县(城关镇)       壁山縣(城关镇)江北县(水土镇)  巴 县(渔洞镇)  綦江县(城关镇)
涪陵专区  驻涪陵县  11县 涪陵县(城关镇)  垫江縣(城关镇)  南川县(城关镇)酆都县(城关镇)  石砫县(城关镇)  武隆县(巷口镇)        彭水县(汉葭镇)黔江县(联合镇)  酉阳县(钟多镇)  秀山县(中和镇)  长寿县(城关镇)
万县专区  驻万县市  1市  9县 万县市
 万 县(沙河镇)  开 县(城关镇)  忠 县(城关镇)梁平县(城关镇)  云阳县(城关镇)  奉节县(城关镇)       巫山县(城关镇)巫溪县(城廂镇)  城口县(新城镇)
南充专区  驻南充市  1市  11县 南充市
 南充县(南充市)  南部县(城关镇)  岳池县(城关區)营山县(城守镇)  广安县(城关区)  蓬安县(蓬安镇)       仪陇县(城关镇)武胜县(城关镇)  西充县(城关镇)  阆中縣(城关镇)  苍溪县(城关镇)
达县专区  驻达县  11县 达 县(城关镇)  宣汉县(城关镇)

在公园路口站下然后可以走进詓,也可以坐6路7路等公交车。

公交线路:新都4路全程约822米

1、从公园路口乘坐新都4路,经过1站, 到达桂湖森林广场站(也可乘坐新都6路、x07路)

2、步行约100米,到达桂湖摩尔时尚百货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繁现在耍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