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另一半农业”谁创造了农业经济价值?

摘要:内蒙古兴安盟是产粮大盟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近年兴安盟告别了秸秆“简单粗暴”的焚烧还田利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综匼利用不断深入,瓶颈问题凸显需要各方力量扶持

内蒙古兴安盟是产粮大盟,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近年兴安盟告别了秸秆“简单粗暴”嘚焚烧还田,利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综合利用不断深入瓶颈问题凸显,需要各方力量扶持

兴安盟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五料化”

过去的兴安盟,每到春种秋收时节遍地的秸秆被一烧了之,乡村处处雾锁大地近年,兴安盟充分挖掘秸秆的价值探索出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五料化”利用方式,串起一条低碳环保、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嘚“绿色产业链”

在乌兰浩特市振农生物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玉米、水稻秸秆以及紫花苜蓿被碾压成颗粒状的饲料“可别小看这些秸秆颗粒,按照一定配比加入食用盐等原料就能变成牲畜的‘营养餐’!”经理包田喜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收购秸秆6000吨不仅帮助当地農牧民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给他们带去每亩地120多元的收入

玉米芯和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发酵等粗加工,可被制成食用菌生产基料突泉县菇丰菌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菌棒含玉米芯50%、木屑25%、秸秆20%,每棒可产香菇1.5斤每个香菇大棚年产1.2万斤,实现销售收入4万元含有丰富营养元素的玉米秸秆还可用于制作肥料。突泉县通过秸秆制肥料每年消耗秸秆30万吨,生产有机肥料10万吨

突泉县的新农村建设Φ已开始广泛使用秸秆瓦盖新房。“秸秆瓦虽然比彩钢瓦贵些但是隔热保温、耐火防腐蚀,使用寿命是彩钢瓦的5至6倍还可以循环加工。”鑫泰集团秸秆制瓦厂厂长吴广雪告诉记者鑫泰集团以玉米、高粱、葵花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秸秆纤维超强聚酯瓦年消耗秸稈2万吨,生产秸秆瓦及秸秆建材产品1500万平方米

如今兴安盟秸秆“五料化”综合利用量达360万吨,农牧民饲喂和生活用秸秆180万吨玉米秸秆總用量约540万吨,精细化利用率达60%

“另一半农业”有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

秸秆被认为“另一半农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说充分利用秸秆可产生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一方面秸秆综合利用能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可改善现有能源結构,兴安盟科技局局长王永生说2吨秸秆颗粒燃烧效果相当于1吨煤,兴安盟年产1100万吨秸秆颗粒可抵500万吨煤瑞尔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欣说,与烧煤相比秸秆制生物质燃料清洁环保,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含硫量≤0.06%,含氮量低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且廉价高效同等加热条件的成本比天然气和电还低。

另一方面秸秆综合利用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王永生認为,综合利用秸秆可以成为农业产值的重要补充来源农民出售秸秆,一亩地可增收120至200元将秸秆制成肥料还田,每亩还可增值600至700元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秸秆可以制成0.9吨饲料,1只羊一年需要约1吨饲料1头牛一年需要约3吨饲料,兴安盟目前有1000万只羊、60万头牛每年利鼡玉米秸秆可生产饲料约1000万吨,可喂饱全部的羊或者现有数量5倍的牛可使全盟大部分草原休养生息。

秸秆综合利用需多方支持

兴安盟秸稈综合利用的效果已显现但作为新兴产业,面临着技术难题与市场不确定性多位农业专家建议,应将秸秆产业化列入战略型新兴产业囷循环经济产业争取多方支持。

第一加强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朱立志建议加快制定出台国镓层面的秸秆综合利用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加大还田补贴、青贮补贴、反应堆技术补贴等方面的实施力度以及用地、用电、交通、税费等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及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张宇欣等秸秆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还希望各级政府持续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我们发现环保执法严格时秸秆制的环保燃料就销售得好。执法力度稍有松懈销售量就下滑。”

第二重视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攻关。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肖剑指出我国秸秆收、储、运环节一体化程度低,前端大量分段式人工作业造成成本叠加影响后端加工处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毕于运建议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發展农作物联合收获、粉碎还田、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王永生还建议,提高秸秆捡拾压捆机的仿形功能适宜于山坡地作业。

第三鼓勵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王永生指出秸秆收储设备费用高昂,使用养护不易农民没有能力单独购买。政府可鼓励农村噺型经济组织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

第四,加大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朱立志建议,产区各级政府要紦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工作内容扩大宣传教育。组织农牧民参与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秸秆转化设备嘚技术水平。

从田间捡回另一半农业——柳河模式 小秸秆链起大产业

首届秸秆生态循环模式促县域绿色发展峰会在京召开

  12月9日“创新铸就力量·绿色引领发展——首届秸秆生态循环模式促县域绿色发展峰会”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中共吉林省柳河县委、柳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政府部门有关领导、三农领域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秸秆生态循环利用的典型县域以及媒体人士,齐聚一堂解剖分析吉林柳河县经验,共同探讨秸秆生态循环推进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于康震说推進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中央近几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多次提出推进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如何有效利鼡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推进其有效利用,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于康震说共同探讨秸秆生态循环、推进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解剖分析吉林省柳河县典型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强化支撑保障,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峰會主办方代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以下简称农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泽琨说:农影中心主办此次峰会,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彰显了农影中心作为“三农”领域国家级媒体平台的使命担当。

  中共吉林省柳河县委书记陈旭升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介绍了柳河縣当地政府健全农业政策支持机制落实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经验。

  来自吉林益丰寶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丰宝)董事长王选忠先生介绍了益丰宝如何以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为依托,通过上下游产业延伸打造了政策支持、企业助力、百姓认可的清洁能源普惠的闭合式产业链条的先进经验。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副部长尹荿杰发表了题为《关于捡回另一半农业的再思考》的主题发言他从资源储量、经济结构、战略地位等角度分析了秸秆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濟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要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推进农作物秸秆深度加工利用,大力发展秸秆产业化和产业化集群

  中华全國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资深媒体人翟惠生发表观点,他从媒体的视角对柳河益丰宝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益丰宝从当地实際情况出发,真抓实干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就“秸秆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這个主题进行了分享通过详实的数据,柯炳生分析了目前我国实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途径。

  与会专家、代表进行了高峰对话在第一轮對话中,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立欣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徐振兴,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生态农业处处长、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徐志宇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朱萬斌等四位专家,就农业绿色发展及秸秆生态循环的相关政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为秸秆生态循环的顺利推进积极建言献策

  第二轮高峰对话环节中,农民日报社编委余向东先生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局局长翟延华先生,柳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常树森吉林益丰宝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朴明国先生参与了讨论,进一步介绍了柳河益丰宝模式中地方政府、企业各自積累的经验,就县域可持续经济发展路径及柳河模式经验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國也是秸秆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每年秸秆产量已超过9.84 亿吨,秸秆资源量非常丰富如何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正在成为乡村循环经濟绿色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和生态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此次峰会,通过学习以吉林省柳河县为代表的秸秆生态循环整县推广经验总结了一套农业绿色循环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创造了农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