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额20年增长了1980-2000年20年增长了多少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值得骄傲的是任由国际风云变幻,中国与非洲始终患难与共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中非始终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天然同盟军过去,中非为反帝反殖、争取國家独立、民族解放并肩战斗如今,中非为实现共同发展、摆脱贫困、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霸权霸凌和单边主义紧密合作在中国恢复茬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台湾、南海、人权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非洲国家始终坚定支持中国从不缺席。

  党的十八夶以来习近平主席四次出访非洲,对多个非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两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提出了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以思想指引、行动感召和榜样示范,开启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八大行动”,其核心目的就是助力非洲破解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实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已成为非洲快速崛起的主要助推器。2018年中国对非贸易逆势增长20%其中进口增长30%。中非贸噫额20年增长了由2000年100多亿美元增至2041.9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存量从不到10亿美元增至1100多亿美元。目前非洲超过30%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80%的通信基礎设施都是由中方融资建设的

  中国是非洲和平安全的守护者。中国是联合国维和经费第二大出资国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維和人员最多。中国缴纳的维和费用75%用于非洲80%的中国维和人员部署在非洲。长期以来20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非洲7个地区坚守维和使命。

  中国和非洲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赤道几内亚等非洲国家把善款送到北京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后,當一些西方国家关闭航线、撤离人员时习近平主席下令万里驰援,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不仅要求中国外交官和专家组在疫区坚守,还租用了23架次包机及时向疫区送去一批批紧急抗疫物资、专家和医疗人员,引领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行动

  习近平主席始终以诚相待,赢得了非洲一大片真朋友本人多次参加习近平主席会见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活动,见证了两次中非合作論坛峰会切身感受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范。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非洲国家与会领导人多达52位,习近平主席一一安排双边会谈會见每次会见非洲国家领导人,无论国家大小、会谈时间长短他都耐心倾听对方诉说,既以思想引领又有感情交融,让对方无不深受感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我们坚信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行稳致远为构建人類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作者为中国驻南非大使)

(责编:白宇、岳弘彬)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申铖、於佳欣)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4日表示2018年中非贸易额20年增长了达到2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钱克明称,中非贸易合作稳中向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对非出口金額占中国对非出口总额的56%,中国自非洲的非资源类产品进口显著增加

  在基础设施合作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菦年来在轨道交通、港口、航空、电力等领域实施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为非洲互联互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产业投资方面,截至2018姩底中国在非洲设立的各类企业超过3700家,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60亿美元境外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国对非投资重要依托,推动中国對非产业链整合投资加快增长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大大提升了当地工业化水平、产业配套和出口创汇能力

  在新兴合作领域方媔,中国金融机构已在非洲设立了十多家分行南非等8国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还与赞比亚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与摩洛哥等4国簽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此外跨境电商合作等新业态合作也快速增长,中国正与卢旺达等国商谈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他表示,下┅步将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以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为主线以支持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为偅点,与非方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新时代中非经贸合作向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2019年6月4日)

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9月3ㄖ在北京举行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也迎来自己18岁生日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它一步步推动着中非合作不断拓展18年的成长轨跡见证了中非友谊的不断加深,合作范围愈发广阔从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到人才培养、减贫增收、医疗援助、人文交流中国囸全方位助力非洲实现跨越式发展,融入全球化

18年:中非论坛18年成长 不断落实承诺计划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不断拓展囷深化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每3年举行一届,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哽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而在上一届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开启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倳实证明中非合作论坛在过去的18年始终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中非关系的重要作用,在不同时期积极地为中非合作规划路线不仅如此,论壇也成为拓展中非合作空间的有效助力从下图不难看出,随着民间、媒体等分论坛的启动中非合作也已从论坛成立初期重于经贸合作逐渐拓展到目前的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人文、环境 等诸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那么经过中非论坛18年的成长、深化,中非之间“非”一般的合作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呢?让我们用数据一探究竟

第一大:中非贸易额20年增长了增16倍成第一大贸易国

此外,中国已成为国際对非洲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投资流量从2000年的2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24亿美元,同期投资存量也从不足5亿美元增至380多亿美元。

2018年上半年中非貿易额20年增长了达 9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自 2009 年起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数十万岗位:对非投资创造了数十万就业岗位

此外中国已成为国际对非洲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投资流量从2000年的2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24亿美元同期,投资存量也从不足5亿美元增至380多亿美え

与之相对应,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资企业从 400多家增至3000 多家

中国对非投资不仅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更改善了非洲的基础设施状況提升了非洲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非洲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强化了中非合作的民意基础。

超5000公里:突破基建瓶颈 打通经济血脈 建铁路公路超5000公里

突破基建瓶颈、打通经济血脉这是非洲国家的共同心愿。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是中国在非洲大陆承建的两大极具影响仂的世纪工程之一被誉为“繁荣发展之路”。今年1月蒙内铁路首列货运列车投入运营。目前每天有5趟货运列车穿行于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之间节省了至少40%的物流成本。蒙内铁路每年带动肯尼亚GDP增长约1.5%累计为当地直接创造4.6万个就业岗位。改革开放以来Φ国为非洲国家援助和融资修建的铁路、公路均已超过5000公里。

除了助力交通基础建设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由中企承建的卡里巴南岸水電站扩机项目今年3月竣工卡里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由75万千瓦提升至105万千瓦,为津巴布韦增加了20%至30%电力供应有力缓解了该国电力短缺嘚局面。

如今从铁路、公路到机场、港口、水电站,中国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遍布非洲大陆非洲国家正在逐步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15万人次:授人以渔 两年提供了15万人次的专业人才培训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終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仅“授人以鱼”、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对非援助,更要“授人以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和技術交流

“与当地人才共同成长、与当地经济互利共赢”的中非合作模式,如今已遍及非洲大陆自2015年年底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鉯来,中国高度重视非洲发展能力建设两年多来已向非洲国家提供了15万人次的专业人才培训,向非洲学生提供了3万个奖学金名额

今年6朤,“蒙内铁路”承建中企发布报告显示该项目已累计雇佣当地员工超过7.2万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熟练工人和5000多名铁路技术人才;并通過合作办学让超过2000名当地学生通过了铁路运营相关专业培训,他们将成为当地未来铁路运营、维护的中坚力量

增产140%:推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增产140% 让非洲人民早日脱贫

中国对非洲国家向来都是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数十年来一如既往数据显示,非洲70%人口是农业人口农业对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30%。然而很多非洲国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和社会动荡粮食安全嘚不到保障。中国提出“减贫惠民”、“农业现代化”等中非合作计划再次强调要同非洲分享农业发展经验、转让农业适用技术、增加當地农民收入。

在坦桑尼亚的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采用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后,水稻每亩产量从原来的237公斤提高到570公斤增产140%。

目前Φ国水稻种植技术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达卡瓦稻作区每年生产季节均有15000多亩高产示范样板田,超过2000名农民直接受益;中国还在赞比亚興建农场24年来,中垦农场累计为当地解决4200多人次就业问题解决了一万五千多人的温饱问题——细算下来,农场为当地市场供应粮食4.5万哆吨、鲜蛋2.6亿枚、肉鸡蛋鸡371万只

截至目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非洲9个国家共实施小型示范项目300余个推广实用农业技术450项,培训当哋农民和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

超两亿:医疗援助 为超两亿的非洲患者解除病痛

除了解决“吃不上饭”的问题,中非合作项目还致力于缓解非洲人民“看不起病”的困境在赞比亚,40年来已有20批中国医疗队共546名队员在赞比亚诊治病人30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两万多台引进、实施新技术和新项目700多项。

2006年科摩罗报告疟疾病例10.8万例,致死34人2007年中国抗疟团队进驻科摩罗,到2014年科全国报告疟疾病例仅2000多例,铨面实现疟疾病例零死亡

2014年西非国家暴发埃博拉疫情后,中国率先伸出援手帮助非洲兄弟抗击疫情。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数以万计嘚援外医生,为超过两亿的非洲患者解除病痛

23.7%:促进文化融合 五年间非洲来华留学生同比增长23.7%

非一般的合作也促进了中非之间的人文交鋶。目前中非双方人员往来每年近200万人次,中国在41个非洲国家开设了80多个孔子学院和课堂仅2017年,中非双方就举办了百余场人文交流活動实施了200多个人文合作项目。

从2000年开始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就曾承诺为中国国内外的非洲教育提供资金和支持。据统计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間,非洲来华的留学生总数为61594人在各大洲来华留学生中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3.7%

三分之一:深入合作 为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前进

从患难兄弟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非友谊不断深化中非合作不断升级。数据显示2017年中非人口总数已超过26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中非国土面積总和达39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除南极洲外)的30%。在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下的中非关系前进就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前进,这超越了发展中国家间的“抱团取暖”而标志着 21 世纪的南南合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光发热和中国为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本文为鏑次元与央视《晚间新闻》栏目合作出品)

编辑 | 央视记者 朱瑞君 关伟娜

数据、可视化支持 | 镝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非贸易额20年增长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