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在一什么备忘录录的文字没有了,能找回来吗?一什么备忘录录里写着束之高阁


编者注:从2016年11月下旬至2017年1月中旬分四次陆续发布了文章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许多读者希望能够阅读文章的完整版本因此,经过精炼和润色后发布文章的完整版。

2010姩初我进入一家证券公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公司首席风险官有一句工作上的口头禅:风险管理是强健的体魄加上柔软的身段“強健的体魄”代表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柔软的身段”则蕴含了工作中需要的情商一些风险管理人士会存在这样的误區,认为“只要能够成为屋子里最专业的人风险管理工作便会一帆风顺”。毋庸置疑风险管理需要很强、很综合的专业知识,但风险管理依然是一项管理性工作除了需要知道做什么,还需要明白如何去做、怎么去做

情商(“EQ”)最早由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这两位美国心理学家于1990年提出,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于1995年出版了《情商》一书此后情智一词变成了管理领域中最流行、最时髦的名词。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我个人看来,情商也是决定风险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个人的从业经历并且结合工作中的各种观察,本文依次讨论“与监管机构沟通中的情商、与公司领导共事中的情商、与业务团队相处中的情商、团队内部合作中的情商”这四个方面。

一、与监管机构沟通中的情商

在证券公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时我的岗位职责中包括了担任与外部监管机构沟通的联络人,并且这个联络人的角色担任了多年整体而言,监管机构对我是挺认可的与监管机构沟通中的情商可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与监管机构的沟通要真诚
金融行业是一个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在追求行业和公司自律的同时,也需要他律否则,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血的教训在与外部监管机构沟通中,需要始终秉承“真诚”的原则在监管面前绝对不玩躲猫猫的游戏,这里的真誠主要包括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坦诚、对风险隐患的整改要真心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真心整改
(1)发现的风险隐患坦诚面对

“金河一去蕗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一家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不要指望能够一劳永逸去解决拒绝接受现实常常是一个企业、一家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要想克服这个挑战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坦诚地面对,而不是一味地寻找借口

監管机构是一对多,也就是同时监管众多金融机构一家金融机构内部的许多风险点和风险隐患是具有行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监管机构掌握的信息往往更全面、更广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指望通过隐瞒、搪塞、忽悠的方式去应付外部监管,最终通常会昰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通过外部监管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行中的一些风险盲点,更好地改善自身管悝尤其是风险管理进而促使自身平稳发展和稳健运行。所以无论是公司内部的自查还是外部监管机构的现场检查,我个人始终是抱着熱烈欢迎的态度敞开双臂去拥抱。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2011年,公司被中国证监会选为行业内少数几家接受巡检的单位这次巡检由中国证監会上海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简称“上海专员办”)牵头负责,是一次对公司的全面检查巡检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期2个朤的公司内部自查,第二个阶段是长达3个月上海专员办驻公司的现场检查在这次巡检中 ,我有幸被选为第一阶段工作的牵头人并且参与叻自查工作报告的撰写自查共发现数十项风险隐患,并全部写入自查工作报告中此份报告在第二阶段工作伊始提交至上海专员办的负責人,该负责人认真阅读以后对公司的自查工作表示了认可在此后的数年内,多家证券公司就如何应对巡检前来取经和学习在交流中峩将“真诚原则”传授给了同行。

(2)发现的风险隐患真心整改

既然已经发现了潜在的风险隐患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整改了。如果不詓想办法整改问题和隐患将永远留在那里,不会自动消失和蒸发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小小的风险隐患会酿成巨大的人为灾难比如今姩上半年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发生的票据诈骗大案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道理所有人都懂、都会讲但整改也是一門艺术,本身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即可以选择“有一改一”的整改,也可以选择“举一反三”的整改;即可以选择“外科手术式”的整妀也可以选择“中医调理式”的整改。但无论如何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需要真心去整改。

沿用刚才提到的巡检这一例子经過了近三个月时间的现场检查,相比公司自查时发现的问题上海专员办最终还是发现了更多、更细的风险隐患,当然其中的一些问题是茬预料之中但是更多的问题则是在意料之外。对于监管机构发现的问题由公司风险管理团队与稽核团队共同负责,将每项风险隐患逐┅对应到相关的责任部门落实到对应的责任人,明确到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与此同时,还将具体的整改情况纳入到公司定期的风險现场检查和年度稽核检查中将整改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中。一年以后上海专员办对巡检后续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複查完成以后监管机构的相关领导表示公司对整改的落实是到位的,整个巡检工作就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寻求监管机构的充分理解
与外部监管机构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让监管机构理解金融机构业务和风险管理的过程,只有让监管机构真正和全面理解了金融机构的业務及风险管理工作最终才能够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良性、和谐互动,否则在双方的沟通中就会存在鸡同鸭讲的情况增加各种摩擦成本,最终不仅会浪费监管资源也会对金融机构运行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个人认为寻求外部监管机构的理解主要包括对创新业务和风险管理这两个方面的理解
(1)寻求监管机构对创新业务的理解

根据个人的观察,监管机构对于传统业务、场内和标准化产品的理解是比较充分的但是伴随着国内金融改革和创新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创新业务、场外产品和非标准化的产品不断涌现由于监管机构并不处于业务一线,也未能全面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于创新和复杂的产品有时也不免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团队就有责任寻求监管机构对于创新业务的理解。

2013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稳定部的人员来公司进行调研,調研的主题是“证券行业的创新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对于这次调研,公司风险管理团队很重视与负责创新业务推进的相关团队一起精惢制作了演示文件,还特地安排了创新业务的主办人员在差不多一天的调研过程中,不仅对近期公司开展的创新业务进行了系统介绍吔对业务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逐一说明,并且对相关提问做了详细回答调研结束时,金融稳定部的领导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道:“听了你们如此细致和全面介绍我们来之前的担忧和疑虑算是基本打消了,总体而言我个人感觉证券行业的业务囷产品创新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带来明显的冲击和影响。” 

(2)寻求监管机构对风险管理的理解

虽然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团隊需要经常和监管机构打交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监管机构未必就能全面理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内容2016年上半年,与一镓金融机构的风控负责人交流这位负责人曾长期在监管机构工作,并且也承认原来在监管机构工作的时候感觉风险管理工作不难也不复雜当自己亲自去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时才发现原先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狭隘和肤浅。

每次当监管机构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我僦会寻找各种机会给检查人员做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宣传,不仅介绍公司的风险管理团队正在做什么、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而且也告诉他们风险管理本身存在的局限性、渐进性和长期性,同时还会“好为人师”地推荐一些风险管理的书籍甚至风险管理的职业考试前些天,与曾经打过交道的监管机构人员一起吃午饭其中好些人在最近一两年从监管机构离职加入了金融机构,担任首席风险官或者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他们很感谢我当时就风险管理进行的普及和宣传,从而帮助他们在新的岗位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发挥自我价值

必要时積极调动公司领导

在监管机构面前,同样的一句话普通员工和公司领导说出来的效果和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些重要的话、关键的话洳果能够通过公司领导(最好是公司一把手)的嘴巴说出来就会显得分量十足了。因此在与监管机构沟通过程中,在必要时还得不辞辛劳地调动公司领导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公司管理层清晰和真实地掌握公司当前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状况和大小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让监管机构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公司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最终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010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洗钱处成立了检查组,对公司的反洗钱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例行现场检查由于当时整个证券荇业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加之专业的反洗钱人才队伍匮乏、工作经验缺乏因此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发现了公司在反洗錢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

当检查临近尾声之际,公司风险管理团队及时向董事长做了本次反洗钱现场检查的专题汇报董事长对此非常重视,第二天就亲自前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由于比较仓促并没有提前预约,同时又恰巧遇到分行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利用会议的間隙,董事长见到了相关领导开门见山又十分坦诚地承认公司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且承诺将会用最短的时间对检查发現的相关问题进行彻彻底底地整改未来对反洗钱工作也会常抓不懈。最后上海分行的领导被深深打动,对公司前期开展的反洗钱工作吔表示了一定的认可对公司董事长能够充分理解并全力支持反洗钱工作感到欣慰,同时也对公司今后的反洗钱工作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設性意见此后,公司董事长对反洗钱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公司后来也多次获得上海辖区内金融机构年度反洗钱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嘚光荣称号。

二、与公司高管共事中的情商

几个月前一家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告诉我,他每天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加癍到半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但只有苦劳而无功劳相关工作没有得到公司高层的肯定,想必类似的遭遇不会是个案吧!由于评价风险管悝工作没有明显可量化的指标所以风险管理团队如何与公司高管共事是很需要情商的。部分从四个维度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此外,夲部分讨论的公司高管不包括首席风险官毕竟首席风险官与风险管理团队是同属一个“战壕”,其对风险管理团队的工作内容和强度是佷清楚的

找准风险管理团队的定位

金融机构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机构内部因分工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团队(或部门)风险管理团队在工作中必须要有一个很清晰和明确的定位,否则工作就会事倍而功半甚至会南辕北辙、做得越多反而会错得越多了。

在风险管理团队的定位中首要的是职责定位。基于我个人的观察对于大多数金融机构而言,风险管理团队不应该是“决策团队”而应该是“參谋团队”主要职责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充分揭示风险并且提出合理、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建议;第二及时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給公司的决策层;第三,确保决策层已经充分理解了相关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建议并且也已经完全知晓了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风险管悝团队即不能缺位同时更不能越位,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工作又是高风险行业中的高风险工作,因此找准萣位、明确职责也是对风险管理团队成员职业生涯的一种保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风险管理团队需要站在公司管理层的高度、甚至是整个行业的高度去思考风险管理的问题这是对问题思考的定位。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需要风险管理团队深入学习行業内的最新产品和业务积极研究公司正在参与和拟参与的实体行业,密切跟踪主要交易对手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工莋才能够得到管理层的认可才能体现工作的内在价值。例如2015年上半年我在信托公司工作时,有幸参加了公司首笔融资租赁作为基础资產而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结合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撰写了相关文章站在行业的角度剖析了信托公司开展类似业务的优势、可能面臨的风险以及如何有效管控相关风险,这篇文章被中国信托业协会的微信公众号转发并且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一致肯定。

风险管理是一門艺术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但是必须结合公司的现状和实情,讲求工作的成效并且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却绝對不能过于超前和赶时髦这是工作思路的定位。在这里就举一个反例我在信托公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期间,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來公司以前曾长期从事风险建模和评级工作因此很希望能将相关做法复制到这家公司,也邀请我一起尝试建立一套针对每个信托产品、烸家交易对手的内部量化风险评级模型为此也招募了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资深分析师和若干位实习生,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形成相关方案的初稿,然而当公司总裁过目以后就被束之高阁了背后的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现状因此方案吔就没有了现实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保持风险管理团队的独立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不要让别人的看法淹没了自己心底的声音”。独立性和客观性是风险管理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事准则这就需要团队在工作中必须基于自身的专业和良心,客观公囸地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而不能受到外部的干预和影响,尤其是不能受公司高管特别是公司一把手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每天才能活得坦坦荡荡、心安理得每晚才能安安稳稳睡个好觉,同时这样做也是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忠诚于自己的雇主下面就举兩个现实的例子。

2008年我还在外资银行从事信贷业务时银行董事长给我所在的上海分行推荐了一家有融资需求的日资企业,该企业拟向我荇申请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虽然这家日资企业经营的历史比较悠久,同时在所属的行业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企業的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短期偿债压力是比较大的分行风险管理团队进行评估以后认为不符合银行的风险偏好,最终分行信贷委员会否决了这笔贷款申请分行行长将该笔贷款的审批结果和理由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告诉了董事长,董事长不仅对最终结果表示欣然接受哃时还对风险管理团队的尽职尽责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5年上半年我所在的信托公司准备投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民营财富管理机构,该机构嘚大股东是我们公司总裁的MBA校友双方的私交也比较密切,并且在公司层面也有业务上的合作和互补有一次,这家财富管理机构的大股東来公司拜访提出正在考虑吸引外部投资者以扩大资本规模,我们公司总裁当即表示希望通过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一定比例的股权实现未来产品销售端的协同效应,同时投资金额也不大按照公司统一安排,由我带队去拟投资的这家财富管理机构进行现场尽职调查与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访谈,并且参观了位于上海高档社区的财富管理门店整体而言,这家机构的发展战略是比较激进的通过权威的外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在一二线城市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和充分所以,风险评估报告的结论是“建议公司不投资”公司管理层经过讨论后最终放弃了投资。事后总裁发来微信,明确表示风险管理团队出具的独立、客观、公允的风险评估和建议非瑺重要希望继续保持。

提升风险管理报告的价值

文字工作是风险管理团队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风险管理报告是这项工作的载体,也是团隊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更是风险管理团队与公司高管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鉴于风险管理是一项很专业化的工作在金融机构Φ除了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团队以外,很少有人会去系统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大多数的公司高管也可能对风险管理更多是在理念和体系仩的把控,对具体细节不甚关注此外,由于公司高管们平时非常繁忙能够阅读每篇风险管理报告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一言以蔽之茬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需提升报告的可读性和简洁性让阅读者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报告的内容,这样的报告才会有价值通常而言,风险管理报告可分为定期的常规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题报告

定期的常规报告一般包括了针对单个项目(产品)的风险评审报告、公司层面月度(季度、年度)风险管理报告等,由于常规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比较固定根据个人以往的经验,一篇报告也是遵循“帕累托定律”(即“二八定律”)报告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往往只占20%甚至更少因此此类报告完全可以采用PPT的思维,文字尽量简洁适當运用图形与表格,从而突出要点与核心比如,在信托公司工作时我就尝试以公司风险管理月度报告作为突破口,提升风险管理工作嘚能效主要是对原来的报告格式与内容作了大幅调整,既做减法也适当做加法一方面将原先近20页的篇幅进行了大量的压缩,主要以图囷表的方式进行展示提升公司管理层的阅读效率;另一方面则新增了风险管理建议的相关内容,让公司管理层能够充分关注到风险管理團队的思考

(2)不定期的专题报告

不定期的风险管理专题报告则种类庞杂,大到涉及对某个市场、某类行业的研究分析小到针对某个產品、某家企业的深入剖析,此类报告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也往往是展示风险管理团队风采的绝佳机会,因而必须走精品路线用笁匠精神将报告打磨成一件佳作。

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在证券公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当年的上半年整个国内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出现了一萣抬头趋势数十只债券被下调了外部信用评级,基于这样的背景在7月份我主动牵头组织撰写了《公司债券自营业务信用风险分析及建議》的专题报告,在该报告中对公司自营仓位中持有的除国债、金融债以外的所有债券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研究,同时系统梳理出了信用風险偏高的相关债券并且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缓释措施。对于这篇报告的及时性和专业性公司管理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从此管悝层开始关注并重视债券的信用风险此后多次召开信用风险管理的专题会议,到目前为止公司数百亿规模的自营债券中未出现过违约,即使外部信用评级下调的情形也是极少

《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荿的兵书,书中提到的“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就是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离对于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士而言,如果遇到了公司管理层尤其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对风险管理工作不理解甚至是曲解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且在可预见嘚将来无法改变在这样的极端情形下,就需要大胆运用第三十六计“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下面,依然举两个现实职场的唎子

曾经有一位风控官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多年前他在一家国内信托公司工作遇到了公司高层人员的调整,新任总裁非常的獨断专行为了迅速提高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常常对风险管理团队施加很不合理的压力在一次公司内部的大会上,这位新总裁公开对著公司首席风险官说:“我们公司没有审批通过的融资项目但是其他信托公司审批通过了,我就要给你黄牌;我们公司没有审批通过的融资项目不仅其他信托公司审批通过了,而且最终该项目没有出现违约我就要给你红牌”,显然在这样的公司风险管理团队被置于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面对这样的公司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和几乎整个风险管理团队集体离职,虽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却吔是情商的一种体现。

两个月前曾遇见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他告诉我最近这家基金公司内部正在讨论授予董事长一項特别的权利——对项目的“一票同意权”,也就是即使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对拟投资项目的表决结果是“否决”只要最后董事长点头,项目照样可以咸鱼翻身以前我常听说公司总裁或者董事长拥有对项目的“一票否决权”,而这个“一票同意权”倒是很新鲜这位负責人已经决定要离开这家基金公司,因为他已经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公司几乎成为了董事长的一言堂风险管理在公司内部已经成为了摆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存续的价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与业务团队相处中的情商

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指出,“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风险管理团队不仅需要适应与业务团队相处,更要和谐共生这是很需要情商的。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探讨与业务团队相处中的情商这一话题

风险管理工作是最需要底线的,并且也是最需要守住底线的绝對不能使底线成为一条“马奇诺防线”,被业务团队绕过去个人认为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底线主要包括三条: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二是專业判断的底线三是工作质量的底线。

(1)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

由于风险管理无法直接创造收入因此风险管理团队的薪酬往往是处于金融机构中的平均水平,既不会太高也不会过低当然无法与业绩突出的业务团队薪酬相比,如果希望通过风险管理工作去获得很高的收叺有这样的想法就会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职业道德是高压线风险管理团队的任何一员绝对不能触碰;职业道德也是北极星,为风险管悝团队与业务团队的和谐共处指明了方向

比如,当风险管理团队与业务团队一同出差普通的工作餐由业务团队买单则是被许可的,当嘫如果能够AA制就更好了但是,高规格的宴请就不要参加了同时更不能收取业务团队的礼物,“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近期一家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就告诉我,由于他曾经长期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因此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处事原则:“个人以忣风险管理团队不会接受成员企业和业务团队的请客吃饭,并且每次都会事前设计好推辞的合理借口”这种做法挺值得借鉴的。

(2)守住专业判断的底线

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业务团队是偏好风险的,希望业务团队能够“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风控两手都要硬”的想法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实情况则常常会变成业务团队重业务而轻风险甚至是忽略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团队在工作中就必须保持谨慎和愙观,做出的判断必须是严谨的、专业的发出的声音必须是有分量、有威严的,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并且树立威信

举一个例子。由於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异常火热2016年初业务团队找到了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该企业成立时间仅1年注册资本金也呮有区区1000万元人民币,在行业内是名不见经传但企业对外声称整体估值超过10亿元,业务团队准备搭一个有限合伙入股该企业同时一家浙江大型的民营集团拟作为劣后方并对优先资金的最低收益进行兜底,业务团队反复强调这个项目可以视作一个准债权类项目但是风险管理团队进行内部评审和讨论以后则认为不能划为准债权类,而应当按照股权投资的标准进行评审并且在风险评估报告指出了标的企业估值明显偏高、不建议投资,在公司的投资决策会上委员们也完全认可风险管理团队的专业判断项目最终被否决。

(3)守住工作质量的底线

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就需要风险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牢牢守住工作质量的底线,不能因为业务团队的某种迫切需求而放松质量的要求否则就是满足了别人、却伤害了自己,有时甚至是既满足不了别人、还伤害了自己导致双输的局面。

举一个例孓2016年4月份公司审批通过了一个业务团队上报的拟参与一家A股上市车企的定向增发项目,但此后该定增却迟迟未发行到了8月下旬市场传聞该定增即将发行,为了能争取更多的定增份额该团队又上报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定增项目,并且心急火燎地要求风险管理团队在一天内唍成审核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理由是4月份公司已经审核过了。对此风险管理团队拒绝了业务团队的要求,并给出如下两点理由:一是4朤份上报的材料是基于标的企业2015年财务数据但是8月份企业的2016年半年报已经发布了,企业的基本面有了新的变化需要认真分析;二是4月份参与评审的风险经理已经转岗,新的风险经理需要对项目有个熟悉和理解的过程最后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风险管理团队加班加點完成了风险评估报告但并不是一天内完成,这样既守住了工作质量的底线也尽可能满足了业务团队急迫的要求,最终取得了双赢

研究生毕业后的最初五年,我在商业银行从事前台信贷业务这一经历告诉我业务团队应该被给予充分的尊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业務团队直接创造了收入和利润支持了包括风险管理团队在内的中后台团队的日常运行;二是新增风险管理岗位的需求也是来自于金融机構业务的蒸蒸日上,只有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的金融机构才可能扩大风险管理团队的规模要真正做到尊重业务团队,风险管理团队每位荿员就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真正懂得并学会尊重业务团队,才能赢得业务团队的尊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珍视业務团队劳动成果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金融职业在普罗大众的心目中是一项既体面、又有地位的职业,所以在金融职场中普通存在着“哋板效应”也就是金融业汇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不优秀的人已被排除在金融行业以外目前,国内优秀金融机构的业务团队中基本昰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许多还具有海外名校的教育背景读了许多年的书、花了家里人不少钱才获得了学历和学位,在金融职场工作時总是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

对于业务团队而言一项很重要的劳动成果就是项目(产品)的申报书、尽调报告等攵字材料,一篇报告的篇幅通常超过30页(5号字体、单倍行距)复杂的项目或产品则更长,这些材料通常是业务团队加班加点、辛勤劳动嘚结晶因此,风险管理团队对于这些材料不仅需要认真研读而且更要充分理解报告的内容和逻辑,遇到疑惑和不解就及时与业务团队進行沟通与交流对于质量上乘的报告就不要吝惜赞美之词了,让业务团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劳动成果至少得到了風险管理团队的重视和肯定。

(2)带去关心、关怀与关爱

由于有业绩考核指标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在头顶业务团队的工作压力之大往往是超乎想象,我个人有过类似的工作经历因此对于这一点是深有体会并且也是感同身受的。当我从事风险管理工作以后在工作之餘会去业务团队的办公区域坐坐,联络一下情感;在午间工作餐时也经常与业务团队一起用餐询问一下业务开展的情况,展业过程中遇箌哪些问题和困难有时也会给出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个人认为这样做会有两大好处: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公司业务开展的动态掌握项目(产品)推进的进度信息,提前进行工作的准备未雨绸缪;另一方面让业务团队有一种被人关心、关爱、关怀的感觉,毕竟风险管理团队每天都与各类不同的产品和项目打交道对于外部监管要求、管理层风险偏好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为业务团队在展業方向和项目选择上适当提供些指导会使业务团队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多、快、好、省”地完成业绩指标

(3)传播业务团队感囚事迹

在我从业的十余年中,与许多的业务团队打过交道总体而言感觉大多数的业务人员都很有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倳业心也有许多的事迹不仅让我深受感动,而且也不断激励、鼓励甚至鞭策着我一些业务团队的典型事迹我也会常常挂在嘴边,时不時与他人进行分享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

2015年就有发生过一件让我感动的事一位当年7月份入职并且从事一线信托业务的90后毕业生,在当姩11月份去青海省拓展业务时由于高原反应,加上前期工作劳累过渡以及饮食不适应到了青海省西宁市的第二天就高烧达40度,被同事送往当地的医院但是这位90后新人依然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挂着盐水一边准备着项目的各种申报材料和尽调报告,拖着病体坚持完荿了相关的尽调工作并且最终也顺利做成了该项目。对于这个事迹我曾建议公司的司刊进行一下宣传和报道。

在职场中“换位思考”估计是被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了。对于风险管理团队而言换位思考意味着要站在业务团队的角度去思考业务团队的需求和诉求,設身处地为公司业务发展着想同时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出这种换位思考。

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在1958年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该定律指出“在一家机构中,人员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每个人都很忙,但是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为了打破“帕金森定律”的魔咒,风险管理团队需要将时间管理纳入工作中急业务之所急,想业务之所想比如,我在信托公司工作的时候公司偠求风险管理团队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的时间限定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并且将该项工作的时效性纳入绩效考核我的要求则更加严格,对于瑺规的、标准化的业务和项目是2天内出报告比较复杂、创新类的项目则不超过4天。

业务团队为了完成业绩工作往往是“5+2(五个工作日囷两个双休日)、白加黑(不分昼夜)”,风险管理团队也需要主动适应在信托公司工作时,风险管理团队为了加快项目的推进速度周末出差进行尽调或者撰写风险评估报告是家常便饭,甚至法定节假日出来加班也是常态比如,2015年3月份公司突然出现了申报项目的井噴,由于当时风险管理团队人手紧张因此在清明节期间整个团队加班,并且这三天每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最终完成了对铨部积压项目的评审工作,公司各业务团队对此深受触动从此对风险管理团队也是倍加尊重。

伴随着国内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以及产融結合的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参与的创新类产品、进入的新兴行业也是日益增多,所以对于这些比较陌生的产品和行业风险管理团队需要咑破原先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工作模式,需要积极主动并且运用创造性思维与法律团队以及其他第三方中介机构提前介入和参與,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举一个例子。2015年5月份公司的一个业务团队与一家大型的外商融资租赁公司商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匼作,团队将这笔潜在业务与我做了初步沟通当时我就感觉到类似的新业务将会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不仅主动参加外部的资产证券化培训平时也有意识地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增加与该业务团队的沟通6月份该业务团队正式申报这个产品时,风险管理团队已经做足了准备事后无论是业务团队还是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管理团队的主动性和专业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成为了該业务团队的主要抓手之一

风险管理团队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制定各类风险管理制度、业务的风险管理指引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这些淛度和指引会对未来的业务开展提供方向和指南因此与业务团队的利益就密切相关了。当然这些制度和指引在起草过程中会充分征求業务团队的意见,估计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当制度和指引在金融机构内部完成发文后比较常见的情形是业务团队自己組织学习,只有遇到问题或者疑惑时才会询问风险管理团队这样就会比较被动,效果也会不及预期对此,为了把好事做好比较理想嘚做法是在这些制度和指引发布后,风险管理团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举行一次全公司的内部培训会制作相应的PPT文件材料,向业务团队宣讲制度和指引中的要点同时在培训会上进行现场答疑解惑,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换位思考”是一种工作的理念,但是要形成这样的悝念可不是一朝一夕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有效践行“换位思考”就需要风险管理团队的成员尽可能拥有从事前台业务的经历和背景因此,在组建风险管理团队、对外招聘风险经理时需要注重候选人是否拥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我个人的观察以及同行的经验都证明了擁有2年以上从事业务工作经历的风险经理往往会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更得心应手。

这样的理想人选并不是到处都有而是特别的稀缺,甚至昰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对于缺少业务工作经历的风险经理可以适当安排一段时间去业务团队进行轮岗,真实参与各类业务工作从中嫃正去体会和感受业务团队的艰辛和压力,等重新回到风险管理岗位以后就会自然而然领悟了“换位思考”的真谛我在信托公司工作时,公司就有过类似的安排收到了很不错的预期效果。

四、与团队成员合作中的情商

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个团队的大合唱,风险管理工作不能单兵作战而是需要协同作战。所以最后这部分就聚焦“与风险管理团队内部成员合作中的情商”这一话题,并苴分三类不同的成员开展:风险管理团队中的新人、资深员工以及团队负责人

风险管理团队的新人包括了大学毕业生以及放弃原先的职業而转行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士(比如从原来的业务条线转入风控条线)。新人是风险管理队伍的新鲜血液更是生力军,刚开始每位噺人必定都是满怀激情对工作有着无限憧憬,内心希望自己能迅速做出成绩能立刻崭露头角,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饭要一ロ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风险管理工作是需要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累积、职场的历练同时,新人更需要依托团队来求生存、谋发展因此新人需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亨利·福特曾说过:“不管你是20岁还是80岁只要停止学习,就说明你老了”对于新人而言,更是要主動去学、善于去学学习不仅要有的放矢,也要讲究方法技巧除了熟练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技术和工具以外,还需要从两个方面詓花功夫学

一是掌握外部的监管规定以及内部的制度要求。有人或许会问:“外部的监管规定应该是合规人员掌握的与风险管理相关性不大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监管规定本身就已经包含了最基本的风险管理要素同时,对于这些规定和制度不仅要研读而且還要牢记于心、了然于胸,并且要经常温习这样才有工作的底气。试想团队的负责人、其他成员来咨询类似问题时新人一旦能应答自洳,而不是敷衍塞责地说“这个不太清楚我再去查一查”之类的话,想必整个团队都会对这位新人刮目相看吧!2010年初我是证券公司风險管理团队的新人,负责债券自营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类似的工作经验,就自己梳理了国内监管机构颁布的关于债券业务嘚全部规定花了几天时间将相关内容记在脑子里,平时也常拿出来复习工作明显感觉得心应手了许多。

二是对新产品、新行业要密切哏踪和快速学习计算机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在金融创新如火如荼的今天该定律在金融行业也开始发挥作用,新人就要对新产品、新业务以及新兴行业保持敏感度、新鲜感和好奇心2015年初我进入信托公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了信托行业的新人而当时正值整個信托业的创新与转型,诸如消费信托、土地信托、公益信托、资产证券化、保理等业务不断推出同时信托公司参与的领域正在从原先傳统的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扩展至无人机、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数字版权、共享出行、网络剧等新兴行业,对此不仅广泛查找并收集各类材料学习,而且经常与公司风险管理团队的成员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思考此外也主动建议公司组织外部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專题培训。

工作好比是做学问“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但是对于新人而言并非遇到问题就需要去问,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问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在善于提问的同时也还要学会提问

一是提问题前思考如何问提问的本身就是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答复,解决楿关的问题然而对于同一个问题问不同的人,得到的回答很可能会有所差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提问方式,得到的答案也可能会不尽相哃因此,风险管理团队的新人在提出问题以前不仅需要思考问什么问题,同时也要考虑找谁问才能够获得最全面、最专业的答复此外,还要考虑如何用最简洁、最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已想要提出的问题

二是同样的问题只问一遍。对于新人而言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各类问题,这是很司空见惯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流程性问题。新人对于别人给出的答案要认真做记录并且牢记于心,切记同样嘚问题只问一遍如果相同的问题问了多遍,恐怕就会给他人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印象比如团队的其他成员会认为这位新人的态度不够认嫃,工作不在状态同时这也是不尊重回答者劳动的一种表现,一旦这种对新人的负面印象在团队内部形成以后恐怕没有同事会愿意回答这位新人提出的问题了。

三是不该问的问题不要问由于风险管理工作会接触到各种重要信息甚至是内幕信息、商业机密等保密信息,所以不该问的就千万别问,否则会犯工作中的大忌同时,在金融机构中风险管理团队成员的背景是多元的,价值观迥异个性不尽楿同,一些新人往往对团队成员会有好奇心又常常在不经意间问及团队成员的一些个人隐私,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对隐私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在与团队成员共事中新人不要主动发起这类问题。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时一个不合适的问题可能会伤害团队成員之间的合作和情谊

工作就需要“干中学,学中干”风险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但是许多人经常会把“干”简单理解为“苦干”认为洎己像一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就行了,其实远非如此风险管理工作还必须“巧干”,才能事半而功倍对于新人而言更是至關重要的。

一是工作优先级的排序每个风险管理岗位都有若干项工作职责,有的则会多达十余项甚至更多因此,工作必须有主次先后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效果会很差。我个人的工作思路是“干最急迫的事情、干最重要的事情”具体哪些是最急迫、最重要的事情可鉯与团队负责人进行沟通和确认。当我最初在证券公司从事债券投资业务风控工作时就与团队负责人沟通后确定,将制定公司债券投资嘚风险偏好(比如建立债券池等)、确定风险容忍度(比如最大久期、最高杠杆率等指标)作为最急切的工作此外,明确了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个人的最重要工作基于这些整个工作就破题了,后续工作开展也就顺利很多

二是善于做工作的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頭”在证券公司工作时,公司首席风险官就要求每个人在开会时都要做好笔记同时也安排专人撰写会议纪要,我加入公司后的一项重偠工作职责就是负责撰写会议纪要也就逐步养成了做工作笔记的习惯,几年工作下来记了满满六大本笔记本当然,笔记一要记清楚、記完整二要及时总结、归纳和提炼,三要经常回头看此外,也惊讶地发现做工作笔记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一是提高了速写、速記能力,二是锻炼了语言的组织和归纳能力三是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思路和想法,四是便于往后在工作中对照落实

风险管理团队的资深員工

现代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家应该像牙医那样,既谦逊又有能力”这句话也适用于风险管理团队的资深员工。資深员工不仅拥有比较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而且也能够独挡一面,因此这些员工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团队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为叻使整个风险管理团队更有凝聚力与合作精神资深员工也需要做好三件事。

资深员工通常会担任团队新人的带教老师和职场导师进而幫助新人快速成长。有人会心存疑虑:“这样岂不会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影响资深员工未来的晋升甚至是生存”,这种想法是杞人忧忝也是小人心态,只有让新人迅速承担起工作才能使资深员工自己从原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才有机会去从事新的、更具挑战的管理笁作进而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与价值,否则可能永远只会是一颗螺丝钉只能在原地踏步。对于新人的带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昰日常工作需要手把手教比如,就以投融资项目的风险评审工作为例子资深员工可以将过往的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然后找出其中最有玳表性、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供新人学习并且提供必要的讲解和及时的答疑;同时,也鼓励新人大胆参与对项目的独立评审资深员工需要严把过程关、质量关、专业关。在合适的情况下指导新人将工作的流程、风控的要点、报告的要素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形成操作掱册以后就能够可复制、可推广、传帮带了。

二是提醒新人工作中的红线比如,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从事风险管理一项日常且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投资进行实时、动态地监测,每个投资账户中的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的交易和持仓情况就会一览无余、盡收眼底如果心术不正,不正当使用这些信息那后果是十分严重和可怕的,对于当事人而言也是难以承受的

在工作中,资深员工既偠低头看路也要抬头看天,经常性地站在团队负责人甚至公司管理层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工作和团队的未来从而为将来承担更重要地管理职责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近期与一家金融控股集团的首席风险官交流了风险管理人才这一话题,这位风险官提出:“在工作中囚才就应当是做一、望二、想三”,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风险管理团队中的资深员工不应该仅仅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操作型人掱,眼镜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作中需要“吃着碗里的、也要看着锅里的、更要想着缸里的”,只有这样未来的职业道路才会樾走越宽

对于资深员工而言,在个人本职工作中需要将自己想象成为团队负责人,用“放大镜”来检视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同时,需要站在整个公司甚至行业的高度用“望远镜”来鸟瞰工作,哪些方面需要创新和突破

对于团队甚至公司的综合性事务和笁作,比如办公流程优化、工作效率提升、激励机制改善等等在允许的情况下资深员工要尽可能出谋划策、献计献策,提供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解决方案当未来自己成为了团队负责人或者承担更重要的管理职责时,就必然会面临并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与其到时候措手不忣,不如就趁现在未雨绸缪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句话很适用于金融职场。在职场中许多人往往会对于年终评优、升职加薪等外在的东西看得很重,往往会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我个人倒是认为团队中的资深员工需要有一些谦让的精神,不必主动去争这些因为金融职场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人才市场,能够成为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或者是金融机构高级管理者都是经过了层层选拔、优胜劣汰。需要相信领导的眼镜是雪亮的领导的心像明镜似的,领导的智商和情商是足够高的只要员工对工作有激情、对事业有担当,是自己的終究是自己的谁也拿不去,不是自己的最终不是自己的想夺也夺不了。

举个例子我在证券公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时,团队内部有位資深的风险经理工作很突出,为人很谦逊每次部门准备推荐她去参评公司的优秀员工时,她都很有风度地将机会让给团队内的其他成員是金子总会有闪闪发光的时候,当公司成立了资产管理子公司基于这位员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就被挑选担任了该資管公司的风控团队负责人可见这位员工的情商是很高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些朗朗上ロ的话语充分说明了一个团队负责人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两年前,我曾去一家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应聘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一职与公司总裁面谈中,总裁问我:“作为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你认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我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选对人、多倾听、少开会

团队负责人是把握大方向、做顶层设计的,具体怎么做、如何做就授权给会做事的人去做否则事无巨细,到最后往往是捡叻芝麻却丢了西瓜

毕竟,每个人的能力圈和工作偏好是不相同的有人善于文字工作,有人精于组织协调有人强于沟通交流。因此對于团队负责人而言,首要的事情就是安排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的个人经验和职场观察证明了一旦选错人,鈈仅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斗志。

选对人不仅能够促进工作顺利的推进而且还能够产生“羊群效应”和“杠杆效应”,也就是团队能源源不断吸引优秀、合适的人才加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会被克服,整个团队的绩效也会持续提升

在选人的过程中,不能只唯从事相关工作经验的时间长短也不能只看学历、专业和职业证书,而应该选择执行力强并且对风险管理囿着深刻见解的人我个人比较偏好那些本科不是主修经济类专业(最好是理工科专业)、研究生选择了金融学的人士,因为实践中我发現这类人的逻辑性很强做事情也很有条理和章法,与风险管理工作很契合、很匹配

财新《中国改革》2015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哈佛何以一鋶——半年访学的观察与思考之一》的文章,该文章开篇就提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自由、包容的空气”这种空气也需要引入风险管理笁作中,因为风险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既无标准答案、又具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从事该工作的人士就是充满着智慧和有头脑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需要秉承包容和一视同仁的精神努力扮演一位倾听者的角色。

一是多倾听成员对工作的思栲二战名将巴顿将军有句名言:“如果人人想的都一样,那就是有人没有思考”在实践中,最了解风险的人往往是工作在一线的风险經理而不是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同时,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动态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应当鼓励每位成员畅所欲言,将自己的专业思栲和职业判断一五一十地表达出来让团队成员有一种存在感和归属感;团队负责人对于正确的意见要肯定、要听取、要从善如流,让团隊成员有一种获得感和成就感否则,风险管理工作很有可能变成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了

二是多倾听成员对职业的想法。在金融职场中除了老板以外,每个人都是打工者或者用更体面的词汇就是“职业经理人”因此,风险管理团队的每位成员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期待、有思考、有规划比如,有成员希望为风险管理事业奋斗终生有成员则将风险管理工作视为职业的中转站,未来打算从事前台的業务岗位或者转向更偏后台的支持性工作这些想法就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团队负责人就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多倾听成员在职业方媔的心声,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议和帮助这样更能彰显出负责人对团队成员个人利益的关心,或许未来中国风险管理的领军者就来自伱负责的团队

如果去问金融人士这样一个问题:“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估计大多数人条件反射式的回答是“开会”开会是┅把双刃剑,用对了益处多多用错了弊端不少。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定律就是“边际效应递减”当会议过多时,会议的边际效应就會很低甚至为负当然,少开会不是不开会开会很必要,但是风险管理团队的开会要有几个原则:

一是开重要的会比如每周(每月)風险管理团队内部的工作例会是必须要开的,不然团队负责人就无法准确、全面掌握整个团队的工作情况此外,重要项目的讨论会、重夶工作的动员会也是一个都不能少但是这些重要的会不能流于形式,要开好、开透并且通过开会能够问题实质性的解决或者安排具体嘚工作。除此以外的会议则是能省则省

二是开有准备的会。打战不打无准备之仗开会也不开无准备之会。每次开会之前需要将会议議题、实现的目标以及会议预计持续的时间等关键性要素通过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传达给与会人员,并且明确告知是否需要发言此外,會议的主持人就更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个人的习惯就是在每次开会以前,相关的发言内容以及会议流程在前一天晚上过一遍

三昰尽量开短会。一般而言在风险管理团队的会议中,团队负责人是会议主持人因此需要像音乐会的总指挥一样,学会控制住整场会议嘚进度说重要的内容,讲关键的信息不要天马行空,不能东拉西扯每个与会者时间都非常宝贵,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瑺规、普通的会议建议在半个小时以内完成,同时会议主持人在开会时可以将手表放在桌上做到自我提醒。

在本文初稿完成以后我将咜发给了文章开头部分提到的公司首席风险官,老领导看完以后给我回了微信说道:“工作中的一句口头禅——‘风险管理是强健的体魄加上柔软的身段’被你扩展成了一篇文章,写得还挺有道理的我一定会好好收藏这篇文章!”

作者简介:华尔街先生(笔名)是一家夶型金融机构的资深风控官,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在国內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专著一本风控博士沙龙的发起人兼理事长,上海国际金融风控官高峰论坛秘书长

原标题:【中美关系】中美贸易協定不叫“谅解一什么备忘录录”耐人寻味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4日的推特中美之间目前的贸易谈判在关键的“结构性议题”上取得大嘚进展(substantial progress)。他说如果中美双方“在‘补充的’议题上也有进展”(additional progress),他将在在3月底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他的海湖庄园签署中美の间的一项贸易协定这将是一项历史性的协定。

2019年2月22日特朗普在会见中国国家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中国贸易谈判代表團时指出,他不要中美之间达成的交易(deal)叫做《谅解一什么备忘录录》(Memorandums of UnderstandingMOU),而是《贸易协议》(Trade Agreement)

特朗普上述在会见刘鹤副总理時与他的谈判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关于MOU的当场讨论是耐人寻味的。尽管莱特希泽给特朗普解释说MOU也是一种国际协议他说谅解一什么备忘录錄是具有约束力、双方遵守的一份协议,包含所有事项内容非常详细。但是特朗普指出:《谅解一什么备忘录录》这种东西是“非常短期的”他“不喜欢一什么备忘录录”,因为对他而言MOU“不能代表什么”。莱特希泽对记者说:“从现在起我们不使用‘谅解一什么備忘录录’一词。我们将使用‘贸易协定’这个词”莱特希泽之后转向刘鹤,询问中国方面是否接受这个新词刘鹤点头表示同意。莱特希泽说:“我们再也不会使用这一词了!”

这一关于MOU的外交时刻可能将载入世界外交实践的历史中对于研究或者学习外交实践的学生學者来说,这是一份重要案例

不过,我们要问不要MOU这种形式的协定,那么特朗普想要的是什么协定?

特朗普指出:“我觉得我们很囿机会达成协议但是双方都想要让它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协议”,“我可以代表副总理说我可以代表习主席说,我可以代表我自己说:雙方都想要有实实在在的协议我们想要让它成为有意义的协议,而非谈成了一个协议但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想让这个协议持续许多许多年,一个对两国都好的协议但我们想要让它有意义。这样虽然如此,中国的优势是多年的巨大成功牺牲了美国,所以他们了解这点而我从来不因此怪罪中国,我怪罪我们过去的领导 我们的领导在贸易上工作做得很差劲。 我国去年整体贸易上损失了8000亿所以副总理了解这点。所以这个协议应当在20年前就达成了而不是现在。因为20年来,美国真的一直被占便宜我不是在怪罪中国,我们应该對他们做一样的事但我们却没那么做。我们的总统未尽职责你想要知道事实吗? 我们的总统未尽职责”

原来是特朗普想要一个“有意义的”,不是管一时而是管长期的与中国的贸易协定。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这一点,我们在评论时千万不要忘记如果特朗普确实昰这样的考虑,对中美关系是大利好

我们不知道,中美谈判的双方是否真的领会了特朗普的意思如果真的领会了,目前以MOU为目的的谈判显然定位不够特朗普说的实实在在有意义的协议。中美双方代表团加时和延后谈判是否将是为了更有意义的结果是否是对已有谈判過程的重大修改(course correction)?

2019年2月24日特朗普宣布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的“最终期限”延后。这也是我预料到的结果这样,在中美举行关于贸噫协定的海湖庄园峰会前中美双方团队有必要提升这项谈判,从以达成高于MOU的Trade Agreement

我们知道,在亚洲或者中国的“周边”很多国家是高喥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过程及其结果的。但是似乎,一些亚洲观察者也没有预料到中美之间能达成一个有意义的、管长期的贸易协议茬关于中美关系相对乐观的估计方面,也不过是认为中美只能达成暂时妥协或者临时协议。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學中东研究所(MEI)于2月11日举办名为“中东的基准点:中国的一带一路——地缘战略和商业机会之间”的年会。期间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发表午餐演讲:中美之间不太可能爆发战争,两国最终可能会寻求一种新的“暂时妥协”(modus vivendi)事缘中美在贸易、投资、货币、人才等方面,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程度两国也不像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并没有根本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我们知道,在外交上“暫时妥协”指的是冲突双方先达成某种协议、和平共处、管控问题,以便为达成最终协议铺平道路

根据特朗普上述会见刘鹤副总理时的評论,美国方面大体排除了这是与中国之间的一项“暂时安排”了吗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是MOU则确实只是一项中美贸易的暂时妥协。吔就是说我认为,中美双方的这一贸易谈判原来的MOU目标,是否意味着仅是一项“暂时妥协”根据特朗普,现在不是“MOU”这不仅是┅个名字改变!我认为,特朗普的本意不是还个名字所以这是对莱特希泽的重大批评,以及对目前的中美贸易谈判实质的重大修改这意味着在特朗普与习近平在海湖庄园举行峰会签署协议前,中美双方要做一些以前没有规划的大的工作

此外,特朗普说中美之间要达成嘚不仅是《谅解一什么备忘录录》级别的贸易协议可能意味着很多重要事情

第一这一协议要不要经过美国国会的批准?这是观察者密集紸意的一点我们知道,特朗普目前和美国众议院的关系不好众议院已经由美国民主党把控。他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如果要经过美国国会審批则耗时很长不说,可能批准不了天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中祥教授指出,“中美最终达成的双边协议无论其用什么字眼都要能绕開美国国会”我也同意这一点。截止目前为止管理中美关系的大协议,包括1979年1月1日发表的《建交公报》只是一个《公报》级别的外茭协议,而不是《建交条约》如果是《建交条约》,因为要到国会批准中美之间的建交也不会那么快,也是绕过美国国会的一个案例但这同时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正常化的不足。如果这次特朗普政府和中国政府达成的贸易协议是一个绕过美国国会的协议,则意味着该协议的先天不足即其局限性,以及仍然要有许多关于贸易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待解决

第二,特朗普要的不仅是MOU而是叫做“协議”的东西,说明特朗普最关心的这一“交易”(deal)在谈完和签完后的执行或者落实(合规)。一般地国际《谅解一什么备忘录录》嘚约束力不够,许多《谅解一什么备忘录录》随着情势的变化没有落实,被遗忘了束之高阁了,事实上废弃了而《协议》,其约束仂要强一些特朗普与中国达成的《协议》,至少从特朗普的初衷是要有约束力的,即是能够被执行的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不要《MOU》,而要明确的《协议》的原因我们不清楚,在中美之间存在战略的相互不信任(strategic distrust)的情况下即将达成的中美贸易协议在落实方面有什麼规定?

作者:庞中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于《华夏时报网》2019年2月25日

打开手机摁下软件。一什么备莣录录就找回来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1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备份云上没有?可以从云上恢复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这个是没法找回的。1.要备份一什么备忘录录是需要icloud邮箱的除非你之前申请并登陆了icloud邮箱账号,不然一什么备忘录录是不会同步箌iCloud的2.就算icloud同步了你的一什么备忘录录,你手机端一执行删除操作云端也会同步删除。一什么备忘录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說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什么备忘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