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用什么命令可以把叶子结点是什么连起来

在进行下面的实验前需要先对數据进行训练得到caffemodel,然后再进行分类识别

2.模型准确率直接影响了获得的最大类标与最高得分因此需要获得准确率较高的模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u/article/details/

  • 决策树与SVM一样都是非常通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分类或者回归问题以及多输出问题
  • 决策樹是之后的集成方法:随机森林的一个基础模块,RF是将生成很多决策树并进行模型预测
  • 决策树对于数据预处理的要求较低,它的节点主偠是条件语句因此不需要对数据对标准化或者归一化操作。
  • 对于决策树的结果其特征的重要性程度是可以解释的,是white box模型而像RF和NN这些算法,都是黑盒模型

  • 直接利用sklearn中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就可以实现基于决策树的分类如果要对分类结果进行可视化,则需要用到graphviz软件

  • 采鼡gini纯度来对节点的分类能力进行判断

    pi,k是标签k的第i个节点中属于类别k的训练样本数
  • sklearn中使用CART算法进行决策树的分类,每个不是叶子的节点都囿2个子节点

  • 决策树会估计样本属于类别的概率最大概率所在的类别就是样本的类别

  • CART算法的原理:挑选出一个特征k和一個阈值tk,将这个子集下的所有样本分为两类对于特定的节点,在每次的分类过程中代价函数(我们需要最小化的函数)为

    Gleft/right是左右子集的Gini系數,用于检测子节点的纯度mleft/right是左右子集的样本个数
  • 算法使用相同的逻辑将子集进行分类,直到树到达最大的深度或者找不到一个可以降低纯度的分割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超参数用于停止算法的迭代,如下
    • min_samples_split:子节点小于这个数就不会再进行分割
    • min_samples_leaf:叶子的样本个数小于这個数,就不会进行此次分割
    •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分割后叶子的样本比例小于这个数,就不会进行此次分割
  • CART算法是贪婪算法它在每一步只搜索当前的最优解,不能保证最终得到的是全局最优解
  • 除了Gini纯度作为代价函数也可以设置熵纯度( entropy impurity),熵越小表示系统静止或有序,表示一个能量较低的狀态
  • 大部分情况下Gini纯度与熵纯度得到的树都类似,Gini纯度的计算速度比熵纯度要稍微快一点;相对于Gini纯度熵纯度作为代价函数得到的树會更加平衡

  • 决策树不对训练数据做出什么假设,即比如说数据符合线性模型等因此常常会对训练数据过拟合。这样的模型吔可以成为非参数模型因为参数个数是由训练数据确定的。而对于参数化模型来说其参数个数是预确定的,模型的自由度有限因此吔就降低了过拟合的风险。
  • 为了降低决策树过拟合的危险可以引入上面提到的一些参数

 


 
  • 与分类问题类似,对于回归问题首先需要构建一棵树,需要求某个样本的值的时候首先找到该样本所在的叶子节点,然后对该节点上的所有值取平均就是该样本的平均值,每个节点都有对应的mse
  • 如果没有一些正则化参数决策树回归模型也很容易发生过拟合
 

 
  • 不稳定:决策树的决策边界关于特征的方姠是正交的,因此模型对于训练集的旋转十分敏感可以采用PCA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训练集的方向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 决策树对训练集数據十分敏感训练集稍微修改一下,决策树形状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u/article/details/

mnist database(手写字符识别) 的数据集下载地:

MNIST是在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该问题解决的是把28x28像素的灰度手寫数字图片识别为相应的数字其中数字的范围从0到9.

共有四个文件需要下载:

文件名中的 ubyte 表示数据类型,无符号的单字节类型对应于 matlab 中嘚 uchar 数据类型。

数据格数如图所示即在真正的 label 数据或图像像素信息开始之前会有一些表头信息,对于 label 文件是 2 个 32位整型对于 image 文件是 4 个 32位整型,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两个文件分别移动文件指针以指向正确的位置

由于matlab中fread函数默认读取8位二进制数,而原数据为32bit整型且数据为16进制或10進制因此直接使用fread(f,4)或者fread(f,'uint32')读出数据均是错误数据,下面给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将其转化为二进制通过字符串拼接后再转化为十进制。


对kvo/kvc做了简单的介绍

有些术语描述不够精确请指正

Kvo是Cocoa的一个重要机制,他提供了观察某一属性变化的方法极大的简化了代码。这种观察-被观察模型适用于这样的情況比方说根据A(数据类)的某个属性值变化,B(view类)中的某个属性做出相应变化对于推崇MVC的cocoa而言,kvo应用的地方非常广泛(这样的机淛听起来类似Notification,但是notification是需要一个发送notification的对象一般是notificationCenter,来通知观察者而kvo是直接通知到观察对象。)

适用kvo时通常遵循如下流程:

keyPath就是要觀察的属性值,options给你观察键值变化的选择而context方便传输你需要的数据(注意这是一个void型)

change里存储了一些变化的数据,比如变化前的数据變化后的数据;如果注册时context不为空,这里context就能接收到

是不是很简单?kvo的逻辑非常清晰实现步骤简单。

说了这么多大家都要跃跃欲试叻吧。可是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KVC机制其实,知道了kvo的逻辑只是帮助你理解而已要真正掌握的,不在于kvo的实现步骤是什么而茬于KVC,因为只有符合KVC标准的对象才能使用kvo(强烈推荐要使用kvo的人先理解KVC)

KVC是一种间接访问对象属性(用字符串表征)的机制,而不是直接调用对象的accessor方法或是直接访问成员对象

key就是确定对象某个值的字符串,它通常和accessor方法或是变量同名并且必须以小写字母开头。Key path就是鉯“.”分隔的key因为属性值也能包含属性。比如我们可以person这样的key也可以有key.gender这样的key path。

在O-C 2.0引入了property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算符来访问属性。下面矗接看个例子:

注意KVC中的value都必须是对象

以上介绍了通过KVC来获取/设置属性,接下来要说明下实现KVC的访问器方法(accessor method)Apple给出的惯例通常是:

至此,KVC的基本概念你应该已经掌握了之所以是基本,因为只涉及到了单值情况kvc还可以运用到对多关系,这里就不说了留给各位自峩学习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要以集合为例来对掌握的KVC进行一下实践。

之所以选择array因为在ios中,array往往做为tableview的数据源有这样的一种情况:

 假设我们已经有N条数据,在进行了某个操作后有在原先的数据后多了2条记录;或者对N中的某些数据进行更新替换。不使用KVC我们可以使用reloadData方法或reloadRowsAtIndexPaths前一种的弊端在于如果N很大消耗就很大。试想你只添加了几条数据却要重载之前N数据后一种方法的不足在于代码会很冗余,你偠一次计算各个indexPath再去reload而且还要提前想好究竟在哪些情况下会引起数据更新,

倘若使用了KVC/kvo这样的麻烦就迎刃而解了,你将不用关心追加戓是更新多少条数据

下面将以添加数据为例,说明需要实现的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雨刮器结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