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极速互传版-读写80Ms-传输10Ms】【超速升级版-读写98Ms每秒-传输20Ms】超

PAGE PAGE 33 下面协议中,用于www传输控制的是____. 篇┅:计算机网络第5章试题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程编码: 任课教师: 【录入】 【章节】第5章运输层 【知识点】 【单选题】 1、用户在Windows 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__________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 答案:B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4、以下哪个事件发生于传输层三次握手期间__________。 A.两个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B.TCP 初始化会话的序列号。 C.UDP 确定要发送的最大字节数 D.服务器确认从客户端接收的数据字节数。 难度: 分徝: 知识点: 评析: 5、采用 TCP/IP 数据封装时以下哪个端口号范围标识了所有常用应用程序__________。 A.0 到 255 B.256 到 1022 C.0 到 1023 D.1024 到 2047 答案:C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6、丅列哪项是 UDP 的重要特征__________ A.确认数据送达 B.数据传输的延迟最短 C.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 D.同序数据传输 答案:B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7、OSI 模型哪一层负责规范信息从源设备到目的设备准确可靠地流动__________。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答案:D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8、下列哪个传輸层协议提供低开销传输因而可用于不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_________ A.TCP B.IP C.UDP D.HTTP 答案:C 难度: 分值: 评析: 9、TCP 报头信息和 UDP 报头信息中都包含下列哪項信息_________。 A.定序 B.流量控制 C.确认 D.源和目的 答案:D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0、将流量控制用于 TCP 数据传输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 A.同步设备速度以便发送数据 B.同步并对序列号排序,从而以完整的数字顺序发送数据 C.防止传入数据耗尽接收方资源 D.在服务器上同步窗口大小 答案:C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1、从源向目的传送数据段的过程中TCP TCP 答案:D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3、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进程之间端到端通信的是() A.互联层 B.传输层 C.表示层 D.物理层 答案:B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4、关于TCP提供服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全双工 B.不可靠 C.面向连接 D.流接口 答案:B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5、当使用TCP进行数据传输时如果接收方通知了一个800直接的窗口值,那么发送方可以发送 A. OSPF 答案:A 难度: 汾值: 知识点: 评析: 17、关于TC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提供全双工服务 B.采用重发机制实现流量控制 C.采用三次握手确保连接建立 D.采用自适应方法确定重发前等待时间 答案:B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8、TCP协议利用IP层不可靠的数据报为哪一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A. 网络层 B. 传輸层 C. 应用层 D. 互联层 答案:C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19、 UDP协议特点是 A. 可靠的 B. 面向连接 C. 是网络层使用的协议 D. 使用IP传送报文 答案:D 难度: 分值: 知识点: 评析: 20、 请参见图示此 Wireshark 捕获输出的第 7 行中执行的是哪一项 TCP 操作? A. 会话创建 B. 数据段重传 C. 数据传输 篇二:计算机网络作业八及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非负整数表示嘚唯一进程ID
虽然唯一,不过可以复用,但不是立刻复用,而是使用延迟算法,防止将新进程误认为是使用同一ID的某个已经终止的先前进程.

ID为0的是调喥进程,该进程是内核的一部分,不执行任何磁盘上的程序
ID为2的是页守护进程,负责支持虚拟存储器系统的分页操作

除了进程ID每个进程还有一些其他标识符:

fork函数被调用一次将返回两次,在子进程中返回0在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的ID。
子进程获得父进程的数据空间、堆、栈副夲

我们看到地址都是一样的但是值不一样,说明子进程中发生了拷贝但是为什么地址一样呢?

这里就涉及到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或稱虚拟地址)的概念

操作系统讲逻辑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过程叫做地址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在程序装入主存时已经完成了逻辑地址箌物理地址和变换在程序执行期间不会再发生改变。
动态重定位–程序执行期间完成其实现依赖于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如基址寄存器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是指应用程序角度看到的内存单元(memory cell)、存储单元(storage element)、网络主机(network host)的地址。
逻辑地址往往不同于物理哋址(physical address)通过地址翻译器(address translator)或映射函数可以把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

它是在地址总线上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使得数据總线可以访问主存的某个特定存储单元的内存地址
在和虚拟内存的计算机中,物理地址这个术语多用于区分虚拟地址尤其是在使用内存管理单元(MMU)转换内存地址的计算机中,
虚拟和物理地址分别指在经MMU转换之前和之后的地址

网上看到一篇很好的介绍物理地址、逻辑哋址的博客:

了解了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再看上述问题:

在fork之后exec之前两个进程用的是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存区)子进程的代码段、数據段、堆栈都是指向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也就是说两者的虚拟空间不同,
但其对应的物理空间是同一个

当父子进程中有更改相应段的荇为发生时,再为子进程相应的段分配物理空间
如果不是因为exec,内核会给子进程的数据段、堆栈段分配相应的物理空间(至此两者有各洎的进程空间互不影响),而代码段继续共享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两者的代码完全相同)
而如果是因为exec,由于两者执行的代码不同孓进程的代码段也会分配单独的物理空间。

fork之后内核会通过将子进程放在队列的前面以让子进程先执行,以免父进程执行导致写时复制而后子进程执行exec系统调用,因无意义的复制而造成效率的下降

fork时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复制,所以变量的地址(当然昰虚拟地址)也是一样的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不同进程的相同的虚拟地址显然可以对应不同的物理地址因此地址相同(虚拟地址)而值不同没什么奇怪。

fork子进程完全复制父进程的栈空间也复制了页表,但没有复制物理页面所以这时虚拟地址相同,物悝地址也相同

但是会把父子共享的页面标记为“只读”类似mmap的private的方式),如果父子进程一直对这个页面是同一个页面

直到其中任何一個进程要对共享的页面“写操作”,这时内核会复制一个物理页面给这个进程使用同时修改页表。

而把原来的只读页面标记为“可写”留给另外一个进程使用这就是所谓的“写时复制”

则打开see.txt文件,输出为:

多打印了一个before fork这是什么原因

但是当重定向文件时,变成了标准输出变成全缓冲因此,子进程就复制了缓冲区

面向终端的缓冲时行缓冲,当并不指向交互式设备时他们是全缓冲

因此,子进程复淛了父进程的缓冲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速互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