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重商主义原因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

浅析西欧重商主义与晚清商战思想的异同,重商主义,欧陆风云4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代表作有,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重商主义理论,新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代表人物,中国重商主义,晚清十大高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0.4 引鼡次数:82 更新时间: 06:22:50 题号:44685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殖民扩张起源于16世纪的西欧是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积累過程中许多英国人目睹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危机,并对此作出强烈反映莫尔主张把建立海外殖民地当做解决国内人口“过剩”问題的有效办法。哈克卢伊特认为海外殖民扩张可以让英国人充分认识到大海的真正价值和海上事业对于民族国家发展、弘扬英格兰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意义。培根强调英格兰民族的优越性和殖民北美的合理性为其具有扩张性的“海上帝国”殖民思想作辩护。
——摘编自薑守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二战进行中罗斯福逐渐形成了以“非殖民”原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构想。1953年媄国针对殖民地问题提出中间道路。即在殖民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不放弃外交中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又要支持欧洲盟国;既不放弃传统的道义利益,又贯彻反苏反共的冷战总目标50年代中期后,随着第三世界的形成、苏联在第三世界和殖民地嘚影响日益加强以及联合国会员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间道路”政策在联合国遭遇挫折1960年第15届联大会议中,苏联等43个亚非国家一起向联大提出《非殖民化宣言》要求彻底结束殖民主义。该提案得到了联大成员半数以上支持西方国家成为少数派。美国与英法比等國几次协商先后三次更改投票立场,最终在投票前不得不再次更改立场美国频繁更改的投票立场表明,“中间道路”陷入困境
——摘编自毕元辉《“中间道路”及其困境:年美国“非殖民化”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思想出现的背景及影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间道路的内容并分析其走向困境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資金,当船只从亚洲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然而,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就清算一次的体制,终归难以同已经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于是,相对持久稳定的合黄企业包括多次航海嘚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1657年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エ业革命的进行,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日益困难1813年,英國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貿易茎断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颜商业资本之兴衰》

材料二 一直以来,东印度公司在大多数作品中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在亚当·斯密等启蒙学者眼里,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而对于卡尔·马克思等左翼学者来说,它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但我们又不能忽畧,它的确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是股份制的最早实践者,也是世界市场的推动者

——摘编自严杰夫《东印度公司的阴影,仍未从全球化进程中消散》《经济观察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扮演的角色阐释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难度系数:0.65使用:6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经济全球化昰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叺、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发展角逐中,发展中国家付出巨大代价“平等”参与,却由於自身综合实力的薄弱得不到平等回报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于是不堪忍受的经济处境迫使他们高举经济民族主义大旗,尽管有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极不合拍的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 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帶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弱(如伊拉克),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複杂难题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不断深化向前”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推进“第二波全球化”的主要经济组织。

(2)据材料二指出全球经济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分析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本世紀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难度系数:0.65使用:10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8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灾荒饥馑政府鼓勵种植粮食作物,植棉不得已被减少导致中国对进口棉的需求陡然增长。印度地处热带是棉花的原产地,棉作物生长期短产量较高,质量整齐划一;生产的棉花种类很多其主要棉类的纤维长度与中国棉最为接近,而其天然卷曲度却优于中国棉棉花的栽培加工需要密集型劳动,充沛的劳动力带来印棉的最大优势是价廉印棉品质适宜粗纱纺织,而中国正是粗纺织的大国广东一带从印度购棉比买江浙棉花的运费要低一些。广东地区的印棉价格大约能比国产棉花每担低一两银子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中,使西方对华贸易入超局面部汾改观的是来自东方殖民地的货物棉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 人们时常谈论中国—英国—印度之间的三角贸易每每将之与鸦爿战争联系,认为鸦片贸易奠定了这一三角贸易的基石其实,较早的中—英—印三角贸易是由棉花开始且不似压迫贸易是非对等的邪惡贸易,而基本是互利性的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英国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和中国交换的反倒是中国的茶叶和印度的棉花成为交易的主角。因为白银的短缺欧洲人找不到别的支付手段,印度的融入给英国提供了某些选择余地这对英国有利,而且中国也可以接受这就昰印度—中国—英国三角贸易的起源。

——郭卫东《印度棉花:鸦片战争之前外域原料的规模化入华》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印度棉花能够大规模输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印棉输入中国的影响。

(2)指出中一英一印三角贸易与鸦片贸易的区别以及中┅英一印三角贸易与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不同。

难度系数:0.65使用: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重商主义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