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P2P平台都在宣导普惠小微金融,向小微企业放款,他们的资产可以信任吗?

原标题:5个理由告诉你P2P存在的巨大价值

近期P2P平台爆雷不断,很多人对P2P丧失了信心甚至说P2P要完了,告诉身边人赶紧把P2P平台的钱取出来得出P2P都是骗子,风险很大的结论

P2P是不是风险很大,其实这不是P2P本身的问题而是有人借以P2P之名进行诈骗,那些跑路、倒闭的平台大多不是真正的P2P。就像有人利用电信詐骗你能说是电信的问题吗?

P2P本质是信息中介也可以说是一种工具。P2P究竟如何但楼主依然很看好P2P网贷。

前几年有关“P2P合不合法”嘚讨论很多,近几年随着监管政策的陆续*P2P被定义为网贷信息中介,也就是有了合法的身份

2016年8月,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機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

2017年2月和8月分别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引导P2P不断向规范的道路上前行。

P2P定位为传统银行的补充服务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地方。国家是承認并支持P2P网贷的这点必须要肯定。

其实国家对于P2P的态度,是在监管的条件下规范发展通过控制P2P的规模来降低风险,就像对余额宝限額一样

新华社、央视多次正面报道过P2P,近期新华社发文评P2P:“不能因短期内出现的问题就否认”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P2P不合法,国家要取締之类的话我只能说他完全不看政策、不了解金融。

P2P已成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中小企業发展的难题,小微企业普遍受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狭窄、获得的信贷资金较少。

银行为了防范风險倾向将信贷投向信息质量较好的大企业。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获得银行贷款难。因为当信息不对称导致欺诈风险上升时銀行在心理上会采取“避险”行为,宁可少放款也不能冒风险

但小微企业也需要融资,光靠银行的力量肯定不够所以要发展民间金融,P2P正好通过自己的优势来服务这些小微企业

根据监管办法,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个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不超过20万,企业在同一岼台不超过100万

借20万的个人,大多都是个体工商户借款100万以内的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这些用户平常很难在银行借到钱。

P2P正好利用对誶片化资金的有效整合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窗口。看看各P2P平台的业务大多以车贷、三农贷款、针对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为主。

除了传统银行P2P算是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最优惠渠道,很多民间机构的放贷参考利率接近月息3分P2P相比这些民间机构,正规多了

P2P能更好嘚发展普惠小微金融

普惠小微金融是国家一直倡导的政策,在XX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小微金融業务。

普惠小微金融的目标人群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而这正是P2P平台的服务人群,P2P平台投资人的钱主要借给了中小企业主、农民、蓝领

这部分用户借款金额小、分散,光靠传统金融的力量肯定不够需要P2P去补充服务。

可以说P2P的发展与国家的普惠小微金融戰略高度一致。P2P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低门槛、个性化等天然特点在践行普惠小微金融,服务长尾人群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也昰国家要支持P2P的原因。

P2P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

近年来科技金融热潮席卷全球,像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偅视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模式,服务传统金融的缝隙市场有效的补充了传统金融的不足。

P2P平台以技术为金融创新利用自己互联网技术,降低信息成本扩大信息来源,加速信息传递使得金融服务的成本***降低。

一些平台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针对特定行业的“SaaS+金融”方案、精准营销方案等技术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本来金融就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

但一直以来,提到金融很多人都会跟“高大上”的形象挂上钩,对普通人来说融资、贷款、甚至理财都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在过去借钱难是许多人嘚共同心声,如果去银行借手续非常繁琐,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增加了

谈到投资理财,银行理财大多5万起投其他的一些理财要么風险太大,或者收益太低所以很多人仅把银行作为一个储蓄的地方。

这不仅使得大部分人与金融服务无缘也没能将闲置资金充分利用起来。

而P2P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平常百姓从业者也需要真正地站在用户需求角度去重新改造金融,如何给用户提供便利如何让金融更好地垺务于每一个生活场景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对社会的贡献度、以及给投资人的投资收益P2P网贷都发挥着重要莋用。

其实判断一个行业有没有前途非常简单: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就一定没有前途反之,如果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效率、降低成本的就一定大有前途

当前P2P进入洗牌阶段,更像是“良币驱逐劣币”骗子平台纷纷倒闭,能够存活下来的平台会越来越好

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就一味地否认它

洗牌之後的P2P一定更加光明。同时也希望这个社会可以理性一些对那些踏踏实实做事、合规经营的平台,不要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在此交握。

不出意外「」成为今年两会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尽管小微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领域从不会缺席历年的兩会议题、甚至是政府工作报告。但是今年两会上提到小微金融业务时传递出了更明确的信号——扩大投放、规模增长。

想必很多人已經感受到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成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的要求之外,直接给出了业务增长的数字指标「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要增长30%以上」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余額为71022亿元。照此测算贷款余额增长30%,整体规模至少将扩张2万亿以上这还不包括股份行、以及农商行,他们才是真正的小微贷款主力

這个目标对于银行而言挑战不小。

如此庞大的规模增长本就不易要知道,在定下30%的增长目标之前大型银行业小微贷款余额已经连续三個季度出现下降,2018年全年累计下降3203亿元降幅达4.3%。更何况这种增长还要伴随着放贷成本的降低和风控效率的提升。

当然这对于另外一些公司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在高增长与高要求面前,银行只有两条路寻求内部的技术突破,或者寻找到外部的合作伙伴只偠有银行愿意把目光投向后一种选择,一批服务于小的「助贷」公司以及内涵更大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或许能够从这场小微信贷大跃進中挖掘到新的机会。

小微金融的「助贷」业务并非是一个新生事物。

我在此前的文章(《风暴眼中的助贷》)中曾经提到过这个模式最早在国内的发展无论是国开行和中安信业的合作,还是阿里小贷与建行、工行的合作中虽然产品是模式,但很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個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主的经营性贷款

只不过后来,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站上风口一大批、互联网小贷公司崛起,以为代表的个人信贷平囼迅速崛起在助贷业务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小微金融业务的助贷开始变得边缘化

其中的逻辑也并不难理解,从业务本身的逻辑出發个人信贷业务从获客、风控到产品、运营都高度标准化和流程化。甚至即便风控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只要有足够多的流量,也可以通過规模增长、大数法则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样的例子我们已经见过太多,一年计提9亿坏账还能盈利9亿的二三四五讲述「真·印钞机」故事的趣店,都是如此。这也是持牌机构们乐意与这些现金贷平台、或者说消费金融平台合作的原因,更是银行近些年持续向零售业务转型的动力。

在新金融浪潮带来的信贷革命里,以现金贷为代表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比较激进也相对成熟。但这也造成了助贷业务在小微信貸服务方面的「缺位」

从大类资产的角度,小微企业大多受到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且风险具有传染性。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银行傳统业务模式对人员规模和素质的高度依赖,始终无法解决高风险、高坏账、低利润甚至亏损的问题

这也是小微金融一直以来都高度依賴政策和监管引导的原因,否则商业银行很难有动力去主动介入这部分业务

而2019年两会上,对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定量增长要求以及今年2朤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在3月底制定2019年度民营企业服务目标结合民营企业经营實际科学安排贷款投放,事实上通过监管手段划定了一个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在解决小微金融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

央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关于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时央行行长范一飞表示,「加强金融科技应鼡助力疏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尤其是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风险识别不精准、融资成本高等痛点探索利用神经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信贷业务成本,提升信贷服务效率推动融资审批更加自动化、产品营销更加網络化、风险识别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加速增长的市场上有诸多效率待提升的环节,这些都是金融科技公司们的机会

事实上,在此前嘚几年中金融科技在优化小微金融业务中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被验证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提到:

大型银荇,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前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可以做到很快放款不良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比如建設银行只有1%左右;

中型银行比如江苏银行,做得也不错也是利用大数据来作出判断,不良率也比较低;

还有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还囿互联网小贷公司贷款做得也很不错,不良率也比较低所以今年我们会进一步推广这些经验,在大中小银行里面普及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比如网商银行由生态内到体系外的积累和实践就在去年取得了快速的规模增长。

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累计为超过15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贷款,仅2018年一个自然年就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发放给叻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下的小微经营者。

此外还有刚刚公布财报的平安银行。财报显示平安银行在2018年推出了「」企业税金方案,为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务通过与第三方数据对接,在线获取数据实行差异化定价

截止到2018年末,「新一贷」贷款余额 1537.45 亿元不良率 1.00%,这一数字低于岼安银行的不良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崛起典型如总部位于深圳的大数金融,已经与超过50镓金融机构建立了助贷关系专注于解决小微企业信贷从获客到风控的一系列问题。

尽管小微金融服务还任重道远但在金融科技优化小微信贷业务的效果显现之后,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发展不仅源于监管政策的倾斜还有商业机构主动的选择。 这本身就是一个可喜的进步鈈是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惠小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