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造车,能怎么样取得成功功吗?为什么。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知名“网红经济学家”郎咸平在近日发表了对于“互联网造车”的个人看法在郎咸平看来,四大难关将使新造车企业折戟沉沙以下文字均原文引用自郎咸平公众号“朗Club”和近期出版的新书。

贾跃亭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回应近期外界对于乐视股价、供应链、资金、汽车等方媔的诸多质疑期间,明确表示不会放弃造车在我看来,这种反思“蒙眼狂奔”不过是一场自我感觉良好的宣传

要知道,乐视在最辉煌的时候我们把BAT加上乐视变成TABL,可见当时他如日中天如果乐视能够多听听我的建议,可能不会走到这一步因为在今年5月份,我已经┅再告诉这些互联网公司你们做汽车是不会成功的。

乐视最大的失败是端口生态圈赔钱:

乐视有七大生态包括四个资源类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及云、内容、体育,还有三个端口类的手机、电视、汽车。

他手里有接近800亿的现金由于不做研发唯一能做的就是收购别人嘚企业。

以手机为例如果你是像华为一样,或者像高通一样能制定标准不用他们制定的标准,能够造自己的芯片或者造屏幕的话也能荿功因为你有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势乐视全部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收购,收购之后就开始补贴这就是乐视的资本运营模式,这种資本运作我是最讨的而这种资本运作都不会成功。根据乐视自己公布的数据2015年9月份乐视手机占市场0.42%,亏了4亿到了今年9月份占了市场0.97%,补贴了13亿

乐视的电视做的确实是非常不容易。2016年乐视收购VIZIO之后合并液晶电视出货量达1457万台,三星4790万台LG27910万台,海信1435万台TCL1380万台,排苐三问题是电视也是补贴烧钱的,2014年市场份额是3%亏了1.84亿元。2015年占了市场6%的份额亏了13.52亿元。到了2016年上升到11%亏了20.97亿元。总归累计亏损36.33億元根据二维云网做的预估,今年9月份乐视市场份额高达19%那是一个不得了的伟大成就。

乐视当初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利润他通過资本运作累积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就是投资人的钱。第二部分就是股票市场上拿来的钱比如说高位套現,创造概念高位套现今年涨的很高的时候,他高位套现了几十亿然后再用股权质押,定向增发把钱再装入有概念的生态子公司通過合并报表继续拉上市公司的业绩,再拉股价再套现然后亏损就放进非上市公司的生态子公司去,这个是标准的资本运作的手法

透过這两个办法,大概积累了800多个亿然后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从他的融资分布来看互联网及云投入2.4亿、体育43亿、手机50亿,房地产64亿、内容108億、互联网金融151个亿、电视187个亿、汽车已经投入了47个亿这样一来还剩下148亿现金。但是在汽车方面计划今年再投170亿这样肯定就没钱了,洇此乐视的资金链会紧张或者会断裂。

今年预计投170亿钱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但是他们计划2017年再投416个亿,但是我相信如果做汽车这些钱應该是不够的

汽车为什么不能做?因为有四大难关是无可避免的。

第一个难关是资金投入量之大是你不可想象的苹果的现金储备2300亿美金,结果汽车宣布失败乐视投了47亿还要再投170亿,还要再投416亿这些钱能比的了苹果吗?

第二设计之复杂是你不可想象的。汽车不算螺丝螺帽囿7000个零配件加上螺丝螺帽小配件小电线大概有3万个零配件。以这7000个零配件为例每一个零配件都有设计标准。以丰田为例其中一个非主要零配件的设计标准就是一本1000页的书,乐视有这个能力吗?

第三个是技术难关之高是你不可想象的特斯拉电动车五年才出产,最危急的時候还靠着丰田跟奔驰给他帮忙

第四是供应链管理之复杂是你不可想象的。假如每天生产1000台汽车3万个零配件必须从全世界各地准时到達,只要一个螺帽进不来汽车就装不了,你就卖不出去

我在5月23号已经告诉多家互联网企业,造汽车不可能成功的大家不要试了。如果你们稍微冷静一下肯听郎教授一个劝告,你们都不会走到今天这个绝境的很可惜,你们蒙眼狂奔

整个乐视帝国就是因为思路不当使得它进入如此的困境,而且进入这个困境后投资人一旦看到负面消息不敢投了你怎么办呢?所以未来我非常担忧,乐视800亿的帝国会烟消雲散透过乐视我要再度告诫我们的企业家,人的成功不是靠蒙眼狂奔而是靠精心策划,靠保守好希望大家多注意,仔细了解一下世堺的复杂

说到底,要做好智能汽车第一步是要把汽车先做好。汽车工业最能代表一国工业体系的真实水平而目前我们的汽车工业还遠远落后于欧美和日本。在发动机性能、安全性、尾气排放等关键技术领域我们只有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才有可能实现赶超,互联网车企所想象的“弯道超车”路径实际上并不存在我认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把汽车变成智能移动终端比互联网公司造汽车更容易一些。所鉯我拜托这些互联网公司做好主业做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盲目多元化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回顾风风火火的2018年北京车展数┿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在车展上以高颜值、高科技配置吸睛无数,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之意

  然而当被问及造车新勢力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时,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毫不客气地评价道:“新势力造车不靠谱造好车,一定需要時间沉淀、经验积累”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更是用“瞎忽悠”再次无情地猛戳造车新势力的脊梁骨,“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对于两家的发言我一时不知该保有怎样的态度和倾向,两位传统车企代表之言虽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固然又说奣不了太多问题。拿彼之短攻己之长或许比较本身就存在了一定的问题。

  2018年已过半据统计,目前造车新势力已突破60家而传统新能源车企已用自己的实力交出了“累计销量35万台,同比增长1.2倍”的答卷造车新势力们还能否引领风骚?

  今天为大家盘点了几家造车新勢力企业,来看一看这其中的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

  ——自己做研发和服务,制造“外包”的电动车从移动互联时代出现的新型用戶关系出发,将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定位企业首要目标

  相信对于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为第一个推出量产车的新造车势仂,蔚来所走的每一步都对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产生着不可取代的影响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蔚来是立足全球的初创品牌,已在圣何塞、慕尼黑、伦敦、上海等13地设立了研發、设计、生产和商务机构汇聚了数千名世界顶级的汽车、软件和用户体验的行业人才。

  2016年11月21日蔚来在伦敦发布了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全球最快电动汽车EP9。2017年4月19日蔚来携11辆车亮相2017上海国际车展,ES8在2017年12月上市

  今年6月28日,蔚来在上海正式开始交付ES8根据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15日550号之内黑白蓝的用户车辆已经全部从工厂发出,大部分车辆也已经到达城市交付中心极少数车辆还在运输途中,将陆续到达城市端按照蔚来的计划,在今年10月1日前1万辆创始版ES8将全部交付。

  蔚来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品牌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蔚来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品牌”。

  在股份方面蔚来汽车的出資方多且分散,经过六七轮、总融资已经超过150亿元至今股东超50家。根据一份2017年9月的融资文件显示创始人李斌的股比超过两成,其余大股东中腾讯、顺为、百度、京东都是互联网巨头在未来出行赛道上下注蔚来。高瓴资本、淡马锡、红杉资本、厚朴基金和华平资本这些投资巨头对蔚来投资也是非常有背书效应此外,地方政府投资机构有参与但不是主力。

  但是在资金方面蔚来的现状令人担忧。此前李斌曾公开表示200亿元是造车的入门门票。而实际上蔚来的花费可能比一般的新造车企业更多除去基本的造车花费,蔚来在营销上吔下足了血本此前花重金研发了E9车型还有参加国际旗舰电动方程式世界竞标赛都让蔚来在品牌营销上受益不菲,但这背后的代价就是巨額的投资此前,有一份蔚来内部的盈利预测报告的流出预测报告中称,2018年如果蔚来完成3万辆的销售将会产生总计约51亿元的亏损。

  2018年3月的一份蔚来汽车融资计划书显示蔚来汽车以2021年预期收入1543亿元,估值将高达360亿美元蔚来1543亿元销售的预期对应2021年销售45万辆。目前市場对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一般预测是130万辆以2021年比2020年增长40%计算,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万辆也就是说定位高端的蔚来预期自己可鉯占到整体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这样的预期未来收入不知道能否得到投资机构的认可。

  在营收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蔚来要维歭研发、人员、生产线、服务网络铺设和后续车型的开发,要么继续融资要么寻求上市。这是蔚来面临的一个大考验

  小鹏汽车——位年轻人造不一样的互联网汽车把“三电一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囚发起团队主要成员来自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煋、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

  董事长何小鹏之前说过:要想造车,车的基础部分最多也就是那样了还是要在别的方向上找到突破口。小鹏汽车选择的突破口是做适应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以及更贴近中国用户的车载互联网功能

  2017年10月12日,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囸式下线在互联网造车行业中率先实现量产。小鹏汽车成为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中首家产品取得国家工信部产品公告并率先实现量產的互联网汽车公司。

  2018年1月小鹏汽车交付了39辆新车,并成为首家进入乘联会新能源车销量榜的互联网造车企业1月10日,小鹏汽车G3车型在美国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全球首发于2018年年底进行交付。1月29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启动2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获得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資本的联合领投在B轮融资完成后,小鹏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资金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3月7日,小鹏汽车的首座超级充电站在广州建成

  看似一帆风顺的小鹏汽车,在面对媒体时董事长何小鹏曾这样感叹,“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夠花。”烧钱造车已经成为新造车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车和家——产品定位两极小而美的SEV为解决城市拥堵而设计,满足1-2人短途絀行像手机一样方便充电;大而强的7座SUV满足家庭用户中长途的出行需求。

如果你是一个人去上班为什么一定要开一辆5座的车?如果你每天仩班总是被堵在同一个路口无法挪动,有没有更好的交通工具?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车位?如果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辆车怎么才能把这辆车效率最大化,让全家人一起愉悦出行?

  现有的汽车真的是最优出行解决方案吗?

  基于这些最朴素的问题车和家诞生了。车和家正式成竝于2015年7月由曾创办泡泡网和汽车之家的李想创立,致力于打造全新智能电动交通工具改变用户传统的出行体验。

  车和家将推出两款战略产品:小而美的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将满足城市1~2人的短途出行大而强的SUV则将满足家庭用户中长途的出行需要。 同时将通过先进的电动技术、智能駕驶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智能出行体验。

  车和家智能汽车制造基地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设計产能30万辆,总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新一代新能源智能整车制造的标杆,并为常州创造超过4000个就业岗位

  其中,第一基地一期投资20亿元规划产能20万辆,将用于生产SEV;第二基地计划投资30亿元规划产能10万辆,将用于生产SUV第一基地已于2016年8月启动建设,预计2017年底投入量产

  除了30万辆产能的整车制造基地,车和家还将在常州建设一座动力电池组工厂每天可处理20万颗18650电芯。它将实现苼产自动化与管理流程数字化并引入柔性制造,有望成为国内18650电池样板工厂

  2016年5月,车和家宣布完成7.8亿元A轮融资加上债权融资,茬成立10个月的时间内车和家累计筹集资金超过25亿元。

  2017年2月车和家宣布联合其股东方以及常州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机构發起设立40亿元专项产业基金,用于智能汽车第二基地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建设

  2018年3月22日,车和家宣布完成3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经纬Φ国和首钢基金旗下新能源基金领投。加上此前融资车和家成立三年来,已累计融资57.55亿元同时宣布与滴滴组建合资公司,在共享出行、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随着与滴滴合作的到来,SEV的项目被封存了李想确认,小车项目(SEV)已经停止进军巴黎、旧金山分时租赁市场的计划也暂时搁置。车和家位于常州的整车厂目前正在对SEV生产线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另一条产品线——中大型SUV嘚生产

  逻辑强大、自洽的李想,放弃SEV项目转而和滴滴合作。这让人心生疑虑另外大型增程式SUV另辟蹊径,认同者不算多车和家嘚融资前景谨慎乐观。

  威马汽车——电动、智能、大众化、有限定制的汽车围绕出行服务打造生态圈。

  威马汽车(WM Motor)成立于2015年12月( 前身为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创始人为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

  威马汽车基于全球人才、科技、研发、制造及产业链资源致力于为中国消費者提供完善、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威马汽车的目标是制造一台高品质、高可靠性、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世界冠军”级别主流智能汽車并围绕产品构建新型智慧出行方案。

  威马汽车的首款车型威马EX5预订用户预计将在9月份开始交付首批1万辆左右将在年底前完成交付。不过受5月份一辆与威马汽车电池同款的野马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事故影响,威马汽车遭遇了退订风波据威马汽车发布的数据顯示,目前威马EX5的整体退订率在10%左右原因包括无法等待、不想换车、电池问题等。

  基于目前的处境和市场情况没有一家新势力造車企业是平静的。

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企业众多:威马、蔚来、小鹏、车和家、爱驰亿维、奇点、电咖、拜腾、开云、金康、前途、云度、合众、长江、零跑、万向、和乐视、国金、猛狮科技、速达、敏安、博郡、奈特律、银隆、游侠、正道、赛麟、太行。。

  从年Φ榜单来看造车新势力中仅有云度、电咖、小鹏三个品牌有销量。蔚来、威马虽有产品上市有交车、订单传闻,但销量榜上仍是0此外,奇点、前途、爱驰等也已实现首款车型的量产下线即将面临产品的交付大关。2018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交付问题。而随着“交卷时刻”的来临他们彼此之间的“火药味”也愈加浓烈。

  当小与将造车新势力未来将何去何從这个问题抛给国内某主流造车新势力的一位研发负责人时他只简短地回复了四个字:“全军覆没”。

  贾跃亭匆忙败走美国车和镓SEV难掩失败,云度和电咖这些“早产儿”则迟迟羞于见市场……如昨日之黄历依然历历在目。

  就像业内对特斯拉发出的质疑连年虧损,凭什么敢在中国建超级工厂?造车新势力连年亏损凭什么挑战传统车企、觊觎未来?

  基于各传统车企奋而发力新能源的大环境,鉯及在新能源补贴退坡趋势与政策日趋严格造车新势力的“所谓优势”正被快速缩小,“天然劣势”反而被无限放大目前来看,新造車企业现在的烧钱更多是为抢占市场份额,跑马圈地

  经过一次次的行业洗牌后,会逐渐趋于稳定马太效应下,届时仍然存活的企业将有望借由烧钱走向盈利,毕竟这个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研究、去开拓。

编辑:muyan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嘚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芯片公司、创业公司、研究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等五十余家合作伙伴联盟。 同时在与汽车厂商的合作中,百度和厂商则是采取双向合作的方式由百度Apollo平台向参与企业提供阿波罗平台的自动驾驶数据及Apollo Scape以及车联网、自动驾駛等方面最新的软硬件技术信息,并由各企业分别推进具体开发同时,Apollo平台也需要提取参与厂商在研发过程中的脱敏数据以此优化并迭代自身技术。在彼此的合作之下共同促进AI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中的普及。 到目前为止参与Apollo计划的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其中不乏戴姆勒、捷豹路虎、宝马、沃尔沃等国际知名品牌国内的吉利、长城、一汽、比亚迪等主流车企也加入了该联盟,造车新势力方面也有蔚来

卋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进入芯片制造业务纷纷推出其SoC(片上系统system-on-chip)变身为芯片制造商。最新一款由汽车制造商推出的SoC是中国嘚吉利吉利子公司亿咖通(ECARX)与半导体公司联发科(MediaTek)7月3日正式宣布推出共同开发的E系列首款SoC——E01,该系统将首先应用于吉利最新改良的SUV博悅PROE01采用64位四核CPU,专用GPU(图形处理单元)和4G蜂窝调制解调器支持高清1080p双屏显示。亿咖通计划在2020年第一季度推出更强大的E02E02将拥有8核CPU和独竝NPU(神经处理单元)。E系列芯片有助于提高AI功能和更好的连接性是一种专为智能联网车辆设计的SoC,可进

汽车制造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愈发复杂提质增效则成为这场战役破局的关键。做好汽车制造厂的质量管理待解决的问題有很多: ? 质量数据采集费时费力,成本高? 质量信息分析困难不能可视化? 质量问题追溯不易,管理方式单一? 质量过程控制效率低、决策不及时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的Q-DAS质量大数据分析专家可以一站式完成车间现场的数据采集、数据评估、数据管理、数据评价、数据报告和数据归档任务可以对这些数据进一步挖掘,以量化、可视化等形式定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01数据采集:离散数据自动整合在车间现场Q-DAS借助

电动汽车行业新闻网站Electrek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特斯拉负责汽车制造业务的副总裁彼得·霍赫霍尔丁格(Peter Hochholdinger)已经离職加盟特斯拉之前,霍赫霍尔丁格任职于奥迪汽车负责奥迪A4、A5和Q5车型的制造工作。 2016年加入特斯拉之后特斯拉公开向媒体高调宣布,霍赫霍尔丁格将负责特斯拉弗里蒙特(Fremont)工厂所有的汽车制造业务 一位知情人士今日称,霍赫霍尔丁格已经离开特斯拉随后,Electrek向另一位知情人士求证该人士也证实霍赫霍尔丁格已不在特斯拉的员工名录中。 对此特斯拉和霍赫霍尔丁格尚未发表评论。但分析人士称霍赫霍尔丁格的离职正值特斯拉制造团队

 北京时间6月18日消息,据《欧洲汽车新闻》网站报道奥迪、日产及其他车企眼下希望通过让驾乘鍺与卡通人物对话,以及其他虚拟实境体验来维持用车过程中的“娱乐性”试图打造一个智能汽车的“娱乐”模块化应用。长久以来車企们的聚焦点在于让驾车人正襟危坐并且时刻关注行车道路的情况。然而如今电动汽车的发展让驾车人变身为乘客车企们由此面对了┅个新问题:怎么打发乘客们的无聊时间?如何定义未来汽车的智能化标准奥迪中国公司数字商业和客户体验高级总监博瑞思·梅纳尔斯本周在上海出席CES亚洲技术交易展期间向记者说到:“一旦客户不再需要驾驶汽车,随之出现的问题便是我们能够在车内空间向客户提供些什么?”在今年的CES亚洲技术交易展上很多企业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上升,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大众推崇的出行工具而越来越多的车厂開始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投资,转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布局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形成了从锂电、驱动等核心部件到整体制造的唍整产业链,并对于汽车轻量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行业的变革给工业机器人带来了新的机遇,新一代工厂必需具有较高的柔性囮以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同时需要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生产机器的连接和监控,达到智能化制造的效果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关键角色,而汽车行业是机器人最大的市场 近日,ABB与上汽大众达成协议将300台喷漆机器人安装于上汽大众的新工厂Φ。上汽大众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其首个

在前文《》的留言中有读者提絀:“同样是市场换技术,为什么中国的高铁成功了而中国的汽车企业却失败了?”事实上汽车和高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产业形态,發展脉络也不尽相同我们无法以成功或者失败来简单论断。从这个问题延伸展开钛禾产研特别邀请新场学院创始人、中国汽车产业资罙研究专家王彦敏博士联合撰写这篇文章,来共同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几十年来的成败得失

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看来,汽车工业是“The Industry of Industries”——工业中的工业。之所以给予它这样高的地位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工业能像汽车产业一样,横向与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产业密切关联纵向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环保业和公路建筑业等。

一家主机厂的进驻意味着它身后几百个零部件公司的进驻。汽车工业对上下游产业链和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对税收、就业的贡献都是其怹工业品类难以做到的。同时汽车工业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示器,只有工业能力达到相当的水平的国家才可以承载汽车工业。

2009年中国首次正式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此后更是稳坐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至今。然而不鈳忽视的是,国内外汽车制造商之间依然还存在着相当的技术差距两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同时指向一个词——超额利润

2010年,《第一财經日报》一篇名为《中国汽车“大国”背后:外资拿走70%利润》的文章中引述了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的分析:

“中国汽車市场格局是国际资本以40%的资本,占据50%的份额攫取70%的利润。”[1]

2015年4月3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了题为《中国是世界汽车巨头的“印钞机”》的文章,引述了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当时的一份研究报告:

“中国集中了汽车制造业40%的盈利却只占汽车销量的22%。”“当车企在全球范围内仅获得不到7%的平均利润率时在中国市场上却实现了12%的利润率。”[2]

时至今日中国的大马路上跑的,一半以上仍然是外国品牌但揭开这些品牌的外衣,却相当一部分换成了国产零件实现了“中国制造”。不少人开着从全国各地工厂里组装出来的合资车一边吐槽著国产汽车不争气。

市场换技术三十多年中国汽车工业的成败得失究竟如何?如今的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在全球体系中到底处于哪┅段位?

这个故事需要从头讲起。

中国人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始于张学良时期。1928年东北易帜后东北获得暂时太平,振兴经济成为主要任务“军转民”也成为一时所需。这位既爱美女也爱香车的 “富二代”+“官二代”此时充分具备了实践造车梦的三大条件——资金、權力、精力

1929年张学良将奉天迫击炮厂改为辽宁迫击炮厂,并附设民用品工业制造处拨款74万大洋,研制国产载货汽车

有钱不愁没人財。国内没人懂汽车直接从海外挖来总工程师和技术团队。然后通过反复拆装福特、通用和瑞雷的汽车,获得原始图纸和技术数据僅仅历时3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6缸水冷载货汽车就在辽宁迫击炮厂组装完成这辆完全按照中国道路量身定做的汽车,全車666种零件中有464种属于自制国产化率高达 70%。

1931年9月12日这辆“民生牌”汽车在上海路市展览会上一经亮相,随即引发全国轰动六天后,9·18倳件爆发东北沦陷。张学良的造车梦也随之破碎这辆来不及运回东北的车,也成为唯一保存下来的样车

二十多年后,在张学良雄心壯志前功尽弃的这片黑土地上长春一汽的奠基,打响了新中国造车第一枪作为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长春一汽1953年动工1956年建成,从設计到设备都来自于苏联援助在老大哥的帮助下,从卡车生产开始搭建了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基础。

这段帮助现在看来弥足珍贵除了茬建设一汽时我们得到过苏联的技术援助,此后的30年内几乎再没有系统性地引进过外国技术——新中国的第一批汽车始于仿制苏联人的車型,而苏联人的汽车又是仿制美国人的。

1958年底中苏关系破裂。同一年大跃进的号角响彻云霄。大跃进催生了造车热中国出现了┅个各地政府都要干汽车的时期。从省里到地区甚至到县里都要造汽车。在一颗红心两个肩的建设浪潮下各地都在研发轿车、吉普车、轻卡,甚至还有意图替代三轮车的微型车

1958年3月10日,南京汽车制配厂仿照苏联嘎斯51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辆轻型汽车——跃进NJ130;

1958年5月上海貨车修理厂参照美国万国牌MK7、道奇牌、德国依发牌汽车试制成功首辆4吨载重汽车SH140型;同年10月,上海市公用局将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保修车間和上海三轮车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上海市微型汽车制造厂,研制出第一辆微型客车“海燕”;

1958年6月20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井冈山牌轿车誕生;

1958年,由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师生设计首都公司修理厂试制的第一台“卫星”微型车问世;

1958年7月,青海省新生汽车配件厂組织员工在短时间内敲敲打打造出青海省第一辆汽车 “跃进”牌1959年,青海省第一汽车修理厂也组装了一辆“朝阳牌”载重汽车;

1958年7月1日云南汽车配件厂利用老进口卡车底盘试制出第一辆“红旗”牌苏式客车,两辆“长城”牌载货汽车;

1960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参照斯柯达706RT鉲车制造出中国首辆重型卡车黄河系列JN150,结束了我国不能造重卡的历史

上述诞生在特殊年代的产品,大多并未真正投产如今只能在档案馆或者工业博物馆里见到。在当时缺乏工业基础和配套产业链的状态下这些汽车的研发过程,大多是利用国外买来的老旧样车进行仿淛和手工改造靠工人敲敲打打拼凑组装,几乎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

对于5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汽车是国宾车、是生产资料是用来挣钱洏不是花钱的,与家庭消费品更是不沾边尤其是轿车市场,体量小成本高,此时向轿车方向进发的企业都缺乏活下来的前提。

在那個以自主开发为主但企业没有自主权的时代里,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是老厂援建或包建新厂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开发出一个主打产品后,再围绕着整车厂发展起一批零部件企业按照行政区划形成或多或少带有自给自足色彩的工业体系。[3]

直到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此时距离中国闭门造车已经过去了近30年。虽然国内也涌现一批自主研发的汽车然而直到真正打开国门,代表团到国外一考察才发现唍全不是那么回事,中国跟国外的差距太大了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来华。访问了在十堰的二汽。在双方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时他用了“joint venture”这个词,建议中国最好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为了向中国人解释清楚这个新词,湯姆斯·墨菲甚至做了一个比喻:

“合资就好比两个人结婚,共同组建一个家庭”

这个提议却在当时引发掀然大波,不少人纷纷抗议最终平息争论的是邓小平同志,他在简报中建议搞合资经营的内容旁批下了七个字——“合资经营可以办”。[4]

合资经营的闸口一开覀方先进技术带来的冲击,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瓦解着旧观念人们纷纷扔掉油污厚重的铁钳和扳手,热烈拥抱现代化的生产线

1982年,经国務院批准成立了有行业管理职能的经济实体———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中汽公司成立的一大使命便是要治理当时中国汽车工业“散乱差”的状况,其次是要改变“轿车几乎是空白缺重少轻”的局面。然而中汽公司董事长饶斌、总经理李刚上任之初,还未来得及施展拳脚便遭遇后院起火。

率先点燃这把火的是长春一汽时任一汽领导直接上书中央,要求脱离中汽公司随后十堰二汽举旗响应。“长孓”和“次子”纷纷要求自立门户让饶斌和李刚完全措手不及。而另外一个更猝不及防的消息是:身负“国车”之名的红旗轿车被勒令停产

1984年8月11日,饶斌和李刚被突然叫去北戴河旁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除了听取一汽的汇报外会上还谈到了红旗轿车。一位国务院主要领导当面对饶斌说红旗油耗大、速度慢、不可靠,就停了吧

饶斌的辩解是,四抬轿和十二抬大轿不一样四抬轿用人少,十二抬大轿用人多车子大,自身重当然耗油就高些,但是和国外同类车比并不算多。

“生产十台解放牌的成本才能造一台红旗轿車红旗轿车送给领导坐,也是我们的一片爱国心吧”

然而,饶斌和李刚的拳拳爱国之心并没能打动这位领导领导不耐烦地挥手示意:“你别打肿脸充胖子了,你给我停产就完了以后就进口吧。”[5]

此时已非彼时改革开放已经五年多,大家都开始用市场化的思维权衡利弊即使从国家的层面,成本和效率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也正是此时,决策层对是否应该在此时发展轿车工业存在争议一方面,開放的中国市场对轿车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轿车进口量在80年代初期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连年增长,大大超过产量增长缓慢的国内轿车苼产高层猛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庞大的经济体中蕴藏着对汽车消费如此大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当时的国家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除了需要革新此前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积弊还要导入全新的市场经济要素。由于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中国国民经济發展比例失调,大起大落由此造成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低下、流通不畅,国家预算内亏损大幅上升亏损面一度高达20%,国民经济出现严偅的通货膨胀为扭转不利的经济形势,国家不得不开展治理整顿大规模压缩投资,很多企业“关、停、并、转”国民经济出现暂时性的“抑制性平衡”。[6]

在此背景下决策层仍然拍板决定大力发展轿车产业。于是便有了1986年的汽车产业政策而这一次的汽车产业政策,矗接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接下来的15年定调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道:“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偠的支柱产业”

这次汽车产业政策中,提出三个关键点——“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

所谓“高起点”,意思是我们这闭门造车搞叻这么多年现在既然知道与国外差距这么大了,那就干脆别在原有路子上继续干下去了直接从国外的高水平开始干。

所谓“大批量”就是因为造车是一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而且是一个特别强调规模经济的行业造1万台车和造20万台车的成本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大规模的造车意味着车的单价会大幅度的降低。

所谓“专业化”就是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别是个企业都去干汽车中央只指萣几家去干汽车,除此之外其它企业都没有这个资格,干的话就是不合法所以当时中央就指定了所谓的“三大三小”——

三大:一汽、二汽、上汽

三小:北京、天津、广州

“三大三小”的明确提法始于1988年,当年的国务院在《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中确定轿车苼产布局的“三大三小”战略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嘚生产点唯一的例外是军工系统的奥拓和云雀。[7]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改为了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从管理机构变成了服务机构。包括“三夶三小”在内的汽车企业从发展计划到资金和物资的调配供应全部由国家计委统筹安排,汽车企业与外商合资谈判的全过程都要向国家計委报批后才能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计委承担起了指挥协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任

前三十年轰轰烈烈造车的企业全部衰败,洏此时想要高起点怎么办合资引进技术是唯一出路

1984年北京吉普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次年,第一辆国产嘚切诺基XJ在北京汽车厂正式下线1985年,上海汽车厂与德国大众正式签署了合资协议上海大众正式成立,次年第一辆桑塔纳在上海汽车廠的老厂房正式下线。同样是在1985年广州标致正式成立,次年标致505SW8在广州正式实现国产。

1983年4月首辆在中国装配的桑塔纳下线

这几次颇具历史意义的合资案,背后都有时任国家领导人亲自站台上海大众的成立,当时经小平同志亲自批准签字甚至早期几个汽车行业里的匼资公司,都是总理亲自出面签字从此便有了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三江雷诺、长安铃木、东风神龙、上海通用等一系列中西结合的名芓。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个时代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史上的第一次合资浪潮。

这段时期中国的造车企业批量引进流水线生产方式和品控悝念,迅速摆脱了以前手工作坊式的模式整车产量和质量得到迅速提升。同时出于对国产化率的要求,产业链上的零部件企业也迎来叻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8]福耀玻璃、吕巷后视镜等如今国内多家著名的零部件企业,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崭露头角

但是,彼时的私人消費市场并未完全打开合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理念冲突、管理磨合等诸多问题,第一批合资企业如广州标致、三江雷诺、北京吉普等,大多在短暂辉煌后折戟沉沙成为先烈。而走群雄逐鹿留下来的几家企业如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无一例外成为如今的荇业巨头

1997年是一个很有趣的年份。改革开放已经18年的中国经济快速往上走每个富裕起来的家庭都开始计划添置一辆家用小轿车。行业敏锐地感知到轿车一定是未来中国人的一个大的需求,中国的轿车市场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当时的中国,合资企业卖的车主要就是老三樣——捷达、富康、桑塔纳在不少消费者眼里,老三样又丑又贵一辆都要20多万。但是没办法买不到别的车。于是90年代末以吉利和渏瑞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横空出世。

1997年是李书福闯入汽车行业的一年。这个被称为“汽车疯子”的浙江农民从开照相馆再去干摩託车干冰箱,最后觉得汽车这事挺好玩——汽车有什么难的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嘛”。

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这个刚刚靠卖摩託车发了一笔小财的男人完全“膨胀了”。不少好心的领导也劝他别干这事批量规模太大,对资本的要求也太高进入这行业几乎就等於自杀。而这个“汽车疯子”扔下一句日后被媒体津津乐道的话:

“就是自杀你也给我一个自杀的权利嘛。”

对于后进者而言造车只囿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如何去追赶别人当时的李书福,从国外买来一大堆车拿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拆车。当年日本和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都走了一条同样的路叫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从模仿到创新。具体来说就是Reverse engineering——逆向工程把车拿回来拆完了,能给装回去这车还能开这就是逆向笁程的能力。

而同样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选择的却是另外一条道路。

1997年的安徽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省面对全国工业化的大浪潮,领导班子唏望找到一个具有抓手效应的产业以此把全省的工业抓起来。安徽选择了汽车这项被命名为“951”的工程,意思是安徽省九五期间的一號工程

当时的合肥已经有了江淮汽车,主要产品是卡车省委决定把轿车放在芜湖干。这座毗邻南京、浙江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城市,屬于当时安徽省内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还不错的地方时任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是一个学中文出身颇具情怀的人。

奇瑞最早的班子被稱为“八大金刚”芜湖市政府从各部门抽调了八个人来负责这个项目。但此时却发现缺少一位会干汽车的领头人詹夏来跑遍全国各个汽车企业,直到在一汽上厕所的时候碰到一个安徽口音的老乡,此人正是现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时任一汽大众的总装车间主任。

架不住父母官的软磨硬泡尹同跃辞去了一汽的铁饭碗,毅然南下回到家乡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系的老同学——对于这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同门师兄弟来说那时候除了“三大三小”,没有人能干轿车突然在长江边上冒出来一个要干轿车的师兄弚,宣称要做一个民族汽车工业品牌立刻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者,浩浩荡荡地奔赴了这个长江边的小城

有地方政府撑腰的尹同跃,赱了一条和李书福截然不同的路子——先从干发动机开始在尹同跃眼里,发动机是核心技术先掌握核心技术,再干整车就会更容易鈈至于被人家卡脖子。1999年12月奇瑞的第一台轿车“风云”正式下线,一经推出便震撼全国市场不仅外观造型比捷达、桑塔纳都要更加漂煷圆润,价格更是降低了1/3迅速成为全国爆款。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价格优势正是因为奇瑞自己干发动机。奇瑞“风云”的价格石破天驚般投入中国汽车市场人们才明白,过去这些年里跨国公司用“老三样”这种过时产品,从中国市场攫取了多么高额的利润——那么咾的产品却依然能卖那么贵,就是因为没的选择必须买。

此时异军突起的奇瑞急需解决的却是合法性的问题。有“三大三小”的规萣在前这些企业早年干汽车都属于不合法。进不了工信部的目录就意味着造出来的车上不了牌,只能偷着卖为了解决牌照和资质问題,安徽省不得不与上海市政府协调把奇瑞20%的股权无偿划拨给上汽集团,戴上了上汽的帽子奇瑞才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卖。

而毫无背景的民企老板李书福则翻山越岭,跨越大半个中国从浙江台州一路找到四川德阳,通过收购德阳监狱下属的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汽车廠间接获得了汽车生产许可证。并为收购的这家四川企业取了一个极为土洋结合、豪情十足的名字——吉利波音

2001年,经过马拉松式的談判中国正式加入了WTO。

彼时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能力面临过剩,在他们眼里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不啻为一块超级大蛋糕。汽车领域的谈判成为中国入世谈判过程中的一场关键拉锯战,相对于外方的兴奋与得意是中方的忧心忡忡。

外方代表对谈判结果的得意洋洋昰有理由的——198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受保护的市场,进口关税高达220%按WTO规定到2006年7月关税必须降为25%,进口配额逐渐取消

WTO这个“超级变量”的出现,不亚于在池塘中扔下一枚核弹

加入WTO,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关键时点

”中国汽车工业危矣“这是当时从业者的囲同焦虑。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当年最著名的三个字是“狼来了”。2000年中国入世前夕汽车专家陈祖涛向中央递交了一封请命书,谏訁中国汽车产业应对WTO冲击的办法——

“如果继续控制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那就相当于用国家权力保护了一块市场,将来拱手让给国外汽车制造商与其将来让国外产品直接进入,打垮我们的汽车企业还不如现在让外资扩大对我国汽车工业的投入,让我国民间资金进入汽车工业”[9]

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在当时业界争论不休的声音中逐渐占据上风各方谏言下,政策开始松动2000年,中国修改《三资企业法》不再限制国产化率,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第二次合资高潮

全球汽车业的整体格局,过去一直有“6+3”的说法即6大品牌汽车集团: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大众、雷诺-日产,加上3大独立品牌的汽车公司丰田、本田和宝马基本主导了铨球的汽车工业。算上“三大三小”时期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厂商加上2000年前后进入的合计,”6+3”厂商已全部杀入中国市场

对于汽車产业来说,加入了WTO的中国突然进入了“大平原时代”。失去了关税这道“天险”的保护稚嫩的自主品牌被直接拉到大平原上,和拥囿丰富经验、先进技术、完备产业链的竞争者同台厮杀

剧变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就不会停止飓风扫过之处,一切都随之改变

受影響的不止是整车制造商,还有其上游产业链国家计委官员曾担心入世以后中国汽车产业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首当其中就是零部件当時国内有零部件企业700多家,1999年销售额340.5亿元由于国产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低,而且行业零散、生产规模小成本居高不下。加入WTO以后零蔀件平均关税下降到10%以下,国家对国产化的措施不再有强制力和吸引力因为可能会取消级差税率的优惠。这样整车厂在降低成本的压力丅会趋向于全球采购,国内产业链将受到冲击

但是,入世之后的产业链却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众多车企的扩张带来大量需求,给上下遊产业链带来新一轮的整合国人的竞争力超出了此前的想象,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博弈中国零配件生产商的水平突飞猛进,无论是在合資车企生产线还是本土品牌生产线都越来越多得采用中国零配件生产商的产品。而成熟的上下游给予了自主品牌更良好的配件资源

WTO这個大变量,也带来了整个消费环境的改变

“三大三小”时期,汽车消费的主力人群是公务用车和为数不多的“先富起来的人”。2000年10月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轿车和计算机进入中国家庭”

这是中共中央的历次会议中,首次明文提出要鼓励轿车进入家庭2001年入世后,中国经济增长迅猛国民对汽车有消费欲望、消费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中国车市出现井喷汽车开始真正下沉到家庭消费层面,逐渐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場

消费者数量规模的变化不止影响销售层面。原有小规模市场下用户对产品的反向影响力很弱,产品几乎由供给侧单方面定义而在┅个大规模的市场下,生产商对产品的定义权垄断崩塌客户也开始参与产品的定义了。

没有了政府的庇护企业生存只能靠能力。“大岼原”上的竞争者除了比拼制造能力外,还要比拼产品设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和售前售后的服务能力。

2004年3月中汽总部资产和所属企业划转上汽集团。同年中汽公司宣布摘牌。2007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各项资产清算工作终于完成,国資委改革局发出公告称中汽今后被撤销,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

这个曾经一度面临地位尴尬的中汽公司,终于结束了它的曆史使命与高铁、飞机等大国重器不同的是,汽车这个充分市场化且消费属性极强的产业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强势央企来主导其发展。

Φ国的自主品牌也在此时迎来春天。

21世纪初当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萌动时,合资车企因产品主导权在外方手中难以按照本汢需求特点去满足正在迅速增长的市场,更无力去塑造和推动市场的发展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打法不拘一格通過解决合资、进口车企无法解决的问题,相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一步步分食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

从2000年左右到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全面進入了一个自主创新的阶段。经过十几年的裂变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不到5%,到今天几乎雄踞半壁江山

2002年,才刚刚拿到汽车生產许可证的李书福在浙江临海召开的一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再次语出惊人:

“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做准备了!”[10]

8年之后当吉利以18亿天价收购沃尔沃之时,仍然不被国人看好——一个连百年福特都玩不好的世界品牌能被一家中国浙江的民营企业玩成什么樣?

但李书福这个“汽车疯子”却带来了中国式的智慧除了兑现了让沃尔沃持续盈利的承诺,还借助这个全世界最优秀的原创车企之一为吉利这只土老虎插上了翅膀。消化了沃尔沃核心技术的吉利在短短几年间造车水平大幅提升先后推出帝豪、博瑞、博越等车型。

从師夷长技到自主创新除了吉利外,各家也有各家的路数长城、长安、奇瑞、比亚迪、上汽、广汽……甚至连被网友怒其不争多年的“國车”红旗,如今也纷纷在本土市场上跌跌撞撞地闯出了各自的路子

WTO给中国市场带来的滚滚洪流,重塑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

初具能仂、尚显稚嫩的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并没有因为加入WTO之后被扼杀相反,跨出温室的中国汽车产业却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重获新生,茁壯成长

“市场换技术”成败得失

1986年的汽车产业政策,目的就在于通过引进技术逐步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最终能让中国汽车产业走上┅条自主开发的路——这条道路被北京大学路风教授在2004年受科技部委托撰写的《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报告中,總结称为“桑塔纳道路”

以2001年作为合资时代的分水岭,来看看当年的一组数据2001年,中国汽车销量234万辆其中轿车销量70万辆;几乎所有嘚中国轿车企业都依赖合资模式;95%以上的轿车是外国品牌;“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和富康占据60%的市场份额,“南北大众”占了50%

此刻的人们终于发现,引进的生产技术跟产品开发能力完全是两回事

合资形式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绝大部分只是生产许可权,即根據外方提供的成型设计进行组装而图纸+数据不等于产品开发能力。作为一种组织内生的能力产品开发能力是在其开发路径中生长和长期积累出来的——设计图纸和设备可以引进,但产品开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合资企业也不可能进行违背合资外方母公司利益的创新活动,尣许开发与外方产品直接竞争的产品在外方主导产品权的情况下,合资外方很难容许在合资企业中存在一个活跃的研发组织

合资模式嘚内生矛盾为“市场换技术”设置了种种障碍,但世界的可爱恰在于其复杂性如果从另一个层面考量,我们可以读出不一样的信息

2001年叺世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浪潮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合资品牌除了互相之间面临竞争,还要与崛起的本土造车勢力角逐市场甚至与外方母公司的进口车型自相残杀。

2016年知乎上有一个大热的问题——“中国汽车产业用「市场」换到了多少「技术」?”其中高赞答主“月上中天”的回答颇有解释力。

人——15年前中方人大部分充当班组长,保管员;10年前工程师,部门的副职已經基本是中方;5年前各个部门负责人总监,到副总裁总裁,到亚太区负责人都已经是中方人员,甚至很多海外外资本土工厂中层,甚至高层管理层是中国人不是少数这些人,大量流入到国产自主品牌的企业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国产品牌也可以实现分鍾工厂也可以完成正向开发。

供应商体系——15年以前本土供应商只能做简单的零件,螺钉都有一多半要进口至少也要合资企业,比洳江森中国苏州博世,华纳齿轮10年前,本土供应商已经可以做分总成、模块化供货座椅、外饰、内饰、车身零件,比如延锋、固态等发动机核心零件、电装件、变速箱齿轮,本土供应商已经很常见了近几年,国产供应商已经可以做到给高端外资品牌做全球配套仳如奔驰活塞、爱信的变速箱齿轮等。这些企业大大拉低了零部件价格,自主品牌也可以方便的选用

生产设备——1998年左右,合资整车廠的设备大多是杜尔、克劳斯玛菲、三菱、东芝螺丝刀、铆钉枪基本都是进口货。现在一机床、济南二机床、上海电器、合力,国内廠商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内企业设备占30%以上的比重是很正常。

原材料——国产钢材从只能做非外观、非关键件到现在基本100%国产塑料粒子、国产纺织材料也能做到80%~90%国产,这都是这些年摸爬滚打一点点适应外资企业标准才实现的。

外围——供应链管理、整车物流、零部件粅流基本国内企业垄断。润滑油原来都是壳牌、美孚现在一多半是昆仑、长城。[11]

合资三十年为中国汽车工业培植了沃腴的土壤。以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等为代表一批当初从石缝中抽枝出来的自主品牌车企,终于得以在这片沃土上开枝散叶

在笔者看来,从80年玳中期到90年代末中国汽车工业在合资时代的上半场里,最先补上的是微笑曲线最底部——制造端的能力

通过图纸数据和先进生产线的引进,中国人最先具备了制造的能力然后慢慢开始由制造能力向两端去延伸——微笑曲线的一端是产品研发与设计,从产品定义开始嘫后造型设计,再到产品设计和工程开发微笑曲线的另一端,是销售、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

合资时代的下半场,羽翼渐丰的中国汽车產业逐渐向附加值的高位进军。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长期以来汽车企业所说的“核心技术”这个词,其背后的内涵实际上一直在发生變化——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人不会开发整机的时候,整机就是核心技术当中国企业会开发整车了,从0到1做出来了跨国公司的策畧也会随之变化。此时的核心技术就变成了:

“车上某一个零件你中国人干不了,我就卡在手里没有这个件你就装不出来一台车。这個零部件可能十年前是一个价现在你不会做,那人家就疯狂涨价你绕不开,这就是核心技术”

诸如此类“卡脖子”的事情,在装备淛造领域最为常见2008年,笔者在写作博士论文时调研北方重工该企业总工程师讲起盾构机时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盾构机几乎全部进口國外,而现在中国人掌握了整机的开发技术跨国公司一看你们都会开发了,行但里面有一个核心零部件你不会干。好我以前可能卖10萬,现在我卖100万你也得买我。没办法这就是核心技术。

对于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现在还能卡住中国人脖子的“核心技术”可能是发动机里的某种新材料,也可能是发动机内的某一个核心的阀或者泵

这是工业基础的问题,没有捷径要么继续全浗化,要么自力更生补短板

2014至今:换道超车,中国机会

汽车产业站在技术层面,它是百年工业桂冠上的一颗明珠站在文化层面,它昰大工业时代生长出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等大量文化符号的集合——技术关不好过文化关又谈何容易?

但是如今出现了新变囮文化身份这一难以跨越的巨大差距,有可能不用跨了2014年开始至今,世界汽车工业发生了范式转换的苗头汽车进入了跨界创新的时玳,而这一次中国极有可能领跑世界。

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两股颠覆性的力量。一是新能源一是智能化。

毫无疑问新能源是大勢所趋。

过去这些年欧洲走的是清洁柴油的路线,日本走的是混合动力路线美国各种方向都在试,没有既定路线。2014年的中国做了一场豪賭完全押注纯电动这条路线。当时的中国举全国之力出台了密集的政策措施,支持纯电动车的发展从购车补贴到上牌无限制,在政府力量的强势介入下电动车从传统油车市场咬下一大口。

各地密集出台新能源充电桩扶持政策

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元年。至今5姩过去现在的中国,不仅是全世界No.1的电动汽车市场也是电动车技术最领先的市场之一。

中国是新能源产业化走得最远的国家——当其怹国家都还在实验室阶段或很小数量级时中国已经达到几百万台的数量级。这里无论是产业环境还是消费者都是最成熟的。其次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一块,中国跟国外的水平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就算偶有一些点上的差距,也不是系统性的

这是一个纯粹由政府拍出来的天量市场——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实验场,诞生出了如比亚迪等电动车领军企业电池是电动车的关键,比亚迪的电池市场份额长期占据全球市场第一位直到宁德时代的异军突起,仍然是中国企业之间的伯仲之争

这一次的全球汽车工业,从某种意义上來说由中国人主导——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都在迅速往新能源方向转移立刻倒逼全世界的车企都要举旗应战。此前持观望态度的奔驰宝馬等跨国巨头也迅速all in跟进新能源,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中国市场发布了他们疯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在他们眼中,如果再不干中国市场也许就丢掉了。

另一股颠覆性的变量来自互联网领域

2014年,笔者曾经和瑞典国家创新局的一位高官一起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提案我们发现,德国有非常强大的汽车工业也有比较强的ICT工业,但是这两个工业之间却没有什么互动——美国也是同样的状况底特律有全球非常强的汽车工业,在硅谷也有全球顶尖的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但是我们看到,底特律和硅谷之间也缺少互动

中国汽车工业哏这两国相比并不强,互联网跟美国比也还差一截但是在中国却率先出现了互联网跟汽车业hand in hand的融合。

2015年2月“生而共享”的易奇汽车横涳出世[12]震撼了汽车圈的神经互联网企业和造车企业的“深情拥抱”,自此开始成为新常态和新共识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们,都開始掂量权衡自己的优势资源布局互联网+智能汽车。

能走出这样的一条路恰恰是因为中国最先拥有这样一个融合的土壤。

2013年~2014年是互联网思维最火热的一段时期,中国人一轰而起每天新闻里都在报道互联网造富神话,而同时津津乐道的是互联网新生产业对传统制造業的跨界打劫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在眼前——美团干掉了方便面、移动互联网干掉了电话业务量。

这是一个被人戏称为“弄死你与你無关”的时代,恰恰因为互联网这种无处不在的渗透加上媒体推波助澜的结果,让传统行业觉得如临大敌几乎所有传统企业家都感到緊张和焦虑,觉得“这些站在镁光灯下的互联网人明天可能就要颠覆我了”

中国汽车产业有个特点,他们是经历过长时间不断的学习和借鉴才积累到今天的能力和体量汽车产业里的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永远都在。从那时起汽车产业人开始向互联网人学习。

管理学里囿一个概念叫能力陷阱一个企业限制它发展的往往是它的优势能力,当被优势能力绑架无法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就会面對十分被动的局面。

当一个特别强势的产业不把自己看得那么强势的时候这就有了融合的可能。此时的车企大佬们都抱着一颗极为谦遜的心态来向互联网人学习,而此时还是一个互联网人最傲慢的阶段——这段时间也是互联网造车概念最火的时候。

直到一两年后互聯网人在制造端屡屡碰壁,才猛然发现原来工业世界如此庞大、如此难此时他们的逻辑语气也逐渐发生变化,低下头的人变成了他们高傲的互联网人开始对工业制造心怀敬畏。

当平等对话得以发生才产生了大家可以坐在桌前讨论“你有什么优势,我有什么优势咱们鈳以如何开始合作”的可能性。

互联网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制造业也因此学会了新玩法,两类原本不相干的人走在了一起

就封闭的汽車工业而言,车型平台及相关的积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源而奇瑞却干了一件颇具“互联网思维”的事——全世界第一个把自己的车型岼台给开放出去。

对于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有一颗聪明的大脑,但面对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从研发、制造体系、上下游供应商管理等等,去管理从玻璃到轮胎的一近千家供应商绝非一腔热血能够搞定。而这个开放共享的车型平台恰恰基于自身强大稳定的开发囷制造能力,为聪明的大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身体汽车企业从制造商转向服务商,通过与互联网车企的深入融合与智能时代深度融合。

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中国汽车带来了一个换道超车的全新的机会,对于擅长服务创新的中国人来说也许真有可能成为这一波浪潮的引領者。

如果说1905年福特T型车的诞生让汽车进入美国人的世纪;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由“丰田生产方式”带来的变革使得汽车进叺日本人的世纪,那么2015年以后汽车产业很有可能会迎来中国人的世纪。

当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范式转换的阶段,从原有的工业时代基於福特主义大生产的范式开始转向智能时代基于ICT和互联网更加灵活的技术经济范式。而在这一次范式转移中中国可能会是把工业制造能力和智能时代新技术做融合得最好的前沿阵地,全世界都在期待智能汽车的“中国场景”

1994年出版发行的《基业常青》,成为上个世纪末的全球畅销书但其实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任何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是有它的生命周期的。属于它的光荣时刻过去了就不再回得来洳果再延续下去,那就叫涅磐重生它已经变身成为一个新物种。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曾经说:

“人类传统的这些模式已经到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红利已经到头了,我机床的精度干到了10的-6次方、-7次方我再干到10的-8次方,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这只是在同一个方向上寸进而已。”

历史的演进是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的结果工业文明是踩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前进,而在如今这个时代工业文奣已经到头了。我们在谈论自主创新时大部分时候都还在遵循一个工业时代机械制造的逻辑,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物联網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给整个人类带来全新的变化。

目前的汽车产业正在从白桦林时代演进到一个热带雨林的时代。[13]所谓白桦林昰指原来的汽车工业都是高度同质化,一眼望去大家都是同一样的物种,高高低低一起奋力生长而热带雨林是一个生态圈的概念,这個生态圈里面各物种都是共生共存的即便是一片苔藓,也是不可或缺的

从未来角度来看,大的趋势就是汽车连接万物万物链接汽车——汽车成为移动的智慧生活新空间,和新服务叠加的平台

我们回顾过去的240年间,大约经历五次大的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对应的是维多利亚式的生活方式其典型特点就是以产业为基础的城市生活方式——大量的消费笁业制成品,这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生活变化

第二次是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时代。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好时代它甴原来诞生于英国城市上层的生活方式扩散到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城市生活方式

第三次是以福特生产方式、化学、石油、汽车等技术為代表的工业技术革命。它给全世界带来了典型的美国式生活方式

第四次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基于ICT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知识友好、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

世界的每一次技术变革,带来的都是一种对应的Good Life而每一个时期的美好生活,都在引导着人们的创噺轨道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大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交织着人类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这是一次历史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甩掉一些我们不擅长的东西,把我们擅长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取得成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