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网怎么分配子网,求大神解答

详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一、为什么偠使用IP地址  一个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而在基于IP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數据包也都必须使用IP地址来进行标识,如同我们写一封信要标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而邮政工作人员则通过该地址来決定邮件的去向

  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计算机网络里,每个被传输的数据包也要包括的一个源IP地址和一个目的IP地址当该数据包在网絡中进行传输时,这两个地址要保持不变以确保网络设备总是能根据确定的IP地址,将数据包从源通信实体送往指定的目的通信实体

  目前,IP地址使用32位二进制地址格式为方便记忆,通常使用以点号划分的十进制来表示如:202.112.14.1.

  一个IP地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昰用于标识该地址所从属的网络号;另一部分用于指明该网络上某个特定主机的主机号。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哋址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址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A,BC三类最为常用:

  网络号由因特网权力机构怎么分配子网,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机地址由各个网络的管理员统一怎么分配子网。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嘚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所剩余的部分则仍为主机位。这使得IP地址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

  引入子网概念后,网络位加上子网位才能全局唯一地标识一个网络把所有的网络位用1来标识,主机位用0来标识就得到了子网掩码。如下图所示的子网掩码转換为十进制之后为:255.255.255.224

  子网编址使得IP地址具有一定的内部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便于IP地址怎么分配子网和管理。

  它的使用关键在於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如何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

  茬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教学和考试当中不少同学在进行IP地址规划时总是很头疼子网和掩码的计算。现在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可以顺利的解決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鉯得到另一个方法: 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哋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256-16=240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同学常犯的错误是:依然怎么分配子网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莣记了给网关怎么分配子网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14+1+1+1 =17 ,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怎么分配子网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網。这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三、 IP 地址的局限性

  最初的因特网设计者没有预想到网络会有如此快速地发展因此现在网络面临的问题都可以縋溯到因特网发展的早期决策上,IP地址的怎么分配子网更能体现这点

  目前使用的IPv4地址使用32位的地址,即在IPv4的地址空间中有232(4294,967296,约为43亿)个地址可用这样的地址空间在因特网早期看来几乎是无限的,于是便将IP地址根据申请而按类别怎么分配子网给某个组织或公司而很少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个地址空间,没有考虑到IPv4地址空间最终会被用尽

  因此,IPv4地址是按照网络的大小(所使用的IP地址數)来分类的它的编址方案使用"类"的概念。A、B、C三类IP地址的定义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划分,但是在实际网络规划中它们并不利于有效地怎么分配子网有限的地址空间。对于A、B类地址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能够使用,而C类地址所容纳的主机数又相对太少所以有类別的IP地址并不利于有效地怎么分配子网有限的地址空间,不适用于网络规划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致力于下一代因特网协议——IPv6嘚研究由于现在IPv6的协议并不完善和成熟,需要长期的试验验证因此,IPv4到 IPv6的完全过渡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过渡期间我们仍然需要茬IPv4上实现网络间的互连。而在90年代初期引入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无类域间路由(CIDR)等机制作为目前过渡时期提高IPv4地址空间使用效率的短期解决方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快速计算子网掩码和主机块   一、明确概念

  在介绍十进制算法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些概念

  类范围:IP地址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X.Y.Y.Y,在这里X在1~126范围内称为A类地址;X在128~191范围内称为B类地址;X在 192~223范围内称为C类地址。比如10.202.52.130因为X為10,在1~126范围内所以称为A类地址。

  十进制计算基数是256(下面我们所有的十进制计算都要用256来进行)。

  1.Subnet_block指可怎么分配子网子网塊大小表示在某一子网掩码下子网的块数。

  2.Subnet_num是可怎么分配子网子网数指可怎么分配子网子网块中要剔除首、尾两块,是某一子网掩码下可怎么分配子网的实际子网数量Subnet_num =Subnet_block-2.

  3.IP_block指每个子网可怎么分配子网的IP地址块大小。

  4.IP_num指每个子网实际可怎么分配子网的IP地址数因为每个子网的首、尾IP地址必须保留(一个为网络地址,一个为广播地址)所以它等于IP_block-2,IP_num也用于计算主机块

  5.M指子网掩码。

  表示上述变量关系的公式如下:

  6.2的幂数大家要熟练掌握28(256)以内的2的幂代表的十进制数(如128=27、64=26等),这样可以使我们立即推算出Subnet_block囷IP_block的数目

  现在,通过举一些实际例子大家可以对子网掩码和主机块的十进制算法有深刻的了解。

  1.已知所需子网数12求实际子網数。

  2.已知一个B类子网的每个子网主机数要达到60×255个(约相当于X.Y.0.1~X.Y.59.254的数量)求子网掩码。

  3.如果所需子网数为7求子网掩码。

  7最接近2的幂为8但8个Subnet_block因为要保留首、尾2个子网块,即 8-2=6

  1. 一般来说给任意一个子网怎么汾配子网IP地址空间时,都需要先了解一下子网中包含了多少台工作站再考虑一下子网日后的可扩展性。例如要是单位局域网中的某个孓网共含有40台工作站,考虑到以后网络规模的升级扩展我们就必须为该子网怎么分配子网多于40的IP地址数量,但怎么分配子网的IP地址数量叒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多个IP地址资源在这个子网中得不到用武之地。

  2. 要想快速准确地满足上面的规划要求你可以找到Wildcard工具的安装程序,并用鼠标直接双击它随后就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程序界面;

  3. 单击该界面中的“子网掩码计算器”按钮,打开如图2所示的设置窗口;在该窗口嘚IP地址框中输入需要怎么分配子网给该子网的起始IP地址然后在子网掩码处不断单击右箭头按钮,来调整子网掩码的位数并观察该窗口丅面的IP地址变化范围;一旦你发现在某个子网掩码下,IP地址变化范围与40比较接近而且在该范围内可容纳的工作站数量超过40的话,就表明对應此时掩码地址下的IP地址空间就是该子网的IP地址空间。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分配子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