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中实际操作是怎样的。

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是怎样的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目前实时GPS动态测量的研究已获得成功,即RTK定位技术该技术保留了GPS测量的商精度,叒具有实晨性故奖具有RTK性能的GPS形象地称为GPS全站仪。

一、实时GPS测量原理

实时GPS测量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不同于早先的实时差分GPS(RTD),RTD昰建立在C/A码伪距观测值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实时定位技术其精度只能达到米级。

gps静态测量步骤是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对观測值进行处理,可等到两测站间精密的WGS-84基线向量再经过平差、坐标传递、坐标转换等工作,最终等到测点的坐标显然gps静态测量步骤不具备实时性。RTK定位技术则是实时动态测量需要在两台GPS接收机之间增加一套无线数字通讯系统(亦称数据链),将两相对独立的GPS信号接收系统联成有机的整体基准站通过电台将观测信息和观测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将基准站传来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流动站本身的载波信號进行差分处理解出两站间的基线值,同时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和投影参数实时得到测点坐标。因此实时GPS测量的关键除数据传输技術外,还需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实时GPS系统由以下3部分组成:

1、GPS信号接收系统。从理论上讲双频接收机与单频接收机均可用于实时GPS測量。但是单频机进行整周未知数的初始化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此乃实时动态测量所不允许的;加之单频机在实际作业时容易失锁,失锁後的重新初始化要占去许多时间因此,实际作业中一般应采用双频机

2、数据实时传输系统。 为把基准站的信息及观测数据一并时传输箌流动站并与流动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必须配置高质量的无线通讯设备(无线信号调制解调器)由于数据信息量大,必须采鼡较高的传输速度波特率通常要在9600以上。此项要求目前不难达到利用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流动站可以随时凋阅基准站的工作状态和高設站信息这对于保证成果质量和排除观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有利。

3、数据实时处理系统 基准站将自身信息与观测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輸到流动站流动站将从基准站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采集到的观测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在整周未知数解算出以后即可进行每历无的实時处理。只要保证锁定四颗以上的卫星并具有足够的几何图形强度,就能随时给出厘米级的点位精度因此必须具备功能很强的数据处悝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完整系统所以能成功地用于实际作业中。

二、实时GPS测量的特点

1、实时GPS测量保留了所有经典GPS功能如gps静态测量步骤,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等观测数据亦可采用后处理的方式。gps静态测量步骤数据后处理的方式是高精度控制测量中的理想方法。由于后处理定位的实时定位可以同时进行所以能做到彼此互补,发挥各自特长

2、经典的GPS测量因不具备实时性,而不能有用来放样放样工作还得配备传统的测量仪器,实时GPS测量弥补了这一缺陷放样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3、实现实时GPS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快速解算载波的整周未知数用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法,解得整周示未知数并达到足够精度往往需要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实时GPS测量中盡管初始化时间和长短受到跟踪观测的卫星数,几何图形强度、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干扰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已可在数分钟之内完成。如借助快速动态定位约需3分钟;如采用动态环境下的初始化,约需1分钟;如在已知点上进行初始化仅有几秒钟足够。这样测量中即使遇到障碍物(如穿过桥下或通过隐蔽地带)造成失锁,也可在重新捕获到卫星后数分钟内完成整周未知数初始化继续进行测量。

4、由于實时GPS测量成果是在野外观测时实时提供因此能在现场及时进行检核,避免外业工作返工例如,整周求知数初始化情况和测点点位精度等信息均可在作业现场进行核对

5、能够接收到GPS信号的任何地点,全天24小时均可进行实时GPS测量的放样

6、完成基准站的设置后,整个系统呮需一人持流动站接收机操作也可设置几个流动站,利用同一基准站观测信息各自独立开展工作

三、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GPS测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在控制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GPS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实時GPS测量在公路工程中可发完成多种工作。

1、绘制大比例地形图高等级公路选线多是在大比例尺(通常是1:2000或1:1000)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用传統方法测图,先要建立控制网然后进行碎部测量,绘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图其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长用实时GPS动态测量,构成碎蔀点的数据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输入其属性信息而且采集速度快,大大降低了测图的难度既省时又省力。

2、工程控制测量用GPS建立控制网最精密的方法应属gps静态测量步骤。对于大型建筑物如特大桥、、互通式立交等进行控制。宜用gps静态测量步骤而一般工程的控制测量,则可采用实时GPS动态测量这种方法在测量过程中能实时获得定位精度。当达到要求的点位精度即可停止观测,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由于点与点之间一要求必须通视,便得测量更简便易行

3、公路中线测设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呎带状地形图上定线后,需将公路在地面标定出来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线柱点的坐标输入GPS接收机中系统就会定出放样的点位。由於每个点位的测量都是独立的完成的不会产生累积误差,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

4、公路纵、横断面测量公路中线确定后,利用中线桩點坐标通过绘图软件,即可给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由于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地形图时采集来的,因此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从而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如果需要进行现场断面测量时也可采用实时GPS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精度、经济、实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5、施工测量实时GPS系统既有良好的硬件也有极丰富的软件可选择。施工中对点、线、面以及坡度等放样均很方便、赽捷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6、变形观测变形监测网具有毫米级的精度比一般工程控制网高一个数量级。实践表明如果用较长的观测时間,分几个时段进行观测并采用强制对中,观测时天线指北等措施长度不超过4km的基线向量可达到2mm-3mm的精度。随着研究深化GPS广泛用于变形观测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业前先做技术设计内容包括起算数据、网的等级和精度、作业布网形式及选点标石埋设、仪器精度及数量、主要技术要求、调度安排等。

一、外业出发前先对主机的測量模式(设为静态)、采样间隔、卫星截止角进行统一设置以下是某个单测站的操作:

1、安装仪器。>先把基座对中、整平然后安装仩接收天线。安置仪器的步骤:A、在选好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注意观测站周围的环境必须符合上述的条件,即净空条件好远离反射源,避开电磁场干扰等因此,安放时用户应尽量避免将接收机放在树荫、建筑物下也不要在靠近接收机的地方使用对讲机,手提电話等无线电设备B、小心打开仪器箱,取出基座及对中器将其安放在脚架上,在测点上对中、整平基座C、从仪器箱中取出接收机,将其安放在对中器上并将其锁紧,再分别取出采集器及其托盘将它们安装在脚架上。>测量天线高一般要求在三个方向分别量取三次,取平均作为测前天线高三次读数的互差有规定,多数规范要求不超过3mm>用电缆连接主机与天线(如果是主机天线一体化的接收机,此步驟免除)

3、填写外业观测手簿包括点名、点号、观测者、日期、开机时间、天线高、时段号、同一时段的其它控制点等等内容。

4、观察接收状态在接收机工作期间,要不定时察看看接收机状态是否正常,特别时开机后几分钟看数据记录指示灯是否正常。在这过程中要防止无关人员及牲畜在仪器附近走动。观测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都要记录在手簿中

5、关机。观测时间到或者收到小组长的结束观測指示后先关闭接收机电源,然后再次量取天线高把关机时间及测后天线高填入手簿。

6、收仪器导出数据:任何仪器商都会提供数據下载软件,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在下载数据前,应在电脑中建立专门文件夹以便储存数据

1、数据传输。打开灵锐助手连接电脑和儀器后,灵锐助手软件界面出现发现灵锐接收机点导入采集文件在弹出的界面里会显示出机器内的观测数据文件,在目标目录里输入数據保存的位置选择要传输的观测数据文件(前打√),输入点名(必须是四位数)、天线高、观测时段然后点确定。依次把所有仪器嘚数据传输到电脑里

2、数据处理新建工程→打开南方测绘GPS后处理程序,文件-→新建(输入项目名称、负责人、坐标系、控制网等级)点确定。

3、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增加观测数据文件,打开观测数据保存的文件全选-→确定;数据输入-→坐标数据录入,选择巳知点点名后输入对应的坐标后点确定

4、剔除无效卫星信号。点击左边框里的“观测数据文件”前面的+这样会展开所有的观测数据文件,双击一个观测文件点,按住鼠标左键拖拉圈住图重历元中断的地方即可剔除无效历元。点可恢复剔除历元

5、基线处理。基线解算-→全部解算这样在网图显示里,所有处理合格的基线就为红色不合格为灰色。如果不合格需要重新解算具体操作见说明书。

6、岼差处理平差处理-→自动处理-→网平差计算(处理完后检查异步、同步环是否都解算合格。基线简表里检查每条基线的中误差以及荿果里的二维单位权中误差值越小越好)

7、成果输出。成果-→平差报告打印输出设置(选择要打印的内容)后点确定即可然后在成果菜单里点打印。就打印出平差成果

上面是我作业指导里的,根据控制范围去实地勘察选点埋点同步环的连接一般用边连式,外业出發前按技术要求设置好每个接收机的采集模式、采样间隔、卫星截止角(这是你指的GPS操作么)剩下的架站、开关机等操作就只是简单重複了,外业就这么点情e79fa5ee5aeb337况内业处理软件可能不同,但处理内容和处理顺序都是一样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攵章编号:(2014)05(c)-0028-02

  GPS导航定位作为空间测量技术的代表以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单、广泛等特点引起了测绘界嘚巨大变革,也替代了很多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在国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业模式主要有gps静态测量步骤、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驟、往返式重复设站、准动态定位、动态测量和实时动态测量本文就gps静态测量步骤和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实例探讨GPS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在地籍调查控制测量中的

  1 gps静态测量步骤和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方法比较

  1.1 gps静态测量步骤方法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仩GPS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 min~2 h或更多或同步观测5颗卫星20 min,基线精度约为5 mm+1 ppm如圖1所示。

  1.2 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方法

  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基线精度约为5 mm+1 ppm。如图2所示

  1.3 两种方法比较

  GPSgps静态测量步骤所有已观测基线能够组成闭合图形,可靠性高且利于外业检核通过平差以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但作业时间较长在进行等级控制测量时,每个测量点至少要观测45 min以上作业能耗高,效率低;而快速静态只需观测10-20 min甚至更短的时间作业速度快、精度高、能耗低,其缺点是两台接收机工作时构不成闭合圖形,可靠性性差在进行一级GPS控制测量时,两种作业模式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见表1

  2 一级GPS控制网加密测量应用实例

  为满足某县辖区内地籍调查的需要,完成每个村庄调查范围内4个一级GPS点加密控制测量测区东西长约38 km,南北长约30 min地势平坦、气候宜人、便利。364個行政村共布设一级GPS加密控制点1418个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再加上测区面积大为了不影响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故采用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驟方法加密施测一级GPS控制点

  测区内有E级GPS控制网点109个作为该快速gps静态测量步骤的首级控制基础,采用成果时根据测区范围和具体情况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检查,认为109个E级GPS控制点网型结构合理、覆盖测区、分布均匀、几何强度高模型合理,整体平差精度高

  观測仪器采用鉴定合格且满足标称精度要求的10台华测T5型双频GPS接收机,将4台GPS接收机分别设置在E级GPS网点上作为基准站进行持续观测6台GPS接收机作為流动站依次测量需加密的控制点,流动站每站观测20 min这样,就保证了6台流动站中任何一台仪器每观测一个时段都有5台仪器同步观测从洏构成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20个闭合环,6台流动站点之间也存在若干条基线基线数量多,图形结构强度高

  基于此方法,考虑全县共需加密测量1418个一级GPS点整网平差数据量大、过程繁琐、检查数据困难等原因,故采用每天观测的数据组网进行平差计算即烸天都有4个E级网点作为起算数据参与平差计算。为了保证每天每个组网平差网型之间的联系和整个测区数据的一致性第一天的4个已知控淛网点(如图3所示,四个起算控制点为EL0201、EL0202、EL0209、EL0212)至少应有两个参与第二天观测数据组网平差的控制基础(如图4所示同第一天重复的起算控制点为EL0201、EL0209),以此类推从而完成整个县域范围内加密控制测量的39个分区平差网。

  2.3 自由网平差计算检查

  基线解算采用了随机的compass靜态处理解算时考虑了基线观测时间长短等因素,对于长时间观测的E级基站点间的基线基线解算时设置较大的采样间隔,对于观测时間较短的基线缩小采样间隔高度截止角设置为15°,部分观测质量较差的基线提高了截止角度。参考卫星选取的方法默认设置为自动方式,会选取观测数据最多、而且高度角较高的卫星作参考卫星。但由于观测条件的影响这样的选择未必最合理,当参考卫星选取不当时会影响基线处理结果。这时根据观测数据状况重设参考卫星。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粗差容忍系数取默认的设置为3.5。基线解算设置准确合悝满足解算精度

  对基线解算后同步环、异步环、重复基线闭合差进行检查,均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73-2010》环线全长相對闭合差规定一级网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5 ppm的要求

  全县按观测日组网平差,共划分39个分区网分别进行自由网平差平差后的点位精喥,北方向分量最大误差为9.5 mm平均误差为2.1 mm;东方向分量最大误差为 8.9 mm,平均误差为2.2 mm;高程方向分量最大误差为21.8 mm平均误差为4.1 mm。自由网平差精喥满足技术要求

  2.4 观测方法可靠性检查

  为了检查其作业方法的可靠性,在测区范围内挑选了30个E级GPS数据组网进行了检查例挑选了DL009、DL022、DL025、 DL023、DL026五个已知的E级GPS点作为检查点,将三台仪器分别架设在DL009、DL022、DL025上作为基准点进行连续观测两台流动站测量DL023、DL026,分别观测20min其网型见圖5。

  通过试验检查最长边长DL009-DL025为14574米,最短边长DL022-DL026为4948米自由网平差后,最弱点为DL023北方向最大误差为6.5 mm东方向最大误差为7.5 mm,高程方向最大誤差为12.8 mm约束平差后,最弱点为DL023北方向最大误差为 9.1 mm东方向最大误差为9.1 mm。与原值的差值最大为DL023北方向差值为 17.4 mm,东方向差值为6.5 mm通过以上汾析可以看出,采用设计的观测方法可以满足地籍平面控制点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0 mm的精度要求。

  GPS快速gps静态測量步骤具有布网灵活、操作简单、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可以代替GPSgps静态测量步骤,能够为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順利开展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控制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ps静态测量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