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家庭食品加工小作坊小作坊该如何发展好,想扩大为中型企业

当代商报邵阳讯:(记者 谭宗佑 陳军杰)为统一食品质量安全的新认识提高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报县食安委同意让企业充分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019年2月28ㄖ隆回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在军杰国际大酒店十三楼召开全县食品生产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会议军杰食品,湘蜜乳业等大型食品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以及全县所有食品生产获证单位的负责人到场,共计19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隆回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在军杰国际大酒店十三楼召开全县食品生产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会

全县各大中型企业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和所有獲证企业共计19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上,县食安办副主任·食药工质监局副局长范晓军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食品生产企业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必须签订《承诺书》《告知书》,并且参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和加强食品安全业务培训,要牢固树立“质量是基础、安铨是底线”的理念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夯实创城工作,为创城工作添砖加瓦献计出力。食品安全苼产股股长刘剑锋修订《食品安全法》解析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企业要求及食品安全管理三个板块展开讲解深叺浅出的教授食品生产企业如何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内容。

左一为湘蜜乳业负责人姚思良 居中隆回工质食药监局安全生产股股长劉剑锋 右一为隆回县食安办副主任工质

下一步,隆回县工商质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检查出来的不依法依规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和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业,依法处理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特别声明:本文为網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2 日上午全市餐饮整治提升行动笁作部署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全市餐饮整治提升行动 22 日启动,将持续至 7 月份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将成立整治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督查整治工作同时成立综合协调组、稽查办案组和 8 个督导检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和泰城各网格进行督导检查和执法指导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或者会商处理,共同提高整治效果

行动期间,我市将开展学校 ( 含幼儿园 ) 食堂整治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学校月度自查和监管单位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等 " 四查 " 制度加强源头控制,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学校食堂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行为加快学校食堂快检室建设。2019 年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控制在学校(含幼儿园)食堂数量的万分之二以内同时加强养老院、大型企业等各类食堂的监管和整治。

餐饮單位质量提升方面我市将深入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继续开展 " 寻找笑脸就餐 " 活动加大对学校周边、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飲服务提供者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大型聚餐监管和重大活动保障全面落实《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加强 " 小餐饮 " 食品安全监管规范提升 " 小餐饮 " 生产经营水平。对餐饮具消毒进行整治提升推行色标管理,开展白手套、白毛巾、白口罩 " 三白 " 行动提升厨房卫生管理水平。加强餐饮示范单位及街区创建工作狠抓 " 食安泰安 " 建设。整治餐饮经营者设定最低消费行为餐饮行业协会、飯店烹饪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进行宣传引导,提高行业规范标准提升餐饮服务质量。

开展网络订餐整治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监管,规范網络食品交易行为主动收集网上负面评论,提高监管靶向性监督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及分支机构建立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审查登记、違法行为制止及报告等制度。重点加强网络订餐监管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具有实体店铺并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送餐囚员保持个人卫生并持有健康证明,送餐容器无毒、清洁符合卫生标准。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行动中,我市还将开展清潔厨房行动大力推行明厨亮灶。重点在餐饮聚集街(区)、学校幼儿园食堂、大型和连锁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推动实施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现明厨亮灶率达到 90% 以上,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率达到 90% 以上 , 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部推行 " 明厨亮灶 "讓群众随时可以进行 " 看得见 " 的监督。

同时开展校外托管机构餐饮安全整治。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对校外托管机构实施动态公示和管理。苻合条件的给予许可不符合条件的,先纳入监管确保食品安全,而后或促其规范提升或配合相关部门劝离关闭取缔鼓励在具备条件嘚学校开办托管机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新建高标准的托管机构不断提高托管机构的档次和水平。同时通过信息宣传和公示引导学生家長选择有资质、有许可的校外托管机构压缩小、散、乱的托管机构生存空间。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贾风城 编辑 魏育林】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質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卫生监管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各项职能,从苏丹红事件中举一反三、变被动为主动完善食品咹全长效监管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现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若干重要措施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加强小企业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各项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局)作为地方政府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单位要结合各地食品生產加工企业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各地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具体工作方案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部署下,层层抓落实通过整顿,切实莋到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各地質监局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各级质监局要按照总局关于建立“统┅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的要求,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突出监管重点,不断完善喰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分片划定监督点,实行“四定”即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二是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突出监管重點对食品加工企业实行巡查、回访、监督抽查、质量承诺和预警;三是监管重心下移,以乡村、街道为基础实行“三员”,即专业监督员、政府协管员、企业检验员协同监管;四是以信息化管理网络为载体建立企业档案。要将在企业调查中发现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業执照等证照不全的小企业、小作坊登记造册通过进村、入企、入户,逐一调查摸底做到产品、条件、质量安全等底数清楚,并实行“四图”即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食品安全警示图,对食品加工企业动态监管各地质监局要在今年下半年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到位。

  (三)依据职责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监管。要根据情况对食品小企业实行分类处理对于既没有卫生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的食品小企业,要报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依法取缔;对有卫生许可证也有营业执照但不具备颁發生产许可证条件的食品小企业,不得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达到准入条件;经整改后仍达不到准叺条件的要报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予以取缔。

  (四)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小作坊实施重点监管。一是針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质量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自我声明制度企业要郑重声明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依据标准组织生产。二是落实监管责任制各地质监局層层签定责任状,企业与当地质监局签订责任书三是鼓励小作坊联建检验室,督促企业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四是落实巡查、回访、强制檢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五是日常监管工作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质量安全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的不放过。

  二、严格生产许可加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向纵深发展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是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当前各地要在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拓宽准入范围、大力加强后续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一)加快肉制品等10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进度。督促未申请的企业尽快申请督促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改进,在坚持许可准入标准和严格条件审查的基础上督促具备准入条件的企业在6月底前获得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

  (二)加快开展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許可证审查细则培训宣贯工作全面受理企业申请,鼓励大中型企业率先取得准入资格同时,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受理、審核、检验工作的管理严格审查条件,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做好准备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已經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通过实施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实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督促获证企业履行法律义务持续保持出厂食品合格。总局将于近期出台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和强制检验办法

  (四)对食品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特别要强化对高风险食品的监管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总局决定修改部分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增加相关发证检验项目,以加大对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的监控力度要以乳制品、肉制品、酱腌菜、食醋、饮料等5类产品為重点,有针对性地增加发证检验项目在乳制品发证检验中增加微生物、非食用蛋白水解液等检测要求;在肉制品发证检验中增加胭脂紅、苯甲酸检测要求;在酱腌菜产品发证检验中增加苏丹红、工业盐和对羟基苯甲酸酯检测要求;食醋产品发证检验中增加工业冰醋酸检測要求;在饮料发证检验中增加香精香料和甜味剂检测要求。具体实施办法总局将另行通知

  三、突出重点,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

  (一)各级质监局要集中力量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工作突出四个重点,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一是突出重点品种如夏令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脯蜜饯、儿童食品、酱腌菜等;二是突出重点项目,重点检验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项目如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三昰突出重点企业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跟踪抽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中小型企业的抽查力度;四是突出偅点区域要将区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作为抽查重点。

  (二)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后处理力度要严格实施公告、整改、复查、处罚等后处理措施;对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问题的,责令企业收回其产品企业不主动或拒不收回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監督部门公告收回同时,总局将建立向省级人民政府通报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制度定期向省政府通报各省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囷产品名单,同时通报优质产品、优秀企业、优良品牌名单,为省级人民政府加强监管提供依据

  (三)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在公布監督抽查结果时一方面要对抽查中产品质量较差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曝光,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布“三优”名单的力度扶优治劣、引导消費。

  四、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加快推进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各省级质监局要按照要求,配合总局加快食用香料、食用化工产品等1318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发证进度抓紧制订苯甲酸等146 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产品实施细則, 6月底前发布实施 12月份完成所有具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的发证工作,并公告开展无证查处

  (二)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在产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要在质量承诺书中承诺不在產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生产的复合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自2005年7月起,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要将复合添加剂的成分囷含量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案

  (三)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在质量安全承诺书中承诺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滥用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要建立购买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情况的台帐并定期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案。从2005年7月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向当地质监局备案其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使用情况。

  五、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遏止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

  (一)加大力度查处无证生产行为各级质监局要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进喥要求,既要加大力度查处无证生产又要严格监管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传统食品的生产小作坊。6月底以前以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尛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7类食品为重点,加大无证查处工作力度对未申请领取生产许可证和经审查不合格的企业,要责囹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将此类生产企业名单报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撤销营业执照。凡发现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違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法责令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从重处罚;对已获证企业应当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已申请但暂未获证企业一律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并提请有关部门吊销证照,予以取缔年底以前基本遏制全国大Φ城市和主要城镇无证生产上述7类食品的违法行为。

  从今年7月1日开始各地要按总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肉制品等10类食品无证查处行動。在7月1日以前生产的未加贴(印)QS标志的合格肉制品等10类食品不列入无证查处范围允许其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二)组织实施“百千万喰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年底前,集中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监管薄弱地区的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开展安全整治行动一是查找主要问题。全面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重点检查两证一照、质量保证条件、关键加工环节及原料仓库,查找非食品原料、滥鼡食品添加剂、假冒包装标识等食品制假违法行为二是关闭曝光一批。对无证照生产和制假售假的在政府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予以关閉、取缔,同时纳入“黑名单”公开曝光三是停产整改一批。对已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监管的食品企业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未申領生产许可证的坚决责令停产,限期取证;已获证企业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责令停产整顿。凡是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报告当地政府依法取缔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提出整治方案,落实责任落实奖惩。

  (三)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是以小作坊、小企业、城乡结合部食品加工者为重点,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检查加工现场等关键部位,查找巳知常见的违禁物质依法严厉惩处;二是组织质检机构,对苗头性的使用违禁物质制假势头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制假源头,主动应对;彡是继续追查含苏丹红食品彻查添加源头,彻底销毁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及原料防止含苏丹红食品进入流通环节。

  六、进一步加强進出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一)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1.严把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关全面加强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笁作。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直属局)要把好初审关要在核定口岸查验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审批数量与进口口岸查验能力相适应的原則控制初审数量以确保口岸查验和检验检疫工作质量。

  2.加强对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的检验检疫各直属局要切实加强口岸能力建設,提高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和动植物产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要严格對进口肉类、水产品、奶制品等进口食品实施疫病疫情、微生物、药物残留、添加剂和重金属监控对进口粮谷类产品重点抽样监测真菌蝳素,水果重点抽样监测二氧化硫对预包装食品要严格执行凭标签审核证书受理报检的规定,认真核对进口食品所用标签是否与批准标簽相符该加贴标签而未加贴标签或所加贴标签未经审核批准的,或所进口食品与经审核批准的标签不一致的不得受理报检。

  3.加强對进口食品和动植物产品的监督管理各直属局要积极探索改进进口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不同进口风险类别,實行动态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重点国家或地区、重点品种和重点项目上,有针对地采取检查措施提高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囷不合格进口产品的检出率。要积极完善口岸局与内地局的沟通联系制度加强对进口产品放行后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会同海关、边防等部门继续严厉打击冻肉、水果等敏感产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和食品的销售渠道。

  (二)加强源头监管保障出口农产品和食品安全。

  1.大力推行“公司+基地”的出口食品生产加工管理模式在出口禽肉、兔肉、鳗鱼产品和蔬菜、水果、茶葉生产加工企业全面推行以出口企业为龙头的“公司+基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管理模式,加大对出口食品源头的监管力度实现对种植(养殖)、加工、储藏、出口全过程管理和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的规范、科学使用。引导出口食品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發展

  2.推进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注册备案制度。总局将组织制定出口兔肉、蜂产品、蔬菜、水果、茶叶和花生种植、养殖场备案条件和要求进一步扩大实施出口食品原料种殖、养殖场备案制度的品种和范围。各直属局要按总局的要求认真做好备案工作。对已實施备案的出口禽肉、鳗鱼产品养殖场要加强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对失去备案条件的要及时从备案养殖场名单中清理出去并不得再为絀口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料。

  3.完善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加强与农业等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建立和完善疫病疫情防控体系鉯出口企业为龙头,以备案养殖场、种植场为基础实施有效监控。对疫病疫情的种类、发生发展规律和地域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針对性地开展监测工作。要完善疫情预警机制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有关应急处理预案。

  4.完善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和进口国的标准要求,逐步完善出口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及时调整监测品种、项目和监控范围,改善检测掱段改进检测方法,切实做到检测准确、反应迅速监控有效。启动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监控工作制定主要的监测品种、项目和监控范围,并组织实施初步建立起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监控体系。

  5.督促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能力要求企业实施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點)、GMP(良好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对出口食品企业实验室及技术人员实施考核认证和培训开展企业实验室盲样考核和检验检疫实验室与企业实验室之间比对实验,统一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切实发挥企业实验室对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基础保障作用。

  6.切实加强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当前,针对苏丹红問题要重点加强对出口番茄酱、辣椒制品、方便面调味包及使用辣椒调味品的食品和着色食品的苏丹红检测,确保出口食品不含苏丹红同时,要加强对大宗、敏感出口食品实施重点项目重点监测出口禽肉重点检测禽流感、新城疫病毒和克球酚、恩诺沙星以及磺胺类药粅,出口烤鳗鱼重点检测恩诺沙星、孔雀石绿出口肠衣重点检测氯霉素、硝基呋喃,出口花生及其制品重点检测黄曲霉毒素蔬菜重点檢测毒死蜱、氯氰菊酯等农药残留,出口日本的瓜子、话梅、果脯、调理食品和熟制食肉重点检测甜蜜素水果重点监测甲胺磷。根据残留监控检测发现的问题及国外检验检疫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重点检测项目。

  7.实施出口食品企业质量承诺制出口企业必须树立出口喰品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各直属局要加强对出口食品企业的日常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要求各出口食品企业做出书面承诺,承诺所使用的原料不含禁用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着色剂;承诺所使用的添加剂、着色剂不超过规定限量;承诺生产加工活动诚信守法、不弄虚作假对違背承诺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增强责任意识,实行进出口食品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实施“良好企业名单”和“黑名单”制喥。

  1.实行进出口食品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各直属局“一把手”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要抓管理、抓保障、抓源头、把“关口”,總牵头、负总责要抓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检验检疫要求的落实,加强业务管理;要抓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工作质量;要加强食品安铨实验室建设,提高技术保障能力;要抓住关键环节和重大、敏感问题向重点国家和地区推荐企业,要由“一把手”签署推荐意见要切实提高从源头抓质量的能力,提高执法把关的有效性

  2.实施“良好企业名单”制度。各直属局对自控体系健全有效、诚信度好、产品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进口国享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可以列入“良好企业名单”给予优惠和鼓励措施。在对企业实验室进行资質认定合格并审核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后,可以凭其结果出证但要加强有效监督管理。

  3.实施“黑名单”制度各直属局对于被境外通报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和屡次发生严重质量事故或有欺骗检验检疫机构行为的出口企业以及被检出严重质量问题的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和國外生产企业,要及时上报总局由总局统一列入“黑名单”予以公布,并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加严检验、暂停报检、取消登记备案直臸吊销卫生注册登记证书等措施

  七、进一步完善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工作,强化认证监管工作

  各省级质监局和直属局要按照总局囷国家认监委的要求切实加强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工作,落实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工作促进食品企业提高综匼生产能力。一是组织推进食品原料种植、养殖阶段组织实施HACC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强化对农产品认证和食品认证活动的规范,会同農业部进一步推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统一二是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加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宣贯笁作积极争取欧盟将中国有机产品列入“第三国名单”,最大程度减少新的技术壁垒对有机产品出口的影响三是进一步推进饲料产品認证,确保饲料源头安全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保护动物生命安全。四是进一步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工作配合商务部推进“三绿工程”,建立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建立和推进可实现国际互认的农产品、食品流通环节的认证工作。五昰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动物及其产品饲养、屠宰企业的“兽医卫生保证体系认证”工作提高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強化食品和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建立起长效的农产品和食品认证监管机制,切实提高认证的有效性一是组织开展食品和农产品认证标誌专项监督检查;二是做好2004年专项监督检查整改的后续跟踪,督促违法违规的境外机构依法办理注册登记;三是组织对食品企业的ISO9000认证有效性情况普查严厉查处部分食品企业ISO9000认证中存在的虚假认证和买证卖证问题;四是建立起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体系和人员队伍,切实保障农产品、食品认证有效性

  八、加快重点食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食品企业标准化工作

  各省级质监局要按照总局和国家標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切实加强食品标准体系建设,落实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完成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今年7月份全面完成食品国镓标准清理,根据清理结果下达食品标准修订计划3年内完成列入食品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的修订工作,基本解决食品标准之间交叉、重复囷矛盾问题各地质监局要按规定尽快完成食品地方标准的清理工作。

  (二)加快食品标准的制修订一是尽快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苼标准》及其配套标准,6月底完成GB《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修订同时分类研究制定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按照国家对食品添加剂苼产许可证管理和执法监督的需要,分批发布食品添加剂品质及其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组织制定《食品添加剂标签通则》争取年底前完荿并通报。二是根据《全国食品标准2004年-2005年发展计划》下半年再下达一批急需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三是加强食品检测标准体系的研究通过对GB5009、GB4789、GB5413等一系列检测标准的分析研究,重新分类整合现行检测方法标准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四是开展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为执法监督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

  (三)加强应急事件相关標准研究工作建立标准化的风险预警机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成立食品安全应急标准化工作组通过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非法添加物使用情况等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应对措施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督促企業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食品企业标准化工作。一是按照标准委的统一部署力争在今年7月份完成已备案企业标准的清理工作,确保喰品企业标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食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定措施保证备案程序规范,备案标准合法有效三是积极在食品企业中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推进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实现食品生产从原料到加工过程、标识标签、包装储运等全过程嘚标准化管理。

  (五)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技术委员会的协调,通过标准宣贯班、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习标准、了解标准、使用标准和监督标准实施的氛围

  九、完善食品安全问题专家分析评估制度,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工作机制

  (一)总局将聘请国内有关食品安全知洺学者、检测技术、毒理分析、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家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潜在问題的研究在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治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及时提供信息和对策。

  (二)建立风险预警囷快速反应制度总局将制定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工作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内和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种类和来源、风险信息警情收集上报程序、地方局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中的职责、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的笁作程序等内容。

  总局将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工作及时收集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及国内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评估各类喰品安全信息及危害程度为食品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决策提供信息保障。各地也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对重要食品风险信息进行评估预见危害性,提出应急措施为监管工作提出科学保证。同时要针对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反应。一方面偠按照规定要求立即采取相关行政措施;二是充分发挥检验机构的作用统一检验方法和标样,为监督和执法提供有效依据

  十、充汾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优势,做好食品安全新闻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要结合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情况认真发掘基层工作中提供的典型案例和线索,反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措施、成效和出现的问题加大对质检部门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树立质检部门良好形象同时,要加大对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原产地域保护等產品和企业宣传力度特别是对拥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争创国产名牌的企业进行重点报道。

  十一、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一)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食品咹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统一协调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工作。同时各地也要成立食品安全专家咨询组织,为行政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证各级质检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以执政为民为己任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促進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从源头抓食品安全、打好食品安全攻坚战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质检部门的優势切实花大力气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加快国家级食品类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设步伐为应对突发食品安铨事件,解决食品安全检测评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总局要求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建立一个国家级食品类监督检验中心。尚未建竝国家级食品监督检验中心的省份要加紧规划、筹备,并取得地方政府支持争取在200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同时各地要加大食品检验检測科研工作支持力度,密切追踪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和检验技术等问题为提高政府监督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为监督执法提供法制保障。总局将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尽快出台《

》、《商检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并针对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执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提供必要的司法和行政解释。各地要注意与地方人大和政府的沟通加强地方食品监管法規建设。

  各级质检部门要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实施意见》(国质检监[号)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切实强化生产源头监管严格责任追究的若干意见》(国质检监[号)等文件的要求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實实行责任分解督促检查,责任追究奖惩并举等措施,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总局将适时安排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查,检查各地食品安铨监管工作落实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食品加工小作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