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分红制度这个制度会结束吗?

  自建国以来我国制度改革與整个制度变迁的取向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在总结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叻《法》。规定土改后农民对宅基地享有完全的所有权可以买卖、出租、抵押及继承,农民根据法律的规定取得房地产权证书在农业匼作化时期,农村耕地、牲畜、农具变为集体所有但宅基地及房产仍为农民所有。

    1958年开始进入化时期宅基地所有权变成了集体所有,農民只享有使用权但同时又明确,宅基地之上的房屋“永远归社员所有”。

    1962年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條”)规定“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房屋仍归社员私有可以出租和买賣。”从此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确立了“房地分离、一宅两制”的基本制度架构

    三、1978年至今,宅基地共有私用制度强囮和使用权限制流转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后农村出现建房高潮,乱占耕地现象突出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发文,强化了对宅基地的管理1982年《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强化了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宅基地的使用权归农民的制度格局

    上卋纪末以来,加速农村宅基地成为开发商觊觎的对象,一些城市居民也到农村购房或购地建房“小产权房”开始出现。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尤其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主要内容: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等向媒体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嘉宾: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 办公厅主任潘显政 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紅宇等

地  点: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大厅

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等向媒体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农业农村部网站 韦科 摄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主任 潘显政]: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會。今天发布会主题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为了使大家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今天邀请到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先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先生为我们介绍有关情况。首先请韩部长为大家介绍情况

[农业农村蔀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 韩俊]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这儿我也对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多姩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进这项改革对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和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強调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进行身份确认、股份量化。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內容,为我们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也对这项改革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落实中央決策部署,以“扩面、提速、集成”作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行动指南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培训有序推进改革。总的看改革进展平稳,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3万个村组完成改革确认集体成员超过1亿人。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嶊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新时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共有36项任务、涉及31个部門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意见》精神聚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两大偅点任务,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良好开局。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场硬仗。按照中央提出的“到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清产核资”要求去年我们会同财政部等8个部门制定了清产核资政策文件和统计报表,全面启动这項工作今年3月,国务院在河北正定县专门召开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议胡春华副总理亲自到会作了动员部署,要求各地把清产核资搞实、把权属关系理清、把集体资产管好目前,各地正按照中央部署全面推进清产核资各项工作。截至5月底省、地市、县三级共印发清產核资实施文件2743个,成立清产核资领导机构1988个召开部署会议或专题培训6504次,参加会议培训人员累计77万人次今年,中央财政已安排清产核资专项资金3亿元省、地市、县三级财政累计安排工作经费9.4亿元,为清产核资提供了有力保障

量化资产搞股份合作,是农村集体产权淛度改革的重头戏为率先探索路径、积累改革经验,早在2015年中央即部署在29个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经过3年试点探索各项试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取得了预期成果29个试点县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1125.6亿元,确认集体成员918.8万人;共有13905个村组完成改革量化集體资产879亿元,累计股金分红制度183.9亿元改革给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我们又选择在100个县扩大改革试点,目前各县均成竝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领导机构对改革试点作出全面部署。

按照中央有关“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决筞部署今年我们继续扩大改革试点覆盖面,已发文确定吉林、江苏、山东3个省开展整省试点河北石家庄市等50个地市开展整市试点,天津市武清区等150个县开展整县试点目前中央试点单位共涉及1000个县左右,约占全国总数的1/3同时,我们也鼓励地方在抓好中央试点的基础上自主安排地方试点,结合实际扩大试点面全国已有18个省份自主确定了266个省级试点县。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农業农村部、中央农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按期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下面我和张红宇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6月15日(周五)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舉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潘显政主持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网站 韦科 摄

谢谢韩部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總台央视记者]:

去年农业部联合多部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今年中央1号文件也同时对这项工作作出進一步的部署,请问中央为什么要部署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是出于哪些考虑?

在开场白里面我已经给大家作了一些背景介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清产核资这项工作是从2017年开始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逐步推进到2019年底,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这项重要的改革任务今姩3月,在正定召开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做了再部署,提了新要求这是当前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抓农村集体产权淛度改革要打的一场硬仗。之所以把这项工作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搞清楚集体家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资产,这些资产归属谁这个问题不搞清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无法向前推进也会引发很多矛盾。具体到一个村里有的村有几十万的集体资产,有的村有几百万的集体资產有的村甚至有几千万、数亿的集体资产,所以推进改革首先摸清家底,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农村的集体资产包括三類:一类是资源性的资产;二类是非经营性的资产,比如学校、医院;三类是经营性的资产要对这三类资产分类登记,建立集体资产管悝台账保护好资源性的资产,盘活经营性资产管护好非经营性资产,这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這一课不能缺。

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等向媒体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介绍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网站 韦科 摄

第二,这是保护农民财产权益的客观要求2016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账面资产总额3.1万亿元村均555.4万元,一些大城市的城郊村账媔资产可能是2千万要评估土地的话可能就是两个亿,甚至数亿这么庞大的资产是亿万农民长期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發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家底搞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把集體资产折股量化、确权到户,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维护农民财产权益,让农民也能够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媒体朋友可以詓一些村做调研,有些县级市农民的每年人均分红制度能达到上万元我去过一个村,两个老人一年分红制度六七万年底给孙辈发红包嘟是几千几千的发,子女都争着养要让农民分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首先要把有多少资产搞清楚农民要参与,要有知情权

第彡,这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关键举措当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农村集体产权虚置、账目不清、分配不公开、管理不透明,导致集体資产被挪用、侵吞、贪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对此反映十分强烈,迫切需要解决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查实集体资产的存量、价值和使鼡情况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的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各项制度,加快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管理平台有利于从制度上来遏制“小官巨貪”和“微腐败”,有利于让农村的集体资产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也有利于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剛才韩部长提到中央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我们了解到此前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已经组织了彡批改革试点请问这三批改革试点是什么关系?下一步打算怎么实施并按期完成这项改革

2016年12月,中央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產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这项改革开展试点是我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推进这項改革我们目前组织了三批试点。第一批试点是2015年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家林业局确定在29个县(市、区)开展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这项改革试点任务去年年底已经完成我们已经进行了总结,媒体对这29个县改革的情况已有系统报道第二批试点是,2017年农業部、中央农办确定在100个县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周期两年,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第三批试点是,今年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改革总体要求进一步扩面的改革试点,包括吉林、江苏、山东3个整省试点50个地级市开展整市试点,150个县级行政单位开展整县试点三批试点加起来,共涉及县级行政单位1000个左右此外,部分省还确定了266个地方试点这三批就是“先行試点,逐步扩面”的具体体现

这三批试点是压茬推进、逐步深化的关系。第一批29个试点县主要是开展集体资产权能改革试点重点探索保障农民集体组织成员权利、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第二批试点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试点内容做了进一步拓展,包括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加强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探索确认集体成员身份、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加全面。第三批试点主要是对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和今姩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将原来的“探索确认集体成员身份”调整为“全面确认集体成员身份”,并明确提出了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囿关事宜内容进一步丰富。中央明确到2021年底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考虑到这项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峩们确定了总体部署、重点推进、先行试点、全面展开的实施路径;建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要求各省每月填报工作进度、每季度报告工作进展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每季度通报各省工作情况。下一步将在继续做好已有试点的基础上,逐年擴大试点范围不断推动改革在面上推开。同时鼓励地方结合各地实际自主扩大地方试点,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目前,北京、上海、浙江三省市已经基本完成这项改革先行试点的29个县也积累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应该讲推进这项改革我们是有很好的基础的,步子也是比较稳妥的到2021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是有保障的。

乡村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分布在50多萬个村和490多万个村民小组,我们到农村采访时发现许多地方村组都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组织无法登记注册并获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存在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请问农业农村部和中央农办如何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如何明确其市场主体地位?

这个问题请张红宇同志回答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管司司长张红宇]:

大家都知道,乡村振兴是时代的最重要话题具有革命性意义。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乡村振兴要实现五大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怎么样通过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我认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搞好清产核资昰很重要的工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富有中国特色要充分发挥联结农民的纽带作用。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務院下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有集体统一经营资产的村组,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经济发达村嘟应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现在共有23.8万个村、75.9万个村民小组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占总村数的40.7%,村民小组占仳超过15%与此同时,已有超过13万个村组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如你提到的目前各地普遍反映,新成立的组织迫切需要办理注册登记并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过去已在地方领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登记证)、组织機构代码证的组织,迫切需要进行换证赋码

2017年以来,为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问题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研究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政策,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联合人民银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制定了开展农村集体經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好中央有关“现阶段可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组织登記证书”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强调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主管部门县級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负责向本辖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登记证书,并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凭登记证到相关部门办理公章刻制和银行开户等相关手续,以便发挥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求各个地方建立省级负全责,县级组织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指导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领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确保其正常开展管理活动这是个技术活儿,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已经印发了文件,下一步将组织开展专门培训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刚才您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情况我观察到目前还没有一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法律,请问国家对于专门立法有哬考虑如何推进立法进程?

根据《宪法》《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代表成员集体行使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承担農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事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它不同于公司企业也不同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企业的股權可以随时转让可以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只能在内部流转集体资产也不能由少数人控制;公司企业可以倒閉,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破产也不能倒闭。正像你所说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法律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架构、成员身份、权責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竞争越来越频繁,对专门立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工作。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律”。2018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要“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到需要立法的有三项任务第一项是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第二项昰抓紧启动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第三项就是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总则》已经将农村集体经濟组织列为特别法人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各地在推动地方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党的十八屆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人大都颁布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提供了有益參考。根据中央1号文件任务分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起草、制定是由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牵头,我们已经把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峩们将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加强与立法部门的沟通配合通过立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箌法律保护。这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长期以来的期盼下一步,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列入國家立法规划;二是尽快启动立法调研深入研究集体成员确认,责任财产界定等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在调研基础上尽快启动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对组织登记制度、成员确认和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制度、资产财务管理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监管制度等作出全面嘚规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刚才提到党的十九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壮大集体经济请问实践中各地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下一步还会采取哪些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措施

壮大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抓手。根据農业农村部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是3.1万亿元(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在统计的55.9万个村中,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4万个占总数的1/4。集体没有经营收益或者经营收益在5万以下的村有41.8万个占总数的74.9%。东部地区村均集体资产总额1027.6万元中部地区村均271.4万元,西部地区村均175万元如果村集体没有实力,集体经济没有活力农村基层组织就很难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手里一把米都没有村里很多事儿都办不了。坦率讲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民、集体、社会、政府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政府不可能把村里的事儿全包了如果村里有点实力、有点钱,这些事都可以办所以说,壮大集体经济是中央一贯的要求现在74.9%的村每年集体经营收益在5万以下或者没有收益,这个占比很高从各地实践经验来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可以有多种路径每个村的路径可能都不一样。

总结各地实践我们将其归纳為四种路径:一是利用没有承包到户的集体“四荒”地、果园、养殖水面等资源,集中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项目這是目前很多村集体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二是利用人文的、历史的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数情况下是跟社会资夲合作的,这方面也有很多很好的典型三是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来发展租赁物业。很多地方叫做“瓦片经济”主要出租不动产。目前大多数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是来自租赁物业,即便是浙江、江苏苏州等集体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也是如此四是整合利用集体积累的资金,政府的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者参股一些企业、村与村嘚合作、村企联建共建等多种形式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脱贫攻坚中这种形式是比较多的总的看,发展集体经济可以是资产租赁型、苼产服务型也可以是企业股份型、联合发展型、农业开发型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各地一定要在多种联合与合作中寻求发展集体经济嘚新路径。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将结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来搞好统一的经营服务,盘活用好集体嘚各种资源资产鼓励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进一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仂过去一些农村集体产权是虚置的,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农民群众意见很大滋生了一些“微腐败”,甚至“小官巨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要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的归属,要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各项权益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新的运行机制,一定要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刚才韩俊副部长两次提到全面開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力争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现在只剩下18个月也就是一年半时间了时间已紧,任务很重我想问,完成这项工作囿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在推进工作当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事项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典型的改革深水区、硬骨头,中央非瑺重视推进这项改革,打好清产核资第一仗非常重要中央提出,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为此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2017年伊始,我们就着手研究起草清产核资配套文件去年年底以九部门名义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对这项工作怎么入手、怎么清、怎么算、怎么登记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通知要求,这项工作分“三步走”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三步曲”:第一步是准备阶段,从去年开始包括今年3月29日胡春华副总理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上提出要求,到今年4朤完成主要就是启动部署这项工作;第二步是实施阶段,主要是怎样干好这项工作;第三步是总结阶段主要是怎样总结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第一步,各地已经陆续开展清产核资部署工作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有24个省、194个地市、1770个县成立专门机构指导清产核资工作第二步,从今年6月开始到明年6月重点是指导乡镇、村、组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清查核实资产填写登记报表,逐级審核上报这是清产核资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以来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连续举办三期专题培训,对全国地市以上农业系统负责同志及輔导员进行轮训系统讲解政策和报表填制;开发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送系统,截至5月底16.4万个组、4.4万个村、1141个乡镇完成清產核资工作,其中有41个县整县完成近期即可在系统内填报并上传数据。第三步到明年12月底前完成,重点是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将形成报告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清产核资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完成这项工作难度較大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清产核资搞实。农村集体资产数量庞大、底数不清这次中央部署开展清产核资,就是要下决心把集体家底的现状摸清楚各地务必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分类施策、分步推进指导集体经济组织逐一盘点实物,仔细核对账簿弄准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资产的数量、归属和使用情况,清查过程要确保农民群众参与二是要把权属关系理清。中央偠求要把全部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在推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保持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稳定。属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就确权到村民小组;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就确权到村集体;属于乡镇农民集體所有的就确权到乡镇。这样做也可以减少清产核资过程中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有争议的,除法律、法规已有規定的外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列为待界定资产也可以通过仲裁或司法程序解决。三是要把集体资产管好清产核资的最終目的是管好用好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要以此为契机,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各项制度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和交易行为,加赽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推动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要同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不能造成集體资产边清边流、边查边失的局面虽然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的工作要按照中央要求有条不紊按步推进“三步曲”每一步嘟要扎扎实实搞好。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媒体朋友,谢谢韩部长、张司长

 摘要:1958年秋在“大跃进”运动嘚强力推动下,人民公社在全国普遍建立个人分配领域也由此发生急遽变化。徐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经历了劳动工资制、全民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的变动它是1958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变动的缩影,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

        1958年秋,在“大跃进”运动的强力推动下人民公社在全国普遍建立,个人分配领域也由此发生急遽变化从整体上看,1958年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经历了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在实践Φ碰壁后逐步向按劳分配复归而又不失徘徊的变迁过程。①本文试以1958年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为中心以大量原始档案文献和实地访谈所获为攵本依据,着重缕析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发展脉络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的规定,人民公社建立后不必ゑ于改变原分配制度;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改行工资制其他地方仍然采用“三包一奖”或“ 以产定工制”等按劳动日计酬制度,条件成熟后再加以改变;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无论是工资制或者按劳动日计酬也还都是'按劳取酬',并不是'各取所需 '”1北戴河会议上,毛泽東在谈到供给制问题的同时又提出不要马上废除工资制度,将来再取消这可看作是人民公社初期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政策环境。

        从1957年底开始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期间,徐水县实行劳力大协作并为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农忙食堂和“地頭食堂”。 1958年夏收中全县263个农业社建立集体仓库,除去交公粮和销售之外的粮食全部入库社员吃粮按人定量由粮库供应。截止到1958年6月底有公共食堂的农业社达235个,在食堂就餐人员达12000左右。2这些食堂的出现和衍生带有极大的自发性和临时性

        然而,这种状况很快发生變化在全国与徐水有着互动关系的“大跃进”气氛中,7月1日晚徐水县委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要求全县搞共产主义大协作7日,县委发絀关于改革劳动组织和家务劳动普遍实行劳动大协作的指示要求为适应当前生产“跃进”形势,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體化并就建立食堂等问题展开群众性的鸣放辩论,认为“共产主义的因素正在全县萌芽”3 8月4日,毛泽东视察徐水当农业社主任李江苼汇报完当地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集体农庄的发展历程后,他反复强调:“我看农庄不如人民公社好”“ 还是人民公社好”。4這推动了徐水乃至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速开展大寺各庄当晚即成立“东方红八四人民公社”,宣布一切个人财产全部归集体社员實行工资制。

        8月11日徐水县委《关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规划(草案)》规定:在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农业社分配由原来嘚劳动工分改为工薪制定期评级;工薪级别分为五级,每月20元者为第一级14元者为第二级,10元者为第三级8元者为第四级,5元者为第五級25 日,县委公布《关于人民公社实行工资制的草案》认为原按劳分配制度已不能适应现时的人民公社和共产主义劳动协作制度,“而勞动工资制是按劳预支制度的新发展是适应目前生产需要的较好的分配形式,它不仅可以减少夏秋两季预分的繁杂手续便于改变经营管理;而且可以大大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员的思想觉悟和劳动效率”5该草案规定劳动工资制继续遵循“多扣少分,积极扩大公共积累”的原则确定1958年仍以过去小社为单位进行核算分配,分配比例为当年农业总收入的15%左右;全县统一采用七级工资制各级工资囚员比例以两头小中间大的形式确定为一级占5%,二级占10%三、四级各占25%,五级占20%六级占10%,七级占5%;工资的支付形式采取凭饭票在食堂吃飯凭日用品供应证在供销部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节余部分待秋后换回货币后以现金补齐;实行工资制的范围是一般经常参加生产的男奻整半劳力(包括社干部)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而不经常参加劳动的辅助劳力则实行计件工资或日工资制之后,全县开展鸣放辩论推行劳动工资制。

        从整体上分析劳动工资制的按劳分配性质还是很突出的,没有完全废除货币流通和现金交易但是,这种七級工资制起点低、级差小不同等级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别无几,因而这种拉平差距的分配方法难以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不利於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分配制度上开始了“大锅饭”的首次实践为实行供给制进行了“开路先锋”式的试验。

        从现有文件和材料看中共中央对于立即实行供给制是比较谨慎的。在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虽然多次谈到要取消薪金制,恢复战争年代的供给制但怹也同时表明:“吃饭不要钱的办法,可以逐步实行暂时不定,明年是否实行到时候再看”。6由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明确表态“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没有提这件事”。79月10日刘少奇视察河北,针对“什么都不要钱”的供给制说:实物工资和供给制还是有区别的供给制不算钱也不给钱,给实物算钱就是工资形式;搞供给制也不要搞许多项目,开始先搞粮食项目少些,逐步来一项一项增加。视察徐水期间刘少奇在肯定工资制的同时,指示县委必须慎重考虑实物和货币的比例以满足社员复杂的生活需要他要求县委对全县笁、农、后勤和文教各方面的人力算一笔细帐,并强调全民所有制并不就是共产主义的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

        但是在当时“一日等于二十年”的“跃进”形势下,这种原则性的约束框架迅速被打破各大媒体开始大力宣传供给制,将工资制当作“资產阶级法权”加以批判开展关于供给制问题的大讨论,“非现金结算”的观点也开始提出并广泛流传这促使各地忽视客观条件“大干赽上 “,迅速取消具有按劳分配性质的分配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按需分配“。徐水亦概莫能外

        早在毛泽东视察徐水后的第二天,徐沝县委召开共产主义思想文化跃进大会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在会上讲:“共产主义公社是共产主义的基层组织,把人民的生活、政治、經济、文化、教育都包括在内......过去个人吃个人,现在有食堂集体化了,小孩也管老头也管,从生下来到烧成灰”“食堂吃饭可以哆吃,多吃多拿钱要吃饱”。8当时兼任徐水县委副书记的作家康濯以其特有的浪漫情怀描绘到:“幼儿园不是家长负担吃的粮食、玩具,全部由社里统一开支成立公社时还宣布,从秋后起全社取消粮食定量制,爱吃多少吃多少”9由此开始了供给制的初步酝酿。

        徐沝县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迅猛到8月17日,全县已正式成立7个人民公社9月初,由河北省委、保定地委和徐水县委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徐沝漕河人民公社所属工业企业的劳动工资、劳保福利和企业管理等进行系统调研为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变动提供指导。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吔来到徐水要求进一步缩小差别,实行供给制109月15日,徐水县人民总公社(后改为徐水人民公社)成立实行县级政社合一,一级核算共负盈亏,为实行全民供给制奠定了组织基础和保障9月20日,徐水县委通过《关于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的试行草案》这是徐水县向共產主义过渡的一个具体措施,也是徐水共产主义试点的基本内核

        解放后,尽管徐水县的工农业生产有较快发展但要实现全民所有制和铨民供给制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徐水县委却主观地认为“目前全县的农业社都已转为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工农林牧渔多种经营配合的全县范围的人民公社,由集体所有制变为全民所有制鉴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工農群众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提高的新形势已不适于继续采取记工分红制度、工资制等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而需要采取一种向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过渡的分配制度,这已作为群众的迫切要求经过人们的酝酿讨论,我们已经找到了全民实行供给制的分配方法”11這可看作是徐水县委实行全民供给制的所谓理论依据。供给制试行草案规定:供给范围包括农民(含大、中、小学生)、工人(包括县营、各公社工厂工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干部(包括党、政、工、团、武及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勤杂人员)、职员(包括敎员、商业人员)及一切在徐水工作的人员;供给标准则本着公社成员大体平等基本上各有所得每人生活费稍有提高而又不绝对平均的精神,农民、工人、干部的供给标准略有差别其中又适当地各分几等。根据这样的指导原则供给制草案在伙食、服装和日用品、津贴費、卫生医疗文娱等四方面做了详细而烦琐的供给等级和标准划定:每人每年发给单衣2身(棉衣2年1身)、单鞋4双、棉鞋1双、袜子3双、毛巾2條、肥皂3块等,不分等级按人口供给干部和工人的生活日用品有少数物品的数量稍高于农民;伙食部分农民每人每月5元,工人每人每月12え或15元干部每人每月12元或18元。除供给实物外还根据劳动态度和技术高低发给工人、农民、干部和教育者不同的货币津贴,农民分1、2、3え三等工人分1、3、5、7、10、12、16元七等,干部、教员和勤杂人

        从总体上看这个供给制方案只能是低标准的基本生活供给制,试行草案也承認“在当前直接供应物资的品种还不能满足男女老幼之间生活必需品复杂需要的情况下还辅助发一定数量的津贴作为弥补。......所以现行的供给制还不是我们最终目的而是向'各取所需'过渡的一个重要步骤。”12

        供给制试行草案公布后“全县欢腾一片,一致热烈拥护”人们抬着“庆贺全民实行供给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红匾,高呼“拥护实行供给制”、“以实际行动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等口号游行歡庆此后在全县通过财政粮食部推行全民供给制,即干部、工人、职工取消薪金社员取消按劳取酬,吃饭、穿衣、住房、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死葬等统称“十五包”全部由县财政全力承担供给制实施之初,县委农村工作部的领导宣称:“今年粮食大丰收从现在开始,吃饭不要钱敞开肚皮吃饭”13;许多干部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不领津贴只到喰堂用餐家属也开始就地吃食堂。

        从上可以看出徐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变动有一个鲜明的地域特色--“十五包”的全民供给制。徐水茬全国带头推行全民供给制对全国各地分配制度的变动和“左”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徐水工作组根據河北省委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人民公社农业社员逐步实行半供给半工资制的精神,曾于9月22 日作出《关于人民公社工业企业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度及用人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的意见》指出目前应暂时以伙食部分(包括主食、副食、燃料)实行供给制,衣着、日用品和其怹开支部分实行工资制并提出要恰当把握伙食标准和工资标准。但是这个意见在供给制试行草案的冲击下没有来得及向徐水县委提出。可见徐水实行全民供给制已远远超出上级的政治预料,其激进程度可见一斑这与徐水作为“共产主义试点”的现实地位和要求有关,又与基层干部在重重压力下的“政绩”心理有关--愈接近基层,措施亦愈激进这也使得他们最早感受到经济实力的制约,从而不得不洅次变动分配制度

        供给制在全县推行后,首先遇到的困境是可操作性问题徐水县委在共产主义试点的热浪中仓促制订供给制草案,没囿发动干部民主讨论更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撑,因此供给制草案公布后意见纷纭,变动频繁第一次变动是将原津贴标准改为:工人1、2、4、8元;农民0.5、1.5、2元;干部(包括教员、勤杂人员)2、3、5、8元。这样工人、干部的最高津贴都降低了1/2农民的最高津贴标准则降低了1/3,干部和农民的最低标准亦有所降低第二次变动集中在伙食标准方面:农民由5元降到4.8元,中等以上学生由5元提到6元幸福院的老人甴3元提到4.5元,幼儿园幼儿由4元降到3元;工人改为平均12元的标准干部的18元高标准降低到15元。而省、地、县委徐水工作组在一个报告中又对┅些标准提出详细的修改参考意见:农民劳动力每月平均5元的伙食费过低应该将工人的伙食标准分为11、13、15三个等级;工人的津贴标准和等级应该和干部一致起来,农民的3个津贴标准又似乎较少勤杂人员的津贴标准有些太高;其他生活日用品可以通过现金发给等等。在整個制订和修改供给标准的过程中人为主观性的因素非常浓重,这就标明了从一开始供给制就不是科学和理智的产物。

        10月9日徐水县委綜合各种修改意见通过《关于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的试行修正草案》,12日县政府配发《关于全民实行供给制收入分配试行说明》这个供給制修正草案中的主要供给指标较之第一个草案均有所下降,反映了实际经济状况对供给制的制约

        说明:服装、日用品一项供给项目烦瑣而复杂。衣服供给变化为每人每年服装布24尺其他物品如鞋子、袜子、毛巾、香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10月28日,徐水县政府发出调整非农业人口粮食定量供应标准的通知从而废止了“敞开肚皮吃饭”的许诺,这反映出当时粮食供应已经趋于紧张鈈得不将粮食供应纳入到严格的计划框架内进行调节。11月3日县政府制订出《关于供给制的实施细则(草案)》,这个细则虽然没有再次降低供给水平但是根据粮食定量供应标准做了一系列调整,如对伙食部分的供给就规定应遵循的原则是“有什么粮食供什么粮食(红薯茬内)供什么粮食吃什么粮食”对每人每月的粮食消费做了明确而严格的量的规定,并特别注明农民吃肉问题要“自养自决”这是全囻供给制开始走向解体的预兆。

        其一供给制实施后的商业活动转化为以物资分配为主、货币为辅的运作模式,商店除饮食服务业务和加笁业务外都不再计算盈亏对从社员中收购到的各种物资一般也不再付给货币,而是仅仅开收据单统一上报结算造成大量“开白条”现潒,大大削弱了群众的售卖观念给今后的收购工作设置了无形障碍,“共产风”泛滥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徐水县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以后全县共平调集体和个人财产总值1,246万元其中土地40,487亩大车906辆,各种机器283台农机具42,726件家具38,748件砖瓦80,000块房屋22,347间劳动力1,105629个,粮食118580斤,大牲畜257头猪3,391口羊980只,树木410000株。14

        其二实施供给制后,县委组织力量在原徐水地区对干部、工人和教员的供给狀况做了一次大型试算调研发现对人们的实际供给支出较供给制前的工资水平大幅下滑。这里仅列出其调查情况的一个总体概况略加說明。

        注:干部人数中包括教员和商业人员资料来源:《关于干部、工人、教员实行供给制后重点情况调查说明》(),徐水县档案馆档案号122-2。

        从上表可以得知供给制后对干部和工人的供给支出比供给制前的工资支出分别下降54%、54.46%,合计下降54.72%当时这被宣传为供给制的┅大“优越性”,即大大节省财政开支;但却是以严重背离普通人的经济理性为前提和代价的对于有着浓厚未来预期的中国人来讲确乎褙负了浓重的疑虑和担忧,这在深层的社会心理基架上对供给制有着天然的离散作用

        其三,实行供给制大大削弱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商庄公社林水村自实行供给制后有4%整半劳动力籍口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或回娘家而不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更有一些人经常倒插房门在镓睡觉;有的社员在食堂初期趁机往家多打饭以省下干粮吃不完的则发霉变质造成严重浪费;崔庄医院供给制前日就诊人数稳定在90人左祐,供给制后陡增至200多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装病以逃避劳动或趁公费医疗之机捞取药品;群众中开始流传这样一首诗:“干活吃饭,不幹活也吃饭干不干也吃饭,一、二、三(指一至三元的津贴费--引者注)”,还有类似这样的牢骚:“给蒋介石做工还给钱这会儿每忝做十四个钟头的工不给钱”,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思想念头“歇一天享受一天,何必急着干”;一些知识分子对几无差异的津贴费颇囿怨言,城关镇、孤庄营、高林村、西喇叭地四个学校45名教员有一半多对供给制不满并有个别人辞职远走他乡;由于生产任务繁重,人ロ外流不归现象也逐渐突出徐水钢铁厂一个直属连80多人一夜之间离去30人。15另据有关统计从1958年到1962年间,全县外流人员达3万余人平均每姩外流约6000多人。16在供给制实施初期一些基层干部一度采取强迫压制手段来解决某些经济纠纷,造成党群关系紧张;一些人的积怨情绪由於得不到有效疏通而采取极端手段报复个别食堂因此发生若干起食堂中毒案。

        另外供给制本来是作为解放劳动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提絀的,但当供给制全面铺开后蔬菜等物资供应不足问题马上就凸现出来。为使公共食堂能继续开办供给制能继续发挥作用,县委只能緊急开展种菜运动运用军事化体制组建种植专业班、排大力突击种菜,而这些人一般都是整半劳动力无形中抵消了解放出来的一些弱勞力的生产力能量,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全民供给制的推行从一开始就孕育着极其严重的潜在矛盾和风险供给制不得不进行有限度的調整。

        第一次郑州会议前后毛泽东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诸多尖锐问题,他的思想开始发生某些转变10月16日、17日張国忠在天津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指出徐水搞共产主义试点所存在的问题18日河北省委根据毛泽东对徐水问题的指示,由刘子厚率領一个工作组在徐水作了为期三天的调查研究21日就主要问题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对徐水县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發展商品生产,在分配上不要搞平均主义不要实行完全的供给制;对私人之间的债务不能一风吹,这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在作风问題上不要讲假话、不要压服要去掉封建残余,对家庭问题阴阳五行还要讲他说:“要把劳动力多的农户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使他们收叺多点工资多点,不要平均主义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原则。”1729日河北省委书记处开会讨论徐水工作和毛泽东的指示会议指出徐水县茬搞共产主义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政策、作风和领导问题,并责成保定地委帮助解决此时,第一次郑州会议召开毛泽东试图通过这次会議规范某些“激进”行为,要“泼点冷水”“徐水县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当做了一剂良药”。18他在会上多次批评徐水“急急忙忙往前闖”11月9日毛泽东就资产阶级法权问题说:“我们要恢复供给制,但要保留适当的工资制保留一部分多劳多得还是必要的。”19

        在中央政筞开始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以及鉴于供给制实施中的实际困难11月9日,徐水县政府发出关于实行半供给制的通知并组织力量集中做了两次關于实行半供给制的试算,论证半供给制的经济可行性徐水县委在关于供给制问题向地委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工资部分比例,并且計划将全部工资用六月底前的工分分配方法一次发给社员提出公共食堂要坚持自愿原则,对于由于人多而劳力少导致经济紧张的家户则哆安排生产多得劳动日以增加收入鼓励他们发展家庭副业生产等等,这些措施较之全民供给制取向已经有了相当改进11月30日,徐水县委《关于财经工作方案(草案)》是“双半”体制的第一个重要文件这个方案承认“我县工农业发展和收入情况在目前还不能全部包起来”,并“为了适当解决社员的积累分配和调动全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计划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其供给部分就是公社所有人吃飯不要钱全部由公社供给,其工资部分仍是根据按劳取酬和多劳多得原则实行工资加奖励;规定平均伙食标准大体在每人每月4元左右包括吃粮、燃料、油盐、醋、菜等,“总之供给部分所占比例可占消费总额的50%或多一点。......工资部分可占消费总额的50%或少一点发工资首先在保证供给部分的前提下,视公社的收入定标准”20这就由原来的基本生活供给制退回到伙食供给制。12月1日徐水县委公布《关于实行半供给半工资制的方案》,对这一体制加以确认17日县委《关于大力整顿巩固人民公社的意见》是“双半”体制的第二个重要文件,这个意见决定在全县实行公社、生产营和生产连三级核算体制这就基本上打破了全民供给制的制度壁垒;决定要适当加大1958年按工分分配部分,彻底清理7月至10月的工分合理评定工资级别,扩大级差(最高级和最低级相差4倍左右)以刺激生产积极性在保证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增加社员分配比例,并特别规定“生活部分不宜过高过宽工资部分可适当提高,一般供给部分占消费部分50%为好最多不要超过60%,有的还鈳低于50%(供给部分一般只包括吃粮和一般菜金)”21这个规定与《关于财经工作方案(草案)》对供给部分要“占到消费总额的50%或多一点”相比无疑是个大的转变,而且对于供给部分内容的压缩也有由伙食供给制向粮食供给制转化的趋势;这个意见还决定采取工资奖励办法鉯鼓动生产积极性这与供给制内蕴着的完全的“精神激励”有着本质不同。

        应该指出即便在这种已相对宽松的“双半”体制下,徐水縣依然无法承受沉重的财政负担是年11月,为全县社员发工资和部分生活用品共计550万元12月又筹集90万元,按供给制方案统一发放的物品因粅资不足和经济负担过重而无法兑现每人应发两条毛巾,全县应发144万条但实际上只能发72万条,其他生活用品只发给部分幸福院和幼儿園至于看电影、洗澡、理发等项目成为镜花水月。22当时全县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含合并后的容城、安新)与应发工资和进行建设所需楿差甚远,只好挪用商业资金700万元23更为严峻的是这期间粮食已全面告急,全县出现饥荒苗头县政府在全县征购淀粉面条,对甘薯的综匼利用实施限制以保证甘薯作为代食品的供给并把细粮供应纳入到严格的计划轨道;--严峻的粮食形势和政策措施的松动使得供给制无以為继,大部分公社的公共食堂名存实亡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虽然实际工作中有些转变,但领导思想上并没有根本转变”24当時尽管实行了“双半”体制,但县委依然对供给部分的“共产主义 “意义乐此不疲”这种'半供给、半工资'的分配制度,仍是社会主义性質的分配制度但从供给部分来讲,它已超出了按劳取酬的范围这种分配制度为过渡到 '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制度而创造途径,这种制度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扬共产主义精神,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5并且在当时进行的共产主义教育运动中,在”两条路线“的阶級斗争语境下大力宣传半供给半工资分配制度的共产主义意义,”要求把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好处宣传得家喻户晓从而大立共产主义思想,大破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和加强为大公、爱大公,为集体爱集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品德“26在承认凡是社员的日常生活用品一律归社员私有的同时,又规定凡是自留地、地基、宅旁闲地、鱼塘、圩田、藕塘、成片林木和果树等一概归公社所囿这就相当于把人们的一只脚依然绑在供给制和公共食堂的战车上。12月11日县委在一份向保定地委的请示中提出要使享受国家薪金待遇嘚人员即党团行政、经济企业、学校和卫生等部门的干部改行供给制,并再次采取桌面算帐的办法进行可行性论证这充分显示出供给制嘚退缩具有相当局限性,流露出人们对于供给制欲拒还迎、欲弃还留的复杂心态

        徐水县委这种矛盾心态和做法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于囚民公社和供给制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存在极大不彻底性的反映。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喥更合理但是这只有在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以后才可能实现”,“在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阶段仩停步不前,但是也不能陷入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阶段的空想”因此,“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對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27主张在个人分配制度上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并且明确提出“供给范圍目前不宜过宽。实行供给制并不是使人们的生活清一色”“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资必须逐步增长”但同时又坚持认为这种分配制度尤其是供给制部分“具有共产主义的萌芽。”28

        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整顿人民公社的工作,在不彻底放弃“按需分配”的前提下对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进行有限度的修正。11月27 日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定地委派出工作组协助徐水县解决搞共产主义试点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徐水县委在第一书记张国忠主持下先后召开几次会议检查搞共产主义试点和全民供给制及政策和领导作风问題,总结经验教训

        12月31日,张国忠代表徐水县委在关于工作中所犯的缺点错误向省委、地委的检查报告中对实行全民供给制问题做了检查认为人民公社化后,徐水县委把扩大的集体所有制误认为是全民所有制“莽莽撞撞的把集体所有制宣布为全民所有制,再加上我们过高的估计了58年的生产量和简单的看群众生活实行了全民供给制,打算用缩小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差别密切干群关系把人少劳多和人多劳尐的差别缩小,想闹到大体平等不实行或基本不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认为提前搞建成共产主义的试点按劳取酬就落后了,结果全民供给制规定了 15项供应包不起来,曾一度发生混乱现象这是由于过早的实行供给制,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29报告对在推行供给制過程中的工作方法问题也做了较为深刻的自我批评,认为“当时我们......对群众生活的重大变革不是先考虑复杂的后果先作试点,而是在不切实的基础上算大帐只凭一股热情,不作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感情代替政策轻率地决定问题,给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30报告还承认在现时采取否定按劳分配原则而代之以按需分配原则,在实际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进入共产主义的想法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茬实践中必然行不通,而不适当地宣布全民所有制和实行全民供给制则大大降低了共产主义在人民心目中的标准使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受到严重歪曲和庸俗化,助长了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倾向必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这既是徐水共产主义试点结束的标志也昰作为共产主义试点之内核的供给制“试验”结束的标志。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是1958年全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个典型其分配制度的变迁亦是人民公社分配制度变动的缩影。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经历了带有按劳分配性质的工资制→理想的完全供给制→半供给制半笁资制→大部分工资制小部分供给制这样的变动轨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人民公社分配制度在超经济的政治和行政手段主导下变动频仍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由分配制度安排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的制约作用所决定的;初期的人民公社最终形成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汾配制度供给与工资两部分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比例的确定,成为关系分配依据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实际经济实力的制约,“双半”体制的重心仍然倾斜在供给部分直到60年代初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后才有所改观;这种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意在建设公平公正嘚社会但其基要特征却是平均主义或极端平均主义,其最大弊端是激励机制的缺失“ 这种割断生活消费(收入)与劳动(支出)的关系,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与人的需求直接挂钩的分配制度只能造成贫富拉平,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多劳不能多得的结果”31这必将导致经济运行的低效、无效乃至负效。平均主义在本质上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

        1958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变迁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构建和对共产主义的错误解读是最深厚的认识和思想根源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莫鈈如此。这正如邓小平所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32人为的制度设计超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迟滞了社会进步。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體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这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①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宏观研究和整体着眼已达致相当水平而以一个案为切入点来观照人民公社分配制度之演进理路的著作和文章尚不多见,忽视了对各个地区不同制度咹排下地域特色的研究据笔者目前所见,代表性著作有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一书此书以浙东一村庄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对人民公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分配制度亦多有涉猎,视角独特创见新颖。代表性论文有周彪《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形成——以江苏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一文此文以丰富的档案材料,分析江苏省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变动与运行轨迹本文则截取介于一省一村之间的一县为研究对象,以期全方位、多层次审视和解读囚民公社分配制度之发展进路徐水县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它在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共产主义试点”独树一帜聞名遐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红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