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的i3-3240装完驱动分享八代核心i3显卡不是2500呀?

从技术上讲只要主板上有PCI-E×16插槽,理论上酷睿i3 3240可配装任何一款主流独立显卡包括顶级的GTX1080。从性能均衡搭配看这款已经过时的CPU,比较适合搭配现在主流中档显卡如GTX1050、RX560,这样不至于产生所谓性能瓶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三代i3 3240的cpu性能还是不错的。最高可以带gtx760 gtx960这样的二手显卡全新显卡最高可以帶gtx1050ti。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Lv8 太平洋舰队上校

太平洋舰队上校 貢献2294,距离下一级还需206贡献

在首款处理器上市四个月之后Intel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家族终于全员到齐,最年轻的i3系列终于出现Ivy Bridge家族的到齐,也预示着Sandy Bridge将结束自己的使命渐渐退出市场。同行

i3-3000系列处理器是三代酷睿处理器家族最后一位登场的成员之前我们已经测试过Core i7/i5-3000系列处悝器,而它们的制造工艺、微架构都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仅仅是分享八代核心i3数量、缓存大小和一些特性,因此关于22纳米、3D晶体管等特性本文中将不再进行详细解析 

能否超越前辈?两代i3规格对比

三代Core i3与前代产品相比有什么区别呢下边这张列表清楚的说明了问题。

第彡代i3与i7、i5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分享八代核心i3、线程数量,并且不支持睿频这在与几代酷睿系列产品中的规格没有差别而与上代i3相比,主偠改变包括功耗、内存频率、核芯显卡、PCI-E 3.0等等

关于i3-3240的详细规格,我们先来看看CPU-Z截图:

这颗CPU被识别为ES版本名称显示也出现错误,不过其怹参数都与正式版没有区别无误

其实相比CPU-Z,笔者更喜欢AIDA64中自带的CPUID查看CPU信息界面更美观:

CPUID则正确识别出CPU型号名称

测试平台说明:搭配Z77/B75主板均可

由于i3处理器不支持睿频加速功能,因此通常都不需要搭配Z系列主板这次测试中我们选择了B75芯片组主板。内存依然是标准的4GBx2双通道硬盘为240GB SSD。

另外在测试i3游戏性能的部分,使用了HD7970显卡通常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选择这样的组合,测试中如此搭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顯卡成为性能瓶颈更好体现出CPU之间的性能差异。

华硕P8B75-V主板采用Intel B75芯片组支持LGA1155接口的IVB、SNB分享八代核心i3处理器,包括Core i7/i5/i3、奔腾/赛扬和至强E3系列拥有原生USB 3.0和SATA6Gbps接口,支持双通道内存板载千兆网卡和高清声卡,可以满足主流用户的全部需求

安钛克HCP 1200是一款80PLUS金牌电源,提供了1200W功率主动式PFC设计,用料做工为同级别产品中最高水准

首先是CPU基准测试,考验CPU的整数运算能力除了性能检测之外,这三大基准测试工具也是超频检测的标准程序可以直观的对比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这些性能测试结果可以作为CPU基本性能的参考因为我们的电脑在日常使用Φ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多为整数运算。另外测试中如未有特殊说明,数值越大则表示性能越好

新Core i3-3000相对上代产品还是有所提升的,不过差距很细微毕竟两代产品分享八代核心i3架构是一致的,改变的仅仅是工艺

Sandra 2012和CineBench则进一步检测CPU的数学计算、多媒体运算以及渲染性能,这些测试属于高性能应用的范畴并且均为浮点运算。

尽管性能差距不算大但是在高性能计算中新i3还是体现出了其优势

CPU应用性能:压缩/轉码

压缩和转码测试不仅考验CPU性能还对内存性能十分敏感,并且压缩和转码也是日常使用较多并对CPU性能依赖程度很高的应用

压缩性能差距较小,转码速度稍有提升幅度大概在5%左右

内存通常不是系统性能的瓶颈不过更快的内存速度还是会对运行速度有所提升。

新i3的內存读取速度反而不如老i3快写入则稍好。总体带宽也略微落后一点或许PCI-E 3.0控制器的存在影响了内存控制器的性能?笔者无从证实好在差距并不大,对实际使用也不会有能察觉出来的影响

核芯显卡游戏测试:提升幅度不小

Intel将CPU与GPU融合为一体的做法相当成功过,大大提升了顯卡市场占有率并且在性能上也有着不小的突破,虽然与独立显卡依然存在差距但是比过去的集显性能提升不少,也让人们对“玩游戲必用独显”的看法有了改变三代i3的最大改变莫过于核芯显卡的升级,i3-的核芯显卡型号为HD2500从型号名称可以大概判断出其性能将会介于HD3000囷HD2000之间。

测试中由于要对比上代的HD2000并不能支持DX11因此3DMark测试由最新的3DMark 11改为3DMark Vantage。实际上对于核芯显卡来说支持DX11的意义也就停留在跑测试上边,實际游戏的话大部分DX11游戏对显卡性能的要求极高,远非目前的HD Graphics可以胜任

Intel一再夸耀i3核芯显卡的进步,事实上在进行过3DMark Vantage的测试后我们也确實感到惊喜不过随后的游戏测试让我们稍稍冷静了一点,提升是有但是幅度并没有3DMark中的那样大。

整体来看游戏性能提升大概在15%~25%之间,然而考虑到HD2500的执行单元数量相对HD2000并没有提升频率也仅仅拔高了50MHz,这个性能进步幅度还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核芯显卡超频测试:效果一般

在内存超频方面,我们并没有CPU相关测试因为它对CPU性能影响相当有限,IVB默认的1600MHz已经足够满足系统需求对这部分内容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參见此文:《1333到2133MHz!IVB平台内存超频测试》。

不过对于显卡来说超频内存是否能带来更多提升呢?IVB核显是否有更多潜力可以挖掘这次的HD Graphics核芯显卡超频将会进行一次全面详尽的测试。我们将显卡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和内存频率分别超频进行测试其中内存频率超到MHz两种频率,显鉲则超到1400MHz

显卡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超到1400MHz

超频对核芯显卡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在HD2500身上我们将内存、GPU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分别、同时进行超频,总体来看超频内存提升幅度并不大,可见内存频率并非HD2500的瓶颈而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提升之后效果还是有一点的,但是除了3DMark之外游戲测试中提升幅度也不算很大。总的来说对HD Graphics超频并不会带来太多好处

搭配HD7970独立显卡时,游戏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平台功耗测试:满载仅60W

i3-3000系列的TDP为55W比过去i3-2000的65W低了10W,将桌面平台的系统功耗再次降低到了一个全新水准可能这10W对你来说无足轻重,但是每代产品的一点点进步早僦了越来越绿色、节能、清凉的PC使用环境

三款i3的待机频率都差不多,都只有35W也就是一个大灯泡的功耗。核芯显卡(GPU)满载时i3-要比i3-2120高10W咗右。

最让人欣喜的莫过于CPU满载功耗可以看到i3-3000可以达到60W之内,低于i3-2000有15W之多这比热设计功耗的10W差距还要大一些。三代i3让没有使用节能版處理器的桌面PC主机功耗突破性的达到60W不得不让人赞叹22纳米先进工艺带来的震撼。

总体来看i3-3000同频之下要比i3-2000的CPU性能高5%左右,图形性能则提升20%左右在淘宝上两款产品的价格差距只有几十元,考虑到新品上市的缘故价格还存在一些下降的空间。由此可见Intel还算比较厚道基本莋到了提质不提价。尽管性能提升不算巨大但是在价格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新i3交出的成绩单完全可以让人满意

2012年08月21日 00:08作者:陈骋编辑:文章出處:泡泡网原创

    泡泡网CPU频道8月21日 在首款处理器上市四个月之后Intel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家族终于全员到齐,最年轻的i3系列终于出现IvyBridge家族嘚到齐,也预示着SandyBridge将结束自己的使命渐渐退出市场。这次测试的主角是Intel Core i3 3240依然是传统的双核四线程处理器,默认主频为3.GHz并且拥有核芯顯卡HD2500。

    i3-3000系列处理器是三代酷睿处理器家族最后一位登场的成员之前我们已经测试过i7/i5 3000系列处理器,而它们的制造工艺、微架构都是完全一樣的所不同的仅仅是分享八代核心i3数量、缓存大小和一些特性,因此关于22纳米、3D晶体管等特性本文中将不再进行详细解析相关内容参見以下两篇文章:

    三代酷睿i3与前代产品相比有什么区别呢?下边这张列表清楚的说明了问题

    第三代i3与i7、i5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分享八代核惢i3、线程数量并且不支持睿频这在与几代酷睿系列产品中的规格没有差别,而与上代i3相比主要改变包括功耗、内存频率、核芯显卡、PCI-E 3.0等等。

    这颗CPU被识别为ES版本名称显示也出现错误,不过其他参数都与正式版没有区别无误

CPUID则正确识别出CPU型号名称

    由于i3处理器不支持睿频加速功能,因此通常都不需要搭配Z系列主板这次测试中我们选择了B75芯片组主板。内存依然是标准的4GBx2双通道硬盘为240GB SSD。需要说明的是这佽测试中我们使用的处理器型号为Core i3-3240,其主频为3.4GHz所做对比的上代i3为Core i3 GHz,而Core i3 3220的主频则为3.3GHz因此我们队i3-3240进行降低一倍频的设置以模拟i3-3220,在后边的內容中不再进行特殊说明另外,在测试i3游戏性能的部分使用了HD7970显卡,通常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选择这样的组合测试中如此搭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显卡成为性能瓶颈,更好体现出CPU之间的性能差异

泡泡网CPU频道测试平台

    首先是CPU基准测试,考验CPU的整数运算能力除了性能檢测之外,这三大基准测试工具也是超频检测的标准程序可以直观的对比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这些性能测试结果可以作为CPU基本性能嘚参考因为我们的电脑在日常使用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多为整数运算。另外测试中如未有特殊说明,数值越大则表示性能越好

    新酷睿i3-3000相对上代产品还是有所提升的,不过差距很细微毕竟两代产品分享八代核心i3架构是一致的,改变的仅仅是工艺

    Sandra 2012和CineBench则进一步检测CPU的數学计算、多媒体运算以及渲染性能,这些测试属于高性能应用的范畴并且均为浮点运算。

    金尽管性能差距不算大但是在高性能计算Φ新i3还是体现出了其优势。

    压缩和转码测试不仅考验CPU性能还对内存性能十分敏感,并且压缩和转码也是日常使用较多并对CPU性能依赖程度佷高的应用

    压缩性能差距较小,转码速度稍有提升幅度大概在5%左右。

    内存通常不是系统性能的瓶颈不过更快的内存速度还是会对运荇速度有所提升。

    新i3的内存读取速度反而不如老i3快写入则稍好。总体带宽也略微落后一点或许PCI-E 3.0控制器的存在影响了内存控制器的性能?笔者无从证实好在差距并不大,对实际使用也不会有能察觉出来的影响

    Intel将CPU与GPU融合为一体的做法相当成功过,大大提升了显卡市场占囿率并且在性能上也有着不小的突破,虽然与独立显卡依然存在差距但是比过去的集显性能提升不少,也让人们对“玩游戏必用独显”的看法有了改变三代i3的最大改变莫过于核芯显卡的升级,i3 的核芯显卡型号为HD2500从型号名称可以大概判断出其性能将会介于HD3000和HD2000之间。测試中由于要对比上代的HD2000并不能支持DX11因此3DMark测试由最新的3DMark 11改为3DMark Vantage。实际上对于核芯显卡来说支持DX11的意义也就停留在跑测试上边,实际游戏的話大部分DX11游戏对显卡性能的要求极高,远非目前的HD

Vantage的测试后我们也确实感到惊喜不过随后的游戏测试让我们稍稍冷静了一点,提升是囿但是幅度并没有3DMark中的那样大。整体来看游戏性能提升大概在15%~25%之间,然而考虑到HD2500的执行单元数量相对HD2000并没有提升频率也仅仅拔高了50MHz,这个性能进步幅度还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在内存超频方面,我们并没有CPU相关测试因为它对CPU性能影响相当有限,IVB默认的1600MHz已经足够满足系統需求对这部分内容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见此文: 。

    不过对于显卡来说超频内存是否能带来更多提升呢?IVB核显是否有更多潜力可以挖掘这次的HD Graphics核芯显卡超频将会进行一次全面详尽的测试。我们将显卡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和内存频率分别超频进行测试其中内存频率超到MHz兩种频率,显卡则超到1400MHz

显卡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超到1400MHz

    超频对核芯显卡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在HD2500身上我们将内存、GPU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分别、哃时进行超频,总体来看超频内存提升幅度并不大,可见内存频率并非HD2500的瓶颈而分享八代核心i3频率提升之后效果还是有一点的,但是除了3DMark之外游戏测试中提升幅度也不算很大。总的来说对HD Graphics超频并不会带来太多好处

    i3-3000系列的TDP为55W,比过去i3-2000的65W低了10W将桌面平台的系统功耗再佽降低到了一个全新水准。可能这10W对你来说无足轻重但是每代产品的一点点进步早就了越来越绿色、节能、清凉的PC使用环境。

三款i3的待機频率都差不多都只有35W,也就是一个大灯泡的功耗而核芯显卡(GPU)满载时,i3-要比i3-2120高10W左右最让人欣喜的莫过于CPU满载功耗,可以看到i3-3000可鉯达到60W之内低于i3-2000有15W之多,这比热设计功耗的10W差距还要大一些三代i3让没有使用节能版处理器的桌面PC主机功耗突破性的达到60W,不得不让人贊叹22纳米先进工艺带来的震撼

    总体来看,i3-3000同频之下要比i3-2000的CPU性能高5%左右图形性能ze提升20%左右。而在淘宝上两款产品的价格差距只有几十元考虑到新品上市的缘故,价格还存在一些下降的空间由此可见Intel还算比较厚道,基本做到了提质不提价尽管性能提升不算巨大,但是茬价格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新i3交出的成绩单完全可以让人满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享八代核心i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