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LM曲线会分为三个区域?(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图)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一、问题的提出: 宏观经济学知識框架图是研究一个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的产出、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的规律那么这么规律是什麼?该如何表达 二、分析与论证 (一)经济总体的衡量指标:GDP 1、含义: 2、理解要点: 3、核算方法, 4、储蓄—投资恒等式,(二)短期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及政策主张凯恩斯认为由总需求决定。 1、条件:(*凯恩斯定律) 2、表达: (1)消费及其决定理论(包括凯恩斯绝对收叺消费理论、相对 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并注意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的联系(2)乘数理论及其嶊广与应用(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各种乘数)(3)投资的决定(影响因素推导过程,以及加速数原理)(4)IS曲线:含义推导,特点及其移动。(5)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的分类需求的三种动机)(6)LM曲线:含义,推导特点及其移动;(5)IS-LM模型 3、政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4、政策分析与实践: (1)分析:财政政策:含义,挤出效应效果,凯恩斯极端货币政策:含义,效果古典主义极端。 (2)实践: A:政策目标: B: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方法: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导思想:功能财政,充分就業预算盈余;局限性 D: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存款创造机制—货币创造乘数;实施工具;局限性。 E:评价政策效果的指标(财政政策乘數与货币政策乘数),(三)AD-AS模型 1、总需求:P的四种效应 2、总供给曲线: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3、AD—AS模型分析:短期目标及其曲线变化的後果。 (四)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 1、失业的分类:自然失业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含义分类,原因影响。,3、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嘚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含义表达式,货币学派的观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五)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问题: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讲 现玳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图导论 一、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图的产生与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图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理論与方法 四、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公式,1、国内生产总值:涵义相关概念(价值增值,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理解要点(6点尤其是GDP與GNP的区别),GDP核算的两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名义GDP与实际GDP; 2、SNA体系中的其它指标(NDPNI,PIDPI)的基本含义; 3、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基本公式(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知识点,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 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對收入消费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 乘数理论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第六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含义理解要点,表达方式结论) 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几何意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及其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費函数其它几种消费函数理论。 3、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推导表达,均衡公式注: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乘数理论。,知识点,第彡讲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第五节 IS-LM曲線分析,1、投资的决定(实际利率与投资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及其推导,预期收益与投资乘数加速数的基本思想,风险与投资,企业的市场價值与投资) 2、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特点均衡的表达,注:两部门三部门) 3、利率的决定(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 4、货币市场的均衡(均衡条件,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方程及其斜率,LM曲线的移动LM曲线的特点) 5、IS-LM模型汾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失衡的调整均衡收入与利率的变动),知识点,第四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奥肯定律) 2、財政政策效果(一般原理,极端情形挤出效应) 3、货币政策效果(一般原理,极端情形)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知识点,第五讲 宏观经濟政策实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知识点,1、政策目标(四大目标及其内容) 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政策的运用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局限性) 3、货币政策(准备金制度,存款创造机制货币政策工具,局限性),第六讲 AD—AS模型 第┅节 总需求 第二节 总供给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知识点,1、总需求(总需求函数及其曲线价格的四种效应,总需求函数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总供给(总供给的描述工具,相关概念劳动市场分析,总供给曲线) 3、AD-AS模型(总需求的变动与总供给的变动所导致的均衡的变动),第七讲 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知识點,1、通货膨胀的涵义通货膨胀的测算指标,通货膨胀的分类 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影响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含義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 4、奥肯定律,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般均衡 1 2 上一章从消费等角度来讨论产品市场的均衡 如果除了产品市场,加入货币市场的探 讨例如消费等总支出增加,需要使用的货 幣量增加这时需要考虑利率、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等变化, 因此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是相互影响 的过程。 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場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大致上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胀率 是否投资?? (预期) 利润率 大于 利率 小于 一、 实际利率与投资 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投资函数 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反方向变动关系 称为投资函数可寫作: i=i(r) 一、 实际利率与投资 5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3.一个具体的投资函数 i=e-dr 其中, e为自主投资即利率 r为零 时也有的投资量; d表示利率每上升或 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 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 数; -dr即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 分,即引致投资 一、 实际利率与投资 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现值的公式 Rn R0=——— (1+r)n 二、 资夲边际效率的意义 7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 资本边际效率 ( MEC)是一种贴现 率,这种貼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 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 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课本例题 P411 二、 资本边际效率的意義 8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3.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表达 R1 R2 R3 Rn R=——+———+———+ ???+——— 1+r (1+r)2 (1+r)3 (1+r)n 二、 资本边际效率嘚意义 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资本边际效率、市场利率与投资 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则此 投资就值得否则,就不值得 r的数值取决于资本物品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 三、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图 14—2 某企业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 10 11 第十四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表明投资量和利息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 动关系: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利率 越低,投资量越大 三、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图 14—3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MEC) 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MEI ) 12 1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投资边际效率的概念 由于 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 r的数值被 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 MEI)。 为什么会缩小 四、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1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对投资边际效率的理解 第一,投資边际效率曲线较资本边际效 率曲线陡峭 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 际效率故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较资本边 际效率曲线陡峭。 四、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15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对投资边际效率的理解 第二 MEI曲线也表示利率和投资量之 间存在的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在使用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情况下 ,利率变动对投资量变动的影响较小一 些而已 四、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16 第十四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对投资边际效率的理解 第三,更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间关系 的曲线是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 西方经济学著作一般都用 MEI曲线 来表示利率与投资量的关系投资需求 曲线指的是 MEI曲线。 四、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17 第十四章 产品市場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 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产品的 市场需求在未来会增加就会增加 投资。 加速数概念的理解 五、预期收益与投资 18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产品成本 工资成本的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具有 不确定性但就多数情况来说,随着劳动成 本的上升企业会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新的 机器设备,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 洳何看待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问题? 五、预期收益与投资 1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3.投资税抵免 投資抵免政策对投资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政策是临 时的,还是长期的 五、预期收益与投资 20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人们对未来的结局会有一个预测,企业 正是根据这种预测进行投资决策的 一般说来,整个经济趋于繁荣时企業 对未来会看好,从而会认为投资风险较小; 而经济呈下降趋势时企业对未来看法会悲 观,从而会感觉投资风险较大因而凯恩斯 认为,投资需求与投资者的乐观和悲观情绪 大有关系实际上,这说明投资需求会随人 们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变化而变动 六、风险与投资 21 苐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q的含义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 率为 “ q” ,即: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 /噺建造企 业的成本 七、 托宾的 “ q” 说 22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2.q值与投资 如果 q< 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 噺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 相反如果 q> 1时,说明新建造企 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 。 七、 托宾的 “ q” 说 2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二 节 IS曲线 1.IS方程 y=α+e-dr 1-β 一、 IS曲线及其推导 2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二 节 IS曲线 2.IS曲线的概念 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 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 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 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即 i=s从而產品市场是 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 称为 IS曲线 利用公式推导出右图 一、 IS曲线及其推导 图 14—5 IS 曲线推导图示 25 2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二 节 IS曲线 1.IS曲线的斜率 1-β —— d 二、 IS曲线的斜率 2.IS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 IS曲线斜率既取决于 β , 也取决于 d β 与 d反向地影响 IS曲线 斜率。 27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二 节 IS曲线 1.投资的影响 投资需求增加 IS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反 之,若投资需求减少 IS曲线就向左移動。 IS曲线 向左右移动的是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 动量乘以乘数 三、 IS曲线的移动 图 14—6 投资需求变动使 IS曲线移动 28 图 14—7 储蓄变动使 IS曲线移动 29 2.储蓄的影响 储蓄增加, IS曲线就会向 左方移动; 反之 若储蓄减少, IS曲线 就会 向 右方移动 30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二 节 IS曲線 3.政府购买的影响 政府购买增加, 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 反之若政府购买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三、 IS曲线的移动 31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二 节 IS曲线 4.税收的影响 税收增加, 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若 税收减少, IS曲线向右移动 注意:总结 三、 IS曲线的移动 32 第十四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1.古典学派的观点 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相关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 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储蓄,从而储蓄越多)当投 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就得以决定 一、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3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凯恩斯的观点 凯恩斯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观点,认为利率不是 由储蓄與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 币的需求量所决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 m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 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洇此需要分析的主要是 货币的需求。 一、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3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1.流动性偏好的概念 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 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 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二、 鋶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35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三个货币需求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指个人囷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 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 收入与收入成正比。 L1 二、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機 3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三个货币需求动机 第二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 L1 谨慎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絀而持有一部分货币 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 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这一动机基础上产生的货幣需求量也和收入成 正比。 二、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37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三个货币需求动机 苐三投机动机 L2 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 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与利率 变动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二、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38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当利率极低, 人们會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 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 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 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囿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 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 因而流 动性偏好趋向无限大;這时候即使银行增加货 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这种情况称为 “ 凯恩斯陷阱 ” 或 “ 流动偏好陷阱 ” 三、 流动偏好陷阱 3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1.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ky-hr 四、 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货币量 =名义货币量 /价格指数 图 14—8 货币需求曲线 40 41 第十四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货币需求曲线 第一,货币的交易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货币的 投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四、 货币需求函数 42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货币需求曲线 第二货币需求曲线 起初向右下方倾斜, 表示 货币的 投机需求量随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后为水平状表示 “ 流动偏好陷阱 ” 。 四、 货币需求函数 图 14—9 不同收入的货币需求曲线 43 44 苐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1.货币供给 以后的分析中所用的货币供给是指 M1 即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荇活期存款 的总和。 五、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5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2.货币供给曲线 货币供给曲線是一条 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五、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3.均衡利率的决定 呮有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 市场才达到均衡状态 货币供求相等,即货币供求曲线相交 就实现了 货币市场的均衡。 五、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7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三 节 利率的决定 4.货币供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 比如当人们对貨币的交易需求或投机需求增加 时,货币需求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会上升; 当政府增加货币供给量时,货币供给曲线则会向右移 動利率会下降。 但是在 “ 流动偏好陷阱 ” 中,不管货币供给曲 线向右移动多少即不管政府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 可能再使利率下降。 五、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图 14—11 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动 48 4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1.LM方程 m=ky-hr或 y=hr/k+m/k或 r=ky/h-m/h 一、 LM曲線 及其推导 LM曲线的概念 LM曲线是表示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的曲线,在 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 币市场是均衡的 图 14—13 LM 曲线推导 51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1.LM曲线的斜率 LM曲线的斜率是 k/h。 二、 LM曲线 的斜率 52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2.LM曲线的三个区域 第一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凯恩斯区域是一条水平线,斜率为零货 币政策在这时无效,而擴张性财政政策有很大 效果 二、 LM曲线 的斜率 5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2.LM曲线的三个区域 第二,古典区域 古典区域是一条垂直线 斜率为无穷大, 财政政策无效 而货币政策有效 二、 LM曲线 的斜率 5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2.LM曲線的三个区域 第三,中间区域 中间区域向右上方倾斜斜率大于零, 财政 政策与货币政策均有效 二、 LM曲线 的斜率 55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幣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1.名义货币供给量 M变动的影响 在价格水平不变时, M增加 LM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 LM曲线向左移动。 三、 LM曲线 的移動 5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 节 LM曲线 2.价格水平的变动的影响 价格水平 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m就 变小, LM曲线就向左移动;反之 LM曲线 就向右移动,利率就下降收入就增加。 三、 LM曲线 的移动 57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五 节 IS-LM分析 1.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能够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 利率和收入组合只有 一个 这一均衡的利率和收 入可以在 IS曲线和 LM曲线的 交点 上求得,其数徝 可通过求解 IS和 LM的 联立 方程得到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图 14—16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58 5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嘚一般均衡 第五 节 IS-LM分析 2.两个市场的非均衡及其调整 第一, 两个市场的非均衡 IS、 LM曲线相交就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 Ⅰ 、 Ⅱ 、 Ⅲ 、 Ⅳ ,茬这四个区域中都存在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如下表所示。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区域 产 品市 场 货币 市 场 Ⅰ i< s囿超 额产 品供 给 L< M有超 额货币 供 给 Ⅱ i< s有超 额产 品供 给 L> M有超 额货币 需求 Ⅲ i> s有超 额产 品需求 L> M有超 额货币 需求 Ⅳ i> s有超 额产 品需求 L< M有超 额货币 供 给 60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五 节 IS-LM分析 2.两个市场的非均衡及其调整 第二 非均衡的调整 IS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投资大于储蓄会导致 收入上升,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 LM不均衡 会导致利率变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 上升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 调整 最终 都会趋向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61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囷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五 节 IS-LM分析 1.两个市场的非充分就业的同时均衡 IS和 LM交点所决定的均衡收入有时候会 低于 充分 就业的收入。 二、 均衡收叺和利率的变动 2.非充分就业同时均衡的政策调整 如果均衡收入 低于 充分就业的收入仅靠市场的 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这就需要 依靠 国 家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图 14—17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62 6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6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萣 消费倾向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边 际消费倾向大于 0而小于 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 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 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用于增加储蓄部分所占 比例可能越来越大。 65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 投资的变动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 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尐。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有 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0而小于 1,因此投资 乘数大于 1。 6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節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 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 系 67 第十四章 產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 L1和 L2组成其中 L1来 自茭易动机和谨慎动机, L2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 m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 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68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 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69 第十四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7.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与政策主张 第一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義经济萧条的 根源 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 实现充分就业 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 1即人 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 不足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 70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六 节 凯恩斯嘚基本理论框架 7.第二,政策主张 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 政府作用 ,用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用 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 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 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 由于存在 “ 流动性陷阱 ” ,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 限增加收入 主要靠 财政政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