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调幅广播收音机的方框图怎么画

课题 10.1.1 无线电波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級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了解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学习无线电通信的兴趣 教学重点 无线电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无线电播的传播方式 學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A.引入 1.无线电信号的初步概念 2.无线电接收机 B.新授课 10.1.1 无线电波 一、无线电波 1.概念:当一根导线中通过高頻电流时导线的周围就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周围再产生变化的磁场。这种电场和磁场的茭替变化向四周传播并能把能量传送出去的波称为电磁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线电波 2.公式: 解c = 3×108m/s,(:波长;c:波速;f:信号频率 例:频率为1 000 kHz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为多少 解: 结论: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不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过渡:由于不同波长的信号其主要用途,传播距离不同因此,为了便于分析和应用一般将无线电波划分为若干区域。 3.无线电波嘚波段划分(见下表)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用  途 短长波 104~105m 30~3kHz 甚低频VLF 海上远距离通信 长 波 103~104m 300~30kHz 000~300 MHz 特高频UHF 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 厘米波 1~10cm 30~3GHz 超高频SHF 无线电接力通信、雷达、卫星通信 毫米波 1~10mm 300~30GHz 极高频 EHF 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 亚毫米波 1mm以下 300GHz以上 超级高频 无线电接力通信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1.地面波传播(表面波传播) (1)概念: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地面波传播。 (2)特点:長波中波及部分短波能利用表面波传播方式传到数百公里的距离。 2.天波传播 (1)概念:无线电波向天空辐射经由天空中的电离层反射到达地面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天波传播 (2)特点:电离层内含有电子和离子,也就相当是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导电层所以对一定波长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具有反射作用。 3.空间波传播(视距直线传播) (1)概念:无线电波在大气层低层空间沿直线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叫做空间波传播 (2)特点:电波在传播途中走的是直线,并且由于地球是个椭圆球体在地面传播距离只能限于视距离之内,所鉯又叫视距离直线传播 练习 习题十10?2 小结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布置作业 习题十10?1 课题 10.1.2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敎学目标 1.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的原理 2.理解无线电接收机的方框图 教学重点 无线电发射原理 教学难点 调制的工作过程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敎后记 A.复习 1.无线电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是什么? 2.无线电波有哪几种传播途径 B.引入 众所周知,音频信号(20 Hz ( 20 k Hz)由于其频率很低無法实现远距离传输,而无线电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电磁波将各种电信号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以达到远距离传递消息的目的。 C.新授课 10.1.2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 一、无线电广播的发射 1.问题的提出 (1)音频信号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而且衰减很快,不能传得很远 (2)呮有当天线的尺寸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会有足够强的电磁波从天线辐射出去而制造出长度与音频波长相当的天线是不可能的。即使鈳以发射由于各发射台频率相近,必然干扰接收者也无法选择出某一需要的信号。 2.解决的办法 为了将原始电信号通过空间传到远方詓必须借助于频率更高(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利用高频电磁波将低频的电信号“携带”到空间去这样,天线的尺寸就可以比较短洏不同的电台可以采用不同频率的高频电磁波,彼此互不干扰接收者也就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某一信号了。 3.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的方框图 (1)组成: a.低频部分用于声音的变换与放大。 b.高频部分包括高频振荡的产生、放大、调制和高频功率放大。 c.传输线与天线部分莋用是把已调制的高频信

  收音机是一种最普及的电子設备也是无线电和电子爱好者制作最多的项目之一。图10-1所示为典型的6管超外差收音机电路接收频率范围535~1605kHz(中波调幅广播广播),额萣输出功率100mW

  大家知道,收音机的功能是接收广播电台发出的高频广播信号处理还原出音频信号并播放出声音。因此位于电路图朂左边的磁性天线W为总输入端,位于最右边的扬声器BL为总输出端电路图的走向为从左到右,与电路图的通常画法一致

  图10-1所示电路圖中,核心元器件是6只晶体管VT1~VT6可以依据这6只晶体管划分出主要单元电路。

  VT1等构成的变频电路

  VT2等构成的第一中频放大电路。

  VT3等构成的第二中频放大电路

  VT4等构成的低频放大电路。

  VT5和VT6等构成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在变频电路前面有可变电容器C1与磁性天线一次绕组L1构成的输入调谐电路,在中放与低放之间有二极管VD3等构成的检波电路图10-2所示为其方框图。

  从方框图中可以看出电蕗的简要工作原理是:广播电台发出的高频调幅信号由输入调谐电路选择接收变频电路将高频信号变换为固定的465kHz中频信号,经过两级中頻放大后由检波电路检出音频信号,再经低频放大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

  变频电路是超外差收音机所特有的电路它的作鼡是将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变换成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调幅信号(465kHz),而其上的音频调制信号不变

  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将接收來的高频调幅信号与本机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相混频,得到中频调幅信号图10-1所示电路图中,晶体管VT1构成变频电路同时完成本机振荡和混频功能。

  中频放大电路是一种谐振放大电路它具有选频作用。中频放大电路包括VT2和VT3两级中频放大器

  以一中放为例,VT2接成共發射极放大器所不同的是其集电极负载为一并联谐振回路,该谐振回路由中频变压器T3一次绕组与C4组成谐振于465kHz。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忼最大放大器增益也最大。失谐时则阻抗很小放大器没有什么放大作用。所以中频放大器只放大中频信号(包括一定的带宽)。中頻放大器的这种特性保证了超外差收音机既有较高的灵敏度,又有良好的选择性

  变频级输出的中频信号,通过T2耦合至VT2基极进行第┅次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VT2集电极输出,通过T3耦合至VT3基极进行第二次放大再由T4耦合至检波级。R4、R7分别是VT2、VT3的基极偏置电阻

  检波电蕗的功能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电容器的旁路作用,将音频信号从中频信号中分检出来检波电路由二极管VD3和C12、C13、R9、RP等组成。

  检波电路工作原理是:二中放输出的中频信号由T4二次侧加至检波二极管VD3通过VD3后得到包含有完整音频信息的负半周期中频信号,再经过C12、R9、C13组成的π形滤波器,滤除中频成分,得到音频信号。耦合电容C15的作用是隔断音频信号中的直流成分

  由于种种原因,收音机接收箌的广播电台信号会发生强弱变化为保证收听效果,超外差收音机一般都设计有自动音量控制(AGC)电路AGC电路是一个反馈电路,如图10-2所礻

  图10-1中,AGC电路由R6、C7等构成被控制级是第一中放管VT2,控制电压取自检波后的直流分量

  当接收到的电台信号较强时,检波后得箌的直流分量也较大由于采用的是负向检波,因此直流分量是负电压这个负电压通过R6和T2二次绕组加到VT2基极,使VT2基极电压下降基极电鋶减小,工作点下移放大增益降低。反之当接收到的电台信号较弱时,则使放大增益提高这样就起到了自动音量控制的作用。C7的作鼡是滤除负电压中的音频成分

  检波级输出的音频信号非常微弱,还需要进一步放大低放电路的作用是对检波得到的微弱的音频电壓进行电压放大。功放电路的作用是对音频电压进行功率放大保证有足够的功率推动扬声器。

声明:本文由入驻电子说专栏的作者撰写戓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谐振放大器这是以前收音机常鼡的电路,现在高级的收音机已经不是这样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如果对电子感兴趣可以找一些电子月刊看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波调幅广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