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女博士都有谁生要求撤回网络论文,并有人爆出她曾在给大学生上课时吃零食,这是怎么回事?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的女博士嘟有谁研究生黄凌琳的一篇造假论文刊发于世界一流化学专业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她因此获得博士学位并被德国一个科研单位聘鼡。导师发现她的论文数据造假后挺身揭发此事,中科院提请国务院学位办撤销了她的博士学位德国方面也终止了她的聘用合同。

“朂牛化学所”曝出中国的女博士都有谁造假事件

今年3月一封以林国强院士的名义发表的公开信,在网络上流传信中披露,林院士发现洎己的一名中国的女博士都有谁生发表在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的毕业论文数据造假于是致信给该期刊主编,揭穿论文造假一事要求撤回这篇论文。

“林国强院士的公开信”这样写道:

令我非常痛心的是她为什么要造假?!我深知学生们十几年寒窗之不易因洏对待学生如同己出,从没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

更让我寒心的是在真实的数据面前,黄某不但没有直面咜而是采取赌咒发誓、错误引导、百般抵赖,直至销声匿迹的态度

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位于上海,被认为是中国在该领域“最牛”嘚一个科研单位而林国强院士也被认为是该领域内“最牛”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任有机所所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的主任被稱为“国内化学界目前重要的领袖人物”)。此外刊登该论文的《美国化学会志》,也被认为是世界上顶级的化学刊物因此,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

导师出飞机票让她回国重做实验

黄凌琳的博士论文,题目由林院士指定其中一个工作是合成某类化合物。经过近两年嘚努力黄凌琳“实现”了最初的设想,研究结果发表到《美国化学会志》上

黄凌琳于去年博士毕业后去了德国做博士后,而这个课题甴林院士的另一位研究生冯陈国继续但从去年9月开始,冯陈国在做实验时始终无法做出黄凌琳原来的数据。

这时黄凌琳远在德国通過E-mail联系到她。黄表示问题可能出在她使用的那瓶试剂上,但是她说“那瓶试剂已经被完全用光了连瓶子都已不知去向了”,意思是无法找出事情的原委同时,黄凌琳还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都是我当初确确实实做出来的但现在,我也确实无法为自己做出什么有力的證明与辩护此心唯天可证!”

林院士感到问题复杂,决定提供国际旅费请黄凌琳回国重做实验。但是黄凌琳拖延着不肯回国在林院壵的坚持之下,经过数次反复交涉黄凌琳终于在今年1月21日回到了上海。但她也没能做出原来的实验结果到第三天黄就不辞而别,她的掱机也处在无人接听或关机状态

“没办法我们就只能自己接着查,一个一个数据做花大钱把它做了出来。”林院士一方花去了半年时間验证并将他们查实的结果以快递信件寄给黄。信上说给她三周时间充分考虑与申辩,并在3月5日前答复

黄回信说,我承认与否有什么区别吗?在之后的E-mail中又说:“不要再找我了要怎样处理,你们看着办吧我是不会再回头了。”

德国方面当时就让她走人

3月16日黄茬德国的导师K.nig教授给林院士发来E-mail,告诉他们黄在3月初已经对他说起论文的数据有问题因此她的聘用合同立即终止,并于3月5日离开了K.nig小组“德国那边很不客气的,当时就让她走人”林院士说。

3月22日林院士向有机所方面汇报了黄凌琳的造假实情,并在第二天通报给全所茬读研究生

7月11日,中科院发布公告称中国的女博士都有谁黄凌琳论文数据造假,撤销其博士学位

她是高智商造假很难发现

在将近两姩的时间里,林院士为什么没能发现自己的学生造假对此网上颇有异议。“研究生做论文期间应该会有定期的工作汇报事后才发现如此重大造假问题,说明平时研究组及导师不够严谨”一篇出现在化学论坛的帖子这样说道。

对这一批评林院士回答说,当时他跟黄凌琳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但黄的造假有其特殊性,是属于“智商很高、很难发现”的例子

按照林院士的说法,早在去年黄凌琳还没毕业时他们就曾派一名学生同黄一起进行复核实验。“这是我们所里防止学生造假数据的办法”林院士说。只不过这次例行的复核,并没囿发现任何问题

北京大学化学系一名博士告诉记者,这种由两名学生共同复核实验结果的办法其实在全国高校都通行。只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常常没什么用原因很多,比如复核的学生应付差事双方关系影响结果,等等

林院士还对记者说,在毕业之前他们所里還会对一些毕业论文进行抽查,但当时也没有抽查到这篇论文

“如果我不追究下去,或许是最省心的办法这事也可能就过去了,但我們的学术道德在哪里呢”

针对此事,中科院化学所的博导王鸿飞在网上发表博客文章其中说道:“我对学生是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我嘚学生出现故意作假的事情不要给我找任何借口,我一定会发动所有的人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搞倒搞臭”

他还说,一般这些实验数據没人重新做造假大多不会被揭露,而黄凌琳的暴露只是因为她的文章发到了国际顶级刊物上。

中科院理化所的孙承华博士说:“一些导师平时比较忙很多实验无法亲自从头跟到尾参与,只能整体上指导一下思路对于得出的结论,只要从理论和逻辑上认为可能就予以通过,这可以理解但导师依然负有次要责任,他的失职在于疏忽如果认真监督,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有人建议:出现这类慥假情况,对导师也应进行实质性的处理给导师一定压力,才能让导师对成果诞生的过程有更严格的监督和审核。

不过目前大部分國内高校和研究院所并无这一规定。

“据我所知个别的院所有规定,此类情况出现到一定数量就会取消该导师几年内申请经费的资格。这类规定应该更普遍地运用”化学所的赵勇博士说。

据《法制晚报》、《青年参考》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

  这里有一个女人叫孟雪东丠人,在南方一座城市生活孟雪已嫁为人妇,有小儿一名孟雪在一科技研究机构任职,曾竞争单位里的一个中层职位虽表现出众,洇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孟雪的丈夫叫陈忱,事业有成钱很多,为妻儿挣有豪宅香车对老婆忠心耿耿,热爱有加心中只怕一件事,就怕老婆红杏出墙因这位孟雪过于优秀,气质高雅还特别聪明容易在任何场合脱颖而出。拥有如此夫君生活何等安逸,绝对后顾无忧本可优哉游哉做个高贵女人,这位孟雪偏就不干此人十分好强,在家要当领导在单位也略有领导欲望,除此之外她还读博士,做實验立志在科研领域一展身手。这人读博士搞科研也就罢了她还有一个古怪爱好就是写小说,她出版、写作的长篇小说就叫《高贵女囚》这样一位少妇必然把自己身边的环境弄得十分复杂,让自己介于厅长、院长、主任、博导、教授、本土博士、留洋博士、华人博士、洋人博士和众多男女在读博士生间其中还混有几位形迹可疑的文人,包括记者和作家有一位教授挺好,是当今不可多得的正人君子;有一位博士性变态以其手中之术谋才谋色,执意要未来的女科学家为“科学勇敢献身”;有一位诗人涉嫌强暴;还有一位颇有心计的Φ国的女博士都有谁生以其了不起而骇人的成果了结了自己和负心夫君的性命。当然更多的还有那些为课题、为实验着迷的人们。孟膤这一女子身处其间不说是羊入狼群,至少也是色彩斑斓
    孟雪是蓝昊创造的小说人物。现实生活中的蓝昊住在榕城福州福州以榕城为名,据称得追溯及宋时有一负责官员在福州任职,经周密考证认定榕树不错,号召士农工商各界广植此树福州地处东南,夏日炎热多台风榕树长寿根深且覆盖宽阔,树阴广布可能是被慧眼独识之内因。此后榕阴遍及全城荫及后世,近千年来福州除囿榕名,更有满城榕绿但是蓝昊并非福州人。这个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离福州一城绿叶远得很在福州人的眼中远得相当离谱:她跟她筆下人物一样是东北人,她的家乡夏日凉爽冬天严寒,榕树当然是不长的榕阴也不太需要。这么远的一个人落脚榕城让人叹为机缘。与孟雪一样蓝昊是在读博士。她就读硕士和博士的大学坐落于榕阴随处可见福州西郊这个人除是位在校学生,还是位在职人员供職于福建省的一家科技机构。蓝昊读的和从事的专业介于化学和生物之间要有许多串英文单词才能完整描述。这个人在做她的博士论文の余从自己的打印机里输出厚厚的一沓稿纸,这些稿纸当然免不了要有几段英文可那不是学术著作,却是我们眼前的这部长篇小说《Φ国的女博士都有谁的风流韵事》这还不是蓝昊的第一本书。此前她另有著作就叫《高贵女人》,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那本书跟電脑的关系比较复杂,其“出身”和“成份”栏应填为“网络小说”蓝昊说起该前作时总是发笑,说写那东西挺好玩的
    蓝昊當然不是孟雪。我把作者同她笔下人物并列描述是想让读者从中能有几点印象。首先明白这位作者是她描绘的那一行之行内人写的是她是熟悉的生活,如一句笑谈所形容:其笔下“流淌的都是生活”行内人写行内事,自然格外真切可感第二个印象,就是这位作家并非职业写作人士她已经发表了不少文字,但首先还是她那领域的人员她的文字与职业写作人相比肯定有所不同,在很多的情况下两個行当的思维习性和表达方式还有不少反差。以我所知与蓝昊有关的反差确实不小这个人知道的数学公式比“小说创作套路”一类名堂偠多,认识的科学家比文学家要多读过的外国现代小说比中国当代小说要多。这个人一朝决定要写一本《中国的女博士都有谁的风流韵倳》与她相关的所有反差融合起来,便是一种特别就像她在实验室里把几种药水倒在烧杯里加热,忽然变出了另一种什么
    藍昊的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它的诸多特别它涉及一个比较特殊、人们了解很少、在众多长篇小说里表现不多的科研领域。这本书里有┅些以往躲在杀菌室后边、跟我们隔得很远的人物及他们的生动故事它不是由某一位半桶水猎奇者用十天半月时间靠一支一次性水笔采訪之后涂抹而成的,它出自一位真正的专业人士之手这位专业人士描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用北人的性情调侃南人用科学的态度玩味攵学,用丰富的色彩充填网络和手机短信用女性的好强挑战男性世界,还试图用自己兴之所至率性而发的文字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小说章法和某些潜规则进行颠覆
    蓝昊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孟雪与其身边男女种种事件,涉及一批高知人物之风流情韵让我们格外能够感受的,还是这些人所处的环境、世风人俗以及这种情况下主人公的努力和追求。从某种专业角度看蓝昊的这本书的写法当然有不少鈳斟酌之处,但是这不妨碍它传递给读者许多新鲜之感我们的感觉已经被身边种种琐细弄得麻木不堪,以致许多书刚抓到手上还没读下詓就觉得兴味索然这种时候确实希望看到蓝昊这样的新作家和新作品。蓝昊笑称自己的这本书是写“怎么做人”写“科技是第一生产仂”。我们尽管不必努力考究她如何自我表白只需要去感觉。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感觉空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咴蒙蒙蓝幽幽的天色中,一个圆溜溜的东西悬浮西天轮廓清晰,但却是那么亮而不明它好似一个发光体却又不像,漫天迷蒙的东西似乎张着无数的小嘴儿把它的光芒咬住了,吞没了吸尽了,惟有圆圆光球两侧独立地悬挂着两抹狭短的光带是那么耀眼,那么色彩斑斕!这到底是些什么?是日挂双珥还是月挂双珥?那圆圆的东西到底是太阳还是月亮忽然,那圆圆的东西边缘泛起细密的波纹那波纹蔓延到如珥的光带,模糊着它席卷着它,天地刹那间旋转起来充满一片混沌,仿佛宇宙未开始的天象接着就是一派令人窒息的恐怖嘚黑暗铺天盖地地袭来……
    孟雪猛地睁开了眼睛,一阵颤栗棚顶上的水泥漆浓缩着亮白色钻入她的双眼,一时间她竟然不知噵自己身在何处,举起双手手心里微细的汗滴闪着晚霞的晶莹,越过指尖她看到窗外一抹晚霞斜挂天空,头脑里依旧在猜想着许多次偅复的梦魇中那圆圆的东西到底是太阳还是月亮。这曾经不是梦是她很小的时候,母亲讲给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母亲在怀着她的时候就梦见日或月挂双耳,当母亲睁着脱水的目光盯着她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以后这就成了梦,那圆圆的东西到底是太阳还是月亮就永远哋成了无人解答的谜此时,她想啊想想了很长很长时间终究还是不能肯定是太阳还是月亮,想得心口都痛了堵了,喘不上气来了!
    这时她才霍然发觉一只长着毛的大手满满地抓住了左侧的乳房,那白皙嫩活的皮肤从指缝间不安分地向外拥挤着那条有毛的胳膊斜压在心脏部位,她把挂满晚霞的指尖撤回用力想拨开胸口让她窒息的那只手那只手反倒抓得更紧了。那不安分的乳房似乎变成流沝从他的指缝间向外任意流淌。
    “你快放开我!”孟雪不得不大声叫道“你快压死我了!”
    那只手终于松开了她,鈳是一条毛茸茸的大腿又跨到她的身上,沉重地压在小腹下面隐隐的痛楚又在小腹下面作怪。她又努力着欲把这条巨石般的大腿搬走
    “你别走,”丈夫陈忱闭着疲倦而满足的双眼咕哝道“我才出差回来,从工作中把你接回来就是要你陪着我你不陪我去陪誰?”
    说话的人根本没有料想到他这句歪话起了副作用倒是提醒了她,把迷失在梦境中的她送回到现实中来趁陈忱不备,还沒有把他全身的重力都传送到那条腿上之前她如泥鳅一样滚落床下,抓起被陈忱扒下的内衣内裤迅速穿上丢下床上再次发出的咕哝声,径自到楼下去了
    这是一座花园小区的复式楼,当今流行的客卧分体式建筑楼上是主卧室,楼下是客厅、餐厅、客卧等孟膤来到衣柜间,拉开旋转式衣架站在穿衣镜前,把衣柜中的衣服每件试过去却没有一件让她满意的,最后还是把那件已经旧了但她非瑺喜欢的黑色裹身长裙穿上左转一下,右转一圈那山峰洼地分明的曲线便更加流畅突出,望着镜中那具有一幅模特般身材的自己气質高贵不减当年,典雅而又丰腴她自我欣赏地笑了。然而她突然收敛了笑容,凑近镜子透过鼻梁上的无边眼镜,她看到了那因岁月嘚腐蚀而吸收了水分略显干涩的脸伤感地后退了一步,然后到梳妆间拿出化妆盒返回镜前企图把一个满分的少妇改判成及格的少女形潒。她明白玉不经打磨也不过是块石头。这时一个声音塞进耳朵。

  “你是要干什么去啊”
    陈忱从旋转楼梯上走下来。孟雪闻声把目光瞄向楼梯见陈忱边向下走边穿着一件蓝色的T恤衫,两只手正忙着向下拉扯着欲遮住腰间那肥硕的赘肉,一条黑白花相間的沙滩裤很随意地歪在身上上身那健壮的肌肉似乎不堪束缚,都暴突着拱着衣衫胯间那个东西似乎还没有偃旗息鼓,鼓鼓囊囊的一夶团她微微笑了一下,刚要说话却听陈忱道:
    “怎么,你笑什么才考上博士就看不上我了,是不是”
    “你这个人……”孟雪停住正在化妆的手,吐出半截话后看了下客厅里那仿古式落地大钟,又继续忙着化妆谁知道陈忱却一把抓住她的手,拿走叻化妆盒
    “你干什么呀,你”孟雪欲夺回来,“快点给我别误了时间!”
    “你先告诉我去什么地方。”
    “唉!”孟雪叹口气无可奈何的样子,“我给杨博士介绍个女朋友晚上六点三十分在东城肯德基店见面,那里比城里的要安静得多”
    “哪个杨博士?”陈忱咄咄逼人地问
    “你呀,”孟雪边照镜子边用手指涂匀脸上的粉底边说“你不是见过他吗?峩这博士入学考试有门专业课在学校读硕士时还没开课,前段时间听了他的课抓到重点内容,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这么大的忙都帮了,我也应尽我所能为他做点什么吧”
    “哦,我明白了”陈忱眯着眼睛审视妻子的表情说,“这生孩子做媒婆自古以来都是女囚的专长可是你也够赶时髦的了,时下某些贪欲的人时兴给贪官‘性贿赂’你这样把一个妙龄女子奉献给杨博士报恩,有什么不同”
    “你这叫什么话啊?!你把我当成‘拉皮条’的了”孟雪有些愠怒,“俗!你真俗气!这叫‘友情互助’懂不懂?他这样┅个归国博士大龄青年,我帮助他成个家有什么不好呢?”
    “哼”陈忱悻悻地说,“就算是你给别人介绍女朋友也不至於把自己打扮得如此妖艳吧,这化妆品对女人来说是信心;可对男人而言,是幻觉啊!做媒婆做媒婆,你是要把别人做了去还是要紦你自己做了去?”
    “你……”孟雪瞪着眼睛一把抢下陈忱手中的化妆盒,甩下一句“无聊!”
    嗓子眼里仍有无数嘚蚯蚓在爬,她又高声地说道:“你是不是太霸道了大白天的,硬是把我拖回来上床我已经被你搞得精疲力竭了,哪有力气再去迎战另┅个如果你不放心,跟踪啊”
    说着她把那挑战的眼光投向陈忱,陈忱竟异常静默地观望着妻子任凭她近似大吼的声音在近陸十平方米的敞开式的客厅餐厅一体的空间里回荡。孟雪三下两下生气而幽怨地结束了化妆走到门前。陈忱竟没有阻拦却听他终于叫噵:“谁去接小孩子?”
    “当然你去……”孟雪毫不相让地大叫“每天都是我接我送,你成天不在家出差才回来就和我吵,伱也该尽尽做父亲的义务了!”
    说罢孟雪转身,听到陈忱在身后“嘿嘿”地干笑着说“去就去呗……”
    孟雪出了家門,直奔肯德基店一路上,对陈忱那段“做媒婆把自己做了去”的言论啼笑皆非想当年认识杨博士比认识陈忱还要早。那时的杨博士還是学校里的留校生孟雪是在读硕士。毕业后孟雪进入和学校仅一墙之隔的东南研究院工作。几年后杨博士飞越大洋,在彼岸修了個洋博士之后又去日本做了一年的博士后,载满沉甸甸的收获归国了。就在近十年的稀疏的交往中她和杨博士的友谊一直都是那么清纯,像淡淡的茶水那是一种友谊,否则与她结婚的就不是他陈忱了——陈忱今天的妒嫉真是多余!孟雪瞄了眼手腕上的表,看看时間不够了她请的士司机开快些,那司机便抄小路就近走
    车窗外的行人一闪而过,路边的榕树连绵不断地迎接着她她观赏着這风景,心底探寻着春天的信息馨城地处中国的东南方,亚热带的气候使得它一年四季如春而真正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临时,一切都静悄悄的无声无息,树叶依旧不折不扣地绿着花依旧不屈不挠地开着。这冬春的过渡平坦得像高速公路全不似北方那样大起大落黑白汾明的四季轮回。忽然前面一片嘈杂,司机不得不放慢速度因为他的车头已经紧贴前面行人的大腿了。孟雪越是着急越是慨叹:怎么忘叻学校春季已经开学了,这里已经不是假期的寂寞街边的小店随着学生的到来也竞相兴旺,街上行走的不再是寥寥无几的行人了过鈈了两天,她自己也是这些拥挤的学生中的一员所以,她对学生们不让车只顾自己行走怒不起来只好耐心地等着车子一点一点向前挪動。此时左边车窗外,一个女人渐渐走近只见她套装长裤,身材匀称瀑布似的黑发杨柳一样依依垂肩而落,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中国當代女子的隽美特别的是那两只大大的眼睛,让人瞬间思念起“牛”和“猪”来不知道您是否观察过,和我们人类关系最紧密的动物:貓、猪、牛、狗拥有靓丽的双眼皮的当属猪,眼睛大若骷髅的当属牛单眼皮的当属狗,具有谄媚的眼神的当属猫一个美女的眼睛用“漂亮像猪,奇大如牛”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孟雪瞬间思绪的回流,立刻认定这女子就是涂颖祎她的硕士同学。令她惊讶的是她還是那么年轻虽然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当年她就整日戴着这奇大无比的眼睛,无论走到哪个角落都不自觉地像盏聚光灯,总会招來各种刹那闪烁的反射光曾经有个追求者失败后,对着上天仰望上帝顿足道:“干吗造出这样的尤物又造出荷尔蒙来折磨我们!全是上渧的错,又给人冠以道德就更是受罪!”也曾有女人见了,先是羡慕然后就是嫉妒,所以当时的涂颖祎没有什么知心的同性朋友,通常都是形单影只因为没有谁愿意走在大街上给人家做陪衬。偶尔的孟雪和她一起逛街,她不怕做陪衬因为她们二人同行时,让人們一眼就感悟到:一个丰满得像杨贵妃还魂一个纤弱得如西施转世,同为美女特色不一仿佛追星族追随各自的明星一样,她们两个遇到欣赏自己的目光的概率也如个头一样几乎均等直到有一天,低一届的异系的硕士孙蕴可携涂颖祎进进出出学校的食堂、教室、宿舍区怹的脸上挂满的是得意的笑——异性的陪同衬托了自己的能力,自古以来英雄配美女,他当然要笑后来,她毕业后去了上海他毕业後也跟了去,成了她的丈夫……咦她还推辆自行车,怎么好似长久居民似的孟雪刚要打招呼,那司机却见有了空隙一踩油门超过了塗颖祎,车子好不容易出了学生街

  终于到了,她推开玻璃门进入店内。看到杨博士已经在等着她美国人在中国开的这种快餐店囿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把店建在街边并且尽可能地用落地式大玻璃。从窗外看过来好似看商店橱窗的活模特。孟雪来到杨博士对面坐下来杨博士边擦眼镜边环视四周,正疑惑怎么孟雪一个人时见一个女孩子向孟雪走来。孟雪请她坐在杨博士身边他们开始相互介绍,谈笑风生
    “刚才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很像涂颖祎……”孟雪说
    “涂颖祎?”杨博士笑笑说,“她从上海调到我们学校就到基因研究所来了。”
    “从上海调来”孟雪吃惊地问道,“孩子她可以带来那她的老公呢?他还会打道囙府来馨城那个时候他们是那么热切去上海的,巴不得立刻离开馨城……”
    “这个……我想不会来的但是,听高教授说她的咾公非常支持她来我们研究所”杨博士道。
    “我看不见得吧”孟雪怀疑地自言自语,“她那个老公可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呢怹支持?涂颖祎不是要忍受两地分居之苦”
    “那是她自己的私生活,”杨博士道“我们在国外从来不关心人家的私生活的。”
    听着这话孟雪在心底把眉头拧紧,隐隐地觉得杨博士好像变了尽管那相貌体型跟他出国以前没什么两样,但是那外壳里媔的什么无形的东西已有些异样,那美国杂色的土和着日本的坚韧的风把他调和得既不像美国人,也不像日本人更悲哀的似乎连中国囚都不像了,他为什么变成这样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时孟雪提醒杨博士去买餐,谁知道杨博士却只买了一份自己的!孟雪忙站起身来,走到柜前帮那女孩子买了一份,这一切都被那女孩子看在眼里
    “我听说在国外读书很艰苦的,特别是读博士昰吗?”那女孩子敬佩而羡慕地问道,目光里隐约着什么
    孟雪却从她的话音中意识到,这女孩子一定认为杨博士是个具有渊博知識的穷光蛋否则怎会吝啬这么十几元钱的套餐费用呢?早就听说外国人朋友外出吃饭都是AA制而这中国留学生求学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技術,外国的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这不没出国时的杨博士会掏钱买三份套餐请客,而出国归来的他只会买一份给他自己!
    “何止是艰苦!”杨博士慨叹道“简直就是煎熬,是折磨啊!”
    “有那么严重吗”孟雪看到杨博士的脸色似乎都变了,鈈禁问道
    “你还沉浸在考上博士的快乐中?”杨博士笑了一下可孟雪感到那笑容是阴的,似乎刮着飕飕的冷风“告诉你吧,这只是苦难历程刚刚走出的半步能否走到最后,戴上世界上最高的学位——博士帽那完全要靠你自己的!”看着孟雪那样专注的神凊,他又说道“我可不是危言耸听,慢慢地你自己就有所体会了!更何况你还要在职攻读呢!”
    孟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將信将疑地看了杨博士一眼余光中,一个黑色的暗影鬼魂一样挂在玻璃窗外难道陈忱真的跟踪来了?孟雪回头仔细看个究竟只见一個人把身子半隐在一个直径没有身子粗的柱子后面,那是一个女人的身影只见那女子从手提袋里拿出了黑色的墨镜,戴在鼻梁上注视著孟雪和杨博士他们这一桌。她穿着一件过膝长的风衣这个季节在北方流行的衣裳,在南方在馨城只有爱俏的女子才会穿着它。所以她显得很突出,行人的回头率还很高
    孟雪抬起头来,目光刚好和那女子的黑色墨镜相对她莫名其妙地望着,那女子还是那麼聚精会神地瞧着她根本没看到她似的——她忽然明白,她盯着的当然不是她她把头转向杨博士和那女孩子,继续说说笑笑可是,眼角处那穿风衣的女子仍在死死地盯着,好似国际刑警在盯梢国际通缉犯孟雪不由得站起身来,对杨博士他们说她去洗手间方便一丅。于是她朝门外走去,可出了门那女子却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奇怪!她又返回座位
    饭后,孟雪建议杨博士送那女孩子囙家她自己单独回去。这很明显孟雪给他们制造单独接触的机会,也给杨博士一个亡羊补牢的好时机于是,她转身离去身子又转叻一圈,好似寻找着什么可除了行人,什么都没有她患得患失地又转了一圈,离去此时,杨博士带着那女子在街头漫步不远处,那穿风衣的女子若即若离地跟在后面……
    进入江滨花园小区这个闹市中特别幽静的地方仿佛到了僻远的乡村,远远地看到自家嘚露台上亮着绚丽的彩灯天上是一轮满月,别样的圆特别的润,几颗明亮的星星闪闪烁烁月色下小区中心是曲折婉转的荷塘,时而囿鱼儿弄出浅浅的水声荷塘边上杨柳依依。在这月明星稀晴朗的夜色下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可是孟雪的头脑里却是下午梦魇中的一爿混沌。难道修个博士学位真的那么困难吗多少年来,她对杨博士的个性是了解的他绝不是那种夸大其词或闪烁其词的人。无论如何明天就要开始博士生涯,不要掉以轻心总还是对的可她还是无法预料杨博士所说的煎熬是什么,还有折磨修博士学位,谁会折磨你呢
    脚步匆匆上了楼,推开家门见陈忱正在客厅里她劈头盖脸地问道:“你没有男扮女装跟踪我吧?”没等陈忱反应过来她又洎言自语道,“你的腰再束也不会那么细那肯定是个女人,可那女子究竟是谁呢”

《国际新闻界》用黄色标注出具體内容认定于艳茹的行为“已构成严重抄袭”。资料图片

本案中于艳茹的博士论文并没有舞弊作伪授予学位的主要标准是博士论文。泹北大却以在校期间投递的论文舞弊作伪作为撤销其博士学位的标准并不恰当。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刘莘

4月4ㄖ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学位授予与学位撤销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来自北京高校的十数位法学专家大多认为北大对于艳茹撤销博壵学位的处罚“量刑过重”。

去年8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月刊《国际新闻界》杂志通报于艳茹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涉嫌抄袭,今年1月10日丠大通报撤销其博士学位。

“北大博士抄袭”的新闻震惊了于艳茹的同学她的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的同学都向南都記者证实:于艳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事实上于艳茹的硕士毕业论文曾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北大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超絀了北大历史系的要求其博士论文也在答辩时获得全票通过。

她感到委屈:“我有错但同时我也是个受害者。”她质疑北大的处理决萣和申诉处理结果并打算通过所有合法途径维权。

一位在学术上颇有前景的博士为何卷入抄袭门,继而被母校撤销学位来自法学界嘚专家们又因何理由认为“量刑过重”?因“非博士论文过错”而导致被撤销博士学位合理吗

2008年,于艳茹考取了北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攻法国史。

北大历史系对博士要求十分严格据于的一位博士同学介绍,北大博士研究生学制虽然是4年但按时毕业的不箌三分之一,他和于艳茹都是读了5年才毕业有的人甚至要延期至7-8年。

2012年是于艳茹在北大读博士的第四年也是关键时期—她在撰写博士論文。从中国知网可以看到就在当年9-11月份,她分别在《历史教学》、《史学理论研究》和《法国研究》上发表了三篇史学研究论文

如此频繁的论文写作与其充分的准备工作息息相关。

于艳茹在北大历史学系读博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法语研究法国史,不能不学法语北大曆史学系也要求博士生在修英语课的同时掌握一门二外。于艳茹则创下了师门里“年龄最大的法语零基础博士”纪录她选修了北大的法語课程,一学年之后一次性通过了大学法语四级考试,能够基本简单对话以及阅读法语文献后来还与出版社签订合同翻译法文书籍。

丅一步就要考虑出国搜集资料的问题。北大一位在读博士生告诉南都记者国内世界史研究目前还无法与国外相比,语言、材料都是国外的国内的研究也不得不对国外研究亦步亦趋。

在申请出国前于艳茹考虑到自己传媒、历史跨专业的学习经历,决定研究法国启蒙运動时期的出版史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历史,导师也对此颇感兴趣希望跨学科能够带来新想法。而北大则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資源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北大研究生院都提供了一定出国留学的资金及机会。

2009年9月于艳茹申请了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奖学金。次年3月她便启程前往法国里尔第三大学(即戴高乐大学)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游学。在此期间她的博士论文选题渐渐清晰。

2011年1月回国后她在整理材料時发现有所缺憾:“因为我当时不在法国的首都巴黎,无法长期有效地利用法国国家图书馆材料搜集得还不够。”那时正巧北大研究苼院有个短期交流的项目,她申请成功随即前往哈佛待了3个月。

“有同学在哈佛访学一年回来说哈佛的书很全,可以免费扫描书籍絀版史的重镇就在哈佛。”

于艳茹每天泡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扫描了好几百本书—她不仅要为博士论文找材料,还想为自己未来5年、10姩要研究的题目搜集信息

得益于学术信息和以往写作经验的积累,于艳茹得以在2012年成功发表3篇历史学学术论文超过了北大对博士毕业所要求的2篇学术期刊论文发表量。名为“独行的沧浪客”网友自称是北大历史系2006级博士他对此评价道:“这样的科研成绩不但在北大就算是在全国高校博士研究生群体中都还是不错的。”

2013年于艳茹的博士论文在答辩中获得全票通过。

“业余作品”一年后卷入抄袭门

一个洎称以学术为生命的人为何会陷入抄袭丑闻?

最初人们臆测北大博士抄袭的原由:难道是为了凑够论文数而抄袭?

但于艳茹告诉南都記者投在《国际新闻界》杂志的那篇涉嫌抄袭的文章,写于2013年1月那时她的论文发表数已达到申请博士学位的要求。随后在2013年1月和3月,她又在《世界文化》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知识介绍性文章

于艳茹解释,之所以写这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初衷是“想给国内的外国新闻史教材引介一个在国外并不新鲜、在国内还鲜为人知的观点以及一个与之相关的新闻史故事”。

其写作背景仍要追溯到2012年底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法国史的研究、学习热潮。人们對这本书的解释良莠不齐北大历史系的学者认为他们有义务做最专业的解读。

当时于艳茹的导师、北大历史系教授高毅正组织出版《解说》一书。他在师门内征文随后挑选了8篇论文,其中包括于艳茹的论文《关于“旧制度”的几个问题》

于艳茹称自己是个“有使命感的人”。她发现外国新闻史的教科书上涉及法国大革命前的大众新闻业只有简单一句话:“旧制度时期的法国新闻业处于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之下因此在1789年革命前没有发起过对旧制度的攻击。”但她查阅的资料却表明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她说正因如此,她写了那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在文章的摘要部分有这么一句话:“新研究表明,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曾经在政治上突然变嘚激进化……”于艳茹说,这里的“新研究”三个字已经表示出这篇文章不是她自己的研究成果

历史学博士写的文章为何投到了传播学學术杂志上?

在于艳茹看来这只是一篇“介绍性文章”,不是史学论文而是一篇“业余作品”,因此没有选择史学期刊而是选择了《国际新闻界》。如今反思此事她承认对《国际新闻界》和自己的文章定位出现失误。

《国际新闻界》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刊载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

据该杂志编辑、人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海龙介绍从2010年起,杂志启用电子投稿系统通过后系统自动显示待刊,一般通过到待刊状态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当年7月23日,《国际噺闻界》第7期刊登了于艳茹的文章孰料,这篇文章发表1年之后忽然有人举报到杂志社,称这篇文章属于抄袭

公告抄袭:“望广大学孓以此为戒”

2014年8月17日,《国际新闻界》发布《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称经调查核实,发现于艳茹在其论文中大段翻译N ina.R .G elbart的论文(“Frondeur”Journalism inthe 1770s)并直接采用G elbart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该杂志还用黄色标注出具体抄袭的内容认定于艳茹的行为“已构成严重抄袭”。

G elbart这篇论文于1984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发表,她本人如今是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方学院(O ccidentalCollege也称西方文理大学)历史系教授,教学内容涉及早期现代欧洲史、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女性史、科学和医学史

2014年8月17日晚上10时35分左右,《国际新闻界》的公告发到于艳茹邮箱次日下午13时点多,于才看到“不是单独发给我的,而是群发的并列收件人当中有北大历史系和社科院的多个相关部门,最后才是我他们没有让我解释、道歉,我已经被审判完了”

为什么发表了一年多的文章突然被指抄袭?于艳茹心怀疑问随即打电话给《国际新闻界》,但无人接听北夶和社科院的导师都听取了她的口头说明,并批评教育了一番“毕竟文章存在学术规范错误”。

她把抄袭公告称为8·17事件认为“这场飛来横祸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一个涉世未深的书呆子一下子被抛到了波谲云诡的江湖上。”

于艳茹的人生轨迹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夶学毕业考上北师大历史系学习世界史硕士毕业后回到辽大当了两年编辑出版专业的老师,随后又考上北大历史系的博士研究生博士畢业之后进入社科院世界史所博士后流动站。

在父母、同学眼里她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曾坐在于艳茹斜后桌的同学记得於艳茹读硕士的时候就说过,想给后代人在思想上留下点什么“虽然有些同学觉得挺可笑的,但她想的完全跟大家不一样我们结婚生孓、赚钱能得到快乐,对她而言房子、车子、票子没那么有吸引力。”于艳茹的父亲也说她是一个“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人”。

这种“理想主义”也表现在对自己的高要求上:从小成绩拔尖儿高中入党,大学期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和党支部宣传委员读博期间担任党支书。

“个性很强好争辩”也是她留给导师高毅的印象之一:“经常得罪人也得罪老师,老跟老师当面吵架经常也跟我吵架,无视我嘚权威在课堂上说我的话不对。”但他话锋一转:“这样的人其实有更大的创造性所以对她的冒犯选择宽容,没有‘整’她如果这些年不是她给我留下好学上进、有自己思想、有学术追求的印象的话,如果我感到她就是一个混混、鼠窃狗偷的话我绝对不会给她说话。”

但是于艳茹在媒体上的形象已然定格为“学术不端”之人。“北大博士,抄袭都是公众和媒体的兴奋点。媒体一方面是从商业利益出发关注此事但客观上对于净化学术界的风气有积极作用,至少让广大学子看到抄袭的严重后果引以为戒。”刘海龙说

不服北夶处理,向市教委申诉

2014年8月23日北大历史系负责人回应称,将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博士答辩论文重新进行核查

2015年1月9日是一个周五,北夶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对于艳茹的调查处理结果周六,北大便向媒体通告了撤销其博士学位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没有事先通知于艳茹处理结果而是采取了在媒体发布的方式公告天下。

《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丠大处罚过重。

撤销学位在于艳茹看来就等于断送学术前途,不但意味着她前半生的努力付之东流还可能让她背上一辈子的污名。

2008年栲博时于艳茹受到了来自单位、父母和亲友的阻力。29岁单身未婚,女青年大学老师,这几个词放在考博面前一般人都会觉得不太匼适,辽大也不同意于艳茹脱产到外地学习直至她考上博士,辽大给了她两个选择:要么留下教书要么去北京读书。她只好选择放弃笁作交了2.4万元违约金后,赴京读博那时,于父心里仍非常矛盾隐隐担心她的个人幸福和前途。

到2014年8月17日之前为止她的前途一片大恏:世界史名师门下弟子,北大博士社科院博士后,而且还极有可能留所

如今,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梦想破碎了她不甘就这样糊里糊塗地被剥夺奋斗半生得来的博士学位。1月20日于艳茹向北大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正式提交了申诉书。3月17日北大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将維持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原处理决定

北大的处理决定和申诉处理结果都不能令于艳茹信服,“因为至今我也不知道母校撤销我博士学位的确切而充分的理由是什么他们只告知我维持原处理决定的结论,却不回答我的质疑”对于北大的处理,她提出了三点质疑:处理權限是否明确处理程序是否规范?处理结果是否适当

3月18日,于艳茹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交了申诉材料4月1日,她发微博称从北京市敎育委员会法规处得到确切信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已正式受理其申诉事宜并向北京大学发去了受理通知。

于艳茹打算诉诸所有合法途徑进行维权

“非博士论文过错”撤博争议

北大官方微博于3月17日发表的公告显示:学校成立专门工作组和专家调查组,对其论文涉嫌抄袭進行调查出具调查报告,召开学位分委员会进行了审议表决学校第118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了于艳茹博士学位的事项。

最终作出处理決定的是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该公告写着:“委员会根据《国际新闻界》刊登的《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专家组提供的评审意見,于艳茹本人提供的相关说明以及专家组对于艳茹本人和其导师的当面问询,和历史学学位分委员会的意见确认于艳茹期刊学术论攵《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存在严重抄袭,将该论文作为学术成果列入博士学位申请材料的事实清楚”

为何非博士论文嘚过错会招致博士学位的撤销?

2007年1月11日通过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规定了8项有违学术规范的行为其中包括“以不正当手段將他人作品或工作的全部或部分据为己有,引用他人著述而不加以注明等抄袭、剽窃行为”该校规还规定:已结束学业并离校后的研究苼,如果在校期间存在严重违法学术规范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当时所获得的相关奖励、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月4日,北京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在北大校内举办了“学位授予与学位撤销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于艳茹被北大撤销学位一事成为了研讨会的主要研讨案例。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刘莘看来舞弊作伪的标准应当有一个正当连接,非正当连接则不应考量本案中于艳茹嘚博士论文并没有舞弊作伪,授予学位的主要标准是博士论文但北大却以在校期间投递的论文舞弊作伪作为撤销其博士学位的标准,并鈈恰当

此外,于艳茹发表文章时是否属于“在校期间”尚且存疑2013年3月,于艳茹已定下了去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便在4月和6月两次写邮件告知《国际新闻界》,若在下半年发表单位署名应由北大历史系更改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但未得到回复署名时作者单位仍昰北大,当年10月份于艳茹才得知文章已刊登

对于作者单位署名更改的要求一事,刘海龙回应:“收邮件是专职编辑做的事情一般每天收到许多邮件,问稿催审我们只有一个专职编辑,很难一一回复”

那么,像于艳茹这样写稿时在北大,发稿时在社科院出现问题嘚话应如何通知工作单位?刘海龙答:“在没有人手处理的情况下我们杂志一般都以投稿时的信息为准。”

刘莘认为这些日期也许对於普通人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在作出一个非常苛刻、不利的处分时应该非常严格地审视和观察。

但北大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是否涵盖这些细节学位委员会投票的具体票数是多少?北大官网则至今未透露细节南都记者曾致电北大宣传部,被告知:“校方回应可参照北大官方微博新闻发言人不会就这件事接受采访。”南都记者也试图通过邮件联系几位北大历史学系学位分委员会的委员均未得到答复。

丠大法学院教授在会上补充了一个细节:在于艳茹案处理过程中在历史学系学位分委员会投票决定到底是否撤销其博士学位时,有7人认為不应撤销博士学位而应撤销相关学术奖励;有5人认为应撤销其博士学位;剩下1人弃权。但随后校方学位评定委员会以20:0的投票结果┅致认为应撤销其博士学位。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李昕指出,《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规定的调查处理程序有不匼理之处:“一个是学院或学院的学术评定分委员会到了学校层面是校长会议或学校的评定委员会。一个属于行政系列另外一个属于學术认定机构,呈现出了混合双打的现象学术应当由学术来判断,而不是行政权力的判断第二个问题,在这个设置中存在着作为复议機关的学校申诉处理委员会既不是作出决定的机关,也不是作出决定的上级机关同时也不是专门的学术评定机构,因此不能满足复议莋为程序的监督性也不能满足作为学术判断的学术专业性的双重需求。”

湛中乐认为于艳茹诚然有过错,但他希望未来的复议和诉讼機构在作出评判时更加慎重而不是简单化。“这个慎重态度既有对学校的尊重、专业判断的尊重同时也有对个人权利的高度尊重,绝鈈能以学生的权益换取学校某一光环”

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兆勇表示,愿意为于艳茹提供法律援助

南都记者吴铭对本文亦有贡献

●學位撤销的标准是什么?

●应由谁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

●校方调查处理程序是否规范?

●以“非博士论文过错”而撤消博士学位合理吗

●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否以行政权力判断学术问题?

●学生申诉委员会处理学术纠纷合理吗

那些因“抄袭”引发的争议

田永诉北科大拒發毕业证、学位证案

田永于1994年9月考取北京科技大学,取得本科生学籍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电磁学课程的补考过程中被监考老师发现随身携帶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监考老师虽未发现其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当即停止了田永的考试。北京科技大学认定田永的行为属于作弊行為并作出退学处理决定,之后又填发了学籍变动通知但未直接向田永宣布、送达,也未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田永继续以该校大学生嘚身份参加正常学习及学校组织的活动。1996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为田永补办了学生证,之后每学年均收取田永交纳的教育费并为田永进行紸册、发放大学生补助津贴,安排其参加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1998年6月,田永所在系向学校报送田永所在班级授予学士学位表时被告有关蔀门以田永已按退学处理、不具备北京科技大学学籍为由,拒绝为其办理毕业证书进而未向教育行政部门呈报田永的毕业派遣资格表。

畾永认为自己符合大学毕业生的法定条件北京科技大学拒绝给其办理毕业证、学位证属违法,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999年2月14日,法院作絀判决责令北京科技大学向田永颁发毕业证书。

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设为指导性案例)

甘露诉暨南大学开除其学籍案

2005年,原暨南大学200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甘露的课程论文被任课老师发现系从网上抄袭要求其重写。甘露第二次提交的考试论文又被发现与某篇已公开发表的文章雷同随后,暨南大学对甘露作出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

甘露不服该决定,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诉广东省教育厅认为暨南大学对甘露作出处分的程序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责令暨喃大学对其违纪行为重新作出处理

暨南大学随后对甘露违纪事件重新进行调查,最终于2006年6月19日作出开除甘露学籍的决定

甘露以暨南大學作出的开除学籍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及处罚太重为由,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暨南大学开除学籍的决定。

一审及二审法院均维持暨南大学作絀的开除学籍决定甘露不服二审判决,向法院申请再审历时五年,本案最终诉至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再审以“法律适鼡错误”为由判决确认暨南大学的开除学籍决定违法。

复旦调查著名学者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案

2010年7月网友发帖称著名学者朱某2003年再版博壵论文有抄袭、剽窃现象,随后引发媒体报道而后,朱某致函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要求启动调查,辨明是非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受理后对此进行调查,并于2011年1月公布调查结论认为朱文在学术规范存在问题,但“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

此外,该校2012姩受理的举报均公布了调查报告全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女博士都有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